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测定仪
葡萄糖测定仪

面议

暂无评分

暂无样本

SGD-Ⅳ

--

中国大陆

  • 铜牌
  • 第17年
  • 一般经销商
  • 营业执照已审核
核心参数
仪器简介:

一、概况
  近年来,我国食品发酵和淀粉糖生产控制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产量和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原糖测定技术仍采用已有 80年历史的费林试剂测定法。该方法为手工操作,过程简单,按操作要求可以进行准确的测定。但在实际测定过程中易受很多因素的干扰,如加样量,加水体积,试剂浓度,特别是手工摇动速度和力度、滴定速度、加热时间,严重影响测定的准确性。而不同的操作人员控制这些条件的技术水平不同,测定误差较大,给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带来很多麻烦,严重影响了生产过程高水平精确控制技术的提高。 
  本技术是根据费林试剂测定原理设计而成的全自动测定仪,现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测定的各种条件由单片机控制,操作者只需用注射器将微量样品注入反应池即可全自动完成测定过程,并自动显示和打印测定结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误差,提高测定的速度和准确度。该技术测定原理与目前国家标准一致, 不需特殊材料和试剂,各生产厂可直接应用。目前,第三代还原糖测定仪已开始投入生产和应用,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完全可以满足生产过程还原糖检测的实际需要。 
 二、基本原理
 费林试剂是一种氧化剂,由甲、乙液组成。测定时一定量的甲乙液混合,首先形成氢氧化铜,然后形成酒石酸钾铜络合物。次甲基蓝作为滴定终点指示剂,在氧化溶液中呈蓝色,被还原后呈无色。用标准还原糖滴定时,还原糖首先使铜还原,至铜被还原完毕,才使次 甲基蓝还原成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在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逐渐变化:蓝色→深蓝色→浅蓝色→紫红色→淡紫红色→在终点时突然变化至无色透明用光电转换装置,检测滴定过程中透光率的变化;根据电压变化曲线由仪器控制系统自动记录、采样、确定滴定终点;根据滴定终点时消耗的标准还原糖量,由控制系统自动计算出样品中的还原糖含量,并显示和打印结果。
        
        

三、操作步骤
1、电源: 接通电源(220),“电源”灯(1)亮,进入待机状态。
2、设定程序: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测定程序,以适应不同的测定样品
3、开机: 按“开/关”键, 自动启动 。  
4、定标:将标准品注入反应池,仪器自动定标。
5、测定:按测定键, 用微量注射器将待测样品注入反应池,仪器自动完成测定过程并打印测定结果。也可直接连续测定。四、试剂:
1、费林甲液:硫酸铜35g,1%次甲基蓝溶液5.0ml,共溶后定容至1000ml。
2、费林乙液:氢氧化钠126.4g,酒石酸钾钠117.0g,亚铁氰化钾9.4g,以水共溶后定容至1000ml。
3、1%标准葡萄糖溶液:无水葡萄糖烘2小时,称10.0 g溶解后定溶至1000 ml。
以上试剂按比例调配后使用。



技术参数:

1、电源:220V 50Hz。
2、主机大小:418×314×212cm(L×W×H)。
3、重量:22.5Kg。
4、灵敏度:0.01 % RG。
5、线形范围:0 — 1.0% RG 。
6、测定周期:< 3分钟。



主要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不受样品颜色和浊度的影响, 适合于发酵液、糖化液。
2、测定成本低,试剂消耗量低于常规方法。
3、操作简单, 用注射器将被测样品注入反应池就可全自动完成。
4、测定原理与目前国家标准一致, 不需特殊材料和试剂,各生产厂可直接应用。

  • 发酵生产中还原糖和葡萄糖检测指标的分析 摘 要 采用还原糖测定法和葡萄糖酶电极测定法,对谷氨酸发酵生产上淀粉糖原料和发酵液中还原糖和葡萄糖进行了测定,对其变化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糖液中葡萄糖/还原糖比值变化从80% - 94.2%;发酵过程中,谷氨酸生产菌首先消耗葡萄糖,发酵28h,葡萄糖含量接近零,而还原糖含量为1.0%;还原糖测定仪用于发酵后期还原糖测定,精密度(RSD%)为2.21,对发酵后期的精确控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还原糖,葡萄糖,发酵过程控制 微生物发酵生产中常以淀粉为基本原料,经水解生成还原糖或葡萄糖,供发酵使用。糖的检测是生产过程控制的常规生化指标[1]。近年来,还原糖测定仪和葡萄糖测定仪已在发酵生产中应用,并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滴定法,实现了还原糖和葡萄糖快速、准确的仪器化分析,大大减少了人为测定的误差[2、3]。但由于测定原理和方法的不同,使测定结果出现了差异。本文对多年来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测定的还原糖和葡萄糖结果进行了总结,对还原糖和葡萄糖检测指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发酵生产中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特点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食品/农产品 2017-09-21

  • 摘要: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和手工斐林试剂法两种测定蜂蜜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标准偏差为0141 ,变异系数为01006 ,均小于直接滴定法,其回收率为9913 % ,也高于直接滴定法。说明利用还原糖滴定仪法所测数据的稳定性、重现性好,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高。 关键词:还原糖;斐林试剂法;蜂蜜;还原糖滴定仪

    食品/农产品 2017-09-21

  • 用全自动还原糖测定仪法测定各甘蔗汁中还原糖含量,其测定结果标准偏差(RSD)为0.3%~5%,平均标准偏差为1.9%。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甘蔗选育、甘蔗制糖领域质控参考分析方法。

    食品/农产品 2017-11-14

  • 摘要:采用还原糖测定仪和费林氏滴定两种方法分别测定熟地黄中还原糖(还原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标准偏差(SD)= 0.14(n=8)、变异系数(CV)=0.004、回收率为99.9% 。同费林氏滴定相比,还原糖滴定仪快速、简单,精密度、准确度较高。 关键词:熟地黄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还原糖测定仪

    制药/生物制药 2017-09-21

  • 发酵生产中还原糖和葡萄糖检测指标的分析 摘 要 采用还原糖测定法和葡萄糖酶电极测定法,对谷氨酸发酵生产上淀粉糖原料和发酵液中还原糖和葡萄糖进行了测定,对其变化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糖液中葡萄糖/还原糖比值变化从80% - 94.2%;发酵过程中,谷氨酸生产菌首先消耗葡萄糖,发酵28h,葡萄糖含量接近零,而还原糖含量为1.0%;还原糖测定仪用于发酵后期还原糖测定,精密度(RSD%)为2.21,对发酵后期的精确控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还原糖,葡萄糖,发酵过程控制 微生物发酵生产中常以淀粉为基本原料,经水解生成还原糖或葡萄糖,供发酵使用。糖的检测是生产过程控制的常规生化指标[1]。近年来,还原糖测定仪和葡萄糖测定仪已在发酵生产中应用,并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滴定法,实现了还原糖和葡萄糖快速、准确的仪器化分析,大大减少了人为测定的误差[2、3]。但由于测定原理和方法的不同,使测定结果出现了差异。本文对多年来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测定的还原糖和葡萄糖结果进行了总结,对还原糖和葡萄糖检测指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发酵生产中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特点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食品/农产品 2017-09-21

  • 摘要:采用还原糖测定仪法和手工斐林试剂法两种测定蜂蜜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法标准偏差为0141 ,变异系数为01006 ,均小于直接滴定法,其回收率为9913 % ,也高于直接滴定法。说明利用还原糖滴定仪法所测数据的稳定性、重现性好,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高。 关键词:还原糖;斐林试剂法;蜂蜜;还原糖滴定仪

    食品/农产品 2017-09-21

  • 用全自动还原糖测定仪法测定各甘蔗汁中还原糖含量,其测定结果标准偏差(RSD)为0.3%~5%,平均标准偏差为1.9%。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甘蔗选育、甘蔗制糖领域质控参考分析方法。

    食品/农产品 2017-11-14

  • 摘要:采用还原糖测定仪和费林氏滴定两种方法分别测定熟地黄中还原糖(还原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测定仪标准偏差(SD)= 0.14(n=8)、变异系数(CV)=0.004、回收率为99.9% 。同费林氏滴定相比,还原糖滴定仪快速、简单,精密度、准确度较高。 关键词:熟地黄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还原糖测定仪

    制药/生物制药 2017-09-21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
问商家

其它SGD-Ⅳ的工作原理介绍

其它SGD-Ⅳ的使用方法?

SGD-Ⅳ多少钱一台?

其它SGD-Ⅳ可以检测什么?

其它SGD-Ⅳ使用的注意事项?

SGD-Ⅳ的说明书有吗?

其它SGD-Ⅳ的操作规程有吗?

其它SGD-Ⅳ报价含票含运吗?

SGD-Ⅳ有现货吗?

葡萄糖测定仪信息由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为您提供,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葡萄糖测定仪报价、型号、参数等信息,欢迎来电或留言咨询。
手机版:葡萄糖测定仪
移动端

仪器信息网App

返回顶部
仪器对比

最多添加5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