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氧指数阻燃测试仪

仪器信息网氧指数阻燃测试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氧指数阻燃测试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氧指数阻燃测试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氧指数阻燃测试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氧指数阻燃测试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氧指数阻燃测试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氧指数阻燃测试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氧指数阻燃测试仪相关的论坛

  • 求阻燃氧指数法的原始记录

    求纺织品阻燃氧指数法原始记录 和床上用品阻燃性能(GB/T 20390.1和.2)原始记录,我们新上的项目无从下手望大家都帮助帮助

  • 【求助】阻燃性能制样求助

    刚买了一台氧指数测定仪和阻燃性能测定仪,但我们是阻燃粉体的,刚开始做,对表征不是很了解,因此,对于在氧指数测定仪上测定所需要的长方体标准样块不会制备,到底要怎么做??我要具体的方法,从粉体到能在阻燃性能测定仪器上用的中间过程!!谢谢!!也可推荐这方面的设备!![em06]

  • 【分享】各国不同的防火阻燃性纺织品的评价标准

    绝大部分的纺织材料是可燃的,即使经过阻燃技术处理也难以阻止纤维在火焰中燃烧。但经过阻燃处理的纺织品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燃烧速度或离开火源后能够迅速停止燃烧,因此阻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火险隐患无所不在。为了减少由于纺织品易燃引起的火灾事故,减少由此造成的对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危害,纺织品燃烧性能的测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针对纺织品的不同用途,世界各国制定的阻燃法规也已由飞机内饰纺织材料、地毯和建筑装潢材料逐渐扩大到睡衣、家具沙发套、床垫和室内装饰物等。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服装以及睡衣必须是具有阻燃功能的,且须在产品上标明。中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和标准化工作也在不断加大力度。   评判标准   评判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用两种标准:一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即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另一种是通过测定样品的氧指数(也称极限氧指数)来进行评判。面料燃烧都需要氧气,氧指数LOI是样品燃烧所需氧气量的表述,故通过测定氧指数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性能。氧指数越高则说明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表示越难燃烧。该指数可用样品在氮、氧混合气体中保持烛状燃烧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百分数来表示。从理论上讲,纺织材料的氧指数只要大于21%(自然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其在空气中就有自熄性。根据氧指数的大小,通常将纺织品分为易燃(LOI35%)四个等级。事实上,几乎所有常规纺织材料(纤维)都属易燃或可燃的范围。

  • 阻燃测试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18855.html[/url]服务介绍阻燃测试旨在验证被测物推迟火焰延续、蔓延、扩散等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阻燃性测试已经形成多种标准,成为相关业界非常重点的检测项目。[b]产品范围:[/b]塑料产品、橡胶产品、汽车内外饰材料[b]相关资质:[/b]CNAS、CMA[b]测试周期:[/b]7-10个工作日[b]服务项目:[/b][table][tr=rgb(90, 140, 183)][td]项目名称[/td][td]测试标准[/td][td]服务周期(天)[/td][td]送样要求[/td][td]资质情况[/td][/tr][tr][td=1,6]汽车大板燃烧[/td][td=1,6]GB8410-2006[/td][td=1,6]7[/td][td=1,6]标准尺寸:356×100mm, 厚度小于13mm非标试样需按标准要求送样:1. 试样宽度3~60mm,长度至少356mm,试样尽量制成接近零件的宽度2. 零件宽度大于60mm,长度至少138mm,燃烧距离相当于从第一标线到火焰熄灭时的距离或从第一标线开始至试样末端的距离;3.试样宽度3~60mm,且长度小于356mm或零件宽度大于60mm,长度小于138mm,则不能标准实验[/td][td=1,6]CNAS[/td][/tr][tr][/tr][tr][/tr][tr][/tr][tr][/tr][tr][/tr][tr][td]HB阻燃等级[/td][td]UL94-2018 section 7[/td][td]7[/td][td]125×13mm,厚度13mm[/td][td]无[/td][/tr][tr][td=1,2]V-0,V-1,V-2 阻燃等级[/td][td=1,2]UL94-2018 section 8[/td][td=1,2]10[/td][td=1,2]125×13×(0.025~13)mm样品需规则、平整[/td][td=1,2]无[/td][/tr][tr][/tr][tr][td=1,4]极限氧指数[/td][td=1,4]GB/T 2406.2-2009[/td][td=1,4]7[/td][td=1,4]塑料:80~150×10mm, 厚度小于10.5mm发泡材料:80~150×10×10mm软片或软膜:140×52mm×原厚薄膜:140~200×50mm×原厚,30pcs[/td][td=1,4]CNAS[/td][/tr][tr][/tr][tr][/tr][tr][/tr][/table]

  • 极限氧指数测试仪/极限氧指数仪

    极限氧指数测试仪/极限氧指数仪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700_667324_3037432_3.png 产品详细:  试样垂直固定在向上流动的氧、氮混合气体的透明燃烧筒里,点燃试样顶端,观察试样的燃烧特性,把试样连续燃烧时间或试样燃烧长度与给定的极限值相比较,极限氧指数测试仪通过在不同氧浓度下的一系列试验,测得维持燃烧时以氧气百分含量表示的最低氧深度值。  符合标准:  ISO 4589-2,ASTM D2863,GB/T 2406,GB/T 5454  技术参数:  1. 燃烧筒:由内径至少75mm和高度至少450mm的耐热玻璃管构成。筒底连接进气管,并用直径3-5mm的玻璃珠充填,高度为80-100mm,在玻璃珠的上方放置一金属网,以承受燃烧时可能滴落之物,维持筒底清洁;  2. 点火器:内径为2mm±1mm的管子通以丙烷或丁烷气体,在管子的端头点火,火焰高度可用气阀调节,能从燃烧筒上方伸入以点燃试样,火焰高度为15 - 20mm;  3. 利用最新的氧分析仪技术,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供气机构,氧气浓度数字读数的±0.1%;  4. 特殊耐热石英玻璃管,用耐热的高硼硅制的燃烧筒,提供两种型号的试样架:  a) 可用于无支撑的试样,如纺织品、塑料片和纸张等 ,试样大小:150×37.5 mm,厚度小与12mm;  b) 有支撑的棍形试样,如塑料和木材能,试样大小:150mm长,直径小于10 mm。  5. 仪器具有自动校准功能;  6. 数字化显示氧浓度,直接控制氧气浓度;  7. 自动控制氧气和氮气浓度达到预期浓度;  8. 数显显示器,可直观显示仪器状态,氧气浓度,气体流量,石英玻璃管温度,使用时间;  9. 配备气体截止阀、流量计,过滤器;  10. 配有燃烧器和技术手册;  11. 外形尺寸:460 mm(W)×410mm(L)×780mm (H);  12. 重量:45kg。

  • 关于对窗帘阻燃等级要求

    根据国内外重大火灾数据统计调查分析,发生重大火灾的起因及轰燃与建筑物内大量使用易燃性装饰材料有关。据统计,50%以上的原因是由于纺织品不阻燃而引起。特别是窗帘,帷幔、墙布等垂直悬挂的纺织品,一旦起火,极易形成火势上下迅速蔓延扩散。中国消防法明确规定,酒店等大型公共场所的窗帘必须具有B1级的阻燃功能。该阻燃标准对阻燃窗帘的基本要求是:l 不影响窗帘的手感,垂感;l 对人体无害无毒,保持窗帘原有风格;l 阻燃的水洗有效性,一般要求水洗10次以上。【阻燃窗帘的特征及实现方法】阻燃窗帘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很高的极限氧指数的窗帘。窗帘的密度越高,纤维的毛羽越小,窗帘的阻燃效果越好。窗帘的阻燃效果的工艺实现途径:l 纤维的改性(用改性阻燃纤维是最好的选择,具有永久性阻燃的特征);l 后整理助剂(常用的阻燃剂有:含磷化合物、含磷和氮化合物、铵盐、金属盐、硼酸及其化合物、氧化锆、锑等金属氧化物等);l 阻燃贴合涂层【阻燃窗帘的测评点】l 着火性:自燃点,闪点、氧指数等;l 燃烧速度:火焰扩散速度,炭化长度面积、火焰滴定等;l 延燃性:续燃时间、残燃时间等;l 发热性:燃烧热能、温度等;l 毒性:气体成分

  • 求助--阻燃性能测试

    有没有专门从事阻燃性能测试的朋友,我想要查找一些关于阻燃剂测试仪器方面的资料(比如制样、操作、判断标准),但是一直找不到,请高人指点一下。谢谢啦。

  • 【转帖】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于含可燃的碳氢链段、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未经阻燃处理的聚氨酯是可燃物,遇火会燃烧并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烟雾,特别是聚氨酯软泡开孔率较高,可燃成分较多,燃烧是由于较高的空气流通性供给氧气,且不易自熄,给灭火带来困难。1. 阻燃原理一般,通过添加阻燃剂提高泡沫塑料的阻燃性,以延缓燃烧、阻烟甚至使着火部位自熄。也可采用含阻燃元素的多元醇(即反应型阻燃剂)为泡沫原料。阻燃剂必须具有以下一种或数种功能:能在着火温度或接近着火温度下吸热分解成不可燃物质;能与泡沫燃烧产物反应生成不易燃物质;可分解出能终止泡沫自由基氧化反应的物质。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含磷阻燃剂主要在凝聚相发挥作用,磷化物可以消耗泡沫塑料燃烧时分解出的可燃气体,使其转化成不易燃烧的炭化物,泡沫体中磷(P)含量达1.5%左右时即可获得较佳的阻燃效果。含卤素阻燃剂主要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中发挥作用,卤素是泡沫塑料燃烧反应的链终止剂,在塑料燃烧时生成卤化氢而抑制燃烧反应。据有关资料,为使泡沫获得较满意的阻燃性能,茂密体中溴(Br)质量分数应达12% -14%,或氯(cl)质量分数达18% ~ 20%。当磷- 卤联用时,由于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故0. 5%P +(4% - 5%)Br 或1%P +(8% - 12%)CI 即可使聚氨酯泡沫具有自熄性。典型的磷- 氮阻燃体系可有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等组成,在泡沫受热初期,阻燃剂分解产生磷酸等,它与多羟基化合物形成具有阻燃作用的磷酸酯并释放水蒸气:在高温下泡沫中的阻燃剂气化产生不燃性气体,使熔融的泡沫炭化形成疏松的多孔性阻燃层。氢氧化铝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水(质量分数可高达34%),结晶水在泡沫塑料生产过程中很稳定,但在泡沫塑料燃烧温度时将快速分解,吸收燃烧热,并在火源和泡沫间形成不燃性的屏障,从而起到阻燃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烟气抑制剂。2. 添加阻燃剂制备阻燃泡沫塑料人们发现,含磷、氮、卤素、锑、铝,硼等元素的塑料制品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一般可通过在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时在发泡配方中添加阻燃剂,使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选择阻燃剂,除了要考虑它对制品的阻燃效果(包括长期阻燃效果、遇火时的烟雾性等),还需考虑加入阻燃剂对发泡工艺的影响,以及对制品物性的影响。2.1 添加液态有机阻燃剂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应用最早而且成本经济的品种是TCEP。它容易迁移和挥发,阻燃持久性较差。为了减少挥发损失,可选用多氯化(多)磷酸酯和高分子量的齐聚磷酸酯。如三(二氯丙基)磷酸酯和卤代双磷酸酯。在硬泡配方中加入20%以内的三(2,3—二氯丙基)磷酸酯,可使硬泡的氧指数达26:添加15%该阻燃剂可使软泡的阻燃性能达到UL94HF - 1 或ASTMDl692阻燃要求。卤代双磷酸酯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常用的液态低挥发阻燃剂,耐水解性和热稳定性较好,尤其适用于聚胺酯软泡的阻燃。典型的产品有:四(2 - 氯乙基)二亚乙基醚二磷酸酯,含磷12%,氯27%;四(2 - 氯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含磷13%、氯30. 5%。其他产品如3 - 亚丙基二磷酸酯、四(1,3 - 二氯- 2 - 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2 - 亚乙基二磷酸酯,在聚氨酯泡沫特别是在软泡中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相对于100 份聚醚多元醇,在配方中加入12 份上述阻燃剂中的一种,可使软泡的氧指数大于23,软泡的燃烧速率降低到原来的50%以下,可使软泡自熄;添加量为20%时,水平燃烧速率下降64%。阻燃剂用量15 ~ 10 份时,氧指数可达25。甲基磷酸二甲酯是一种不含卤素的高磷液态阻燃剂,磷元素的质量分数高达25%,因此用量小,软泡种添加5% - 10%的DMMP,可达到离火自熄的效果。在硬泡加入5%的DMMP,相当于加入14%TCEP 火加入18%磷酸三(2,3 - 氯丙基)酯所达到氧指数24. 5 的相似阻燃效果。加阻燃剂延缓了泡沫的热分解,使得起始分解温度提高。在一定程度内,泡沫中阻燃剂含量越高,则阻燃性越高。阻燃剂对制品的某些物性有不良影响,所以一般应在保证泡沫物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地使用阻燃剂而达到阻燃效果。液态添加型阻燃剂的加入对发泡工艺的影响不大,但由于阻燃剂的增塑作用,将使得泡沫的硬度降低;并且阻燃剂添加量多时会明显延缓发泡时间。卤代磷酸酯类阻燃剂虽然与多元醇等原料有良好的混溶型,常温下为液态,但泡沫燃烧时,阻燃剂也分解,产生大量烟雾和腐蚀刺激性气体,因此国内外近年来关注无卤阻燃剂,包括含磷、氮元素的阻燃剂及无机阻燃剂。2.2 添加固态阻燃剂固态阻燃剂添加到液态原料中容易沉淀,一般在发泡前或发泡时加入。在组合聚醚中加入固态阻燃剂后一般需不停搅拌,以使料液均匀。固态阻燃剂会使物料粘度增加,降低了泡沫物料的流动性,添加无机阻燃填料对泡沫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颗粒越细越有利于阻燃性能的发挥,并且减轻对泡沫物性的不利影响。三聚氰胺是一种用于模塑聚氨酯泡沫的固体阻燃剂,主要通过分解吸热发挥阻燃效果。三聚氰胺研成微细颗粒,加入到聚醚多元醇中,进行发泡,它多用于软泡的阻燃。2.3 固态和液态阻燃剂复合使用固态阻燃剂使物料粘度加大,而液态阻燃剂降低料液粘度,它们可结合使用,不仅具有协同效应,而且可调节反应物料的粘度,得到高阻燃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采用高用量固态阻燃剂与液态阻燃剂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难燃、低烟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泡沫的阻燃性能高,氧指数可达30 以上,甚至50,可以通过建材GB8624 难燃B1 级试验;烟密度小,发烟速度低,比一般阻燃产品降低了数倍;耐火隔热性能优良。由于采用了大量粉末阻燃填料,不适合于喷涂、连续化生产,但可机械混合灌注成型。2.4 阻燃剂复合使用时的协同作用不同的阻燃元素,不同的阻燃剂复配使用,会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如磷化物与含氮化物等一起使用,有显著的协效作用。磷、卤阻燃剂共同使用时,阻燃效果更佳。固体阻燃剂三氧化锑粉末与卤化物配合使用才能发挥较好的阻燃效果。有研究表明,采用粉碎并经表面处理的三聚氰胺分散于聚醚多元醇中,并添加含溴、氯和磷的复合阻燃剂T201,泡沫物性没受阻燃剂影响,可制得泡沫氧指数达26 的阻燃聚氨酯软泡,达到汽车座椅所要求得阻燃性能。但不是所有的不同类型的阻燃剂都产生协同效应。据报道,在通常情况下,含卤代磷酸酯不与锑化合物产生协同阻燃效应。其原因可能是当被阻燃的材料受热时,所含得卤代磷酸酯与锑化合物作用生成不挥发的磷酸锑,从而阻碍锑化合物进入[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发挥阻燃作用所致。3. 结束语在对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阻燃时,不仅需尽可能减少阻燃处理对发泡工艺和泡沫性能的不利影响,还必须注意环保,采用高效、低卤或无卤阻燃剂。聚氨酯泡沫塑料用于许多领域,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材料,国内外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越来越重视,在许多应用领域都有严格的阻燃要求。对阻燃问题不重视,就会给使用这种泡沫塑料的场所带来了火灾隐患。

  • 智能氧指数测定仪选购过程中的疑惑解答

    [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氧指数是衡量非金属材料阻燃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所谓氧指数,就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比的数值表示。铁道部有关文件当中规定:客车用地板革、玻璃钢的氧指数均应≥28。另按国家标准规定,试验用的氧气和氮气的纯度均为工业级。客户在选择购买智能氧指数测定仪时会有一些疑问,针对此问题,小编做了以下归纳总结,希望能帮到相关人士的技术疑惑。[/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1[/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设备是否可自动点火?[/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智能全自动氧指数测定仪[/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配有试样上端点火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试样上端点火自动控制,针对标准要求的点火时间,做到精准控制,避免人工点火造成的误差,配合上下运动装置和左右运动装置实现试样上边沿均匀点燃。在保证点火时间的同时,点火器部分能够实现旋转,以便测量火焰长度,点火上下运动过程平稳。[/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2[/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氧气、氮气浓度是否可精确调节?[/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智能全自动氧指数测定仪[/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采用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配合PLC 逻辑控制器,实现氧气流量、氮气流量的全自动控制,流量调整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好。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集成了流量控制、执行和反馈单元,真正的模块化结构,组态灵活、功能强大、调节精度高、速度快。PLC 逻辑控制器具有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功能,通过对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模拟量信号的控制,具有较高的精度,工作稳定性也有很高的提升。质量流量控制器的调节电压为0V~ +5V ,对应量程0L/min ~ 12 /min ,PLC 控制器的模拟量输出-10 V ~ +10 V ,对应控制值-2000~+ 2000。根据GB/T5454-1997 中附录B 氧浓度与氧气、氮气流量的关系,查表可知氧浓度对应的氧气、氮气流量值,通过计算流量对应的电压值,电压值对应的控制值,即可实现对氧浓度的调节。例如:所需氧浓度为30.0% ,经查表对应氧气流量为3.42 L/min ,氮气流量为7.98 L/min ,操作软件利用通讯将氧气控制值285 和氮气控制值665 发送至PLC ,PLC 控制质量流量控制器实现对氧浓度的调节。调节换算机制:所需氧浓度为30.0% ,氧气调节流量3.42L/min,调节电压1.425 V ,控制值285 ;氮气调节流量7.98 L/min ,调节电压3.325 V ,控制值665 。[/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3[/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试验数据是否可保存利于后期查询[/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智能全自动氧指数测定仪采用使用WEINVIEW触摸屏PC 端操作软件,软件界面简洁明了,测试结束时,设备自动输出氧指数并生成测试报告且可自动编号、存储和打印(可选)。[/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4[/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设备是否带有通风橱?[/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全自动氧指数测定仪采用一体结构化的设计理念,[/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size=12.0pt][color=#333333]自带通风橱利于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排除实验室,可为客户解决实验室没有通风橱的烦恼。[/color][/size][/font]

  • 阻燃性试验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url]材料的可燃性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或制品进行有焰燃烧的能力。它包括了是否容易点燃,以及能否维持燃烧的能力等有关的一些特性。经过多年的发展,阻燃性测试已经形成多种标准,成为相关业界非常重点的检测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对客户提供的样品进行燃烧测试,根据燃烧的结果进行相应的等级评级,协助客户对产品进行品质管控。主要检测服务有:[color=#e53333]UL94垂直燃烧[/color]、[color=#e53333]UL94水平燃烧[/color]、[color=#e53333]氧指数测试[/color]、[color=#e53333]针焰燃烧测试[/color]、[color=#e53333]灼热丝燃烧测试[/color]、[color=#e53333]汽车内饰件的水平燃烧实验[/color]。典型图片:[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垂直燃烧试验[/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水平燃烧试验[/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汽车内饰件在水平燃烧试验[/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氧指数燃烧试验[/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灼热丝燃烧试验[/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针焰燃烧测试[/align]

  • 阻燃性试验

    [sub]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url]材料的可燃性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或制品进行有焰燃烧的能力。它包括了是否容易点燃,以及能否维持燃烧的能力等有关的一些特性。经过多年的发展,阻燃性测试已经形成多种标准,成为相关业界非常重点的检测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对客户提供的样品进行燃烧测试,根据燃烧的结果进行相应的等级评级,协助客户对产品进行品质管控。主要检测服务有:[color=#e53333]UL94垂直燃烧[/color]、[color=#e53333]UL94水平燃烧[/color]、[color=#e53333]氧指数测试[/color]、[color=#e53333]针焰燃烧测试[/color]、[color=#e53333]灼热丝燃烧测试[/color]、[color=#e53333]汽车内饰件的水平燃烧实验[/color]。典型图片:[/sub][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垂直燃烧试验[/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水平燃烧试验[/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汽车内饰件在水平燃烧试验[/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氧指数燃烧试验[/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灼热丝燃烧试验[/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843.html[/img][/align][align=center]针焰燃烧测试[/align]

  • 【讨论】关于塑料氧指数测试

    [color=black][size=2][font=宋体]谁家参加了CNAS T0472[color=black][size=2][font=宋体]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的能力验证呢?讨论下。[/font][/size][/color][/font][/size][/color]

  • 汽车内饰阻燃测试

    汽车内饰材料的种类繁多, 但按原料不同归纳起来可分为 3 大类 : 第一类是纤维类, 第二类是塑料泡沫 , 第三类原料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以纤维类为主的纺织品主要用于汽车座椅面料、 地毯、气囊、 轮胎帘子线等, 其中在汽车座套织物发展中选用的纤维有棉纤维、 羊毛 、 涤纶等 , 织物有双针床拉舍尔织物、 特利科脱毛圈绒产品等。欧洲塑料制造业协会 (APME)已经指出 , 在现代汽车中 ,100kg 的塑料可以替 200 ~ 300kg 的传统材料, 因此塑料制品根据易成型 、 重量轻的特点, 主要用于汽车内部零件如门板、 顶棚 、 挡泥板等, 起着刚性支架作用。而橡胶应用最多的是轮胎 , 还有部分用于织物涂层 。 在汽车内部设计中, 有些易燃物质与人体接触的部位较多 , 比如座椅 、 汽车用地毯 、 安全气囊等, 当这些部位的内饰材料着火时直接与人体发生接触 , 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汽车有些部位如电池隔板 、 汽车引擎内衬等, 这些纺织品与汽车的发动机距离较近, 在汽车发动机出现故障时也容易引起火灾, 使整个汽车着火带来损失。针对以上的特点, 人们做了许多关于汽车内饰材料阻燃的研究 。如日本的前田裕本介绍了耐水解性聚乳酸纤维与天然纤维混和, 经热加工压缩成型 , 制成耐久性汽车部件 。松村一介绍了最近气囊的发展动向和气囊用基布的技术开发状况及今后的技术课题 。国内范慧俐等通过系统研究聚丙烯阻燃体系 , 确定了最佳配方 , 采用具有协同效应的复合阻燃剂体系和粉末聚丙烯, 使生产出的阻燃聚丙烯具有稳定的阻燃性能, 并与纯丙烯接近的机械性能, 据此制得的阻燃聚丙烯用于汽车电器上效果良好。天津纺织装饰品工业研究所的任青年根据阻燃涤纶丝纱线的特点, 探讨了 2m 以上特宽幅汽车用织物由 C 401S型性剑杆织机织制的工艺 , 具体介绍了织造过程中各工艺参数的选择。且具体叙述了阻燃涤纶 ATY汽车用内饰织物的工艺设计, 重点提出了 LT102 型剑杆织机的织造参数 。辽阳经编厂的王国才 、 王淑莉和一汽集团的刘振生、 孟祥君从宏观方面介绍了我国汽车工业用纺织品的需求状况和汽车用纺织品的发展前景, 简述奥迪 、 捷达轿车用阻燃装饰面料的研发情况。在阻燃工艺和方法方面 , 针对不同的纤维和织物的阻燃特点 , 已研究出许多阻燃工艺和方法 , 如棉织物的阻燃整理有氨熏工艺 (Proban法)、 PyrovatexCP 整理工艺等, 经检索文献发现单就汽车内装饰物的阻燃整理工艺的研究报道还很有限, 仅有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化工学院的程博闻、 吴波等在 《阻燃汽车衬垫毡的研制》 中介绍了以阻燃剂对回收再生棉进行阻燃整理 , 然后制得阻燃汽车衬垫毡对所用阻燃剂的游离氨 , 汽车衬垫毡的阻燃性能及其他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和天津纺织装饰品工业研究所的任青年在 《汽车内装饰用麻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及其性能变化》 文中介绍了汽车内装饰用麻棉织物 CD 有机磷阻燃剂浸轧式阻燃整理工艺 , 并采用国产和瑞士的阻燃剂做阻燃整理试验 , 就经、 纬向紧度差异较大的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汽车用塑料和橡胶制品的阻燃研究较少, 在塑料阻燃方面, 有中汽的田亚梅、 蒋巍的《汽车塑料阻燃剂新进展》 就汽车用塑料制品上所用的阻燃剂进行了研究。在橡胶阻燃问题上, 有河南工业设计规划院的李捷 、 王晋豫作的 《客车专用阻燃橡胶地板》 预测了市场需求并介绍了阻燃橡胶地板生产工艺主要工艺参数。早在公元前 83 年,希腊人就开始用矾溶液处理木质碉堡以提高碉堡的阻燃性。进入 20 世纪 60、70 年代,纺织品阻燃技术发展很快,各个国家开始制定各种防火法规及阻燃性能评价标准。目前的纺织品阻燃发展方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发新型阻燃剂,解决阻燃剂的毒性、耐久性、特效性及甲醛等问题;2、研究纺织纤维的燃烧性能和阻燃理论;3、完善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4、制定和完善纺织品的阻燃法规和标准. 燃烧过程需要可燃物、热和氧气三个要素,因此阻燃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现在的研究认为阻燃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覆盖层作用,在纤维表面形成覆盖层隔绝氧气并阻止可燃气体的扩散;2、气体稀释作用,阻燃剂吸热分解,放出氮气、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硫等稀释空气中的氧气及可燃气体,产生的气体还有散热降温的作用;3、吸热作用,某些阻燃剂在高温下发生相变或脱水、脱卤化氢等吸热分解反应,降低聚合物表面和燃烧区域的温度,从而减慢高聚物的热分解速度来起到阻燃作用;4、熔滴作用,涤纶的阻燃大多以此方式实现,在阻燃剂作用下纤维材料发生解聚,熔融温度降低,纤维在裂解之前软化、收缩、熔融滴落,大部分热量被带走,从而中断燃烧过程;5、终止自由基链反应,[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阻燃剂的作用主要是将高能量的自由基 HO和 H转化成稳定的自由基,抑制燃烧过程的进行,达到阻燃目的。 阻燃剂按化合物的类型来分主要有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两大类。无机阻燃剂是一种无卤阻燃剂,具有安全性高、抑烟、无毒、价廉等优点,主要包括无机水和金属化合物、硅系阻燃剂、无机磷系阻燃剂和可膨胀石墨等;有机阻燃主要包括卤素(氯系、溴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该类阻燃剂因阻燃元素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但卤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 HBr、HCl 等刺激气体,欧盟已停止使用。 阻燃整理主要是在纺织品的后整理加工过程中对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即通过吸附沉积、化学键合、非极性范德华力结合及粘合等作用,使阻燃剂固着在织物上,从而获得阻燃效果。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的加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轧焙烘法:目前的阻燃整理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工艺流程为:浸轧整理液→烘干→焙烘→后处理。轧烘焙法整理流程比较简单、高效。 浸渍法:工艺流程为:浸渍→干燥→后处理。它是将织物放在阻燃液中浸渍一定时间,取出烘干即可,有时阻燃整理可与染色工艺同浴进行,此法为间歇式整理,效率不高。 涂布法:它是将阻燃剂混入树脂内进行加工。根据机械设备的不同分为刮刀涂布法、浇铸涂布法和压延涂布法,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此外还有喷雾法,即将阻燃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整理液后均匀喷洒到织物表面,然后烘干或晾干,织物即达到所需功能性效果,但是此法耐久性不及上述三种方法。

  • 氧指数测定仪留样再测

    氧指数测定仪检测聚氨酯泡沫塑料样品,实验室质量控制“留样再测”的标准控制限是多少?GB/T2406.2上没有说明啊,其他检定规程不太熟悉,望各位大虾们指点一二啊!不胜感激!

  • 聚丙烯(PP)阻燃剂资料宝典,收藏版

    聚丙烯(PP)阻燃剂资料宝典,收藏版

    聚丙烯(PP)作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其消费量仅次于聚乙烯。由于其相对密度小、化学性能好、电绝缘性好、耐高温、易加工、耐腐蚀,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医药、家电、食品包装、建筑等领域。[align=center][img=,482,20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311105106980_2549_2879355_3.jpg!w482x200.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480,20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311105270203_7785_2879355_3.jpg!w480x200.jpg[/img][/align][align=center][b]图1 阻燃PP的应用[/b][/align] 但聚丙烯不可忽视的缺点之一便是其易燃性,17-18%的低氧指数值以及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熔滴,极易引发火灾并导致火势迅速蔓延,这对聚丙烯基材料的广泛应用造成极大限制。因此,[b][color=#021EAA]聚丙烯阻燃剂[/color][/b]的研究就对聚丙烯材料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align=center][b][color=#FF691F]那么,关于聚丙烯阻燃剂你又了解多少呢?[/color][/b][/align][align=center][b][color=#FF691F]来来,看这[/color][/b][/align][b][color=#2C1EDC]一、阻燃机理[/color][/b] 高聚物的阻燃性常通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阻燃、凝聚相阻燃及中断热交换阻燃等机理实现。但燃烧和阻燃都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影响和制约因素,一般是由很多阻燃体系同时以几种阻燃机理起作用。[b] 1.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阻燃机理[/b]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阻燃是通过抑制促进燃烧反应链增长的自由基而发挥阻燃功能的,主要以三种方式来实现,包括: (1) 阻燃材料受热或燃烧时能产生自由基抑制剂,从而使燃烧链式反应中断。卤系阻燃剂主要以这种方式达到阻燃目的。对卤素化合物的阻燃研究,得出阻燃效果依次为HIHBrHClHF。另外,磷也可以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起阻燃作用,其阻燃机理与卤素捕获自由基理论类似。 (2) 阻燃材料受热或燃烧时生成细微粒子,它们能促进自由基相互结合以终止链式燃烧反应。比如在可燃气体中混有一定量的惰性微粒,它不仅能吸收燃烧热、降低火焰温度,而且会如同容器的壁面那样,在微粒的表面上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燃烧反应中大量的高能量氢自由基转变成低能量的氢过氧基自由基,从而抑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燃烧。 (3) 阻燃材料受热或燃烧时释出大量惰性气体或高密度蒸气,前者可稀释氧和气态可燃产物,并降低可燃气体的温度,致使燃烧终止。后者则覆盖于可燃气体上,隔绝它与空气的接触,因而使燃烧窒息。一些阻燃剂,比如聚磷酸铵、硼酸和三聚氰胺等在燃烧温度下能释放出NH3、H2O和N2等不燃性气体,这些气体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中能稀释可燃性气体的浓度,降低高聚物基材和火焰区温度,减慢热裂解反应的速度,使之降到着火极限以下,起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阻燃效果。[b] 2. 凝聚相阻燃机理[/b] 这是指在凝聚相中延缓或中断固态物质产生可燃气体的分解反应而阻止燃烧。 它主要以四种方式来实现,包括: (1) 阻燃剂在固相中延缓或阻止可产生可燃性气体和自由基的热分解。 (2) 阻燃材料中比热容较大的无机填料,通过蓄热和导热使材料不易达到热分解。 (3) 阻燃剂受热分解吸热,使阻燃材料升温减缓或中止。目前通常使用的氢氧化铝及氢氧化镁均属于此类阻燃剂。 (4) 阻燃材料燃烧时在其表面生成多孔炭层,此层难燃、隔热、隔氧,又可以阻止可燃气体进入燃烧[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致使燃烧中断。膨胀型阻燃剂即按此机理阻燃。[b] 3. 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b] 这是指将高聚物燃烧产生的部分热量带走,致使材料不能维持热分解温度,因而不能持续产生可燃气体,于是燃烧自熄。例如,当阻燃材料受强热或燃烧时可熔化,而熔融材料滴落将大部分热量带走,致使燃烧延缓,最后可能中止燃烧。[b][color=#4676D9] [/color][color=#2C1EDC] 二、聚丙烯阻燃剂分类[/color][/b] 聚合物材料较为常用的阻燃剂是: 含有N、P、Cl、Br、Al、Mg、Si、B等元素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聚合物材料常用的阻燃剂的分类见下图:[align=center][img=,690,41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7/201807311106400990_9272_2879355_3.jpg!w690x416.jpg[/img][/align] 由于聚丙烯(PP)的单体中没有活性基团,所以反应型阻燃剂对聚丙烯不大适用。聚丙烯阻燃采用的是[b][color=#021EAA]添加型阻燃剂[/color][/b],常用的阻燃剂为: 卤系、磷系、无机氢氧化物、含硅化合物以及膨胀型阻燃剂。[b] 1. 卤系阻燃剂[/b] 卤系阻燃剂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有机阻燃剂之一,添加量少、阻燃效果显著,溴系阻燃剂的用量在10wt%左右时,即可使材料的氧指数达到25%以上。目前聚烯烃阻燃应用较多的是[b][color=#021EAA]含氯或溴的阻燃剂[/color][/b]。 [table][tr][td] [align=center][b]分类[/b][/align] [/td][td] [align=center][b]举例[/b][/align] [/td][td] [align=center][b]说明[/b][/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含氯阻燃剂[/align] [/td][td] [align=center]主要有氯化石蜡、氯化聚乙烯等[/align] [/td][td] [align=center]-[/align] [/td][/tr][tr][td] [align=center]含溴阻燃剂[/align] [/td][td]典型的有十溴二苯乙烷(DBDPE)、十溴联苯醚(DBDPD)、八溴联苯醚(OBDPO)、四溴联苯醚(TBDPO)、四溴双酚A(TBA),六溴环十二烷(HBDC)、双(三嗅苯氧)乙烷、TBA/PC低聚物等,其中[b][color=#021EAA]十溴二苯乙烷[/color][/b]应用最为广泛,十溴二苯乙烷与三氧化二锑联用时对聚丙烯的阻燃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td][td]含溴阻燃剂在分解时产生HBr,因而阻燃效果较好,应用极为广泛[/td][/tr][/table] 同时,卤系阻燃剂也存在着以下[b][color=#021EAA]缺点[/color][/b]: (1) 在高温、明火情况下会放出卤化氢气体并伴有浓烟,易导致人体窒息; (2) 卤系阻燃剂(特别是多溴苯醚)大多可以分解产生可萃取性有机化合物,这是一种环境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具有亲脂疏水、难降解等特点,能通过各种方式在人体中富集,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因此,近年来欧洲逐步提出了禁用多溴苯醚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款,禁用范围也逐步扩大。迄今为止多溴联苯、五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已被欧盟委员会颁布的《关于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列为禁品。在受到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压力下,卤系阻燃剂的研究发展面临重大挑战。[b] 2. 磷系阻燃剂[color=#4676D9][/color][color=#021EAA]有机磷系阻燃剂[/color] 分类:[/b]包括磷酸酯、亚磷酸酯、有机盐类、氧化磷、含磷多元醇及磷氮化合物等,但应用最广的是[b][color=#021EAA]含卤磷酸酯([/color][/b]含卤磷酸酯兼具阻燃及增塑双重功能,在阻燃PVC中大量应用)。[b] 机理:[/b]从机理上讲有机磷系阻燃剂在火灾初期的高聚物分解阶段起作用。它能促进高聚物脱水炭化,从而使高聚物不能产生可燃性气体,并且由于不挥发性磷化合物起凝结剂的作用,使炭化物形成保护性炭膜,以隔绝外界的空气和热。[b][color=#4676D9][/color][color=#021EAA]含磷无机阻燃剂[/color] 分类:[/b]最主要的产品有红磷、磷酸铵盐、聚磷酸铵(APP),次要的有其它磷酸盐,包括如磷酸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铵等。[b] 其他:[/b]随着无卤阻燃剂材料用量的增加,含磷无机阻燃剂用量也在增加,将红磷与卤系阻燃剂并用可提高阻燃效率。聚磷酸铵(APP)的热稳定性良好,热分解温度在250℃以上,分解释放出氨和水,并生成磷酸。[b] 3. 无机阻燃剂 机理:[/b]无机阻燃剂的阻燃作用主要是通过比容大的填料的蓄热和导热使材料达不到分解温度或通过阻燃剂受热分解吸热,使阻燃材料温升减缓或终止来实现。[b] 优点:[/b]这类物质具有热稳定性好、阻燃、无毒、不挥发、不产生腐蚀性气体、发烟量小、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b] 分类:[/b]是低卤无卤阻燃体系的主要原料,主要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水滑石等。其中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应用较多,但由于热解时温度各不相同,产生的水量不同,所以在阻燃效果方面不尽相同。[b] 4. 含硅阻燃剂[/b] 硅系阻燃剂是一种新型的无卤阻燃剂,是一种成炭型抑烟剂,它在赋予聚合物优异阻燃抑烟性的同时,还能改善聚合物的加工性能及提高聚合物的机械强度。[b] 优点:[/b]硅系阻燃剂具有高效、无毒、低烟、无熔滴、无污染的特点,在众多的无机阻燃体系中备受关注。[b] 分类:[/b]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b][color=#021EAA]无机硅系阻燃剂[/color][/b]和[b][color=#021EAA]有机硅系阻燃剂[/color][/b]两大类。[b][color=#4676D9][/color][color=#021EAA]无机硅系阻燃剂[/color][/b] 通常是指多孔类硅酸盐阻燃剂以及层状硅酸盐阻燃剂。[b][color=#4676D9][/color][color=#021EAA]有机硅系阻燃剂[/color] 阻燃机理:[/b]当聚合物材料燃烧时,有机硅生成碳化硅,阻止燃烧生成的挥发物外逸、隔绝氧气与树脂接触、防止熔体滴落,从而达到阻燃目的。[b] 有机硅阻燃剂[/b]主要有:硅油、硅树脂、硅橡胶及有机硅烷醇酞胺等。[b] 5. 膨胀型阻燃剂[/b] 膨胀型阻燃剂(IFR)是一类以碳、氮、磷为主要成分的阻燃剂,一般由3个部分组成: (1) 炭源(或成炭剂):多为富碳的多羟基类物质,如淀粉、糊精、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山梨醇、木质素、聚酰胺、酚醛树脂等; (2) 酸源(或脱水剂):多为无机酸或在高温下可生成酸的盐类,如酸、硼酸、硫酸、硫酸铵、磷酸铵、聚磷酸铵、聚磷酸盐、三聚氰胺磷酸盐等; (3) 气源(或发泡剂):多为含氮、碳的化合物,如脲醛树脂、尿素、聚酰胺、双氰胺、三聚氰胺等。[b] 常见的膨胀型阻燃剂体系有:[/b] (1) 磷-氮系单质膨胀型阻燃剂(将酸源、炭源、气源集于一体的IFR); (2) 混合型膨胀型阻燃剂(将气源、炭源及酸源按一定的比例复配成); (3) 聚磷酸铵(APP)膨胀阻燃体系; (4) 双氰胺、胍和脲及其盐类。[b] 声明:本文由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整理编辑,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b]

  • 阻燃测试问题

    请问阻燃测试报告里面是否垂直燃烧和水平燃烧都必须要满足,还是只需要符合其中一个就可以了?

  • 【原创大赛】隔热性能测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阻燃泡棉导热系数对比测试

    【原创大赛】隔热性能测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阻燃泡棉导热系数对比测试

    [color=#990000]摘要:针对用户提供的阻燃泡棉样品,某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了样品在不同压缩率下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呈现出随压缩率增加(密度增大)导热系数降低的反常现象。本文介绍了针对这一反常现象所开展的对比测试,证明了这是一起典型的测试事故,此第三方机构的检测结果除违反常识规律之外,未压缩状态下的导热系数测量结果也存在2倍以上的误差。此次案例分析说明某第三方检测机构缺乏测试质量品控的管理措施,需加强测试仪器测量准确性的考核和校准。[/color][align=center]~~~~~~~~~~~~~~~~~~~~~~~~~~~~~~~~~~~~~~~~~~~~~~~~~~~~~~~~~~~~~~~~~~~~~~~[/align][size=18px][color=#990000]一、案例背景[/color][/size] 某材料生产厂家给某材料使用机构提供阻燃泡棉产品,随产品附带了某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测试报告展示了阻燃泡沫送检样品在不同压缩率下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出随着压缩率的增加(阻燃泡棉密度增加),导热系数呈线性上升趋势。 针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结果呈现出的反常现象,材料使用机构对检测报告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由此提出更换检测机构对阻燃泡棉从新进行测试,以进行对比验证。[size=18px][color=#990000]二、某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结果[/color][/size] 针对阻燃泡棉送检材料,如图1所示,某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取样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参数如下: (1)样品尺寸:直径25mm,厚度8mm。 (2)材料密度:250±40kg/m3。 (3)测试温度:23±2℃,湿度50±5%RH。 (4)测试方法:ASTM D5470-17。[align=center][img=导热系数测试,550,35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1/202111301717082642_9738_3384_3.png!w690x444.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1 阻燃泡棉被测材料[/color][/align][color=#330033] 具体测试条件如图2所示,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color][align=center][img=导热系数测试,550,28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1/202111301718239403_914_3384_3.png!w690x354.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2 导热系数测试条件[/color][/align][align=center][img=导热系数测试,550,26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1/202111301718379552_9327_3384_3.png!w690x331.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3 不同压缩率时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color][/align] 从上述某第三方检测机构测量结果可以发现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按照图2所示的测试条件,压缩率为20.9%时,计算得到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应为0.135W/mK,而不是报告中所示的0.127W/mK。 (2)按照图3所示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以及纠正后的数据,得到如图4所示的不同压缩率下导热系数的变化。由此可见,随着压缩率的增加,被测样品密度随之增加,但导热系数呈线性降低变化趋势,这显然严重违背一般低密度材料导热系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规律。[align=center][img=导热系数测试,550,33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1/202111301718539012_8230_3384_3.png!w690x426.jpg[/img][/align][color=#990000][/color][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4 阻燃泡棉导热系数随压缩率变化测试结果[/color][/align][size=18px][color=#990000]三、比对测试结果[/color][/size] 针对阻燃泡棉送检材料我们开展了比对测试,测试参数如下: (1)样品尺寸:50mm × 50mm × 40mm。 (2)测试温度:22±1℃,湿度30± 5%RH。 (3)压缩率 : 0、5、10、20、30、40、50和60%。 (4)测试方法:ISO 22007-2。被测样品如图5所示,样品测试如图6所示,比对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导热系数测试,550,29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1/202111301719202498_7446_3384_3.jpg!w690x369.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5 阻燃泡棉比对测试样品[/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导热系数测试,550,45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1/202111301719319834_2567_3384_3.jpg!w690x571.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6 不同压缩率下的导热系数测试[/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img=导热系数测试,550,33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11/202111301719432405_1591_3384_3.png!w690x414.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990000]图7 不同压缩率时的导热系数比对测试结果[/color][/align] 从图7结果可以看出,泡棉样品在无压缩情况下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与以往相近密度材料的测试结果近似,而且随着压缩率的增加,导热系数变化规律是呈线性增加趋势,这也符合低密度材料的规律。[size=18px][color=#990000]四、案例分析[/color][/size] 从上述对比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某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测试结果明显存在严重误差,导热系数随压缩率变化的方向都完成相反,显然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设备发生了严重问题。 某第三方检测机构所采用的方法是经典的D5470法,此方法适合低密度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但在测量中执行严格的测试规程和校准,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align=center]=======================================================================[/align]

  • 测试多溴联苯阻燃剂都要买哪些标准品

    准备开发纺织品中阻燃剂的测试,其中有一个阻燃剂为多溴联苯,看了从1溴到10溴,加上同分异构体,有两百多种,标准品不知道如何购买,请教有检测多溴联苯的各位高手,我应该如何购买标准品,另外7溴、8溴、9溴的价格也很高,要5、6千?

  • 【原创】塑料材料实验室建设

    空间 100m*m 包含恒温恒湿间一个(30m×m)通风厨两只试验桌试使用情况定测试仪器:主要包括常规物性测试,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其他小设备分析天平,0.0001g卡氏水分仪(连干燥炉)1000ppm色差仪 万能材料试验机 20KN 岛津冲击力试验机 CEAST 5.5J热变形温度测定仪磨耗仪 Taber氧指数燃烧仪纯水机马弗炉电脑若干温度计玻璃器皿温湿度计秒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