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23欧洲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江雷、蔡宗苇等多位国内高校学者入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6/05 10:24:35
导读: 今年,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姜彤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秦岭教授等多位国内高校学者入选。

  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Europaea,简称“欧洲科学院”,)官网公布2023年新当选院士名单。

今年,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姜彤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秦岭教授等多位国内高校学者入选。

  欧洲科学院又称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成立于1988年,由英国皇家学会及欧洲各国国家科学院发起,总部设在英国伦敦。下设23个学部,学科领域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等,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

  欧洲科学院院士来自35个欧洲国家,主要从欧洲各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中选出,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其外籍院士是与欧洲有着长期紧密合作的杰出科学家。自成立以来,已选出近5500名欧洲科学院院士(MAE),其中有近9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少数欧盟国家之外的科学家可以当选外籍院士,其比例小于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点击了解)

scaled-0x220_Jiang_Lei_small.jpg

  1987年江雷从吉林大学固体物理专业毕业后留在本校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就读硕士;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在校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公派去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师从国际光化学科学家藤岛昭;1994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东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进入日本科技厅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1998年获得日本文部省颁发的青年特别奖励基金,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兼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2008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获第三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奖;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与化学方面的研究:(1)仿生超浸润材料与界面化学基础研究:主要包括限域空间内分子/离子/界面的作用规律、离子定向输运的调控规律等。(2)动态超浸润界面研究:主要包括量子限域超流化学反应、量子限域超流能量转化、量子限域超流生物信息转换等。(3)仿生超浸润材料与界面化学应用研究:主要是开发面向环境、能源、健康、资源、信息等涉及国家发展战略急需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器件。

  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点击了解)

zcai-200.jpg

  1982年在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在德国University of Marburg获得博士学位,1991-1994在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质谱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1996在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水质中心任教授,2001年受聘于香港浸会大学,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二噁英分析实验室主任,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蔡教授是质谱分析领域的专家,从事质谱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擅长于高分辨质谱、GC-MS、LC-MS、CE-MS及其在环境、生物、药物和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凭借卓越的学术成就,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21)等多个重要奖项。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秦岭教授

Qinling.jpg

  1992年获得德国科隆体育大学(Deutche Sporthochschule K?ln) 实验形态学与运动医学康复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在瑞士国际骨折内固定研究所(AO)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受聘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创伤和重建外科学系任实验室主管;1994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目前任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研究室主任、赛马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心顾问、香港中文大学-世界卫生组识运动医学暨促进健康中心成员。

秦岭教授发展了骨关节肌肉生物影像学及生物力学应用技术,并对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病生理和疗效评价进行了多年研究。同时秦教授发展和倡导开发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非侵入性康复治疗(运动、药物和物理治疗)措施, 以先进的骨关节肌肉生物影像定量分析技术评定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太极拳运动治疗和中药药物治疗作为潜在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康复措施的功效,推动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合作研发了含中药活性小分子的骨科内植入物材料修复骨缺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姜彤教授(点击了解)

jiagntong.jpg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二级研究员,首席科学家,气象科技领军人才。长期从事干旱、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热带气旋等极端气候事件的识别与影响评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及适应对策研究。组织建立中国气象灾害监测、风险评估、预警和管理业务体系。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ONE

总阅读量 20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