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BCEIA2023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与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圆满举行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9/07 08:01:32
导读: ​9月6 日下午,BCEIA2023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与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圆满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23 年9月6-8日,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23)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召开。9月6 日下午,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与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南登录大厅-学术会议区 E-311顺利召开, 吸引了来自医学界、学术界、产业界的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共谋行业发展,聚焦医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及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诊断技术专委会、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和东南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承办单位包括徐州淮海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质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都创新大联盟为协办单位。

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与产教融合发展论坛

BCEIA2023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与产教融合发展论坛现场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产教融合专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张宇教授主持,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成雁致辞。刘成雁教授首先对各界与会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祝福,对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设立背景进行了简要回顾,展望了分析测试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他强调产教融合是推动科技与产业对接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的重要支撑,希望各领域专家能够加强合作,融合创新,取得更多重大科研进展和产业化成果。

张宇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产教融合专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教授

刘成雁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

随后,论坛进入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王加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方震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刘礼兵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贺秋研究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主任技师周向阳和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张宇教授6位报告专家逐一作主题报告。

报告人:王加义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数字时代体外诊断创新与发展思考》

王加义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数字时代医疗健康变革中该如何应对新型诊疗技术和新型医疗健康需求等方面的挑战,阐释了数字体外诊断的科技要素与内涵。传统体外诊断与智能穿戴、深度表型测量、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将其发展为新服务与新业态的数字化体外诊断。并对数字时代体外诊断科技创新路径与发展重点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应加强基础前沿与平台性技术研究,提升数字IVD原创能力、发挥本土样本优势,大力推进生物标志物创新、系统集成技术重塑IVD,推进全实验室流水线进口替代以及数字技术重塑穿戴技术与产品,普及数字健康诊断等。

报告人:方震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报告题目:《新型医疗电子检测技术前沿科技与产业化进展探讨》

方震研究员首先对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团队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围绕无感式监测技术、无创连续血压技术、超声阵列技术和新型肺功能评估技术展开了精彩报告分享,其中无感式监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手段对比,摆脱了导线和电极的束缚从而避免引发身体不适、过敏以及过多的医患接触,有助于将主动医疗健康融入生活场景,未来在医疗照护、智能化养老、医疗应用(心血管、脑卒中和慢阻肺等预警和康复评估、呼吸暂停等数字疗法)具有广阔应用价值。

报告人:刘礼兵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荧光探针与分子诊断》

《2023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我国癌症新发病人数约406万,死亡241万人,每分钟就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癌症已成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位死因,临床常用检测手段如CT、MRI 、PET等影像学诊断技术存在病灶发现晚、肿瘤早期检测敏感性较差等缺陷,而荧光探针技术在分子水平诊断和细胞水平诊断具备检测灵敏度高、光谱范围广、仪器兼容性等优点。刘礼兵教授分享了共轭聚合物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从共轭有机分子的设计到构建新型传感体系、以及酶活检测和DNA甲基化检测等应用案例,同时也讨论了工艺挑战和困难,并提出了未来的技术路线图。

报告人:张贺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抗原抗体研发及质量控制》

我国体外诊断产业发展迅速,但大部分关键原料仍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成为制约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的瓶颈。张贺秋研究员从抗原抗体种类与特点、质量评估项目和研发解决方案三个维度分享了体外诊断核心原料领域的发展与机遇,详细介绍了密码子优化、序列比对分析、抗原表位分析、功能活性区域分析、抗原三维结构分析以及原核表达载体库等相关研究。

报告人:周向阳 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主任技师

报告题目:《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和现状》

研究表明,医疗决策所需的信息中约70%源自医学实验室检查,而实验室检查的实际支出仅占整个医疗卫生支出的1.4%~2.3%,因此检验医学为临床医疗实践提供了大量有效且经济的重要信息。周向阳主任在报告中结合临床检验的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介绍了质量控制(QC)及其意义。医学检验结果的不准确性会导致出现病人误诊、误治,而反复进行检测甚至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注重质量控制有助于提升治病效率、节约时间以及有效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此外,他以质源生物建立的三级质控体系:标准物质、正确度质控品和第三方质控品为例,对中国临床质量控制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方向提出了独特思考。

报告人:张宇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生物医用微纳米磁性材料及产业化应用》

医疗行业核心微纳米材料(如免疫磁珠)严重依赖进口,制约国产体外诊断产品核心竞争力提升,导致医疗产业发展存在风险隐患。如何打通技术创新与工程转化障碍,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是生物医用磁珠领域的关键问题。张宇教授在报告系统地介绍了实验室在微纳米磁性材料调控制备、质量控制和批量生产方面的进展,以及在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纳米酶、外泌体分离、化学发光诊断、捕获测序以及核酸提取等方面应用研究和东纳生物自主研发靶向纳米探针、微纳米磁珠等产品的产业化进展。

同时,为促进各行各业专家思维碰撞,加强多学科间交叉创新,本次论坛特别设置专家研讨环节。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白云飞和徐州淮海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建国共同担任主持,并邀请与会嘉宾围绕“产研医教融合与创新发展”和“体外诊断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两项议题展开研讨。

王建国 徐州淮海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左)

白云飞 东南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右)

现场讨论

参会人员合影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Ev

总阅读量 5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