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佛山科学院郭嘉亮:天然产物一站式高通量药物筛选分析平台为传统中药研究赋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3/13 14:36:38
导读: 目前,国内基于近线超微分离策略的高通量药物筛选设备开发基本未见报道;国际上,相关研究水平基本停留在微升级别分析(常规液相)及较低通量(上限为384 孔板微流分收集装置)水平,应用于较为简单的样品分析,

  天然产物一站式高通量药物筛选分析平台(Discoverer ANF2.0)是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与暨南大学联手,基于国际先进的“近线超微分离策略”,自主开发而成的集“分离-筛选-评价”功能于一体的中药和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仪器。针对传统中药和天然产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过程中,存在低效率、高消耗、易漏检等技术难题,提供了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分析通量的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1、挖掘率:对同一级别的理论挖掘率可达到100%,结合新型色谱材料、富集材料、二维分析方法等可满足全基线分离的需要,漏检率低。

  2、灵敏度:样本消耗降低至 nL 乃至 pL 级别,适合超低含量的天然活性成分检出。

  3、兼容性:对商业化μL和nL液相色谱仪兼容,简单连接即可实现“分离-筛选-评价”一站式分析;定制高分辨显微镜检测系统,可进一步满足高内涵筛选需求。

  4、分析通道:适用于96、384、1536标准微孔平板作为实验载体,并自主开发了3600孔以上的阵列式载样芯片供选择,分析通量高。

  5、效率:一站式分析,大大简化操作,工作时间窗口将浓缩在1天之内;物质鉴定和活性评价同步进行,实现“同测同评”,进一步提升研究效率。

  6、重现性:对复杂基质样品进行定量研究,仍然具有稳定且精确的重现性。

  高通量筛选在药物发现中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超过50%的获批药物都是由高通量筛选得到的。经典案例包括默克公司用于治疗糖尿病的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辉瑞公司的VEGFR和PDGFR抑制剂舒尼替尼,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Bcr-Abl和Src抑制剂达沙替尼,葛兰素史克公司的EGFR抑制剂拉帕替尼等。

  目前,国内基于近线超微分离策略的高通量药物筛选设备开发基本未见报道;国际上,相关研究水平基本停留在微升级别分析(常规液相)及较低通量(上限为384 孔板微流分收集装置)水平,应用于较为简单的样品分析,使用范围较窄。Discoverer ANF2.0在接轨国际的同时,立足本土需求,更适用于复杂中药与天然产物体系的筛选分析,填补了该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空白,具有更为广阔的中国市场。“在2009年到2018年间,一种药物完成整个研发过程所需的平均投资是13亿美元,而巨额开支的一个原因是药物失败率高”,项目组成员之一的单紫轩对Discoverer ANF2.0的商业化前景充满了信心。“Discoverer ANF2.0已在中国中药等多家企事业生产研发单位获得良好的应用和推广,由于与市场上已有的商业化仪器采用统一标准接口,普适性强;与同类仪器对比,成本可控,具有显著价格优势和竞争力”。

微信图片_20230314092437.jpg

Discoverer ANF2.0

  “在临床前研究阶段,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发展至关重要,原因有很多”,著名学者Artois大学研究员Elisa Moya博士曾在谈及高通量筛选时表示,“例如,它使研究人员能够迅速评价大量的药物/化合物,并更好地适应化合物发现早期阶段所需的高产量。”显然,Discoverer ANF2.0可有效提升检出率和筛选通量、降低漏检率,从而大大降低早期阶段药物筛选的成本,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健泊生物董事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同时也是国际专利IROSS和OIKE技术的发明人潘申权认为,“通过Discoverer ANF2.0实现了色谱、质谱及活性谱图的实时同步匹配,显著提高了活性分子的检出效率,将在中药新药的筛选、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药品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药物分析与检测等方向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主要研发者之一的郭嘉亮教授对该仪器充满了期待,“Discoverer ANF2.0不仅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应用场景多样,而且是国内首款围绕中药活性成分分析而设计的近线超微分离策略类分析仪器,对鼓励自主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注: Discoverer ANF2.0的主要研发者之一,郭嘉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三级岗),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医学院副院长,学科方向带头人,广东省岭南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与精准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广东省博士博士后100名创新人物”、佛山市“青年拔尖人才”、佛山市“优秀教师”、“岭南学者”。长期从事基于先进分离科学的药物分析新材料、新方法、新设备开发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TrAC-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Food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等国际国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逾百篇;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22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佛山市科技先锋奖(科技创新英才奖)。

图片8.png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郭嘉亮

  江正瑾,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药学院副院长,药物分析学科带头人,药物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生物医药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生物药物分析新方法及分离科学理论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Chemical Science,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nalytical Chemistry等国际国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0多篇。现担任药物分析SCI权威期刊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主编,Frontiers in Analytical Science的副主编等一系列重要学术任职。

江正瑾.jpg

 暨南大学教授 江正瑾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ONE

总阅读量 20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