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无线悬重扭量仪

仪器信息网无线悬重扭量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无线悬重扭量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无线悬重扭量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无线悬重扭量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无线悬重扭量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无线悬重扭量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无线悬重扭量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无线悬重扭量仪相关的资讯

  • 预计2022年中国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市场规模达到186.75亿元
    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市场现状1、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市场规模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主要包括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综测仪以及示波器。近年来,我国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的市场规模为123.11亿元,到2021年其市场规模已达164.05亿元,同比增长14.8%。随着5G商用进程的不断加快,预计在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186.75亿元。2、信号发生器市场规模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是信号发生器两大类产品(之一,不仅可以生成任意波形信号(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功能),还可将任意波形信号上变频成射频微波信号,广泛应用于5G、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航空航天和国防等行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信号发生器规模达到13.24亿元,2021年信号发生器规模达16.76亿元。预计2022年达到18.66亿元。无线电测量仪器仪表行业机遇1、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仪器仪表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高端仪器仪表行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扶持的行业,我国政府通过制定《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颁布法律法规,从投资优惠、支持研究开发、加强人才培养、鼓励设备国产化、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为高端仪器仪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2、5G为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仪器仪表行业提供新的机遇随着5G技术在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国防、卫星通信、电力、消防、应急通信、轨道交通、工业互联、VR/AR、远程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与5G技术相关的新产品的研发、生产、维护等对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仪器仪表的需求快速增加,推动了国内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3、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为高端仪器仪表实现国产化提供了新契机长期以来,欧美等地区和国家利用“实体清单”等长臂管辖手段,不断对我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和禁运,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仪器仪表急需进行国产化。我国长期致力于高端无线信道仿真仪、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产品的研究,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 “高端动力装置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项目启动
    2月28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端动力装置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召开。会议由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主持,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越薇、中国计量院副院长宋淑英等领导及项目监理组、总体组、技术专家委员会、用户委员会和管理办公室等近百人参加了本次启动会。 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在启动会上讲话  启动会上,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介绍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设立背景和目标定位,要求“高端动力装置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项目组瞄准产品开发目标,积极推进产业化 更加关注产品的知识产权 按照项目管理办法,落实好法人负责制的各项要求 严格进行项目经费管理,并希望相关项目参与单位加强协作,潜心开发,实现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同时他对该项目利用信息化系统的创新管理方式表示肯定,并希望其能够得到进一步推广运用。  项目总体组组长、中国计量院副院长宋淑英对与会领导、专家对中国计量院科技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她指出,“高端动力装置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项目是近年来中国计量院在重大仪器方面获得的第3个国家支持项目。作为项目牵头单位,中国计量院将继续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与各项目参与单位团结协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为我国摆脱高端测量仪器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项目负责人、中国计量院力学与声学研究所所长张跃研究员就项目背景、总体目标、任务分解、预期成果及进度和经费安排等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项目办公室汇报了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各任务负责人分别汇报了任务的研究内容、考核指标、实施方案、进度及经费安排等。  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展开热烈讨论,对项目进行点评,并提出实施意见建议。  高端动力装备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各种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核心组成部分,例如,风力发电机组、大型舰船推进系统、高速列车动力系统及转向架、航空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动力装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突出的作用,同时也代表了我国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  而目前,我国大量的扭矩和速度参数测量系统,包括功率、最大扭矩、最高车速、加速度等,尤其是高端测量仪器依赖进口,并无法在国内溯源,严重制约了我国自主动力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的可靠计量、研发与应用,从而制约了我国高技术含量、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工业产品的自主研制和生产,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动力装置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制需求迫切。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端动力装置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项目总体目标为:开展高端动力装置机械功率关键参数扭矩和速度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攻克扭矩标准装置中高精密空气轴承支撑部件的核心技术及双天线雷达测速收发模块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动力装置的扭矩测量仪器(20kNm扭矩标准机)、高端动力装置速度测量仪器(双天线雷达测速仪器)和加速度计动态特性校准装置,填补国内空白,达到高端动力装置扭矩测量和速度测量的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项目研制成果将有望为我国高端动力装备扭矩与速度等功率测量建立可靠的计量溯源体系,并将在仪器开发、产业化示范、节能减排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单位为国家质检总局,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牵头,并负责其中4个任务,任务承担单位还包括清华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〇四研究所、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湖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苏州苏试试验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与长沙普德利生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项目起止时间为2012年10月至于2016年9月。主要包括12个任务:20kNm高准确度扭矩标准装置的研发、高准确度大质量参数测量装置的研制、高精度宽量程多普勒雷达测速技术的研究及其测量装置的研制、加速度计动态特性计量技术的研究与校准装置的建立、空气轴承支撑技术的研发、无扰动质量参数自动测量技术的研发、加速度计动态模型及参数辨识的研究、测速测距雷达测速仪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研究、空气轴承支撑技术在高准确度扭矩标准机及船舶装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安全气囊加速度计校准装置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以及双天线雷达测速仪在高铁行业的应用研究等。
  • 兰光发布C612M全自动瓶盖扭矩测量仪 智能瓶盖扭力计新品
    C612M全自动瓶盖扭矩测量仪 智能瓶盖扭力计瓶装包装产品、吸嘴包装产品、软管包装产品的瓶盖锁紧、开启扭矩值大小,是生产单位离线或在线重点控制的工艺参数之一。瓶盖的扭矩值是否合适,对产品的中间运输以及最终的消费都具有很大的影响。C612M全自动瓶盖扭矩测量仪—— Labthink全新一代“机械手”式全自动扭矩仪,专业测量瓶装产品瓶盖的锁紧、开启扭矩值大小,其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试验设备。产品特点:1、双重模式,创新机械手全自动测试:提供开启力和锁紧力双重试验模式创新的机械手全自动夹紧、开启、锁紧专利技术,避免人工操作误差,利于结果的精准度与重复性瓶盖夹持力、锁紧力,瓶盖旋转速度可自由设定调节机械手自动锁紧,锁紧值可自由设定,锁紧偏差<0.01 Nm,远优于人工锁紧过载保护、自动清零、故障提示等智能设计,保障操作安全手动测试、自动测试可自由选择2、超高测试精度,超低测试下限:准确且可重复性的测试0.005 Nm 以下超小扭矩值试样,分辨率高达0.0001 Nm 峰值自动保持,保证测试结果被准确记录峰值自动判断等多种模式,满足任意试样检测需求配件均采用世界知名品牌进口元器件,性能稳定可靠原装进口气动控制系统,具有超低故障率和超长使用寿命,保障测试精度3、全新• 专利• 智能,全触控操作系统:工业级触屏、一键式操作、直观的操作界面,可远程升级与维护中英双语操作界面,满足不同语言要求试验曲线实时显示,数据智能统计,方便快速查看检测结果具有数据自动存储、掉电自动记忆功能,防止数据丢失历史数据可进行快速查看、打印内置数据存储可达1200条,满足大数据量存储的需求全球通用的八种试验单位可自由切换多级用户权限管理,密码登录微型打印机和USB通用数据接口,方便数据输出和传递(可选)符合中国GMP对数据可追溯性的要求,满足医药行业需要(可选)兰光独有的DataShieldTM数据盾系统,方便数据集中管理和对接信息系统(可选)参照标准:GB/T 17876、ASTM D2063、ASTM D3198、ASTM D3474、BB/T 0025、BB/T 0034测试应用:基础应用:瓶装容器——适用于瓶装包装食品、药品(螺纹连接)的瓶盖锁紧、开启的扭矩值测试,如饮料瓶、药瓶等软管包装产品——适用于软管包装食品、药品、化妆品(螺纹连接)的瓶盖锁紧、开启的扭矩值测试,如眼药水瓶、护手霜、鞋油等扩展应用:螺纹锁紧、开启的扭矩值——适用于螺母与螺栓锁紧、开启的扭矩值测试(需特殊定制)保温瓶、保温杯产品——适用于保温瓶、保温杯(螺纹连接)的瓶盖锁紧、开启的扭矩值测试技术参数:传感器规格:5Nm(标配);20Nm、40Nm (可选)扭矩精度:示值±0.5%(传感器规格的10%-100%);±0.05%FS(传感器规格的0%-10%)扭矩分辨率:0.0001 Nm瓶身夹持范围:Φ5 mm~Φ170 mm 瓶盖夹持范围:Φ10 mm~Φ80 mm 瓶身高度:20mm~400mm试样夹持旋转:气动自动最大开启/锁紧扭矩:2 Nm(其他可定制)气源:空气(气源用户自备)气源压力:0.7 MPa(101.5psi)统计数量:0~999件(可任意设定)外形尺寸:550mm(L) x 365mm(W) x 1150mm(H)电源:220VAC±10% 50Hz / 120VAC±10% 60Hz二选一净重:39 kg产品配置:标准配置:主机、夹紧杆(4个)、夹紧块(1对)、标定组件(不含校验砝码)、Ф4mm聚氨酯管(2m)选购:微型打印机、专业软件、空压机GMP计算机系统要求、DataShieldTM数据盾备注:本机气源接口系Ф4mm聚氨酯管;气源用户自备创新点:C612M全自动瓶盖扭矩测量仪——Labthink全新一代“机械手”式全自动扭矩仪,专业测量瓶装产品瓶盖的锁紧、开启扭矩值大小,其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试验设备。(1)双重模式,创新机械手全自动测试——提供开启力和锁紧力双重试验模式;创新的机械手全自动夹紧、开启、锁紧专利技术,避免人工操作误差,利于结果的精准度与重复性;(2)超高测试精度,超低测试下限——准确且可重复性的测试0.005 Nm 以下超小扭矩值试样,分辨率高达0.0001 Nm;(3)全新的全触控操作系统——工业级触屏、一键式操作、直观的操作界面,可远程升级与维护;中英双语操作界面,满足不同语言要求;C612M全自动瓶盖扭矩测量仪 智能瓶盖扭力计
  • 一文了解坐拥70亿美元市场的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
    电子测量仪器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的发展,以现代测量原理为基础,融合了最先进的电子测量技术、射频微波设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使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在现代工业与社会发展中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产品种类繁多,一般可将其分为专用仪器和通用仪器两大类:专用仪器是为某一个或几个专门目的而设计的,如电视彩色信号发生器;通用仪器是为了测量某一个或几个电参数而设计的,它能用于多种电子测量。 其中,通用电子测量仪器是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设备,主要包括数字示波器、波形和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及其他电子仪器(如万用表、功率计、逻辑分析仪、频率计和电池分析仪等),下游应用领域具体涵盖通讯、半导体、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消费电子、航空航天、教育科研等行业。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销售市场特征1)欧美市场使用者相对成熟在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领域,欧美有是德科技、泰克、力科和罗德与施瓦茨等行业优势企业,培育了更为成熟的使用者,其能够熟练理解和使用功能日趋复杂的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在选择相关仪器时能够更好的鉴别产品的性能,选择一些性价比高的品牌。2)经销渠道是行业主要的销售渠道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使用者主要包括电子相关产业的企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个人爱好者等,数量众多且分散。因此,经销渠道是行业主要的销售渠道。经销商一般为电子类产品配套销售商,拥有一定的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各类电子产品,其经营时间较长,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在其销售体系中占比较小,在产业链中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企业对经销商的控制力较弱。3)各档次产品并存发展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下游领域的应用场景不同,对仪器的性能指标要求不同,中低端应用场景是主流,高带宽和高频率产品主要应用于一些信号频率高的产品测量。因此,不同档次产品满足不同需求的应用场景,各档次产品并存发展。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情况1)持续稳定增长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测量仪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5G、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驱动,全球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市场将持续稳定增长。根据Technavio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通用电子测试测量行业的市场规模为61.18亿美元,预计在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77.68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4.89%。数据来源:Technavio《Global General Purpose Test Equipment Market 2020-2024》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资料显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从2014年的150家发展到2019年的204家;电子测量仪器中国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是全球竞争中最为重要的市场。2)各细分产品均衡、稳定发展从具体产品来看,数字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是细分产品中最重要的两类产品,在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中的比重达到20%以上。根据Technavio的统计数据,细分产品2019年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占用率情况如下:3)全球各区域市场发展状况各异从区域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良好的上下游产业基础,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产业起步时间早,市场需求以产品升级换代为主,市场规模大,需求稳定;亚太地区由于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已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对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需求潜力大,产品普及需求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需求将增长较快。根据Technavio的预测,各区域市场规模及占有率和年均复合增长率如下:各主要产品中不同档次产品的市场规模比较目前市场上尚无关于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各主要产品中不同档次产品的市场规模的统计数据,结合各主要产品中不同档次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以及发展情况等因素,可知各主要产品中不同档次产品的市场规模比较情况呈现的特点一致,具体为:低端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相较于中高端产品较多,下游应用领域对其数量的需求较大,但其销售单价较低;中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数量相对较少,但其销售价格较高,特别是高端产品,其销售价格高昂。如根据是德科技的官方网站,其低端数字示波器EDUX1002A(带宽为50MHz)的参考起价为531美元,而中端数字示波器DSOS204A(带宽为2GHz)的参考起价为2.9万美元, 高端示波器DSOZ634A Infiniium(带宽为63GHz)参考起价达到56.99万美元。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1)是德科技是德科技于2014年11月从安捷伦科技分拆而来,位于美国加州圣罗莎,是全球领先的测量仪器公司,为电子设计、电动汽车、网络监控、5G、 LTE、物联网、智能互联汽车等提供测试解决方案。公司在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设有工厂和研发中心,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KEYS,2021上半财政年(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营收24.01亿美元。主要产品:示波器和分析仪类、万用表等仪表类、发生器、信号源与电源类、无线网络仿真器类、模块化仪器类和网络测试仪器类等。2)泰克泰克成立于1964年,2016年并入福迪威集团(美国纽交所上市代码FTV),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比弗顿,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泰克是世界第一台触发式示波器的发明者。当今泰克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电子测试测量供应商之一,其市场遍布全球各洲,办事处遍布21个国家和地区。泰克的客户遍及全球的通信、计算机、半导体、军事/航空、消费电子、教育、广播和其他领域。主要产品: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源、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和误码率分析仪以及各种视频测试产品等。3)罗德与施瓦茨罗德与施瓦茨成立于1933年,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是测试与测量、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无线电通信和安全通信领域中质量、精准和创新的代名词,是移动和无线通信领域的市场领先供应商,提供全面的测试与测量仪器和系统,以用于组件和消费类设备的开发、生产与验收测试,以及移动网络的建立和监测。此外,公司还瞄准其他重要的测试与测量市场,包括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所有的工业电子以及研发和教育领域。在全球超过70个国家、地区设有销售和服务网络。2020财政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公司的净收入为25.8亿欧元。主要产品:无线通信测试仪和系统、信号与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音频分析仪以及广播电视测试与测量产品等。4)力科力科成立于1964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全球唯一一家专业专注于数字示波器的厂商,持续为工程师们创造“最能解决问题”的示波器,当今数字示波器中的一些耳熟能详的“术语”都是力科最先发明或引入到示波器领域的。在亚洲和欧洲设有分支机构。主要产品:示波器、任意波形发生器、高速互联分析仪、逻辑分析仪等。5)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美国特拉华州,是一家以测量计算仪器为主导的供应商,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测试和测量及工业自动化,主要业务区域为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印度以及亚太地区。公司为美国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为NATI.O,2021年1-6月营业收入为6.82亿美元。主要提供:设备状态监测、动态测试、嵌入式控制、硬件在环测试、多媒体测试、射频与通信测试、声音与振动测试、台架测试与控制等产品及方案,具体包括相关的工程软件以及硬件设备,硬件设备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控制设备(多功能I/O等)、电子测试和仪器(示波器等)、无线设计和测试(信号发生器等)以及相关配件。6)固纬电子固纬电子成立于1975年,总部位于中国台湾,是台湾创立最早且最具规模的专业电子测试仪器厂商,在亚洲和美国设有分支机构。公司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2423,2021年1-6月营业收入为2.78亿元。主要产品: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电源、频谱分析仪、电子负载等。7)普源精电普源精电成立于1998 年,总部位于苏州,是全球测试测量行业的创新者,全球电子测试测量行业的优秀品牌之一,是目前测试测量行业唯一拥有自主芯片研发能力的国内公司。在美国、德国、日本和台湾等地设有分支机构,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3.54亿元。主要产品:数字示波器、波形发生器、频谱分析仪、射频信号源、数字万用表及电源等。8)创远仪器创远仪器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北京、南京、广州、深圳、成都、西安、长沙、武汉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是一家自主研发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和提供整体测试解决方案的专业仪器仪表公司。该公司为新三板精选层公司,股票代码为831961,2021年1-6月的营业收入为1.89亿元。主要产品: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系列、信号模拟与信号发生系列、无线电监测与北斗导航测试系列、矢量网络分析系列、无线网络测试与信道模拟系列。9)鼎阳科技鼎阳科技成立于2007年,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及相关解决方案,是全球极少数能够同时研发、生产、销售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四大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主力产品的厂家之一,是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美国克利夫兰和德国奥格斯堡成立了子公司,在成都成立了分公司,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南京设立了办事处。该公司于2021年12月成功登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代码688112。2021年1-9月营业收入2.08亿元。主要产品:数字示波器、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数字万用表、手持示波表等。
  • 39岁清华美女教授候选中科院院士,颜宁到底多牛
    p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157位科学家“榜上有名”。/pp  在这份名单中,今年的初步候选人里,年龄最大的为72岁,年龄最小的只有39岁,是清华大学教授颜宁。/pp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选人产生后,还将对初步候选人材料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经过会议评审产生正式候选人和终选候选人建议人选以及终选投票等程序,确定最终当选名单。/pp  虽然还没有正式确定最终的当选名单,但是颜宁39岁就被候选中科院院士也是让网友大呼“厉害了”!/pp  颜宁是谁?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有如此高的荣誉?/pp  看看这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科学家年纪轻轻都取得了哪些成绩。/pp  1996年颜宁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在2000年获得学士学位后随即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施一公。2004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之后继续在该校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pp  2007年10月,受清华生物系老系主任、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南明教授的邀请,颜宁回到清华大学,受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当时她30岁,是全中国最年轻的女性正教授之一。/pp  自2007年回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原创论文14篇,研究成果于2009年和2012年两次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pp  在清华大学的10年间,颜宁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致力于与重要疾病相关的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的系统研究,带领其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基础科研成果,包括解析了国际上攻坚几十年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以及具有重要生理和病理功能的电压门控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的三维结构,其中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已经被国际经典的生物化学最新版教材收入。/pp  2016年,颜宁被《自然》评价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pp  然而,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却在今年的5月因为“受聘为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在国内引发了非议,在此之前,也许并没有太多人知道颜宁。/pp  这件事要始于5月3日一条微博的持续发酵——世界顶尖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近日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pp  一位雇员离开工作了10年的岗位另谋高就,通常没有人大惊小怪。/pp  但生物学家颜宁这样做就引起了争议。这位清华大学教授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将于今年秋季到那里做地位尊崇的冠名讲席教授。对中国来说,这是极为罕见的消息。/pp  颜宁很有可能是多年来第一位被全球顶尖学府挖去做讲席教授的中国大陆教授。一位在中国实现职业起步的科学家,有这样的机遇,是值得祝贺的事情。/pp  此事本不足为奇。世界各高校的教授跳槽极为常见。一位学者从牛津跳到普林斯顿,不会有人说三道四,但颜宁的消息自普林斯顿传回国内后则褒贬不一。可以看出,一些人对此不太适应。/pp  网上有人批评颜宁忘了自己的博士导师施一公教授的“爱国宣言”,施一公是从普林斯顿辞职回到清华的 还有人猜测颜宁是连续两年拿不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而“负气出走”,连她3年前在博客上讲过的申请基金的经历都被挖出当作论据。/pp  对于网络上的批评,颜宁在微博辟谣称“无稽之谈”:“我去不去普林斯顿关基金委什么事?”颜宁写道:“被无数人问这文章是否属实,还属实呢,明明就是莫名其妙,无稽之谈。”/pp  随后,颜宁通过文汇教育对此事做出了详细的回应:/pp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因为过去10年我在清华大学获得了极好的支持,有优秀的学生、给我动力和压力的优秀又友好的同事们、给我全力支持的学校和学院管理部门等等。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软硬件条件支持下,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过了自己回清华之初的预期。/pp  但同时,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pp  另一方面,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都是我的母校,能够在这两所让我骄傲的母校任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我很开心10年前清华大学向我伸出了橄榄枝,2年前普林斯顿大学也同样向我伸出了橄榄枝,让我得以梦想成真。我也会凭着对清华的热爱和熟悉,为促进普林斯顿等国外一流学府与清华的交流合作尽我所能,这也是我在这个阶段回报母校的一种方式。/pp  按照惯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最终增选院士名单将在每个增选年的年底公布。/pp  无论颜宁是否最终入选,对于她来说,科学研究是她一生的追求。她害怕自己故步自封,她希望自己时刻都有新的突破,正如她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我想可能在未来若干年,我每年的想法都是我要做出我想要的突破。/pp  祝贺颜宁入选中科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希望在未来,颜宁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更高的突破!/p
  • 现代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
    导读: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以供读者参考。  现代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  仪器性能更加优异  仪器的性能更加优异,测量功能更加强大,仪器的测量精度,测试灵敏度,测量的动态范围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Agilent公司的PSA频谱分析仪的测量灵敏度高达169dBm(接近物理界热噪声174dBm),PNA网络分析仪的动态范围高达143dB,Agilent83453A高分辨率分光计分辨带宽=0.0001nm(亚皮米)(突破皮米分辨带宽的壁垒),Agilent86107A精密时基参考模块,对小于100ns的时延,抖动为1.7psRMS(突破皮秒抖动瓶颈),DSO80000系列的示波器,其单一A/D芯片具有20GSa/s实时高采样率,使之成为世界上采样率最快的示波器(40GSa/s实时采样率,13GHz带宽)。另外,更多强大的测量功能被赋予单台仪表中,如Agilent公司的8960系列无线综合测试仪(集移动手机和基站的射频测试与协议测试于一身) ESG/PSG矢量信号源可以灵活产生包括连续波/调幅/调频/调相/脉冲调制,全制式通信协议(GSM/EDGE/WCDMA/TD2SCDMA/CDMAOne/CDMA2000/CDMA20001X2EV/蓝牙/WLAN/PHS/PDC/NADC/DECT/TETRA等),任意波形及用于今后的其他信号 MSO混合信号示波器(2/4个模拟测量通道16个逻辑分析通道)使单台仪器同时具备示波器和逻辑分析仪的功能 Infiniium示波器内装VSA矢量信号分析软件后也成为世界上测量分析带宽最宽的矢量信号分析仪。  仪器与计算机融为一体  仪器和计算机技术的前所未有的融合。首先,越来越多的仪器选用以Windows软件和Intel芯片为平台,采用WindowsGUI和基于军用标准的软件,用Windows软件代替仪器内部操作软件,并易于与MS办公室应用软件连接,充分发挥其效能,如Agilent公司的仪器可用Word语言捕获屏幕图像,用Excel语言绘制的波形数据,用Excel语言捕获测量数据,易于自由地从互联网下载和升级最新的软件版本,利用WindowsHelp提高了仪器操作学习的方便性 同时,触摸屏被广泛利用,话音控制可解决双手同时被占用时操作仪器的问题,通过网络控制仪器操作,并用基于MSWindows和MSVisualStudio实现测试自动化 另外,仪器内部的VBA软件可有效地帮助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测试自动化。  其次,由于计算机技术被大量应用到仪器之中,使得仪器具备了更加先进的连通性,如Agilent公司的仪器大都具备采用了USB接口,LAN接口,GPIB接口。同时,也安装了标准光标指示器(鼠标、跟踪球、触摸键、操纵杆等)和其他部件(键盘、CDRW驱动器、直接连结打印机的并行接口,用于外部监视器的VGA输出,内部硬盘驱动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军工等特殊行业,测试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格外重要,为此,Agilent公司在仪器上设计了可卸出的硬盘(如PNA矢量网络分析仪和Infiniium示波器),使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完成测试任务后,卸出硬盘,单独运输仪器至测试现场(如战地),再由操作人员取出随身携带的硬盘装入仪器,再进行现场测量,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测试及仿真软件在仪器中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处理数据能力的不断增加,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仪器的硬件和测试软件及仿真软件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首先,硬件的模块化设计,使得通过不同的硬件模块组合配以不同的软件,从而形成不同功能的仪器和不同的测试解决方案,如Agilent公司的DAC-J宽带示波器86100C,通过插入不同的模块并配以不同软件,该仪器可成为抖动分析仪,宽带示波器,数字通信分析仪,时域反射分析仪 此外,VXI结构的测试仪器更加充分地解释了模块化结构仪器的灵活配置和应用。  其次,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已有了全新的解释和现实的应用,Agilent公司的89601A矢量分析软件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最好例证,它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学运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将大量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充分展现在计算机软件之中,通过与不同的数据采集前端(如VXI结构的矢量信号分析仪,频谱分析仪,Infiniium数字示波器)相结合,组合出不同功能的矢量信号分析仪。  同时,其捕获的信号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EDA仿真软件(如Agilent公司的ADS高级设计仿真软件)的数据输入来源,用于驱动ADS高级设计仿真软件进行部件及系统级仿真 并且,ADS高级设计仿真软件的仿真结果可送入Agilent公司的ESG/PSG矢量信号源产生出信号通过VSA矢量信号分析仪的捕获和分析,反过来可进行产品设计与真实产品之间的数据验证,即实现设计、仿真、测量和验证的有机结合。以AgilentADS高级设计仿真软件为代表的EDA软件,通过与Agilent公司测试仪器(包括: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信号源,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的动态链接,从而实现了测量域与仿真域的有机结合,在设计、仿真和验证之间架起了桥梁,从而加速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完善系统及部件的半实物仿真手段,达到迅速拓展满足需要的测量解决方案的目的。  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随着测量仪器功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与其相关的自动测试系统(特别是军用ATS测试系统)的组建与发展也经历了从台式仪器ATS系统到卡式仪器ATS系统,从卡式仪器ATS系统到卡式仪器与台式仪器混合的ATS系统的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VXI结构的仪器(主要对于大通道数的数字信号测量)与GPIB标准的台式仪器(主要对于性能要求严格的射频/微波信号测量)相结合组建ATS测试系统已成为军用ATS测试系统普遍遵从的主流原则和典范。这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军工用户在90年代提倡的采用COTS(CommercialOff-the-Shelf)流行商用仪器来构建军用ATS测试系统有很大关系,它可以极大地降低整个测试系统的组建、开发、维护、替换和升级的成本。  但是,由于军工行业系统研制周期和认证周期相对较长,系统维护和需要支持的周期通常在10年至20年,而民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流行商用仪器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一些COTS产品在军工行业被大规模全面使用之前就已废型和停产,对于已定型的测试系统的维护和支持成为军工客户面临的最大问题,特别是那些基于特定硬件而开发的测试软件(TPS)的维护、支持和更新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一点在中国的客户群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何实现硬件的可互换性和软件的可互操作性成为保证整个系统生命力和生命周期的关键。与此同时,军用ATS测试系统还要满足其可靠性、机动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并尽可能地降低开发、维护的成本,节省人力资源,改进硬件的现场替换效率和维修中心替换效率,改进武器系统快速应对地区乃至全球支持的战略要求。  下一代的自动测试系统  下一代测试技术及测试系统的标准  以美国为首的用户和仪器厂商近一年以来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仪器理念和技术以解决COTS仪器带来的问题,并同时满足未来测试系统的发展要求。该技术称之为NxTest,它就是基于LAN的模块化合成仪器(SyntheticInstrument)。安捷伦科技公司和VXITechnology公司于2004年9月为自动测试系统推出基于LAN的下一代模块化平台标准化-LXI。  LXI(仪器的LAN扩展)不仅提供了机架和堆叠式仪器的嵌入式测量技术和PC标准I/O连接能力,还实现了基于插卡式仪器的系统的模块化特点并减小了体积。对于为航空/国防、汽车、工业、医疗和消费电子市场开发电子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工程师来说,LXI紧凑灵活的封装、高速输入/输出和可靠的测量功能有效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VXI总线为所有高密度高速度应用提供了理想的标准,LXI则同时融合了VXI和以太网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高性能仪器平台,满足VXI通常没有满足的应用需求。LXI基于LAN的结构为例,为在航空和国防行业中长寿命仪器的实现奠定了基础。LXI没有带宽、软件或计算机底板结构限制。它可以利用日益提高的以太网吞吐量,为面临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挑战的工程师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  LXI标准将由LXI协会负责管理。LXI协会是一家由主要测试测量公司组成的非营利机构。该集团的目标是开发、支持和推广LXI标准。安捷伦科技公司和VXITechnology公司利用其拥有悠久历史的模块化仪器设计,推出LXI平台,这是测试系统使用的开放式标准仪器发展中必然的可行一步。由于几乎每台电脑中都内置了以太网(LAN),以太网已经成为业界广泛认同的通信接口。互联网硬件价格正不断下降,速度正不断提高,局域网提供了其它点到点接口标准中没有提供的对等通信。测试和测量工程师日益认识到使用高速局域网替代专有测试测量接口(如GPIB)的好处,业内需要更低成本、更高带宽和更快的数据传送速率,这给专有测试测量接口提出了挑战。  LXI测试测量模块是为用于设计检验或制造测试系统而优化的。连接局域网的能力使得各模块可以装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并从世界上任何地方访问模块。与采用昂贵电源、底板、控制器和MXI卡和电缆的模块化组件不同,LXI模块自带处理器、局域网连接、电源和触发输入。LXI模块可以采用全宽或半宽,高度为一个机架单位或两个机架单位,实现了非常简便的混配功能。信号输入和输出位于正面,局域网和输入交流电源则位于每个LXI模块的背面。LXI模块由计算机控制,不要求传统机架和堆叠式仪器配备的显示器、按钮和拨号装置。LXI模块采用标准网络浏览器诊断问题,使用IVI-COM驱动程序进行通信,简化了系统集成。  LXI仪器的特点  LXI仪器具备了以下五大特点:  (1)开放式工业标准  LAN和AC电源是业界最稳定和生命周期最长的开放式工业标准,也由于其开发成本低廉,使得各厂商很容易将现有的仪器产品移植到该LAN-Based仪器平台上来。  (2)向后兼容性  因为LAN-Based模块只占1/2的标准机柜宽度,体积上比可扩展式(VXI/PXI)仪器更小。同时,升级现有的ATS不需重新配置,并允许扩展为大型卡式仪器(VXI/PXI)系统。  (3)成本低廉  在满足军用和民用客户要求的同时,保有现存台式仪器的核心技术,结合最新科技,保证新的LAN-based模块的成本低于相应的台式仪器和VXI/PXI仪器。  (4)互操作性  作为合成仪器(SyntheticInstruments)模块,只需30~40种左右的通用模块即可解决军用客户的主要测试需求。如此相对较少的模块种类,可以高效且灵活地组合成面向目标服务的各种测试单元,从而彻底降低ATS系统的体积,提高系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5)新技术及时方便的引入  由于这些模块具备完备的I/O定义文档(由军标定义),所以,模块和系统的升级仅需核实新技术是否涵盖其替代产品的全部功能。如此看来,合成仪器(SyntheticSystems)将实现下述五大目标:①非常长的产品和系统支持周期,应用软件将不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②很小的系统体积,仪器不包含多余的显示、输入和其它美学设计部分。③应用清晰明确,仪器界面一致,升级快捷方便。④系统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保持一致。⑤供应商独立,测量硬件与测量技术没有直接联系。  展望未来  综上所述,21世纪的电子测量仪器随着芯片技术和DSP技术的发展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性能,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仪器的进一步融合,仪器的易操作性,易升级性,测量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软件无线电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仿真技术将为用户的设计和验证提供了更加强大和方便的工具。自动测试系统经历了从GPIB系统到VXI系统,从VXI系统到VXI与GPIB混合系统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军工用户希望拥有一种长寿命且高性能的系统标准体系来承担日益复杂的测试压力和维护成本的压力,面对未来的挑战,LXI仪器将在继承现有测试技术的基础之上,为下一代测试技术和测试仪器,特别是ATS测试系统的革新带来新的希望。
  • 国产化替代,我国无线通信测试仪器等行业发展将迎头赶上
    全球无线通信测试设备市场格局较为集中,重要技术由少数国外巨头厂商掌握,在国内5G建设进程加快和国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国产化替代成为自主创新发展重要途径,未来我国无线通信测试仪器、屏蔽箱等行业发展将迎头赶上。一、行业定义或范畴无线通信测试设备行业主要由测试软件、测试仪表、微波暗室/电磁屏蔽箱等部分构成。它融合了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多种技术领域,是现代工业产品中新技术应用最多、最快的产品之一。表 1无线通信测试设备主要类别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赛迪整理二、行业发展概况(一)行业环境1、美国欲搞垄断频频打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中美贸易摩擦为起始标志,2018年至今,美国政府援引国内法,多次以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由,对其他国家实施单边制裁和所谓的“长臂管辖”。期间更是在交通、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测试、人工智能等众多重点技术领域,对中国多批次累计超300家企业进行技术*,限制获取美国原产商品(包括商品和技术)、限制供应技术与零部件购置以及合同签订等多方面打压。其背后实质无非是实施垄断,限制中国相关企业技术发展以及国外贸易。另外,随着疫情防控和超常规刺激政策逐渐生效,世界各国经济恢复不平衡、不充分,世界经济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这对“一带一路”国家间合作造成新的冲击,促使我国对内注重产业自主创新,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发展新路径。表 2 2020年美国制裁中国企业部分名单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赛迪整理2、全球将共享中国无线通信测试设备市场机会近年来,我国对无线通信与射频微波测试仪器行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的持续增加,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产设备在产品性价比、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随着2G空白、3G跟随、4G同步、5G的不断快速发展,加上我国疫情防控在全球取得的傲人成绩,目前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稳定、企业经营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这也进一步推进了国内无线通信测试设备国产化,尤其在 5G 测试领域,逐步呈现出国内市场实现进口替代并出口欧美等海外市场的特点。3、国家振兴政策持续使行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电子测量仪器制造行业及无线通信与射频微波测试仪器细分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一直受到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 2025》、《“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等多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国对本行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政策为无线通信与射频微波测试仪器行业提供了财政、税收、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经营环境。表 3 利好行业的相关政策资料来源:赛迪整理(二)行业特点1、资金实力与技术创新推高了行业鸿沟壁垒无线通信测试设备行业是典型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资金、人才和行业标准制定等因素导致行业进入壁垒很高。目前行业内厂商每年的研发费用/营业收入之比均常年保持在10%以上。持续的技术更新与成倍的研发投入推高了行业的进入壁垒,对于资金实力、技术创新积累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而言,难以保持有效的竞争力,只能生产相对中低端的产品,长期来看,极易面临被淘汰或者兼并退出的局面。2、测试设备领域的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目前,由于我国无线通信测试设备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在通信和电子制造行业中占比较小,同时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以及行业受国外隐形技术壁垒等因素制约,致使我国测试设备依赖进口,比如微波暗室/电磁屏蔽箱领域有美国ETS-Lindgren,TESCOM 测试仪器仪表领域有是德科技、罗德与施瓦茨、美国国家仪器等国外大型企业,国产设备处境尴尬。据统计2020年,国产测试设备为电子测量测试仪器市场贡献了不到30%的收入,剩余约70%来自进口仪器,中国电子测试设备市场具有较大进口替代空间。3、通信技术迭代的研发与建设阶段成为周期需求爆点无线通信测试设备的应用场景与通信行业紧密联系,主要应用在通信、电子和其他工业制造业,而通信、电子及其他工业制造业由于技术标准和供需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点。通常测试设备在新一代通信网络标准的开发期和建设期的需求比较高,而在两个标准周期之间采购主要是维护工程测试仪表,属于耐用品,需求相对平稳。以国内三大运营商为例,在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阶段和建设期的资本性支出都会保持较快增长,期间需要采购大量的设备和相应的测试设备,而上游的通信设备厂商、天线厂商以及模块厂商等也都需要加大测试设备的采购,以确保其生产的产品符合新一代技术的要求的规范。4、多元化应用领域激化重点企业深耕细分市场无线通信测试的应用行业领域广泛,但主要集中在通信和电子制造两大领域。不同的细分应用领域所需的测试设备可能不同,例如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产品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等环节,都需要电磁屏蔽箱检测。终端产品如北斗、GPS、4G、5G、蓝牙WIFI等功能的使用,也需要依附多种不同类型的屏蔽测试设备。目前国内电子测试设备领域重点企业也纷纷结合自身优势,集中在一两个细分领域深耕布局,力争在细分领域内形成行业竞争力。三、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一)产业链全景图通信测试技术与测试设备是无线通信测试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渗透于产业链各个环节。根据无线通信测试设备行业的商业模式可将其产业链划分为:上游主要是各类金属材料、电子元器件、控制芯片、显示单元及机电零部件配件 中游主要包括各类测试仪表、微波暗室/电磁屏蔽箱、测试软件以及解决方案服务商 下游为应用行业具体包括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科研院所、卫星通讯等各个涉及到射频、微波和毫米波技术的厂商。图1 无线通信测试设备产业链资料来源:赛迪整理(二)产业价值链分析产业链上游,测试仪器所需要的各类元器件和零部件中,除极少部分关键芯片和高性能原材料掌握在少数几家国外企业外,大多数均为常规的、生产量大、价格稳定的电子元器件和零部件,成本相对可控,同时也不存在占总成本比例极高的单个零部件,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带来的压力较小。产业链中游,由于行业属于典型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成倍投入研发应对通信技术迭代,导致无资金实力与技术积累的中小企业进入门槛不断提升,最终在高端设备中形成少数几家企业的垄断,而在中低端设备中,则变为产品性价比、解决方案甚至单纯是价格和渠道的同质化竞争。产业链下游,应用行业领域广泛,但主要集中在通信和电子制造两大领域,而其中的行业集中度普遍较高,存在诸多可以影响行业发展的巨头企业,如国内电信运营商,华为、中兴等大型通信主设备制造商,苹果、华为、小米和OPPO等终端设备企业。由于下游企业规模大、行业集中度高,导致对行业的议价能力较强,很多订单甚至采用招标集采等方式,促使测试企业为了订单而降低售价。综上所述,由于无线通信测试设备行业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而下游用户的议价能力则很强,中游行业资金与技术壁垒高,导致行业内高端设备被少数企业垄断,并获得超额利润,而多数企业只能在中低端领域相互竞争,长期只能获取较低利润或被淘汰出局。(三)行业重点企业动向全球无线通信测试设备市场格局较为集中,大多数产品和重要技术掌握在几个国外巨头厂商中,主要有是德科技、美国ETS-Lindgren等。国内厂商竞争力稍弱,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大多数份额。但在国产替代进口政策支持下,国内在无线通信测试设备各细分领域逐渐涌现一批行业佼佼者,包括中冀联合、华力创通、中电思仪等企业。1、美国是德科技美国是德科技是全球*的通信测试公司,通过在无线、模块化和软件解决方案等领域的不断创新,为电子设计、网络监控、5G、LTE、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提供测试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包括示波器、分析仪、发生器、仿真器、信号源、设计与测试软件、网络测试、面向特定应用的测试系统和器件等,面向行业主要有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与能源、通信、半导体等。在未来发展方面,公司已提前布局6G、量子计算、汽车电子以及新太空等未来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是德科技拥有大约13,000位员工,其中在中国员工800多名。公司在2020年通信解决方案相关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到63.8%,是全球较大的通信测试测量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2、美国ETS-Lindgren美国ETS-Lindgren是EMC测试天线、电波暗室等测试与测量设备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拥有约750名电磁、声能专业背景的员工。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检测、测量和管理电磁、磁能和声能的系统与组件,并通过新技术为客户提供增值解决方案。ETS-Lindgren公司纵向整合了测试与测量流程的各个环节,主要产品包括屏蔽箱和所有组件例如滤波器、天线、通风孔、转盘、定位器、吸收器和测试系统等,主要客户所在的领域包括声学、汽车、EMC测试、卫生保健、信息技术、无线电、政府与公用事业等。3、广东中冀联合深圳市中冀联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无线通讯及卫星导航测试设备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屏蔽箱、卫星信号模拟器、转发器、毫米波连接器等,客户群体覆盖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战略合作方包括TP-link、中兴、华为、小米、海康威视等企业。经过十几年无线通讯屏蔽测试领域的积累,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无线通讯测试设备及配件收入占营业收入75%以上,在国内细分市场中具有较高度和良好品牌效应,其无线通讯屏蔽测试设备产品整体市场规模位居广东省第一,无线通讯屏蔽测试核心技术处于国内地位。此外,公司也是国内较少具备研究BD/GPS/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条件的企业之一,目前正围绕解决该领域关键设备的“卡脖子”技术,欲求打破垄断,实现进口替代。4、北京华力创通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卫星应用、仿真测试、雷达信号处理、轨道交通、无人系统等业务领域,形成了“核心技术+应用产品+系统解决方案”的业务生态模式。公司是国家认定的北斗导航、卫星通信芯片研发单位和终端产品、系统服务供应商,在卫星应用、雷达信号处理和仿真测试领域具备行业优势。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电子、国防信息化、应急通信、变形监测等行业领域。5、山东中电思仪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科集团下属二级企业, 本部位于青岛,致力于微波/毫米波测量、光电测量、通信测量和基础测量等电子测试领域前沿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主要产品与业务包括电子测量仪器、核心元器件、自动测试解决方案等,客户群体覆盖卫星、通信、导航、雷达、科研、教育等领域。公司拥有一支从事电子测量仪器、自动测试系统和核心元器件产品研究、开发、设计的专业技术队伍,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测试和试验验证能力。电科思仪自2013年开始布局5G通信测试研发,目前已突破诸多关键核心技术,可面向5G产业链和运营服务各环节、场景,提供系列化的测试仪器产品和解决方案。四、行业未来发展分析(一)市场规模1、无线通信测试仪器市场随着全球工业水平的持续提升,信息技术、电子制造、国防和航空航天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测试仪器已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预计未来全球无线通信及射频测试仪器市场将持续稳定增长,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84.64亿元,2020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5.79%。图2 全球无线通信与射频微波测试仪器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数据来源:灼识咨询,赛迪整理我国无线通信测试测量仪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在关键技术上与国外企业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军工、航天等国防科技领域,包括中电五十四所在内的一些国家级的研究所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但其市场化程度低。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成为全球电子产业的制造中心,结合国产替代进口的行业、政策趋势,国内无线通信测试仪器行业发展潜力得以激发。未来,在国内5G全面商用的大环境下,中国无线通信及射频微波测试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将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0.65亿元,2020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13.13%。图3 中国无线通信与射频微波测试仪器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数据来源:灼识咨询,赛迪整理2、屏蔽箱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屏蔽箱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屏蔽箱作为提供无干扰测试环境的设备,是无线通信测试测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5G大规模商用趋势的推动下,市场将对屏蔽箱产生大量需求。从地域上看,受下游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屏蔽箱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从产品业态看,随着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屏蔽产品及服务的业态将逐渐从单一的屏蔽产品销售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发展。在应用领域方面,受到消费电子、智能终端快速发展影响,国内电磁屏蔽技术逐渐从军用、政府领域向民用领域拓展。(二)行业需求分析1、5G建设进程加快推动无线通信测试需求增长5G的研发与大规模商用离不开无线通信测试设备厂商的参与。中国于2019年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目前5G技术正处于逐步转向大规模应用的阶段,在此过程中,通信设备厂商、天线厂商以及模块厂商等都需要加大对测试设备的采购,以确保其生产的产品符合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要求规范。5G与传统移动通信技术不同,其波束成型、3DMIMO和天线增强技术使设备体积越来越小、天线数量越来越多、集成度越来越高,5G通信设备性能测试难度和测试时间较以往成倍增加。借助先进的测试测量仪器、屏蔽箱和测试软件,下游厂商设计人员能够探索新的信号、场景和拓扑结构,进一步验证设备与方案的商用能力,因此无线通信测试变得更为重要。5G基站天线测试需求增加带动测试设备行业发展。现阶段,我国5G基站建设规模仍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31万个,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新建5G基站超60万个,全部已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共享5G基站超33万个,我国5G基站数量占据全球比例近七成。根据艾瑞咨询数据,预计到2024年,中国5G基站数量将达到621万个。由于5G基站天线测试需要在屏蔽箱里完成,因此随着天线测试需求的增加,市场对屏蔽箱的应用需求持续扩大,无线通信测试设备行业将得到稳定发展。图4 中国基站数量(单位:万个)数据来源:工信部,赛迪整理5G技术的应用将推动测试设备和解决方案需求大幅增加。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公布数据,2025年我国5G网络用户连接数将从2019年的500万增长至8.07亿,5G网络用户连接数量占比将从2019年的0.3%上升至47%。届时,5G所支持的增强移动宽带、海量物联和高可靠低时延连接将带动终端设备对不同测试功能的需求,同时对可验证高密度数据性能的测试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将增加。Frost&Sullivan预测到2024年,全球5G测试设备和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将达到2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5%。2、物联网连接数增长提升通信测试市场空间随着5G在全球范围内开启商用,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未来需要信号传输的终端数量将极大增长。物联网技术实现大规模商用势必要对设备性能、网络性能、终端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测试。智能物联产品在对物品的识别与信息读取、信息传输与共享等环节都需要各类通信测试仪器对产品进行测试和验证,通信测试市场规模得以快速扩张。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随着连接数的增长,网络复杂度的提升,测试需求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主要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穿戴设备等,待物联网应用场景大规模落地后,无线通信测试市场规模将大幅提升。3、北斗卫星应用的泛在化提升产品测试市场需求紧迫度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形成由北斗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并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等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同比增长14.4%。预计2020年已突破4000亿元,北斗对产业总体产值的贡献率达到60%,市场产值约为2400亿。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将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用户终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应用的泛在化,其产品质量也将成为影响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能否健康发展,应用市场能否形成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北斗用户终端种类繁多,但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测试不全面、有误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北斗卫星导航相关产品进行准确、全面、标准化的性能测试,以保证其性能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可靠和稳定的运行,已成为广泛共识并且需求迫切。这将对无线通信测试设备技术端与服务端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必将为无线通信测试设备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将达100亿元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产业升级、自主创新阶段,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发展机遇。一个产业从原材料的选定、生产过程的监控、产品的测试、行业运营都需要电子测量仪器来完成,电子测量仪器肩负着其他行业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的历史使命。  电子测量仪器具有独特的关联战略性,它自身发展的好坏,对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独立自主地发展高端电子测量仪器是国家和企业的正确选择。今后几年,在合成仪器的强势带动下,以SDR(软件定义无线电)测量仪器和多领域仪器互通扩展为热点,在LXI和USB链接总线的空间内,电子测量仪器业将取得更多技术创新,并为积极推动电子器件、电子应用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目前,国内电子测量仪器需求旺盛,市场规模将达100亿元左右,销量700多万台,增长幅度将达到20%以上。
  • 国仪计测发布计量型量子微波电场测量仪QuEM-I
    5月21日,2024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量子科仪节在合肥高新区举行。国仪计测(深圳)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重磅首发了自主研发的微波量子精密测量仪器——QuEM-I计量型微波量子场强测量仪(Metrology-grade Quantum Microwave E-field Meter),这是一款基于高激发态里德堡原子的全新微波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在测量灵敏度、频率范围、不确定度以及计量溯源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微波计量测试、电磁兼容、电磁环境监测、频谱分析及无线通信等领域。发布会现场仪器介绍QuEM-I 计量型微波电场测量仪(Metrology-grade Quantum Microwave E-field Meter)是一款基于高激发态里德堡原子的微波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基于量子相干效应将微波电场直接溯源至基本物理常数普朗克常数(h = 6.62607015×10-34Js)和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频率。这种全新的量子测量仪器在测量灵敏度、频率范围、不确定度及溯源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技术优势01 碱金属原子固有能级频率标尺实现仪器自校准02 支持基于本地时钟或GNSS远程高精度频率溯源03 低电磁扰动光纤耦合原子探头 / 微波腔增强型原子探头(选件)04 支持国标GB/T 43735-2024多模式里德堡原子制备泵浦激光组合05 内置减隔振机构,光机电一体化高度集成,支持定制硬件调试接口06 友好操控界面,底层软件开放,提供不确定度分析模块应用场景&bull 无线电计量&bull 电磁兼容&bull 电磁环境检测&bull 频谱分析&bull 电磁成像&bull 无线通信&bull 雷达导航关于国仪计测(深圳)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国仪计测(深圳)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系列专利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科技型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册地位于国际科创中心城市深圳,公司专注量子计量测试科学仪器研发与推广,当前重点研发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微波测量科学仪器及其配套设备。
  • (纽迈分析-中油测井)创新联合出成果:移动式全直径二维核磁共振测量仪助力车载岩石物理实验室建设
    12月1日,主题为“智能驱动、数字决策”的中油测井新产品发布会在西安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王双明、李宁,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石油总部部门、油气和新能源板块、工程技术板块、同行企业、石油高校等41家单位160余人出席会议。 此次发布会,中油测井发布了MLab车载岩石物理实验室、IDS智能导向系统、hiDAS光纤传感系统、FITS过钻具测井系列、LogUDB中国石油统一测井数据库等5项新产品。 纽迈与MLab车载岩石物理实验室 纽迈公司在核磁共振技术方面拥有多年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而中油测井公司在测井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实际经验。基于双方在技术研发和行业经验方面的优势互补,为推动核磁共振技术在测井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我国测井行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纽迈与中油测井共建了核磁共振技术创新联合体。 MLab车载岩石物理实验室的核心设备移动式全直径二维核磁共振测量仪便是联合体双方联合开发的重要成果。 车载岩石物理实验室 车载岩石物理实验室由移动式全直径二维核磁共振测量仪、全直径岩心光学扫描仪、全直径岩心自然伽马能谱测量仪、漫反射红外光谱测量仪、岩石高温热解分析仪组成,有效集成了传统施工现场测试的及时性,以及实验室测试的精细化等优点,具有绿色、安全、快速、无损、机动性强的等特点。 可用于井场新鲜全直径岩心的快速连续测量,提供岩性、物性、含油性和孔隙结构及烃源岩特性参数、为测井解释、储层评价、甜点优选提供数据支撑,尤其适用于致密油、页岩油等非常规储层的快速精确评价,助力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移动式全直径二维核磁共振测量仪 基于移动式全直径二维核磁共振测量仪等设备的车载岩石物理实验室充分发挥钻井取心的价值,最大程度的保持原位地层信息,为数字岩心建设提供解决方案。 当岩心出井后,去除岩心表面的泥浆或者密闭液,立刻将岩心用保鲜膜包裹,减少岩心中流体的逸散,首先连续采集以一维核磁T2谱,获取岩心孔隙度、孔隙结构信息。然后采集二维核磁T1-T2谱,计算含油饱和度,核磁共振仪器的最小回波间隔0.2毫秒,纵向分辨率1cm、2cm、4cm、10cm可选。每次扫描1米岩心,2cm分辨率下的一维核磁采集时间12分钟,二维核磁单点采集时间3分钟。 移动式全直径岩心核磁扫描技术能够检测大尺寸岩心,全面描述强非均质性储集层的真实孔隙结构,代表性强;可以在岩心出井的第一时间进行无损、快速测量;能够设定测量速度,模拟不同测井速度下的测量效果;同时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
  • 中电仪器参加黑龙江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仪器设备培训班
    7月29日-31日,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仪器设备培训班黑龙江站在哈尔滨举行,专注于测试测量的中电仪器安排广电业务技术人员对来自黑龙江省内各县市区共77个台站的技术负责人进行了培训。 培训基于电子测量的现有技术形态,围绕电子测量仪器在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中的应用以及DTMB地面数字电视频谱分析仪的测试方法着重展开。授课现场,中电仪器赵润年高工与在场学员一起分享了DTMB频谱分析仪的测试方法及操作流程,得到与会学员的强烈关注和高度认可,纷纷动手操作仪器设备。同时中电仪器也携带了针对广电行业测试的天馈线测试仪、光纤熔接机、射频综合测试仪等测试设备,专业的培训设置拓展了学员的视野,认真的授课提高了学员对多种测试设备的操作能力。此次,中电仪器参与中标的黑龙江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DTMB频谱分析仪项目,仅仅代表了中电仪器服务广电的开始,后续将不断加深与广播电视系统的合作,继续推出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助力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新发展!本文来自由仪器仪表商情网
  • 2015年末新增测量仪器相关市场2704亿元
    测量仪器包括:精度、误差、测量标准器材、长度测量、角度测量、形状测量、传统光学仪器。在精密测量上的应用等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成为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源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要以提升国家竞争力为核心,实现八个重要目标,其中第一个就是要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使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测量仪器是信息产业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份,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装备,作为一种基础技术和基础产品,对支撑的相关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新无线技术、新电池技术、新元件、新集成电路技术等各种功能集成产品的发展和应用,促使测试行业必须采用新设备、新方法去验证和测试这些新产品,因此,相应的研发和检测市场需求处于增长态势。据预测,到2015年末,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44655亿元,新增测量仪器相关市场份额可达2704亿元。  目前在世界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以往,测试仪器生产厂商主要都将仪器产品的高性能作为竞争优势,厂商开发什么,用户买什么。而今则已变成用户需要什么仪器,厂商就努力开发什么,并且把更便宜、更好、更快、更易使用的测试仪器作为奋斗目标。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全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
  • 便携易操作!基恩士发布WM-3500大范围三坐标测量仪
    2022年10月,基恩士推出全新WM-3500大范围三坐标测量仪,测量范围长达15米,适合于大型阀门、焊接夹具、搬运装置、桥梁部件等各类大型产品的测量。 WM-3500采用新原理实现更大的测量范围,且操作简单,只需通过无线探头接触测量目标物;由此,单人即可对超大型产品、装置进行三坐标测量。支撑高精度大范围测量的 3 相机结构WM-3500配备可动相机、探头搜索相机、参考相机3个相机,在大范围内也能实现重复精度为 ±10 μm 的高精度测量。新品通过可动相机捕捉7个无线探头标记点所发出的近红外光,高精度识别探头的位置和姿势;通过探头搜索相机即时追踪探头发出的光,实现流畅测量;而参考相机可以通过识别内部的图表,高精度测量可动相机的左右±90°、上下±30的角,以此相机为基准求出三维坐标。操作简单,只需探头接触测量目标物WM-3500没有三坐标或关节臂等驱动部,可以从更多角度进行测量。无线探头配备触摸屏、小型探头相机,操作人员可在手中的显示器上进行与笔记本电脑上相同的操作。小型探头相机可将相机中呈现的图像与3D图像叠加显示,即使是初次接触三坐标测量仪的人,也可直观地理解测量的所在位置。便携式设计,可在各种地方进行三坐标测量WM-3500采用便携式设计且安装简单,无需测量室,通过使用三脚架、延长杆、手推车,可安装在各个地方进行测量。同时,为了能在现场等恶劣环境下使用,新品还采用了耐久性和刚性较高的设计,配备了温度补偿功能。此外,针对测量无法一次性全部进入相机视野的大型目标物,或会遮挡相机光路的复杂设备和装置, 使用“相机移动功能”可轻松完成测量。
  • 申贝发布环境氡测量仪新品
    环境氡测量仪PRn700仪器符合新标准GB 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少量抽气—静电收集-射线探测器法GB/T 14582-93《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T/CECS 569-2019《建筑室内空气中氡检测方法标准》的测量原理和要求。环境氡测量仪PRn700采用泵吸-静电收集-半导体传感器-α能谱分析法氡测量仪。基于Android4.4系统全触控操作,用于空气、土壤、氡析出率等氡活度定量测量。应用领域环境空气、土壤、水等氡体积活度及土壤、建材等表面氡析出率的测量。可用于环境监测、地质找矿、辐射防护、核事故监测、辐射剂量评价、地震预报及教学等。仪器特点精致、轻巧 、便携: 外型尺寸(275x220x167)mm,重量2.5kg。先进、准确、可靠:PRn700环境氡测量仪为静电收集-半导体传感器-α能谱分析法氡测量仪。通过泵吸将被测量气体(空气)吸入静电收集室内,在静电收集室内通过高压电场将222Rn的一代衰变产物RaA(218Po)吸附于半导体α射线传感器的表面(阴极),通过能谱分析,测量RaA的α粒子线计数率,定量测量222Rn的体积活度。采用用222Rn的短半衰期子体(218Po半衰期为3分钟)的α粒子的能谱测量,可能有效解决土壤氡测量过程中钍射气干扰,同时,由于被测量的子体半衰期短,在进行高活度(例如土壤氡)测量时,探测器能的较短时间内(典型条件下小于30分钟)恢复到低本底状态。内置气候传感器,可精确测量静电室内气体温度、温度、大气压强,用于指示干燥器状态,气体体积修正及温度-吸附率修正。智能、易用:PRn700环境氡测量仪采用基于ARM处理器与Android4.4系统的智能触控平台完成数据获取、处理、显示打印等,这使得PRn700系列智能环境氡测量仪具有图像、声音、有线\无线网络、触控感应等多种直观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基于ARM处理器与Android4.4操作系统构成的计算机平台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WIFI、蓝牙、USB(HOST\DEVICE模式)、RJ45、RS232等丰富的数据连接模式,支持用户更新软件。智能背光、无任务自动关机、关键操作确认等符合主流智能触控设备操作模式的软件设计,产品易操控,使用者经过短时简单的摸索即可正确操作作用本设备。手持式蓝牙打印机,自粘贴式报告标签。一键打印,一撕一粘即可完成数据的保存 。主机即可为打印机提供充电服务,免去野外打印机无处充电的尴尬!配套、功能齐全配备有各种专业附件,用于土壤、建材、水等氡活度测量。成熟可靠的技术方案、高度集成化的平台、成熟的软件环境,因此、设备结构紧凑性能更可靠。技术指标1. 静电室:容积700ml,静电场高压2500~3000V 2. 探测器:半导体平面硅探测器,有效探测器面积572mm2;α粒子能量测量范围为0~10(MeV),能量分辨率37KeV(FWHM);3. 本底计数率:≤0.01cpm ;4. 探测灵敏度:0.2 cpm /pCi/L;5. 探测下限:≤3.7Bq/m3;6. 测量范围:0.1~25000pCi/L (3.7Bq/m3~925000Bq/m3);7. 测量不确定度:≤10%(k = 2); 测量范围:空气氡: (3.7~10000)Bq/ m3;土壤氡: (300~300000)Bq/ m3;水中氡: (0.003~100.00)Bq/L;氡析出率:(0.001~10.000)Bq/[m2• s] ;8. 体积活度响应年偏移量:≤±20%;9. 相对固有误差:≤±20%;10. 电 源:锂离子充电池:11.1V、5400mA/h。充电器输入:AC(110~240)V、输出:12.6V/2A; 11. 工作环境温度:(5~40)℃ 湿度:≤90%RH;12. 显 示 器:5.5寸5点电容触控液晶显示屏; 13. 取气方式:主动泵吸式 ,泵气速率:2L/min(无真空负载);14. 测量时间(典型条件下):空 气 氡:120min 、土 壤 氡:17min 、氡析出率:300 min (不含集气收集时间);15. 尺 寸: (330 × 210 × 170)mm ;16. 重 量:2.5 ㎏(含设备防护箱、过滤器、充电器);17.气候传感器:温度:测量范围(0~50℃) ,精度±0.5℃;压力:测量范围(300~1100) hPa ,精度±1.0 hPa;湿度:测量范围(0~100)%RH ,精度±3 %RH。注:上述参数仅为一般性参数,具体到某一台设备时可能会有特殊要求,请以合同或招投标文件表述为准。仪器配置1.PRn700系列智能环境氡测量仪主机一台;2.管道式干燥器一只;3.充电器一只;4.过虑器一只; 5.蓝牙热敏打印机一台(选配);6.土壤聚气钎杆一套(打孔取气各一根)(选配);7.氡析出率测量附件一套(选配);8.水中氡测量附件一套(选配);9.仪器校准证书一份;10.检验合格证一份;11.用户使用手册一份;注:上述配置为常规配置,仅供参考。根据用户需求不同配置也会不同,实际请以销售合同或投标文件为准。创新点:仪器符合:新标准:GB 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T/CECS 569-2019《建筑室内空气中氡检测方法标准》的测量原理和要求。创新点:采用用222Rn的短半衰期子体(218Po半衰期为3分钟)的α 粒子的能谱测量,可能有效解决土壤氡测量过程中钍射气干扰,同时,由于被测量的子体半衰期短,在进行高活度(例如土壤氡)测量时,探测器能的较短时间内(典型条件下小于30分钟)恢复到低本底状态。环境氡测量仪
  • 领略“无线”可能——德图发布09年新产品“Saveris”
    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testo Saveris测量数据监测系统,德图首次实现了自动化的数据集中获取。Saveris的无线探头和以太网探头可对环境和制程中的温湿度进行精确的测量。任何需要进行温湿度测量、数据归档以及报警提示的地方,都会是testo Saveris的用武之地。 为何要用testo Saveris进行监测呢? 在我们众多的目标群体中,数据测量,包括数据收集以及限值报警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日益增多,更高的产品和制程中的质量要求,以及更高的自动化水平所带来的人力财力上的节约等。 为了进行有效的监测,我们通常需要使用多种仪器。在测量点较少的情况下,单独的数据记录仪是理想的测量工具,但是它们无法进行测量数据的集中存储,需要人工读取,且每次开机后需重新调整程序,报警方式也仅有一种。当然我们可以使用变送器进行监测,但其控制工作需通过连接至可编程控制器(PLC)来实现,且对于单纯的监测工作来说,变送器是太过昂贵且复杂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testo Saveris应运而生,这个全新的测量数据监测系统填补了数据记录仪和变送器之间的空白,其特点如下: • 测量数据自动收集,节省时间 • 无线探头和以太网探头结合使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 安装、调试以及操作都非常简单 • 多层次的数据存储概念,确保了高度的数据安全性 • 可对测量数据进行不间断的存储和归档 • 超过限值时,可现场或远程报警(无需运行PC) 应用和目标群体 testo Saveris的典型应用如下: • 生产、品控、研发领域及楼宇环境中的温湿度数据的监测及存储 • 敏感物品及贵重物品,如食品和药品的存储环境监测 • 监测食品冷链 另外,testo Saveris还适用于如下目标群体: • 常规工业领域中的品控、生产以及内部物流 • 物业环境管理 • 制药行业中的品控、生产以及内部物流 • 研发及科技教育 • 食品行业的品控、生产以及内部物流 • 工程服务 • 医药行业 testo Saveris系统总览 testo Saveris的主要组件有: • testo Saveris无线探头,用于无线收集和传输数据(单独使用或与以太网探头结合使用)。 • testo Saveris以太网探头,通过使用电缆来对数据进行收集和传输(单独使用或与无线探头结合使用)。 • testo Saveris基站,用于所有测量数据的集中存储以及PC连接。基站有两种版本可供选择:带GSM模块或不带GSM模块。且所有的操作和报警提示都可在独立于PC的情况下完成。 • testo Saveris软件,用于测量数据的归档以及系统调试,该软件有两个版本可供选择(SBE中小企业版和PROF专业版)。 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有更多的组件可供选择: • testo Saveris路由,用于在受建筑条件的影响时改善无线传输的质量,并延长传输距离(延长后的距离约为现有的两倍)。 • testo Saveris转换器,用于将无线信号转换为以太信号。 • 带磁性底座的天线,若需SMS报警提示,需在靠近基座的地方放置一天线,用户可使用自己的天线,也可选用产品彩页中的带磁性底座的天线。 • 报警模块,多种外置报警模块都可连接至基站继电器,用户也可选用产品彩页中的报警模块。 • 校准证书、电源、电池。 • 外接温度探头(NTC, Pt100, TE),产品彩页中已列出绝大多数的探头,用户可用迷你DIN插槽逐一连接。 • Saveris校准软件:用户可使用该软件对仪器自行进行调整和校准。 • 通过网络查看测量数据:通过使用一款单独的软件,用户即可通过因特网浏览器查看testo Saveris的数据库,从而使得任意远程数据访问成为可能。 所有出售至中国境内的无线模块都需具备无线设备型号认证,中国信息产业部规定,从1999年6月1日起,所有在中国大陆出售和使用的含无线模块的设备都需具备该认证。而隶属于中国信息产业部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是国家唯一指定的认证颁发和检测机构。 很多公司认为该认证昂贵且毫无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该认证旨在防止具有潜在危险的或品质低劣的产品流入市场。且因无线通讯产品是要连入国家基础设施才能进行工作的,所以需要确保正确且恰当的操作,以防对整个无线网络造成干扰和危险。这是一个国际通则,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进口或供应不合格或未经认证的产品都有可能遭到起诉,相关设备也会被没收。 德图上海是首家申请该认证的测量仪器制造商。在经过为期8个月的准备以及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测试后,德图上海于2009年2月11日正式成功申请了testo Saveris的无线设备型号认证。 德图的无线传输协议为何使用ISM波段2.4 GHz呢? ISM频段是专门开放给工业、科学及医疗行业(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使用的无线频率波段,这个波段内的要求较少。为取得更好的无线传输质量,并考虑到数据的量以及数据安全性的特定要求,需达成一个特殊的无线传输协议。 2.4 GHz是中国境内的频率。通过使用这样一个特殊的ISM波段传输协议,可以满足既定的长期的且抗干扰的数据发布要求。配合其使用的无线发射模块的特点是体积非常小巧且耗电量极低,从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什么是以太网? Ethernet以太网是一个通讯标准,是现代电脑局域网LAN的基础。以太网的范畴涵盖了仅含几台电脑的家庭网络,也涵盖较大规模的公司网络和工业控制系统。家庭使用的电脑要连入因特网也需使用以太网。 通过以太网传输,数据记录会被分成一个个数据包,连同数据安全信息以及指定的网络地址,就好比寄一封挂号信。将信放进信封,然后拿到邮局去。当信件达到指定地址后,会有一个确认回执返回至发送信件的邮局,整个过程才算完成 testo Saveris为什么要使用以太网探头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在很多的应用环境中,如一些大型的工厂和公司内,生产流程可能要横跨好几个厂房或建筑,此时整个监测系统如果仅依靠无线探头的话就可能无法胜任监测的工作了,即便是使用了路由,厚重的厂房建筑结构也会对无线连接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如果使用以太网连接,这些问题就不复存在了,且关键在于,绝大多数厂房已经配备了电脑网络,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网络构架,也就是说将监测系统与现有通讯系统结合使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安装的工作量。 同时还可以使用Saveris转换器将无线信号转换成为以太网信号,从而将无线探头连接至以太网络,克服了长距离传输及无线传输受阻的问题。 在其它的一些应用中,比如服务器机房,无线传输可能会造成一些干扰, 这时以太网连接就是很好的选择。 因为Saveris以太网探头有自己的电源供电,就无需考虑电池寿命的问题了。且相关的调试可由软件自动完成,用户无需另外掌握专业的以太网知识,简单方便。 客户服务 德图在中国的客户服务,包括热线电话及维修服务等,也同样涵盖了testo Saveris在内。 testo Saveris的安装相当简单,用户可通过安装助手或者动画演示来一步步地完成安装。动画演示可在Saveris网站上下载(www.testo.com.cn/saveris) 根据客户意向不同,或者整个系统的大小,用户也可能希望由德图来完成安装工作,我们提供三种不同的服务套餐 • 安装咨询服务 • 完整的安装调试服务(如根据服务时长收取费用) • 每年的维修保养协议(含校准和调试) 若您还有任何关于testo Saveris的问题,欢迎及时联系我们! 此致! 吴保东 德图仪器在线产品经理 jwu@testo.com.cn
  • 2台测量仪器荣获2021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品提名奖
    仪器信息网讯 作为仪器及检测3i奖之一的“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由仪器信息网发起,旨在将在中国仪器市场上推出、创新性比较突出的国内外仪器产品全面、公正、客观地展现给广大国内用户。“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自2006年起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本次是第十六届。该活动自推出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仪器用户、国内外仪器厂商以及相关媒体的关注和重视。在技术评审委员会主席团的监督下,经仪器信息网“专业编辑团”初审、“网络评审团”评审,产生了“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2021年度“提名奖”名单,获“提名奖”的仪器新品进入到年度“优秀新品奖”评审环节。2021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中共98台各类仪器新品获“提名奖”,其中测量仪器2台,现进行公示。荣获2021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品提名奖的测量仪器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仪器名称型号创新点公司名称XPR自动定量加样天平Balance XPR226DRQ查看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基恩士3D轮廓测量仪VR-6000查看基恩士(中国)有限公司“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2021年度“提名奖”获奖名单将在仪器信息网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所有获奖新品的详细资料均可在新品栏目进行查阅,如果您发现获奖仪器填写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或非2021年上市的仪器新品,请您于2022年3月17日前向仪器信息网新品评审组举报和反映情况,一经核实,新品评审组将取消其获奖资格。截至本文发表,“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2021年度“优秀新品奖”评审还在进行中。最终年度“优秀新品奖”名录将在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2,4月20-22日北京怀柔)揭晓并颁发奖牌。“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对所有参与评选的仪器厂商全程免费。企业申报后,符合新品定义的仪器将历经四个阶段的评审:初审、“季度入围奖”评审、年度“提名奖”评审、年度“优秀新品奖”评审。“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建立了长期、稳定、高水平的四级评审体系:“专业编辑团”、“网络评审团”、“技术评审委员会”、“技术评审委员会主席团”。“技术评审委员会主席团”承担各个阶段评审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季度入围奖”名录、年度“提名奖”名录、年度“优秀新品奖”名录拥有最终裁决权。专业编辑之外的评审专家分别来自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从事仪器研制、制造和应用相关工作,其中具有研究员、教授等高级职称的专家所占比例超过了90%。更多内容请点击详情查看。“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审委员会联系方式:电话:010-51654077-8027 刘女士传真:010-82051730电子信箱:xinpin@instrument.com.cn关于3i奖仪器及检测3i奖(互动interactive、创新innovation、整合integrative)由仪器信息网发起,旨在表彰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表现卓越的产品、企业以及具有特殊贡献的研发人物等,从而推动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自2006年开始,仪器信息网陆续推出“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品”、“科学仪器行业领军企业”、“科学仪器行业售后服务优秀企业”、“科学仪器行业杰出雇主奖”等多个奖项。经多年打造,3i奖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最权威的奖项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用户、国内外仪器厂商、检测机构及媒体的关注与重视,且部分奖项的获奖名单被多个政府部门采信。仪器及检测3i专题:https://www.instrument.com.cn/event/prize
  • 2024年全球及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发展趋势和现状研究
    2024年全球及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发展趋势和现状研究陈昕(广州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前言:电子测试测量仪器是利用电子技术来进行测量的装置,是电子制造、电子设计、电子应用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广泛应用涉及通信、半导体、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其性能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各行业的科研、生产和服务水平。在全球范围内,这一领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从而催生出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全球及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在全球经济发展、工业技术水平提升背景下,全球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72.72亿美元。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1.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3年将逐步扩大至410.4亿元人民币。在我国利好政策驱动下,智能制造、5G通信、汽车电子等下游产业快速发展,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未来,全球及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智能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工业制造智能化、自动化的需求。智能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具有更强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等功能,能够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测试。集成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工业制造小型化、轻量化的需求。集成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平台上,能够实现更便捷、更灵活的测试。虚拟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向虚拟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工业制造虚拟化、仿真化的需求。虚拟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测试,能够实现更安全、更高效的测试。本文章将对全球及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进行深入分析,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1. 电子测试测量技术/仪器的发展历史电子测试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电子产业的早期阶段,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测试测量仪器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确保电子设备性能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电子测试测量技术/仪器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以下是电子测试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历史中一些关键阶段:1820年,德国物理学家Johann Schweigger发明了检流计,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测试仪器。检流计可以用来测量电流强度。1887年,爱迪生发明了真空管,这是电子测试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真空管可以用来放大电信号,这使得电子测试仪器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得到了大幅提高。20世纪初,电子测试仪器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20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发明了示波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示波器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电子测试技术的水平。20世纪中叶,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进一步发展。1956年,美国的Tektronix公司发明了数字示波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显示数字电信号的仪器。数字示波器的出现,使得电子测试技术更加精准和灵活。20世纪7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子测试测量仪器更加小型化和低成本。1976年,美国的Agilent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存储示波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存储电信号波形的仪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出现,使得电子测试技术更加便捷和高效。Tektronix 547型示波器 (图片来源 Lazy Electrons,产品来源Tektronix)随着技术应用发展,电子测试测量技术/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电子设计、电子应用等领域。电子测试测量技术/仪器的发展,为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如:1. 半导体技术的崛起(1950年代 - 1960年代):o 集成电路(IC)的出现推动了测试测量技术的发展,测试复杂度大大提高。o 数字化测试技术开始兴起,数字化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成为主流。2. 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时代(1970年代 - 1980年代):o 随着微处理器的普及,测试测量设备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控制和数据处理。o 自动测试设备(ATE)开始流行,提高了测试效率和精度。3. 高性能和高频率测试(1990年代至今):o 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对高频、高速数字信号的测试需求,射频测试、高速数字通信测试等成为焦点。o 高性能、高灵敏度、高精度的仪器不断涌现,以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复杂性的测试需求。4. 物联网和5G时代(21世纪):o 物联网和5G技术的崛起带动了对更高频率、更大带宽的测试需求,尤其是在通信和无线领域。o 智能化、云端化等技术的融入使得测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更为高效。芯片测试系统 (图片来源:Teradyne,产品来源:Teradyne、Litepoint)未来,电子测试测量技术/仪器的发展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随着智能制造、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型材料等技术的进步,电子测试测量技术/仪器将向智能化、集成化、虚拟化等方向发展。2. 以思林杰的发展历程看行业的时代变迁广州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思林杰科技”)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领先的测试测量技术与方案提供商。思林杰科技从2010年开始进入自动化测试行业;2013年推出第一代基于ARM+DSP的仪器模块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测试场景;2014年推出第二代 ARM+FPGA 仪器模块平台并推向市场;2019年发布第三代嵌入式仪器平台并投入市场,得到国内外多个知名厂商的批量使用并获得好评;2021推出 Nysa 模块化仪器平台与Archon SDK平台;2022年完成IPO登陆上交所科创板;2023年聚焦在高精密、高速及射频测试测量方向发力,实现更高端测量仪器的样机研发。思林杰科技近年来获得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与多所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思林杰科技发展历程思林杰科技进入测试测量领域,顺应了行业发展和时代变迁。可穿戴消费类电子产品设备结构非常精密,测试测量的需求规格高,并需要多台仪器设备的组合才能完成各种信号的采集和激励,譬如传感器端的高灵敏度微弱信号,高速的数字信号,射频频段的信号录播与回放,电源的电压电流数据采集分析等。最开始,客户在研发阶段用了多台传统仪器进行测试系统搭建进行原型机验证与测试,NPI 转产时,客户寻求更高效的测试解决方案,我们和客户一起深入讨论需求和应用场景,自研了基于 FPGA 控制器架构,在自研总线上搭载了多种类型的仪器模块,FPGA控制器与仪器模块间通过底层自研总线互联,采集与激励的信号处理通过 FPGA 数字逻辑进行并行处理与算法加速。得益于选择了异构处理的 FPGA 架构,内部集成了ARM处理器,测试用例的调度、测试结果的判定都在同一颗 FPGA 芯片内完成,测试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在体积、成本上也满足了客户转产的需求。经过多个迭代,思林杰科技发布了Nysa模块化仪器平台:有基于嵌入式架构的板卡形态,体积紧凑易于集成到设备里;有基于插卡式架构的仪器形态,多类型仪器可简单插拔配置相应固件就可完成测试系统的搭建,适用于研发和NPI的原型机验证测试阶段;同时思林杰科技有强大的按需定制能力,可以为客户定制各类综合测试仪和解决方案。思林杰 Nysa 模块化仪器与 Archon 测试系统管理软件随着客户对测试测量需求的不断提升,思林杰科技继续完善Nysa仪器模块库,推出了面向高精密测量、高速数字信号测试测量与射频信号测试与处理的解决方案。测试测量解决方案覆盖从验证-试产-量产完整产品周期,与国际领先客户进行深度合作和获得高度认可,其解决方案广泛用于各消费类电子产品原型机测试、NPI、产线测试。近年来,思林杰基于FPGA搭配各类型AD/DA和传感器解决方案开始进入工业、生物医疗、芯片产业等应用场景,有的作为客户产品各阶段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有的甚至作为关键零部件集成到客户产品内部,加深了与客户的紧密合作,对行业发展和对测量需求的提升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思林杰科技拥有超过20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自身具有制造与装配生产线,可保证质量与及时交付,并已通过IS09001,14001和27001等认证,运作成熟规范。3. 全球及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市场规模及现状全球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全球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扩大至146.10亿美元。在全球经济发展、工业技术水平提升背景下,全球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72.72亿美元。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从区域发展情况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起步早,上下游产业链基础较好,市场规模较大,市场需求以产品升级换代为主,市场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而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兴市场快速发展阶段,对电子测试仪器的需求潜力大,市场规模将以较高的增速增长。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市场规模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1.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逐步扩大至410.4亿元人民币。在我国利好政策驱动下,智能制造、5G通信、汽车电子等下游产业快速发展,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市场规模增长驱动力全球及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由以下因素驱动: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电子产品的快速迭代,对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的需求不断增加。智能制造、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子测试测量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了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格局全球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格局相对集中,CR5约为45%。其中是德科技、罗德与施瓦茨、泰克、美国国家仪器等海外厂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我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在技术上与国外优势企业仍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我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行业发展趋势未来,全球及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智能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工业制造智能化、自动化的需求。智能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具有更强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等功能,能够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测试。集成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工业制造小型化、轻量化的需求。集成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将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平台上,能够实现更便捷、更灵活的测试。虚拟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向虚拟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工业制造虚拟化、仿真化的需求。虚拟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将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测试,能够实现更安全、更高效的测试。4. 思林杰主推产品介绍思林杰科技目前产品主要方向:NYSA模块化仪器平台、高精确度测量、高速信号采集与处理、射频信号测量。NYSA 模块化仪器平台基于 FPGA 控制器, 搭配丰富灵活的仪器模块, 如万用表、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数据记录仪、 音频分析仪等,涵盖了高精度信号、 高速与射频信号测试测量与处理, 提供了从验证到试产到量产的全过程测试测量技术与解决方案,同时与国际领先客户达成深度合作并获得高度认可。 其中嵌入式形态结构紧凑, 方便内嵌设备; 插卡式仪器整机不仅可用于原型开发,也可作为多功能仪器使用;独立式仪器小巧紧凑, 可作为单⼀功能的仪器使用; 综测仪提供了多功能完整产线测试整机形态,方便部署于产线测试。思林杰 NYSA 嵌入式模块化仪器平台Archon 是思林杰科技自主研发的测试系统管理软件,具备图形化低代码方式开发管理运行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的功能,支持实时查看测试数据、自定义数据报表模板和可视化数据分析,并为与其他企业系统的连接提供可扩展的插件。Archon 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军工和芯片测试领域, 降低测试用例开发管理难度,提高生产测试效率。Nysa Toolkit 是 Archon的辅助固件生成工具。其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 可以选择对应的仪器模块并连接到控制模块上,自动生成固件;同时也是 Nysa 系列仪器的管理工具,可以对嵌入式、 插卡式及独立式的 Nysa 仪器集中管理, 可以动态生成仪器的固件,并下载到仪器中。对于不同的仪器模块,显示相应的虚拟仪表界面,方便用户调试。思林杰 Archon 测试系统管理软件近期除了NYSA模块化仪器平台和Archon测试系统管理软件,思林杰科技基于最新的FPGA技术和各类AD/DA解决方案,推出了面向高精度测量、高速信号采集与处理、射频信号测量等解决方案。在高精度测量方面,思林杰科技近期推出了SG2165 SMU和SG2350 LCR。其中,SG2165 精密型源测量单元(SMU)能够实现四象限操作,精确地输出电压或电流以及同时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功能。 它集成了六位半数字万用表 (DMM) 、五位半精密电压源、电流源、电⼦负载和脉冲发生器的功能,具有功能丰富,体积小巧紧凑,标准测试接口等特点,非常适合集成到测试治具中。 SG2165 源测量单元平台主要用于半导体、传感器、模组等 IVR 测试测量。 其为产线测试量身定制,为产线自动化 ICT 及 FCT 提供高效、高性价比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思林杰 SG2165 精密型源测量单元(SMU)SG2350 LCR 阻抗测试平台是⼀款精密型 LCR 表,其基本测量精度可达 0.1%,且支持多种测试激励模式,拥有 20 Hz 至 2 MHz 连续可调的宽范围测试频率,和 0 至 2 Vrms 或者 0 至20 mArms 连续可调的测试电平,并且具备可调最大 2 V 的直流偏置功能;使用该平台可测试多种阻抗参数,测量精准的同时,可实现最快 5 ms 的测量速度,其紧凑、模块化的设计为产线元器件,材料,半导体,MEMS 等阻抗参数测试测量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选择。思林杰 SG2350 LCR 阻抗测试平台在高速信号采集与处理方面,思林杰发布了一系列的DAQ数据采集方案与产品和高速总线分析解决方案。DAQ 数据采集其核心架构由模拟前端 (AFE)、模数转换器 (AD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及触发(Trigger) 组成。 通过 AFE 对模拟信号进⾏信号调理后经过核心组件 ADC 实现对模拟信号的数字量化编码,最终通过 FPGA SoC 进行数字信号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存储转发,并可支持内部及外部触发采样模式。其中,FPGA基于Xilinx Zynq 7000系列和UltraScale+系列,采集速率涵盖250KSPS/24bits到5GSPS/8bits等各速率和分辨率解决方案。DAQ数据采集产品有三种产品形态,如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卡及数据采集盒子三种数据采集系统,方便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形态和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DAQ 产品主要用于电气、物理、机械、声学和信号路由等应用,可以表征产品、监控过程或产品、以及控制测试过程,在科学研究、工业自动化和测试测量领域起着关键的作用。思林杰 SG1227 PCIe 高速采集卡 思林杰 SG2168 高速采集盒在高速总线分析方面,思林杰科技推出了MIPI D-PHY、C-PHY、RFFE、SPMI、I3C、USB-C、Displayport等高速信号采集、发生与处理解决方案,并可基于FPGA SerDes进行PRBS误码率测试,基于BERT进行高速眼图重构,为高速数据线缆测试、高速连接器测试、高速信号链路测试提供了高效高性价比的信号质量评估测试方案。思林杰 SG2153 MIPI Tester PRBS 眼图、误码率&抖动容限分析在射频信号测量方面,思林杰发布了VNA矢量网络分析仪和SDR软件无线电平台。SG2163 型矢量网络分析仪( VNA )是⼀款四端口8.5GHz频段的射频测量仪器,其能够提供射频信号传输特性和反射特性的测量。本产品由主机单元和基于 Windows 系统的控制与显示界面组成,数据传输采用千兆以太网接口。其广泛应用于微波器件,材料科学,电子通信等基础行业和领域的射频研发测试与生产制造。思林杰 SG2163 矢量网络分析仪( VNA )SG2277 是⼀款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射频测试平台。 该平台集主控处理器、FPGA 和射频前端于⼀体,最多支持 8 个通道的信号生成、8 个通道的信号采样及频谱分析功能。平台有射频直采和上下变频解决方案,覆盖到6.5 GHz频段,该功能使平台在许多场景的应用中更加灵活。思林杰 SG2277 射频测试平台( SDR )5. 思林杰产品主要应用场景思林杰科技NYSA模块化仪器最开始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线测试。典型的消费类电子产品FCT测试系统需要若干台传统仪器进行系统搭建,如示波器、信号源、数字万用表、音频分析仪、时序测试仪、程控电源、电子负载、频率计、FW烧写器、数字IO逻辑分析仪、通信接口扩展器、开关与切换等,有的功能由于传统仪器没有现成解决方案或成本高,甚至需要定制化实现。因此,由于消费类电子产品更新速度快、技术应用周期短,基于传统标准仪器的解决方案不能高效满足FCT测试需求,其需要涵盖多类型仪器的测试系统搭建与调试,难度高,周期长,行业内缺乏定制化功能交钥匙解决方案,成本高、体积大、UPH效率低。为了解决消费类电子产品FCT测试这个行业痛点,思林杰科技推出了NYSA模块化仪器的FCT解决方案。其解决方案基于FPGA SOC(ARM+FPGA)控制器,通过底层自定义总线与模块化仪器并行互联。其中FPGA的数字逻辑层,可进行采集和激励信号的处理和算法加速,数字信号的测试测量和一些解决方案的逻辑层面定制,如频率计、FW烧写器、通信接口扩展、数字IO逻辑和总线分析;FPGA的ARM处理器可运行RTOS或Linux,运行Archon测试系统对仪器模块和信号的管理、进行测试序列的执行和测试结果处理和上传。同时,思林杰科技积累了丰富的仪器模块库,如示波器系列、信号源系列、数字万用表系列、音频分析仪系列和相应的IP库,可通过对现有仪器模块选择进行FCT测试系统的搭建。在同等机柜体积下,嵌入式模块化仪器相对于传统标准仪器可以实现总效率、并行通道数、读取、切换、上传效率、测试速率的提高,测试系统体积的大幅减小,总成本的大幅降低。基于标准仪器的传统 FCT 产线测试方案 思林杰NYSA嵌入式仪器模块FCT产线测试方案近年来,NYSA模块化仪器除了在消费类电子产品测试FCT站点大规模部署和应用外,在ICT、模组测试甚至芯片测试阶段也开始用NYSA模块化仪器解决方案进行测试系统的搭建,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在研发阶段的原型机测试、NPI小批量转产验证测试使用此解决方案。在其他行业,如生物医疗、新能源等领域,思林杰科技也基于FPGA和最新的AD/DA解决方案,提供核心模块的研发、验证、批量生产服务,譬如基于FPGA的卷积、反卷积、积分等算法处理与加速,生物医疗传感器微弱信号的共模噪声抑制和降噪处理,高压信号与激光信号的激励与处理,AI视觉检测与成像处理系统等。这些方案与模块除了应用于产品测试领域,更广泛的应用于客户产品核心模块的测量领域,思林杰科技提供了全过程产品研发、验证、批量生产测试交付服务。生物医疗应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应用 新能源应用:激光测风雷达6. 未来电子测试测量技术/仪器发展趋势智慧工厂未来电子测试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发展趋势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高集成度和多功能性: 未来的测试测量仪器很可能会越来越集成多种功能,以适应复杂系统和设备的测试需求。高度集成甚至多学科融合的仪器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减少测试成本。宽频带和高速度: 随着通信和数据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测试仪器需要具备更高的频带和速度来适应新兴技术和标准,如5G通信、物联网和高速数字总线。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动化在测试领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趋势。未来的仪器很可能会更加智能,具备自动识别、配置和执行测试任务的能力。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应用于测试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量子技术的应用: 随着量子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测试测量仪器可能会受益于量子传感器和量子计算的应用。这可能导致更高的精度和灵敏度。更小型化和便携性: 随着设备越来越小型化,测试仪器也需要变得更小巧轻便,以适应便携性需求。这对于现场测试和移动设备的测试非常重要。绿色技术: 环保和能源效率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测试仪器可能会采用更为节能和环保的设计,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云服务和远程访问: 云服务和远程访问技术的发展使得测试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更加便捷。未来的测试仪器可能会更加集成云服务,实现远程访问和协作。AI 人工智能总体而言,未来电子测试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发展趋势将在高度集成、自动化、智能化、便携性和环保方面取得进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需求的提升、新技术应用的产品导入,测试测量市场将保持高速发展趋势,测试测量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各芯片厂商、仪器仪表厂家、测试测量方案集成商将在此市场拥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产品、解决方案优势持续迭代,获得长远发展。作者简介陈昕(1982),男,2006英国约克大学获得通信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分别从事基于FPGA的通信系统设计与研发、FPGA芯片系统应用、电子测试测量系统与应用设计与市场发展主管,现任思林杰科技市场总监、北美与线上营销总监。
  • 拒绝“卡脖子”专注国产替代 普源精电持续引领中国电子测量仪器领域
    据悉,普源精电2022年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销售规模快速增长。与同行可比公司同期相较,凭借其自研芯片绝对优势,数据亮眼。以鼎阳科技为例,由“缺芯”导致的交期延长,在同期内迅速发酵,鼎阳科技营业收入增长率大幅低于接单金额增长率。同期内,鼎阳科技销售收入微涨,净利润在扣除募集资金理财收益后下滑约50%。  普源精电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7亿元,同比上升26.28% 归母净利润427.91万元,同比上升135.14% 扣非净利润64.17万元,其中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7亿元,同比上升26.28%。此外,公司基于“凤凰座”芯片组推出的带宽高达5GHz的DS70000系列高端数字示波器,是目前唯一可以实现4GHz及以上高端数字示波器国产替代的品牌。  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受益于中国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下游新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子测量仪器市场在近几年高速增长,电子测量仪器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约三分之一,是全球竞争中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  普源精电相关产品为无线通信、教学科研、交通与能源、消费与工业电子、半导体、新能源、量子计算等各行业应用和前沿科技提供科学研究、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的测试测量保障,对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重要支撑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仪器仪表行业进行了更加系统的政策支持。一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置了“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科技部设立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信部在多项发展政策中引导和支持仪器仪表企业实施企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下游应用行业景气度上升推动行业需求持续稳定增长,信息技术和测量技术的发展促进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值此背景下,政策利好亦将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将将自主创新作为我国战略基点,强调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并调动和保护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等多方面的规划与努力。以普源精电为代表的一众致力于自主创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望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法》,解决我国高端技术“卡脖子”难题。  奉行以自研芯片为核心的技术战略,普源精电在真正意义实现了自主可控,助推国产替代。随着自研芯片的成功逻辑快速复制,普源精电正在更多元化的高端产品上突破核心技术壁垒,逐步释放自研芯片红利进行产品迭代升级和技术沉降,料将实现产品竞争力和毛利率水平持续优化提升,打开中高端产品业务新增量空间。如同普源精电在调研沟通中所说,高端产品推出后的具备长尾效应,销售规模将有望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  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通用电子测量仪器企业之一,普源精电始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贯彻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自身在通用电子测量仪器核心芯片及算法技术研究和技术积累,持续推进高端产品和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渐从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硬件供应商转型为综合性电子测量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当前电子测量仪器的行业格局和未来十年的研发突破来看,随着普源精电价值优势的逐步释放和高端技术的持续突破,前景无限。
  • “高端装置扭矩速度测量”重大仪器项目启动
    2月28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mdash &mdash &ldquo 高端动力装置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rdquo 项目启动会,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ldquo 中国计量院&rdquo )召开。会议由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主持,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越薇、中国计量院副院长宋淑英等领导及项目监理组、总体组、技术专家委员会、用户委员会和管理办公室等近百人参加了本次启动会。  图1: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在启动会上讲话  启动会上,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介绍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设立背景和目标定位,要求&ldquo 高端动力装置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rdquo 项目组瞄准产品开发目标,积极推进产业化 更加关注产品的知识产权 按照项目管理办法,落实好法人负责制的各项要求 严格进行项目经费管理,并希望相关项目参与单位加强协作,潜心开发,实现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同时他对该项目利用信息化系统的创新管理方式表示肯定,并希望其能够得到进一步推广运用。  图2:项目总体组组长、中国计量院副院长宋淑英讲话  项目总体组组长、中国计量院副院长宋淑英对与会领导、专家对中国计量院科技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她指出,&ldquo 高端动力装置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rdquo 项目是近年来中国计量院在重大仪器方面获得的第3个国家支持项目。作为项目牵头单位,中国计量院将继续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与各项目参与单位团结协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为我国摆脱高端测量仪器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图3:项目负责人、中国计量院力学与声学研究所所长张跃汇报项目总体情况  项目负责人、中国计量院力学与声学研究所所长张跃研究员就项目背景、总体目标、任务分解、预期成果及进度和经费安排等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项目办公室汇报了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各任务负责人分别汇报了任务的研究内容、考核指标、实施方案、进度及经费安排等。  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展开热烈讨论,对项目进行点评,并提出实施意见建议。  高端动力装备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各种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核心组成部分,例如,风力发电机组、大型舰船推进系统、高速列车动力系统及转向架、航空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动力装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突出的作用,同时也代表了我国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  而目前,我国大量的扭矩和速度参数测量系统,包括功率、最大扭矩、最高车速、加速度等,尤其是高端测量仪器依赖进口,并无法在国内溯源,严重制约了我国自主动力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的可靠计量、研发与应用,从而制约了我国高技术含量、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工业产品的自主研制和生产,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动力装置扭矩和速度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制需求迫切。  该项目总体目标为:开展高端动力装置机械功率关键参数扭矩和速度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攻克扭矩标准装置中高精密空气轴承支撑部件的核心技术及双天线雷达测速收发模块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动力装置的扭矩测量仪器(20kNm扭矩标准机)、高端动力装置速度测量仪器(双天线雷达测速仪器)和加速度计动态特性校准装置,填补国内空白,达到高端动力装置扭矩测量和速度测量的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项目研制成果将有望为我国高端动力装备扭矩与速度等功率测量建立可靠的计量溯源体系,并将在仪器开发、产业化示范、节能减排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4:启动会现场  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单位为国家质检总局,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牵头,并负责其中4个任务,任务承担单位还包括清华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〇四研究所、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湖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苏州苏试试验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与长沙普德利生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项目起止时间为2012年10月至于2016年9月。主要包括12个任务:20kNm高准确度扭矩标准装置的研发、高准确度大质量参数测量装置的研制、高精度宽量程多普勒雷达测速技术的研究及其测量装置的研制、加速度计动态特性计量技术的研究与校准装置的建立、空气轴承支撑技术的研发、无扰动质量参数自动测量技术的研发、加速度计动态模型及参数辨识的研究、测速测距雷达测速仪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研究、空气轴承支撑技术在高准确度扭矩标准机及船舶装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安全气囊加速度计校准装置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以及双天线雷达测速仪在高铁行业的应用研究等。
  • 原位力学测量仪与拉曼光谱、金相显微镜实现联用
    p  近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组对吉林大学牵头承担的863计划“跨尺度原位力学测试新技术与仪器装备的开发制造”进行了技术验收。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突破了微纳量级测量的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系列测量仪器,实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pp  随着新材料、航空航天和高端制造业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材料服役性能测试与保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术界和工业界对材料微观力学性能测试技术与仪器开发的需求迅速增长。对此,在863计划支持下吉林大学等单位开展了跨尺度原位力学测试新技术与仪器装备的开发研制工作。经过3年攻关,课题组攻克了原位力学测试仪器装备的设计、制造与标定等关键技术,突破了原位测试仪器精度校准的技术瓶颈,使加载力分辨率达10mN、加载位移分辨率优于100nm,多项指标取得突破,与传统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相比,本课题研制的仪器能与扫描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仪和金相显微镜等多种材料性能表征技术相兼容,实现了对材料力学参数、微观力学行为、变形损伤机制与微观组织演化多参量原位精准测试。课题组已初步掌握了微测量仪器工程化产业化关键技术,并形成了专利成果转化的良性机制,所研发的压痕/刻划、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和拉伸-扭转复合等6类17种仪器及其配套分析处理软件,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仪器的空白。该课题成果已在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济南铸锻所等国内20多家大学和研究单位得到示范应用和推广。/pp  该课题的验收表明我国已经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微观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其批量制造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原位测试仪器的突破,提升了我国自主研制仪器的技术水平,推进了传统试验机行业转型升级,丰富了现有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理论、技术与标准体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扩大了我国在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的国际影响力。/p
  • 无线电产业展迅猛 监测检测保驾护航
    无线电产业展迅猛 监测检测保驾护航——访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主任薛永刚  无线电频谱是一种稀缺资源,它归国家所有。在无线电业务和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无线频谱资源,不仅对于保障各种无线业务的发展和应用有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对国家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我国,无线电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监测检测任务,是由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承担的。为了让读者了解我国的无线电监测管理情况,更好地使用无线电产品和业务,年终岁末,记者采访了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主任薛永刚。  无线电管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新中国的无线电管理起源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建国以后,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无线电管理工作一直由军队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无线电的管理职责由军队转归地方,并且在经历了几次机构调整之后,最终于1998年划归信息产业部管理。目前,无线电管理主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进行,其职责是编制无线电频谱规划 负责无线电频率的划分、分配与指配等,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同样归属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承担无线电监测和无线电频谱管理工作,是我国无线电管理的支撑机构。而在无线电监测中心,无线电设备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职能和业务之一。  根据相关规定,凡是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无线电设备和产品,都必需通过我国相关机构的检测。在我国,无线产品认证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产品入网认证,二是产品无线频率检测认证,即型号核准。薛永刚介绍说,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入网检测是检测无线设备能否在通信网中使用,需要符合网络的技术、参数、业务应用等要求。而无线频率检测则是检测无线电产品所使用的频率是否符合国家的频谱管理要求。比如手机不管是否加入公众通信网,只要在中国市场上使用,就需进行无线电频率检测。型号核准是无线电设备管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无线电设备的型号核准在任何国家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  那么,为什么要对无线电设备进行监测和检测呢?,薛永刚介绍,无线电产品会产生电磁波,如果其技术指标不合格,就可能导致其他无线电产品或业务不能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如果不从源头对设备加以管理,这些不合格的无线产品产生的无线电干扰会迅速扩大,导致重大安全问题。另外,无线电频谱管理也是国家主权体现的一个方面,无线电频谱资源是国有资源,频谱划分是政府行为,每个国家都会按照自己本国的情况制定无线频谱政策。所以,国外产品进入中国以及国产设备在国内市场销售使用都必须符合我国无线电管理相关规定。  从无线电管理的侧重点而言,无线电设备检测是从设备方面把住了第一关。薛永刚说,检测的根本目的是保证无线电频谱资源和卫星轨道资源的有效利用。在频谱已经规划好的情况下,各种无线设备应该发射多大功率、占用多少带宽,在什么地方能用,什么地方不能用等等有严格规定。拿汽车作个比喻,无线电检测就像是检测汽车合不合格,而无线电监测就是要监督并保障不同类型的汽车跑不同的车道。  适应市场需求,检测中心应运而生  近年来,我国无线电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各种无线电产品层出不穷,型号核准所涵盖的产品越来越多,小到无线话筒、无线门铃,汽车及家电的遥控器,无绳电话机、微波炉,大到通信、雷达、卫星及各种军用民用电子电气产品,都要进行型号核准,简单一句话,只要产品能向外发射、泄漏电磁波,就要进行无线电检测、监测和型号核准。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尤其是适应3G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组建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并于2009年4月20日正式向社会开展服务。据薛永刚介绍,检测中心承担原来由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设备检测处承担的型号核准检测工作,为广大用户提供型号核准检测、国际认证检测和检测系统集成等服务。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提高无线电设备检测工作的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批准了9家无线电设备型号核准检测机构,而国家无线电检测中心则是其中最大的一家,并且也是实力最强的一家。  薛永刚表示,检测中心成立后,将引入社会化服务,使检测业务更好拓展和延伸,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  第一,更好地帮助企业走向规范化道路。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线电设备的型号核准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一些中小企业,他们的产品要在市场上立足,要出口国外市场,需要符合国内和国外的无线电产品标准,但这些企业技术能力弱,市场份额小,产品开发不规范,检测中心给他们提供委托测试服务,并且会反馈不合格的项目,提供解决方案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逐渐完善和改善产品的辐射特性。  第二,在检测时间上,将大大缩短。为了确保无线电设备对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无线电发射的产品质量,同时尽可能地缩短检测时间,检测中心对实验室从人力和检测设备上进行了大规模投入,总金额达3亿多元,购置了更多先进的仪器仪表。目前,检测中心对手机的检测时间缩短到5~8个工作日。  第三,服务前移,贴近企业,贴近市场。深圳是我国电子工业非常发达的城市,生产无线电产品的企业数量很多。2009年11月27日,检测中心在深圳市福田区设立“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深圳实验室”签约仪式举行。建立这个实验室的目的,是为当地的电子通信企业提供上门的检测服务,为深圳及珠三角地区的无线电设备生产企业提供型号核准一站式服务,以及国内、国际认证一体化服务,企业不用出门就能做检测,大大节省了差旅费和时间。不仅如此,检测中心建立这样一个无线电设备检测的南方基地,将缩短电子产品的上市周期,进一步完善深圳及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强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辐射能力,为深圳市及周边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加新的活力,也必将带动物联网、无线感知、射频识别、汽车电子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加快深圳市的经济建设步伐。薛永刚表示,深圳模式只是检测中心贴近企业走出的第一步,检测中心还将根据国家布局,逐步扩展实验室区域。  提升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先进性  无线设备检测遵循的是无线电管理部门对于无线电设备使用的有关规范,和按照这个规范所制订的相关标准。没有标准,无线电设备检测就成了无本之木。薛永刚介绍说,国家无线电检测中心正在做的,就是取得标准制订的主导权。他说,检测中心目前正在加大投入研究行业标准,缩短检测标准和规定的衔接周期,即管理文件形成以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检测标准,及时让用户知晓标准,这样,用户产品检测的通过率将大大提高。据了解,检测中心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标准起草部门,目前已经有三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标准起草任务。  检测中心积极跟踪技术发展趋势,适应市场需求,针对一些新的领域,走在产品生产的前头,只要有新的产品推出,就会推出相应产品的检测服务。据了解,近年来,非移动通信(不属于移动通信范畴)无线电业务增长迅速,包括物联网、RFID、超宽带产品、无线视频等,检测中心在这些产品研制阶段就已经着手研究相应产品的检测标准以及检测的设施和手段。2009年中国3G业务正式启动,而检测中心早在前两年就已经投资1.2亿多元搭建了针对三个3G标准的检测环境和设备。对于RFID,中心投资了2000万元自主开发了测试平台,该项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863重大专项的资助。记者在参观检测中心的时候看到,检测中心所涉及的范围,基本上包括了所有无线产品,其中就有目前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  进行基础性研究,改良检测方法,是检测中心正在做的又一项旨在领先检测市场的工作。无线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宽,除了通信,其他领域,比如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并且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比如心脏起搏器、血糖测量仪等。对于这些和传统通信有别的无线应用,检测中心引入大量人才进行基础性研究,和检测方法的研究。据薛永刚介绍,目前,检测中心共有100多人,其中研发人员都是高学历人员,且具有大型企业和国外大型研究机构的工作经验,他们也在研究如何提高测试效率。  无线设备检测最重要的是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目前,我国的检测仪表仪器大都依赖进口,这使我国的无线电产品检测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检测中心在大力改进检测方法和手段的同时,也在进行一些仪器仪表的开发研究工作。  另外,检测中心新成立的研发部门根据实际的检测工作需要,设计了自动化的测试程序,可以大大缩短检测的时间并避免了测试错误。薛永刚说:“我们曾经和国外的权威检测机构进行过数据比对,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差别不大”。  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在中国,国家无线电检测中心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些大的公司,如中兴、华为、爱立信等,其产品大都在检测中心进行检测。不仅如此,检测中心和一些国外检测机构,一些行业或技术联盟实现了合作,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走向国际提供了便利。  国内企业的产品要出口国外,一定要通过出口地国家的无线电检测认证,以前,企业每推出一款产品,就需要派人去这些国家的相关检测机构进行产品检测认证,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检测费用,而且推迟了产品的上市时间,影响企业发展。随着检测中心国际合作的日益密切,国内企业的产品不再需要送产品到国外去检测,只需到检测中心进行检测认证,便可获得相关国家的认可,为企业节省费用和时间。目前,检测中心已经可以做的国际认证包括欧盟的CE和美图的FCC等标准。薛永刚介绍,2009年,检测中心的国际认证业务增长很快,客户在这里进行型号核准的同时,还可做国际认证的检测,可谓是一次检测拿两个认证,所以很受客户欢迎,这也是检测中心服务客户的举措。  另外,一些行业组织和联盟,比如蓝牙技术联盟,他们对这种技术拥有专利使用权,企业如果生产这种技术的产品,需要经过这些机构的认可。检测中心基于和这些机构或联盟的合作,其对相关产品的检测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由于得到了国际认可,检测中心也获得了越来越多跨国企业的信赖。薛永刚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有一个知名设备商,他们在国外拥有自己的测试实验室,由于成本很高,他们委托检测中心对他们的产品进行检测,并且用了一年的时间对自己实验室的检测数据和检测中心的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其结果是,检测中心的检测完全准确合格。为了节约成本,该公司关闭了本土的检测实验室,把检测中心作第三方检测机构。  采访中, 薛永刚主任简要介绍了检测中心2010年的工作,主要是要大力发展多项业务支撑的检测业务。首先仍是型号核准业务 第二,将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业务,包括技术研发业务、运营商招标测试业务,还有一些国家核心部门的委托测试业务 第三,通过技术研发,实现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第四,继续开展一些国家科技主管部门的主导专项工作,像制定标准和专项课题等等,从而提升检测中心的影响。
  • 回顾近二十年我国齿轮量仪的发展(下)
    前文回顾:近二十年我国齿轮量仪的发展(上)5 CNC大齿轮测量中心和超大齿轮测量系统是CNC齿轮测量中心在大齿轮及超大齿轮测量的扩展和创新(1)1989年,工具所推出的局部CNC式1.2m大齿轮测量仪CZE1200D,如前所述,该仪器由单片式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二联动,首次实现齿轮量仪螺旋线的CNC数控数字化测量。其改进型为2015年的CZE1200DA齿轮测量仪(图24);图24 工具所CZE1200DA齿轮测量仪(2)2004年,哈量国内首次开发2m CNC大齿轮测量仪CNC3929,改进型为CNC L200(图25);图25 哈量L200 CNC大齿轮测量中心(3)2011年,精达创新设计开发2.5mCNC大齿轮齿轮中心,其改进型为JLR300(图26),在国内创新采用了三坐标三联动(θ,X,Y)的渐开线成形原理,实现沿端面啮合线对大齿轮渐开线齿廓精度的测量,即“NDG”法向展成测量原理;精达公司将该原理创新应用于小模数齿轮的测量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图26 精达JLR300大齿轮测量中心(4)2017年,哈尔滨同和光学公司展出精密CNC大齿轮测量中心T150A(图27)。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超精密加工和测量设备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的哈尔滨同和光学展出的大齿轮测量中心,集成了超高精度气浮轴系、气浮托盘调心技术及直线电机驱动等先进技术。近年不少国产大型CNC齿轮测量中心,如哈量CNC L200(见图25)、精达JW型(图28)和智达ZD(图29)型大齿轮测量中心,都采用了5轴坐标系统结构布局,即径向坐标采用了上下二层,既简化机械结构又可减少测头阿贝误差,具有提高仪器稳定性和精度等优点。智达2020年新开发的Z系列大齿轮测量中心甚至采用了三种齿廓测量原理:法线极坐标、极坐标和啮合线测量原理,以适应不同用户需求。仪器采用全新分层控制理念的3U架构全闭环控制器实现动态位置全闭环控制,仪器性能得到了提升。图27 哈尔滨同和T150A齿轮测量中心图28 精达JW型齿轮测量中心图29 智达ZD型齿轮测量中心(5)2013年,北京工业大学成功开发了用于超大齿轮的双测量装置集成综合测量系统——“激光跟踪+三维平台”在位测量系统(图30),首次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探索,在超大齿轮的测量理论、技术和实践上,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a)(b)(c)图30 北工大超大齿轮旁置式双测量装置集成综合测量系统6 自动化智能化齿轮测量分选仪器/系统实现CNC齿轮测量中心在齿轮生产现场在线测量(1)2005年,工具所推出车间用齿轮在线三维双啮测量分选机CQPF2000, 随后哈量—北工大也成功开发出3501齿轮分选机(图31),能在线实现批产齿轮径向综合三维误差测量及分选功能。图31 工具所及北工大—哈量齿轮三维双啮测量机(2)2013年,精达为东风汽车变速箱生产线开发了JDFX-1型齿轮自动分选机,用机械手实现半自动盘/轴类齿轮的双啮检测和分选。2015年精达、智达及金量展出风格迥异的双啮式齿轮自动/半自动分选机(图32)。2015年,南京二机床展出了由六轴机器人操作的“智能化齿轮加工岛”(见图5),在实现齿轮无人化双啮自动检测的同时,通过网络连结,能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反馈,对系统中的数控滚齿机和剃齿机的加工参数进行智能化调整后再加工,实现批产齿轮闭环质量控制与制造,在我国圆柱齿轮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中树立了发展标杆。哈量于2017年推出具有时代感的3503齿轮分选机(图33)。此外还有2005年秦川机床推出的在数控磨齿机上的数字化在机测量装置,近年在国内也得到重视,国产全自动流水线齿轮分选机的开发发展迅速。其中,哈尔滨精达和智达(图34)都有相应产品系列相继问世,服务于齿轮制造企业。以上齿轮分选机基本上都是以齿轮双啮仪为检测仪器。在提升齿轮双啮仪的自动误差补偿功能上,精达于2017年展出了获得专利的补偿式齿轮智能双面啮合检查仪产品,既提高仪器测量精度也满足了国际市场标准要求,该双啮仪的补偿功能引起行业的关注与好评。(a)(b)图32 精达半自动在线分选机(a)(b)图33 哈量3503齿轮分选机(a)和秦川机床在机测量(b)(a)(b)图34 精达JFE全自动流水线齿轮分选机(a)及智达2020年为浙江双环传动改造的日本制造桁架式齿轮在线检测分选设备(b)(3)2020年,智达为株洲齿轮有限公司提供了2台六轴机器人齿轮在线快速智能检测系统(见图6),集成了包括国产CNC齿轮测量中心和齿轮双啮测量仪以及意大利光学图像测量仪在内的3台检测功能各异的齿轮精密测量仪器,实现在线轴类齿轮零件的精度检测和质量统计及分选,充分显现了我国齿轮在线检测成套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制造能力,在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方面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7 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技术传承难能可贵,新的发展令人期待和鼓舞1970年前后,由工具所黄潼年为首的我国齿轮制造与测量业界众多科研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创新开发的成套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致力于研究分析,力图探索齿轮的几何形状及位置精度和齿轮的啮合运动综合精度之间的因果关联。齿轮整体误差技术目前可大致分为三类:即采用坐标式几何解析测量法的齿轮静态整体误差测量技术、采用啮合滚动点扫描测量法的运动态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以及与虚拟数字化测量齿轮或虚拟数字化配对工件齿轮进行啮合滚动的虚拟啮合滚动点扫描测量技术,三者都归类于运动几何测量原理。测量项目有:静态齿轮整体误差曲线族、运动态齿轮整体误差曲线族以及虚拟齿轮整体误差曲线族。期待今后会有传动动力态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及相应曲线出现。(1)2002年,工具所持续开发锥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建立了锥齿轮局部互换性测量的相对测量体系,实现锥齿轮齿廓二次局部基准误差的补偿(图35),曾应用于青岛精锻齿轮厂。(a)(b)图35 工具所锥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及局部互换性测量体系(2)至2007年,工具所不断改进并生产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系列产品,包括CZD1200EA齿条式圆柱渐开线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见图24)、CZ450蜗杆式圆柱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图36)及用于小模数圆柱齿轮的CZ150蜗杆式测量仪(图37)。图36 工具所CZ450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图37 工具所CZ150小齿轮测量仪(3)2015年,工具所和北工大相继成功开发出齿轮单面啮合差动式小模数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图38)。(4)2015年,北工大在蜗杆式圆柱渐开线齿轮整体误差测量理论和啮合计算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大幅提高齿轮误差测量范围评定精度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齿轮在线快速测量机及相应测量系统(图39)。测量机采用蜗杆式间齿单啮整体误差测量原理,集成了实施自动上下被测齿轮工件的工业机器人,组成了可用于汽车齿轮生产线的在线检测系统。该齿轮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已于2015 年底在北齿和浙江双环二个企业的生产现场中得到了实际使用。图38 差动式整体误差测量仪图39 北工大齿轮在线测量机(a)(b)图40 基圆智能小模数齿轮影像测量系统和虚拟整体误差曲线(5)2021年,原北工大博士后和基圆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作,在2015年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与啮合计算的突破成果基础上,成功开发出CVGM小模数齿轮测量软件和配套的小模数齿轮机器视觉影像测量系统(图40),实现微小/小模数齿轮的在线快速测量。该CVGM软件系统除了采用齿轮整体误差测量理论,能够按照齿轮精度标准迅速计算得到传统小模数齿轮的单项几何误差,还能以虚拟(静态、运动态)齿轮整体误差(曲线)方式表达测量误差数据,从而大大扩展了该测量系统的齿轮误差分析和综合能力,为我国批量小模数精密齿轮快速测量开创了一个新局面,也大大丰富了我国开创的齿轮整体误差测量理论和实践。8 齿轮传动链综合测量仪呈现良好势头,开辟了齿轮测量仪器发展新天地从单个齿轮的几何精度测量与质量评价,进入到对齿轮副传动链的使用性能测试和评估,这可以看成是我国齿轮质量保障体系更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和阶段,是我国齿轮制造从单个零件制造向关键传动部件制造发展质量保证提升的重要标志。近年国产齿轮传动链综合测量仪的蓬勃发展也揭示了这个发展趋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近期荣获的202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测试方法与性能提升技术研究“ ,充分显示了我国在国产减速器测试技术与实践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1)2005年,重庆工学院和内江机床厂合作开发并提供的YKN9550锥齿轮滚动检验机产品(图41);图41 YKN9550滚动检验仪(2)2017年,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上,精达首次展示了国产齿轮传动装置/传动链综合测量仪产品(图42),该仪器可实现齿轮装置运动性能和传动性能的综合检测,包括速度、载荷及温度等参数变量下传动链综合性能的精确测量与分析。智达展示了为谐波减速器开发的综合性能测试仪(图17)。图42 精达传动链综合检测仪(3)2019年,北工大、北京市精密测控技术及仪器工程研究中心在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新开发的RV减速器传动链测量仪和小模数锥齿轮综合误差滚动测量仪(图43a);2021年又开发了用于额定输出扭矩达1500Nm的RV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台(图43b)。该测试台集先进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技术与一体的高精度测试仪器,可测量RV减速器的传动误差、回差、扭转刚度、背隙、空载摩擦扭矩、启动转矩、反向启动转矩、传动效率等多种性能参数,选配不同附件可实现多种规格RV减速器的综合性能测试,已为厦门理工大学、集美大学及河南科技大等提供了产品。(a)(b)图43 北工大精密中心RV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仪及测试台9 一级齿轮精度基准的精心制作创建,成绩斐然;非渐开线基准的新途径探索,别有洞天(1)大连理工王院士团队通过几十年埋头实干,以工匠精神铸造出我国精品齿轮样板:研制出一级精度渐开线基准样板(图44)和标准齿轮;成套的超精加工测量理论、超精加工测量技术和制造工艺、成套超精加工的技术装备,为我国齿轮精加工和超精加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图44 大连理工一级精度渐开线基准样板(2)近年国家计量院研制开发了我国首个国家级直径1m齿轮形渐开线齿轮精度基准(图45),其技术参数供参考(见表1)。表1 中国计量院标准大齿轮参数图45 计量院基准齿轮(3)北工大研制开发了我国非渐开线齿廓精度基准:2011年开发的双球式非渐开线齿廓精度样板和2021年的双轴圆弧形齿廓精度样板(图46)。尝试探索一条新的途径来解决高精度及超高精度渐开线实物基准,尤其是解决大尺寸高精度渐开线实物基准的制造难题,以利于更切实地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尺寸齿轮几何精度的实物溯源体系。(a)(b)图46 北工大双球和双轴圆弧非渐开线样板10 结语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作为我国机床工具制造业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平台,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杆和旗帜。自1989年创办以来,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机床工具展览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荣登当今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之列, 成为推动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对外技术交流和商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近20年来,北京机床展览会上真切展现了我国精密数控齿轮量仪的发展历程,揭示出我国精密数控齿轮量仪的发展方向是数字数控化、信息网络化、自动智能化,集成融入生产制造全过程是必由之路;从被动地在计量室进行齿轮精度质检,到生产一线现场批量齿轮的在线自动化快速检测,再进一步融入生产过程,通过测量数据处理实时反馈调整加工参数、实施齿轮的闭环制造,甚至实现了包括齿轮刀具在内的闭环齿轮物联网制造系统的建立。作者不能不由衷感叹我国齿轮量仪制造行业所取得的可喜成就和坚守实干敬业的奋发精神,更体会到党和政府领导下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英明正确。“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为响应“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并强化国产齿轮量仪制造业关键部件国产化精制化和齿轮测量与加工制造信息的网络闭环智能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齿轮量仪制造业,是我国齿轮制造业大国向齿轮制造业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来由北工大石照耀教授牵头的“小模数粉末冶金齿轮(MM/PM)高速高效大规模制造成套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齿轮制造成套技术与产业化的成功实施,显示了我国向齿轮制造强国目标阔步前进的强劲步伐。
  • 日本开发出袖珍辐射测量仪 仅硬币大小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宣布开发出仅为500日元硬币大小的袖珍辐射测量仪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茨城县筑波市)13日宣布,开发出一种仅为500日元硬币大小的轻便型辐射测量仪,1颗电池最多可记录6个月的辐射量。  据介绍,该种测量仪重10~20克,可每小时或每天一次进行辐射测定,1颗钮扣电池可使用2~6个月。该仪器将零部件数量控制在最小范围,仪器本身无法显示辐射量,但可连接电脑读取数据。  该仪器还可设置成当辐射量超过一定数值时,测量仪的显示灯闪烁并响铃。目前市场上的测量仪大多为数万日元,但该研究所开发的这款产品将把价格控制在1万日元以下,争取2~3个月后上市。
  • 新建医疗器械实验室,拟采购大量仪器设备
    北京某公司计划新建医疗器械实验室,拟采购大量仪器设备,主要依据标准为:GB 9706.1-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标准中涉及的检测项目所需仪器设备均需采购,请能做的供应商联系(联系方式见文章底部)。部分仪器设备如下:功率计电源线拉力扭转试验装置温湿度计存储示波器温湿度箱接地电阻测试30N推拉力计数显推拉力计照度计耐压试验仪示波器扭矩仪接地电阻测试仪(50HZ/60HZ,空载电压小于6V)钳形电流表耐压测试仪球压试验装置高温箱水压试验机漏电起痕试验仪等台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推拉力计(100Min)水平垂直燃烧试验机辐射测试仪红外黑体炉火花点燃试验装置脉冲发生器角度仪绝缘电阻测试仪耐压测试仪,泄漏电流测试仪测功机推拉力计(250Min)恒温恒湿箱(包括冷却系统)高频率耐压测试仪冲击碰撞试验台辐射剂量率仪低气压箱请能提供以上仪器设备及GB 9706.1-2020中涉及的其他仪器设备的供应商联系:徐先生-质量经理-18810813577 (联系时请说:在仪器信息网上看到的)
  • 将实验设备制成便携工具 杭电学生自研射频微波网络测量仪
    第八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获得“金钥匙奖”颁奖。 将一台手掌大小的长方形仪表盒子线头接上一段射频电路,仪表显示屏上随即出现电波图形… … 8月上旬,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科协创新实验室内,一款由该院学生团队联合研发的便携式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应用演示。 “如果电波图形和被测试电路板上已绘制好的电波图形吻合,说明该射频电路发射性能优良,反之则说明该电路传输信号有问题。”该设备核心研发人员、杭电通信学院大三学生江逸宁介绍说,团队凭此在7月底落幕的第八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获得“金钥匙奖”,从而拿到这一赛事全国总决赛的入场券。 记者了解到,这一分析仪可用于检查信号发射状况,分析出基站天线、电缆接触状况等影响网络的变量,并进行修复,从而恢复基站正常功能。 射频电路的网络测试,具有广泛应用场景。比如当前在高校开展广泛的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普遍要用到无线信号传递。通常智能车的通信模块、航模比赛的遥控装置等就要用到射频电路发射信号。 “在电子竞赛中深感现有市场上网络测试仪器使用起来不便或太贵,所以我们想自己研发性价比高、使用方便的网络测试仪,目标是使其成为射频微波领域的‘万用表’。”该项目主要负责人、杭电通信学院大三学生王来龙说。 “实验室用到的电子网络测试仪、基站维护领域的驻波仪等设备,通常价格不菲以及被国外垄断。”该团队指导老师、杭电通信学院教授张福洪说,他们鼓励学生研发推出具备类似功能甚至可实现部分替代的仪器。 据介绍,这一分析仪由学生团队通过自主设计核心电路优化仪器电路结构、使用国产全自主芯片以及提升机器学习方法研制而成,基于团队成员的快速锁相环、数模转换器等专利,使频率测量的效率大为提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学们从实践出发,学以致用,促进电子测试仪器的国有化,推动测量仪器进一步发展,是一次大胆而创新的尝试。”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专家委员会委员严义教授对此表示。
  • 万深发布万深PhenoGA-F田间作物表型分析测量仪新品
    万深PhenoGA-F田间作物表型分析测量仪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plant phenotype — Model PhenoGA-F一、概述:基因型、表型和环境是遗传学研究的铁三角。表型(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结果,而基因型与表型之间有着多重关系。研究者用测序和基因组重测序来评估等位基因差异定位数量性状等已变得很普遍,但其需大量性状数据来佐证。然而这类分析测量的结果受人员、工具和环境等的干扰很大,还会损伤到植物。故迫切需要高效、准确的万深PhenoGA-F田间作物表型分析测量仪来做可视化的精确数据分析和表型测试,如测试对压力和环境因素的表型反应、生态毒理学测试或萌发测定、遗传育种研究、突变株筛选、植物形态建模、生长研究等。二、主要性能指标:1、万深PhenoGA-F田间作物表型分析测量仪是顶视版本,在明亮的田间环境下,由顶视的超大变焦镜头自动对焦2410万像素的佳能EOS单反相机直联电脑获取植物顶视的RGB彩色图,并做自动分析。2、可获得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型数据有:投影叶面积及其差异值、投影叶片长和卷曲度、叶片数、叶冠层的构型数据、精准的茎叶夹角,叶冠层随时间改变的相对生长速率、叶色平均值及其对表征的贡献评估等。可用其所配的自动测高仪来自动测量和记录作物的植株高。具有分析特性如下:1)常规分析:拍摄分析范围120cm*80cm,可变焦调小视野至30cm*20cm,适合对各类作物在60cm高度内时的表型分析。分析投影外接圆直径及面积,外周长,拟合椭圆主副轴及偏角,凸包内径、面积及周长,植株高(由便携式植株自动测高仪实现,测量误差≤±0.25cm)、宽,最小外接矩形长、宽,植株紧实度。2)顶视的表型分析:叶冠直径、叶冠层面积、叶冠层占空比、叶片分布紧密度等(冠层尺寸的测量误差≤±0.2cm),叶片数(自动计数+鼠标个别修正),叶片投影面积及其动态变化,叶片颜色,果实外观品质、花形和花色等,并可编辑。3)颜色分析:RGB、LAB颜色值,具有叶片颜色自动矫正分析特性(可按英国皇家园林协会RHS比色卡2015版来自动比色)。可按指定颜色数进行聚类分割,并统计颜色分布及面积占比。4)生长分析:作物叶冠绝对生长、相对生长曲线,相对生长趋势。5)批量化精准测量茎叶夹角或分支角(真实夹角重复测量误差≤±1.0°)。6)其它:不同生长时期自动批量化处理分析,多植株网格分析,直线、角度等几何测量,各测量结果可编辑修正。3、可接入条码枪来自动刷入样品编号,具有按条码标识跟踪分析的特性,各项分析数据和标记图片可导出。自动分析(约1个样品 /分钟)+鼠标指示测量或修正。三、标配供货清单:1、折叠式可拖带的田间表型拍摄架(重12.8kg) 1套2、夹持式电脑放置平台(重2.2kg) 1套3、自动对焦2410万像素的佳能EOS单反相机 1套4、PhenoGA-F田间作物表型分析测量仪软件U盘 1个5、PhenoGA-F田间作物表型分析测量仪软件锁 1个6、叶色色彩矫正板+尺寸自动标定板 各1块7、标定板升降支撑架 1付8、手持式条形码阅读器 1付9、分枝角测量用掌式便携背光板 1付10、激光测距仪1台/测距仪夹1付/手机固定夹1付/碳纤维2米伸缩杆1付/横向标示杆及螺钉各1个/反射垫1张(送内六角扳手1个/便携黑筒1个/卷尺1把,需手机扫测高仪的二维码下载APP登入使用)11、强光遮挡用塑料布 1张12、品牌笔记本电脑(酷睿i5 九代以上CPU/8G内存/256G硬盘/14”彩显/无线网卡,Windows 完整专业版) 1台 选配:1、可选配真正3D成像的手持式扫描仪,以获得植物真3D模型。2、可选配侧视拍摄组件,以做骨架和株形分析:骨架长度,分叉数(分枝数、分节数),茎秆分节数,分节长、粗等。3、可选配红外热成像相机(分辨率 384*288像素,测温范围-20-150℃,测温精度为最大测温范围绝对值的±2%),以测定叶温和叶温分布。4、可选配近红外成像相机(NIR),以定性分析植物叶片水分分布情况。5、可选配RootGA根系动态生长监测分析仪,以分析植株根系的胁迫响应等。创新点:PhenoGA-F田间作物表型分析测量仪是在田间做顶视分析的版本,由顶视的超大变焦镜头自动对焦2410万像素的佳能EOS单反相机直联电脑来获取作物顶视的彩色图,进行自动分析。可获得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型数据有:投影叶面积及其差异值、投影叶片长和卷曲度、叶片数、叶冠层的构型数据、精准的茎叶夹角,叶冠层随时间改变的相对生长速率、叶色平均值及其对表征的贡献评估等。可用其所配的自动测高仪来自动测量和记录作物的植株高。万深PhenoGA-F田间作物表型分析测量仪
  • 赛默飞与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上海,2011年11月8日&mdash &mdash 2011年11月3日上午,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在国家化合物样品库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新药中心主任王明伟研究员,和赛默飞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迈世福先生、实验室产品集团中国区商务总监陈洁女士,战略市场开发部总监顾然先生等双方代表参加了签约仪式。迈世福介绍了赛默飞近年来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以及公司的垂直市场战略,希望发挥公司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广泛产品系列,通过实验室产品集团目前与客户业已建立的良好关系,进而把与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合作扩展到包括生命科学部,色谱与质谱部,化学分析部等部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试剂。王主任介绍了国家化合物样品库的筹建历程、发展现状和愿景规划,表示要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广开渠道,加强合作,为建设我国一流的创新药物资源和技术平台不懈努力。双方对合作的前景十分乐观,一致同意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家化合物样品库的建设。赛默飞今后将支持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学术交流活动,选派产品应用专家定期在药筛中心介绍本公司最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以较为优惠的价格支持中心建设。国家化合物样品库是由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承建的大型基础科研设施,样品库储量预计在2015年将超过100万个。赛默飞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迈世福先生与国家新药中心主任王明伟先生签定合作协议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致力于帮助我们的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接近 110 亿美元,员工约37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 和 Fisher Scientific 两个首要品牌,我们将持续技术创新与最便捷的采购方案相结合,为我们的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加速科学探索的步伐,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各种挑战,无论是复杂的研究项目还是常规检测或工业现场应用。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n。
  • 熊友辉博士当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
    2012年8月5-8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来自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200多人出席此次会议。 会议主要分两部分,一是第七届理事会五年工作汇报,二是对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进行换届选举。本次换届选举,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亚风研究员当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敖小强、陈义、储晓刚、姜雄平、刘召贵、齐文启、宋全厚、田禾、王静、熊友辉、阎超、张新荣、赵冰、朱新强14位同志当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七届理事会闫成德理事长贡献突出,授予闫成德先生为第八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于1979年在北京成立,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所属全国性专业分会,长期致力于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推动我国分析仪器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和政、产、学、研、用之间的有机结合,起到了积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 18个研发项目曝光,各大厂商在研制哪些测量仪器?
    伴随各大上市仪器公司2021年度财报陆续发布,仪器信息网于前段时间特别制作专题,以#财报解读全球仪器市场格局 #。在上市仪器公司披露的海量数据中,有一项数据特别引起了编辑的注意,其中涉及各大国产仪器厂商当前在研的重点仪器项目,以及项目进展、项目意义,甚至项目的投入金额。各大仪器厂商正忙着研制什么创新仪器?仪器信息网本周带您关注仪器厂商在研项目,本期关注测量仪器篇。注:以下信息由仪器信息网整理自上市仪器公司公开资料。麦克奥迪项目名称:正置显微镜  项目目的:开发一款研究级正置生物显微镜。  项目进展:正在推广拟达到的目标:可提供明场、荧光、相衬、暗场等多种观察方式,支持数字切片扫描功能,以满足科研需要。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填补公司在研究级生物显微镜的空白,进军高端显微镜市场领域。项目名称:金相显微镜  项目目的:开发一款多用途的工业金相显微镜,丰富公司工业产品的产品线。  项目进展:正在推广拟达到的目标:可提供落射、暗场、DIC、偏光等多种观察方式,为面板和晶圆等工业行业提供较为完善的检测。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丰富公司在工业显微镜领域的产品系列,提高在工业市场的竞争力。项目名称:无线数码互动  项目目的:开发一款用于国内外校园的全无线显微镜互动教学系统  项目进展:正在国际市场推广拟达到的目标:提升互动产品的交互性能,并实现自动配置,使安装和维护更为简单。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丰富公司在显微镜互动教学产品的产品系列,进一步将强国内互动教学的领先地位,增加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项目名称:新一代数码显微镜  项目目的:开发一款性价比优的数码相机系列和数码显微镜系列  项目进展:正在推广拟达到的目标:为教学市场提供一系列更高成像速度和易于使用的数码显微镜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丰富公司数码相机的高中低端产品系列,形成全方位的数码相机和数码显微镜的产品系列苏试试验项目名称:60 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  项目目的:实现单台推力 60 吨,为大型整机试件进行振动可靠性试验,如卫星、汽车、飞机等。  项目进展:整机调试阶段拟达到的目标:突破单台超大推力电动台关键技术,满足市场对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需求。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使公司无论在单台、多台并激等技术方向,均达到行业领先,为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提供有力保障。项目名称:数字化液压试验系统样机  项目目的:全系列数字化液压振动试验系统,主要用于地震、汽车道路模拟等试验。  项目进展:样机调试阶段拟达到的目标:创新公司液压台产品结构形式,为后续液压台产品系列化改型夯实技术基础。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开辟新的技术形式,满足低频振动方面的应用需求,改变地震、汽车道路模拟等领域设备进口依赖现状,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项目名称:感应振动试验系统  项目目的: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等高随机加速度振动测试,如四代机的动力部分零部件测试。  项目进展:样机完成测试拟达到的目标:提高系统可靠性,为高加速度和高频振动提供技术支撑。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补充公司原有产品应用细分领域,实现国内同领域产品进口替代,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项目名称:THV系列智能型综合环境应力筛选试验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目的:实现THV 系列产品智能化、节能、高可靠性和一体化;利用冷量的即时流量控制技术,使系统能耗在节能的工况下运行;应用智能化、互联网化、数字化及模糊控制技术实现远程监控  项目进展:已完成系列化产品拟达到的目标:实现 THV 系列产品一体化。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成为公司特色产品,实现“智能控制技术和互联网+” 应用,提升产品模块化、自动化、精细化,扩大市场占有率项目名称:ATH-1000-815W四综合试验箱  项目目的:实现四综合试验箱产品优化升级。  项目进展:已完成样机拟达到的目标:实现两种产品型式。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推动公司ATH 系列产品形成规模产业化,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项目名称:半导体元件材料缺陷透射电镜分析  项目目的:建立 TEM 平面样品缺陷观察与截面 3D 源头分析。  项目进展:已完成拟达到的目标:可在 TEM 中直观且清晰的观察到平面结构缺陷的详细形貌,看到缺陷走向和源头。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有望建立关键技术,持续扩大产业专利布局,在半导体元件材料缺陷透射电镜分析的推广上具有绝佳优势。福光股份项目名称:一米级光学天文望远镜研发  项目目的:国内领先  项目进展:前期研发阶段拟达到的目标:实现国内在米级大视场透射式望远镜研制方面的突破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时域天文观测、空间目标和碎片观测等;深度服务于高海拔地区科研及科普项目投入:6000000元三德科技项目名称:量热仪项目  项目目的:开发新产品  项目进展:样机调试拟达到的目标:提升仪器精密度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新产品布局,拓展盈利空间项目名称:库仑定硫仪研发项目  项目目的:对原有产品或技术迭代升级  项目进展:小批量阶段拟达到的目标:提高可靠性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产品迭代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项目名称:碳氢氮元素分析仪迭代项目  项目目的:对原有产品或技术迭代升级  项目进展:小批量阶段拟达到的目标:提高结果稳定性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产品迭代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项目名称:工业分析仪产品开发项目  项目目的:对原有产品或技术迭代升级  项目进展:样机装配与调试拟达到的目标:提升可靠性和稳定性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产品迭代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项目名称:灰熔融性测试仪产品研发项目  项目目的:开发新产品  项目进展:小批量阶段拟达到的目标:开发全新的灰熔融性测试仪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新产品布局,拓展盈利空间奥普光电项目名称:全国产化高分辨率相机及其相关成像产品  项目目的:攻克核心关键技术,进而实现产业化  项目进展:初步完成几款不同型号的样机研制,并实现了关键器件全国产化的目标拟达到的目标:量化生产、销售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为公司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远方信息项目名称:金属材料检测方法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项目目的:新能源汽车配套零件等检验有委托第三方实验室完成的趋势。建立相应的金属材料检测实验室,补足相关配套检验的短板。  项目进展:在研拟达到的目标:建立满足新能源汽车零件金属材料检测的认可实验室,具备自研检测技术能力,并对外提供检测校准服务。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实验室建成后其检测能力符合国内外对于新能源汽车零件相关金属性能检测标准的要求,可以为市场提供第三方高精度新能源汽车等金属材料、零件检测服务,为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 对生命进行远程控制:无线生物工程学成为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近日报道,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和交叉融合,现在,科学家们已经能够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对细胞、药品甚至动物等进行控制了。尽管远程无线控制医学这一前沿领域可能面临着安全性等问题,但是,其发展潜力和蕴藏的好处都让人不容小觑。  无线生物工程学方兴未艾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阿诺德普拉勒制造出的线虫看起来与其他蠕虫毫无二致,体长约为1毫米。接着,当普拉勒打开一个磁场,这些滑溜的、不断蠕动的蠕虫会停止动作,随后,在犹豫了片刻之后,接着开始向后退。然后,普拉勒将磁场关闭,再打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动作,蠕虫会随着他的拍子跳舞,协调一致地前后移动。  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远程控制的蠕虫。此前,普拉勒和同事已经将纳米大小的接收器植入线虫头部的神经细胞中。无论何时,只要该接收器探测到高频磁场,神经细胞就会通电,蠕虫也因此会转动。  普拉勒的远程控制蠕虫仅仅只是个开始。目前,生物学家们正在研究对其他宿主进行控制 也在研究将接收器植入离子通道、DNA片段和抗体中。他们的目标是使用比无线电更小的电波来控制活体细胞。  这个方兴未艾的无线电远程医学技术融合了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无线电物理学技术,该领域目前正在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强大的研究工具,而且也在创造一类新科学:科学家们将其称为无线生物工程学或者电磁药理学。不管叫什么名字,该领域目前正吸引着很多科学家为之而倾倒,而且,其应用潜力也非常大。  美国西北大学的物理学家贝纳尔多巴尔别利尼-阿米德去年帮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织了一场与这个课题有关的研讨会。巴尔别利尼-阿米德指出,一个新的医学领域正慢慢向我们走来。很多疗法,包括基于免疫系统、基因甚至干细胞的疗法都有潜力被远程控制。  与传统药物需要经过几小时才会起作用而且会一直停留在身体里不同,使用无线方法激活的药物几乎能立刻起作用或者随时关闭。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萨拉史坦利表示:“使用无线电场能诱导细胞提供具有治疗效果的蛋白质,而采用其他方法做到这一点的成本很高。”  他所在的研究团队也已经找到了使用无线电波来控制胰岛素的生产和释放的方法。我们甚至能够大胆设想:下一代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激活并起作用的药物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了。巴尔别利尼-阿米德说:“纳米无线系统在医学治疗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电磁场能“遥控”体内细胞  在很多疗法中,科学家们和医生都会使用强大的磁场来作为治疗手段。例如,名叫经颅磁刺激(TMS)的技术通过诱导大脑内的电流来工作,鉴于其具有一定的疗效,使用该技术治疗抑郁症在美国已经获批。  但是,TMS并非一种十分精确的方法,而且,目前,很多科学家正在研发其他专门使用磁场进行疾病治疗的方式。200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理工大学纳米机器人实验室的西尔万马特尔就想出了一个点子:使用磁感应细菌来制造“迷你型”的药物递送系统。  马特尔的具体想法是,使用一种名为MC-1的菌株作为小拖船。MC-1会沿着地球磁场的磁力线游动——它们使用嵌入身体内名为磁小体的结构中的氧化铁粒子链来感应地球的磁场。马特尔解释道:“每个磁小体就像一根指南针或者一个纳米导航系统。”  2007年,马特尔的团队将细菌同大小为其数倍的塑料小珠连接在一起,并且使用由一台MRI扫描仪产生的、由计算机控制的磁场证明,细菌会遵循精确的路线行进,并且,将它们身上负载的东西铺展在特定的目标上。随后,该研究团队用像细胞一样的胶囊(脂质体)替换下这种塑料小珠子,接着,再让脂质体胶囊负载抗癌药物,该计算机控制的磁场能引导该脂质体胶囊通过血管到达肿瘤所在地。  科学家们已经使用这种方法,引导了很多同纳米尺度的磁体依附在一起的抗癌药物阿霉素通过一只实验老鼠的肝脏的动脉到达肿瘤。科学家们认为,最新方法可以让健康的细胞尽量少暴露在强大的药物下,因此,在治疗时副作用应该可以达到最低。马特尔团队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用这一方法治疗直肠癌。  科学家们表示,这一方法真的好处多多,电磁场或许可以通过操控身体内细胞的生物化学特性,从而直接干预身体内的这些内部细胞。这样的无线控制方法提供的精确度很少有药物能够做到。  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瑟夫雅各布森领导的科研团队证明了这一点。在研究中,他们认识到,金属纳米粒子能够像天线一样并从以无线电频率振动的磁场那儿吸收能量。这些能量可以被转化为热,而且,雅各布森还认为,这或许对触发细胞内部的生物化学变化非常有用。  随后,他和同事决定用DNA来测试这一想法。他们制造出了DNA片段,其中的碱基对相互依附在一起形成一个像束发夹一样的圆环。接下来,他们让一个个金纳米粒子依附到每个DNA片段上。当他们打开一个高频磁场时,来自于纳米粒子的热量会破坏这些碱基对之间的链接,而且,这个束发夹一样的圆环也会弹开。随后,他们将磁场关闭,分子冷却下来,链接也重新形成。这个循环能够一遍一遍地重复进行,而且,雅各布森也表示,它或许会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用它来控制基因的功能。  普拉勒则认为,这种方法还有其他用途:打开和关闭细胞壁上的小孔。这些以蛋白质为基础的小孔调节着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如果能对这一关键的过程进行很好的控制,会有非常大的用处。  作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员,普拉勒已经研究了一个名为TRPV1的离子通道,疼痛感应神经元中经常会发现这个离子通道。在身体体温为正常的37摄氏度时,这个离子通道是关闭着的,但是,如果温度上升到43摄氏度,TRPV1会打开,而且,钙离子会通过该通道,触发一个会制造出热感的神经脉冲。具体到人体上,辣椒等产生的灼热感也同TRPV1通道脱不了干系。  刚开始,普拉勒考虑使用一个红外激光器来打开该通道,但随后,他无意中看到了雅各布森的研究。他说:“我开始思考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我们能够使用温度来直接刺激TRPV1。”计算结果显示,单个纳米粒子无法聚集到足以打开离子通道那么多的能量。但是,他推断,固定到嵌入有TRPV1的细胞膜上的一小撮纳米粒子提供的热量足以将小孔加热到43摄氏度。  为了测试这一想法,普拉勒和同事修改了位于细胞膜内的TRPV1附近的一个蛋白质,使得该蛋白质同几个由铁锰制成的磁纳米粒子依附在一起。随后,事情果然按照普拉勒他们所想象的那样进行:他们打开一个强大的40兆赫兹的磁场,在短短的10秒钟内,通道的温度上升了6摄氏度,并且,细胞壁上的小孔张开了。  普拉勒的团队使用秀丽隐杆线虫(现代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重要的模式材料)进行了同样的测试。他们将他们制造出的TRVP1天线系统添加到线虫对热敏感的“鼻子”内,果然不出所料,当鼻子内经过修改的神经细胞探测到磁场时,线虫避开了对它们来说像热源一样的事物。  科学家们几个月前才开始关注这个开关并研究这个开关的应用前景(《科学》杂志第336期第604页)。由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杰弗瑞弗里德曼领导的科研团队制造出了经过遗传修改的细胞,在这些细胞中,由TRVP1通道释放出的钙离子触发了胰岛素的产生。接着,科学家们直接将铁纳米粒子添加到TRVP1通道内,并将细胞直接注射进入实验老鼠体内。当他们开启一个以无线电频率震动的磁场时,实验老鼠的血糖浓度下降,这意味着胰岛素已经生成并开始在老鼠体内“发威”。  弗里德曼的团队甚至想出了方法让细胞制造出自己的铁纳米粒子,他们的方法就是赋予细胞合成铁蛋白(铁蛋白是一种将铁原子收集成簇的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机制。科学家们表示,他们也可以对这一方法稍作改变,使用其来远程触发诸如依靠钙离子的肌肉收缩等过程。它甚至可以用来处理大脑内的肿瘤,这里的肿瘤很难对付,因为血脑屏障让血液中的大分子无法进入大脑中。  史坦利表示,他们可以通过修改病人自己的干细胞,制造出一种对无线电信号做出反应的重组抗体,而且,他们也可以将其植入中央神经系统中以递送治疗抗体。普拉勒表示:“很多无线控制方法都有望通过这种方法或者其他方法来实现,这很酷。”  如果这类远程加热方法能起作用,那么,这种方法也不必破坏铁通道中的蛋白质或者伤害附近的分子。普拉勒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它使加热过程变得更有效。如果他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找到方法减少提高离子通道的温度所耗费的时间,那么,让附近的分子受到影响的热能也会相应减少。为此,他正在设计更好的纳米大小的热吸收器。  无线拉伸细胞可诱使肿瘤细胞凋亡  科学家们发现,除了可以使用热来对细胞进行远程控制之外,还有其他方法也能对细胞进行远程控制。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唐因格伯进行的研究表明,细胞会通过使用自己身体的扭转来相互交流。他的团队发现,他们可以仅仅通过采用特别的方式来拉伸细胞,从而改变细胞内的基因活动的模式甚至触发细胞自杀——也就是所谓的细胞凋亡。  因格伯的研究团队采用的方法是,将具有磁性的纳米小珠依附到整联蛋白上,整联蛋白是一种出现在细胞的外膜内的蛋白质,其会将纳米小珠锚定到细胞的外基质上。打开一个磁场会对塑料小珠施加一种力,这个力会拖动整联蛋白并将细胞拉变形。  2007年,因格伯就已经证明,他能够将细胞拖成扁平的形状,而且,当磁场关闭时,细胞会死亡。他表示:“这表明,我们可以通过磁场的关闭这种方式来控制细胞的命运。”而且,他和他的团队也已经发现,让一个干细胞变形可以决定它会发育成为哪类身体组织。因格伯解释道:“力学在发育过程中和基因一样重要。”  使用磁场拖拉细胞也能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另外一套实验中,因格伯团队让磁性纳米粒子依附到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受体上,这种抗体受体会对特定抗原产生过敏免疫反应。在一个磁场中,纳米粒子形成一簇,将这些抗体受体聚拢到一起,其采用的方式与抗原依附于其上一样。在一般情况下,这个聚簇行为会触发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事件,导致组织胺释放出来——这是一种免疫反应。结果表明,磁场是这一切事件背后的幕后推手。因格伯说:“磁场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好。”  因格伯表示,这样通过无线触发方法释放出的组织胺可以更好地控制炎症。组织胺影响血管扩张、肌肉收缩以及肠道内的胃酸分泌。它也能像神经传递素一样影响人的清醒和睡眠状态。而且,这种聚簇效应也能同细胞表面的其他分子结合在一起以制造抗癌药物,例如,制造能触发肿瘤细胞死亡的抗癌药物。  目前,普拉勒打算厘清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远程加热技术是否能通过激活动物嗅球内特定的神经元(嗅球是大脑内与处理气味有关的组织)来刺激老鼠的触觉。实际上,也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让老鼠“闻到”并不存在的物质。去年,他的团队接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供的130万美元的资助来研发这项技术。他说:“嗅觉提供了一个大的实验场地,因为嗅球能够从外面送达,因此,递送纳米粒子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  细胞自身或许就拥有无线机制  要想对细胞进行无线控制,小磁铁可能并非最好的接收器。据《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早在200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亚历克斯策特尔就已经证明,纳米管完全可以作为无线电接收机来使用:可以被当做一个配备了放大器和谐调器的天线来使用。  为了制造出一个能对无线电波做出反应的纳米管,策特尔团队在该碳纳米管的尖端施加了一个电荷。当出现无线电波时,电荷会在管内制造出振动,这种振动能被转化回来成为一个震动的电磁信号。通过改变碳纳米管的长度可以改变其共振频率——策特尔发现,采用这种办法能让纳米管与特定的无线电频率保持一致。策特尔甚至也证明,他的碳纳米管无线电接收机能够通过播送与披头士乐队齐名的沙滩小子乐队的歌曲《Good Vibrations》来重复产生传送信号。在纳米管接收器的音频输出那儿,很容易看到这种谐调。  策特尔宣称,纳米收音机可以被“轻松嵌入一个活细胞中,届时,科学家们可以制造出一个与大脑或肌肉功能接口的装置,用无线电控制在血管中游动的器件也将不再只是梦想”。  然而,甚至纳米无线电接收机可能也并不是必须要有的。科学家们表示,细胞或许拥有自己的无线机制。2009年,法国免疫学家、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吕克蒙塔尼断言,DNA分子可以使用无线电波来传送信息,他之所以做出这一判断是因为,他找到了从富含细菌的水中传来的无线电信号,而且,即使当细胞被杀死时,只要他们的DNA完好无损,信号就会保持。  不过,很少有科学家接受这个观点。但是,去年,美国西北大学的物理学家阿兰维多姆计算出,这样的信号可能源于细菌染色体内的DNA环周围的电子,此前,科学家们就认为,循环的电荷能产生电磁波。维多姆指出,人们很早就知道,有些古老的细菌能够通过导电的纳米线将其同电网相连。维多姆预测道:“那么,或许会有很多现代细菌会使用无线电来做事。”  安全问题首当其冲  然而,尽管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这项技术的应用潜力似乎也非常大,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关键的挑战是,如何将所有这些功能(包括感应无线信号并将其变成有用的反应)整合为一个安全的集成系统。很多科学家们也认为,手机等发射出的电磁信号对细胞具有危险的影响,其会改变基因表达甚至诱发癌症。因此,迄今为止,无线生物工程学这一理念还存在诸多争议。  安全问题则紧随其后。今年2月,西雅图信息安全测试公司McAfee的主管巴纳比杰克表示,他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用无线信号探测糖尿病患者所携带的胰岛素泵,同时控制这些胰岛素泵。他随后进行的初步研究也证明,依靠无线连接的胰岛素递送系统、起搏器、除纤颤器有可能受到黑客的攻击或者被修改。有鉴于此,美国政府问责局目前正着手进行调查,以弄清楚是否应该为医疗设备工业制定更加严苛的安全规则,研究报告预计今年出炉。  显然,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有意为之的,任何这样的干扰和破坏都会带来令人担忧的问题。巴尔别利尼-阿米德表示:“我们应该关注纳米世界内计算机和通讯领域的安全问题。未来的医用无线纳米设备必须包含更加严谨的安全机制。”  科学家们也表示,尽管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应该花大力气来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这是值得的,因为,无线生物工程学具有非常巨大的应用潜能。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