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施一公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屠呦呦、李兰娟曾获该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2/24 15:23:35
导读: 经中国科协提名,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推荐,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首任校长施一公获得2023年度奖项。


企业微信截图_20230224152132.png

2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2023年第七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人选,全球共4人获奖。经中国科协提名,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推荐,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首任校长施一公获得2023年度奖项。

image.png

施一公因在解析酵母剪接体和人源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以及阐明RNA剪接的工作机理方面作出的开拓性研究而获奖,该项研究为合理设计相关遗传疾病的疗法开辟了道路。

此次获奖的其他3位科学家分别来自埃及、立陶宛与乌兹别克斯坦分别因食物安全、棉花品种改良和疫苗研发方面的贡献获奖。据介绍,评审团根据奖项章程评估了4人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所作的贡献后选出了他们。每人将获得87500美元奖金,颁奖仪式将于3月10日在赤道几内亚的基布罗霍(Djibloho)举行。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李兰娟分别于2019、2022年获得该奖项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因在寄生虫病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而获奖。她和团队成员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抗疟疾治疗方法——青蒿素,并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治疗了成千上万的疟疾病人。自本世纪初以来,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综合疗法作为疟疾的一线疗法。

2022年,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断与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因在传染病(包括新冠肺炎、流感和重症病毒性肝炎)方面的创新方法而获奖。她发展了微生态学理论,强调微生物组的意义。此外,还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人工肝脏,改善了严重肝病和肝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回顾Science:施一公团队在剪接体结构解析方面再获重大突破!

此次重大突破,使施一公研究组在继2015年首次解析世界上第一个剪接体结构、2017年解析第一个人源剪接体结构之后,再次成为世界上首个解析了次要剪接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团队。

大约1%的人类基因组包含所谓的U12型内含子,这些内含子由次要剪接体剪接而成。与主要剪接体相比,次要剪接体的组成,组装,功能状态,激活,调节和结构是令人费解的。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迄今整体研究知之甚少的次要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展示了在剪接反应中的一个关键构象——激活态次要剪接体(activated minor spliceosome,定义为“次要Bact复合物”),整体分辨率高达2.9埃。该结构第一次展示了人源次要剪接体的组成、以及对稀有内含子(U12依赖型内含子)的识别机理,首次揭示了次要剪接体的催化中心以及活性位点,并且通过结构解析鉴定了次要剪接体的全新蛋白组分、揭示了它们对次要剪接体及罕见内含子剪接的重要作用等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YOLO

总阅读量 214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