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拉芬群

仪器信息网托拉芬群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托拉芬群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托拉芬群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托拉芬群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托拉芬群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托拉芬群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托拉芬群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托拉芬群相关的资料

托拉芬群相关的论坛

  • 水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的快速测定

    水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的快速测定本方法适用于医院污水、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以及其他行业(如餐饮业、食品加工等)排入地表水中的污水,快速测定总大肠菌群或粪大肠菌群。1.方法原理应用灭菌的滤纸吸收选择性培养基,细菌通过滤纸纤维膨胀而被固定并生长繁殖,大肠菌群在发育时伴随产生琥珀酸脱氢酶将纸片上的TTC(红四碳唑)还原成不可逆的甲臜(Formazane)产生红色色素,即大肠菌在纸片培养基上呈红色菌落,菌落周围产生黄圈是大肠菌分解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色的结果。2.水样采集用采水器或其他灭菌器采集水样500ml放入灭菌瓶内,如果是经加氯处理的废水,需加1.5%硫代硫酸钠5ml除去余氯。3.方法和步骤 每份预监测水样,接种水样总量为55.5ml,分别接种大纸片五张,小纸片10张。每张大纸片接种10ml水样,五张小纸片每张接种1ml,另五张小纸片接种1:10稀释的水样lml。接种水样时要均匀涂布于纸片上,用手轻轻压平,作好标记于铺有湿纱布的搪瓷盘中。测总大肠菌群37℃±l℃培养18~24h观察结果,测粪大肠菌群44.5℃±l℃培养18~24h,观察结果。4.判定标准①纸片上出现紫红色菌落,周围有黄圈者为阳性或出现片状红晕周围为黄地者亦为强阳性。②纸片为一种颜色而无菌落生长者为阴性。③纸片呈紫红色或紫色,菌落周围无黄圈者为阴性。④酸性水样接种后纸片变黄,经培养无紫红色菌落者为阴性。⑤纸片变色并呈不典型菌落结果可疑者,应作复发酵进行验证。5.报告结果根据阳性纸片张数,查MPN值表(如水样污染较重可采取适当稀释后接种,查表5-2-10 MPN表后乘以稀释倍数,报出结果),报出1L水中大肠菌群或粪大肠菌群数。

托拉芬群相关的方案

托拉芬群相关的资讯

  • 田中群院士:让拉曼技术走向国计民生
    仪器信息网讯 6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和田中群院士出席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ldquo 第四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rdquo 。此次展览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主办。  陈洪渊院士在此次会议中做了题为&ldquo 检测仪器和方法是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rdquo 的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  陈洪渊院士首先概括了我国食品工业的特点:企业基数大,小规模企业比例大。我国食品加工企业46万家,日均生产11亿公斤食品,而小规模企业的法制意识淡薄。这些原因造成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无论是生产线上的质量控制,还是市场上的质量检验,都需要依赖测量结果作为依据。因此要提高我国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水平,构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人民大众身体健康。  田中群院士在此次会议中做了题为&ldquo 拉曼技术在食品及农产品安全领域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开发&rdquo 的报告。中国科学院田中群院士  田中群院士在报告中题道,科学问题驱动造就科研仪器去探索科学前沿,科研仪器在技术问题的驱动下发展为科学仪器解决产业问题,科学仪器在民生需求驱动下发展各类小型微型仪器解决自我检测分析。最终是要满足国防安全、制造业等国家需求和食品饮料、家庭安全等百姓需求。拉曼技术的小型化、便携化的研究就是为了此目的。田中群院士针对食品中不同的检测需求,成功的研发了应用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便携仪器。例如针对食品中苯并芘的检测仪器准确度可达到2-5ppb,样品前处理时间缩短到10-15分钟,检测速度小于1分钟。除此之外,色素检测仪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等仪器在实际检测中均有不俗的表现。田中群院士在最后说,基于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便携仪器将于明年实现产业化。  在当天的大会最后,为了能在众多检测仪器设备的用户与厂家之间搭建桥梁,特设各领域应用专家和优选仪器设备生产厂家高层对接会。蒋士强研究员、储晓刚研究员、周建光教授等专家组成员与31家国内外优秀仪器生产企业就其特色产品展开了深入交流。
  • 田中群院士:拉曼光谱研究面临的几个瓶颈问题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7月29日,HORIBA拉曼学堂迎来了一位权威讲师&mdash &mdash 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田中群院士  田中群结合多年在拉曼光谱研究中的经验,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拉曼领域的一些机理研究及新的应用进展。其中让笔者记忆深刻的就是他在报告中谈到的科学研究中&ldquo 取长&rdquo 与&ldquo 补短&rdquo 的问题。  田中群说,现在很多中国的学者喜欢做&ldquo 取长&rdquo 的事情,也就是说喜欢跟在别人身后跑,将别人,特别是国外科研人员开发的新方法直接拿来用,而往往不去研究这些新的方法还存在什么问题,不去想怎么样才能将新方法的&ldquo 短板&rdquo 补齐。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同时也是为什么中国在科研方面很难做出特别好的成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田中群说,科研的过程中可以&ldquo 取长&rdquo ,但是有时候&ldquo 补短&rdquo 更重要。而田中群所在的课题组就比较喜欢做&ldquo 补短&rdquo 的事情。恰恰是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的做事态度和风格使得他们在拉曼光谱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本次的报告中,田中群就专门指出了拉曼光谱未来发展中的几个瓶颈问题:  第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对弱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田中群说,有一些体系相互作用很弱,甚至只有在碰撞接触的时候才有增强的信号。目前,这些低覆盖面积、运动的、弱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还是一个很多人不敢碰触的难点。  第二、灵敏度也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田中群介绍到,目前进行信号的收集总是要经过一个色散的步骤,然后再到检测器。大家都知道色散阶段会造成灵敏度的损耗,那么未来可不可以不要色散这个步骤,信号直接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田中群说,这或许是未来一个提高灵敏度的方法,值得大家思考。  此外,固-固界面的研究、反应中间物的捕获和检测、复杂样品的定量分析、拉曼光谱与多种分析技术的联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也是拉曼光谱未来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  田中群说,其实所有的问题就可以归结到灵敏度上来。但是作为研究人员来说,不能一味的追求高的灵敏度,如果对待测物质来说现有的灵敏度已经足够,再加大激光强度反而会毁掉整个体系。  另外,田中群还总结了在拉曼光谱研究中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要注意研究的是局部问题还是瓶颈问题 要清楚研究的是理想体系还是真实体系 提高信号的同时还要注意降低噪声 在做光检测的时候还要避免光反应的产生 优势方法要与新方法相结合 单一技术和联用技术相结合 实践一定要有理论的支撑等。  最后,田中群还特别对从事拉曼光谱研究的年轻的工作者们说,&ldquo 不要以为拉曼光谱已经被研究的差不多了,其实前辈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还留下了很多问题需要大家去解决,总体来说拉曼光谱的研究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rdquo   (以上内容来源于田中群院士在HORIBA拉曼学院上的报告《关于拉曼光谱的新应用和发展瓶颈的思考》)  田中群与拉曼光谱  在中国,说起拉曼的研究,厦门大学首屈一指。在厦门大学,田中群课题组在拉曼光谱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1987年英国留学回来,田中群就开始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研究。当时,甚至包括SERS领域的开拓者之一&mdash 田中群在英国留学的导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M.Fleischmann教授也曾认为SERS已经&ldquo 没有前途&rdquo 了,但田中群还是决定继续从事这项工作。终于,他们获得了多种纯过渡金属体系的SERS谱图,证实了VIII B族过渡金属具有弱SERS效应,并应用于各种电化学体系&hellip &hellip 正是由于田中群在SERS研究中的突出贡献,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后,以田中群为首的厦门大学课题组在拉曼研究方面孜孜不断的追寻,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拉曼光谱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Raman)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拉曼散射光,因此荣获了193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在1928年到1945年之间,拉曼光谱在物质结构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信号弱等问题,在之后的十几年中几乎止步不前。直到上世纪60年代,激光技术的出现显著增强了拉曼信号,重新为拉曼技术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1974年,Fleischmann 等人第一次在吡啶吸附的粗糙银电极上观察到SERS信号,之后掀起了拉曼研究的新热潮。由于SERS克服了传统拉曼光谱与生俱来的信号微弱的缺点,使得拉曼强度增大几个数量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很多课题组也将目光聚焦于此。(撰稿:叶建)
  • 厦门大学田中群教授在增强拉曼光谱方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自然》杂志刊登我国科学家在增强拉曼光谱方法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2010年3月1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Nature 2010, 464, 392-395)发表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田中群教授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方法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  该研究组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研究组合作,提出并建立了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方法,从而首次在电化学控制条件下获得了多种分子或离子吸附在铂、金等单晶电极上的表面拉曼光谱。他们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有关增强效应进行模拟,理论和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利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表面光谱信号的思路有望拓展至表面红外光谱、和频振动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其它谱学技术。他们进一步用该方法检测了半导体硅表面物种、细胞壁组分乃至橘子皮的残留农药,结果证明SHINERS可以应用于检测各类材料的最表层化学组分和任何形貌的基底,使得表面拉曼光谱提升为更为通用和实用的方法。文章发表同时,Nature杂志在该辑另文介绍了该方法的科学和实用意义。  田中群研究组该方面的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等基金的长期支持。

托拉芬群相关的仪器

  • 粪大肠菌群检测仪 400-860-5168转4072
    粪大肠菌群检测系统包含以下产品:智能程控定量封口机 1台酶底物法试剂 20个51孔和97孔定量盘 各10个阳性比色盘 1个。智能程控定量封口机是由温控器、加热腔、联轴器、电机、PCB板、检修口、接水盘等部分组成。加热腔里带有先进的接近开关,便于定量盘的计数功能的实现。是《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里酶底物法测量水中总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的主要仪器。中文名 智能程控定量封口机;智能定量程控封口机组成 温控器、加热腔、联轴器、电机、PCB板、检修口、接水盘特点 温控准确 不漏液、不破孔程控定量封口机工作原理:智能程控定量封口机配合51孔定量盘或97孔定量盘提供简单、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粪(耐热)大肠菌群、肠球菌和绿脓假单胞菌的实验方案。捷骋牌51孔定量盘和97孔定量盘是基于传统方法*大可能数 (MPN) 统计模型而设计的半自动定量方法。 通过9900Z sealer PLUS程控定量封口机自动将样品/试剂混合液分配到独立孔中。 培养结束后,阳性孔数可以转化为 MPN 值。 51孔定量盘可检测每 100 mL 水样中 1-200 MPN 值。 97孔定量盘可检测每 100 mL 水样中 1-2,419 MPN 值。 整个检测过程手工操作时间小于 1 分钟。程控定量封口机特点适用对象:用于酶底物法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的测量及质量控制机器重量:11Kg机器尺寸:394mm高x 368mm长x 341mm宽操作温度:10-32℃电源:220V噪音:≤50db自动计数功能;可对实验过程及使用数量进行追溯;预热时间仅需要2-3分钟;封口速度仅需要12秒 带有检修门,便于清洗加热辊 带有接水盘,便于清洗机器底座及避免触电;封口完后具有自动停止功能。开/关及退格键有定量液晶数显显示屏,新增睡眠模式,更加节能并能提高工作效率窗口有保洁窗口,智能化设计,自动显示错误信息新增检修门,便于清洗和维护。使用后直接翻合上,与机子连成一体,便于运输检修时不需拆卸机器,保洁方便程控定量封口机技术参数智能程控定量封口机 9900Z sealer plus(增强型)智能程控定量封口机9900Z sealer plus(实用款)稳定性可检测40,000个样品以上,使用寿命大于5年,温控等元器件进口(艾默生)温控传感器为国产;方便性开/关及退格键有定量液晶数显显示屏,新增睡眠模式,更加节能并能提高工作效率自动显示错误信息新增检修门,便于清洗和维护。开/关及退格键,有保洁窗口;橡胶隔垫托架使用后直接翻合上,与机子连成一体,便于运输使用后直接翻合上,与机子连成一体显示屏有(显示温度进度条、休眠、计数数值、错误代码)有计数功能有有检修门检修时不需拆卸机器,保洁方便检修时不需要拆卸机器接水盘有有风扇日本品牌国产重量≤11kg≤11kg尺寸394mm高x 368mm长x 341mm宽39cm 长 X 27cm 宽 X 30cm 高预热时间≤3min≤3min噪音50dba50dba外罩温度40oC40oC封口速度≤10秒 ≤10秒工作电压AC 220V±10%,50HZAC 220V±10%,50HZ封口速度51孔、97孔定量检测盘封口时间≤10秒/个51孔、97孔定量检测盘封口时间≤10秒/个
    留言咨询
  • 简介该产品采用酶底物法微生物检测技术,可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现场水质在线卫生指标监测,能够快速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检出下限达到1MPN/100mL,在线检测时间缩短至4-18h,可满足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医疗用水等水质监测。产品特点● 具有脱机手动、脱机自动、联机自动等多种测量模式可选;● 具有温度、仪器故障、缺试剂等多种报警功能;● 具有多个独立的恒温培养检测系统,保证相对高频率的采样;● 具有内置浊度修正功能;● 具有自动管路消毒、清洗功能,保证采样管路尽量无菌,测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操作简单,满足无人值守在线连续监测,可远程上传检测数据结果;● 可根据实际检测水样的特点,使用便携式校准模块(依据国标方法)进行现场校正。
    留言咨询
  • 产品简介废水粪大肠菌群检测仪LK-2010是由程控定量封口机、51或97孔定量检测盘、100mL定量瓶、酶底物检测试剂四部分组成。检测水样范围:饮用水、源水、瓶装水、中水、二次供水、管网水、废水、食品水、畜牧用水、医疗用水等。产品原理该检测方法采用大肠杆菌产生β-半乳糖苷酶分解色源底物-ONPG(Orth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 使培养液呈黄色。大肠埃希氏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分解MUG(4 - methyl-umbelliferyl-β-glucuronide)使培养液在波长366 nm 紫外光下产生荧光的原理,来定性定量水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技术参数序号指标名称技术指标1名称废水粪大肠菌群检测仪LK-20102用途用于GB5750-2006酶底物法检测水质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粪大肠菌群3可靠性无漏液,无破孔4稳定性可检测40,000个样品以上,使用寿命大于5年5方便性开/关及退格键有定量数显窗口6快捷性无需无菌室,24h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7重量≤25kg8尺寸39cm 长 X 27cm 宽 X 30cm 高9预热时间≤30min10噪音50dba11外罩温度40oC12封口速度13工作电压AC 220V±10%,50HZ14封口速度51孔、97孔定量检测盘封口时间≤12秒/个15工作环境温度-10oC-50oC16检测范围配合51孔定量检测盘检测范围0-200MPN/100ml(水样不稀释)配合97孔定量检测盘检测范围0-2419MPN/100ml(水样不稀释)产品优势该检测方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相比我国标准的检测方法,如多管发酵及滤膜法具简便快捷,其选择性培养基具有抑制杂菌的作用,假阳性低,定量准确。由于该方法的方便快速,在实验室日常检测中能提高效率,缩短检测时间,在应急监测中能及时报出数据,避免造成大的公共安全事故。
    留言咨询

托拉芬群相关的耗材

  • 粉末样品托架套装 PELA9040
    粉末样品托架套装用于测定粉末样品订货信息:产品描述部件编号粉末样品托架套装PELA9040
  • 水质大肠菌群检测纸片 5023 1份/包
    七、水质大肠菌群检验纸片使用说明(十五管法)1适用范围:适用于水源水中总大肠菌群的快速检验。2方法原理:将乳糖、显色剂和选择性培养基加载在纸片上,经培养后能够在纸片上生长并发酵乳糖产酸的即为大肠菌群阳性,记录每个稀释度大肠菌群阳性纸片数,根据大肠菌群MPN表查出相应的大肠菌群数。3操作方法3.1用灭菌吸管吸取10mL水样插入装有大纸片的塑料薄膜袋中,均匀涂布,共做5个重复;分别取1mL水样加到小纸片中,共接5个重复;另取1mL水样加到9mL无菌水中混匀,用1mL灭菌吸管分别吸取1mL(即0.1mL水样),加到最后5片小纸片中。3.2将接种好的纸片平放于培养箱中,36℃±1℃,培养15~24h观察结果。3.3观察每片颜色变化,若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或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阳性。3.4根据每个稀释度的阳性反应纸片数,查MPN表(表3)可得出水样中总大肠菌群的MPN值。3.5对于阳性纸片,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用无菌镊子在阳性菌斑处挑取少许带菌滤纸,用3mL无菌水混匀,接种到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测试片上,进行44.5℃培养和检验。
  •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 CRM003
    【产品名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货号、规格、产品形态及包装形式】货号 规格 产品形态 包装形式 CRM003 32.8g 脱水干粉 瓶装【产品用途】用于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快速检测和计数。【检验原理】蛋白胨和酵母膏粉提供氮源和微量元素,氯化钠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十二烷基liu suan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琼脂是培养基凝固剂;混合色素分别与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所对应的酶发生特异性反应,水解底物,释放出显色基团,使大肠菌群产生紫红色的菌落,大肠杆菌产生蓝绿色的菌落;大肠杆菌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靛基质,与靛基质试剂作用,在大肠杆菌菌落周围形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配方成分】成分 含量(每升)蛋白胨 10.0g琼脂 12.0g酵母膏粉 3.0g十二烷基liu suan 钠 0.1g氯化钠 5.0g混合色素 2.7g蒸馏水 1000ml终末 pH 7.0±0.2【使用方法】脱水干粉培养基使用: 称取本品干粉32.8g,用1000mL蒸馏水或纯水溶解。混合均匀加热至100℃,并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无需灭菌,冷至50℃左右,备用。(注:配制不同用量体积,可按比例扩增或缩小。)后续操作可参考“平板凝胶培养基使用”。后续操作可参考“平板凝胶培养基使用”。【质量控制】1. 外观方面:平板凝胶/瓶装凝胶培养基:淡黄色凝胶。下列质控菌株接种待测试培养基,36℃±1℃培养24h,结果如下: 【储存条件及保质期】平板凝胶/瓶装凝胶: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三个月。1、称量脱水干粉培养基时避免粉尘扬起,应佩戴口罩操作以免吸入粉尘引起呼吸道系统不适。3、质检报告下载:首先,登录环凯网站;然后,打开“客服中心”页面,点击“产品质检报告”,输入产品批号搜索即可。【废物处理】Q/HKSJ 03 普通微生物培养基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