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BI-25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仪
美国BI-25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仪
美国BI-25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仪
美国BI-25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仪

¥100万 - 200万

10.0

BI

下载

BI-2500

--

美洲

核心参数

产地类别: 进口

BI-2500型系列

小型台式检测仪

与分析模块选项使用


仪器简介

全新的BI-2500小型台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仪具有3通道流动模式, 能够精确地检测小分子(100D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可用于蛋白质亲和常数的测定。其创新性的模块化设计使用户能够灵活地选配多种分析模块, 从而进行包括生物探测芯片的研发, 电化学SPR,多种液相和气相传感等类的研究。尤其是它装备的快速探测器更有利于研究氧化还原引起的蛋白质构象变化中的快速动力学。


3通道SPR的效益

BI-2500的3通道检测不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而且还能够加快研发分析,其测量输出量要比2通道的SPR系统高一倍。

  • 通过一次进样获得更多的重复数据,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度

  • 多通道大大提高测量效率和输出,加快对分子结合量的分析速度

  • 用多通道的不同表面能够快速优化芯片的固定和再生条件


应用案例

生命科学里的应用


氧化还原引起的蛋白质构象变化

研究氧化还原引起的蛋白质分子构象变化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这需要结合SPR和电化学功能来实现。通过控制SPR传感器芯片的电位,并同时测量SPR角度变化,即可测到蛋白质的氧化和还原状态之间切换的变化,这为研究蛋白质构象变化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检测手段。


(a)循环电位图显示细胞色素C的氧化还原峰。细胞色素c是固定在被3-巯基丙酸修饰过的金膜芯片上。(b)同时SPR响应(S形变化)确认细胞色素c的固定。灰线是没有细胞色素c时的循环电位曲线, 表明缺乏细胞色素c的固定。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化学生物传感芯片的气体检测

气相SPR对探测小分子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用来标定化学生物传感芯片的性能。当小分子吸附在传感芯片表面时,气相SPR的角度会随着吸附分子量而偏移,从而可以准确地对芯片的进行标定。

气象SPR用乙醇气体分子(46 Da)对四个不同化学生物传感芯片的检测标定。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检中的应用

在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可以提高检测到的蛋白质含量。但因它对婴幼儿有害,测量三聚氰胺在奶中的含量成为食品检验中不可少的环节。由于牛奶属粗糙样品其含有油脂和其他悬浮物易造成微流通道的堵塞,而三聚氰胺属小分子(126 Da)实时检测难度大,以下是使用竞争结合SPR检测原理对三聚氰胺进行有效检测的示意图。


下图检测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浓度响应曲线显示BI SPR仪的检测极限(0.5μM)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限制含量(9μM)。



2500 分析模块选配

                   

BI-流体注射             电化学-双流        电化学 SPR            气相 SPR      

  包含                         可选                 可选                   可选



分析模块简介


BI-流体注射

该模块提供的连续流动进样功能适用于 分子亲和作用的研究。

电化学SPR

该模块把电化学和SPR结合起来在同一芯片上测量各种电化学过程中的动力学和电极反应机理研究。

电化学-双流(EC-DualFlowTM)

该模块把电化学和双流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快速样品交换和电化学控制下的动力学和电极反应机理研究,并能大幅度地减少样品用量。

气相 SPR

该模块把高灵敏度的SPR检测技术用于气相分子测量,使其成为在环保研究中的得力工具。


传感器芯片


纯金芯片

高度均匀的金膜芯片确保SPR测量的可靠性。

分隔纯金芯片

专为电化学双流通道SPR使用的预先分隔好的金膜芯片。

CM葡聚糖芯片

葡聚糖凝胶COOH-连接基团芯片,适用于高容量的胺偶联,表面非特异性吸附极小。

链霉亲和素SA芯片

交联在葡聚糖水溶胶上的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芯片用于生物素标记的分子(如蛋白、多肽、核酸或碳水化合物)的固定。

Ni-NTA芯片

镍-氨三乙酸螯合物(Ni-NTA)芯片用于组氨酸标记的生物分子的固定,注入EDTA或咪唑可再生芯片表面。

        

  • BI系列的模块式灵活设计便于操作,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例如,从生命科学、药物开发到电分析,从固-液界面的基础研究到化学气相传感。极高的灵敏度以及宽广的时间响应窗口拓宽了SPR检测体系和范围,便于用户开发新的应用以及开展创新性研究。

    1400MB 2016-04-19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传感技术是生物化学分析领域常用的分析手 段和研究工具,与其相关的研究不计其数,发展日新月异。本研究小组从事SPR 传感技术研究近十年,从初期的理论研究、仿真计算、传感器设计以及全自动SPR 生物分析仪开发与应用研究,到目前的传感器性能提 高、应用拓展,时刻关注着该项技术的最新动态。本文系统综述了SPR 传感技术和生物分析仪的原理、结构以及主要功能模块,SPR传感器的调制类型、耦合方式以及SPR 成像传感器;介绍了结合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技术、改进金属膜系设计、优化数据处理算法等提高SPR 生物分 析仪性能的方法;阐述了SPR 传感技术和生物分析仪的最新进展,包括SPR 技术和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技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的联用;列举了SPR 生物分析仪在临床诊断、药物筛选、生物分子研究、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最后,分析了SPR 生物分析仪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3097MB 2016-04-19
美国BI-25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仪信息由天津奥辛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您提供,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美国BI-25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仪报价、型号、参数等信息,欢迎来电或留言咨询。
移动端

仪器信息网App

返回顶部
仪器对比

最多添加5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