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23年我国出口欧美农食产品受阻情况汇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4/03/05 16:04:52
导读: 有28.1%的农食产品(194批次)因涉及“含污秽的、腐臭的或腐烂的物质,或不适于食用”而被拒绝进口。

(一)美国

  202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共计通报拒绝进口15905批次,较上年减少1.5%。对中国输美产品(含农食产品、医疗产品、化妆品及烟草产品等)通报拒绝进口2156批次,较上年减少2.5%,占美国FDA通报数的13.6%,占比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在农食产品方面,美国FDA通报拒绝进口农食产品7185批次,较上年减少8.3%。中国输美农食产品被拒绝进口通报691批次,较上年减少8.5%,占美国FDA通报农食产品总数的9.6%,占比与上年持平。其中,被拒绝进口的农食产品以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居多。

  从拒绝原因上看,有28.1%的农食产品(194批次)因涉及“含污秽的、腐臭的或腐烂的物质,或不适于食用”而被拒绝进口,主要是蔬菜水果(93批次)、烘焙产品(40批次)和水产品(25批次);有25.9%的农食产品(179批次)因涉及各种标签问题而被拒绝进口,如“标签缺少营养信息”(79批次)、“标签未标注每种配料的通用或常用名称,或/和饮料未显著标注果蔬汁的总体含量”(76批次)和“法律要求标注的英文信息未在标签上以显著且便于普通人阅读和理解的形式显示”(66批次);有14.6%的农食产品因涉及“含有毒有害物质”而被拒绝进口,还有13.0%的农食产品因“含三聚氰胺或其类似物”而被拒绝进口(注:同一批次产品可能涉及多个拒绝原因)。

  从具体产品上看,被拒绝进口最多的农食产品是金针菇,有56批次,远高于其他产品,且有50.0%是因涉及“含李斯特菌”而被拒绝进口。

  (二)欧盟

  2023年,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发布4681例食品安全风险通报,较上年增加7.6%。其中,来自中国的产品被通报323例,较上年增加0.3%,占欧盟RASFF通报总数的6.9%,占比较上年减少0.5个百分点。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192例,较上年增加17.8%,占中国产品通报数的59.4%。另外还有食品接触材料126例,饲料5例。

  在食品方面,欧盟RASFF通报中国最多的类别是“水果和蔬菜”(38例),此类产品的通报数占中国产食品通报数的19.8%,违规原因主要是农药残留问题。农药残留一直是中国输欧食品被RASFF通报的主要原因,2023年RASFF公布的中国产食品通报中,约有28.6%涉及的违规原因是农药残留超标或检出未授权的农药,常见的违规农药包括氯酸盐、毒死蜱、唑虫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除水果、蔬菜和茶叶等植物产品外,2023年有18例中国产禽肉因氯酸盐残留问题而被荷兰通报,主要集中在11月。屠宰后经过含氯消毒剂(清洗液)清洗的鸡,被称为“氯洗鸡”。“氯洗鸡”时常会被检测出含氯消毒剂产生的副产品,即氯酸盐。虽然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都允许使用含次氯酸的水清洗屠宰后的鸡,但欧盟却禁止进口和销售“氯洗鸡”。欧盟法规(EC) No 853/2004明确规定,欧盟禁止食品经营者使用除饮用水以外的任何物质清洁去除动物源性食品的表面污染物。同时,欧盟法规(EU) 2020/749规定,禽肉产品中的氯酸盐最大残留量为0.05 mg/kg。食品出口企业应注意各国法规标准的差异。

  糖果类食品的通报数明显增加,2023年有27例中国产糖果通报,比上一年多21例,通报数仅次于水果和蔬菜。通报原因主要是含有未授权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二氧化钛、苋菜红等着色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甜味剂,以及可能导致儿童窒息的卡拉胶、刺槐豆胶等增稠剂。

  2023年通报中国产食品最多的国家是荷兰,其次为意大利和德国。三国的通报数均占中国产食品被通报数的10%以上(见表7、图8)。其中,意大利较为关注新型食品问题,其提交的中国产食品通报中,28%的通报涉及的违规原因是食品为(或含有)未授权的新型食品,如党参、当归和竹笋等。

  在食品接触材料方面,2023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接触材料制品(以下简称食接制品)126例,较上年减少14.3%。随着欧盟“Bamboo-zling”执法行动的结束,中国产食接制品的通报数也随之回落。初级芳香胺迁移是中国产食接制品被通报的首要原因,27.8%的中国产食接制品通报涉及该原因。除初级芳香胺迁移外,含有未授权的天然材料和重金属迁移也是中国产食接制品被通报的重要原因。此外,2023年有2例竹制食接制品(砧板和餐具)因铅迁移而被法国通报,这是输欧竹制品首次因铅迁移而被通报。此前因铅迁移而被通报的食接制品主要为玻璃制品和金属制品,而竹制品的违规原因主要为含有天然材料、甲醛或三聚氰胺迁移等。

  2023年通报中国产食接制品最多的国家是法国,其次是爱尔兰和意大利。法国通报的23例中国产食接制品中,有22例的违规原因都是物质迁移问题,主要为初级芳香胺和邻苯二甲酸酯迁移。

  注:本文所述“受阻”是指产品被当地海关拒绝进口、自动扣留以及进入对方市场后被召回等多种出口受阻情况。具体包括美国CPSC召回、FDA拒绝进口和欧盟Safety Gate通报、RASFF通报。

2023年欧盟对我国进口食品等不合格的通报原因大多涉及危害物质如农药、微生物、污染物等限量超标,违规使用添加剂,标签标识不合规等,因此规范产品种、养殖环节农、兽药的使用和终产品中残留的检测,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升对微生物、污染物等的检测水平以及加大对欧盟授权物质的申报和使用流程的宣贯,提高标签标识合规水平,将提高输欧产品的通关率和市场占有率。

——————————————————————————————————————

2a8f70dd4dd12a0e79d4204e0d4735f.jpgef24634e4b049c5593b03210dbbf001.jpg

食品相关网络会 点击/扫描二维码免费报名!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蔡蔡

总阅读量 39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