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自供电温度传感器

仪器信息网自供电温度传感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自供电温度传感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自供电温度传感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自供电温度传感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自供电温度传感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自供电温度传感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自供电温度传感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自供电温度传感器相关的论坛

  • 【分享】长寿命传感器

    2010年2月IEEE Spectrum上介绍了两种长寿命传感器。这两种方法都基于压电发电,一个微机电系统(MEMS)悬臂把机械运动转换成电能,而这个悬臂的运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驱动。一种是用放射性同位素,另一种则用环境收集到的振动。所有自供电通信节点必须保持它们的记忆状态,周期性地发送其状态。这需要0.1微瓦到1毫瓦的能量。 康内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少量镍-63(Ni-63)放射性同位素加入其原子核中的中子做成压电发电器。它可以放射无害的beta粒子,以维持每3分钟5mW的RF脉冲。其寿命可达100年。 荷兰的一个纳电子研究中心Imac创造了一个无线、自治的温度传感器,如下图所示。用铝氮化合物振动收集器。振动能量收集一般要求在特定频率下1微米的振动。该传感器每15秒可以测量温度,并把数据传到15米以外的基站。但是,这个传感器不能在大气压下封装,必须真空封装才能达到85微瓦。 这两个方案都被认为是原始创新,工业界尤其看好后一个方案,认为是有前途的。 这使我想起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在我国,也有人研究过低功耗的传感器,自供电传感器,传感器节点。但是,搞计算机的人提出电源局部供电加控制,搞电子的人提出降低电压、修改电路,搞战略研究的人提出需求,搞材料的人提出CMOS工艺中某些材料的修改。所有这些想法也都不错,就是形不成像上面说的那样的长寿传感器方案,并用实验证明其可行性。我们的研究老给我一个感觉,浮在上面,或者隔靴搔痒,类比的东西比较多,纸面上说说的东西比较多。最近,我在审一篇国内文章,谈软件容错。他不谈真正的软件容错技术,而是研究各种软件容错方法之间的调度算法。你软件容错方法一个都没研究,你怎么选择、调度呢?只能是纸面上的空谈。http://blog.51xuewen.com/upload/blog/Aimg/2010/3/22/%E4%BC%A0%E6%84%9F%E5%99%A8.JPG

  • 【转帖】线性温度传感器使用指南

    1.什么是线性NTC温度传感器?   线性温度传感器就是线性化输出的负温度系数(简称NTC)热敏元件,它实际上是一种线性温度-电压转换元件,就是说在通以工作电流(100uA)的条件下,元件的电压值随温度呈线性变化,从而实现了非电量到电量的线性转换。 2.线性NTC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这种温度传感器其主要特点就是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电压关系为一直线,这对于二次开发测温、控温电路的设计,将无须线性化处理,就可以完成测温或控温电路的设计,从而简化仪表的设计和调试。 3.线性NTC温度传感器的测温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就总的而言,测温范围可在-200~+200℃之间,但考虑实际的需要,一般无须如此宽的温度范围,因而规定三个不同的区段,以适应不同封装设计,同时在延长线的选用上亦有所不同。而对于温度补偿专用的线性热敏元件,则只设定工作温度范围为-40℃~+80℃。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电路的温度补偿之用。 4.延长线的选用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般的在-200~+20℃、-50~+100℃宜选用普通双胶线;在100~200℃范围内应选用高温线。 5.基准电压的含义是什么?   基准电压是指传感器置于0℃的温场(冰水混合物),在通以工作电流(100μA)的条件下,传感器上的电压值。实际上就是0点电压。其表示符号为V(0),该值出厂时标定,由于传感器的温度系数S相同,则只要知道基准电压值V(0),即可求知任何温度点上的传感器电压值,而不必对传感器进行分度。其计算公式为:V(T)=V(0)+S×T示例:如基准电压V(0)=700mV;温度系数S=-2mV/℃,则在50℃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V(50)=700—2×50=600(mV)。这一点正是线性温度传感器优于其它温度传感器的可贵之处。 6.温度系数S的含义是什么?    温度系数S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的变化与温度变化的比值,即温度每变化1℃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变化之值: S=△V/△T(mV/℃)。温度系数是线性温度传感器做为温度测量元件的物理基础,其作用与热敏电阻的B值相似,这个参数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是同一值,即-2mV/℃,而且各种型号的传感器也是同一值,这一点传统的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是无可比拟的。 7.互换精度这一参数有什么意义?   互换精度是指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同一工作电流、同一温场)对于同一个确定的理想拟合直线,每一只传感器的电压V(T)—温度T曲线与该直线的最大偏差,这个偏差通常按传感器的温度—电压转换系数S折合成温度来表示。由于传感器的输出线性化及温度—电压转换系数相同,即在测温范围内全程互换,所以互换精度表示了基准电压值的离散程度,即用基准电压值的离散值折合成温度值的大小来描述整批传感器之间的互换程度。一般分为三级:I级的互换偏差不大于0.3℃;J级不大于0.5℃;K级不大于1.0℃。 8.线性度的意义是什么?   线性度是描述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随温度变化的线性程度,实际上也就是传感器输出电压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相对于理想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一般情况下,其线性度的典型值为±0.5%,很显然传感器的线性度越高(其值越小),对于仪表的设计就越简单,在仪表的输入级完全不必采用线性化处理。 9.为什么说线性温度传感器是规范化输出?   所谓规范化输出,就是在0℃温度点上传感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输出的电压值仅限于某一小范围内,即使不互换,其基准电压值仅限定在690-710mV之间,这样在电路设计时,易于在宏观上把握传感器的输出情况,不论在桥路设计还是温度补偿,只要在690-710mV之间考虑,在调试中稍加调整即可。而不象普通的热敏电阻由于型号不同,其阻值也不同,针对不同的型号,需进行不同的设计计算。所以线性温度传感器的规范化输出,可以使仪表电路实现规范化设计。 10.用户如何检验线性温度传感器?   用户在购买传感器后,可在恒流的条件下,依温区的大小,采用两点或三点测试,以检验互换精度、线性度和温度系数。一般情况下,最简单的检验方法只要检验基准电压值即可。而所有电气参数,在交货时均有随货参数表(合格证),以提供该批传感器的详细参数指标。对测试条件有如下要求:恒流源:100μA±0.5%;恒温温场:波动度:≤±0.05℃;测试仪表:41/2或51/2数字电压表。 11.实际使用温度传感器是否一定要采用恒流源供电?   一般情况下是不必要的,桥路恒压供电完全可以(参见图1、图2)。这是因为在100μA左右的电流条件下,传感器的温度—电压转换系数变化量很小,可以给一个实测数量级的概念:在100μA时 S=-2mV/℃在40μA 时 S=-2.1mV/℃在1000μA时S=-1.9mV/℃而在实际的桥路恒压供电时,其电流变化不会有如此大的幅度。恒压供电时,传感器负载电阻值如何确定?   恒压供电时,负载电阻接在电源与传感器正极之间,信号从传感器正极与负极之间输出,设计电阻值R时,以在0C时使传感器工作电流为100μA即可。如传感器的基准电压为V(0)(mV),恒压源为VDD(mV),则R=(VDD-V(0))(mV)/0.1(mA)。对于计算出的电阻值R,如果实际的电阻没有这种阻值,可就近阻值选用,对测温精度没有影响。 12.线性温度补偿元件做为电路温度补偿有什么优越性?   这主要考虑热敏元件的输出规范化及温度系数的一致性,便于设计。另外,由于温度系数与晶体管电路中的晶体管基、射极电压的温度系数相同,做为稳定晶体管电路的工作点的基极偏流元件是非常合适的。而将几只元件串联使用,可以通过并联电位器方式,通过电位器的调节出不同的温度系数,以实现精确的温度补偿作用(参见图3)。这种温度系数可调的补偿元件,无须繁杂设计,对元件的工作电流也无严格要求,这也是这种线性热敏元件用于温度补偿的一大优点。 13.稳定性的含义是什么?   稳定性是指传感器的基准电压值年漂移量,这个漂移量再按温度—电压转换系数折合成温度值,即稳定性=±△V/S/年。线性温度传感器的稳定性为±0.05℃/年。这一参数描述了传感器在各种使用条件下保持原有特性的能力。 14.长线传输对传感器信号是否有影响?   应当说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传输距离可达1000米以上。如果距离再远,可以考虑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在当地转换成数字量,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更远距离的传输。

  • 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新型多点测温系统设计

    1、温度传感器DS18B20介绍    DALLAS公司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一种新的“一线器件”,它具有体积小、适用电压宽等特点。一线总线独特而且经济的特点,使用户可轻松地组建传感器网络,为测量系统的构建引入全新概念。DS18B20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范围为-55℃~+125℃,在-10℃~+85℃范围内,精度为±0.5℃;通过编程可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可以分别在93.75ms和750ms内将温度值转化为9位和12位的数字量。每个DS18B20具有唯一的64位长序列号,存放于DS18B20内部ROM只读存储器中。    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内部存储器包括1个高速暂存RAM和1个非易失性的电可擦除E2RAM,后者存放高温度和低温度触发器TH、TL和结构寄存器。暂存存储器包含了8个连续字节,前2字节为测得的温度信息,第1个字节为温度的低8位,第2个字节为温度的高8位。高8位中,前4位表示温度的正(全“0”)与负(全“1”);第3个字节和第4个字节为TH、TL的易失性拷贝;第5个字节是结构寄存器的易失性拷贝,此三个字节内容在每次上电复位时被刷新;第6、7、8个字节用于内部计算;第9个字节为冗余检验字节。所以,读取温度信息字节中的内容,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对应的温度值。表1列出了温度与温度字节间的对应关系。    2、系统硬件结构    系统分为现场温度数据采集和上位监控PC两部分。图1为系统的结构图。需要指出的是,下位机可以脱离上位PC机而独立工作。增加上位机的目的在于能够更方便地远离现场实现监控、管理。现场温度采集部分采用8051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器,在P1.0口挂接10个DS18B20传感器,对10个点的温度进行检测。非易失性RAM用作系统温度采集及运行参数等的缓冲区。上位PC机通过RS485通信接口与现场单片微处理器通信,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可完成数据记录,打印报表等工作。    系统各模块分析如下:    2.1DS18B20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DS18B20与8051单片机连接非常简单,只需将DS18B20信号线与单片机一位I/O线相连,且一位I/O线可连接多个DS18B20,以实现单点或多点温度测量。DS18B20可以通过2种方式供电:外加电源方式和寄生电源方式。前者需要外加电源,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DS18B20的VDD和GND相连接。后者采用寄生电源,将DS18B20的VDD与GND接在一起,当总线上出现高电平时,上拉电阻提供电源;当总线低电平时,内部电容供电。由于采用外加电源方式更能增强DS18B20的抗干扰性,故本设计采用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距离往往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传输线的寄生电容对DS18B20的操作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往往在接口的地方稍加改动,以增加芯片的驱动能力和减少传输线电容效应带来的影响,达到远距离传输的目的。    2.2键盘及显示    键盘通过编程设置可完成以下功能:对温度值进行标定,定时显示各路的温度值,单独显示某路的温度值,给每一路设定上下限报警值等。LED则可为用户提供直观的视觉信息。在工作现场,用户可通过6位LED的显示数据来确定系统的当前工作状态以及采样的温度值信息等。    2.3报警电路    当被测温度值超过预先设定的上下限时,报警电路作出响应,蜂鸣器发出响声,告知用户温度的异常。具体哪一个传感器温度值超限,可由软件查询各DS18B20内部告警标志而确定,继而调整该现场温度,以达到对温度波动的控制。    3、软件设计及流程    3.1下位机软件    系统下位测温部分软件采用MCS51汇编语言编写,主要完成对DS18B20的读写操作,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并获取最终温度值送至单片机内存。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DS18B20的单总线方式,数据的读写都占用同一根线,所以每一种操作都必须严格按照时序进行。图2为测温子系统流程图。单片机首先发送复位脉冲,该脉冲使信号线上所有的DS18B20芯片都被复位,接着发送ROM操作命令,使得序列号编码匹配的DS18B20被激活。被激活后的DS18B20进入接收内存访问命令状态,内存访问命令完成温度转换、读取等工作(单总线在ROM命令发送之前存储命令和控制命令不起作用)。    3.2上位机软件    系统上位机的软件采用VC++6.0编写。主要完成的功能包括:与下位单片微机的实时通信;模拟显示各采集点温度曲线;保存各测温点温度数据;统计各采集点平均温度值;打印各点温度统计报表等。    4、结论    本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a.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    b.直接将温度数据进行编码,可以只使用单根电缆传输温度数据,通信方便,传输距离远且抗干扰性强。    c.配置灵活、方便、易于扩展。可扩展多路下位温度采集子系统,将它们通过RS485与上位PC机组网,形成多点温度采集网络。也可在各子系统中有选择性地增减温度传感器。    d.工作稳定,测温精度高。实验表明,在长达200m的一位总线上挂接24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系统可正确地进行温度采集,分辨率为0.5℃。    e.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在大范围温度多点监控系统中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 【讨论】目前使用比较好的无线温度传感器

    “GLORIA全球高山生态环境观测研究计划”项目推荐温度采集设备 M-Log5W微功耗无线温度传感器,采用PT1000高精度传感器,分辨率高达0.01°C采用食品级外壳材料POM或者不锈钢,IP68 防护等级小巧的体积,十万个大容量数据记录具有数据获取保护密码可调节数据采集周期,5s-12h可编程延迟启动时间,最大可提前一年低功耗设计,锂电池供电,可以工作五年以上工作范围-55°C至+85°C 便于操作的软件界面,适用于Windows 95/98/XP无线传输接口,433MHz,可埋设测量,发送距离可达100 米(开阔地)具有多种外形选择详情访问:[URL=http://www.geoprecision.com.cn]http://www.geoprecision.com.cn[/URL]

  • 【原创】解读传感器如何发展

    解读传感器如何发展 传感器的出现,被誉为本世纪初高压电器制造业的一场革命。其数字化输出、网络化接线使得电网更安全、更环保、更利于一次设备乃至整个输配电系统的智能化。传感器与传统互感器相比有以下特点: 小信号传输代替大功率输出,互感器小型化、低功率化可使原先数十公斤甚至上吨的重量减小到几公斤。 光隔离代替油、气绝缘。独立式高压互感器一二次间采用光纤数字连接,光隔离代替复杂昂贵的油气绝缘系统,这是一个革命性变革,使得电压愈高,互感器的性价比愈高。 数字化输出替代模拟输出,便于后续网络连接和智能化处理,采用光纤传输,具有更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网络数据共享代替多绕组并行接线。传感器单点测量数据可经由工业以太网传输,因而获得共享,在电站可省去大量的并行电缆。 应用情况 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上百个单位从事新型传感器的试探性研发,初步形成供货能力的大约有十家左右,门类较为齐全,可全面供货的目前已经有3~5家。产品涉及10~800千伏,电流、电压、独立式、组合电器式等不同品种。 2004年起,有源传感器先于光学互感器进入市场应用,有源传感器高压侧将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光纤传至地电位,像光学传感方案一样,实现了高低压之间的光隔离绝缘,加之便于工业化批量生产,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互感器种类。 同一时期,我国研发一种更加实用的“自励源”技术,从而有源式转变为一种“准无源”结构。这一方案可大幅度简化互感器,从根本上提高可靠性和寿命周期。 不久,一种适合电子式小功率分压的“等势腔”分压结构在我国出现,它具有很高的绝缘安全性和测量精度指标,因而可以替代传统依靠油、气绝缘的互感器。该技术特别适合于高压、特高压分压器结构的干式化,是一种出自我国的新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为了克服测量性能易受温度、震动应力的影响,目前,光学方案已经由环状磁光玻璃改进为一种光纤式传感器,使得光学方案登上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更加接近实用要求,这类被称为光纤式的电子互感器已经有少量试用,需要进一步克服结构复杂和造价过高问题。 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传感器改变了原有的装配应用方式,例如微电子器件被前移至户外环境的高压线、隔离刀闸、断路器等强干扰源附近,必须经受恶劣气候条件以及不规则强电磁干扰的考验,所以目前传感器研发和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电磁干扰防护、通信差错控制、可靠电源方式以及适应户外环境,如果措施不当,易引发信号失效、保护误判、锈蚀老化等。 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尽快完善试验、检验相关标准,促进传感器下一步研发的关注点向高可靠、高稳定方向倾斜。 未来研发方向 传感无源化:由于无源传感方式具有技术优势,独立式ECT传感部件将趋向于无源化,这包括有源式传感器将通过摆脱对外源的依赖,实现自供电,走向准无源化,由此,传感器平均寿命周期将会达10年以上。 经过一系列传感器的脉理,我们熟知了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世界里,传感器的发展,人人可以见得.[color=#fe2419][size=5]以后发帖要注意版规哦,不能有超链接!!![/size][/color]

  • 温度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温度传感器的标定和大多数其它传感器的标定一样,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将传感器放置在一个可精确测定的、已知温度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记录检查传感器的输出是否与已知的环境温度一致,并计算出传感器的误差。那么接下来我们具体的看看温度变送器的标定方法吧。  由于自然环境下温度始终是一个缓变的物理量,所以一般情况下对温度传感器的检定是属于静态的,这也能满足绝大部分温度传感器的实际需要。动态的检定极少,能实现温度动态检测的设备也极少。  由于静态温度传感器检定的方法和原理极其简单,所以这类资料或标准反而少见。对温度传感器动态标定一般都是采用激光的方法。改善温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最好的方法就是选用反应敏感的感温材料和减少传感器感温部分的质量,降低其热惯性。  温度传感器的标定过程实际上也是确定温度传感器的各参数指标,尤其是精度问题,所以这个过程所用测量设备的精度通常要比待标定传感器的精度高一个数量级,这样通过标定确定购温度传感器性能指标才是可靠的,所确定的精度才是可信的。

  • 温度传感器

    哪个大侠对温度传感器很了解,谁能给接收一下?有没有分辨率达到0.005K的温度传感器,有的话,推荐一下。谢谢

  • 【原创】温度压强传感器出故障了

    10月份我们实验室的微波消解仪的温度压强传感器由于我们使用不当导致温度传感器异常,之后拿去供货商那里校准可以用了,之前的问题是1号罐的外管温度比内管温度高,现在温度是正常的,但是压强升不上去,直接导致温度升不上去,但是温度传感器是正常的,所以现在很郁闷啊,只有把温度压强传感器寄到总部请求帮忙,所以大家以后使用温度压强传感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使用,以免出现故障

  • 温度传感器基础知识

    一、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温度传感器有双金属温度计、热电偶、热电阻等)1、温度定义: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 :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和国际实用温标。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度,水的沸点为100度,中间划分100等份,每等分为摄氏1度,符号为℃。华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度,水的沸点为212度,中间划分180等份每等份为华氏1度符号为℉。热力学温标(符号T)又称开尔文温标(符号K),或绝对温标,它规定分子运动停止时的温度为绝对零度。国际温标:国际实用温标是一个国际协议性温标,它与热力学温标相接近,而且复现精度高,使用方便。目前国际通用的温标是1975年第15届国际权度大会通过的《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1975年修订版》,记为:IPTS-68(REV-75)。但由于IPTS-68温度存在一定的不捉,国际计量委员会在18届国际计量大会第七号决议授权予1989年会议通过1990年国际ITS-90,ITS-90温标替代IPS-68。我国自1994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ITS-90国际温标。1990年国际温标:a、温度单位:热力学温度是基本功手物理量,它的单位开尔文,定义为水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的1/273.16,使用了与273.15K(冰点)的差值来表示温度,因此现在仍保留这个方法。根据定义,摄氏度的大小等于开尔文,温差亦可用摄氏度或开尔文来表示。国际温标ITS-90同时定义国际开尔文温度(符号T90)和国际摄氏温度(符号t90)。b、国际温标ITS-90的通则:ITS-90由0.65K向上到普朗克辐射定律使用单色辐射实际可测量的最高温度。ITS-90是这样制订的即在全量程,任何于温度采纳时T的最佳估计值,与直接测量热力学温度相比T90的测量要方便的多,而且更为精密,并且有很高的复现性。c、ITS-90的定义:第一温区为0.65K到5.00K之间,T90由3He和4He的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式来定义。第二温区为3.0K到氖三相点(24.5661K)之间T90是氦气体温度计来定义。第三温区为平蘅氢三相点(13.8033K)到银的凝固点(961.78℃)之间,T90是由铂电阻温度计来定义,它使用一组规定的定义内插法来分度。银凝固点(961.78℃)以上的温区,T90是按普朗克辐射定律来定义的,复现仪器为光学高温计。二、温度测量仪表的分类温度测量仪表按测温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通常来说接触式测温仪表比较简单、可靠、测量精度较高;但因测温元件与被测介质需要进行充分的热交金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所以存在测温的延迟现象,同时受耐高温材料的限制,不能应用于很高的温度测量。非接触式仪表测温是通过热辐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测量元件不需要与被测介质接触,测温范围广,不受测温上限的限制,也不会破坏被测物体的温度场,反应速度一般也比较快;但受到物体的发射率、测量距离、烟尘和水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测量误差较大。三、传感器的选用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一)、现代传感器在原理与结构上千差万别,如何根据具体的测量目的、测量对象以及测量环境合理选用传感器,是在进行某个量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传感器确定之后,与之相配套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也可以确定了。测量结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的选用是否合理。1、根据测量对象与测量环境确定传感器的类型:要进行一个具体的测量工作,首先要考虑采用何种原理的传感器,这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即使测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种原理的传感器可供选用,那一种原理的传感器更为合适,则需要根据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考虑以下具体问题:量程的大小;被测位置对传感器的体积要求;测量方式为接触式或非接触式;信号的引出方法,有线或是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的来源,是进口还是国产的,价格能否接受,还是自行研制。2、灵敏度的选择:通常,在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只有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才比较大有利于信号处理。但要注意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影响测量精度,因此要求传感器本身具有很高的信躁比,尽量减少从外界引入的厂忧信号。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其方向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其它方向灵敏度小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3、频率响应特性: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必须在允许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的测量条件,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总有一定的延迟,希望延迟越短越好。传感器的频率响应高,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宽,而由于受到结构特性的影响,机械系统的惯性较大,因有频率低的传感器可测信号的频率较低。在动态测量中,应根据信号的特点(稳态、随机等)响应特性,以免产生过火的误差。4、线性范围: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从理论上讲,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在选择传感器时,当传感器的种类确定以后首先要看其量程是否满足要求。但实际上,任何传感器都不能保证绝对的线性,其线性度也是相对的。当所要求测量精度比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这会给测量带来极大的方便。5、稳定性: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保持不变化的能力称稳定性。影响传感器长期稳定的因素除传感器本身结构外,主要是传感器的使用环境。因此,要使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传感器必须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选择传感器之前,应对其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或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环境影响。在某些要求传感器能长期使用而又轻易更换或标定的场合,所选用的传感器稳定性要求更严格,要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考验。6、精度:精度是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是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感器的精度越高,其价格越昂贵,因此,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必选得过高,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同一测量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比较便宜和简单的传感器。如果测量目的是定性分析的,选用重复精度高的传感器即可,不宜选用绝对量值精度高的;如果是为了定量分析,必须获得精确的测量值,就需选用精度等级能满足要求的传感器。对某些特殊使用场合,无法选到合适的传感器,则需自行设计制造传感器,自制传感器的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二) 测温器:1、热电阻: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电阻的测量精度是最高的,它不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① 热电阻测温原理及材料: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大都由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铑、镍、锰等材料制造热电阻。② 热电阻测温系统的组成: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数码温度控制显示表等组成。必须注意两点:“热电阻和数码温度控制显示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变化的影响,必须采取三线制接法。”2、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器,具有体积小,测试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稳定可靠,抗老化,互换性,一致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空调、暖气设备、电子体温计、液位传感器、汽车电子、电子台历等领域。3、热电偶: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优点是:① 测量精度高。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影响。② 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连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③ 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2).热电偶的种类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

  • 如何看待温度传感器

    如何看待温度传感器的作用PH和EC都应该有的我今天看下了EC接不接 数值没变化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10.gif温度传感器说有什么温度补偿功能我怎么没体会到

  • 【转帖】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的定义为:“传感器是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前置部件,它将输入变量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按照Gopel等的说法是:“传感器是包括承载体和电路连接的敏感元件”,而“传感器系统则是组合有某种信息处理(模拟或数字)能力的系统”。传感器是传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被测量信号输入的第一道关口。 传感器把某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有两类:有源的和无源的。有源传感器能将一种能量形式直接转变成另一种,不需要外接的能源或激励源。 无源传感器不能直接转换能量形式,但它能控制从另一输入端输入的能量或激励能,传感器承担将某个对象或过程的特定特性转换成数量的工作。其“对象”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它们的状态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即过程)的。对象特性被转换量化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测。对象的特性可以是物理性质的,也可以是化学性质的。按照其工作原理,它将对象特性或状态参数转换成可测定的电学量,然后将此电信号分离出来,送入传感器系统加以评测或标示。 传感器原理结构 在一段特制的弹性轴上粘贴上专用的测扭应片并组成变桥,即为基础扭矩传感器;在轴上固定着:(1)能源环形变压器的次级线圈,(2)信号环形变压器初级线圈,(3)轴上印刷电路板,电路板上包含整流稳定电源、仪表放大电路、V/F变换电路及信号输出电路。在传感器的外壳上固定着: (1)激磁电路,(2)能源环形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输入),(3) 信号环形变压器次级线圈(输出),(4)信号处理电路 工作过程 向传感器提供±15V电源,激磁电路中的晶体振荡器产生400Hz的方波,经过TDA2030功率放大器即产生交流激磁功率电源,通过能源环形变压器T1从静止的初级线圈传递至旋转的次级线圈,得到的交流电源通过轴上的整流滤波电路得到±5V的直流电源,该电源做运算放大器AD822的工作电源;由基准电源AD589与双运放AD822组成的高精度稳压电源产生±4.5V的精密直流电源,该电源既作为电桥电源,又作为放大器及V/F转换器的工作电源。当弹性轴受扭时,应变桥检测得到的mV级的应变信号通过仪表放大器AD620放大成1.5v±1v的强信号,再通过V/F转换器LM131变换成频率信号,通过信号环形变压器T2从旋转的初级线圈传递至静止次级线圈,再经过外壳上的信号处理电路滤波、整形即可得到与弹性轴承受的扭矩成正比的频率信号,该信号为TTL电平,既可提供给专用二次仪表或频率计显示也可直接送计算机处理。由于该旋转变压器动--静环之间只有零点几毫米的间隙,加之传感器轴上部分都密封在金属外壳之内,形成有效的屏蔽,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传感器分类 倾角传感器 倾角传感器在军事、航天航空、工业自动化、工程机械、铁路机车、消费电子、海洋船舶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辉格公司为国内用户提供全球最全面、最专业的产品方案和服务。提供超过500种规格的伺服型、电解质型、电容型、电感型、光纤型等原理的倾角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线和角加速度) 分低频高精度力平衡伺服型、低频低成本热对流型和中高频电容式加速度位移传感器。总频响范围从DC至3000Hz。应用领域包括汽车运动控制、汽车测试、家电、游戏产品、办公自动化、GPS、PDA、手机、震动检测、建筑仪器以及实验设备等。 红外温度传感器 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微波炉、空调、油烟机、吹风机、烤面包机、电磁炉、炒锅、暖风机等)、医用/家用体温计、办公自动化、便携式非接触红外[url=http://www.cgxk163.com]温度传感器[/url]、工业现场温度测量仪器以及电力自动化等。不仅能提供传感器、模块或完整的测温仪器,还能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包括光学透镜、ASIC、算法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想了解更多信息吗,请访问辉格科技网 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的应用领域涉及机械制造、工业过程控制、汽车电子产品、通信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专用设备等。 ① 专用设备 专用设备主要包括医疗、环保、气象等领域应用的专业电子设备。目前医疗领域是传感器销售量巨大、利润可观的新兴市场,该领域要求传感器件向小型化、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② 工业自动化 工业领域应用的传感器,如工艺控制、工业机械以及传统的;各种测量工艺变量(如温度、液位、压力、流量等)的;测量电子特性(电流、电压等)和物理量(运动、速度、负载以及强度)的,以及传统的接近/定位传感器发展迅速。 ③ 通信电子产品 手机产量的大幅增长及手机新功能的不断增加给传感器市场带来机遇与挑战,彩屏手机和摄像手机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增加了传感器在该领域的应用比例。此外,应用于集团电话和无绳电话的超声波传感器、用于磁存储介质的磁场传感器等都将出现强势增长。 ⑤ 汽车工业 现代高级轿车的电子化控制系统水平的关键就在于采用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和水平,目前一辆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安装几十到近百只传感器,而豪华轿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可多达二百余只,种类通常达30余种,多则达百种。

  • 新型温度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

    温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现象,它是生产过程中应用最普通、最重要的工艺参数,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科学研究和国防现代化,都离不开温度测量及温度传感器。它是现代测试和工业过程控制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传感器之一。然而,温度的准确测量并非轻而易举,即使有了准确度很高的温度传感器,但是,如果测量方法选择不当或者测量的环境不能满足要求,则都难以得到预期的结果。  温度测量的最新进展  当前,虽然主要的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热电阻及辐射温度计等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只能在传统的场合应用,不能满足许多领域的要求,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因此,各国专家都在针对性的竞争开发各种新型温度传感器及特殊的实用测量技术。  光纤温度传感器  光导纤维(简称光纤)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证明它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光纤在传感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量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光信号的装置。它是由光耦合器、传输光纤及光电转换器等三部分组成。目前已有用来测量压力、位移、应变、液面、角速度、线速度、温度、磁场、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光纤传感器问世,解决了传统方式难以解决的测量技术问题。据统计,目前约有百余种不同形式的光纤传感器,用于不同领域进行检测。可以预料,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光纤传感器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特种测温热敏电缆  热电偶是传统的温度传感器,用途非常广泛。近年来,又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测温技术,能在火灾事故预警中有独特的应用。这种新型温度传感器称为特种测温热敏电缆,又被称为连续热电偶ConTInuous Thermocouple)或寻热式热电偶(Heating Seeking Thermocouple)。  热敏电缆利用电偶热电效应,但测量的不是偶头部的温度,而是沿热电极长度上最高温度点的温度。由于这种独特功能,最初被发达国家作为高精技术设备铺设在航空母舰、驱逐舰的舰舱以及军用飞机等军事设备中。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来预防和减少因“过热”引起的事故和损失。  热敏电缆的主要性能  目前,热敏电缆主要有两种产品类型(FTLD和CTTC),它们测温原理相同,只是技术参数不同。  材料构成外层保护管:FTLD型采用双层聚四氟乙烯,CTTC型采用铬镍铁合金。为有效避免测量环境中的粉尘、油脂以及水分等介质浸入,以及温度范围不同而引起的误报,故采用不同材料。测温元件:K型热电偶。  外形尺寸目前现有的产品长度约6~15m,若需长度加大,可以将几根热敏电缆连接起来。外径尺寸FTLD为f3.5mm,CTTC为f9.3~18.7mm,可安装在传统探头无法铺设到的恶劣环境中。  工作温度 FTLD为-40~200℃,CTTC为-40~899℃。 石英温度计  分度与灵敏度热敏电缆的分度与普通热电偶相近,由于连续热电偶的“临时”热接点不是紧密连接,热接点之外两电极间也并非完全绝缘,所以热敏电缆的输出热电势与同种热电偶相比稍有降低,换算成温度大约相差十几摄氏度,这对于火警预报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弯曲半径除和热敏电缆组成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关外,还与隔离材料的密实程度有关。一般弯曲半径为热敏电缆外径的10~20倍。   随着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部门对温度测量与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高精度、高分辨率温度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普通的传感器难以满足要求。  石英温度计的特性  高分辨率分辨率达0.001~0.0001℃。  高精度在-50℃~120℃范围内,精度为±0.05℃。普通温度计的精度为±0.1℃。  误差小热滞后误差小,响应时间为1s,可以忽略。  性能稳定它是频率输出型传感器,故不受放大器漂移和电源波动的影响,即使将传感器远距离(如1500m)设置也不受影响,但是抗强冲击性能较差。  石英温度计的应用  石英温度计既可用于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温度测量,又可作为标准温度计进行量值传递,也可以在现场稳态温度场合下进行精密测温或用于恒温槽的精密控温,还可用作远距离多点温度测量等。[/

  • 大锤轰温度传感器也行?

    周末去一个朋友实验室参观,他们的技术员正在修理温度传感器。。那传感器扭曲得严重,只见那技术员拿个铁锤朝弯的部分很大力锤,据说他们以前也这么修的,还可以继续用。大家的温度传感器都可以经受如此“修复”吗?

  • 智能温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智能温度传感器都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供选择,主要包括单次转换模式、连续转换模式、待机模式,有的还增加了低温极限扩展模式,操作非常简便。对某些智能温度传感器而言,主机(外部微处理器或单片机)还可通过相应的寄存器来设定其A/D转换速率(典型产品为MAX6654),分辨力及最大转换时间(典型产品为DS1624)。   能温度控制器是在智能温度传感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典型产品有DS1620、DS1623、TCN75、LM76、MAX6625。智能温度控制器适配各种微控制器,构成智能化温控系统;它们还可以脱离微控制器单独工作,自行构成一个温控仪。 2.3总线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目前,智能温度传感器的总线技术也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所采用的总线主要有单线(1-Wire)总线、I2C总线、SMBus总线和spI总线。温度传感器作为从机可通过专用总线接口与主机进行通信。 2.4可靠性及安全性设计   传统的A/D转换器大多采用积分式或逐次比较式转换技术,其噪声容限低,抑制混叠噪声及量化噪声的能力比较差。新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例如TMP03/04、LM74、LM83)普遍采用了高性能的Σ-Δ式A/D转换器,它能以很高的采样速率和很低的采样分辨力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利用过采样、噪声整形和数字滤波技术,来提高有效分辨力。Σ-Δ式A/D转换器不仅能滤除量化噪声,而且对外围元件的精度要求低;由于采用了数字反馈方式,因此比较器的失调电压及零点漂移都不会影响温度的转换精度。这种智能温度传感器兼有抑制串模干扰能力强、分辨力高、线性度好、成本低等优点。   为了避免在温控系统受到噪声干扰时产生误动作,在AD7416/7417/7817、LM75/76、MAX6625/6626等智能温度传感器的内部,都设置了一个可编程的“故障排队(fAultqueue)”计数器,专用于设定允许被测温度值超过上、下限的次数。仅当被测温度连续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的次数达到或超过所设定的次数n(n=1~4)时,才能触发中断端。若故障次数不满足上述条件或故障不是连续发生的,故障计数器就复位而不会触发中断端。这意味着假定n=3时,那么偶然受到一次或两次噪声干扰,都不会影响温控系统的正常工作。   LM76型智能温度传感器增加了温度窗口比较器,非常适合设计一个符合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即“先进配置与电源接口”)规范的温控系统。这种系统具有完善的过热保护功能,可用来监控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中CPU及主电路的温度。微处理器最高可承受的工作温度规定为tH,台式计算机一般为75°C,高档笔记本电脑的专用CPU可达100°C。一旦CPU或主电路的温度超出所设定的上、下限时, INT端立即使主机产生中断,再通过电源控制器发出信号,迅速将主电源关断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当温度超过CPU的极限温度时,严重超温报警输出端(T_CRIT_A)也能直接关断主电源,并且该端还可通过独立的硬件关断电路来切断主电源,以防主电源控制失灵。上述三重安全性保护措施已成为国际上设计温控系统的新观念。   为防止因人体静电放电(ESD)而损坏芯片。一些智能温度传感器还增加了ESD保护电路,一般可承受1000~4000V的静电放电电压。通常是将人体等效于由100PF电容和1.2K欧姆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模型,当人体放电时,TCN75型智能温度传感器的串行接口端、中断/比较器信号输出端和地址输入端均可承受1000V的静电放电电压。LM83型智能温度传感器则可承受4000V的静电放电电压。   最新开发的智能温度传感器(例如MAX6654、LM83)还增加了传感器故障检测功能,能自动检测外部晶体管温度传感器(亦称远程传感器)的开路或短路故障。MAX6654还具有选择“寄生阻抗抵消”(PArAsitic ResistAnce CAncellAtion,英文缩写为prc)模式,能抵消远程传感器引线阻抗所引起的测温误差,即使引线阻抗达到100欧姆,也不会影响测量精度。远程传感器引线可采用普通双绞线或者带屏蔽层的双绞线。 2.5虚拟温度传感器和网络温度传感器 (1)虚拟传感器   虚拟传感器是基于传感器硬件和计算机平台、并通过软件开发而成的。利用软件可完成传感器的标定及校准,以实现最佳性能指标。最近,美国B&K公司已开发出一种基于软件设置的TEDS型虚拟传感器,其主要特点是每只传感器都有唯一的产品序列号并且附带一张软盘,软盘上存储着对该传感器进行标定的有关数据。使用时,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器接至计算机,首先从计算机输入该传感器的产品序列号,再从软盘上读出有关数据,然后自动完成对传感器的检查、传感器参数的读取、传感器设置和记录工作。 (2)网络温度传感器   网络温度传感器是包含数字传感器、网络接口和处理单元的新一代智能传感器。数字传感器首先将被测温度转换成数字量,再送给微控制器作数据处理。最后将测量结果传输给网络,以便实现各传感器之间、传感器与执行器之间、传感器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及资源共享,在更换传感器时无须进行标定和校准,可做到“即插即用(Plug&PlAy)”,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2.6单片测温系统   单片系统(

  • 野外环保气象五参数传感器

    野外环保气象五参数传感器

    野外环保气象五参数传感器气象五参数传感器一般是用各种传感器对大气压力、温度、相对湿度、风向、平均风速、大风速、累计雨量和降水现象等参量进行自动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变换成无线电信号,再由无线通讯发往中心气象台,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供电不便,气象五参数传感器可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加蓄电池,满足气象五参数传感器自身用电。气象五参数传感器是按照国际气象WMO组织气象观测标准,研究而开发生产的多要素自动观测站。可监测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雨量、土壤温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具有自动记录、超限报警和数据通讯等功能。[img=气象五参数传感器,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010921095390_5986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气象五参数传感器现场安装注意事项(1)安装前检查,气象五参数传感器安装前的检查是十分必要,安装前需要监测设备的包装是否完好,配件是否齐全比如:气象站传感器、气象站支架、采集器和传输模块、太阳能电板和蓄电池、后台电脑端这些!(2)安装人员要求,气象五参数传感器的安装虽然简单,但是也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安装的,如:风向的安装有讲究,风向的标签上一般会标出定南点,这个点一定对着南方,否则的话方位可能就错了,因此气象五参数传感器的安装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指导,或者专人在场安装。(3)安装环境要求,气象五参数传感器的安装,需要保持四周空旷,不能有太高的建筑物遮挡,太高的建筑物可能会影响监测的结果吗,比如风向和风速就很容易被影响,避开高磁场和强辐射区域,因为气象五参数传感器本身都是依靠传感器来监测气象要素,传感器本身都是比较精密的,为了避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安装的时候要尽量避开高磁场和强辐射区域。(4)安装细节方面,气象五参数传感器保证使用寿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安装,安装时候需要轻拿轻放,不能暴力的对待设备,另外安装的时候需要保证设备的整洁,不能在设备上乱涂乱画。[img=气象五参数传感器,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010922055887_2440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

  • 光电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参考资料

    光电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参考资料

    LLC廉价系列液位传感器提供单点液位检测,为大批量OEM客户特别设计传感器含有一个红外发射源和一个探测器,安装位置精确,以确保两者在空气中达到很好的光耦合。当传感器的锥形端浸入液体时,红外光会透射出锥形面,到达探测器的光强就会变弱。[align=center][img=,196,13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1/201801121556518991_8521_3345088_3.png!w196x133.jpg[/img][/align][b]低成本光电液位传感器LLC200A3SH特点:[/b](1)响应速度快,(2)10mA驱动电流,光电晶体管开关输出。(3)工作温度:-20~85度,M12螺纹。(4)引线为250mm 24AWG,8mm 镀锡等特性。[b]低成本光电液位传感器LLC200A3SH典型应用:[/b]温泉池,漏液检测,自动贩卖饮料机,食品与饮料机,医疗,压缩机,打印机,水泵,家用电器,油位监控,HVAC,机床,高低液位开关,水位控制,汽车电子。[b]低成本光电液位传感器LLC200A3SH电性参数:[/b]供电电压(Vs)任意供电电流10 mA 标称输出类型光电管 (数字)输出信号见下页工作温度25 ~ 80°C储存温度-30 °C ~ 85 °C[b]技术参考资料:[/b]

  • 【资料】温度传感器基础知识详细解析

    一、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1、温度定义: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和国际实用温标。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度,水的沸点为100度,中间划分100等份,每等分为摄氏1度,符号为℃。 华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度,水的沸点为212度,中间划分180等份每等份为华氏1度符号为℉。 热力学温标(符号T)又称开尔文温标(符号K),或绝对温标,它规定分子运动停止时的温度为绝对零度。 国际温标:国际实用温标是一个国际协议性温标,它与热力学温标相接近,而且复现精度高,使用方便。目前国际通用的温标是1975年第15届国际权度大会通过的《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1975年修订版》,记为:IPTS-68(REV-75)。但由于IPTS-68温度存在一定的不捉,国际计量委员会在18届国际计量大会第七号决议授权予1989年会议通过1990年国际ITS-90,ITS-90温标替代IPS-68。我国自1994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ITS-90国际温标。 1990年国际温标: a、温度单位:热力学温度是基本功手物理量,它的单位开尔文,定义为水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的1/273.16,使用了与273.15K(冰点)的差值来表示温度,因此现在仍保留这个方法。根据定义,摄氏度的大小等于开尔文,温差亦可用摄氏度或开尔文来表示。国际温标ITS-90同时定义国际开尔文温度(符号T90)和国际摄氏温度(符号t90)。 b、国际温标ITS-90的通则:ITS-90由0.65K向上到普朗克辐射定律使用单色辐射实际可测量的最高温度。ITS-90是这样制订的即在全量程,任何于温度采纳时T的最佳估计值,与直接测量热力学温度相比T90的测量要方便的多,而且更为精密,并且有很高的复现性。 c、ITS-90的定义: 第一温区为0.65K到5.00K之间,T90由3He和4He的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式来定义。 第二温区为3.0K到氖三相点(24.5661K)之间T90是氦气体温度计来定义。 第三温区为平蘅氢三相点(13.8033K)到银的凝固点(961.78℃)之间,T90是由铂电阻温度计来定义,它使用一组规定的定义内插法来分度。银凝固点(961.78℃)以上的温区,T90是按普朗克辐射定律来定义的,复现仪器为光学高温计。 二、温度测量仪表的分类 温度测量仪表按测温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通常来说接触式测温仪表比较简单、可靠、测量精度较高;但因测温元件与被测介质需要进行充分的热交金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所以存在测温的延迟现象,同时受耐高温材料的限制,不能应用于很高的温度测量。非接触式仪表测温是通过热辐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测量元件不需要与被测介质接触,测温范围广,不受测温上限的限制,也不会破坏被测物体的温度场,反应速度一般也比较快;但受到物体的发射率、测量距离、烟尘和水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测量误差较大。 三、传感器的选用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一)、现代传感器在原理与结构上千差万别,如何根据具体的测量目的、测量对象以及测量环境合理选用传感器,是在进行某个量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传感器确定之后,与之相配套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也可以确定了。测量结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的选用是否合理。 1、根据测量对象与测量环境确定传感器的类型:要进行一个具体的测量工作,首先要考虑采用何种原理的传感器,这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即使测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种原理的传感器可供选用,那一种原理的传感器更为合适,则需要根据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考虑以下具体问题:量程的大小;被测位置对传感器的体积要求;测量方式为接触式或非接触式;信号的引出方法,有线或是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的来源,是进口还是国产的,价格能否接受,还是自行研制。 2、灵敏度的选择:通常,在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只有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才比较大有利于信号处理。但要注意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影响测量精度,因此要求传感器本身具有很高的信躁比,尽量减少从外界引入的厂忧信号。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其方向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其它方向灵敏度小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 3、频率响应特性: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必须在允许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的测量条件,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总有一定的延迟,希望延迟越短越好。传感器的频率响应高,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宽,而由于受到结构特性的影响,机械系统的惯性较大,因有频率低的传感器可测信号的频率较低。在动态测量中,应根据信号的特点(稳态、随机等)响应特性,以免产生过火的误差。 4、线性范围: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从理论上讲,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在选择传感器时,当传感器的种类确定以后首先要看其量程是否满足要求。但实际上,任何传感器都不能保证绝对的线性,其线性度也是相对的。当所要求测量精度比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这会给测量带来极大的方便。 5、稳定性: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保持不变化的能力称稳定性。影响传感器长期稳定的因素除传感器本身结构外,主要是传感器的使用环境。因此,要使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传感器必须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选择传感器之前,应对其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或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环境影响。在某些要求传感器能长期使用而又轻易更换或标定的场合,所选用的传感器稳定性要求更严格,要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考验。 6、精度:精度是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是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感器的精度越高,其价格越昂贵,因此,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必选得过高,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同一测量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比较便宜和简单的传感器。如果测量目的是定性分析的,选用重复精度高的传感器即可,不宜选用绝对量值精度高的;如果是为了定量分析,必须获得精确的测量值,就需选用精度等级能满足要求的传感器。对某些特殊使用场合,无法选到合适的传感器,则需自行设计制造传感器,自制传感器的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二) 测温器: 1、热电阻: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电阻的测量精度是最高的,它不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① 热电阻测温原理及材料: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大都由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铑、镍、锰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② 热电阻测温系统的组成: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数码温度控制显示表等组成。必须注意两点:“热电阻和数码温度控制显示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变化的影响,必须采取三线制接法。” 2、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器,具有体积小,测试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稳定可靠,抗老化,互换性,一致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空调、暖气设备、电子体温计、液位传感器、汽车电子、电子台历等领域。 3、热电偶: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优点是: ① 测量精度高。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影响。 ② 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连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 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2).热电偶的种类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 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 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

  • 除CO2传感器外气调库中还要用到哪些气体传感器

    除CO2传感器外气调库中还要用到哪些气体传感器

    [align=left]传统的水果和蔬菜储存和保存方法比较简单的,比如通风存储、辐射保存、化学保存、冷藏。这些存储方法虽然设备简单、投资少,但存储效果差,存储周期短,腐烂严重。辐射和化学保存对某些水果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有辐射和化学残留污染,并非所有的水果和蔬菜都可以应用。[/align]而气调库气调贮藏是通过在适当的低温条件下改变储存环境气体组合物的相对湿度来创造适合水果和蔬菜的储存环境。其原理如下:气调库需要营造低氧环境(一般O2含量为1%-5%),同时适当的CO2浓度可有效抑制呼吸,减少果蔬中营养成分的流失,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控制某些生理疾病的发生,增加环境气体的相对湿度和控制温度,减少水果和蔬菜水分蒸发,从而达到长期储存和保存水果和蔬菜的目的。[img=,524,34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221621156747_5297_3422752_3.png!w524x340.jpg[/img]气调库储藏蔬菜水果有哪些优势?(1)保持水果和蔬菜的原始形状、颜色、香味 (2)果实硬度高于普通制冷,储存时间延长 (3)延长保质期。由于水果和蔬菜长期受低O 2和高CO 2的影响,脱气效果解除后仍存在长时间的“滞后效应”或休眠期 气调库的组成:气调库一般由气调系统、制冷系统、加湿系统、压力平衡系统和温度、湿度、 O2、 CO2、燃气等气体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其中就要用到CO2传感器、O2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精密元器件来对气调库内部气体进行监测,保证环境的稳定性。OFweek Mall具体说明一下CO2传感器、O2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在气调库中具体的应用。二氧化碳传感器(CO2传感器)脱除系统主要用于监测控制气调库储存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它完全依赖水果和蔬菜呼吸时释放的二氧化碳来增加气调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适量的二氧化碳使得水果和蔬菜储存效果良好。但是,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对水果和蔬菜造成损害。因此,需要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CO2传感器)对气调库内部CO2浓度进行实时监测,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OFweek Mall推荐使用[b]英国GSS 4系大量程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 (NDIR CO2传感器)-MINIR/ExplorIR-M:[/b]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CO2传感器MINIR 是具有超低功耗(3.5mW)和高性能的CO2传感器,是应用于电池供电产品和便携式设备的理想选择;基于 IR LED 专利技术和创新的光路设计,使 二氧化碳传感器MINIR成为低功耗的 NDIR传感器;并可选配温度和湿度输出。同时该二氧化碳传感器还有以下特性:超低功率3.5mW测量范围从 0 到 100%供电电压 3.3v峰值电流仅 33mA20mm 直径探头式封装脱氧机它是目前先进的用于气调库中的降低氧含量的设备。脱氧机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压力低于24KPa的风机进行循环脱氧,然后用真空泵进行解析活化。当气调库中的气体成分含量产生变化时需要使用氧气传感器来监测判断氧浓度是否过高,从而提醒工作人员采取措施降低氧含量。气调库中常用的氧气传感器是[b]英国SST 荧光氧气传感器 (O2传感器)-LOX-02/LOX-01 [/b]荧光氧气传感器 (O2传感器)-LOX-02/LOX-01是应用荧光猝灭原理和出厂校准的氧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氧分压( ppO2)大小。LOX-02有氧压和温度补偿,使得它可以准确工作于宽环境范围而无需额外的补偿系统。不像其他传感器技术,LuminOx 非常稳定和环保,不含铅或其他任何有毒材料,并且不受其他气体交叉干扰的影响。[img=,282,27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221621355009_5545_3422752_3.png!w282x270.jpg[/img]加湿系统我们都知道蔬菜瓜果生长环境对温度和湿度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那么同样蔬果存储过程中也要提供合适的温湿度环境,一旦温度过高水分过少蔬果会脱水,新鲜度会大大降低,所以气调库存贮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安装相应的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更有效准确监测蔬果存贮中的温度与湿度的变化情况。OFweek Mall技术工程师推荐使用[b]法国Humirel 模拟电压输出温湿度传感器模块-HTG3535CH[/b] 特点:环保产品全量程可互换性高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精度:+/-3%RH @55%RH供电电压需在规定范围内通过10Kohm NTC电阻测量温度精度为+/-1%直接输出在5Vdc供电时输出电压值为1~~3.6V 可测量0~~100%RH相对湿度相关传感器分类:气体传感器丨氨气传感器丨二氧化硫传感器丨一氧化碳传感器丨臭氧传感器丨氧化锆氧气传感器丨超声波传感器丨气体流量传感器丨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传感器丨二氧化碳传感器丨氧气传感器丨可燃气体传感器丨酒精传感器丨微量氧传感器丨PID传感器丨温湿度传感器丨湿度传感器丨光纤应变传感器丨voc传感器丨氧化锆传感器丨光电液位传感器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丨紫外线传感器丨CO2传感器https://mall.ofweek.com/123.html丨CO传感器丨UV传感器丨光离子传感器丨PH传感器丨荧光氧气传感器丨流量传感器丨光纤传感器丨光纤压力传感器丨双气传感器丨PM2.5传感器

  • 哪些微波消解仪采用光纤温度传感器?

    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传感探头采用全光纤微小探头,无金属材料,具有完全的电绝缘性,不受高压、强电磁场的影响,抗化学腐蚀和无污染,而且测温探头尺寸小,柔韧性好,耐高温,可实现探头直径0.2mm~3mm,弯曲半径最小到5mm以下,使得荧光光纤测量技术可以应用在不同工作的情况下,尤其微小功能系统中和电磁干扰下的测量;测温探头可以互换,测温探头替换后不需要校正。 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既可以采用接触式的测量方式,也可以采用非接触式的测量方式,并可远距离传输,使传感器的光电器件脱离测温现场,避开了恶劣的环境。由于采用全光纤微小探头,无金属材料,具有完全的电绝缘性,不受高压、强电磁场的影响,抗化学腐蚀和无污染,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不仅限于物体表面的定向测量,其探头还可以插入固体物质中、浸入液体中或导入设备中,到达特定区域。 传感器温度探头被安放在光纤的顶端内部。使用时将光纤传感器探头直接永久安装在变压器需要测量温度的位置。传感器光纤具有高抗电流击穿和抗化学腐蚀的特性,还具有非常强的机械特性。 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传感探头&光纤定制考虑因素:1)测温范围;2)测温精度;3)距离(长短);4)芯径;5)光纤及探头类型

  • 【资料】气体传感器的基础知识

    目前按照气敏特性来分,气体传感器主要分为:半导体型、电化学型、固体电解质型、接触燃烧型、光化学型等气体传感器,又以前两种最为普遍。 一、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的优缺点自从1962年半导体金属氧化物陶瓷气体传感器问世以来,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已经成为当今应用最普遍、最实用的一类气体传感器。它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寿命长、对湿度敏感低和电路简单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必须在高温下工作、对气体或气味的选择性差、元件参数分散、稳定性不理想、功率高等方面。 二、半导体传感器需要加热的原因半导体传感器是利用一种金属氧化物薄膜制成的阻抗器件,其电阻随着气体含量不同而变化。气体分子在薄膜表面进行还原反应以引起传感器电导率的变化。为了消除气体分子达到初始状态就必须发生一次氧化反应。传感器内的加热器可以加速氧化过程,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低端传感器总是不稳定,其原因就是没有加热或加热电压过低导致温度太低反应不充分。 三、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是通过检测电流来检测气体的浓度,分为不需供电的原电池式以及需要供电的可控电位电解式,目前可以检测许多有毒气体和氧气,后者还能检测血液中的氧浓度。电化学传感器的主要优点是气体的高灵敏度以及良好的选择性。不足之处是有寿命的限制一般为两年。 四、半导体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的区别 半导体传感器因其简单低价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又因为它的选择性差和稳定性不理想目前还只是在民用级别使用。而电化学传感器因其良好的选择性和高灵敏度被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工业场合。 五、固态电解质气体传感器 顾名思义,固态电解质就是以固体离子导电为电解质的化学电池。它介于半导体和电化学之间。选择性,灵敏度高于半导体而寿命又长于电化学,所以也得到了很多的应用,不足之处就是响应时间过长。 六、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只能测量可燃气体。又分为直接接触燃烧式和催化接触燃烧式,原理是气敏材料在通电状态下,可燃气体在表面或者在催化剂作用下燃烧,由于燃烧使气敏材料温度升高从而电阻发生变化。后者因为催化剂的关系具有广普特性应用更广。 七、光学式气体传感器光学式气体传感器主要包括红外吸收型、光谱吸收型、荧光型等等,主要以红外吸收型为主。由于不同气体对红外波吸收程度不同,通过测量红外吸收波长来检测气体。目前因为它的结构关系一般造价颇高。

  • 红外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选型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选型应用

    [b]红外温度传感器简介[/b]红外温度传感器[color=#333333],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地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75~100μm 的红外线,红外温度传感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color][color=#333333]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生产中很普遍、很重要的一个热工参数,许多生产工艺过程均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和控制,特别是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color][color=#333333][img=,236,19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2/201712081550_01_3332482_3.jpg!w236x195.jpg[/img][/color][color=#333333][b]红外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b][color=#333333]红外线[/color][color=#333333]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但事实上它和其它任何光线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热力学零度,就会有红外线向周围辐射。红外线是位于可见光中红色光以外的光线,故称红外线。它的波长范围大致在0.75~100μm的频谱范围之内。[/color][color=#333333]红外辐射[/color][color=#333333]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越多,红外辐射的能量就越强。研究发现,太阳光谱的各种单色光的热效应从紫色光到红色光是逐渐增大的,而且最大的热效应出现在红外辐射的频率范围之内,因此人们又将红外辐射称为热辐射或者热射线。[/color][color=#333333]传感原理[/color][color=#333333]热传感器是利用辐射热效应,使探测器件接收辐射能后引起温度升高,进而使传感器中一栏与温度的性能发生变化。检测其中某一性能的变化,便可探测出辐射。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赛贝克效应来探测辐射的,当器件接收辐射后,引起一非电量的物理变化,也可通过适当变化变为电量后进行测量。[/color][/color][color=#333333][color=#333333][img=,511,29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2/201712081550_02_3332482_3.jpg!w511x294.jpg[/img][/color][/color][color=#333333][color=#333333][b]红外温度传感器选型要点[/b]主要从性能指标和环境和工作条件两方面来加以考虑。性能指标:首先就是量程也就是测温范围,选择红外温度传感器时一定要注意到它的量程,只有选择了适合的量程才能更好的测量。用户的被测温度范围一定要考虑准确、周全,既不要过窄,也不要过宽。其次是要注意传感器的尺寸,不能选择过大也不能太小,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尺寸才能更好的方便测量,量程和尺寸是选择传感器都要注意的,但是选择红外温度传感器还要确定光学分辨率、确定波长范围、确定响应时间、信号处理功能等。工作条件:红外温度传感器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应加以考虑、并适当解决,否则会影响测温精度甚至引起测温仪的损坏。当环境温度过高、存在灰尘、烟雾和蒸汽的条件下,可选用厂商提供的保护套、水冷却、空气冷却系统、空气吹扫器等附件。这些附件可有效地解决环境影响并保护测温仪,实现准确测温。[/color][/color][color=#333333][color=#333333][img=,536,28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2/201712081551_01_3332482_3.jpg!w536x285.jpg[/img][/color][/color][color=#333333][color=#333333][b]红外温度传感器应用[/b]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红外辐射探测移动物体温度测量连续温度控制热预警系统气温控制医疗器械长距离测量[b]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智能空调上的应用[/b]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追求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科技已经改变了我们周围的生活,科技化智能化的家居生活将成为可能。空调作为重要的家电产品,其创新发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型的智能空调运用多种传感器技术以及新型科技技术,实现了空调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智能化目标。[b]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智能空调上的应用[/b]传统的空调出风量和出风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在房间的时候,空调的出风大小是不会改变的,这样只能固定的出风,不仅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而且浪费电量,新型的智能传感器安装了利用红外传感器设计的动感仪,红外温度传感器感应人体活动量,按需分配风量,让不同的人各有舒适,空调上的动感仪可以对室内空间进行5区域的划分,并实时监控5个区域,并在140度的大范围实时监测和敏锐感知人体活动量并进行分区差异化按需送风,以此适应不同家庭成员的个性化使用需求,进而提高空调房间的整体舒适性。[/color][/color][color=#333333][color=#333333][img=,549,24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2/201712081551_02_3332482_3.jpg!w549x249.jpg[/img][/color][/color][color=#333333][color=#333333][color=#333333]智能空调的动感仪由三组不同角度的红外温度感应器构成,每组动感仪有2个感应头,共有6个感应头对出风口进行智能调节风量及风向,自动识别人体位置和活动量,不断更新采集数据,智能分析数据,根据不同的人体活动量进行差异化送风,让不同活动量的人都感觉舒适,并且减少了达到人感所需温度的时间。[/color][/color][/color][color=#333333][color=#333333][color=#333333][img=,388,31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2/201712081551_03_3332482_3.jpg!w388x316.jpg[/img][/color][/color][/color][color=#333333][color=#333333][color=#333333]以上就是工采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color]红外温度传感器[color=#333333]的相关知识及它的应用范围的介绍,因为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帮助我们生产和科研的过程编的更加的简单,所以我们增加对于它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是非常的有必要的,毕竟是我们经常会使用的工具。这就是今天讲解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有所帮助。[/color][/color][/color]

  • 传感器的科普知识

    [align=left]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align][color=#333333] [/color]传感器可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传感器可以代替多种人工操作并且更加便捷、快速、精准。传感器有着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特点,它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更新换代。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传感器包括有称重传感器、霍尔传感器、[url=http://www.eptsz.com/Index.aspx][color=black]液位传感器[/color][/url]、生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我们可以看出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压力、重力、液位、物料位置等。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可以使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所以传感器对于现代化生产十分重要。激光传感器可以用于长度、距离、振动、速度、方位等物理量的测量,还可用于探伤和大气污染物的监测等。霍尔传感器是根据霍尔效应制作的一种磁场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温度传感器可以应用于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环境温度、压缩机顶部的排气温度、测量变频模块的温度等。光敏传感器可以作为探测元件组成其他传感器,对许多非电量进行检测,可以将这些非电量转换为光信号的变化。液位传感器可以检测各类液体的液位,将检测结果转化为电信号输出。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可以把各种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量。[color=#333333] [/color]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和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物理量信号;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物理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变换电路负责对转换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调制;转换元件和变换电路一般还需要辅助电源供电。传感器早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传感器可以精准的获取可靠的信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因此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 花制冰机的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及温控原理

    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仪器。雪花制冰机的温度传感器有三个,分别设置在搅冰机构上、冷凝器上、冰桶上。 搅冰机构上的温度传感器是用来感受温度是否比较低,甚至是传动机构阻力太大,也就是说当温度比较低时,水流受阻,搅冰机构需要的扭矩变大,电机输入电流猛增,这时候需要冲冰,打开电磁阀,让压缩机的冷媒直接进入搅冰机构,而不是经过冷凝器后再进入搅冰机构,这样的一些列工作的完成是由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系统进行的。 在冷凝器上的温度传感器是这样工作的,当冷凝器上的温度过高时,风扇电机产生的冷却效果来不及冷却,这时候温度传感器感受到的温度过高,通过A/D转换,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程序进行判断,发出指令,控制压缩机电机的继电器是否做出相应,最终控制着压缩机的工作状态。 冰桶上的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着冰块是否达到一定的高度,当冰块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感温传感器感受到,温度比较低时,一般设置的温度为7度,也是通过A/D模块进行模数转换,通过程序判断,作出相应的指令,指令发出,控制着整个系统的通断判断,最终控制着系统的运行与否。

  • LPTC1000-40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电阻测试系统

    [b][font=宋体][color=black]系统概述:[/color][/font][/b][font=宋体]LPTC1000-40[/font][font=宋体]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电阻测试系统解决芯片电桥下电阻值不一致,独立操作繁琐,此系统电阻值全自动计算、检测,达到电阻值一致,实现一键操作。[/font][font=宋体]系统以纯净干燥氮气为工作介质,以测试系统软件为核心,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高低温箱、压力源、供电电源、恒流源、恒压源等设备,根据软件设定,达到设定温度、设定压力,通过专用工装接口传递到待调试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自动采集被校压力传感器的响应数据,计算出被检传感器所需电阻值,数据并自动记录、存储。[/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系统功能:[/color][/font][/b][font=宋体]1) [/font][font=宋体]软件自动控制压力源、温箱、恒流源、恒压源、数采等硬件设备,一键操作;[/font][font=宋体]2) [/font][font=宋体]通过软件自动计算出所需电阻值,快速便捷;[/font][font=宋体]3) [/font][font=宋体]提高效率:整套系统,除人工必须的装夹操作外,其他的均由设备完成,包括数据对比,数据筛选,数据采集等;[/font][font=宋体]4) [/font][font=宋体]提高准确度:整套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使用机器设备来代替人工,这样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避免了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等因素,从而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准确度;[/font][font=宋体]5) [/font][font=宋体]提高质量;通过软件控制硬件,整套系统完全根据相关规程及质量标准编写,严把质量关,保证产品的高品质,高性能;[/font][font=宋体]6) [/font][font=宋体]实现系统定制化、个性化及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font][font=宋体]7) [/font][font=宋体]提供word或excel报告格式。[/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应用领域:[/font][/b][font=宋体]计量院、军工、航空航天、生产厂家等。[/font]

  • 超声波传感器检测方法_超声波传感器常见应用

    超声波传感器检测方法_超声波传感器常见应用

    [align=left]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声波的机械波。它是在电压激励下由换能器透镜的振动产生的。它的高频率为、,短波长为、。衍射现象很小,特别是方向性好。、可以是射线和方向的。沟通等特点。液体固体的超声波渗透性很强,特别是在太阳光的不透明固体重量下,其可以穿透超过十米的深度。[/align]当超声波撞击杂质或界面时,它将产生显着的反射以形成回波的反射,当它撞击移动物体时可产生Domiller效应。这种超声波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防御、生物医学等方面。超声波传感器广泛用于现代工业领域。超声波传感器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有四种常见的检测方法:1、透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位于两侧。当待测物体在它们之间通过时,根据超声波的衰减(或遮挡)检测。2、有限距离类型:发射器和接收器位于同一侧。当检测到的物体在限定的距离内通过时,根据反射的超声波检测物体。3、范围:发射器和接收器位于有限范围的中心,反射器位于有限范围的边缘,当没有待检测物体时的反射波衰减值用作参考值。当要检测的对象在有限范围内通过时,基于反射波的衰减来检测(将衰减值与参考值进行比较)。4、逆向反射:发射器和接收器位于同一侧,检测对象(平面物体)用作反射面,检测基于反射波的衰减。OFweek Mall技术工程师推荐使用以下几种超声波传感器:[b]MaxBotix 超声波传感器 人体检测传感器-MB1004[/b] 特点近端探测低成本的邻近目标检测方案测量周期快超低功耗适合电池供电系统可以自由运行测量或者外部触发测量宽供电电压2.5V~5.5V可输出高低电平报警信号[img=,262,23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91145153734_4623_3422752_3.png!w262x231.jpg[/img]超声波传感器可用于灰尘、雾、或蒸汽。它非常适合非接触式位置和距离测量。可以在不考虑颜色或形状的情况下以毫米精度检测不同材料的物体。超声波传感器使用超出人类可听声音的高频超声波作为测量介质。超声波传感器在工业中的三种常见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超声波可应用于食品加工厂,实现塑料包装检测的闭环控制系统。采用新技术,它可以在湿环中进行测试,如洗瓶机、噪声环境、极端温度变化环境。2、用于医学检测的超声波传感器—— B超检查。3、超声波传感器质量检测——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探伤仪主要用于金属部件内部的质量检测,如检测金属气泡,焊接部位未焊接等缺陷。超声波传感器https://mall.ofweek.com/2133.html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丨无人机超声波传感器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超声波水位传感器

  • 温湿度传感器_温湿度传感器使用注意事项

    温湿度传感器_温湿度传感器使用注意事项

    [align=left]温度和湿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温度和湿度的关注催生了一个集成温度和湿度于一体的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是指可以将温度和湿度的量转换为易于测量和处理的电信号的装置或设备。市场上的温湿度传感器通常测量温度的量和相对湿度的量。购买温湿度传感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OFweek Mall整理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align]第一,要选择温湿度传感器,您需要考虑其测量范围:就像我们通常使用其他仪器一样,我们需要在使用温湿度传感器之前确定测量范围,否则会很容易损坏温湿度传感器。如果测量值超出的测量范围,则很容易损坏传感器,测量结果将大大偏离。除气象和科学研究部门外,其他领域温湿度传感器不需要太高的要求。[img=,410,34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2/201812131514528516_7001_3422752_3.png!w410x348.jpg[/img]第二,考虑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是判断传感器水平最重要的有效指标。只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高一个百分点,似乎温湿度传感器就能上升一个等级。不同的工作场景需要不同的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并且所需的测量精度对于同一物体的每个温度和湿度是不同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使用温湿度传感器,或为了节省购买者的钱,有必要选择所需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为了创建具有不同测量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成本差异非常大。当然,成本决定了价格。因此,您需要仔细选择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找到合适的,不要盲目追求高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这有可能在测量时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第三,考虑实际应用温湿度传感器时的时漂和温漂:当我们使用温湿度传感器时,由于一些灰尘、油污和一些有害气体,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子温湿度传感器会出现老化现象,这会导致温湿度传感器器下降准确性 。因此,通常的生产工厂将非常小心地指示校准使用的有效时间,大约一到两年,到期后,需要重新校准。当然,在选择温湿度传感器时,除了考虑上述要点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在酸性、碱性或有机溶剂环境中使用。另外,为了准确测量空间的湿度,请勿将温湿度传感器放在靠近墙壁和空气不光滑的地方。如果要测量相对较大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最好使用多个温湿度传感器一起测量,这样可以提高测量数据的质量。因此,无论您选择购买还是使用温湿度传感器,您都需要了解上述相关事宜,这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提高了每个人的工作效率。OFweek Mall了解到市场上应用较多的温湿度传感器有这几种HTU21D和HTG3515CH:[b]法国Humirel 数字输出温湿度传感器HTU21D替代SHT21、SHT20-HTU21D[/b]完全可互换,无需重新校正长期饱和后迅速恢复适合无铅回流焊等自动化装配方式单独标识,符合严格的追溯要求[img=,309,26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2/201812131514521566_8442_3422752_3.png!w309x266.jpg[/img][b]Humirel 模拟电压输出温湿度传感器模块-HTG3515CH[/b] 主要特性:环保产品全量程可互换性高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精度:+/-3%RH @55%RH供电电压需在规定范围内通过10Kohm NTC电阻测量温度精度为+/-1%直接输出在5Vdc供电时输出电压值为1~~3.6V 可测量0~~100%RH相对湿度相关传感器分类:气体传感器丨氨气传感器丨二氧化硫传感器丨一氧化碳传感器丨臭氧传感器丨氧化锆氧气传感器丨超声波传感器丨气体流量传感器丨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传感器丨二氧化碳传感器丨氧气传感器丨气体质量流量计丨紫外线传感器丨水质传感器丨可燃气体传感器丨酒精传感器丨微量氧传感器丨温湿度传感器https://mall.ofweek.com/263.html丨PID传感器丨PM2.5传感器丨湿度传感器丨光纤应变传感器丨voc传感器丨氧化锆传感器丨光电液位传感器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丨CO2传感器丨CO传感器丨UV传感器丨光纤传感器丨光离子传感器丨PH传感器丨荧光氧气传感器丨流量传感器丨光纤压力传感器丨双气传感器

  • Agilent的TCD为什么需要两个温度传感器?

    如题,从很早开始,Agilent的TCD就开创性地使用了单根钨丝的设计,根据这样来看,一共六根线接入TCD就够了:加热线,两根;温度传感器,两根;钨丝,两根。而实际上,TCD使用了八根线,多出来的两根给另外一个温度传感器使用,但两个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又很接近。不明白这种设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 FOT-L光纤温度传感器在食品工业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FOT-L光纤温度传感器在食品工业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中国的食品工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食品消费总量将不断增加,商品性消费日益取代自给型消费,工业化食品比重逐步增长,并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食品工业中,工艺流程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比如自动化技术在包装生产线中已占50%以上,大量使用了电脑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控制,目的是提高生产率,提高设备的柔性和灵活性。传感器作为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核心,也已经大量应用在食品工业中。[img=,535,35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2/201812040940078010_3529_3332482_3.jpg!w535x359.jpg[/img]FISO微波辅助化学和微波食品解决方案摘要:目前在食品工业领域中涉及新产品开发、食品包装、微波食品加工、、MW 食品测试、 MW 烤炉设计和测试、新材料研究、MW 和RF 相关应用等,而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对重要参数—— 温度及压力的测量一直是个难题,具调查了解国内现阶段大都采用热电偶或红外测温仪测量温度,由于热电偶容易受电磁、微波、射频等干扰,所以不能实现时实测量,采集的温度数据可用性不高,而红外测量虽然能时实测量,但是它是非接触测量受很多因素干扰(特别是水蒸汽),而且测量精度也不满足研究要求,所以两种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解决温度测量问题,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加拿大FISO公司的光纤传感器很好地解决了温度及压力测量问题,FISO传感器完全抗电磁、 微波、射频等干扰,多通道在线时实监测微波中食物内、外各个部位温度差异与变化,给研究食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成分及含量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同时通过RS232与计算机连接由软件控制可 以很直观地观察温度、压力曲线变化。 光纤测试系统的构成: 加拿大FISO公司的光纤测试系统主要由探头、光纤延长线、信号解调器、附件四部分构成。原理:1.F-P原理:采用法布利-比罗特(Fabry - Perot)腔为感应物理参量的器件,对温度、压力、应变、位移等物理参量进行测试,通过光纤把相关的测试信号传输出去,与信号解调器相连采用工业标准的“SC”连接头。温度光纤传感器:[img=,301,3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2/201812040940225936_8428_3332482_3.jpg!w301x300.jpg[/img]FISO光纤传感器采用干涉原理,非常适合在食品工业环境和电介质传感器无法工作的环境。FISO传感器与其相应的信号调理器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光纤传感系统。干涉测量传感器(FPI)一般由两面相对的镜子组成,分割两面镜子的空间称为空腔(或空洞)长度。反射到FPI中的光是经波长调制的,并与空腔长度完全相同。由精确设计的FPI将应变、温度、位移或压力转变成空腔长度的函数。FISO传感器的原理是:当光束到达光纤尽头后进入一契形介质,在上下表面产生反射,进而导致光的干涉。反射发生的位置不同,相应的光程差亦不同。当契形介质的横向移动表明位移变化的时候,此位移变化将被FP腔探知并转化为。由于FISO传感器完全抗电磁、微波和射频等干扰,多通道在线实时检测微波中的食物内各个温度的差异与变化,给研究食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水分及含量提供了可靠准确的数据。这里主推工采网从加拿大进口的光纤温度传感器 - FOT-L-BA/SD,这是一款非常适合在极端环境下测量温度的光纤温度传感器,这种极端环境包括低温、核环境、微波和高强度的RF等。FOT-L集所有您期望从理想传感器器身获取的优良特性于一体。因此,即使在极端温度和不利的环境下,这类传感器依然能够提供高精度和可靠的温度测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