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低杂散光可见光度计

仪器信息网低杂散光可见光度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低杂散光可见光度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低杂散光可见光度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低杂散光可见光度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低杂散光可见光度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低杂散光可见光度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低杂散光可见光度计相关的解决方案。

低杂散光可见光度计相关的论坛

  •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类型讨论

    大家好,众所周知,按光路分,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类型无外乎三种: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结构简单,只有检测池,没有参比池,复合光经单色器过滤出想要的特定波长的光进行样品含量的测定。优点:操作简单,光强度大,光信噪比高。 缺点:不能抵消因杂散光、光源波动、电子学的噪声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结构稍微复杂,一般分为三种,一种为有两束光,一束光通过比色皿,一束光不通过比色皿,有两只光电转换器。一种为两束单色光,两只比色皿,一只光电转换器,一种为两束单色光,两只比色皿,两只光电转换器。问题出来了,为什么会有光电转换器数量的不同呢? 两只光电转换器会存在不一致,导致测量误差,那为什么会有存在的必要呢?大家知道,如果是一只光电转换器的光度计,在最后的计算时,两束光的比值做为测定结果显示(一般透射光/反射光)那么两只光电转换器的光度计在计算时也是这样吗?其实会导致结果的误差的。我个人理解是不是跟光的强度有关,双光电转换器可以增加光的强度,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 区分紫外可见光度计与可见光度计的方法

    [b][b][color=#008000]设计原理[/color][color=#008000]:[/color][/b][/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物质分子对紫外可见光谱区的辐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仪器。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处理器等部件组成。光源的功能是提供足够强度的、稳定的连续光谱。紫外光区通常用氢灯或氘灯。见光区通常用钨灯或卤钨灯。单色器的功能是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分解并从中分出所需波长的单色光。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两种。可见光区的测量用玻璃吸收池,紫外光区的测量须用石英吸收池。检测器的功能是通过光电转换元件检测透过光的强度,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常用的光电转换元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及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光光度计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光路系统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按测量方式可分为单波长和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按绘制光谱图的检测方式分为分光扫描检测与二极管阵列全谱检测。[align=left]可见分光光度计(又名可见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采用新型单片机技术,开发出能够进行定量测量(标准曲线测量,可对物质进行浓度直读);OD值直接测量(吸光度、透过率和能量等直读);动力学测试(测出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OD值的变化);光谱扫描(可以对某一种物质进行全波段扫描,分析物质的特征波长,判断实验过程的误差);多波长测试(可以对物质同时进行多个波长的测试,分析物质的相关特性);还有可以进行DNA蛋白质测试、总磷总氮测试、重金属测试、农药残留测试、食品安全检测、热力发电金属离子测试等。[/align] [b][color=#008000]波长范围[/color][/b]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适用范围一般从350nm左右开始到1100nm左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适用范围一般从190nm到1100nm。从这点区别上看就是波长的适用范围不一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多了从190到350nm左右这段波长。[b][color=#008000]光源不同[/color][/b]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一般只用钨灯,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用钨灯 氘灯两个光源,同时还多了这两个光源灯的切换部件。这是因为钨灯的光谱范围主要在可见到近红外这段,氘灯主要在紫外端。也正是因为光源的不一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多了一个专门提供氘灯工作的氘灯电源了。[b][b][color=#008000]光学器件不同[/color][/b][/b]由于玻璃能吸收紫外波,而对可见到近红外端有比较好的透过性,所以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一些光学部件可以使用玻璃,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不能使用玻璃部件,一般使用石英光学部件。同时由于这个原因,在比色皿的选择上也就有不同了,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使用玻璃制的比色皿,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使用石英制的比色皿了。 [b][color=#008000]接收器不同[/color][/b]由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多了紫外波,所以在接收器的选择上也就不一样了。多了对紫外波的灵敏响应功能,这类接收器的价格就比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接收器贵了很多了。

  • 求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杂散光检定

    [size=16px][b]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杂散光[/b]:[b][font=宋体]杂散光是[/font][font=宋体]指非吸收光的其它波长的入射光[/font][font=宋体]。由于光源[/font][font=宋体]发出的光经过单色器[/font][font=宋体]时有可能从单色器舱内及其它光学[/font][font=宋体]元件表面发生反射[/font][font=宋体],从光学元件表面以及大气[/font][font=宋体]中的灰尘[/font][font=宋体]也可以发生散射,这些都会产生杂散光。比方说,现给定波长为450纳米,那么其它不是450纳米的光对于450纳米,就是杂散光。[/font][/b][/size][b] 现有检定规程对该指标的检定是很不完善的,对于[font=宋体]棱镜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只在420纳米处检定杂散光,[b][font=宋体]对于[font=宋体]光栅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只在360纳米处检定杂散光,对于紫外可见的,另再在220纳米处检定杂散光。很显然是不完备的,按理也应该每一100纳米,检定一次杂散光。当然现今也受到标准物质的限制。[/font][/font][/b][/font][font=宋体][b][font=宋体][font=宋体] 按理应该是办法总比问题多,关键是对问题的重视与否![/font][/font][/b][/font][/b]

  • [转贴]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

    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灵敏、快速、准确、简单的分析方法,它在分折领域中的应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这段期间内各种分析方法有较大的发展,然而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仍然是今日分析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分拆方法之一。随看科学技术和分光光度法的发展,分光光度计也处在迅速发展与改善之中。 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来看:(1)分光光度计的组件(如单色器、检测器、显示或记录系统、光源等)的改善与发展(2)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如单波长,双波长快速扫描、微处理机控制等)的发展。现分述如下。(一)从分光光度计的组件看发展 全息光栅正在迅速取代机刻光栅 早期的分光光度计几乎都采用各种棱镜作为色散元件,随着光栅制造技术,尤其是复制光栅的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近几年来绝大多数分光光度计都改用光栅。最近,随着全息光栅技术的发展与商品化(它杂散光很少,无鬼线),全息闪耀光栅正在迅速取代一般的闪耀光栅。例如美国珀金—埃尔默554型和Lambda 3型的紫外一可见光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英国Pye Unicam SP8—200,SP8—250双光束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均采用全息光栅。 电视式显示和电子计算机绘图(Computer graphics)初露锋芒 老式分光光度计都采用表头(如电位计)指示分析结果。随着数字电压表的商品化,表头很快就被数字电压表所取代。近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价格日益便宜,因此和其他类型的分析仪器一样,分光光度计亦已经配用电视式显示和计算机绘图装置,如美国珀金—埃尔默555型分光光度计就已配用这类型的数据处理台 电视型检测器已开始采用 早期分光光度计多采用光电管作为光电检测元件,少数简易型分光光度计,例如国产72型,还采用光电池。近几年来,除了少数分光光度计,例如国产751、721、125型等,仍采用光电管外,绝大多数都已采用光电倍增管,因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近来,电视型检测器颇受重视,并已作了不少的探讨工组作。最近,Update仪器公司展出的SFRSS型Stopped—f1ow快速扫描分光光度计就采用光二极管固体电路阵列(photodiodo array)作为检测器。 4. 激光光源用于光声光谱仪。 以激光光源作为光声光谱仪研究的报道并不罕见,但还未见商品化的以激光为光源的光声光谱仪。 (二)从分光光度计的构型看发展 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分光光度计日见增多 初期的分光光度计多用手控单光束的构型,例如英国产品SP500型、H700型和我国751型都属这一类。六十年代的产品多用双光束自动记录构型,例如英国SP700型、日本MPS5000型和国产的710、730、740型等都是这一类产品。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微处理机迅速商品化,七十年代中期起就不断出现了微处理机控制的分光光度计,例如日本日立的340型紫外一可见一近红外的记录式分光光度计;英国Pye Unicam的AURA自动反应分析器;美国珀金—埃尔默的554和555型紫外一可见光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Beckman公司1980年出产的DU—8型(单光束)紫外一可见光计算机控制的分光光度计,日立科学仪器公司的l10型,Bausch&Lomb公司的Spectronic 2000型都属于这一类。可以说,微处理机控制的分光光度计正方兴末艾,它不仅促使分光光度计进一步自动化,而且可大大改善仪器的性能,例如使分光光度计具有获得多级导数的能力,具有光谱累积和平均的特性从而大大提高信噪比的能力。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迅速发展 自1968年日立公司制出第一台商品化的356型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以来,先后有日立156型(在356型的基础上简化,数字显示,手动扫描);1972年有Aminco DW—2型,1974年有岛津UV—300型;1975年有日立556型;1979年我国有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的WFZ 800S型; 1980年初有日立557型等型号仪器先后问世。其中UV—300型有光谱数据处理机附件,557型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 快速扫描分光光度计陆续问世 利用光分析可以跟踪化学反应过程,可是要了解一个化学反应过程至少得有几条吸收光谱才行。一般分光光度计从紫外到可见光区扫描一条吸收光谱最快也得2—3分钟,不难看出,一般分光光度计只适于历程为20一30分钟以上的反应,要研究速度较快的反应就得设计出快速扫描分光光度计。目前属于这类型的商品有日立RSP—2型快速扫描分光光度计,它在紫外一可见光区的扫描速度为0.15秒钟。1980年Update Instrument展出SFRSS型的快速扫描分光光度计也属这种类型。 光声光谱又复活 虽然采用积分球反射附件的分光光度计能够部分地解决固体样品的分析,然而它的灵敏度差,再现性不好,结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而光声光谱法却能满意地解决固体样品的分折。光声光谱现象虽然早在1880年为Bell所发现,可是这种技术直到七十年代才复活,目前颇受人们重视,商品化仪器亦陆续出现,例如1978年Gilford R—1500型光声光谱仪以及1979年Princton应用研究所产品6001型光声光谱仪。

  • 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

    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可测波长范围为200一1000 nm,也有波长范围为200- 400 nm的[url=http://www.chinanoted.com/]紫外分光光度计[/url],但前者较为普遍。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与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如721型分光光度计)相似。由于玻璃吸收紫外光,因此单色器要用石英棱镜或光栅。(一)光a(light source)有钨丝灯及氢灯(或氛灯)两种。可见光区(360一1000 nm)使用钨丝灯 紫外光区 (200一360 nm)则用氢灯或氛灯。(二)吸收池(absorption cell)由于玻璃吸收紫外光.吸收池要用石英材质。(三)检浏器(detector)检侧器使用两只光电管,一为氧化艳光电管,用于625一1000 nm波长范围 另一只是锑艳光电管,用于200一625 nm波长范围。光电倍增管亦为常用的检测器,其灵敏度比一般的光电管高2个数量级。图8一22是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原理图。[img=,452,200]http://www.yi7.com/file/upload/201201/10/15-02-26-80-3596.jpg[/img]紫外及[url=http://www.chinanoted.com/]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rl]分单光束和双光束型。单光束型仪器使用前一般需要预热以使仪器稳定,缺点是难以消除与补偿由于光源与电子测量系统不稳定等所引致的误差。双光束型仪器能够消除与补偿由于光源、电子测量系统不稳定等所引致的误差,所以其测盘的精确度就提高了。双光束型仪器的工作原理如图8一23所示。[img]http://www.yi7.com/file/upload/201201/10/15-02-26-97-3596.jpg[/img]其工作原理可描述为:由光源(钨丝灯氘灯,根据波长而变换使用)发出的光经人口狭缝及反射镜反射至石英棱镜或光栅,色散后经过出口狭缝而得到所需波长的单色光束。然后由反射镜反射至由马达转动的调制板及扇形镜上。当调制板以一定转速旋转时,时而使光束通过,时而挡住光束,因而调制成一定频率的交变光束。之后扇形镜在旋转时,将此交变光束交替地投射到参比溶液(空白溶液)及试样溶液上,后面的光电倍增管接受通过参比溶液及为试样溶液所减弱的交变光通量,并使之转变为测量信号。此信号经放大并用解调器分离及整流,然后以电位器自动平衡此两直流信号的比率,并依照记录器记录得到吸收曲线。

  • 光谱带宽和杂散光的问题。

    一个紫外可见光度计,光谱带宽是0.1nm 0.2nm 2nm 5nm,杂散光是万分之一。如果选定500nm波长,光谱带宽设定为0.2nm那实际通过比色皿的波长为500+-0.2nm那万分之一的杂散光是指 500+-0.2的万分之一吗光谱带宽设定为2nm,那实际通过比色皿的波长为500+-2nm 那万分之一的杂散光是多少光谱带宽不同,杂散光也会不同吗?还是杂散光就是一个固定的比值

  • 【讨论】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思考

    这两天在做方法,同一种东西,一个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做,另一个显色,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做,有点感想和疑惑,现在写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背景:使用同一台分光光度计,里面有两个灯,分别作紫外和可见光,用的是一个石英比色皿,流动泵。1.可见光的结果很稳定,紫外的波动很大,稀释效应很明显。不知道大家是用紫外的时候有这种现象么,总的来说,要做仲裁方法,还是可见光得更好,更稳定,紫外的要差很多。2.紫外的也有优点,那就是实验过程大大简化了,因为不需要显色这个步骤了,更能节约时间,相对来说,虽然可见光的结果稳定,但过程复杂了很多,如何取舍,也是个问题。3.不知道不同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之间的系统差别大么,和可见光的光度计的系统误差相比,哪个更大?4.要做好紫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转帖】高性能紫外分光光度计杂散光的测定(一)

    [align=center][b][size=3][font=宋体]高性能紫外分光光度计杂散光的测定[/font][/size][/b][/align](受字数限制,还有一部分内容在下一篇帖子里)[size=3][font=宋体]杂散光是光谱仪器的误差源之一。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试中,若在测试波长处的杂散光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0.1[/font][font=宋体]%,试样的吸收度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1A[/font][font=宋体](即透光度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T[/font][font=宋体]),受杂散光的影响,透光度变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1[/font][font=宋体]%(即[/font][font=Times New Roman]A[/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0.9957[/font][font=宋体]),引进了[/font][font=Times New Roman]0.43[/font][font=宋体]%的误差。若杂散光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则误差增至[/font][font=Times New Roman]4.1[/font][font=宋体]%,所以杂散光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font][/size][size=3][font=宋体]一般认为,杂散光就是仪器的单色器在设定波长谱带之外的透射光能量[/font][font=Times New Roman]I[/font][font=宋体]与设定波长谱带内全部透射光能量[/font][font=Times New Roman]Io[/font][font=宋体]之比,即[/font][font=Times New Roman]I/Io[/font][font=宋体]的比值。杂散光一般用截止滤光法测定。从物理的概念和实际测量的角度出发,有的作者把杂散光定义为:截止滤光片(或者截止滤光液)截止点波长以外某处的透射光能量[/font][font=Times New Roman]I[/font][font=宋体]与该处除去滤光片(或滤光液)换上参比片(或参比液)测得的总透射能量[/font][font=Times New Roman]Io[/font][font=宋体]之比,即[/font][font=Times New Roman]I/Io[/font][font=宋体]的比值[/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font][font=宋体]。[/font][/size][size=3][font=宋体]国家专业标准[/font][font=Times New Roman][3-5][/font][font=宋体]规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的杂散光指标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0.6[/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而一些高性能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杂散光指标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0.0001[/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6[/font][font=宋体]),但仪器相应的透光度最小分度值为仅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0.1[/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0.01[/font][font=宋体]%,对小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宋体]的杂散光无法直接读数。本文提出的方法是:([/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将仪器测光范围设定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0[/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0.1[/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T[/font][font=宋体]档,在测定波段扫描,利用仪器自身记录纸的分格将透光度标度扩展到原来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1/100[/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利用自制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或[/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font=宋体]%)减光片使参比光强度减小到原来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1/100[/font][font=宋体](或[/font][font=Times New Roman]1/10[/font][font=宋体]),从而使仪器的透光标度扩展到原来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1/100[/font][font=宋体](或[/font][font=Times New Roman]1/10[/font][font=宋体])。二者综合使用或只使用其中的一种,使仪器的透光度标度可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0.001[/font][font=宋体]内扩展,以适应不同水平杂散光的测定。透光度最小标度可达[/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7[/font][font=宋体]。用这一方法测试了若干台高性能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杂散光,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font][/size][size=3][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减光板的制备[/font][/size][size=3][font=宋体]取黑色薄胶片(或涂黑薄铝片),按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制成[/font][font=Times New Roman]14mm×35mm[/font][font=宋体]的长方形,距上端[/font][font=Times New Roman]3mm[/font][font=宋体]处弯成直角,,以便在滤光片槽中取放(参见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font][/size][size=3][font=宋体]如仪器无滤光片槽,可制成[/font][font=Times New Roman]11mm×35mm[/font][font=宋体]或其他适当尺寸,以便在吸收池座光路上固定。开启分光光度计,将狭缝设定在最大档,波长设定在可见光波段(如[/font][font=Times New Roman]580nm[/font][font=宋体]),另取同样大小的白纸片插入光路,白纸片上可见一方形光斑,用笔划出大致位置。取出白纸,与黑胶片或黑铝片重叠,在光斑向内[/font][font=Times New Roman]1mm[/font][font=宋体]范围内用针刺出若干小孔(参见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1a[/font][font=宋体]),将减光片插入仪器试样光路并读数,直到透光度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1[/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0[/font][font=宋体]%),即制成[/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减光片。用同样方法按图[/font][font=Times New Roman]1b[/font][font=宋体]制成[/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9.0[/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0[/font][font=宋体]%)减光片。[/font][/size][size=3][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截止滤光液的制备[/font][/size][size=3][font=宋体]取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5[/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烘[/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小时再放冷至室温的分析纯试剂,按相应标准用蒸馏水配置成[/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g/L KCl[/font][font=宋体]溶液,[/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g/L NaI[/font][font=宋体]溶液和[/font][font=Times New Roman]50g/L NaNO2[/font][font=宋体]溶液,作为截止滤光液,保留余下的蒸馏水作参比液。溶液应在临用时新配。[/font][/size]

  • 求推荐可见光光度计

    本人需要一台只需要可见光部分的能全波段扫描的分光光度计,不知道各位大侠有没有这规格的仪器推荐?

  • 分光光度计其杂散光不仅不好理解也最不好检定哦!

    [font=&] 可见或紫外可见的分光光度计,其性能波长准确度、透射比(或说吸光度)准确度、杂散光参数中,前两个性能指标波长准确度、透射比(或说吸光度)准确度很好理解,但第三个性能指标杂散光参数就不那么好理解,它指的是当我们给定我们所需要的某给定波长时,可见或紫外可见的分光光度计输出的光中,不是该所需要的某给定波长的光(即杂散光),占当时输出的光的能量比,当然该能量比越小越好。该指标不仅不好理解也最不好检定哦![/font][font=&] 按理其检定,应该是当选定某所需波长后,要能将该波长的光全部遮住,去测不是该波长的光有多少。但是,现在还找不到这样的标准物质,能做到仅遮住给定波长的光,只有能遮住给定波长,及给定波长以下的光的标准物质,用这样的标准物质进行检定,测得的杂散光显然就漏掉了给定波长以下的杂散光,而使得测得的杂散光指标优于了实际的杂散光指标。还有现仅有的杂散光标准物质,只有220纳米、360纳米和420纳米三个波长的杂散光标准物质,其实这远不够,期待你的参与你的贡献哦![/font][font=&] 相关讨论见附件,我发表在《计量技术》(现《计量科学与技术》)[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010№7[/font]文章。[/font]

  • 上海光谱的752紫外可见光度计质量如何?

    限于经费,前面也咨询过一些大牛们,开始准备买上海恒平、或者上海精科的紫外光度。但是这个价位的精科752n还是手动调波长,实在不喜欢。最后准备买上海光谱的752紫外可见光度计,8000多。有用过的评价一下这个机器呗。用起来如何?当然一分价钱一分货,肯定不能和两三万的紫外可见光度计相比。多谢!

  • 【求助】求教分光光度计测量玻璃可见光透射比

    买了一款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玻璃反射比时发现配件中没有标准中要求的参比白板,只提供了K9玻璃。求教下,K9玻璃与参比白板区别。请问,哪位能提供一下符合GB/T2680标准的可见光分光光度计?[em09509]

  • 求助unicam的紫外可见光度计

    单位进了个unicam的紫外可见光度计,供应商只给了个英文版的说明书,也没有电子版的,请问不知哪儿有中文的或者英文版的说明使用下载,急用,在此先谢谢了

  • 【资料】“紫外可见光谱法” 最 佳 课 件 下 载 !

    【资料】“紫外可见光谱法”最佳课件! [em17]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32880]《紫外可见光谱法》 清华大学[/url]4.1.0紫外可见光谱法概述4.1.1 电磁辐射的特性4.1.2 电磁辐射与光谱分析法4.1.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概述4.2.1 分子结构与吸收光谱 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4.2.2 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14.2.2 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2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 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 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44.3 吸收定律4.3.2 吸收定律的适用性比尔定律在有化学因素影响时不成立解离、缔合、生成络合物或溶剂化等会对比尔定律产生偏离。比尔定律在有仪器因素影响时也不成立非单色光对比尔定律的偏离杂散光(非吸收光)也会对比尔定律产生影响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溶剂、光效应等也应考虑4.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4.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4.4.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14.4.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24.4.3 分光光度计的校正4.5.1 分光光度滴定4.5.2 差示分光光度法4.5.3 导数分光光度法4.5.4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4.5.5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4.5.6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4.5.7 反射光谱法4.5.8 光声光谱法光声效应光声光谱仪光声光谱法的定量基础光声光谱法的特点及应用4.6.1 定性分析4.6.2 单组分定量分析溶剂的选择测定浓度的选择测定波长的选择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4.6.3 混合物分析4.6.4 平衡常数的测定4.6.5 络合物结合比的测定摩尔比法连续变换法或JOB法斜率比法B-H方程4.7.1 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 4.7.2 发光参数4.7.3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4.7.4 荧光定量关系式4.7.5 荧光和磷光分析仪器4.7.6 荧光和磷光分析应用4.7.7 化学发光简介 [em17]

  • 【求助】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我们最近准备买一台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不知道那一款比较好,麻烦大家指导一下。我们的预算在4~5w。国产进口的都行,主要是用来测量微量的Cu、Fe、Zn之类的元素。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就是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 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波长范围为:(1)200~400nm的紫外光区,(2)400~760nm的可见光区,(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400cm)的红外光区。所用仪器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的是分子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强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大部分有色物质的定量监测,通常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显色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常用参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范围:-0.301-1.999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200-1000nm 浓度显示范围:0-1999波长准确度:±2nm 杂散光:≤0.5%T@220nm、360nm波长重复性:1nm 稳定性:±0.003A/小时光谱带宽:4nm 配有RS232通讯接口透射比准确度:±0.5%T 打印机:支持透射比重复性:0.2%T 应用软件:支持透射比范围:0.0-125%T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