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23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解读二:眼科光学成像诊疗实现突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11/22 09:57:28
导读: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史国华研究员及其团队在眼科光学成像方法、创新模型、先进仪器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项目成果主要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以高度近视、白内障、青光眼为代表的眼视光疾病,是贯穿人类全生命周期的高发疾病,全球范围中重度致残率远高于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不仅有超过3000万的致盲患者,更有2.5亿的疾病人群,爱眼护眼已经成为关系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眼球天然的屈光透明特性,使得光学成像成为眼科诊疗的最佳手段。正常的视觉功能依赖于视网膜细胞的正常活动。单个感光细胞也代表了人眼的极限分辨率。因此,为了能对疾病进行早期、精准的诊断,要求能在接近180°全视野成像的基础上,对视网膜最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细胞、神经、微血管)实现多维度的在体信息获取。所以,超大成像视场、极限的单细胞分辨率、多模态的光学成像,是眼科光学成像与疾病诊疗不断突破极限性能的必然路径。一旦突破,可以为致盲疾病的诊断提供前所未有的新方法。

在国家重大项目与人才工程的支持下,历经十五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史国华研究员及其团队在眼科光学成像方法、创新模型、先进仪器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发明了多通道、光谱成像的多模态共聚焦眼底扫描成像方法,解决了视网膜单细胞分辨率尺度的结构信息、血氧含量与血流动力学等多参量信息获取的难题;提出了基于中国人群眼视功能生理特点的健康光照模型,为中国人屈光特性的眼视光学设计方案奠定了技术基础;发明了共光路的超广角、单细胞分辨的多模态共聚焦眼底扫描成像技术,在眼科成像医疗仪器中全球首次加入了视网膜单细胞分析模块与微血管流场分析模块。

团队研制的激光共焦扫描眼底造影机首台套在2015年推出,打破了德国海德堡公司长达18年的世界垄断地位。2020年推出的最新型号CRO Plus通过了美国FDA、欧盟CE、中国CFDA的注册认证,是世界唯一取得医疗注册证的、同时具备超广角与单细胞成像的高端眼科成像装备,在国内Top30医院全部完成装机,截止2023年3月,累积装机量超过300台,向德国、瑞士、保加利亚、印度等10余个国家实现了60台的规模化出口。项目成果主要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先于国际社会确立了视网膜单细胞与微血管分辨的疾病诊断体系。

2023年10月,“超广角单细胞分辨眼科光学成像技术与仪器”项目荣获2023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其他2023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解读全文链接: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31120/692892.shtml

[来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用户头像

作者:lirui

总阅读量 15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