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帕尔马型湿度计

仪器信息网帕尔马型湿度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帕尔马型湿度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帕尔马型湿度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帕尔马型湿度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帕尔马型湿度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帕尔马型湿度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帕尔马型湿度计相关的解决方案。

帕尔马型湿度计相关的资讯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顺利完成数字式温湿度计计量建标与试校准工作
    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建立了生态环境部最高的二等铂电阻温度计量标准装置(2022国量标环境证字第006号)和精密露点仪湿度计量标准装置(2022国量标环境证字第007号),并正式启动环境空气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校准工作。温湿度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环境空气温湿度的精准测量与精准控制通过影响PM10和PM2.5的动态加热系统影响其监测结果,保障环境温湿度的测量准确是保障PM10和PM2.5的监测准确与量值统一的重要前提。总站建立的二等铂电阻温度计量标准装置其测量范围为(-40-150)℃,不确定度为±0.1℃;精密露点仪计量标准装置的测量范围为(5-95)%RH ,不确定度为±1.0%RH,满足《数字式温湿度计校准规范》(JJF 1076-2020)和《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 1033-2016)要求。目前计量中心已完成数字温湿度计的试校准工作,通过了与中国计量院的计量比对,保证数字温湿度计校准结果的准确可比。在此基础上,已经完成了部分国控网运维、检查单位数字温湿度计的校准工作,并出具了试校准证书,能够从量值源头有效保障PM10和PM2.5动态加热系统的测量准确。温湿度计试校准证书
  • 【干货分享】浅谈氨法脱硫工艺中稀释抽取式湿度计对工艺控制的帮助
    前言在CEMS(烟气连续排放监测) 系统中,湿度测量往往由于传感器寿命短,校准困难等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工艺操作人员都对其测量数据存疑,很少从工艺角度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结果也几乎不会用于工艺控制的参考。稀释抽取式湿度计,由于在样品抽取时已经完成了大比例的稀释,样气中的湿度和颗粒物含量都极低,所以其运行条件好,传感器寿命长,且方便校零。在氨法脱硫工艺的实际使用中,稀释法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中配置的抽取式湿度计,因其良好的性能和极少的维护量,既能满足法规要求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功效,又能帮助工艺人员实现对氨法脱硫工艺的运行优化控制。氨法脱硫工艺原理氨法脱硫工艺的原理简单讲,就是向烟道内加入适量的NH3(氨)、H2O、O2等物质,经过物理吸收、化学反应等复杂过程后,将烟气中含有的SO2去除,实现SO2的减排。其主要的化学反应如下:1)中和:SO2+H2O=H2SO3(亚硫酸) NH3+H2O=NH3H2O(氨水)2NH4OH+H2SO3=(NH4)2SO3(亚硫酸铵)+2H2O(NH4)2SO3+2H2SO3=2NH4HSO3(亚硫酸氢铵)+H2O2)氧化:2(NH4)2SO3+O2=2(NH4)2SO42NH4HSO3+O2=2NH4HSO4NH4HSO4+NH3H2O =(NH4)2SO4+H2O2NH4OH+SO3=(NH4)2SO4+H2O湿度叠加是造成抽取式湿度计结果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在氨法脱硫工艺中,排放口的烟气工艺温度一般都控制在50℃左右。如果采用直插式的湿度计测量烟道中的湿度,且工艺控制中 NH3H2O处于过量状态(这种工艺控制是不合规的),低温环境,又处于稳定工况,此时 NH3H2O以稳定的液态形式存在。直插式湿度计的测量结果仅仅是气态水的含量值,而烟气中的 NH3H2O对湿度计测量不会产生示值影响。但是,对于抽取式的湿度计来讲,根据HJ76-2017的要求,其取样探头、取样探杆等需要加热(120℃以上)。当工艺控制中NH3H2O过量了,烟气中部分NH3H2O被抽取到经过加热的探头、探杆后,由于温度的升高,NH3H2O很容易分解,生成气态的NH3和H2O。其反应原理如下:这时到达湿度计检测传感器的实际湿度是烟气中的实际湿度和NH3H2O分解产生的湿度之和,这就导致其测量结果出现系统性的偏差。抽取式湿度计可快速判断喷氨量的投用情况,为工艺提供控制参考这里分享两个测试案例:例一. 陕西某氨法脱硫排放口测试NH3.H2O明显过量的情况下,现场对抽取式探头的加热温度进行人为调整,温度从50℃~150℃~50℃顺序进行变化。在工况稳定时,发现湿度会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直到控制温度和烟气温度接近后,湿度不会再变化,大约12%左右,其过程见下面测试趋势图:点击查看大图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同时用便携的直插式湿度计进行了同步比对。期间直插式湿度计的示值一直保持在11%左右,没有出现明显上升和下降。我们的稀释抽取系统所配置的湿度计,检测的是水气的体积比,而体积浓度的特点是其测量结果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实际的测试中却出现了湿度随温度变化的现象,那么这个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过量的 NH3H2O,在样品稀释抽取过程中因为加热而出现了结合水的分解,产生了湿度叠加,造成湿度计示值增加。例二. 广东某氨法脱硫排放口测试在这个现场,我们没有调整探头等的加热温度,其温度一直保持在145℃,但工艺调整了NH3.H2O的喷入量,从下面的趋势明显看出,当NH3升高时,湿度也在升高,当NH3下降时,湿度也在下降,并且完全同步,至此,可以得出结论,湿度的升高就是NH3.H2O分解产生的湿度叠加的结果。点击查看大图通过上面两个现场测试的实例可以看出,稀释法CEMS中的抽取式湿度计能够直观和快速的判断氨法脱硫工艺中喷氨量的投用情况,可以为工艺提供很好的控制参考。三大原因告诉您为何抽取式湿度计测量结果仍然值得信赖,对氨法脱硫工艺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相信文章看到现在,会有人提出一个质疑:抽取式湿度计测量不准确,它所测湿度值叠加了 NH3H2O的加热释放湿度,不能用于折干计算。对于这个质疑,这里从以下三方面做下澄清:首先,本篇讨论的是在喷氨巨幅过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正常工艺控制情况下,我们希望氨逃逸量能控制在ppm级别,而湿度测量是百分级的,少量的 NH3H2O过量,对湿度计的浓度贡献微乎其微,如上面的例二就是例证。而只有当氨水出现巨幅过量时,才会使湿度计的浓度呈现明显的升高。而氨法脱硫工艺中,氨水的浓度会有差异,但一般都会控制在5%~25%区间,来实现SO2减排的目的。以上面的例一为例,湿度值从原先12%增加到了40%,增加了至少28%,那么NH3的逃逸量也相应的增加了1.4%~7%,这个逃逸量相对于NH3来讲实在太大了,浪费太多,根本无法接受,其等级不亚于系统事故。而且对于50°C的烟气而言,饱和湿度情况下,湿度体积浓度约为12~15%左右。当CEMS各项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时,其折算结果自然没有问题。如果达到20~40%的湿度读数,显然数据是不正常的,那么这个时候必须要对CEMS及喷氨脱硫工艺系统进行检查,不能只考虑CEMS设备测量,而不去关注喷氨系统的控制问题。其次,我们应看到喷氨量合理控制的重要性。因为设备突发故障或偶发操作失误,出现的巨幅过量喷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NH3,而且NH3排放到环境中,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也很大,大量的排放,其二次污染比其它污染物更大。及时、高效识别出工艺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好稀释抽取式系统潜在功能优势,帮助工艺操作人员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调整操作,规避风险,稀释法抽取式湿度在此发挥出了明显的优势。再次,有些地区的职能部门,也看出了这个问题,为此,出台了一些措施要求(摘要如下图),来限值NH3的排放。关于这个要求,它是非常合理,且远见卓识。既然是合理和正确的,它肯定会有全面推广的空间。稀释法抽取式湿度在氨法脱硫系统中,恰恰可以为逃逸NH3是否有明显过量提供反馈,同时准确地能为排放限值提供数据依据,完全切合这种新要求的需求。结合前面的论述和对质疑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在氨法脱硫工艺中,采用抽取式湿度计来测量湿度,不论是对工艺控制还是环保监测,都有很大的帮助,至少有这两大方面:一、 合理减少氨水的喷入量,可以减少企业的直接运营投入和因腐蚀、堵塞等等导致的设备更新、维护的间接运营成本;二、 避免环保案件的发生。如果将过量的氨水排入大气,会导致大气的二次污染,引发环保案件,合理控制,将会减少该类事件发生。综上所论,在氨法脱硫工艺系统中,对于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采用稀释抽取式湿度计,不仅可以真正起到污染物排放监测辅助参数的作用,而且对工艺控制,对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和减少环保案件发生帮助尤为突出。也正因为此,在氨法脱硫工艺,采用稀释抽取式湿度计是最佳选择。互动福利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简介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超过35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为50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7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运营。我们在全国还设立了8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拥有100多位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及70多项专利。创新中心专注于针对垂直市场的产品研究和开发,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6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 Palas | 持续助力实时监测火山灰和沙暴尘埃气溶胶分布
    隶属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Islas Canarias)的拉帕尔马岛(La Palma)自2021年9月发生了50年不遇的火山喷发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在今年2月又遭遇了由强季节性风引起的沙尘暴。接踵而至的自然灾害对当地的空气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Palas在得知火山爆发的当下便立即做出响应,部署Palas员工飞往该岛安装了10台AQ Guard Smart 网格化监测仪。面对此次沙尘暴AQ Guard Smart再次为西班牙当局提供实时监测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决策并告知公众。沙尘暴登陆拉帕尔马岛沙尘暴卡利马加那利群岛位于摩洛哥和撒哈拉沙漠以西,属西班牙自治区。引起这场沙尘灾难的是一场名为“卡利马”(la Calima)的大风暴,它席卷了大西洋东北部。根据《华盛顿邮报》24日发布的分析,大西洋东北部低压区周围的逆时针气流,从撒哈拉沙漠吸走了沙子,将尘埃直接吹向了加那利群岛,然后再将其向西输送到风暴中心。作为沙尘落定的首站,这片美丽岛屿不幸沦为重灾区。下图分别展示1月14日下午6点到1月15日时间段,监测网络实时测得的PM10浓度:AQ Guard Smart监测到的火山灰和撒哈拉沙尘PSD成相图这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导致当地能见度从五英里以上下降到不足一英里,空气污染恶化到难以呼吸的地步。当地政府于宣布加那利群岛进入“警戒状态”,建议人们留在室内,关紧门窗。由于沙尘属于粗粒径颗粒,在气溶胶状态下的停留时间并不长,所以就需要精准的仪器来进行测量。作为气溶胶监测行业的专家,Palas不仅对城市细粉尘污染的监测有着丰富的经验,对极端天气下的空气质量监测同样熟悉。无特定事件时的粒度分布沙尘暴期间的粒径分布Palas的精准测量AQ Guard Smart 是耐用的室外空气气溶胶光谱仪,以通过 EN 16450 认证的 Fidas 200 技术为基础,采用单个颗粒物散射光测量原理,可同时测量PM1, PM2.5, PM4和PM10,还可提供175nm-18μm颗粒物粒径分布和数浓度信息,给研究和监管部门更多参考。通过标准协议,如 ASCII 进行双向连接,或者通过 UDP 协议直接传输都容易实现。要实现自给自足运行,可以通过带有或不带太阳能支持功能的外部电池运行系统。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细粉尘侵害及其来源,可以为设备配备气象站。按标准集成用于记录温度、湿度和压力的传感器。和所有用于细粉尘测量的 Palas系统一样,AQ Guard Smart可以长期稳定运行,通过标准单分散颗粒物实现现场校准。AQ Guard Smart 获得 MCERTS 批准用于监测细颗粒物的新款 Palas空气质量测量系统 AQ Guard Smart 于 2022 年 6 月 24 日获得 MCERTS 批准的环境颗粒物监测器。无论是测量拉帕尔马火山喷发期间的空气质量,还是测量建筑工地或城市中心交通路口的细粉尘污染。国际公认的 MCERTS 认证证实了 AQ Guard Smart 在测量范围内的精确结果(CN ) 高达 20,000 个颗粒/cm³。紧凑且支持云传输的 AQ Guard Smart 因此将自己确立为用于确定空气质量(PM1、PM2.5、PM4、PM10、TSP)的可靠测量系统之一。AQ Guard Smart网格化监测仪选配数据云平台,即插即用,实时查看热点数据:产品优势以经过认证的 FIDAS 200 系列为基础而开发的技术,可以保证细粉尘值的高准确度和可重现性;以公认的快捷方便的现场校准而闻名通过云 MYATMOSPHERE 实现短时间调试和即时记录测量值通过 Wi-Fi 热点、远程访问和外部触摸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配置通过 GPRS/3G/4G/Ethernet/Wi-Fi 通信,可选:LoRaWAN可扩展气象站和气体传感器,可以更好地评估和评价颗粒物数据以高时间分辨率测量 Cn、PM1、PM2.5、PM4、PM10(可选:SO2、CO、NO2、O3)颗粒物测量范围从 0.175 - 20,000 nm 到 100 mg/m³ 质量浓度或 20000 个颗粒/cm³(单一颗粒物分析)应用领域工业:- 生产过程 - 散装物料处理(混合,卸料,储存,包装等) - 厂界监控施工现场:道路,铁路,拆除现场建筑物:学校,幼儿园,医院,酒店,办公室,公共服务建筑物建筑工地或其他污染区域附近的住宅建筑公共交通:机场,火车站,电车和地铁站,游轮,客舱,例如在电车、火车上
  • Palas | 新一代AQ Guard Smart网格化监测仪
    空气污染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环境卫生问题。要想减少空气污染就需要对颗粒物浓度和分布进行可靠、连续和灵活的测量,以便对导致污染的原因得出结论并做出预测。一直以来,颗粒物监测专家Palas不断丰富自身技术储备,研发颗粒物测量仪器。现全新推出的AQ Guard Smart 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为您提供契合需求的监管测量仪器,帮助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与所有 Palas细尘监测设备一样,AQ Guard Smart 的工作原理是经过验证的单颗粒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显著改进。同时该设备可以配备额外的传感器,例如天气或气体测量技术并且可以提供有关污染来源的信息。AQ Guard Smart 是 Palas产品组合的完美补充,适用于移动或固定室外空气质量测量任务。Palas坚持为客户带来精准稳定的监测技术和经济优势,在新一代AQ Guard Smart网格化监测仪发布的当下,为亚洲市场用户提供以旧换新服务。换购计划活动期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活动对象:最终用户 活动产品:AQ Guard Smart 1000 / 1100 / 2000活动细节:Palas对任意品牌粉尘监测仪以旧换新提供新机15%折扣火山爆发后的空气质量监测2021年9月19日以来,隶属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Islas Canarias)的拉帕尔马岛(La Palma),发生了50年不遇的火山喷发。Palas德国总部CEO - Maximilian Weiß博士在看到新闻报道后带领Palas迅速响应,立即部署位于卡尔斯鲁厄的Palas员工飞往该岛,并安装了10台新一代AQ Guard Smart 网格化监测仪。Palas精准的空气测量结果为西班牙当局提供对岛上当前局势的准确见解,使他们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点击观看AQ Guard smart 在拉帕尔马岛火山监测视频04:38建筑或拆卸工程期间的排放控制在建筑场地和拆除工作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的发展、报告、评估和对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严重阻碍了有效和及时地部署排放控制措施。MyAtmosphere 是一个基于云的空气质量数据平台。Palas 细粉尘测量设备 AQ Guard Smart 专为建筑工地使用而开发,可对细粉尘污染进行连续记录、可视化和监测。还可以考虑风向和风速。当达到限值时,施工现场操作人员或主管部门会自动收到通知或现场视觉信号,从而启动或加强降尘措施。居民还可以在线获取有关空气质量的信息。Palas AQ Guard Smart 网格化监测仪产品优势以经过认证的 FIDAS 200 系列为基础而开发的技术,可以保证细粉尘值的高准确度和可重现性;以公认的快捷方便的现场校准而闻名通过云 MYATMOSPHERE 实现短时间调试和即时记录测量值通过 Wi-Fi 热点、远程访问和外部触摸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配置_通过 GPRS/3G/4G/Ethernet/Wi-Fi 通信,可选:LoRaWAN可扩展气象站和气体传感器,可以更好地评估和评价颗粒物数据以高时间分辨率测量 Cn、PM1、PM2.5、PM4、PM10(可选:SO2、CO、NO2、O3)颗粒物测量范围从 0.175 - 20,000 nm 到 100 mg/m³ 质量浓度或 20000 个颗粒/cm³(单一颗粒物分析)应用领域工业:生产过程散装物料处理(混合,卸料,储存,包装等)厂界监控施工现场:道路,铁路,拆除现场建筑物:学校,幼儿园,医院,酒店,办公室,公共服务建筑物建筑工地或其他污染区域附近的住宅建筑公共交通:机场,火车站,电车和地铁站,游轮,客舱,例如 在电车、火车上
  • 再帕尔· 阿不力孜团队在质谱成像技术及其食管癌代谢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仪器信息网讯 /span/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近日,药物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再帕尔· 阿不力孜科研团队在质谱分子成像技术及其在食管癌代谢研究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分别在《Adv Sci》《P Natl Acad Sci USA》和《Analytical Chem》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中,该团队自主研发的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质谱成像装置荣获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评选的“自主创新金奖”。(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412/483405.s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维科托:AFAI-MSI质谱成像系统亮相 应用于分子诊断及药物研发/strong/span/a/span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34, 34, 34)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34, 34, 34) "/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da53ac3c-13de-41be-863f-33f74f0595c1.jpg" title="636839335140217147350.png" alt="636839335140217147350.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针对生物组织中代谢物种类多样、理化性质各异、含量差异大等特点,研究团队改进了AFAI技术的气流传输系统和优化喷雾溶剂组成,与高分辨质谱联用,并且自主研发了具有集成数据处理和信息挖掘功能的质谱成像软件系统(Mass Imager),建立了生物组织中代谢物免标记、高灵敏、高覆盖的成像分析与功能识别的AFADESI-MSI新方法,使其检测灵敏度提高至pg级水平、含量动态范围跨越3个数量级,覆盖十多个种类、1500余个代谢物;比较完整地检测出同一代谢通路中大多数功能代谢物,并精确表征与识别其在组织亚区域的分布特征(图1)(Advanced Science, 2018, 5,1800250;Anal. Chem. Acta, 2018, 1015: 50-57)。此外,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以内源性代谢物为天然内标,建立了虚拟校正定量质谱成像分析新方法,解决了生物组织中难以添加内标化合物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整体动物体内药物的准确定量成像分析(Anal. Chem., 2019, 91 (4): 2838-2846)。/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e6a3ed19-e907-4dda-875f-5f4fdf4012d8.jpg" title="图像 2019-5-13,下午4.21.jpg" alt="图像 2019-5-13,下午4.2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图1. 大鼠脑组织切片中代表性功能代谢物的质谱成像图/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肿瘤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以适应其恶性增殖,是其区别于正常细胞的重要特征,因此肿瘤代谢的深入表征能够为研究其发病机制以及发现潜在诊疗靶点提供新的契机。该团队建立了基于AFADESI-MSI技术的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方法,并提出了“下游代谢物关联上游代谢酶”的肿瘤代谢表征策略,深入分析代谢通路,结合免疫组化验证,发现相关代谢通路及其代谢酶(如:PYCR2、FASN、GLS、HD、ODC和UPase1等)在食管癌组织中发生了紊乱,其中PYCR2和UPase1是首次被发现在食管癌中异常表达;图2为谷氨酰胺代谢的表征结果。上述结果为研究食管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代谢水平的分子依据,并为食管癌的诊疗干预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PNAS, 2019, 116(1): 52-57)。/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303b5f5d-574b-4c84-8f1d-c2dfe4c1678b.jpg" title="图像 2019-5-13,下午4.21 (1).jpg" alt="图像 2019-5-13,下午4.21 (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图2. 原位可视化表征谷氨酰胺代谢通路中关键代谢物及代谢酶的结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上述研究成果在生物组织中低含量代谢物的质谱成像检测、质谱成像海量数据可视化处理和质谱成像定量分析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拓展了质谱成像技术,使其成为一种高通量的分子定位与功能识别的分子组织学研究工具。此外,基于质谱成像技术的原位代谢组学方法,可更全面和高通量地表征肿瘤的微区代谢改变并发现其潜在功能,从而为研究肿瘤代谢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仪器信息网在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424/484114.s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ACCSI2019“中国质谱产业发展”论坛/strong/span/a的跟踪报道显示,再帕尔· 阿不力孜教授就质谱未来发展愿景表示,质谱技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结构组学等多学科、多手段的交叉组合下,质谱技术、代谢组学有望积极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及个体化诊疗、新药研发的应用进程。再帕尔· 阿不力孜也提到质谱仪器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适应国家与行业的重大需求,解决被动依赖、被动牵制、卡脖子等技术问题,一方面推动科技创新,以引领科技前沿抢占制高点,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发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br//p
  • 再帕尔· 阿不力孜教授:我国质谱“新时代”展美好蓝图
    p  随着质谱从业人员的逐渐增多,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也迎来了重要的队伍整合,由中国质谱学会(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质谱仪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 “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将于2018年11月23-26日在广州举办。/pp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质谱新时代”。各学会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极大的促进了质谱技术与应用的发展。不过,过去每年各自分别举办全国质谱学术报告会,今年则是首次联合举办,命名为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pp  聚三方之力,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将凝聚中国质谱界同仁的力量,努力打造更大的会议平台,极大促进学科融合,使中国质谱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为了更详细的了解近年来中国质谱发展的“新时代”,我们特别采访了质谱学会副理事长再帕尔教授。/pp  span style="COLOR: #ff0000"strong质谱应用及研究范围更广 仪器研发是重中之重/strong/span/pp  早期的质谱只是作为简单的检测技术存在,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的中国质谱学会即是中国物理学会下的一个质谱分会。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大中型、高分辨、串联等各种类型质谱层出不穷,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其应用领域逐渐拓宽。目前,在化学、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等领域都有着极大的需求。再帕尔教授用“顶天立地”四个字来形容质谱技术与应用的现状:“上”可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例如利用航天器携带小型质谱仪器探测宇宙中特殊成分 “下”可应用于工农业各领域,覆盖面极广。/pp  不仅如此,在质谱技术的研制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七八年前,国内的质谱技术与仪器基本上靠引进,不敢想仪器研发,而现在技术与仪器研发作为重中之重的研究工作,被广泛重视。本次会议将更加聚焦质谱仪及核心技术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设计思路,关键技术的开发以及提高仪器的高性能、功能及稳定性等各个方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再帕尔.jpg" style="HEIGHT: 281px WIDTH: 500px"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2b28b737-ce99-4965-8a3e-9b306995fec5.jpg" width="500" height="281"//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再帕尔· 阿不力孜教授/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ff0000"strong质谱技术在医学应用飞速发展 质谱进入更全面的发展期/strong/span/pp  早期质谱技术主要用于同位素测定和无机元素分析,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应用范围涵盖了石油工业、化学工业以及有机物分析等领域。20世纪80年代,随着快原子轰击、电喷雾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等" 软电离" 技术的发展,使生物大分子转变成气相离子成为可能,更适合蛋白质、酶、核酸和糖类等生物大分子聚合物的检测,大大拓宽了质谱技术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pp  此外,近年来质谱技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备受关注,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将质谱技术引入医学检验部门,发展相对成熟。而我国临床医学检验的质谱技术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仅有少量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和三甲医院开展质谱技术相关的临床检测项目,且大多仅作为临床研究,无法满足临床个体化和精准化诊疗日趋增长的需求。/pp  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药物浓度检测、体内激素和营养素检测、微生物鉴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基于质谱分析与影像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质谱成像技术, 因具有无需任何标记,能够针对生物体内参与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已知或未知分子进行可视化原位表征等特点,更是在新药研发、原位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医学临床病理诊断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基于质谱‘新时代’的发展,我们于2018年5月20日正式成立临床质谱专业委员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质谱检测手段也将会像磁共振、X光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pp  span style="COLOR: #ff0000"strong中国质谱的世界影响力扩大 前景值得期待/strong/span/pp  20世纪,我国的质谱仪器主要依赖进口,相关学术交流也相对较少,质谱领域主要侧重于方法学与应用研究。自2006年,东西分析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商品化气质联用仪,我国在质谱研究方面开始迅速崛起,普析通用、江苏天瑞、聚光科技、广州禾信、舜宇恒平等国产厂商都推出了商业化质谱仪,涉及四极杆、飞行时间和离子阱等多个领域,我国质谱行业蓬勃发展。/pp  以前的国内质谱学术会议更多的在讲述国外先进的质谱技术与应用成果,不过,这些年来,国内质谱领域的优秀人才逐渐增多,拥有先进技术的质谱仪器公司也越来越多,有更多的专家可以在国际、国内会议上报告其研究新成果 我国研究人员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的与质谱相关的论文也逐渐增多。同时,从研究人员方面来说,不仅国内质谱从业队伍逐渐壮大,更多海外留学归来的优秀中青年也加入了我国质谱研究行列,我国质谱研发队伍建设也逐步进入了“新时代”。/pp  再帕尔教授谈到,“尽管我国质谱研究在前沿、原创、高科技方面与国外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在逐渐缩小,影响力在逐渐提高”。/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质谱作为综合性、应用面极广的测量手段,在学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综合性的2018年质谱学术大会,更是给国内蓬勃发展的质谱事业打上一剂“强心针”。“齐心协力迎接新时代,开启新起点,开创未来,为推动中国质谱事业发展打造新平台!”以上便是再帕尔教授对于本届盛会的期望与寄语。/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2018年11月23日开幕的中国质谱学术大会上,我们将有望一睹中国质谱事业新风采。仪器信息网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届时将带来精彩报道,敬请期待。/span/p
  • 质谱专家再帕尔:致力于药物分析科研 倾心于教书育人
    p  8月16日,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再帕尔· 阿布力孜坐上从乌鲁木齐到北京的飞机,暂别在新疆一个月的“假期”。三十多年的学术生涯,让再帕尔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和治学理念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f1c50410-f845-4a4a-8eff-0f5ca1ef53b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再帕尔(右)被日本定邦大学校长授予博士学位/strong/pp  strong家乡:无法忘却的地方/strong/pp  每次回到新疆,再帕尔对家乡的情感都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多年前的邻居仍然保持联系,说起小时候的事情,他也是件件难忘。从小在新疆日报社家属院长大,这里的人和事伴随着再帕尔的整个童年。/pp  1985年,再帕尔从新疆大学毕业后留校刚满两年,自治区首次选拔15名青年教师骨干去日本进修,再帕尔就名列其中,踏上赴日留学之路。1988年,再帕尔收到日本东邦大学理学院化学系邀请,再次赴日本,跟随青木教授开展合成化学研究。毕业回国后,再帕尔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跟随方起程教授开展研究。此后,再帕尔在新疆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pp  然而,每次回新疆,他都要与这里的同行密切接触。这次回来,日程也是排得满满的。除了和新疆医科大学、中科院新疆理化研究所的同行、后辈做交流,再帕尔还作为新疆大学天山学者讲师进行讲座。/pp  在科研方面,再帕尔也一直想着新疆。刚从日本回来的时候,再帕尔将日本人常用的热袋改造成“医药热袋”。“日本虽然很冷,但日本人常常穿得很少,取暖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热袋。”再帕尔受到启发,将热袋拆开,按照其原理加入能够改善关节炎或者暖胃的维吾尔医药,经过一些病患试用,收到良好的回应。/pp  2014年6月,再帕尔与两位新疆同行共同合作的项目拿到了新药临床批件。这一成就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一位学生告诉再帕尔,自己的老家常常有人用草棉花瓣煮水给脑子有问题的人吃。得知这个消息,再帕尔很感兴趣。经过各种分析,再帕尔发现,这种新疆最普通的紫色棉花花瓣里含有一种可以安神健脑的元素。此后的28年里,无论是在新疆还是在北京,再帕尔都未曾间断过对这种花瓣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再帕尔和团队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从棉花花瓣中提取出了一种总黄酮类有效部位,并且发现这种物质确切的功效是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直到去年,才最终通过了人体实验的批件,成为进入中药五类的唯一一种维吾尔医药。研究成功的这种药物专门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用作专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pp  将科技研究成果转换为临床药物,是再帕尔一直想做的。然而,将这一成果转让给新疆企业却是再帕尔的心愿。“转让给新疆企业,一是可以扶贫,二是可以环保,希望能给家乡的父老带来经济效益。”再帕尔说。目前,已经取得专利的新药交给了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公司,再帕尔感到十分欣慰和踏实,因为他的心从未离开过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和这里可爱的人们。/pp  strong科研:为医疗事业提供技术保障/strong/pp  在日留学期间,以及回国后的20多年来,再帕尔一直致力于质谱分析新方法和新应用途径的研究和创新。单单这样讲,普通人很难理解。但其实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pp  质谱是测量物质的分子量,了解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技术与学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析物体中含有的物质。“比如茶叶,我们所做的就是用各种各样化学的方法,来分析茶叶中含有哪些元素,接下来便可以将这些元素进行应用。”再帕尔尽量浅显地讲解。/pp  在再帕尔的研究生涯中,一直致力于小分子研究。从1985年留学至今,30多年来,再帕尔从踏入质谱分析技术研究的大门后就从未离开过这一领域。/pp  科学技术最终要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转换为生产力,才能体现它的巨大价值。回国后,他带领课题组,开展天然药物活性物质多组分复杂体系的质谱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了多种质谱分析方法。开展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找到了一种能够筛查出早期癌症的新的方法。2015年10月,国际一流质谱仪用户研讨会在北京五洲大酒店举行。在这次论坛上,维吾尔族质谱学专家再帕尔的研究成果再次引起国际质谱学界的关注。“我们从2007年开始研究设立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就是恶性肿瘤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目的就是去发现这些小分子和疾病的诊断,跟疾病的疗效评价相关的小分子标志物,如某些分子能够非常明显地区分正常部分和癌症部分。甚至我们的研究发现,它不光能够区分这个,还能够区分癌症的分型,比如同样都是肺癌,其实肺癌还分鳞癌和腺癌,能不能有分子区分这两个。甚至恶性程度是不是也能区分,我们初步研究发现,这个成像技术可以做到。”再帕尔说。/pp  通过一次简单的尿检就可以检测出早期的癌症,这是一项属于世界前沿的科学研究,也将是全球人类的福音。“很多疾病都因为医学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如心脏搭桥和心脏病。但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因为目前癌症一旦被发现,就已经到了中晚期。这项技术成功后,人们能在癌症早期患病时知道自己的病情,早发现,早治疗。”再帕尔说。在对维吾尔药材的分析过程中,再帕尔带领研究团队继续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做了一系列的质谱分析研究工作,2009年他出版了《天然产物研究方法和技术》,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pp  目前,再帕尔带领的研究团队与药物研究所的其他学科实验室有合作,与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有合作,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有合作,与质谱仪等科学仪器研发及生产企业有合作。这种学科交叉的科研合作模式,既能实现优势互补,又能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从而能取得更丰硕的科研成果。/pp  strong人生:致力科研倾心教育/strong/pp  在从事科学研究30年后,2014年9月,再帕尔调任中央民族大学担任副校长,踏上了教育行政岗位。再帕尔说:“从事了那么多年的科研工作,我做事比较认真,也比较有责任心,所以我把这个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后,就比较得心应手,我的同事跟我开玩笑说我是用做学问的态度在做管理。”/pp  其实,在很多次接受采访的时候,再帕尔都说过,他的梦想是在中国办一所民办大学。这并不是他一时兴起的说法。1989年,再帕尔就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他说:“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大学数量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70%都是二战后建设的。战败后,有志之士更加重视教育,于是自掏腰包建起了民办大学。”/pp  再帕尔说,自己非常喜欢德国一位哲学家坎特说过的话,人只有通过教育之为人。30年来,再帕尔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但他的心却一直牵挂着教育。/pp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再帕尔严谨、细致,他的科研态度和治学理念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再帕尔的学生张瑞萍说:“老师的高度我们肯定永远都无法企及,他就是我们的带头人,就像一个大家长一样守护着弟弟妹妹,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平台,也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至今,他已经培养了26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1名博士后。2006年,再帕尔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pp  如今55岁的再帕尔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不仅是国家重点科技项目“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又是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他三十多年的学术生涯,在浩瀚的科学海洋中可能只是一朵浪花,但也正是无数像再帕尔这样用毕生精力,发现造福人类秘密的研究者,我国的医药学才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p
  • 古人如何测量空气湿度:曾拿弦琴当仪器
    我们通常说的“空气湿度”一般都是指“相对湿度”,它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百分数越大,表明空气湿度越大。  古人当然不知道相对湿度的百分数,但大致的空气干湿概念还是有的: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早在西晋,傅玄就有一首《炎旱诗》问世,诗中的“河中飞尘起,野田无生草。”就写出了空气的干燥和旱情的严重。宋代梅尧臣的《梅雨》诗中就有“湿菌生枯篱,润气醭素裳。”其中的“润气”就是潮气、湿气。古人甚至还能根据空气湿度的大小进行天气预测,唐代黄子发著的《相雨书》里便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将大雨”、“石上津润出液,将雨数日”等记载。  空气湿度肉眼是看不到的,怎样大致评估出空气湿度的大小,其实就涉及空气湿度的测量了。  我国是最早发明测湿仪器的国家。东汉王充在《论衡变动篇》中曾经谈到,琴弦变松,天就要下雨。琴弦变松,是天变潮湿、弦线伸长所造成的,表示空气湿度较大。可见,古代的弦琴也可当作原始的空气湿度测量仪器。现代毛发湿度计中的“毛发”,其实就是古代琴弦的微缩和精确。  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一书中也说,如果质量很好的干洁弦线忽然自动变松宽了,那是因为琴床潮湿的缘故 出现这种现象,预示着天将阴雨。他还谈到,琴瑟的弦线所产生的音调如果调不好,也预兆有阴雨天气,这其实也是因为变松宽了的弦线,其音准敏感度降低了,合乎科学道理。  在《史记天官书》中曾提到一种把土和炭分别挂在天平两侧,以观测挂炭一端天平升降的仪器。这其实就是原始的“湿度计”。原理是:天气干燥了,炭就轻,天平就倾向于土 天气潮湿了,炭就重,天平就倾向于炭。也就是古人说的“燥故炭轻,湿故炭重”。《淮南子泰族训》曰:“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湿气到来的时候,人是看不见的 但是炭已经表现出沉重了。这就进一步阐明了这个测湿仪器能测量出看不见的水汽。显然,这样的测湿仪器在测量方式和精确度上,比“琴弦测湿”又进了一步。  清康熙年间,西方来华传教士南怀仁曾用小鹿的筋做成一个弦线湿度表,以验空气中的燥湿。其原理也是“鹿筋吸湿”,但如此制作仪器,取材太残忍也太昂贵了。  最接近现代湿度计的测湿仪器的发明者,当数清代发明家黄履庄。1656年出生的黄履庄,发明或改进过许多光学仪器(如探照灯、望远镜、显微镜),也发明过许多“验器”,其中的验冷热器,就是现代“温度计”的雏形 而验燥湿器,就是现代“湿度计”的雏形,它利用弦线吸湿伸缩的原理,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比瑞士人索修尔发明的毛发湿度计,早了一百多年。
  •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访我国质谱专家再帕尔
    2009年7月22日,CCTV-1焦点访谈栏目对我国质谱专家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进行了专访。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身上有很多个“第一”:维吾尔族第一批留日学生,第一批博士、博士后 自治区最年轻的副教授 36岁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39岁成为博士生导师。“再帕尔”维吾尔语的意思是“凯旋”——在人生和学术的道路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和个人的努力使他赢得一次次凯旋。  在同行眼中,再帕尔教授是国内质谱学界的领军人物 在国际上,他是国际顶级的两种质谱杂志的唯一的中国编委。他从事的重大疾病代谢组学、中草药成分分析、敞开式质谱离子化技术等世界前沿项目,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草药物质研究、海关快速检测等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再帕尔告诉记者,父亲的严谨、勤奋影响了他的一生 再帕尔的父亲是著名的维吾尔族诗人和作家阿不力孜那则尔。回首成长之路,再帕尔教授不仅铭记父亲的言传身教,还念念不忘国家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给他提供的强大动力,不忘各族老师的悉心栽培。  为进一步培养少数民族青年人才,1985年国家选派只有24岁的再帕尔等十几位青年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赴日留学生,到日本留学 回国后,不到30岁的再帕尔成为新疆当时最年轻的副教授 1991年,再帕尔再次留学日本攻读博士学位 1994年,再帕尔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做博士后,博士后工作结束后,再帕尔以优异的成绩被药物研究所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在研究所,他体会到了平等竞争的公平,也享受着与领导、同事、学生亲人般相处的温情,“大家相处得像大家庭一样。”  其实,培养再帕尔教授成长的祖国,就是一个大家庭,正是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帮助像再帕尔教授这样各个民族的杰出人才实现一次次的凯旋 他们也用自己的智慧和感情回报着大家庭的养育。  详细情况请进入 更多
  • 质谱成像前沿探秘:专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与贺玖明研究员
    质谱成像前沿探秘:专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与贺玖明研究员原创 飞飞 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中国 关注我们,更多干货和惊喜好礼近年来,质谱成像技术(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SI)在药物研发、疾病发生发展机制、脑科学、环境科学等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2022年空间组学(spatial omics)技术被《Nature》评为最值得期待的七种榜单技术之一,而MSI技术为空间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近日,采访了质谱成像技术及空间代谢组学研究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与贺玖明研究员。他们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敞开式AFADESI离子源与AFADESI-MSI新技术,以及AFADESI搭载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在空间代谢组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展望了质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 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和贺玖明研究员✦ 质谱成像前沿创新自主产权离子源研制✦ 再帕尔教授讲述:“美国普渡大学Cooks教授等人于2004年在Science上发表了解吸电喷雾离子化技术(DESI),研发出在敞开环境下样品无需复杂前处理的离子化新技术,推动了敞开式离子化质谱及Ambient MSI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途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然而,在敞开环境下空气分子会影响离子化效率及离子的传输和聚焦,最终导致质谱检测灵敏度降低。为了解决该问题,2005年再帕尔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王晓浩课题组合作,经过多年努力,2011年研发出空气动力辅助的新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1]“Air Flow Assisted Ionization, AFAI,又称AFADESI“ 。相较DESI技术,AFADESI除了灵敏度的提升之外,还扩展了待测样品的空间和操作灵活性,便于大尺寸生物样本的质谱成像分析。课题组于2013年在Anal Chem上发表了“无需切割的整体大鼠体内药物分析质谱成像新方法”[2],2018年研发出质谱成像数据处理软件“MassImager”。2017年开始与维科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工程化的AFADESI离子源与质谱成像装置;并于2023年成功实现AFADESI离子化技术及成像装置的成果转化。 ✦ 立足自主技术拓展应用创新✦ 谈到这些年在AFADESI-MSI技术上取得的进展与成果,再帕尔教授首先感谢国家各科研基金和项目的支持。从应用层面,发展了从整体动物到组织器官、组织微区水平的体内分子高灵敏、高覆盖的质谱成像新方法,其成像检测灵敏度可达pg级别、分析动态范围达3个数量级,可检测出十多种类、约1500个体内代谢物(DOI: 10.1002/advs.201800250)[3];并推动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新方法的发展[4]。相关进展与成果包括:从代谢物和代谢酶两个层次全面表征肿瘤代谢改变,疾病原位标志物的发现[5];药物体内原位分析及其药效机制研究[2,4,6];空间脑代谢网络[7];空间代谢组学与时空同位素示踪整合方法[8],并发展空间代谢流新方法等。✦ 质谱成像黄金解决方案:AFADESI源+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 贺玖明研究员表示:AFADESI源搭载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是质谱成像技术“黄金解决方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贺玖明研究员质谱成像分析前端没有色谱分离,则针对分子量相近的体内代谢物分析,要求质谱具备高质量分辨率,才能将更多的代谢物区分开并获得“真实”空间分布特征。许多代谢物的丰度不高,AFADESI和 Orbitrap中Ctrap都有助于提升代谢物的检测灵敏度。此外,AFADESI具备大成像空间,可放置8块载玻片,加之自动切片识别功能和Orbitrap质谱仪的质量轴高稳定性,可无人值守连续扫描72个样品切片,期间无需校正即可获得稳定可靠的结果。目前,除了生物医药研究外,AFADESI+Orbitrap成像方案还在农业、环境毒理、食品安全、文物保护和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实践。药物所实验室,左前:维科托AFADESI-10;右后:Orbitrap Exploris&trade 120质谱仪✦ 质谱成像技术及空间组学将为新一代科学发现赋能✦ 最后,再帕尔教授详尽总结了MSI技术的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在优势方面,MSI技术可实现从整体动物到组织、组织微区、单细胞中分子的可视化分析,获取不同分子在生物体内的特异性分布信息,掌握分子的分布特征与其功能的关联信息等,以便科研人员深层次了解生物化学过程以及参与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功能分子。与此同时,MSI技术推动空间多组学的发展,为揭示分子在生命活动及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药物研发、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和新型疾病标志物的发现等提供全新视角和新颖研究手段[9]。展望未来,MSI技术前景广阔。目前,发展单细胞水平的高通量、精确识别和完整分子表征的质谱成像新技术值得期待。另外,MSI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新型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精准医学的发展需要多学科、多手段的交叉与融合,研发基于MSI技术等质谱分析手段的新型临床检测、分子分型与分子诊疗技术是实现精准医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总之,MSI技术及其助推的空间多组学技术在诸多领域显示出巨大发展前景而备受关注。人物简介:再帕尔阿不力孜 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药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质谱成像与代谢组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药物分析学系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药物分析研究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委药学与中医药学部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曾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助理、科技处处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质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曾担任“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课题。长期从事质谱分析技术与方法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已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包括在PNAS、Advanced Science、Analytical Chemistry、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等权威或专业领域重要期刊上发表一批学术论文;申请专利16项、获授权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编著书《天然产物研究方法和技术》。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3完成人);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一等奖1项、特等奖1项等。贺玖明 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博士,博士生导师,药物分析专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质谱成像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新技术新方法及其生物医药应用研究。开发出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及质谱成像新技术和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新方法,建立了以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技术为特色的新药代谢研究平台。近5年,发表了包括Nat. Commun., Adv. Sci., PNAS,APSB,JPA,Theranostics,CCL,Anal. Chem.等Q1区论文10余篇。曾获 2010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CAIA2019 特等奖(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药物安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学委委员;担任《药学学报》、Acta Pharm Sin B、J Pharm Anal青年编委,Molecules、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和《药学研究》编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质谱学会常务委员。参考文献:[1] He J, Tang F, Luo Z, Chen Y, Xu J, Zhang R, Wang X, Abliz Z. Air flow assisted ionization for remote sampling of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and its application.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2011, 25: 843-850.[2] Luo Z, He J, Chen Y, He J, Gong T, Tang F, Wang X, Zhang R, Huang L, Zhang L, Lv H, Ma S, Fu Z, Chen X, Yu S, Abliz Z. Air Flow-Assisted Ionization Imaging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for Easy Whole-Body Molecular Imaging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3, 85: 2977-2982.[3] He J, Sun C, Li T, Luo Z, Huang L, Song X, Li X, Abliz Z. A Sensitive and Wide Coverage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Method for Functional Metabolites Based Molecular Histology. Advanced Science, 2018, 5.[4] Jingjing He, Zhigang Luo, Lan Huang, Jiuming He, Yi Chen, Xianfang Rong, Shaobo Jia, Fei Tang, Xiaohao Wang, Ruiping Zhang, Jianjun Zhang, Jiangong Shi, Zeper Abliz.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Metabolomics Method Provides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Drug Candidates. Anal Chem, 2015, 87(10): 5372-5379.[5] Chenglong Sun, Tiegang Li, Xiaowei Song, Luojiao Huang, Qingce Zang, Jing Xu, Nan Bi, Guanggen Jiao, Yanzeng Hao, Yanhua Chen, Ruiping Zhang, Zhigang Luo, Xin Li, Luhua Wang, Zhonghua Wang, Yongmei Song, Jiuming He and Zeper Abliz,Spatially resolved metabolomics to discover tumor-associated metabolic alter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2019,116 (1),52-57.[6] Xiaowei Song,Qingce Zang,Jin Zhang,Shanshan Gao, Kailu Zheng, Yan Li, Zeper Abliz, and Jiuming He,Metabolic Perturbation Score-Based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Spatially Resolves a Functional Metabolic Response,Anal. Chem. 2023, 95, 17, 6775–6784.[7] Xuechao Pang, Shanshan Gao, Man Ga, Jin Zhang, Zhigang Luo, Yanhua Chen, Ruiping Zhang, Jiuming He, Zeper Abliz, Mapping metabolic networks in the brain by using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and metabolomic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1,93, 6746&minus 6754.[8] Bo Jin, Xuechao Pang, Qingce Zang, Man Ga, Jing Xu, Zhigang Luo, Ruiping Zhang, Jiangong Shi, Jiuming He, Zeper Abliz, Spatiotemporally resolved metabolomics and isotope tracing reveal CNS drug targets,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23, 13(4), 1699-1710.[9]再帕尔阿不力孜. 质谱分子成像技术与应用进展. 分析测试学报, 2022, 41: 1335-1344.如需合作转载本文,请文末留言。
  • 再帕尔阿不力孜研究员:基于RRLC-MS/MS方法的恶性肿瘤的代谢组学研究
    仪器信息网讯,2009年11月7日,由中国质谱学会有机质谱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举办的“2009年中国有机质谱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为期三天,出席会议人数达300人。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也应邀参加。  此次质谱年会为与会代表准备了丰富的报告内容,内容涉及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环境科学中的质谱应用研究以及质谱仪器研发的新技术、新进展等。仪器信息网将进行系列报道。  代谢组学的研究是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并列的三大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而此次质谱会上,代谢组学的研究主要有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内源性代谢,即人生病后,其体内代谢所发生的变化 其二是外源性代谢,即人服药后,药物在体内代谢物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再帕尔研究员的研究工作涉及内源性代谢研究,其利用RRLC-MS/MS方法研究了恶性肿瘤的代谢组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再帕尔研究员  一般代谢组学的研究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样本采集、样品检测、数据分析、结构鉴定、生物学阐述。再帕尔研究员认为,其中数据分析及结构鉴定是目前代谢组学研究的难点。 课题组针对难点,在数据分析中,创新性地引入偏相关分析方法构建了相关性网络,同时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共同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记物。该方法在对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的代谢研究中,鉴定到多个可能的生物标记物,使得发现的癌症生物标记物的生物学意义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并且有可能作为癌症诊断的可靠生物标记物。此项研究成果发布在2009年Analyst杂志上,并且得到了编委很高的评价。
  • 浅谈温湿度记录仪发展进程
    温湿度记录仪是温湿度测量仪器中温湿度计中的一种。其具有内置温湿度传感器或可连接外部温湿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和湿度的功能。大白话就是温湿度记录仪=温湿度传感器+记录数据功能好啦,进入主题,今天来简单介绍温湿度记录仪的发展历程纵观温湿度记录仪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传统的机械模拟仪表、一代无纸记录仪和基于虚拟技术的网络化多功能无纸记录仪。早期的温度记录仪都是有纸类型的——即有纸温湿度记录仪。有纸温湿度记录仪:主要通过机械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绘制曲线,从而达到记录并保存数据的目的。通过记录纸保存数据。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温湿度无纸记录仪产生,并因为其更准确地数据记录、更方便的数据存储、更便捷的数据分析功能,所占市场份额逐年猛增;带有USB接口的无纸温湿度记录仪更是极大的方便了数据的下载和保存。无纸温湿度记录仪:采用微处理器、显示屏和存储器。是所有电子类温度记录仪的最早称谓或统称。通过存储器保存数据。显示方式可以是数字或图形,显示屏幕可以是黑白、蓝屏或彩色。也可以不带显示屏幕,如纽扣温度记录仪或一次性U盘温度记录仪。海量温湿度记录仪:由微处理器、LCD、SD或TF卡存储器组成,自带文件系统,数据直接存储为文件,如.txt、.doc文件等;同时不受传统记录组数几千或几万组的限制,据存储卡容量实现海量存储。随着物联网和云技术发展,陆续有推出GPRS型实时上传数据的温度记录仪。云存储温湿度记录仪:通过GPRS将数据实时上传到云服务器,实现数据云存储。用户可随时随地查询数据,并可下载数据进行报表打印。存储容量不受设备硬件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限量数据存储。用户可通过电脑浏览器或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数据、下载数据,当数据超限时用户还可以收到短信提醒。云存储的发展使得温度记录仪得到了质的提升,记录仪还增加了定位功能,基于基站定位,不但能记录温度还能指示设备的位置坐标,这一功能广泛用于冷链运输。而如今,使用最多的便是云储存温湿度记录仪:建大仁科GPRS温湿度变送记录仪RS-WS-GPRS/4G-6系列是基于GPRS传输的温湿度变送器,只需一张移动或联通的SIM卡(4G选型支持全网通),就可以通过网络基站将采集的温湿度数据上传到服务器,GPRS通讯月流量小于30M。可接入我司RS-RJ-K软件平台及本公司免费提供的环境监控云平台和YY版云平台。采用大屏液晶显示,具有温湿度上下限双控,限值自由设置,温度、湿度凭密码校准,GPRS数据传输等功能,内部集成报警功能模块(蜂鸣器和继电器),可实现超高、低温、高、低湿时报警。产品采用瑞士原装温湿度测量单元,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保证了产品的优异测量性能。还广泛用于药品运输车辆、工业控制、楼宇控制、电力、计量测试、仓库、冷库等行业。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工业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产品在现代的应用非常广泛,机房、工业、农业、仓储等都离不开温湿度管理,特别是在实时记录温湿度变化的工作中较为广泛,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对各个不同的领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管理。随着传感器技术的日渐成熟及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工业、农业等行业对智能化水平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提升这些行业使用过程中的智能化,工业级温湿度传感器也越来越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各行各业对于工业温湿度传感器的使用也越来越规模化。工业温湿度传感器通常使用在对温湿度有高要求的场合,这也就奠定了工业温湿度传感器使用行业的广泛性。工业级温湿度传感器到底好在哪里呢?1 、工业级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现对温湿度更准确的测量及控制,从而起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生产安全等作用。2 、工业温湿度传感器可自动报警,当被测量值超过上限报警值时温湿度监控设备会自动报警。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手机远程实时查询温湿度值,轻松实现无人值守。3、工业传感器外壳防水、防凝露性能好,能在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不受影响。4 、普通温湿度计只能用于测量温湿度,而温湿度监控系统可安装多个工业温湿度传感器并可与各种环境监控系统集成,实现越限短信 /报警等远程控制功能。5 、温湿度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的知道温湿度的变化,可以让管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企业的利益。温湿度传感器,产品可广泛应用在各个环境下进行温湿度测量。为了搭配不同环境的温湿度监测,温湿度传感器在配置上提供了不同壳体、功能,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具有长期稳定性好,低漂移性;测量准确度高,互换性强;多种探头组合,方便实用;适应领域广阔,抗腐蚀度高等特点。下面介绍几款工业温湿度传感器:RS-WS-*-2-*壁挂王字壳温湿度传感器为壁挂高防护等级外壳,防护等级 IP65,防雨雪且透气性好。电路采用美国进口工业级微处理器芯片、进口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确保产品优异的可靠性、高精度和互换性。本产品采用颗粒烧结探头护套,探头与壳体直接相连外观美观大方。输出信号类型分为RS485和模拟量型,标准的 modbus 协议,支持二次开发。多种类型探头可选,安全可靠, 外观美观, 安装方便;广泛运用在农业大棚、机房仓库、工厂车间、地下管廊等等。RS-WS-N01-9TH管道式温湿度传感器专业应用于管道温湿度测量。采用专门的EMC抗干扰的器件,可经受住强电磁干扰,工业级处理芯片,使用范围宽,采用进口温湿度测量单元,漂移小、准确度高。管道式安装方式,现场安装方便,采用抗干扰电路设计;采用 RS485 信号输出,标准 ModBus-RTU 协议,通信地址、波特率可设置,通信线最长可达 2000 米;设备采用防水外壳设计,探头过滤网采用 25um 高强度不锈钢材料,既能保证气体分子进入又防止粉尘颗粒及水滴进入,可应用于潮湿、高粉尘场合,经久耐用。RS-WS-N01-6 系列温湿度变送记录仪采用大屏液晶显示,具有自动温湿度记录,温湿度上下限双控,限值自由设置,温度湿度凭密码校准,RS485 数据传输等功能。产品采用瑞士进口原装高品质温湿度测量单元,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保证了产品的优异测量性能。实时显示温湿度数值;监控设备内部实时记录存储,方便随时调取监控数据,也可与我司的监控平台软件进行数据同步;内部集成报警功能模块(蜂鸣器或继电器),可实现高、低温报警和高、低湿报警。广泛应用于冷链物流、食品药品、生物制品、特殊仓储、电子化工、卫生医疗系统、服务器机房和科研实验室等行业的生产车间、实验室、机房、仓库、洁净室等环境,24 小时监测温湿度的数据。如果用在室外那就要考虑设备的防水性,需要防水的话可以考虑壁挂王字壳温湿度传感器。未来的温湿度传感器市场尤其是在消费电子及物联网等领域拥有广阔前景。体积小、功耗小、成本低、集成度高的温湿度传感器的产品,会是温湿度传感器行业中一直追求的。
  • 分析检测技术助力新冠病毒研究,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提供有力科学工具——访BCEIA 2021大会副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
    2021年9月27-29日,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 (BCEIA 2021)将在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举办,会议将继续秉承“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愿景,围绕“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开展学术报告会、论坛和仪器展览会。  再帕尔• 阿不力孜教授自1994年从日本留学回国之后,第二年就参加了BCEIA学术报告会。2005年之后,他曾连续组织了多届质谱学分会学术报告会。质谱分析技术今天已经成为分析科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且在生命科学、药学及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再帕尔• 阿不力孜教授身为BCEIA 2021大会副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同时又是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高峰论坛的主持人之一,我们特别邀请他介绍BCEIA学术报告会及新冠论坛的相关筹备情况,并对分析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  BCEIA 2021大会副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再帕尔• 阿不力孜教授  30多年来,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田中耕一教授、美国普渡大学R. Graham Cooks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MichaelBowers教授等在内的多位国际质谱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都曾多次莅临BCEIA作大会特邀报告。张青莲院士、梁晓天院士、周同惠院士、刘敦一教授等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为BCEIA的创立和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做出了重大贡献。再帕尔• 阿不力孜教授认为,BCEIA广受与会者欢迎,这与它始终密切关注前沿科学、组织热点研究方向的学术交流报告是分不开的。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究久盛不衰,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愈加迫切,近几届的BCEIA大会报告不仅包括分析检测技术与方法的新进展,还有很多是关于生命科学、疾病发生发展及诊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而且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2017年12个大会报告中有8个报告内容与生命科学及相关组学技术有关,2019年10个大会报告中有6个是关于疾病起因、诊断方面的实验与分析技术研究内容。因此,围绕“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今年BCEIA大会以及各个分会均安排了与生命科学、精准医学相关的高水平学术报告,包括冷冻电子显微学、神经化学、脑科学、功能核酸、生物传感、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主题的交流内容,以及单分子、单细胞、生物大分子、新药创制和临床诊断分析等专题交流内容。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BCEIA不失时宜地重磅推出了“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本次论坛汇聚分析科学、免疫学、实验动物学、药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交流推广抗疫经验,助力早日战胜新冠病毒。在如此背景下举办这样的一个主题论坛,再帕尔• 阿不力孜教授认为十分及时且非常有必要。本次论坛跨学科、跨领域的属性也必将有助于分析检测科技工作者进一步了解与人类健康相关学科发展的重大需求,从而为人类积极应对重大疾病和传染病威胁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分析检测技术如基因测序、生命组学、核酸扩增定量、高灵敏免疫分析技术等在新冠病毒快速筛查与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一些新型分析检测技术如数字PCR、病毒的质谱分型、病毒蛋白的冷冻电镜结构解析等为新冠病毒的识别与预后评估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再帕尔• 阿不力孜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代谢组学和敞开式质谱成像技术与新方法的研究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并将质谱成像技术与代谢组学整合起来,发展了空间分辨代谢组学。特别是利用质谱成像原位分析的特点在药物研发包括药物体内的特异性分布、药效及毒性机制研究,以及肿瘤原位标志物发现、分子病理诊断、肿瘤代谢特征研究、异常的食管癌代谢通路及其代谢酶的发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更多信息,请观看视频… …
  • 走进中国质谱成像研究前端——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
    医学成像技术是能够提取生物体内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某些生理功能的信息,为生物组织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影像信息的一门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成像技术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有X-射线成像、超声波成像、磁共振成像、红外线成像和放射性核素成像等。  近年来,质谱分子成像(MSI)技术引起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进行MSI研究的科学家也越来越多,有关MSI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简称药物研究所)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带领项目攻关组,这几年致力于开发MSI新技术,并积极开展在新药研发和临床病理诊断的应用研究。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药物研究所贺玖明博士陪同采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 什么是MSI?  MSI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质谱成像)是新兴发展起来的基于质谱检测技术的一种成像方法,在药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其它影像技术相比,MSI技术无需标记,是一种深入到分子层面的成像技术,不局限于一种或者几种分子,可以对一些目标和非目标性分子同时进行成像分析 它不仅可同时反映多种分子在空间上分布的信息,还能够提供分子结构信息。因此,其在新药研发、原位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医学临床病理诊断等方面有非常值得期待的应用前景。  对于MSI成像设备,由关键的两部分组成:离子化探针技术和质谱分析器(含检测技术)。目前质谱分析器已经非常成熟,涉及到的仪器主要有飞行时间型质谱(TOF)、离子阱质谱(IT)以及四极杆-飞行时间型质谱(Q/TOF)等。待测样品被离子化并按区域依次导入质谱分析器,进一步通过软件对质谱数据进行重构获得成像图,离子化效率和区域大小关系到后续成像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近二十多年质谱离子化技术的突破和多样化发展,促进了质谱成像的发展。  根据成像原理及其离子化技术的不同,MSI技术可以分为探针型和面阵型,其中面阵型对检测器硬件的要求高,尚未有商业化的面阵型MSI装置,目前主要是探针型MSI技术在发展。探针型MSI技术按照离子化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型: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离子化的二次离子质谱( SIMS)成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质谱成像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以解吸电喷雾电离(DESI)为代表的常压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成像技术等。  SIMS技术的优势是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处理,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可达到纳米级的空间分辨率,主要应用于样品表面的元素以及有机小分子的成像分析。MALDI-MSI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MSI技术,尤其适合于蛋白质、多肽等生物大分子的质谱成像分析。然而,在MALDI-MSI成像分析中需要添加基质辅助电离,基质的加入会导致小分子目标物的分析受到影响,而且需将样品引入高真空的封闭有限空间,操作不方便。纳米结构启动质谱(NIMS)是近几年发展的与MALDI类似成像技术,它能以极高的灵敏度分析非常小的区域,从而允许对肽阵列、血液、尿和单细胞进行分析。  常压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成像技术,其特点是不需要真空环境,样品前处理方式及实验操作较为简便。它主要包括解析电喷雾(DESI)、等离子体探针(LTP)、解析大气压化学电离(DAPCI)、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AFAI)和多种辅助方式的大气压激光解析离子化方法等。  在了解了MSI的分类之后,再帕尔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质谱成像的样品处理方法。对于生物组织来说首先需要制作成冷冻切片,通过扫描切片检测分子在组织内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MALDI-MSI需要将冰冻切片固定在导电载玻片上,还需要添加适当的基质 常压敞开式离子化MSI,只需将冰冻切片固定在防脱的载玻片上即可。另外,如果是整体大鼠切片则需要采用大型冰冻切片机,尽可能获得包含所有器官的整体切片。扫描一个组织器官切片获得成像一般需要几十分钟,而扫描整个大鼠切片有可能要用近十小时。AFAI解决了什么问题?  提到再帕尔教授和MSI,就不能不说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Air Flow Assisted Ionization ,AFAI)技术。AFAI技术是由再帕尔教授牵头,其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王晓浩教授课题组共同研制成功的新型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并于2011年在《Rapid Communication in Mass Spectrometry》期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随后,再帕尔团队采用AFAI技术研发出AFAI-MSI新方法,并于2013年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了介绍AFAI-MSI技术的论文,详细描述了基于该技术的整体大鼠体内药物成像分析方法,2015年在同一期刊上又发表了可获得与药物作用机制直接相关的内源性功能小分子及其分布特征的成像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最新研究成果。  再帕尔教授讲到AFAI的时候,饮水思源的谈到了美国普渡大学Cooks教授课题组的发明:2004年Cooks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介绍了新的解析电喷雾电离方法“DESI”。ESI本来就是常压下可电离的离子源,Cooks化繁为简的给ESI离子源去掉了封闭外壳,实现了无需复杂前处理的样品表面分析。这十年来,在DESI这种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发展出了近40种不同原理或不同类型的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AFAI就是其中之一,也可称之为AFA-DESI。AFAI实景仪器图  接着,再帕尔教授讲述了AFAI的研发经历:“原本我们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质谱技术的天然产物及药物分析方法及其新药研发应用研究工作。DESI这种新型离子化技术的出现给我们团队带来了新的想法”。从2005年开始,再帕尔带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王晓浩课题组、东华理工大学的陈焕文课题组等组成研发团队,共同开展了新型的敞开式场解析离子化技术的研发工作。开始阶段,他们也曾走过弯路,例如,最初提出的离子化模型理论虽被证明,但实用性不强。在不断探索中,他们发现在大气压条件下,空气流能很好地传输离子或带电液滴并促进离子化,提高了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质谱分析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这项技术被不断完善,最终命名为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AFAI),而且AFAI离子源可以与具有大气压接口的多种质量分析器匹配,兼容性很好。  与DESI相似,AFAI不需要真空也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AFAI的最显著特点是可以实现较远距离或较大体积样品的高灵敏分析,扩展了待测样品的空间和操作灵活性。简单来说,AFAI技术的原理是:传输管内有高流速空气及外加电场,样品离子通过传输管传输至质谱分析器的采样锥孔富集。此过程能提高离子采集与传输效率,还具有促进带电液滴脱溶剂、增加样品离子产生的作用。它解决了常压敞开式电离中面临的灵敏度低、检测样品空间小的问题。再帕尔教授用简单的话语通俗的说明AFAI的优势:“DESI等离子化技术需要被测样品与采样锥孔之间非常近,这样才能保证灵敏度。这个特点限制了成像分析的实施,对于较大的组织样品(如大鼠切片),无法放进离子化探针所在位置,难以实现离子的有效传输到质谱分析器进行高灵敏分析。而AFAI借助0.5米或更长的传输管,实现了远距离离子传输,放置样品的空间非常充裕,且可轻松调整位置,用这样的方法,包括大鼠切片等较大组织的成像分析难题就解决了。”  由于再帕尔教授从事的工作需要,他时刻考虑用新技术来解决药物分析中面临的难题。药物在整体动物体内的靶向作用、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化是新药研发成功的必需关键信息。目前,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是放射性自显影技术(WBA),它能够实现整体动物体内的药物成像分析,但这种技术需要同位素标记,成本高昂,而且不能区分药物和代谢产物。在AFAI技术成功研制以后,再帕尔教授首先想到利用AFAI从动物实验入手进行药物成像方法研究:“因为AFAI几乎不需要样品前处理,还适合远距离大体积样品检测,非常适合发展成为新的质谱分子成像技术。”于是,再帕尔团队沿着该研究方向积极推动基于AFAI的质谱成像技术研究工作,就这样AFAI-MSI技术平台逐渐建立了起来,并首先应用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体内的成像分析,其“整体动物体内药物分析的质谱分子成像新方法”也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整体动物体内药物分析的质谱分子成像(AFAI-MSI)方法  在追问用AFAI这种新型离子化技术用于成像的优势时,再帕尔教授回答编者:“前面提到了AFAI具有离子传输管这种特殊装置,将这种技术用于质谱成像时,远距离和大体积样品的成像如整体大鼠体内分子的成像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针对整体动物切片无需进行切割即可实现体内药物成像分析,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动物分子成像。另外,AFAI实现了常压敞开式离子化技术灵敏度的提高,在用AFAI-MSI技术进行动物体内药物分析时,不仅可以检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也可检测多种内源性代谢物在体内的分布。由于以上两个特点的支持,我们这几年开展了基于AFAI-MSI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工作,并提出了成像代谢组学新方法,在药物作用机制及癌症临床病理诊断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AFAI在质谱成像技术中的优势比较明显,但是再帕尔教授也表示,常压敞开式MSI技术的主要缺点是空间分辨率不高,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问题。因此,一方面需要继续改进技术,另一方面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基于AFAI-MSI技术的原位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并致力于新药研发相关的药效及毒性的预测与评价、药效作用机制和恶性肿瘤的临床分子病理诊断研究。MSI距实际应用还有多远?  MSI技术发展的十几年来,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但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影像技术,其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谈到MSI技术的研究难点和发展方向时,再帕尔教授说:“目前MSI的发展难点之一是空间分辨率有待提高,只有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单细胞水平的成像分析。二是灵敏度有待提高,除了生物组织中高含量脂质类物质之外,更需要实现低丰度分子的成像检测。难点三是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难度大,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质谱成像仪器实现临床医学的应用,这个难题如果能有突破进展将对临床分子病理诊断及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  到目前为止,MSI技术已经为药学和医学研究领域带来了一些新的视角。再帕尔教授总结到:“质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了整体动物成像和同时对体内数百种的内源性代谢物进行成像分析。将来的成像技术还将在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有更广阔的发展,不仅仅针对药物本身分析,而且还有助于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毒性预测,这将推动新药研发的进度。也希望活体在线质谱成像检测技术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同时使MSI技术真正应用于临床分子病理诊断、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术中的实时指导等需求中。”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课题组成员合影 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左)、贺玖明博士(右)与本网编辑合影   采访后记:通过对再帕尔教授的采访,编者对MSI技术特别是AFAI有了明确而直观的了解。对于新药研发和临床诊断与治疗而言,不仅需要关注药物本身在体内的分布及其变化,更需要了解药物干预下动物体内功能分子的动态变化,从而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毒性评价等提供整体、全面、原位的分子信息。此外,通过发现原位标志物,了解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或疗效评价,甚至实时指导临床手术。愿MSI这双“眼睛”能给生物医学等领域带来更多新发现。  自主研发我们自己的新技术甚至新装置是我国科技领域任重道远的重大任务。除了AFAI-MSI技术以外,我国还有许多科研工作者致力于质谱成像技术的研发,并相继发明了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电离(DBDI)、等离子体探针(LTP)、解吸大气压化学电离(DAPCI)和等离子体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PALDI)等新型离子化及其质谱成像技术。我国的MSI技术研发与应用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愿我国的科学家们能够凭借这些先进的MSI技术、结合世界前沿领域来开发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成果。采访编辑:郭浩楠附录 再帕尔阿不力孜 简历  维吾尔族,理学博士,无党派人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简称院校)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校学术委员会执委会委员,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药学)评议组成员,“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副理事长,北京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  教育背景  1979.09-1983.07 新疆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学士学位  1985.09-1988.03 日本明星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理学硕士  1991.04-1993.05 日本东邦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招聘研究员,并获得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3.08-1985.09 新疆大学化学系助教  1988.04-1991.04 新疆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3.05-1994.07 日本东邦大学药学院客座研究员  1994.10-1996.1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博士后  1996.12—至今 博士后出站后作为引进人才,在药物研究所工作至今。1997年2月被聘为研究员,200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至今担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1.10-2002.03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及日本千叶大学分析中心客座研究员  2002年起先后担任药物研究所仪器分析中心主任、“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  2004.06-2009.0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 院校长助理  2009.05-2013.04 院校科技管理处处长  2013.04-2014.09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2011年—至今 兼任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 2013年当选院校第六届学术委员会执委会委员。  2014.09起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 再帕尔阿不力孜团队新成果:时空分辨代谢组学与同位素示踪方法揭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潜在靶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再帕尔•阿不力孜研究员团队,在《药学学报》英文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发表了题为“时空分辨代谢组学与同位素示踪方法揭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靶标”的研究论文。由于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及其靶标的发现与解析是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围绕天然来源药物多靶标解析及其CNS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该研究团队采用自主研制的敞开式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质谱成像(AFADESI-MSI)技术,提出将空间分辨代谢组学与同位素示踪分析方法进行整合的研究策略,采用建立的质谱成像可视化分析方法开展了镇静催眠候选新药YZG-331的药物作用机制与多靶标解析研究。研究基于高灵敏、高覆盖的AFADESI-MSI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YZG-331干预下内源性代谢物在大鼠脑微区中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结合原位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方法,发现与YZG-331药物作用相关的功能代谢物,并由此定位至两条代谢通路。其中,“谷氨酰胺-谷氨酸-GABA”代谢通路分析与同位素葡萄糖示踪分析二者结果同时显示,GABA/谷氨酸比值在下丘脑区明显升高,则表明给予YZG-331后下丘脑中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可能增强。而“组氨酸-组胺-1-甲基组胺”代谢通路分析与同位素组胺示踪分析二者结果共同表明,给药后松果体区大量增加的组胺主要来源于外周组胺的升高及其对松果体的渗透。此外,给药后1-甲基组胺在丘脑和下丘脑区显著增加。结合体外方法和模型的验证,发现YZG-331可激动GAD酶活性增加GABA含量,并通过激动有机阳离子转运体3(OCT3)和氨基酸转运体1(LAT1)在外周释放组胺,同时可能通过激动OCT3转运体以及利用大鼠脑内HNMT酶自身的高活性,加速组胺代谢为1-甲基组胺。研究手段与策略有助于阐释CNS候选新药的药效作用机制和发现潜在的多靶标,为CNS药物研发及有效性、安全性评价等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视化分析手段。博士生金波和逄雪超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贺玖明研究员和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Spatiotemporally resolved metabolomics and isotope tracing reveal CNS drug targetsBo Jin, Xuechao Pang, Qingce Zang, Man Ga, Jing Xu, Zhigang Luo, Ruiping Zhang, Jiangong Shi, Jiuming He*, Zeper Abliz*Acta Pharm Sin B 2022. 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2.11.011作者简介再帕尔阿不力孜,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药学学报》英文刊编委。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药物分析学系主任、药物分析研究室主任。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教授、“质谱成像与代谢组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主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七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第八届科技委药学与中医药学部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先后担任“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质谱分析新方法与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在PNAS、Adv Sci、Anal Chem、Acta Pharm Sin B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这些年在代谢组学、质谱成像新技术、空间分辨代谢组学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一批创新成果。贺玖明,博士生导师,药物分析专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质谱成像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新技术新方法及其生物医药应用研究。开发出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及质谱成像新技术和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新方法,建立了以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技术为特色的新药代谢研究平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药物安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学委委员;担任《药学学报》、Acta Pharm Sin B、J Pharm Anal青年编委,Molecules、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和《药学研究》编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质谱学会常务委员。å
  • 新一代 testo Saveris 2 WiFi 型温湿度记录仪,上市了!
    新一代的“新”新一代testo Saveris 2 WiFi型温湿度记录仪已经上市了。相比较第一代产品,除保留了第一代产品的功能外,还进行了很多重要的提升和优化。新一代testo Saveris 2数据记录仪不仅支持企业级WPA2加密技术,而且实现了采用线下校准的方式,使用testo service software即可完成产品的校准工作。此外,新的数字式外置探头无需连接记录仪,即可实现单独的校准。更多产品介绍,请点击: testo Saveris 2产品视频介绍 testo Saveris 2产品手册下载testo云白皮书1基于云端的数据监测给您带来了哪些优势?testo Saveris 2白皮书将为您陈述这些优势,以及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的重要方面。请点击“联系我们”填写您的信息后,即可免费下载,前30名,更可获赠精美礼品一份!产品详述 2testo Saveris 2 WiFi型温湿度记录仪监测系统,从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人工操作,同时也保证了日常工作的高效性。 优势一览:简单:WiFi型温湿度记录仪全自动数据采集安全:双重保证,测量数据保存在记录仪和testo 云服务器灵活: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IE即可获取测量数据实用:系统满足不同需求,只需增加记录仪就可进行无限的扩展更多产品信息应用领域 3无论是博物馆,药房,还是一个食品操作间或者计算机服务器机房,环境温湿度的监控都是保证展品、药品、食品和设备等的质量和安全的必要工作。除此之外,药房数据的监测也是法规所要求的。通过基于云端的多功能testo Saveris 2 WiFi温湿度记录仪监测系统,您可以随时随地监测所有测量数据。更多应用信息
  • 欧盟食品安全局发起非塑性食品接触材料合作计划
    2010年2月22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发布消息称,已经成立科技协作工作组(ESCO),专门收集和分析那些能够接触到食品的非塑性材料的安全性信息。  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许多非塑性食品接触材料(例如墨水和粘合剂)能够迁移到食品中。虽然欧盟法规中规定所有能够接触到食品的材料必须是安全的,然而和塑性材料不同,许多非塑性食品接触材料不受欧盟层面法规的限制。  科技协作工作组是依据欧盟食品安全局咨询论坛的讨论成立的,集合了各国食品安全机构的代表。工作组由欧盟各成员国中从事食品接触材料的立法和安全性评估的专家以及欧盟食品安全局相关专家组中致力于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成员组成。2010年2月17日,科技协作工作组在欧盟食品安全局总部帕尔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科技协作工作组将收集欧盟各成员国中关于应用于非塑性食品接触材料的物质评估的信息和专家意见。同时,工作组还将研究进行风险评估的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势和劣势,为以后的安全性评估制定标准,并提出一些后续的行动建议。
  • 全自动折光仪|一款内置帕尔贴控温方式的仪器【恒美新品】
    点击了解更多→全自动折光仪|一款内置帕尔贴控温方式的仪器【恒美新品】 全自动折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透明材料折射率的仪器。对于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这种仪器具有重要的作用。 全自动折光仪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测量光的折射角来计算物质的折射率。光的折射角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相对于原介质表面的偏移角度。不同物质的折射率是不同的,因此通过测量折射角可以确定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此外,全自动阿贝折光仪还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通过测量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折射率,可以研究物质的相变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这对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全自动折光仪在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以及测量透明材料的折射率。
  • 恒奥德仪器温湿度压力检测仪/温度湿度压力三合一检测仪/数字温湿度大气压力计H17888
    温湿度压力检测仪/温度湿度压力三合一检测仪/数字温湿度大气压力计H17888产品概述:数字温度大气压力计是新一代便携式测量大气压仪表,仪表采高精度隔膜式绝压传感芯片,液晶数字双排显示,方便直观地测量外界大气压力,温度数值。采用全数字化设计,可靠性强体积小,重量轻,手感好,操作简便。该仪表广泛用于气象、科研、环保、军事、体育,是各实验室的须备常用仪表。 技术参数:数字温湿度大气压计基本技术参数:1、大气压测量范围:300~1100hPa2、大气压精度:0.5%FS(300~1100hPa)3、分辨率:0.1hpa / 0.1℃/ 0.1RH%4、测量介质:大气5、温度测量范围:-30~60℃6、温度测量精度:0.5℃7、湿度测量范围:0~100RH%8、湿度测量误差:±3%9、使用环境:温度-40~100℃;湿度0~100RH%10、电源:AA碱性五号电池4节11、尺寸重量:150×75×30mm约180g 大气压力单位换算表:1标准大气压(atm)760mmHg(毫米汞柱)76cmHg (厘米汞柱)10.336mH2O(米水柱)1013.25mba(毫巴)1.013×105pa(帕)1013hpa(百帕)101.3Kpa(千帕)【备注】十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声明,规定标准大气压值为1标准大气压=101325牛顿/米2 数字温湿度大气压计特点:◎ 双排LCD液晶显示,大气压、温度和湿度数字直读。◎ 进口高精度绝压传感器、高分辨率、高稳定性。◎ 进口超低功耗单片微电脑,并具有数值稳定功能。◎ 仪表数字校准,不用任何硬件调整。◎ 具有使用范围广,适合各种工况状态下使用。◎ 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适合室内和野外作业。◎ 四节干电池供电,屏幕电量显示,电池连续使用可达50小
  • 买2支F3移液器送温湿度计1个
    详细信息和其它产品信息请登录 实验室商城 www.labbuy.net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澳信仪器-HandySCAN 3D 见证创新复合材料零部件的诞生
    在意大利许多公司的诞生,都要归功于那些坚持自己想法的创始人对自己梦想和愿景的追求。上世纪 90 年代初,Franco Bercella 的梦想是制造一架超轻型飞机,他也因此开始研究复合材料。但设计飞机还不够,他还想制造飞机。Franco 没有被繁琐的细节所打败。他决定干脆建一个工厂来制造他的超轻型飞机。该公司成立于 1996 年,目标是完善先进应用中所用结构的生产流程。目前,该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是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和铁路。多年来,由于不断的研究和开发,Bercella 公司在为航空航天、国防和汽车行业生产轻质复合材料和合金结构方面积累了丰富、高水平的经验,不断设计出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一独特的生产能力和无懈可击的设计服务,使 Bercella 公司成为其客户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月球计划LUNAR PROJECT公司最近与意大利帕尔马地区的一家创新型初创企业 Carboni e Metalli 合作,一起开发了 Lunar Project(月球计划):一款结合了 Bercella 公司生产的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的金属产品的摩托车。例如,油箱是由碳纤维制成的:从设计到模具构思,再到最终部件的生产,这是一个精细而苛刻的过程。从流程开始后的每一步都面临着最严格的控制。Bercella 公司尊崇“质量为上”的理念,即在生产过程中投资质量控制,以此来避免故障或客户退货和产品返工,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得益于 Creaform 公司的便携式三维扫描仪 HandySCAN 3D,模型通过了高质量控制要求。在用于层压模具之前,他们通过使用快速高清晰度的“扫描到 CAD”文件,检查了尺寸并与 3D 参考设计进行了比较。然后,他们对模具以及最终的油箱重复了同样的过程。这个工作流程看似漫长而复杂,实际上却节省了时间。在每个部件的生产过程中,确保每一步都按照“质量为上”理念进行,让所有相关人员的工作都变得更加轻松。使用 HandySCAN 3D 从摩托车上采集数据Creaform 公司的 HandySCAN 3D 扫描仪是快速复制 Lunar Project(月球计划)所有部件的理想选择。因此,Bercella 公司设计团队完全信赖 HandySCAN 3D 的数据,并认为它是日常工作流程中的基本工具。Bercella 公司使用 HandySCAN 3D 扫描仪和用于数据采集的 VXelements 软件平台。HandySCAN 3D 不仅在快速可靠地分析零部件方面提供了出色性能,而且还保证了 CAD 程序的快速导入。在选择理想的控制方法时,还应考虑是否能够轻松比较扫描结果和 CAD 几何形状。对于许多标准测量技术不适合或不足以确保准确结果的项目来说,这一方面非常重要。Bercella 公司还使用了 3D 光学扫描仪(蓝光技术)和便携式 CMM。这两款技术产品可以和 HandySCAN 3D 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这取决于每个项目的具体需求(例如:部件的尺寸、所需精度、不同的材料等)。在 VXelements 软件中扫描近年来,Bercella 公司没有换掉不同的系统和技术,而是整合了公司现有的解决方案。这就产生了一种更加动态的方法:就算大部分系统不可用的情况下,总有一个备用的解决方案。Creaform 成为了该公司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帮助他们更好地满足市场上各大客户及公司的最高要求。为什么选择 Creaform 技术产品?由于需要一款快速、精确的工具来测量和控制中小型部件,因此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了评估:在所有解决方案中,Creaform 因其可靠性和简单易用性脱颖而出成为理想的技术产品。具体来说,Lunar Project(月球计划)由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零部件组成,需要 3D 重建来验证尺寸,而这些尺寸无法使用标准工具进行快速、经济地检测。Bercella 公司的首要目标是让客户安心。它不仅要根据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且还要保证所有控制措施的质量。先不说 HandySCAN 3D 因其便携性和灵活性而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事实,它还被 Bercella 公司专门用于湿度和温度等参数都处于持续控制之下的控制室中。因此,在任何时候,需要扫描的部件都处在一个受控的环境中。这是 Bercella 为控制所有部件、仪器、面罩和模具而制定的内部标准。这也适用于生产条件,因为复合材料是在无尘室中生产的,那里的温度、湿度甚至空气颗粒都受到控制。Creaform 技术产品节省时间和成本节省时间还体现在交货时间上。将部件留在公司内部而不是转移到合作伙伴公司意味着可以对生产进行更多控制,因为每次部件重新进入工厂时都要进行检查,这需要时间,影响了物流和系统调度。使用 Creaform 的技术产品让 Bercella 公司提高了控制和生产这两个关键部门的口碑,使他们能够快速发现缺陷或问题,从而更好地降低所有衍生风险。Bercella 公司的销售经理 Massimo Bercella 解释说:“我们将来一定会继续与 Creaform 合作。我们坚信,当买卖双方的关系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合作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我们永远需要可靠的技术来对零部件进行质量控制,所以像 Creaform 这样的合作伙伴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 Palas®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帮助应对空气污染挑战
    空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其质量优劣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伴随冬季的到来大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污染物不易扩散。Palas对城市细粉尘污染的监测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对恶劣天气下的空气质量监测同样熟悉。颗粒物监测专家Palas提供的AQ Guard Smart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仪和Fidas单颗粒计数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是用于空气质量监测的专业仪器,为测量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提供监测支持。用吸烟的危害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的粒径仅2.5微米。因为这些颗粒足够小,可以深入肺部进入血液,并引发心脏病、中风、肺癌和哮喘等疾病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同时人们深谙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一家著名的环境机构通过环境监测数据报告,设计了一款应用程序,通过将空气质量与吸烟的数量联系起来,将空气污染与吸烟行为造成的危害进行对比,对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帮助人们了解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其结果直观且引人注目,通过该应用程序可查看不同地区的空气污染信息。例如在一天内的监测中,海南的空气污染程度相当于一天吸0.4支香烟,系统提示当前的空气质量令人满意,空气污染很少或没有风险,人们可以享受平常的户外活动;而保定的空气污染程度则相当于一天吸9支香烟,系统提醒目前的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可能影响身体健康,人们应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弱势人群。由此可知空气污染在一些城市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现状,人们需要时刻关注空气污染所带来的伤害。海南与保定两地一天内的空气污染用吸烟量衡量的对比恶劣天气中的气溶胶监测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专注于研究气溶胶和颗粒物的监测专家Palas带来了空气质量监测解决方案。2021年9月隶属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Islas Canarias)的拉帕尔马岛(La Palma),发生了50年不遇的火山喷发。而后不到半年,今年2月又遭遇了由强季节性风引起的沙尘暴。接踵而至的自然灾害对当地的空气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Palas即刻响应,部署员工飞往该岛安装了10台AQ Guard Smart 网格化监测仪。面对此次沙尘暴AQ Guard Smart再次为西班牙当局提供实时监测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决策并告知公众。AQ Guard Smart监测到的火山灰和撒哈拉沙尘PSD成相图可靠的Palas监测仪器Palas稳定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能对颗粒物浓度和分布进行可靠、连续、灵活的测量,找出颗粒物污染产生原因,并对其扩散作出预测,可用于移动走航监测、颗粒物排放扩散研究、安全工作条件的监控,以及在路边位置、建筑工地或工业厂房进行临时或长期的空气质量监测等,以帮助人们应对各种空气污染的挑战。AQ Guard Smart网格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仪选配数据云平台,即插即用,实时查看热点数据:AQ Guard Smart 是适用于室外空气气溶胶监测的光谱仪,以通过 EN 16450 标准下的 Fidas 200 为基础,采用单颗粒物散射光测量原理。可加载气体传感器(SO2、CO、NO2、O3),从而提供评估空气质量数据。AQ Guard Smart 不需要重新校准,可长时间运行。可通过对粒度分布的具体分析来确定粒度测定的偏差和PM值的偏移,并且将其作为系统自测的内容,当多出容差时系统自动显示和报警。AQ Guard Smart通过 Palas MyAtmosphere 传输测量数据;单独运行时,可以借助带或不带太阳能支持的外部电池来运行系统。产品优势以经过认证的 FIDAS 200 系列为基础而开发的技术,可以保证细粉尘值的高准确度和可重现性;以公认的快捷方便的现场校准而闻名通过云 MYATMOSPHERE 实现短时间调试和即时记录测量值通过 Wi-Fi 热点、远程访问和外部触摸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配置通过 GPRS/3G/4G/Ethernet/Wi-Fi 通信,可选:LoRaWAN可扩展气象站和气体传感器,可以更好地评估和评价颗粒物数据以高时间分辨率测量 Cn、PM1、PM2.5、PM4、PM10(可选:SO2、CO、NO2、O3)颗粒物测量范围从 0.175 - 20,000 nm 到 100 mg/m³ 质量浓度或 20000 个颗粒/cm³ (单一颗粒物分析)应用领域工业: - 生产过程 - 散装物料处理(混合,卸料,储存,包装等) - 厂界监控施工现场:道路,铁路,拆除现场建筑物:学校,幼儿园,医院,酒店,办公室,公共服务建筑物建筑工地或其他污染区域附近的住宅建筑公共交通:机场,火车站,电车和地铁站,游轮,客舱,例如在电车、火车上Fidas 单颗粒计数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Palas Fidas单颗粒计数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是为管制空气污染而开发的气溶胶光谱仪。它可以连续分析环境空气中存在的细粉尘颗粒,测量尺寸范围为180 nm – 18 µ m,并计算PM10和PM2.5排放值。同时计算并记录的还有PM1,PM4,PMtot,颗粒数浓度Cn和粒度分布。因此,通过计数、单颗粒测量原理即可提供有关细尘颗粒信息。产品优势获得德国TÜ V Rheinland认证以及英国MCERTS认证连续和同时实时测量多个PM值基于颗粒物粒径分布的详细信息可调时间分辨率从1 秒以上至24小时通过Palas服务器云区域进行全球数据检索低维护、低消耗品应用领域监测网中合规性监测颗粒物特征科学研究移动走航监测颗粒物排放扩散研究
  • 重磅成果:再帕尔阿不力孜、贺玖明研究团队利用空间代谢组学技术绘制大鼠脑代谢网络图
    2021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再帕尔阿不力孜、贺玖明团队在分析化学一区《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发表封面文章,题为“Mapping metabolic networks in the brain by using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and metabolomics”的研究成果,采用自主研发的质谱成像空间代谢组学技术,全面绘制了大鼠脑代谢网络,深入解析了东莨菪碱致大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脑的代谢变化。  封面文章  研究背景  大脑是结构最复杂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与其微区的分子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大脑的小分子调节机制对理解中枢神经功能、精神疾病机理和药物研发有很大的帮助。动物的认知过程和行为控制均依赖于脑部强大的中枢神经网络——神经连接体。科学家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对脑部小分子网络的研究仍有不足。  分子成像技术是研究大脑中DNA、RNA、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强大工具。质谱成像技术(MSI)是一种检测大脑中蛋白质、代谢物和脂质物质的高灵敏度和高通量分子成像技术,在肿瘤边缘诊断、肿瘤生物标志物发现、药物分布和机理阐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作者开发了一种基于敞开式空气动力辅助解吸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成像(AFADESI-MSI)技术的代谢网络映射方法,对大鼠脑不同极性的小分子代谢物(m/z 50-500 Da)进行微区分布研究,不仅鉴定出脑部几乎所有重要的代谢物,还绘制了包含神经递质、嘌呤,有机酸,多胺,胆碱、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20条通路的代谢网络,并使用这种代谢网络映射质谱成像方法解析了东莨菪碱致大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脑的代谢变化,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信息和见解。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1.样本准备  Sprague-Dawley大鼠模型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后被杀死(处理组,3只),对照组大鼠(3只)也用同样方法杀死。获取大鼠整个大脑,在低温下将大脑切成连续的矢状切片(暴露出海马和纹状体),用于Nissl 染色、H&E染色和质谱成像检测。  2.空间代谢组实验  使用AFADESI-MSI分析,代谢物质量数范围50-500 Da,质谱分辨率70,000。  3.数据处理和代谢网络分析  原始数据经过转化,再使用自建MassImager软件获取成像结果 在获取差异代谢物的高分辨率质谱信息后,使用Metaboanalys在线数据挖掘软件以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参考完成代谢物高通量定性,并输出代谢网络信息。大脑中复杂网络可视化使用Cyctoscope软件完成。  4.统计分析  两组大脑样本选择相同的微区,并将组织学和特征离子图像叠加进行确认。数据处理结果使用t检验(n = 3)进一步验证。大脑微区包括松果体、中脑导水管、脑桥、梨状皮质、延髓、丘脑、纹状体、海马、胼胝体、嗅球、大脑皮层、小脑皮层、穹窿、小脑延髓和丘脑。  研究结果  1.AFADESI-MSI用于大脑中极性代谢物的定位  如图1所示,将大鼠大脑连续矢状切面通过ESI探针对逐个像素进行扫描,并将解吸的代谢物离子传输到高分辨率质量分析仪进行分析。图1E是大鼠脑部某个像素点的一个代表性质谱图,在该图中可以观察到数千个代谢物的峰。AFADESI-MSI图像还表明脑部不同功能性区域中代谢物浓度的变化。图1A-D显示了代表性代谢产物图像,在松果体、纹状体、海马、胼胝体和嗅球等亚区域具有特定分布。这些异质代谢分布与大鼠脑的功能和结构复杂性高度一致。  实验结果表明,AFADESI-MSI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00μm,代谢物质量最大差异为0.001Da,同一物质的检测动态范围高达1000倍。如图1所示,通过AFADESI-MSI可在大鼠脑部检测到一些呈特征性分布有代表性的极性代谢物,其强度范围从0到104甚至到106。  图1 (A-E)使用AFADESI-MSI获得的用于构建大鼠大脑代谢网络图的代表性极性内源性代谢物   (F)AFADESI-MSI数据采集过程   2.在大鼠脑绘制特定区域分布的极性代谢物图谱  使用AFADESI-MSI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分别获得298个和372个微区轮廓清晰的代谢物离子图像。使用精确分子量并结合同位素丰度,通过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MDB)对离子图像进行识别,鉴定出多种内源极性代谢物,包括氨基酸、核苷酸或核苷、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神经递质等。  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特定功能和特定解剖区域相关。例如,乙酰胆碱在大脑皮层中高度表达 γ-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在大脑皮层的信号强度较低,在中脑、嗅球和下丘脑中的浓度较高 多巴胺在纹状体含量较高 组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丘脑和下丘脑。松果体在睡眠和光周期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于其体积小容易被忽视。在松果体区域中,作者检测到106种极性代谢物,例如吲哚乙醛、吲哚、5' -甲硫基腺苷和褪黑激素,它们在该微结构的表达最高。褪黑激素由松果体分泌,起到调节昼夜节律的作用。质谱成像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只能在松果体检测到。褪黑激素的上游代谢物血清素(5-HT)在松果体中也有特定的分布。此外一些未知的代谢物也仅在大鼠大脑的某个很小但特定的区域中。以上结果表明,AFADESI-MSI方法可以直接检测极性代谢产物,并具有高特异性,能呈现其在大脑微区分布的图像。  3.在大鼠脑中绘制微区代谢网络图  要了解大脑的结构区域发生的复杂代谢过程,不仅应准确表征代谢物,还要研究其相关性。从大鼠脑微区中提取代谢谱进行代谢网络重建。从15个微区提取的MSI数据进行峰挑选和峰对齐(图1F),包括松果体、中脑导水管、脑桥、梨状皮质、延髓、丘脑、纹状体、海马、胼胝体、嗅球、大脑皮层、小脑皮层、穹窿、小脑延髓和丘脑,然后使用基于KEGG数据库的Metaboanalyst软件进行代谢网络分析。共找到20条KEGG代谢通路,包含126个具有微区信息的代谢物,图2显示了涉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肌酸途径、GABA能突触、葡萄糖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组氨酸代谢、赖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多胺代谢途径、嘌呤代谢、嘧啶代谢和TCA循环、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代谢和类固醇激素合成途径。质谱成像方法提供了一种直接获取代谢网络信息的途径,以系统地深入了解大脑的代谢活动。  图2 通过AFADESI-MSI和Metaboanalyst获得的大鼠脑中的代谢网络  图3A展示了嘌呤代谢的分布和代谢途径,共包含17个核苷酸及相关代谢产物,饼图代表了某种代谢物在不同大脑微区的相对含量和分布,图3A中显示出不同代谢物的不同局部特征。例如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和鸟苷酸(GMP)在大脑皮层和松果体中高表达,但在胼胝体和穹窿中含量较低。图3B显示了大脑不同区域的AMP分布,AMP在大脑皮层和松果体中含量很高,而在胼胝体和穹窿中含量较低。这些结果表明,大脑中代谢物分布呈现出功能性区域的差异性。这些空间和代谢途径的上游-下游转换过程为大脑局部代谢活动提供丰富信息。也证明质谱成像方法能够提供直接获取代谢网络信息的方法。  图3 (A)通过AFADESI-MSI获得的大鼠脑中嘌呤代谢途径和相关代谢产物分布   (B)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在大鼠脑不同区域的分布   4.神经递质的代谢网络解析  神经递质在大脑不同区域具有极为复杂的代谢调节网络,使这些区域的中枢神经能够从事复杂的活动。作者分析了关键神经递质的代谢调控网络,分别为多巴胺、γ-氨基丁酸、腺苷、组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谷氨酸和谷氨酰胺。图4A显示了神经递质以及相关代谢产物在大鼠脑的分布特征,它们联系非常紧密(图4B),这些神经元彼此相互作用并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  图4 |(A)大鼠脑中神经递质及其相关代谢产物的分布   (B)神经递质调节和代谢网络   5.从大鼠脑的代谢网络映射中发掘空间变化  东莨菪碱治疗的大鼠是一种学习和记忆障碍模型,通常用于研究抗遗忘药疗效。本文作者使用AFADESI-MSI分析了对照组和东莨菪碱治疗的大鼠矢状脑切片,将发现的代谢物全面映射代谢网络,并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空间代谢变化。不仅可以对药物准确定量,还可以检测代谢网络相关的数百种内源性代谢物在大脑特定区域的分布。图5显示了代谢网络中检测到的各种代谢物,以及在不同大脑微区代谢物的明显改变。如图5A所示,找到三种代谢物(N-甲酰基尿氨酸、L-色氨酸和5-羟色氨酸),属于色氨酸代谢途径,意味着东莨菪碱会干扰色氨酸的代谢过程。作者分析了东莨菪碱治疗组大鼠脑的十个微区,发现脑桥中有16种表达异常的代谢产物,而在大脑皮层中发现了7种。表明在东莨菪碱治疗下,脑桥和大脑皮层可能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  图5 东莨菪碱模型大脑中极性代谢网络的变化  图6显示了其中几种异常表达的代谢产物的分布,例如腺嘌呤在小脑皮层被下调 组胺在中脑导水管中下调 桥脑中的磷酸乙醇胺、大脑皮层中的2-氧戊二酸、纹状体中的多巴胺、胼胝体中的抗坏血酸、下丘脑中的谷胱甘肽、小脑皮层中的L-天冬氨酸和L-天冬氨酸也有所变化,这些代谢物的质谱成像结果(图6A-H)和相对定量结果(图6I1-18)进一步表明,大脑中药物作用后代谢物的多样性和区域特异性。这些代谢物不分区分析、含量进行全脑平均后,代谢物的微区含量差异很容易被削减。在空间上的代谢变化表明,在东莨菪碱治疗后,大鼠脑微区的代谢网络发生紊乱。但是代谢物和代谢酶是代谢网络的关键因素,基于空间分辨的代谢组学信息为发现酶或基因异常提供了线索,但若要完成完整的代谢网络分析必须进一步验证蛋白质和基因表达水平。  图6 在东莨菪碱治疗后大鼠模型的脑部质谱成像结果和代谢产物的统计结果  研究结论  本文作者开发了一种空间分辨代谢网络作图方法,通过无需衍生化、特定标记或复杂样品预处理的高通量AFADESI-MSI方法和代谢组学策略,在具有复杂结构化脑组织中发现代谢分子变化。能检测出多种极性内源性代谢物,并绘制相关代谢网络,提供组织微区分布的图谱。还将多种功能性小分子(例如核苷酸、多胺、肌酸、神经酰胺代谢物)含量分布可视化。这些代谢物构成大鼠脑关键代谢网络,为理解大鼠脑的作用机制和功能探索提供新的见解。在本文中,该方法被用于东莨菪碱处理的大鼠模型脑部的代谢研究。结合微区统计数据,该方法可以绘制代谢网络图、发现某些途径代谢产物的明显失调,而且还能描绘与神经疾病直接相关微区中发生的代谢变化。
  • 开年迎新—安东帕携密度新品伴您开启新征程
    安东帕祝您狗年旺旺旺!新春开年之际,您是否在考虑新的投资?房产?-涨跌不明;理财?-风险未知。。。那还是快来安东帕看看,投资科技吧!!!数字式密度计的发明者安东帕开年隆重推出了最新的密度计和温度计,让测量变得更准确,操作变得更简单,工作变得更轻松,使您实验室的科技感与颜值度共同提升。无需犹豫,又一批匠心产品随春风来袭,请打开您的眼力、财力和魄力,来体验安东帕高大上的密度计产品与服务吧。DMA 35便携式密度计 轻轻一按 结果立现 密度计DMA 35系列是安东帕最经典的便携式密度计,体积小、测量快、可携带、无论左右手,只要大拇指轻轻按一下即可显示结果。样品黏度大,抽吸有困难怎么办?不用担心,此次的更新产品可以快速转换成台式机,直接按压注射,轻松搞定!除此之外,还增加了U型管替换功能和测量池橡胶保护,防摔易换,设计贴心,是手持式产品的一个飞跃。购买这款新产品,小身材大用途,物超所值。可取代您现在所有的玻璃比重计单次测量仅需2ml样品轻松按压取样,几秒呈现结果坚固耐用,防腐防爆彩色可旋转屏幕,可瞬间切换成台式机DMA™ 501 密度计 精准控温的经济之选 市场上已经有足够多的历史资料来为你判断密度计的购买方向,安东帕之所以做为市场领导者,占领着密度计领域的头版头条,是长期的口碑和行业经验所积累的。安东帕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潜心研发高新技术,新年隆重推出此款新型产品。它能精准控温,体积小,内置电池可携带,大屏幕操作更简便,功能更强大,是在要求精准控温条件下的最经济智慧之选。小投资,大回报!7英寸触摸屏,操作更轻松更快速内置帕尔贴可精确快速恒温控温测试自动进样检查功能,结果准确精准可智能监测环境温湿度无通风精确控温,避免吸入污染空气或粉尘可储存5000个数据,多种数据导出方式MKT10新品发布—手持式高精度温度计,适合现场快速测量作为名驰遐迩的安东帕密度计测量的基础,安东帕高精度温度计同样拥有数十年丰富经验,致力于准确地检测仪器内部的温度。温度测量的准确是实现密度测量的基础。与此同时,手持式的高精度温度计MKT10加入了温度测量家族。购买这款产品,是专业型的投资, 将为仪器维修、代理检测、计量、制药、食品、自动化、半导体等行业客户提供轻松、快速的现场解决方案。小巧、紧凑、单手操作自带铂电阻温度探头、安全手提箱精度可达1mk(0.001℃)(0~100℃的测量范围)电池供电(40h)或以太网供电(PoE)1s即可得到测量结果
  • 安东帕数字式密度计轻松实现《2020中国药典》相对密度的测定
    安东帕物性标准方案精准应对《2020版中国药典》4.22 earth day活动回顾近期,安东帕中国参加了在黑龙江举行的2021药品监管与检验技术论坛。在展会现场,安东帕展出了完全符合2020版药典相对密度测定法的振荡型密度计——dma系列数字式密度计。众多与会观众来到了安东帕展位,实际操作安东帕dma1001及dma4500 m全自动密度计,体验数字式密度计为相对密度的测定带来的高度便利性。dma 1001精准控温的经济之选7英寸触摸屏,中文操作轻松便捷内置帕尔贴精准控温自动进样检查功能,确保结果准确性5000个存储数据,多种导出方式dma m系列高精度密度仪10.4英寸中文触摸屏,操作简便独家pem专利,结果更精准热平衡功能,可实现密度温度扫描测量高清摄像头,自带进样监控功能可根据需求定制专属测试方法dma 系列数字式密度计采用安东帕革命性的脉冲激发法(pem),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精确度与测量体验。其全范围黏度自动修正的特点,无需用户手动输入样品黏度值,即可准确测量样品的密度值,完全符合2020中国药典的要求。同时,作为参展代表,安东帕在该论坛进行了制药行业解决方案的应用分享,内容涵盖固体和液体密度测量、黏度与流变、光学产品、微波消解与合成、粒度与比表面分析以及锥入度、软化点和自动馏程分析,同时也分享了安东帕在制药行业合规性的支持方案。安东帕作为全球物性表征专家,致力于与制药行业用户进行深度的本地化合作,开发适用于研发、过程监控以及成品药品检验的各类应用解决方案。
  • 福斯动态 | 在线新品首秀美国、意大利食品工业展
    福斯10月全新推出的MeatMaster&trade Flex肉类在线分析设备,于当月在美国芝加哥的Process Expo和意大利帕尔马的Cibus Tec两个大型肉类行业展会上进行展出。这是MeatMaster&trade Flex首次亮相,在FOSS展台吸引了众多当地肉企咨询,开场当天上午即达成第一份合作意向。我认为MeatMaster&trade Flex在中小型的肉类生产商中有很大的潜力。很多小型加工企业生产空间极为有限,因此灵活的MeatMaster&trade Flex为他们提供了实现在线分析的新选择。原来他们只能通过实验室仪器FoodScan&trade 来控制需要的参数,现在有了MeatMaster&trade Flex,可以灵活适配更小的生产空间和生产线,100%扫描全部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帮助他们显著改善生产工艺从而获得更高利润和优质产品。在CibusTec的第一个上午,我们已与一个当地客户达成合作意向。Davide Manfrin福斯意大利肉类工业销售经理全新的MeatMaster&trade Flex,采用在线X射线技术实时监控产品中的脂肪、水分、蛋白质和重量参数,通过有效管理产品中的脂肪和脂肪混合物来优化质量和收益。同时检测异物,包括金属和骨头;机身整体设计更紧凑灵活,可轻松移动至任何需要的地方。为中小型肉类加工企业提供了如量身定做般的在线控制分析解决方案。
  • 互联互通,实时监测——澳柯玛温湿度冷链监控系统
    多台医用冰箱、冷藏箱、冷库、冷藏车等固定或移动测温环境,如何能实时监控各个制冷单元的温湿度情况,以防意外发生呢?茂默科学此介绍一款数字化冷链监控系统澳柯玛温湿度冷链监控系统(温度记录仪)。澳柯玛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是新一代监控产品,系统安装使用简单便捷,数据准确安全数据由数据传输模块直接通过移动网络上传集中服务器,用户只需登录即可查询或下载相关数据系统可应用于固定存储环境,也可应用于移动运输车、运输箱等环境。数据采集模块AKMS-03是一款集自身存储和云端存储功能为一体的智能温湿度记录仪,基于澳柯玛自主研发二代的物联网通讯技术interBow与云端服务器实时通信,传感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安全可靠。AKMS-03外观小巧轻薄,比S1略大,设计有悬挂、粘贴、吸附等多种置放方式,适用于医用冰箱、冷藏箱、冷库、冷藏车等固定或移动测温环境。深低温采集模块AKMB-03DAKMS-03D是一款工业级智能深低温采集器, 基于澳柯玛自主研发二代的物联网通讯技术interBow与网关实时通信, 传感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安全可靠。AKMB是一款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移动网关,基于interBow无线通讯技术可同时与多个采集器进行通讯,实时接收采集器的传感据,并通过2G网络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体积小,防护级别较高(IP54)可应对移动车辆、仓库、冷库等大多数工作环境。茂默科学力求解决行业内客户对科学仪器选型难、维护难的处境。欲了解更多澳柯玛相关的产品,Welcome to consult~咨询有惊喜哦!
  • 数字式密度计DMA 4200 M | 沥青的数字化测量
    沥青密度数字化测量石化行业中,沥青、半固体沥青、软焦油沥青是土木工程、道路工程和石油化工中重要的工业原料。质量检测最简单快速的方法是密度测量对于沥青材料的密度测量,数字式密度计相较于传统密度测量方法如比重瓶法,有多方面的优势。2018年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发布了《用数字密度计(U型管)测量沥青、半固体沥青和软焦油沥青相对密度和密度的方法》(ASTM D8188-18)。2020-2021年间,ILS(国际实验研究组织)使用安东帕密度计DMA 4200 M 基于该标准进行了沥青密度的测量。DMA 4200 M要求和建议:原理上采用振荡U型管法,根据U型管的振荡频率计算其中样品的密度;测量池的样品中必须没有气泡,气泡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报告中密度的准确度应达到0.3 kg/m3,实验室内的重复性标准偏差应达到0.9kg/m3;对于流动性小的样品,加热至可倾倒,但是加热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气泡混入,同时应避免局部温度下降引起凝固和堵塞;如果需要将密度转化为API值,可以参考ASTM D1250,导出合适的公式(排除玻璃膨胀系数)。沥青密度数字化测量最佳的解决方案脉冲激发法安东帕基于传统的U型振荡管法进行了改良,发明了脉冲激发法(PEMTM),提升了黏度修正的效率。得益于原理上的突破,DMA 4200 M搭载了自动气泡检测功能FillingCheckTM,能自动对测量池中的气泡发出警告。达到四位准确度和五位重复性标准偏差,满足标准中的要求。DMA 4200 M的测量池材质为哈氏合金C276,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采用帕尔帖半导体控温,测量池最高可升温至200℃。可选配件进出样口加热附件,保证不出现局部降温导致堵塞。内置各种条件下密度与API值转换的表格,可自动将测得的密度转化为API值,并支持特殊样品自定义输入转换表。密度计系列更多石化样品的测量及自动化需求请联系安东帕安东帕中国总部销售热线:+86 4008202259售后热线:+86 4008203230官网:www.anton-paar.cn在线商城:shop.anton-paar.cn
  • 安东帕药典之旅——数字密度计
    U型振荡管密度测量法将正式进入《中国药典》安东帕数字密度计扫码即可免费试用等你来报名!2005年,安东帕协助《美国药典》USP收录U型振荡管密度测量法后,未曾止步,再接再厉,全程参与并配合国家相关机构进行长达数年的中国药典中密度测量方法的完善工作,终于数字密度计-U型振荡管密度测量法将正式进入《中国药典》成为密度测量方法安东帕在不断协助完善各种密度测量标准的征途中,同时也在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精益求精的改进自身仪器的性能。为了提供更精确更全面的数据,我们新系列密度仪,果断抛弃20世纪60年代推出的传统强迫振荡法,使用安东帕独家PEM(脉冲激发法)专利,重新诠释U型振荡管密度测量技术,测试结果的黏度修正效果提高两倍, 因此结果具有更佳重复性和再现性。安东帕针对制药行业提供的产品组合可满足广泛的测量需求,并同时确保合规性。安东帕在制药行业可提供最全面可靠的密度测量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在实验室以及生产现场,满足您从研发到质量控制的各种不同要求。DMA 35 便携式密度仪小巧便携内置蠕动泵一按式快速进样2ml进样量和最快30s测试时间支持RFID无线射频标签识别蓝牙数据传输打印非常适合进厂原辅料现场密度快速检测以及生产过程中直接在生产线上快速检查中间产物的密度值DMA 501/1001密度仪精准控温的经济之选7英寸触摸屏,中文操作轻松便捷内置帕尔贴精准控温自动进样检查功能,确保结果准确性5000个存储数据,多种导出方式DMA M 经典高精度密度仪10.4英寸中文触摸屏,操作简便独家PEM专利,结果更精准热平衡功能,可实现密度温度扫描测量高清摄像头,自带进样监控功能可根据需求定制专属测试方法针对于制药行业,安东帕除了能提供各种型号的仪器满足您所需之外,还自带制药行业所需的各种功能,拥有着最专业的PQP制药资质文件,同时配备拥有着此资质的专业服务工程师,能给您最专业的行业体验。U型管数字密度计,我们是最专业的!密度测量解决方案,我们是最全面的!您还等什么,欢迎来撩哦~~安东帕中国总部销售热线:+86 4008202259售后热线:+86 4008203230官网:www.anton-paar.c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