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热熔标线定仪

仪器信息网热熔标线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热熔标线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热熔标线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热熔标线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热熔标线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热熔标线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热熔标线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热熔标线定仪相关的论坛

  • 福立9790 热解析做空气的苯的标线

    我是新手,用福立9790 热解析做空气的苯的标线,发现1mg/mL跟0.5mg/mL的峰面积做出来跟0.1mg/mL的峰面积差不多,做法是热解析下开关先关着,听到阀门的声音后,打开热解析仪的下开关,再按按钮。柱箱温度是60℃,检测器是150℃,辅1是150℃,辅2是320℃。用Tenax TA管采集,用氮气吹,流量是2ml/min,打进去的量是1微升,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求高手指点

  • 六个技巧让你把标线做的又直又准

    只要掌握以下六点,即可让你轻松搞定标线: 第一,要用一根刻度吸管来配制标准系列溶液,建议用2毫升的刻度吸管,因为不同的吸管之间是有误差的,用两根管配制,就会有误差; 第二,配制好的标液摇晃后,要再静置一会儿,让溶液充分混匀,更能减小误差; 第三,元素灯要充分预热,预热时间要在10分钟以上,可以根据灯的性能和已使用的时间灵活把握; 第四,点火后,要用至少10分钟稳定气流和系统,因为压力表和流量计的稳定需要一个过程,同时,燃烧就会发热,光学元器件会受热产生膨胀,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受热后,光学元器件的温度才会恒定,谱线才会稳定。吸喷去离子水10分钟,吸光度误差不超过0.005,才算系统达到了稳定。 以上四点,可以让你把标线做的很直(即拟合度好)。但标线做的直,并不等于标线做的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即使你把标线做到0.9999,也不能说明你的标线做的非常准,要想让标线做的非常准,还得把握以下两点: 第五,要保证你用来配制标线的标液不是过期的,不是变质的,因为用变质的标液做出的标线,也能达到0.9999,但用这个标线计算出的样品值会明显偏低,即这个标线的灵敏度降低了; 第六,配制标线的刻度吸管要经过校正,即使是计量所检定过的刻度吸管,你也要再亲自验证一下,方法是用万分之一天平,吸一定刻度的纯水,如果水的质量和理论值有差别,你就再换一根吸管,一定要选一根最好的吸管。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望各位同仁能多加斧正!

  • 热工仪表现场校准

    好东西,与大家分享![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34788]热工仪表现场校准[/url]

  • 在顶空瓶里直接配标线

    大家在用顶空测定水样时,有没有在顶空瓶中直接配标线?我想直接在顶空瓶中配标线,直接上机,在容量瓶配好标线在吸取到顶空瓶,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试剂,所以有了在顶空瓶里直接配标线的想法

  • 用热脱附-GC-MS 做TVOC标线 线性浓度往下掉

    大家好,最近在用新买没多久的 markers的 TD100XR热脱附+安捷伦7980+5977做 TVOC 。 标线点浓度是0.05 , 0.1 , 0.5 , 1 ,2 微克 但是做到0.5个微克的时候线性已经在往下掉了,(以前用 PE的热脱附加GC做的时候线性做到2微克一点没问题),所以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说下标线的大概数值 (甲苯) 含量(微克) 峰面积 0 900000 0.05 18000000 0.1 36000000 0.5 160000000 1 300000000 2 500000000 第一个0.05微克的点 就有1800W 的响应是不是夸张了一点?而且从第三个浓度点0.5微克开始峰型就拖尾了,大致判断是色谱柱过载吗?? 感觉和响应值太大是不是有关系?能不能把MS的 响应值调小?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的大佬?

  • ICP 标线定值问题

    如题 ICP建立标准曲线后,进行样品测试,带入标线,仪器得到的结果为负值,但是通过标线的斜率计算得到的结果为正值,这个该怎么破?又以哪个为准呢?

  • 【求助】火焰法测镁标线

    镁标浓度依次是0.1,0.2,0.3,0.4,0.5mg/L,我是按国标方法来做的,但是曲线做出来明显呈抛物线,如果再降低浓度,我觉得是不是太低了,本来火焰法就是做相对高一点浓度的样品,而且质控样的浓度大概在0.4mg/L,我的个人经验是金属样品稀释的话,检测结果会有误差的。请问大家用火焰法做镁,镁标浓度是多少?乙炔气的流量是多少?还是镧溶液的浓度是多少?我的镧溶液是10%的。另外再问个问题,我做标线是定容到100mL,而质控是定容到250mL,如果标线的镧溶液加2mL,那么请问质控的镧溶液应该加多少mL呢?欢迎大家跟我交流下,我做得头疼了,呵呵。

  • 请问各位老师,移液枪到底能不能用来加标和逐级稀释标线??

    请问各位老师,样品前处理阶段的加标和定容,还有标线的逐级稀释,可不可以用移液枪来进行? 因为看到有些老师说移液枪用来移取液体的时候,特别是有机试剂,精度不是很高,和真值相差很大,误差很大,所以不允许用移液枪加标,更不允许拿来定容和逐级稀释标线。所以想请教一下各位老师

  • 顶空测试标线丙酮峰面积不变的原因

    TVOC测试,去年做标线线性还好,昨天打标线,竟然丙酮峰的积分面积都差不多了,范围从0.1g/L到100g/L,到高点面积还低一点。之前顶空做了一个聚二甲基硅氧烷样品的定性测试,是不是内部哪里被堵了?

  • 热解析做空气中的vocs怎么做啊?

    我们的热解析仪只能热解析然后用氮气吹定容到100ml针筒中,很古老的。标液是甲醇溶剂,配标线得把1ul标液打到tenax管里面,热解析,定容到100ml,然后取1ml进样到gcms。但是这个溶剂甲醇好像还要反吹,把甲醇吹走,我不知道我们这个热解析仪怎么把溶剂吹走。因为测得都是沸点很低的物质,如果不把溶剂吹走,设置溶剂延迟的话那要测得物质都在溶剂延迟里出峰了,比如1,1-二氯乙烯,沸点不到30度,比甲醇还低。我之前直接进液体,用的安普的35中voc标样,只有后面沸点稍高点的出峰,前面十几种低沸点的找不到峰,我设置的溶剂延迟7分钟。现在不知道该怎么整了,有没有大神能帮看下。我们的热解析仪是YU-0828

  • 离子色谱标线问题?

    公司有一台戴安的ICS-900离子色谱仪,主要用于检测氯离子,每次使用都要用标准液体制作校正曲线,但是每瓶标准溶液要一千多块,而且用几次就没了,公司要cost down,现在的想法是标线不需要每一次都要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做一次,但问题是这个周期要怎么确定?如何判断现有的标线是否适用?或者各位是否有其他的想法或建议,谢谢!!!

  • 【智慧重出江湖问题三】一个由容量瓶定容引发的讨论!

    这几天实验,在配溶液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color=#DC143C]上午配制溶液,用容量瓶定容至标线,放置到下午,结果溶液液面下落到标线以下。[/color][color=#00008B]我是该继续加水使液面至标线处,还是不用加水(第一次已经加水至标线处)?[/color]大家是否遇到这种情况?请大家踊跃发言讨论![em0814]

  • 求教氨标线的制作

    做氨标线时,吸收液:移取1mol/l的硫酸5ml到100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再从100ml的容量瓶中移取25ml到250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但是做出来的空白吸光度(0.088)偏大,比0.5浓度的吸光度都大,去掉空白吸光度,线性还行。请问是怎么回事,跟什么有关?

  • 请问GBZ/T160.14-2004中原子荧光法的标线处理方法是对的吗?

    照标准上说,是先移取标线母液,用汞吸收液定容后再“向各标准管滴加盐酸羟胺溶液至颜色褪尽为止,用力振摇 100 次,放置 20min。”,这样处理,标线浓度不是不成线性了吗?难道不是应该先滴加到褪色,再定容吗?而且我现在只是按照厂商建议的,只在标线和样品里加一点重铬酸钾,不用盐酸羟胺,不知是否可行?我现在碰到的问题是汞质控样测出来的结果忽上忽下,但按标准做的话连标线线性都无法保证吧?

  • 请问用气相做丙烯醛丙烯腈乙腈的标线,可不可以不用顶空进样,直接进样?

    请问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做丙烯醛丙烯腈乙腈的标线,可不可以不用顶空进样,直接进样?标准溶液是甲醇中丙烯醛、丙烯腈、乙腈溶液,现在要用岛津[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做标准曲线。标准中是用顶空进样,现在可不可以直接进样?用FID检测。直接进样对色谱柱有没有损害?

  • 关于原吸标线好坏判定?

    请教各位老师,原子吸收标线每次都能达到3个9,但是每次每个浓度标样的点的Abs读数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说Cd镉,同样5ug/L,有的标线Abs读数是0.12,的有的却能达到0.3的。请教这是什么原因?

  • 【求助】甲醛标线、盲样问题咨询

    关于甲醛标线及盲样的问题!除了我们做出来的浓度(0.7左右)与给出的浓度(0.864)差得很远、标线相关系数还没有到3个9外,做出来的曲线斜率也很低。刚开始怀疑是硫酸铁铵过期了,因此我们重新买了一瓶新的硫酸铁铵,但做出来曲线斜率还是很低,我的操作步骤是这样的:(试验环境:配溶液的实验室与做吸光度的实验室是连通的,两间实验室的门是开着的,都开空调,配溶液的实验室温度26℃,40%RH,做吸光度的实验室温度26℃,38%RH) 1、称量0.1g酚,配成100ml的吸收原液,摇匀,试验过程中用到的水都为哇哈哈纯净水,然后量取12.5ml原液,加水定容至250ml,摇匀。 2、配置标液:取5ml甲醛标液,加水定容至50ml,摇匀,然后取20ml该溶液(用5ml的单标线移液管移了5次),加入10ml吸收原液,加水定容至200ml,放置30min后试验。 在标液放置30min的同时,配置一下溶液: 3、配置0.1mol/L的盐酸溶液。取20.5ml浓盐酸,加水定容至250ml。 4、配置硫酸铁铵溶液:称量2.0g硫酸铁铵,用0.1mol/L的盐酸溶液定容至200ml。5、稀释质控样,第一次量取10ml质控样,加入5ml吸收液,用水定容至250ml,摇匀。(第二次,为了节约质控样,量取了2ml质控样,加入1ml吸收液,用水定容至50ml,摇匀。)两次在量取质控样时仅用了很少量的质控样来清洗移液管。 6、配置好所有的溶液,大概在标液配好放置35min时开始做试验(所有比色管都用洗衣粉水清洗,用娃哈哈涮过,并烘干),两个人同时做:A的方法是:按0—8号管的顺序加入规定量的标准溶液,然后将配好的质控样溶液加入管中1ml(分别加了三个管),为防止质控样挥发,加吸收液时,先将4ml吸收液加到质控样的比色管中,然后再按0—8号管的顺序加入规定量的吸收液,然后按0—8号管、质控样管的顺序加入0.4ml的硫酸铁铵溶液,在0号管加入硫酸铁铵溶液时计时,所有的管都加了硫酸铁铵溶液后,盖上瓶塞,摇匀,放置15min,开始做吸光度试验(分光光度计在试验前已提前开机),吸光度试验顺序和加硫酸铁铵的顺序一样。B的方法是:按0—8号管、质控样管(也做了三个,每个加入1ml的稀释好的质控样溶液)的顺序加入标准溶液,然后按同样的顺序加入吸收液(质控样管加4ml吸收液),再按同样的顺序加入硫酸铁铵溶液,在0号管加入硫酸铁铵溶液时开始计时,所有的管都加了硫酸铁铵溶液后,盖上瓶塞,摇匀,放置20min,开始做吸光度,做吸光度的顺序也是按0—8号管、质控样管的顺序做。 后来我们又按同样的方法做了两次,依旧是做出来的浓度比标准值低,在做第二次试验时,没有重新配硫酸铁铵溶液,用之前配的,试验前,将其从冰箱中拿出,到做试验时,其温度还是稍微偏低。试验过程中还发现,有一次在做吸光度时,很不稳定,随时间的延长,吸光度值不断提高,几乎没有在一个值上稳定。 不知道问题是出在哪里?请高手指点

  • 【分享】滴定分析仪器和基本操作

    滴定分析仪器和基本操作滴定分析常用的仪器有移液管和吸量管,容量瓶,滴定管,锥形瓶和洗瓶等。一、 移液管和吸量管及其使用 移液管和吸量管都是用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出式玻璃量器(量器上标有“Ex”字)。 移液管是一根细长而中间膨大的玻璃管,在管的上端有一环形标线,膨大部分标有它的容积和标定时的温度。常用的移液管有10mL、25mL和50mL等规格。吸量管是具有分刻度的玻璃管,用于移取非固定量的溶液,一般只用于量取小体积的溶液。常用的吸量管有1、2、5、10mL等规格。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操作方法:第一次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应先用滤纸将尖端内外的水吸净,否则会因水滴引入而改变溶液的浓度。然后用所要移取的溶液将移液管洗涤2~3次,以保证移取的溶液浓度不变。方法是:吸入溶液至刚入膨大部分,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不要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将移液管横过来,用两手的拇指及食指分别拿住移液管的两端,转动移液管并使溶液布满全管内壁,当溶液流至距上管口2~3厘米时,将管直立,使溶液由尖嘴放出,弃去。用移液管自容量瓶中移取溶液时,一般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拿住颈标线上方,将移液管插入溶液中,移液管不要插入溶液太深或太浅,太深会使管外粘附溶液过多,太浅会在液面下降时吸空。左手拿洗耳球,排除空气后紧按在移液管口上,慢慢松开手指使溶液吸入管内,移液管应随容量瓶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当管口液面上升到刻线以上时,立即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将移液管提离液面,然后使管尖端靠着容量瓶的内壁,左手拿容量瓶,并使其倾斜30º 。略微放松食指并用拇指和中指轻轻转动管身,使液面平稳下降,直到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时,按紧食指。取出移液管,用干净滤纸擦拭管外溶液,把准备承接溶液的容器稍倾斜,将移液管移入容器中,使管垂直,管尖靠着容器内壁,松开食指,使溶液自由的沿器壁流下,待下降的液面静止后,再等待15秒,取出移液管。管上未刻有“吹”字的,切勿把残留在管尖内的溶液吹出,因为在校正移液管时,已经考虑了末端所保留溶液的体积。吸量管的操作方法与移液管相同。移液管和吸量管使用后,应洗净放在移液管架上。二、 容量瓶容量瓶是常用的测量容纳液体体积的一种量入式量器。(量器上标有“In”字),主要用途是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或定量地稀释溶液。 容量瓶是细颈梨形平底玻璃瓶,由无色或棕色玻璃制成,带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颈上有一标线。常用容量瓶有50mL、100mL、250mL、500mL等规格。容量瓶的容量定义为:在20℃时,充满至刻度线所容纳水的体积,以毫升计。 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查瓶口是否漏水:加自来水至标线附近,盖好瓶塞后,用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其余手指拿住瓶颈标线以上部分,右手用指尖托住瓶底,将瓶倒立2分钟,如不漏水,将瓶直立,转动瓶塞180º 后,再倒立2分钟检查,如不漏水,即可使用。用橡皮筋将塞子系在瓶颈上,防止玻璃磨口塞粘污或搞错。 用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时,将准确称取的固体物质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或其他溶即将固体溶解,然后将溶液定量转入容量瓶中。 定量转移溶液时,右手拿玻璃棒,左手拿烧杯,使烧杯嘴紧靠玻璃棒,而玻璃棒则悬空伸入容量瓶口中,棒的下端靠在瓶颈内壁上,使溶液沿玻璃棒和内壁流入容量瓶中。烧杯中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轻轻上提,同时将烧杯直立,再将玻璃棒放回烧杯中。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玻璃棒和烧杯内壁3~4次,将洗出液定量转入容量瓶中。然后加水至容量瓶的三分之二容积时,拿起容量瓶,按同一方向摇动,使溶液初步混匀,此时切勿倒转容量瓶。最后继续加水至距离标线1厘米处,等待1~2分钟使附在瓶颈内壁的溶液流下后,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弯月面下缘与标线恰好相切。盖上干的瓶塞,用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其余手指拿住瓶颈标线以上部分,右手用指尖托住瓶底,将瓶倒转并摇动,再倒转过来,使气泡上升到顶,如此反复多次,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用容量瓶稀释溶液,则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于容量瓶中,加水至标度刻线。容量瓶使用原则:1、热溶液应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稀释至标线,否则可造成体积误差。2、需避光的溶液应以棕色容量瓶配制。容量瓶不宜长期存放溶液,应转移到磨口试剂瓶中保存。3、容量瓶及移液管等有刻度的精确玻璃量器,均不宜放在烘箱中烘烤。4、容量瓶如长期不用,磨口处应洗净擦干,并用纸片将磨口隔开。

  • 【分享】滴定分析仪器和基本操作

    滴定分析仪器和基本操作滴定分析常用的仪器有移液管和吸量管,容量瓶,滴定管,锥形瓶和洗瓶等。一、 移液管和吸量管及其使用 移液管和吸量管都是用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出式玻璃量器(量器上标有“Ex”字)。 移液管是一根细长而中间膨大的玻璃管,在管的上端有一环形标线,膨大部分标有它的容积和标定时的温度。常用的移液管有10mL、25mL和50mL等规格。吸量管是具有分刻度的玻璃管,用于移取非固定量的溶液,一般只用于量取小体积的溶液。常用的吸量管有1、2、5、10mL等规格。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操作方法:第一次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应先用滤纸将尖端内外的水吸净,否则会因水滴引入而改变溶液的浓度。然后用所要移取的溶液将移液管洗涤2~3次,以保证移取的溶液浓度不变。方法是:吸入溶液至刚入膨大部分,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不要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将移液管横过来,用两手的拇指及食指分别拿住移液管的两端,转动移液管并使溶液布满全管内壁,当溶液流至距上管口2~3厘米时,将管直立,使溶液由尖嘴放出,弃去。用移液管自容量瓶中移取溶液时,一般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拿住颈标线上方,将移液管插入溶液中,移液管不要插入溶液太深或太浅,太深会使管外粘附溶液过多,太浅会在液面下降时吸空。左手拿洗耳球,排除空气后紧按在移液管口上,慢慢松开手指使溶液吸入管内,移液管应随容量瓶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当管口液面上升到刻线以上时,立即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将移液管提离液面,然后使管尖端靠着容量瓶的内壁,左手拿容量瓶,并使其倾斜30º 。略微放松食指并用拇指和中指轻轻转动管身,使液面平稳下降,直到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时,按紧食指。取出移液管,用干净滤纸擦拭管外溶液,把准备承接溶液的容器稍倾斜,将移液管移入容器中,使管垂直,管尖靠着容器内壁,松开食指,使溶液自由的沿器壁流下,待下降的液面静止后,再等待15秒,取出移液管。管上未刻有“吹”字的,切勿把残留在管尖内的溶液吹出,因为在校正移液管时,已经考虑了末端所保留溶液的体积。吸量管的操作方法与移液管相同。移液管和吸量管使用后,应洗净放在移液管架上。二、 容量瓶容量瓶是常用的测量容纳液体体积的一种量入式量器。(量器上标有“In”字),主要用途是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或定量地稀释溶液。 容量瓶是细颈梨形平底玻璃瓶,由无色或棕色玻璃制成,带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颈上有一标线。常用容量瓶有50mL、100mL、250mL、500mL等规格。容量瓶的容量定义为:在20℃时,充满至刻度线所容纳水的体积,以毫升计。 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查瓶口是否漏水:加自来水至标线附近,盖好瓶塞后,用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其余手指拿住瓶颈标线以上部分,右手用指尖托住瓶底,将瓶倒立2分钟,如不漏水,将瓶直立,转动瓶塞180º 后,再倒立2分钟检查,如不漏水,即可使用。用橡皮筋将塞子系在瓶颈上,防止玻璃磨口塞粘污或搞错。 用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时,将准确称取的固体物质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或其他溶即将固体溶解,然后将溶液定量转入容量瓶中。 定量转移溶液时,右手拿玻璃棒,左手拿烧杯,使烧杯嘴紧靠玻璃棒,而玻璃棒则悬空伸入容量瓶口中,棒的下端靠在瓶颈内壁上,使溶液沿玻璃棒和内壁流入容量瓶中。烧杯中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轻轻上提,同时将烧杯直立,再将玻璃棒放回烧杯中。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玻璃棒和烧杯内壁3~4次,将洗出液定量转入容量瓶中。然后加水至容量瓶的三分之二容积时,拿起容量瓶,按同一方向摇动,使溶液初步混匀,此时切勿倒转容量瓶。最后继续加水至距离标线1厘米处,等待1~2分钟使附在瓶颈内壁的溶液流下后,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弯月面下缘与标线恰好相切。盖上干的瓶塞,用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其余手指拿住瓶颈标线以上部分,右手用指尖托住瓶底,将瓶倒转并摇动,再倒转过来,使气泡上升到顶,如此反复多次,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用容量瓶稀释溶液,则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于容量瓶中,加水至标度刻线。容量瓶使用原则:1、热溶液应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稀释至标线,否则可造成体积误差。2、需避光的溶液应以棕色容量瓶配制。容量瓶不宜长期存放溶液,应转移到磨口试剂瓶中保存。3、容量瓶及移液管等有刻度的精确玻璃量器,均不宜放在烘箱中烘烤。4、容量瓶如长期不用,磨口处应洗净擦干,并用纸片将磨口隔开。

  • (氰化物)最近在做氰化物,做标线的时候溶液不显色,这是为什么?

    最近我在做异烟酸吡唑啉酮测氰化物时候遇到点问题,能帮忙解答下吗?为什么我用HJ484方法里面的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以后标线不显色了啊,而使用磷酸二氢钾-冰乙酸(HJ484巴比妥酸那个缓冲液)标线又显色了? 这是为什么呢? 另:我并没有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吡唑啉酮,而用20g/L的氢氧化钠溶解的。

  • 滴定分析仪器和基本操作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滴定分析常用的仪器有移液管和吸量管,容量瓶,滴定管,锥形瓶和洗瓶等。一、 移液管和吸量管及其使用 移液管和吸量管都是用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出式玻璃量器(量器上标有“Ex”字)。 移液管是一根细长而中间膨大的玻璃管,在管的上端有一环形标线,膨大部分标有它的容积和标定时的温度。常用的移液管有10mL、25mL和50mL等规格。吸量管是具有分刻度的玻璃管,用于移取非固定量的溶液,一般只用于量取小体积的溶液。常用的吸量管有1、2、5、10mL等规格。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操作方法:第一次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应先用滤纸将尖端内外的水吸净,否则会因水滴引入而改变溶液的浓度。然后用所要移取的溶液将移液管洗涤2~3次,以保证移取的溶液浓度不变。方法是:吸入溶液至刚入膨大部分,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不要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将移液管横过来,用两手的拇指及食指分别拿住移液管的两端,转动移液管并使溶液布满全管内壁,当溶液流至距上管口2~3厘米时,将管直立,使溶液由尖嘴放出,弃去。用移液管自容量瓶中移取溶液时,一般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拿住颈标线上方,将移液管插入溶液中,移液管不要插入溶液太深或太浅,太深会使管外粘附溶液过多,太浅会在液面下降时吸空。左手拿洗耳球,排除空气后紧按在移液管口上,慢慢松开手指使溶液吸入管内,移液管应随容量瓶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当管口液面上升到刻线以上时,立即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将移液管提离液面,然后使管尖端靠着容量瓶的内壁,左手拿容量瓶,并使其倾斜30º 。略微放松食指并用拇指和中指轻轻转动管身,使液面平稳下降,直到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时,按紧食指。取出移液管,用干净滤纸擦拭管外溶液,把准备承接溶液的容器稍倾斜,将移液管移入容器中,使管垂直,管尖靠着容器内壁,松开食指,使溶液自由的沿器壁流下,待下降的液面静止后,再等待15秒,取出移液管。管上未刻有“吹”字的,切勿把残留在管尖内的溶液吹出,因为在校正移液管时,已经考虑了末端所保留溶液的体积。吸量管的操作方法与移液管相同。移液管和吸量管使用后,应洗净放在移液管架上。二、 容量瓶容量瓶是常用的测量容纳液体体积的一种量入式量器。(量器上标有“In”字),主要用途是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或定量地稀释溶液。 容量瓶是细颈梨形平底玻璃瓶,由无色或棕色玻璃制成,带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颈上有一标线。常用容量瓶有50mL、100mL、250mL、500mL等规格。容量瓶的容量定义为:在20℃时,充满至刻度线所容纳水的体积,以毫升计。 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查瓶口是否漏水:加自来水至标线附近,盖好瓶塞后,用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其余手指拿住瓶颈标线以上部分,右手用指尖托住瓶底,将瓶倒立2分钟,如不漏水,将瓶直立,转动瓶塞180º 后,再倒立2分钟检查,如不漏水,即可使用。用橡皮筋将塞子系在瓶颈上,防止玻璃磨口塞粘污或搞错。 用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时,将准确称取的固体物质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或其他溶即将固体溶解,然后将溶液定量转入容量瓶中。 定量转移溶液时,右手拿玻璃棒,左手拿烧杯,使烧杯嘴紧靠玻璃棒,而玻璃棒则悬空伸入容量瓶口中,棒的下端靠在瓶颈内壁上,使溶液沿玻璃棒和内壁流入容量瓶中。烧杯中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轻轻上提,同时将烧杯直立,再将玻璃棒放回烧杯中。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玻璃棒和烧杯内壁3~4次,将洗出液定量转入容量瓶中。然后加水至容量瓶的三分之二容积时,拿起容量瓶,按同一方向摇动,使溶液初步混匀,此时切勿倒转容量瓶。最后继续加水至距离标线1厘米处,等待1~2分钟使附在瓶颈内壁的溶液流下后,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弯月面下缘与标线恰好相切。盖上干的瓶塞,用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其余手指拿住瓶颈标线以上部分,右手用指尖托住瓶底,将瓶倒转并摇动,再倒转过来,使气泡上升到顶,如此反复多次,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用容量瓶稀释溶液,则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于容量瓶中,加水至标度刻线。容量瓶使用原则:1、热溶液应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稀释至标线,否则可造成体积误差。2、需避光的溶液应以棕色容量瓶配制。容量瓶不宜长期存放溶液,应转移到磨口试剂瓶中保存。3、容量瓶及移液管等有刻度的精确玻璃量器,均不宜放在烘箱中烘烤。4、容量瓶如长期不用,磨口处应洗净擦干,并用纸片将磨口隔开。

  • 【绘制乙酸标线】求助分析与解决问题。

    大家好,我是一名在读研究生,最近在用气象色谱仪测量挥发性脂肪酸,遇到以下问题,恳请能者的指教。谢谢啦 跑乙酸标线的时候,乙酸出峰不完整、而且出现杂峰,请问是什么原因呢?恳请大家帮忙分析一下。 附件是乙酸(色谱纯)浓度梯度为25、50、100、250、500、1000mg/l,与空白样的出峰图像。与色谱柱的设置参数方法。浓度梯度系列都是用空白样(甲酸与纯水的混合液)定容的。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他VFAs如丙酸,丁酸,戊酸没有出现这种 出峰不完整、杂峰的现象。 谢谢你的帮助。

  • 万通自动电位滴定仪PH电极灵敏性不佳的表现、原因和处置

    总结一下:PH电极灵敏性不佳的表现1.校正时平衡时间过长2.校正斜率不佳,在97%之下,更换新校正液亦如此3.测试结果的R2不佳,很少有到1.0000的,多在0.9995到0.9999之间,标准偏差也不佳,在0.0005上有很多,正常多在0.0003之下PH电极灵敏性不佳的原因1.内置的3M KCl溶液需要更换2.玻璃泡保护液缺少或者干涸,活化度低3.电极寿命到了PH电极灵敏性不佳的处置1.更换内置的3M KCl2.玻璃破浸泡在保护液中1天以上3.更换电极欢迎共同讨论,使用的是万通6.0257.000的PH复合电极,也就是整合了温度探头的PH电极,836自动滴定仪和815自动进样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