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阅读TA的文章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聚”先锋 | 用热分析和流变学优化3D打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4/01/31 12:04:58

3D打印1.png


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许多行业都将其视为一种多功能制造技术。3D打印可以实现快速

成型和按需打印服务,以避免批量运行带来的潜在浪费。

3D打印拥有创造复杂形状的独特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许多标准制造方法无法在结构

中产生空腔和底切。添加模式可以轻松创造各类独特形状。3D打印目前已扩展到一系列材料,

包括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和各类金属,甚至被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用于定制打印医疗设备。



01

通过热分析优化3D打印材料




为了优化3D打印材料,制造商需要仔细考虑最终材料的机械和热性能。虽然3D

打印部件往往很轻,而且聚合物部件的正确组合可以拥有与金属相似的抗拉强度,

克服增材制造部件较低的机械和热性能是最大的挑战之一[2]


3D打印 封面.jpg

1.1


3D打印产品性能的工艺优化


了解挤压过程如何影响打印材料的最终性能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其中汽车

应用对材料的拉伸和热性能要求最高。幸好,目前有许多含有碳纤维、玻璃纤维和

凯夫拉纤维的热塑性聚合物基质可用于3D打印部件,并能够在汽车应用中充分实

现高性能[2]

 

在3D打印过程中,要打印的基材被熔化,然后分层沉积以创建最终对象。在此过程

中有多个参数可以优化,例如聚合物床层和喷嘴温度以及层间固化时间。

 

3D打印有多种方法,包括选择性激光烧结、生物打印和熔融沉积建模。熔融沉积建

模是最常用的方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选择正确温度挤压非晶态聚合物的必要信息。对于半结晶聚合物

,其熔化温度是应重点关注的数值。结晶度强烈影响聚合物的机械性能。

 

许多聚合物用紫外线固化,紫外线在聚合物材料中产生自由基,作为最终聚合物生产

中交联过程的引发剂。交联程度越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就越高。通过改变样品暴露

在紫外线下的时间长度可以影响交联的材料强度。

 

温度和固化时间都会影响聚合物在材料中的分子结构及其性能。因此,为了优化这些

参数并探索其对最终材料的影响,材料设计师使用对聚合物性能细节敏感的测试技术。


1.2

3D打印材料的热分析


用于研究挤压过程对最终材料性能影响的主要热分析工具包括热重分析(TGA)、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机械分析(TMA)和动态机械分析(DMA)[3]每种

技术都提供一些互补信息,可以将这些信息结合起来,以便人们对打印材料的性

能有更深的了解。

 

热重分析(TGA)测量材料重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幅度和变化率。TGA对于了解

表征挤压的影响非常重要,因为许多材料在加热时会发生氧化或分解,从而导致

重量变化[4]。热重分析是确定样品在挤压过程中是否发生降解的最佳方法之一。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可用于测量材料放热和吸热转变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挤压

过程的常见关注点包括玻璃态转化温度、熔化温度和材料的比热容。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是用于了解挤压影响的强大而互补的技术组合。这些

技术可用于分析聚合物在挤出温度下的热性能[3]


测量热膨胀系数(CTE)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热机械分析(TMA)是另一种配套工艺。

由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取决于材料的热历史,热机械分析可以用于检查挤压过程不会

给成品带来任何不必要的力学行为。此外,增强材料在CTE中可能显示出各向异性,

这取决于相对于纤维方向的测量方向[3]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也被广泛用于材料工程,用于分析聚合物复合材料,因为

其可以揭示材料在动态负载条件下的行为信息[5] DMA对于表征3D打印成品部件

特别重要,反映了不同的配方和加工方法如何影响最终使用性能。

1.3

选择合适的3D打印热分析技术


大多数3D打印生产线依赖于上述技术的组合。作为热分析领域的领跑者,沃特世品牌

旗下的TA仪器是全球添加物制造商的首选仪器供应商。我们致力于帮助各行各业的用户

找到适合其独特3D打印目标的仪器和方法。我们提供一系列性能卓越且易于使用的热分

析仪器,TA仪器的综合热分析产品系列拥有所有必要的设备,可以完全表征基板的热性

能和机械性能

 

欲了解TA仪器的热分析仪可以如何满足您的应用需求,为您解决痛点,

欢迎扫描文末“阅读原文”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02

利用流变改进3D打印技术




聚合物产品无处不在,从包装薄膜、酸奶杯到复杂的汽车零件均使用聚合物产品。尽管

应用广泛,但塑料产品通常均通过相同的简单步骤进行制造:

  1. 制造的起始步骤是应用聚合物基材料(通常为颗粒或粉末形式)

  2. 加热材料以形成自由流动的熔体

  3. 通过吹膜、注塑成型、挤出或增材制造(3D打印)等工艺实现熔化材料的成型

  4. 冷却并凝固产品

最终产品的特性和物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加工过程。制造商需要深入了解其材料和

应用,以使最终产品的质量达到预期。在加工过程中了解材料是可能的,但这会导致更大的

材料损失和更高的生产成本。但如果在加工前就以实验室规模进行材料表征则可有效解决这

一顾虑。然后,制造商可根据材料的测量特性设计加工条件。

制造商和研究人员都利用流变来研究材料的变形和流动。流变可提供有关液体和固体材料的

关键、精确的见解,为成功的3D打印提供信息。

3D打印2.jpg


3D打印和其他增材制造工艺可通过流变分析进行优化。流变学也适用于许多其他制造工艺。


.1

质量控制挑战


在3D打印过程中,聚合物被熔化到熔融状态并通过3D打印机的管线和喷嘴挤出。因此,

聚合物必须能够自由流动,并且需要具有尽可能低的黏度。同时,聚合物必须在挤出后

立即保持其形状,并且在冷却过程中不能出现变形。对此,TA仪器的应用专家

 Lukas Schwab指出,3D打印中使用的材料需要在黏度(液体流动性特征)和固体弹性之间

实现精确的平衡。

 

将回收材料用于打印产品对聚合物制造商提出了另一个挑战。废旧塑料通常含有残留添

加剂、颜色和填料,它们会影响熔体的质量、可加工性及其在制造过程中的行为。因此,

再生塑料的加工及其终产品可能难以预测。因此,需要对生物塑料进行详细的分析。

2.2

预先质量控制


尽管存在这些潜在的干扰和不确定性,制造商仍然可以执行强有力的预先品控和质量保证。

其中的关键是分析性思考的两个角度:

  1. 产品中使用的所有材料成分的相互作用

  2. 必要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和流量

Waters的应用支持专家Marco Coletti在他的网络研讨会上解释了如何借助流变研究来优化 

3D打印和增材制造工艺。扫描文末“阅读原文”二维码可获取该网络研讨会的视频链接。


2.3

轻松表征材料


使用相应的功能强大的高精度流变仪可确定流变特性,这是材料表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Waters的应用专家表示:“特别是在应用聚合物熔体等液态物质的情况下,如果没有

足够的仪器,了解和预测流变特性可能会非常耗时。” 样品行为通常会根据作用于样品

上的力的大小而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样品的流动和变形行为只能通过实验模糊地预测,

或通过流变进行更为精确的测量。”


3D打印 3.jpg

HR系列流变仪的核心部件可以轻松、安全、可靠地检测聚合物的粘弹性。

制造工艺(包括3D打印)可在实验室规模上进行优化以获得理想的生产结果。


4

3D打印的关键流变测量


流变仪测量材料(液体或固体)在受力时的变形。应力、变形和剪切行为的结合构成了

流变、材料变形科学的基础。TA仪器的Discovery HR系列混合流变仪是用于流变的

多功能分析平台。其配置的专利技术,可以轻松测量直接张力、变形控制以及轴向力

规格。

3D打印 4.png

Discovery HR系列混合型流变仪(HR10,HR20,HR30)


进行旋转流变测量时,将样品放置在两个圆板之间的圆筒中并将圆板和样品压在

一起。例如,之后可按规定的速度和方向旋转其中的一个圆板。TA仪器应用专家

Lukas Schwab解释说:“旋转测量是确定材料黏度的合适方法,该方法可确定如

在 3D 打印中的泵送和加工能力。”

 

相比之下,振荡测量(两个圆板中的一个以小振幅正弦方式来回移动)可提供有关样

品平衡结构的更多信息,因此更多地用于确定材料的特性。振荡测量有助于解答不

同产品批次的分子量或材料在较低力量作用下的行为等问题。

 

通常借助流变测量法来确定材料的黏度或黏弹性,Lukas Schwab总结道:“黏度是

对内部摩擦引起的流动阻力的测量,其测量值取决于系统的微观特性,如粒径。反

之,黏弹性是材料对变形力所作反应的特性的测量。就纯弹性材料而言,对其施加

负载后不会耗散能量;反之,黏弹性材料由于材料变形,其应力-应变行为的效应

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滞后效应)。”Lukas Schwab解释说:在许多生产过程中将流

变测量用作质量控制的方法,因为不良的黏弹性行为会导致材料性能不佳和变脆。黏

弹性也可用于确定固体的耐久性和热机械分解行为。


测量所有必要的特性(黏度、分子量、材料行为和黏弹性)可能看起来令人生畏,但

Discovery HR系列混合流变仪以其行业领跑的准确性和易用性可为研究人员提供熔

或固体聚合物材料的完整图像。


综上所述,无论您想要了解TA仪器在流变学或热分析领域有哪些卓越的产品和解决

方案来满足您的应用需求,抑或想进一步观看流变学在3D打印优化上的作用,您都

可以扫描文末“阅读原文”二维码与我们取得联系。



阅读原文

qrcode.jpg


参考文献




1.

Trenfield, S. J., Awad, A., Madla, C. M., Hatton, G. B., Goyanes, A., Gaisford, S., Basit, A. W., Trenfield, S. J., Awad, A., Madla, C. M., & Hatton, G. B. (2019). Shaping the future: recent advances of 3D printing in drug delivery and healthcare. Expert Opinion on Drug Delivery, 16(10), 1081–1094. https://doi.org/10.1080/17425247.2019.1660318

2.

Mohammadizadeh, M., & Fidan, I. (2019). Thermal Analysis of 3D Printed Continous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olymer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2019: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Annual International 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Symposium –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nference, 899–906. https://utw10945.utweb.utexas.edu/sites/default/files/2019/078%20Thermal%20Analysis%20of%203D%20Printed%20Continuous%20Fiber%20Re.pdf

3.

Billah, K. M., Lorenzana, F. A. R., Martinez, N. L., Chacon, S., Wicker, R. B., & Espalin, D. (2019). Thermal Analysis of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Filled with Chopped Fiber for Large Area 3D Printing. 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2019: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Annual International 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Symposium –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nference, 892–898. https://utw10945.utweb.utexas.edu/sites/default/files/2019/077%20Thermal%20Analysis%20of%20Thermoplastic%20Materials%20Filled.pdf

4.

TA Instruments (2022) 3D Printing Webinar, https://www.tainstruments.com/3-d-printing-and-additive-manufacturing-process-optimization-a-thermal-approach/, accessed May 2022

5.

Saba, N., Jawaid, M., Alothman, O. Y., & Paridah, M. T. (2016). A review on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tural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106, 149–159. https://doi.org/10.1016/j.conbuildmat.2015.12.075














[来源:美国TA仪器]

标签: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