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稀释剂检测

仪器信息网稀释剂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稀释剂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稀释剂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稀释剂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稀释剂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稀释剂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稀释剂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稀释剂检测相关的论坛

  • 涂料行业的稀释剂检测方法?

    各位好:我是嘉宝莉涂料公司的,现在检测稀释剂方法是用:百分面积法和外标法相结合来测的.请问同行兄弟姐妹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呢?谢谢!

  • 稀释剂的选择

    分析方法开发,如何确定稀释剂,确保方法的适用性。1、稀释剂的干扰选择稀释剂,首先应考虑采用流动相体系,应关注以下几点:稀释剂不得干扰已知杂质及主峰的检测。根据化合物的溶解特定,可适当加入助溶剂,但最好控制在5%以内,避免强溶剂效应。允许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配制方式有差异,但对照品所添加的助溶剂一般应控制在2%以内,必免溶剂效应产生不良影响(如峰型、保留时间、峰响应等与供试品有差异,导致无法准确定量)。2、关注各杂质及主成分的溶解度通常有关物质方法中主成分的浓度较大(1mg/ml~10mg/ml),若主成分在稀释剂中的浓度接近其饱和溶解度,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供试品提取不充分,导致杂质测定结果偏低,部分未知杂质存在无法检出风险。供试品提取重现性差,导致杂质测定结果重现性差。样品在检测过程中有析出,存在影响杂质准确定量的风险。因此在进行方法摸索时,需测定相关主成分在稀释剂中的饱和溶解度,最好满足饱和溶解度大于3倍的供试品浓度。3、关注各杂质及主成分的稳定性基于杂质谱分析,配制混标,考察混标中各杂质及主成分的稳定性。部分杂质峰面积明显降低,可根据该类型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调整稀释剂的组成或注明供试品溶液的保存条件(如避光、冷藏等)。部分杂质峰面积明显升高,结合主成分的结构特点,调整稀释剂的组成或注明供试品溶液的保存条件(如避光、冷藏等)。“临用新制”,应注明时间,确保测定数据的准确性。若稳定性小于方法运行时间,个人认为是不可接受的。4、关注溶剂效应溶剂效应原定义为溶剂对于反应速率、平衡甚至反应机理的影响。针对于分析方法,主要指的是对溶解平衡的影响,涉及稀释剂与流动相、流动相与固定相。

  • 粒径和zeta电位检测标准粒子,mRNA纳米脂质颗粒zeta电位检测稀释剂

    刚接触这个检测项目,用的马尔文的仪器,请问大家符合药典规定的粒径和zeta电位检测标准粒子用什么,大家购买的什么品牌的,标准粒径和电位是多少?做mRNA纳米脂质颗粒zeta电位检测大家用什么稀释剂,因为没有测物理常数的仪器,所以用不了较优的产品背景溶液,有什么别的稀释剂可以代替,使检测结果与真实值偏差较小。

  • 稀释剂DMA对甲醇的影响

    残留溶剂顶空检测:甲醇、正庚烷,稀释剂为DMA ,分析条件都是常规的,出峰顺序为甲醇、正庚烷、DMA标准溶液进样时连续两针出现异常,第一针:甲醇峰面积由100降到80,正庚烷正常2300,稀释剂DMA峰面积15000升到30000;第二针:[font='Microsoft YaHei',Arial,Helvetica][size=14px][color=#000000]甲醇峰面积由100降到10,正庚烷正常2300,稀释剂DMA峰面积15000升到130000;前后进样都是正常的。[/color][/size][/font][font='Microsoft YaHei',Arial,Helvetica][size=14px][color=#000000]向各位大佬求助,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DMA会不会对低沸点先出峰的溶剂有影响;仪器DMA残留会不会有可能?[/color][/size][/font]

  • 涂料稀释剂成分测定

    我们要测定涂料稀释剂中的成分,大概有这些:甲醇、甲缩醛、邻、间、对二甲苯,甲酯、二氯甲烷、乙酯、DMF。我们的设备的GC-2014C,ECD和FID检测器,手动进样,色谱柱有SPB-5和SPB-1701,请问测这些物质,我们的现有条件可以做吗? 这个测定的方法是什么?请各位老师,指导一下,小女子不胜感激!

  • 气相色谱测定油漆稀释剂中的苯

    请问我要测定油漆稀释剂中的苯,第一、在定量时,可以用外标法定量吗?我的色谱柱SPB-5,FID检测器,进样口200度,FID270度,分流比50:1,进样量1微升,氮气流速1mL/min程序升温60度保持10分钟,50度/min升至270度,保持10分钟,结束。第二、这样设置正确吗?第三,油漆稀释剂需要做什么前处理吗?请高手指导一下,谢谢!

  • 稀释剂选择不当引起的溶剂效应-如何避免

    降低稀释的强度(如增加水相比例、调整pH等)或更换稀释剂为流动相,2、在保证检测灵敏度的前提下,降低进样量。3、增加峰形前延抑制器,峰形前延抑制器的设计原理是,在色谱柱前端引入一个大小合适的空腔,使样品到达色谱前被存留于空腔内的流动相(色谱柱平衡时流动相会充满空腔)稀释,使“样品溶剂”经稀释后更接近流动相的组成,实现“样品溶剂与流动相的组成接近”,并取代“用流动相溶解样品”的解决方案。

  • 正相色谱样品稀释剂可以改变吗?

    请问各位,正相色谱法检测样品含量所用的样品稀释剂是否可以改变。比如,大豆油含量测定时样品稀释第一步用的是正已烷和异丙醇(1:1)混合溶液,第二步稀释是用流动相。我可以把第二步的流动相换成1:1的混合液吗?如果换了,对测定结果及色谱系统是否会有影响。各位如果没有检测过,可以从理论上帮助我分析一下吗?非常感谢!

  • 请教:外标法测稀释剂各组份的含量??

    气相外标法测稀释剂各组份的含量??各位好,请问一下用外标法测稀释剂里各组份的步骤。下面是我的具体步骤,大家帮我看一下是对的不。假如样品的配方是:20% 甲苯20% 二甲苯60% 醋酸丁酯1、我先配两个已知浓度的样 第一个是 18% 甲苯 18% 二甲苯 64% 醋酸丁酯第二个是 22% 甲苯 22% 二甲苯 56% 醋酸丁酯进样分析一个谱图做标准曲线。2、第二步是进未知样分析再做曲线,得出结果。各位,你们看一下这样可以不。这两个标样是把每个溶剂单独配(用另一种溶剂稀释)呢,还是配成混合样呢?谢谢!!

  • 【求助】用外标法怎么来测涂料里面的稀释剂各组分的含量呢?

    气相怎么用外标法分析稀释剂呢?各位师傅们: 1、用外标法怎么来测涂料里面的稀释剂各组分的含量呢?(稀释剂检验又选用什么外标物好呢?) 2、稀释剂里面的含大都有:苯类,酯类,醇类,环已酮,已二醇丁醚,等等。 3、小弟刚入这一行,很多不太明白,希望各位写详细点。帮小弟把公式也写出来一下,谢谢啦!

  • 关于稀释剂疑问?

    请问各位老师,一般配置金属标线时,稀释剂用酸液的原因是否只为了标线保存的更久,且酸液的浓度是否定要参照相关项目GB的方法配置?

  • ICP测试中有用到稀释剂的吗?

    一般粘度大的试样,用气动雾化进样较难,常用低粘度的有机溶剂去稀释试样,这种有机溶剂称为稀释剂。那么大家在ICP分析测试过程中有用到稀释剂的吗?

  • 【原创】(已应助)GB 1753-1979稀释剂、防潮剂挥发性测定法

    是不是检测硝基防潮剂的时候要用到一种叫"挥发性测定器"的东西,这种仪器具体名称是什么啊?看来只有先了解《GB 1753-1979稀释剂、防潮剂挥发性测定法》,看从中是否能得到点信息。我没搜索到网上关于这个标准的具体内容,哪位有这个标准的具体内容,烦请提供一下,谢谢谢谢.....

  • 【求助】Angilent GC 6890N 如何测试稀释剂中的含水量?

    Angilent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 6890N FID 柱子:HP-35 和 HP-5 载气: N2 H2 Ar手动分流进样。压力:9.30 psi 流比:88:1 进样口:220度。 检测器:250度。 程序升温。 请问老师 如何测试稀释剂中的含水量?为什么没试纯水时也不出峰。

  • 【讨论】油漆的稀释剂八项重金属的测试

    近年来安全与环保成了我们每家企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各个公司及各级主管单位都出台了不少安全与环保方面的资料,多年来,本人一直在质疑一个问题,多次与相关“专家”商讨,都没有一下合理的答复。问题:油漆的稀释剂(有机溶剂),能否用ASTM、EN71-3等标准对其进行八项重金属的测试,并判定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我得到的答案是必须要测试,但是本人觉得:1、请问您如何按照这些方法来做的,您的可溶是如何做的?2、如果您没有按照这些方法来做,您依什么来判定它符合某个标准?3、您的总铅是如何做的,如果直接进样,您是否已经考虑了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有机溶剂直接进样的效果,我们试了一次,有点吓人)。4、稀释剂真的要进行控制吗,是否有依据?此预防措施是否合理。哎!作为企业测试成本一年比一年高,合理的我们都能接受,但以偏概全的做法让我们很惨,CPI的增长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以上请大家来讨论下,不论你是用AAS还是ICP,我觉得都一样。[color=#00008B]楼主,我帮你把标题修改了下!——raoqun20(夜市)[/color]

  • 【分享】HG/T 3860-2006 稀释剂、防潮剂挥发性测定法

    应助板油在其他版的求助。HG/T 3860-2006 稀释剂、防潮剂挥发性测定法由GB/T 1753-1979(1989年确认)《稀释剂、防潮剂挥发性测定法》调整得。2006-07-27发布,2006-10-21实施[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92880]HG∕T 3860-2006 稀释剂、防潮剂挥发性测定法[/url]

  • 酯类做稀释剂,对GC-MS不好?

    一个同行说,酯类做稀释剂,对MS不好,脏的快,有没有这回事?我一般都用二氯甲烷、丙酮、甲苯,有用过酯类的出来讲下

  • 【求助】用丙酮做稀释剂对GC的色谱柱有什么坏处

    [em09502]我现在用日本的岛津GC2010做分析,分析漆里边的异丙醇和乙二醇单丁醚两个成分,用甲醇做稀释剂,效果一般,有一次用丙酮做稀释剂,结果测得数值比用甲醇的高很多,请问一下是我的漆里的有效成分没有被甲醇全部稀释出来吗?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还有,经常用丙酮做稀释剂对色谱柱(强极性)会有损坏吗?

  • 国标GB 5009.92-2016中钙的检测使用的稀释液问题

    用国标测钙时发现一个问题,想看看各位老师在日常实际中是如何处理的:我们日常检测的含钙样品的钙含量在12.5%左右,根据国标曲线钙标准曲线为0.5-6ug/mL,样品取样量为0.2g时,样品上机需要稀释的倍数为25X20X20,样品加5mL硝酸微波消解后赶酸至剩下1mL时,根据国标的规定,用水定容至25mL,现在的问题是:后面的稀释液是“用水含1g/L的澜溶液稀释”,还是“用硝酸溶液(5+95)含1g/L的澜溶液稀释”?1.旧国标的稀释液写明用20g/L澜溶液作为稀释剂,就很明确。2.但是新国标没有写的特别清楚,只是笼统的写了“再根据实际测定需要稀释,并在稀释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镧溶液(20g/L),使其在最终稀释液中的浓度为1g/L,”3.新国标在配曲线的时候是用“硝酸溶液(5+95)含1g/L的澜溶液稀释”,但是到样品就没写详细,现在的情况是用“水含1g/L的澜溶液稀释”,检测结果会比用“硝酸溶液(5+95)含1g/L的澜溶液稀释”的检测结果高20%。所以,想问下各位老师,日常检测钙时,需要稀释时稀释液是用的“用水含1g/L的澜溶液稀释”,还是“用硝酸溶液(5+95)含1g/L的澜溶液稀释”?

  • 稀释剂对ICP分析有哪些影响?

    [font=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6px][color=#5a5a5a]稀释剂的粘度对雾化进样、速率产生影响;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影响形成雾滴的初始致敬;沸点影响雾滴的挥发及进入ICP通道的有机溶剂蒸发量,从而影响ICP的稳定性。[/color][/size][/font]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