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温诗铸院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11/06 15:02:42
导读: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摩擦学专家、原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温诗铸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摩擦学专家、原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温诗铸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温诗铸院士1932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西丰城,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并留校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调电力工程系燃气轮机教研组,担任机械组组长。1976年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机械设计教研组副主任、主任。1981年后,先后担任摩擦学研究室主任、摩擦学研究所副所长、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重组建设为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名誉主任。历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摩擦学分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润滑与密封》编委会主任;《机械工程学报》《摩擦学学报》以及《Friction(摩擦)》《Tribology International(国际摩擦学)》《Tribotest(摩擦测试)》等期刊编委。


温诗铸院士是国内开展摩擦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一直坚守在摩擦学研究的前沿。作为学术带头人,温诗铸院士带领团队发展了面向工程问题的弹流润滑理论,提出了薄膜润滑理论,推动了现代润滑设计理论的发展;开拓了纳米摩擦学研究,为超精密表面制造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开展机械界面科学与技术研究,推动了摩擦学学科向广度方向发展。


温诗铸院士出版学术著作7部共12版,包括《摩擦学原理》(共四版)、《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抗磨损设计》《纳米摩擦学》(共两版)、《界面科学与技术》《界面力学》和《Principles of Tribology(摩擦学原理)》(共两版)等。这些著作有力推动了摩擦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温诗铸院士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摩擦学专业的研究生与博士后,他专门设立“温诗铸枫叶奖”,经常鼓励学生和青年教师要敢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说:“科学工作者要有坚定的信念,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在坎坷和磨难面前要乐观,要笑对人生。”


温诗铸院士为我国摩擦学科技和教育事业奋斗一生。温诗铸院士的逝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重大损失!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温诗铸院士!


[来源: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

标签: 温诗铸院士
用户头像

作者:葱头

总阅读量 24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