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美国芯片禁令变本加厉:英伟达、英特尔或供应受限 国产AI芯片逆风前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10/19 09:48:40
导读: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了针对芯片的出口禁令新规,对于中国半导体的制裁进一步升级。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了针对芯片的出口禁令新规,对于中国半导体的制裁进一步升级。从新规名称可以看到,此次限制的核心对象是先进计算半导体、半导体制造设备和超级计算机项目。而此次新规事实上是美国对2022年10月7日发布的规则进行修改更新的版本,更加严格地限制了中国购买重要的高端芯片。

美东时间17日英伟达收跌4.68%,英特尔收跌1.37%

“围追截堵”AI高算力芯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官网披露的文件了解到,最新的禁令主要包括三个规则,同时,BIS网站上还同步发布了一份新规解答说明。

其一是先进的计算芯片规则,此次在2022年10月7日规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两项更新,首先是调整了决定先进计算芯片是否受到限制的参数;其次是采取新的措施来应对规避控制的风险,对另外40多个国家出口的产品实施了额外的许可证要求。

在具体的参数方面,最新的禁令删除了“互连带宽”作为识别受限芯片的参数,还设置了一个新的“性能密度阈值”来作为参数。同时,在条例细则中,还特别提到了要修订参数,从而对“AI training(人工智能训练)”芯片进行管控,以及限制芯片用于训练大型军民两用的AI基础模型。

芯片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意味着不论英伟达还是英特尔、AMD,按照算力性能密度的要求,新产品可能基本没有办法对华供应。

此前,英伟达A100及H100两款型号被限制出口中国后,为中国专供的“阉割版”A800和H800就是为了符合规定。英特尔同样也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AI芯片Gaudi2,如今看来,企业们又要在新一轮出口禁令下再进行调整应对。

10月17日晚间,英伟达方面向媒体回应称:“我们遵守所有适用的法规,同时努力提供支持不同行业的数千种应用产品。鉴于全球对我们产品的需求,我们预计(新规)短期内不会对我们的财务业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第二个规则是关于扩大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控,包括强化对美国人才的限制,还增加了需要申请半导体制造设备许可证的国家数量,从中国扩大到美国能够长臂管辖到的21个国家。

这也意味着,更多国家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将受到限制,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巨头的排行榜中,主要由美国、荷兰和日本的公司占领。其中,荷兰承包了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半导体设备,ASML就是芯片光刻技术的领导者。

对于最新的美国出口管制条例,10月18日,ASML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鉴于新规的篇幅和复杂性,ASML需要仔细评估潜在的影响。就我们的业务而言,根据目前收到的信息,我们认为适用该新规的涉及先进芯片制造的中国晶圆厂数量有限。”

谈及业绩的影响,ASML分析道:“从中长期角度来看,这些出口管制措施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不同的机台销售量在各区域间的配比,但我们预计这些措施不会对公司2023年的财务情况以及我们在2022年11月投资者日公布的2025年和2030年的长期展望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ASML将向美国政府进一步澄清这些新规的适用范围,并且持续遵守经营所在国家/地区所有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包括出口管制法规。

第三个规则是把更多公司列入到“实体清单”,增加了两家中国实体及其子公司(共计13家参与先进计算芯片开发的实体),为这些公司制造芯片就需要BIS的许可。

对此,在10月17日晚间,多家公司火速发布声明进行回应。

壁仞科技在声明中表示:“公司对美国商务部此举表示强烈反对,将向美方有关政府部门积极申诉,并呼吁美国政府重新进行审视。”

同时,壁仞科技还指出,公司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始终合法依规经营,目前正在评估此事件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做好应对工作,并将与各方面积极沟通。

另一家GPU公司摩尔线程也同样对列入“实体清单”一事表示“强烈抗议”,其声明称:“摩尔线程自成立以来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始终秉持合法、合规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建立了完善的出口管制合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指引。公司正在与各方积极沟通,对于该事项的影响正在评估。”

国产AI芯片逆风前行

与此同时,在制裁升级和算力紧缺的背景下,国内的AI企业、GPU企业正努力前行。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半年度加速计算市场(2023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受供应链、政治等因素影响,中国市场面临的算力缺口给国内的芯片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本土的AI芯片厂商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2023年上半年,中国加速芯片的市场规模超过50万张。从技术角度看,GPU卡占有90%的市场份额;从品牌角度看,中国本土AI芯片品牌出货超过5万张,占比整个市场10%左右的份额。

目前英伟达的GPU在AI训练领域占据主要份额,英特尔、AMD正在抢夺市场。从国内企业看,巨头中华为、阿里、百度、腾讯都已经有自研AI芯片,有的对外销售、有的自用。

比如华为的昇腾系列,已经支持了国内过半的AI大模型训练;百度旗下的昆仑芯片,瞄准的是云端AI通用芯片;阿里已经推出高性能推理AI芯片含光系列;腾讯自研的AI推理芯片紫霄,已经量产并在腾讯会议等业务上落地。

AI相关的芯片企业中,既有上市的寒武纪、景嘉微、海光信息,也有芯动科技、燧原、瀚博、沐曦、壁仞、摩尔线程、天数智芯等老牌和新创企业。

包含GPU在内的高算力AI芯片主要用于高性能服务器中,需求还在不断增长。IDC报告指出,2023年上半年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31亿美元,同比2022年上半年增长54%。其中GPU服务器依然是主导地位,占据92%的市场份额,达到30亿美元。同时NPU、ASIC和FPGA等非GPU加速服务器以同比17%的增速占有了8%的市场份额,达到2亿美元。

2023年上半年,从厂商销售额角度看,浪潮、新华三、宁畅位居前三,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从行业角度看,互联网依然是最大的采购行业,占整体加速服务器市场超过一半的份额,此外金融、电信和政府行业均有超过一倍以上的增长。

IDC中国AI基础架构分析师杜昀龙认为,目前我国本土芯片厂商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比还相对落后,生态的建设同样不够完善。芯片领域的供需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许多企业由原来的“国际采购”,转向“本地采购”或者“自研自用”,为我国本土芯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应持续优化芯片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促进设计、封装等环节的发展,对流片制造环节实现攻坚,构建健全完整的产业链,突破行业应用、芯片研发、系统开发、高校研究之间的壁垒,形成跨企业、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进而推进芯片行业全维度发展。


[来源:东方财富网]

标签: 芯片人工智能
用户头像

作者:张张

总阅读量 29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