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紫外臭氧清洗机

仪器信息网紫外臭氧清洗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紫外臭氧清洗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紫外臭氧清洗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紫外臭氧清洗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紫外臭氧清洗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紫外臭氧清洗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紫外臭氧清洗机相关的解决方案。

紫外臭氧清洗机相关的论坛

  • 臭氧发生器与UV紫外灯

    有没有接触过这两种杀菌装置,搜集了一些资料,这两种杀菌装置的作用原理都不一样的,但我们公司现在用的UV紫外灯据说他的杀菌原理就是会激发一部分臭氧出来以达到杀菌的原理.我就有点不明白了,不过似乎好像有一种臭氧的发生器就是紫外灯,但是问过公司的人,他们都说,这就是UV紫外灯,不是臭氧发生器,这是什么个情况嘞~~~~

  • 【求助】求助:紫外臭氧分析仪

    欲按照HJ/T 424-2008标准的复印机臭氧排放量测定方法测试臭氧含量,不知道选择何种型号紫外臭氧测试仪,请求各位XDJM帮助。谢谢!至少要求检测量程为1ppb。[~112496~][~112497~]

  • 阐述臭氧老化试验箱紫外与化学探头的区别

    阐述臭氧老化试验箱紫外与化学探头的区别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气态臭氧厚层带蓝色,有特殊臭味,浓度高时与氯气气味相像 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 臭氧很不稳定,在常温常态常压下就可分为氧气,臭氧、氯和二氧化氢的氧化势(还原电位)分别2.07.1.36.1.28伏特,可见臭氧在处理水中是氧化力量很强的一种 我们的[b]臭氧老化试验箱[/b]主要就是模拟臭氧老化的环境,来进行试验的 臭氧老化试验箱的探头就是起到整台设备的数据传输作用的,一般分为紫外探头和化学探头,那么他们具体有什么区别呢?[align=center][img=,302,30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7/202107161615392894_6250_1037_3.jpg!w302x302.jpg[/img][/align]  紫外探头主要是利用光敏元件将紫外线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它的工作模式一般分为光伏模式和光导模式 紫外探头的主要有优点就是体积小、精准度高、稳定性好,但是价格相对较高,基本是化学探头的8倍 化学探头是采用公认的化学方法: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来检测臭氧的浓度 化学探头的主要优点就是价格便宜,但是体积大,稳定性不好。  以上的臭氧老化试验箱的两种探头各有各的好处,一般在选择上还是要靠大家自己进行选择的,要想精度更好那就选择紫外探头,但是像价格便宜那就只有选择化学探头了。

  • 【转帖】紫外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臭氧等六项环保标准发布

    紫外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臭氧等六项环保标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0-10-27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等六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等六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HJ 590-2010);  二、水质 五氯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591-2010);  三、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592-2010);  四、水质 单质磷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3-2010);  五、水质 显影剂及其氧化物总量的测定 碘-淀粉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4-2010) ;  六、水质 彩色显影剂总量的测定 169成色剂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5-2010)。  以上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发布的下述三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废止,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1995);  二、水质 五氯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 8972-88);  三、工业废水 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 4919-85)。  特此公告。  二○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 【分享】紫外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臭氧等六项环保标准发布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等六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等六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HJ 590-2010);  二、水质 五氯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591-2010);  三、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592-2010);  四、水质 单质磷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3-2010);  五、水质 显影剂及其氧化物总量的测定 碘-淀粉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4-2010) ;  六、水质 彩色显影剂总量的测定 169成色剂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5-2010)。  以上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发布的下述三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废止,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1995);  二、水质 五氯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 8972-88);  三、工业废水 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 4919-85)。  特此公告。  二○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 【转帖】关于发布《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等六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等六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等六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HJ 590-2010);  二、水质 五氯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591-2010);  三、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592-2010);  四、水质 单质磷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3-2010);  五、水质 显影剂及其氧化物总量的测定 碘-淀粉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4-2010) ;  六、水质 彩色显影剂总量的测定 169成色剂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5-2010)。  以上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发布的下述三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废止,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1995);  二、水质 五氯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 8972-88);  三、工业废水 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 4919-85)。  特此公告。  二○一○年十月二十一日主题词:环保 标准 发布 公告http://www.mep.gov.cn/gkml/hbb/bgg/201010/t20101026_196662.htm

  • 【原创】紫外线光清洗和超声波清洗的比较

    紫外线光清洗和超声波清洗的比较日本SEN特殊光源株式会社 超声波清洗在表面处理加工中被广泛运用,很多行业都以超声波清洗为主,但是对紫外线臭氧光清洗(以下简称UV臭氧清洗)没有足够认识。 1 工作原理超声波本身没有清洗功能,超声波清洗是靠超声波对清洗液的震动来进行清洗的。声波的传递依照正弦曲线纵向传播,即一层强一层弱,依次传递,当弱的声波信号作用于液体中时,会对液体产生一定的负压,即液体体积增加,液体中分子空隙加大,形成许许多多微小的气泡,而当强的声波信号作用于液体时,则会对液体产生一定的正压,即液体体积被压缩减小,液体中形成的微小气泡被压碎。利用压碎气泡时产生的冲击力来清洗物体。紫外线清洗是是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光敏氧化作用达到去除附着在材料表面的有机物质。经过光清洗后的材料表面可以达到原子级清洁度。其主要原理为紫外线灯发出的 185nm波长和254nm波长具有很高的能量,高于大多数有机物的结合能量。由于大多数碳氢化合物对185nm波长的紫外线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并且可以在吸收185nm波长后分解成离子,流离态原子,受激分子和中子等,这就是光敏作用。空气中的氧分子在吸收了185nm波长的紫外光后,会产生臭氧和氧气,臭氧对254nm波长具有很强的吸收性,臭氧有可以分解为氧原子和氧气。氧原子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将碳氢化合键切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易挥发气体,从被照射物表面飘逸出,彻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染物。这就是紫外线清洗的原理。简单的说超声波清洗是清洗体积较大的污染物,而紫外线光清洗是可以清晰超声波清洗不能清洗掉的细小有机物。 2 工作效率 超声波清洗主要有清洗,冲洗,烘干三个步骤。冲洗时需要纯水清洗,如果使用普通水可以使已经很干净的表面重新被污染。而且超声波清洗还会产生废水,清洗液要定期更换或添加,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同时有的清洗液会对人体有害。同时超声波清洗还要控制超声波频率,清洗液温度,清洗液种类,清洗液浓度等多种条件。紫外线光清洗只有紫外线臭氧照射一个步骤,大型设备可以安装在生产线上在线生产,设定速度可以同流水线相同,不会对生产进度产生任何影响。同时紫外线光清洗没有废水废气废物等三废产生,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通过排气系统拍到室外。UV臭氧清洗虽然不能清洗掉大范围的污染,却可以清洗到各个角落的就是UV臭氧清洗。在米技术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有机性污染,但是有机污染在表面形成膜(软接着层)如果在这层膜上印刷的话,就会出现鲜度恶化以及针孔等障碍。UV臭氧清洗可以去除的污染有有机化合物以及含有油脂的污染等。 3适用范围 超声波清洗可以适用于对清洁度要求不是很高的产品。对体积较大的污垢进行清洗。紫外线光清洗可以对应各种细小有机物。可以瞬间将物体表面达到原子清洁度。例如LED晶片,OLED基板,触屏ITO前处理,液晶板层贴合时提高粘结度,高倍望远镜镜头用晶片和半导体元件等高精密产品的清洗中被广泛采用。 处 理 条 件接触角(度)效果排名没有清洗的普通玻璃265洗剂→水洗×2回→IPA二甲基甲醇→Fl TF[si

  • 【原创】紫外线表面清洗

    紫外线表面清洗作者 SEN特殊光源株式会社社长 菊池 清 1 紫外线表面清洗紫外线表面清洗是近年来新兴的清洗方法。紫外线表面清洗法不同于原有清洗法,没有废水,废气,废物产生。是高能环保型清洗杀菌方法。广泛运用于LCD,PCB,点子,印刷,塑胶,玻璃,涂装等领域。紫外线清洗是是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光敏氧化作用达到去除附着在材料表面的有机物质。经过光清洗后的材料表面可以达到原子级清洁度。其主要原理为紫外线灯发出的 185nm波长和254nm波长具有很高的能量,高于大多数有机物的结合能量。由于大多数碳氢化合物对185nm波长的紫外线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并且可以在吸收185nm波长后分解成离子,流离态原子,受激分子和中子等,这就是光敏作用。空气中的氧分子在吸收了185nm波长的紫外光后,会产生臭氧和氧气,臭氧对254nm波长具有很强的吸收性,臭氧有可以分解为氧原子和氧气。氧原子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将碳氢化合键切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易挥发气体,从被照射物表面飘逸出,彻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染物。这就是紫外线清洗的原理。清洗法有干洗和湿洗两种。干洗有UV臭氧清洗,等离子清洗,离子清洗等。湿洗有水洗,碱清洗,酸清洗,液体喷射清洗等。我们日常所熟悉的湿式清洗有可以清洗掉较大范围污染的优点。但是也会有清洗不掉的污染。同时由于清洗的溶剂会在被清洗物表面残留,因此对于高精密世界来说也是个污染。与此相反UV紫外线清洗虽然不能清洗掉大范围的污染,却可以清洗到各个角落的就是光洗净技术(以下简称UV臭氧清洗)。在纳米技术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有机性污染,但是有机污染在表面形成膜(软接着层)如果在这层膜上印刷的话,就会出现鲜度恶化以及针孔等障碍。UV臭氧清洗可以去除的污染有有机化合物以及含有油脂的污染等。 2 二次污染的注意 玻璃表面的有机性污染膜厚度在单分子层以下时是非常清洁的表面状态。即便是在实验室或这是无菌室里的大气中也会有微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或者硫化合物,将洗净玻璃放置于这种环境下也会被这些蒸汽污染。高度清洗过后的表面接触角会在30分到1小时内恢复到20度。因此我们认为超高清洁玻璃不易长时间保存。3 可以将粒子极限清洗的清洗工艺UV臭氧清洗和湿式清洗的结合UV臭氧清洗是使有机性污染膜清洗到单分子层以下的高清洗技术,如下图所示在完成清洗阶段使用UV臭氧清洗技术。但是UV臭氧清洗对于粒子没有效果。同时湿式清洗不能完全清除有机性污染,会保留几个分子层厚度的油膜。被这些油墨所吸收的粒子在冲洗过程中很难被全部清洗掉。UV臭氧清洗是完成阶段的清洗,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如下图所示UV臭氧清洗后使用例如温水冲洗的清洗工艺。UV臭氧清洗如图所示油膜基本上都可以清除。在此之后使用纯水冲洗可以将没有油膜保护的粒子很容易的冲洗掉,得到没有粒子,没有有机污染物的高清洁面。这种技术方法不但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现场使用,在原版曝光和分光板的制造工程中也被大量使用。

  • 【求助】关于果蔬臭氧清洗机降解农残效率的问题

    引子:果蔬净化机采用“臭氧净化”这种简单实用的果蔬净化技术,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高浓度臭氧,将臭氧溶于水中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解毒剂。从而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毒物、氰化物、硫化物以及敌敌畏、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等农药。成为家庭用来抵御蔬果可能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的首选。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生产、销售各种类型的果蔬净化机,但是因为整个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真正的大品牌并不多见。既有真正可以杀菌、除农药和重金属的“果蔬净化机”,也有价格仅百元左右的不能杀菌的自动“洗菜机”,市场也并不规范。基于以上情况,希望向本版的专家请教如问题:1、这种产品对降解农残有多大作用?2、这种产品哪些参数对降解效果起关键作用?如臭氧浓度、水溶臭氧浓度、臭氧消毒时间等等。3、这种产品的副产品如硝酸盐、亚硝酸盐、溴酸盐、氮氧化物是否超标,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为按照饮用水质量标准,如果采用臭氧消毒是需要检测如上指标的)。

  •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臭氧的形成

    臭氧与氧分子是亲兄弟,臭氧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在高层大气中太阳的各种射线撞击氧分子,在紫外线撞击下氧分子分解成两个氧原子,一个氧原子和其余的氧分子化合成一个臭氧分子,这就是臭氧的光化学生成过程。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加热平流层大气,形成平流层环流特征。紫外线又击碎了臭氧分子,分解成氧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成为臭氧的光化学分解过程。

  • 【分享】韩国拟修订超声波清洗机的安全认证标准

    2011年4月25日,韩国技术标准局(KATS)发布第2011-0179号公告,为了使超声波清洗机的安全认证标准与最新的国际电工组织(IEC)安全标准具有一致性,计划对安全认证标准K10009(安全使用超声波清洗机的特殊要求),做出以下的修订:纠正错别字以及术语使用标准化; 添加臭氧测试项目。就此,韩国技术标准局(KATS)向相关的个人,企业和机构进行咨询,并要求提出意见。咨询的截至日期为2011年5月25日。

  • 求购1台紫外吸收臭氧分析仪

    目前实验室主要用空气中臭氧的检测,及公共场所中臭氧浓度的检测,需要同时满足[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臭氧消毒器卫生要求[/font] GB 28232-2020,还有[font=宋体][color=#000000]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GB/T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0000]18202-2000 这2个方法[/color][/font][/font]

  • 解析臭氧老化试验箱用途以及产生臭氧的原理

    解析臭氧老化试验箱用途以及产生臭氧的原理

    [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1036/C258751.htm][b]臭氧老化试验箱[/b][/url]的主要工艺有核辐射法、电解法、紫外光、等离子体及电晕放电法等。应用较多的是在臭氧发生器中放电氧化空气或纯氧生成臭氧。也就是在空气中采用高能量交互电流将氧分子电离,形成臭氧。[align=center][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9/202209271708219256_2949_5295056_3.jpg!w690x690.jpg[/img][/align]  臭氧老化试验箱利用紫外光辐射或暴晒,可以自然地由双原子氧形成臭氧。在工业上,采用5-25kv交流电压,在干燥空气或氧气条件下实现了静放电限值。另外,在低温条件下电解稀硫酸或对液体氧进行加热都能产生臭氧。  在大气中,臭氧是指大气中氧分子在太阳辐射下分解成氧原子后,与周围氧分子结合形成的微量气体,含有3个氧原子。  臭氧层的半衰期只有30-60分钟。因其不稳定性、易分解,不能作为常规的产品储存,需要在现场制作。由空气制成的臭氧浓度一般在10~25mg/L之间,由氧气制成的臭氧浓度为20~40mg/L。臭氧浓度为1%-4%的空气可用于消毒水。  臭氧法是利用干燥空气或干燥氧气为原料,经放电法制得。臭氧老化试验箱产生臭氧的另一种方法是电解,在电解中电解成氧元素,然后将自由氧转化为臭氧。

  • 臭氧的危害与测定(2)

    臭氧应用一百年来,发展了化学法、光学法、电化学法,热化学法等多种臭氧检测技术,研制推广了多种检测仪器和装置。根据浓度范围、要求精度与应用领域,选择不同的测定方法。常用方法与仪器、装置介绍如下。 (一)、化学法 1、碘量法 最常用的臭氧测定方法是碘量法,我国和许多国家均把此方法作为测定气体臭氧的标准方法。我国建设部发布的《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标准CJ/T3028.2-94中及规定是用碘量法。 其原理为强氧化剂臭氧(O3)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生成游离碘(I2),臭氧同时还原为氧气。 操作程序及方法参照标准CJ/T3208.2-94。 碘量法优点为显色直观,不需要贵重仪器。缺点是易受其它氧化剂如NO、Cl2等物质干扰。在重要检测时应减除其它氧化物质的影响。2、比色法 是根据臭氧与不同的化学试剂的显色或脱色反应程度以确定臭氧浓度的方法。按比色手段分为人工色样比色与光度计比色。此方法多用于检测水溶解臭氧浓度。 比色法同样受其它氧化剂干扰,靛兰比色所受干扰较少。 3、检测管 将 臭氧氧化可变色试剂浸渍在载体上作为反应剂封装内径的玻璃管内做成检测管,使用时将检测管两端切断,把抽气器接到检测管出气端吸取定量臭氧气体,臭氧浓度与检测管内反应剂柱变色长度成正比,通过刻度值读取浓度值。 (二)紫外吸收法 原理为臭氧对波长 λ=254nm紫外光具有最大吸收稀疏,在此波长下紫外光通过臭氧层会产生衰减,符合兰波特-比尔(Lambert--Beer)定律: I=Ioe-klc :Io-无臭氧存在时入射光强度;I-光束穿透臭氧后的光强度;L-臭氧样品池光程长度;C-臭氧浓度;K-臭氧对光波长吸收系数。 根据该公式,在K、L值已知条件下,通过检测I/Io值即可测出臭氧浓度C值来。 紫外吸收法已被美国等国家作为臭氧分析的标准方法。 按应用分为检测空气臭氧与检测水溶臭氧两种。均可连续在线检测,数字显示并可记录打印。优点为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好,其它氧化剂干扰小。缺点为价格较高。(三)电化学法 臭氧电化学法检测仪器主要用于水溶臭氧浓度在线连续检测控制,作为工艺控制装置即便于调整臭氧化处理指标处于最佳值又可降低运行费用。

  • 【分享】臭氧检测仪原理

    [size=4]1.检测原理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研究表明臭氧仅对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具有最大吸收系数,在此波长下紫外线通过臭氧会产生衰减,符合兰波特一比尔定律:该原理已被美国等国家作为臭氧标准分析方法:该臭氧检测仪就是采用紫外线吸收法的原理,用稳定的紫外灯光源产生紫外线,用光波过滤器过滤掉其它波长紫外光,只允许波长253.7nm通过。经过样品光电传感器,再经过臭氧吸收池后,到达采样光电传感器。通过样品光电传感器和采样光电传感器电信号比较,再经过数学模型的计算,就能得出臭氧浓度大小。 2.臭氧浓度数学计算模型 臭氧浓度数学模型是根据Lambert and Bee:定律推出的。 在公式(1)中,只要知道样品电流、采样电流和臭氧吸收池距离,即可计算出臭氧浓度大小。由于臭氧吸收池距离的限制,最大臭氧浓度只能测到 3.电路原理的实现 基本电路由电源部分、紫外灯控制、紫外光线样品检测、紫外光线采样检测、对数放大器Log100、模拟输出及显示部分等组成。 电路核心部分就是用对数放大器Log100来实现臭氧浓度数学模型,基本接线如图1所示。Log100是集成电路的14引脚,可以对两个电流或电压之比进行对数运算。该放大器输出电流动态范围宽,可以在1nA} 1mA之间变化。输出误差范围不超过0.1%。输出公式: 电源部分主要是产生紫外灯需要的高压电源,同时产生电路板上需要的+15V直流电紫外灯灯控部分控制紫外灯电流在允许范围之内,如果不能自动调节,面板上将有一个红灯变亮,提示更换新的紫外灯。标准紫外光检测和采样紫外光检测部分也是较关键部分,光电传感器把紫外线的光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经两次运算放大器进行信号整理放大,送给Log100进行计算处理后,显示输出。模拟输出0~20mA与臭氧浓度大小成线性关系。[/size]

  • 【转帖】臭氧层保护

    一、什么是臭氧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热体,表面温度高达6000℃,是地球取之不尽的能量来源。我们都知道,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是可见光范围的太阳辐射,实际上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还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太阳辐射的紫外光中有一部分能量极高,如果到达地球表面,就可能破坏生物分子的蛋白质和基因物质,即我们所熟知的DNA,造成细胞破坏和死亡。然而,自然的力量改变了这一过程,地球的大气层就像一个过滤器,一把保护伞,将太阳辐射中的有害部分阻挡在大气层之外,使地球成为人类可爱的家园。而完成这一工作的,就是今天已经妇孺皆知的“臭氧层”。  臭氧与我们熟知的氧气是“亲兄弟”,只是臭氧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而氧气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由于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大气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臭氧层,这个臭氧层的高度大约在距离地面表面15~25千米处。生成的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的紫外线。因此,实际上可以说,臭氧层形成之后,才有了生命在地球上的生存、延续和发展,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系统的“保护伞”。  二、南极臭氧空洞  臭氧层在大气中是极其脆弱的一层气体,如果在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三、臭氧洞是怎样形成的  臭氧洞一经发现,立即引起科学界及整个国际社会的震动。最初对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是底层含臭氧少的空气被风吹到平流层的天然结果;第二种解释认为,南极臭氧洞是由宇宙射线在高空生成氮氧化物的自然过程;但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Monila和Rowland指出,正是人为的活动造成了今天的臭氧洞。元凶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氟利昂和哈龙。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否定了前两种假说,而证实氟利昂和哈龙产生的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空洞的主要原因。那么氟利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我们知道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氟利昂和哈龙的分子虽然都比空气重,但它们在低层几乎不与任何分子发生反应,因此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过程去除。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物质于全球范围内在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平流层,风又将它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混合均匀。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氟利昂和哈龙发生分子解离,释放出原子状态的高活性的氯和溴,生成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是以催化剂的方式进行的。据估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4----105个臭氧分子.而由哈龙释放的溴原子对它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而且,氯原子和溴原子还存在协同作用即二者同时存在时,破坏臭氧的能力要大于二者的简单加和。  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气化学、气象学的三维复杂过程,但根源是地球表面人为活动产生的氟利昂和哈龙,氟利昂和哈龙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一旦进入大气就较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臭氧层保护  氟利昂是美国杜邦公司30年代开发的一个引为骄傲的产品被广泛用于制冷剂、溶剂。塑料发泡剂、气溶胶喷雾剂及电子清洗剂等,哈龙在消防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科学家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臭氧层严重损耗的时候,“补天”行动非常迅速。实际上.现代社会很少有一个科学问题像“大气臭氧层”这样由激烈的反对、不理解,  迅速发展到全人类采取一致行动来加以保护。  1985年,也就是Monlina和Rowland提出氯原子臭氧层损耗机制后11年,同时也是南极臭氧洞发现的当年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通过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首次在全球建立了共同控制臭氧层破坏的一系列原则方针。  1987年,大气臭氧层保护的重要历史性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在该议定书中,规定了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种类和淘汰时间表.要求到2000年全球的氟利昂消减一半,并制定了针对氟利昂类物质生产、消耗、进口及出口等的控制措施。  由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显示大气臭氧层损耗的状况更加严峻,1990年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1992年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再次扩充.完全淘汰的日程也一次次提前。  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日益紧迫的步伐,而目也发现,即使如此努力地弥补我们上空的“臭氧洞”,但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从大气中除去十分困难.预计采用哥本哈根修正案.也要在2050年左右平流层氢原子浓度才能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到那时,我们上空的“臭氧洞”可望开始恢复。臭氧层保护是近代史上一个全球合作十分典型的范例。这种合作机制将成为人类的财富,并为解决其它重大问题提供借鉴和经验。

  •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南极臭氧洞的形成

    大气污染==(挽救臭氧层)南极臭氧洞的形成

    在平流层有四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形成臭氧洞,即臭氧光化学变化过程、气温变化过程、风输送物质过程和臭氧分解化学催化反应过程。   在平流层中一个氧分子受到太阳强紫外辐射变成两个氧原子:O2+hv→O+O,氧原子与邻近的氧分子反应生成臭氧:O+O2→O3,臭氧受强烈紫外辐射分解成氧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或与活泼的氧原子作用形成两个氧分子:O3+hv→O2+O或者O3+O→O2+O2。上述的生成与分解过程维持着微妙又脆弱的平衡。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172056_305372_1978540_3.jpg

  • 电解式臭氧发生器用于臭氧老化试验箱

    电解式臭氧发生器用于臭氧老化试验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户对臭氧老化试验箱的需求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高科技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鉴于我国仪器行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对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仪器行业的高科技发展趋势不仅是行业本身的特点,也是社会发展对仪器行业的高要求。  [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1036/][b]臭氧老化试验箱[/b][/url]有:按产生臭氧的方式分类。现有的臭氧发生器主要有三种:高压放电、紫外辐射和电解。本章重点介绍了电解和紫外线发生器。[align=center][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4/202304210946394970_1800_5295056_3.jpg!w690x690.jpg[/img][/align]  这种臭氧发生器通常通过电解净化水产生臭氧。该发生器可制造高浓度臭氧水,制造成本低,易于使用和维护。但由于臭氧不能增大、电极寿命短、臭氧不易收集等缺点,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目前该发生器仅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小型设备或特定场所,不具备替代高压放电发生器的能力。我公司生产的臭氧老化试验箱采用静音放电管,噪声小,纯度高,使用寿命长。  这种臭氧发生器可以利用规定的紫外波长(185mm)照射氧气分子,分解氧气分子,产生臭氧。紫外线灯因其体积大、臭氧含量低、使用寿命短等特点,经常用于消毒碗柜。  目前,臭氧老化试验箱行业已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国内环境试验行业将继续在高科技道路上不断创新发展。国内测试设备在外观质量和技术性能上逐步向智能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 有关于臭氧的分析测定问题及资料贴子合集

    臭氧: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1.臭氧发生器的规格是按照臭氧产生的重量单位划分的。臭氧产量的单位是mg/h或g/h(毫克/小时、克/小时),即臭氧发生器工作1小时能够产生多少重量单位的臭氧。   2.臭氧在空气中的浓度单位是ppm或mg/m?;臭氧在水中的浓度单位是ppm或mg/L。换算方法:在空 气中时1ppm=2 .144mg/m?;在水中时,1ppm=1mg/L。  3.臭氧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我国规定在居住环境,臭氧浓度超过0.16mg/m3时就构成空气污染;在作业场所,臭氧浓度超过0.2mg/m3时就构成污染。 低浓度的臭氧可消毒。一般森林地区臭氧浓度即可达到0.1ppm) 但超标的臭氧则是个无形杀手!它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   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 出现黑斑;   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 致使孕妇生畸形儿;   而复印机墨粉发热产生的臭氧及有机废气更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会引发各类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因此,臭氧和有机废气所造成的危害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臭氧层臭氧层是指天空中的那些臭氧。臭氧层很重要没有他紫外线就会更强烈。但是人们仍然继续破坏而造成南极上空有个臭氧层空洞而使那里的生物遇到了困然。所以我们应该不要继续破坏。其中工业的破坏程度最强。

  • 【原创】使用紫外辐照计了解紫外线知识

    V辐照计也就是紫外线辐照计,UV是英文Ultraviolet Rays的缩写,即紫外光线。紫外线太阳光线中的不可见光,是可见紫色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在10-400nm的范围,通常按其性质可以细分为三个区域或四个波段。 其中根据紫外线自身波长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及长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的紫外光线;太阳光线中的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难以到达地球表面但对人体产生重要的主要。对短波紫外线应该引起足够的认识。 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该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会产生一定的生理作用。太阳光线中此类紫外线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内部,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长波紫外线简称UVA,是波长320-400nm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多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以到底人体皮肤的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但是长期积累会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伤。 另外,根据紫外线生物效应的不同可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即UVA、UVB、UVC、UVD四个波段范围。 UVA波段:波长在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该波段的紫外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360nm波长的UV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300-420nm波长的UV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 UVB波段:波长在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的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荧光粉制成。 UVC波段:波长在200-275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 目前UVC紫外线杀菌消毒应用的行业非常广泛,经常涉及到人体皮肤接触和生活中常见食品消毒;所以使用对应的UVC紫外辐照计对其紫外线辐射强度定期的检测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关注我们健康环保的生活坏境。 UVD波段:波长在100-200nm,又称为真空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极弱。它能使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臭氧,称为臭氧发生线。 注:nm即纳米,“纳米”是英文namometer的译名,是一种度量单位,一纳米为百万为之一毫米,亦是十亿分之一米,约相当于45个原子串联在一起的长度。

  •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

    我们按“HJ590-2010紫外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臭氧,标准中环境臭氧分析仪有很多校准的工作,比如零点调整、跨度调节等,是要实验室自己做这个校准吗?这样要多购置很多设备啊,请知道的各位指教一下啊!!

  • 紫外线光清洗设备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

    由于自己平时要经常做使用185和254nm波长紫外线光清洗做实验,因此接触紫外线的次数也相对多一些。 我自己也时常因为受到紫外线照射而受伤。紫外线受伤主要有几点1 眼睛。在使用紫外线设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防紫外线面罩和眼睛。尤其是清洗杀菌使用的低压汞灯,他的照射强度要高于固化紫外线灯。即使使用防护面罩或者防护眼镜也要尽量减少直视发光管。或者同时佩戴神色墨镜。2 皮肤。主要是手,手臂,脖子。要穿长袖衣服,带厚手套,如果有反光脖子可以围围脖或者毛巾。我的脖子经常被反射光照到。一般被照之后会出现皮肤变红,发痒等现象。大约在2.3天可以消除,不必担心,如果被照严重需去医院就医。3 呼吸系统。这个主要是因为臭氧的原因。低压汞灯发出的臭氧没有完全被排风系统排出,因此造成泄漏。我们公司的实验装置这种情况没有发生过,只有在使用大型传送带设备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的主要症状为胸闷,咳嗽,气短。这个只要离开臭氧源几分钟就会有明显改善, 一般几小时就可以完全恢复。 关于臭氧浓度对人的危险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过因为臭氧浓度过高造成的致死事件。0.01~0.02ppm多少能感觉到臭氧(分人的灵敏度)。0.1ppm能明显感觉到臭氧,对鼻子有明显的刺激。0.2~0.5ppm暴露3-6个小时,对人眼睛视力有影响。0.5ppm明显感到上呼吸道系统有刺激。1~2ppm暴露2小时以上,会有头疼,胸部痛,上呼吸道刺激,咳嗽等症状,长期暴露在此环境下,会有慢性中毒。5~10ppm脉搏增加,身体疼痛,有麻醉症状,长期暴露会有肺水肿危险。15~20小动物会在2小时内死亡。50ppm人在一小时内会有生命危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