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资源整合历史机遇期,益世科生物“双循环” 战略助力提升中国生命科学工具全球竞争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12/20 16:46:37
导读: 益世科生物已在核心生命科学工具、辅助生殖相关医疗设备及耗材、制药生产设备及生物加工工具三大业务线上打造了独特优势,已经覆盖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完成 10 多亿人民币的A 轮融资。

这两年,生物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疫情中上游供应链价值凸显、港交所 18A 上市规则出台等众多因素驱动下,生命科学工具从隐形的行业卖水人,变成了聚光灯下的朝阳市场,已有数百亿资金涌入。

对于中国生命科学工具(包含设备仪器、耗材和试剂等)近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益世科生物董事长兼 CEO 林向前有切身感受。林向前在生命科学市场扎根 20 余年,经历了中国生命科学工具行业从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全周期,“市场已经迎来爆发期,规模成倍增长”,他评论道。

不可否认,生命科学工具是当下动荡的市场中相对确定的一个板块,市场需求旺盛,现金流稳定。但是,当我们把观察的视角拉长,可以发现这也是一个市场高度分化的领域,细分领域众多,存在天花板不高,企业难以拓展边界,长期成长性不足的问题。可以预见,资源整合、出海将是未来趋势。

益世科生物已在核心生命科学工具、辅助生殖相关医疗设备及耗材、制药生产设备及生物加工工具三大业务线上打造了独特优势,已经覆盖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完成 10 多亿人民币的A 轮融资,公司率先看到了生命科学工具资源整合,供应链出海的机会,提出了“双循环”战略。公司一面加大中国投资,推动生产本土化,响应进口替代,一面积极寻求行业整合机会,协同中国企业共同发展,增强中国企业国际影响力。

近期,动脉网和益世科生物林向前进行了对话,试图剖析公司“双循环”战略的前瞻性,了解在全球生命科学工具发展机遇期,益世科生物如何构建“双循环”战略,利用其“平台型企业”的优势助力中国生命科学工具产业弯道超车。

生命科学工具细分领域天花板低,资源整合是趋势

2020 年 5 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首次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调要加快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修炼内功,加大进口替代,激励国内发展,一方面加大开放,拓展国际市场。

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论述,“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已成为近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中国生命科学工具行业的发展现状,非常契合国家“双循环”发展的思路。

首先,下游创新药、疫苗市场蓬勃发展,海外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增加,中低端生命科学工具的进口替代进程已经较为成熟,在一些细分板块竞争力迅速上升,但高端仪器、一次性耗材、试剂等领域还存在进口企业垄断现象,中国急需高端优质的生命科学工具。

其次,生命科学工具行业细分领域多,多数企业都是聚焦某个细分领域,小而美发展。但大部分细分领域天花板不高,无法支撑起上市公司。企业有急切的资源整合,以及出海需求。

简单来说,结合中国生命科学工具行业对内加快进口替代,对外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需求,中国市场存在着很大的资源整合机会,资源整合、出海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参考海外生命科学工具巨头的发展路径,赛默飞、丹纳赫都是早期通过频繁的并购、资源整合,不断补齐产品线,国际化发展,最终独步天下。

遗憾的是,中国生命科学工具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尚且不具备实现资源整合、出海的平台能力。

动脉网注意到,海外华人企业益世科生物拥有强大的国内外并购整合能力,与和国际接轨的益世科生物商业系统。益世科生物预计能够带领国内企业,让加入益世科生物大生态的公司,共同成长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巨头企业。

现在,针对中国生命科学工具资源整合、出海的需求,益世科生物正在践行“双循环”战略。

内外循环,加速国内优秀产品出海,引进海外前沿技术

要明确的是,实现中国生命科学工具资源整合、出海必须要有一个主心骨作为引领者。为什么益世科生物有能力成为主心骨?原因有三。

一是强大的渠道能力,益世科生物 1978 年成立,服务已经覆盖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近30 个子公司,进行全球销售、市场营销并提供售后服务。

二是全球客户认可度,益世科生物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根据灼识咨询的行业研究报告,2021 年,益世科生物的生物安全柜的销售收入全球第二。另外,公司在辅助生殖仪器领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供应商,其中延时培养箱的销售收入全球前三。

三是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在中国市场的深厚沉淀,益世科生物是一家全球性企业,在全球业务运营、并购整合等方面积累了数十年经验。中国是益世科生物重要的主战场之一,目前,林向前已经举家搬迁到中国,长居上海,既能够灵活贴近中国市场的真实需求,又兼具全球视野。

基于“双循环”战略,益世科生物正作为中国与海外的纽带,将海外的前沿产品引进来,让中国有竞争力的产品走出去。

具体来说,在内循环上,益世科生物依托全球资源,不断引进海外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实现国产化。公司已经收购丹麦辅助生殖仪器软件公司 Evidence Solution,并将其整合到其辅助生殖医疗设备的产品线中。Evidence Solution 的软件系统可对辅助生殖治疗进行全过程监测,叠加到益世科生物现有产品可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管理,实现辅助生殖治疗全周期的智能化见证。

同时,益世科生物正在加大中国本土团队规模,在苏州太仓已有 2 万平米的生产基地,目前还在加大投资,包括将其制药工具部门落地到中国,同时正在江苏苏州落地 9500 平米的工厂,生产细胞耗材、生物工艺上下游设备及生物工艺一次性耗材等,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大生命科学工具国产化,将优秀的产品提供给中国市场,加快高端产品国产化。

在外循环方面,益世科生物为中国生命科学上游企业搭建了一个出海平台。例如,2021 年,公司完成了对东蕴医疗近千万美元的战略投资,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加快布局辅助生殖仪器、培养基及耗材等领域全面布局辅助生殖医疗器械领域,提供全流程的辅助生殖产品解决方案。

此外,林向前还推出了“体内体外”循环战略,通过剥离出体外的生物医药孵化平台成功孵化了 Carmine、科镁信(Carcell)、科镁联(Cargene)、PairX Bio、Nuevocor 等多家创新药公司,实现了上下游联动。依托“双循环”、“体内体外”循环战略,正在提升中国生命科学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

红利期后,生命科学工具,将迈入资源整合阶段

中国生命科学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寂寂无名阶段,行业关注度不高,融资较为困难,人才也相对缺乏,有部分企业精耕细作,默默成长为细分领域的领头羊。之后是随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如火如荼、进口替代浪潮轰轰烈烈,客户需求集中迸发,生命科学工具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红利。

随着新冠催化剂效应递减,生物医药寒冬持续,生命科学工具将进入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一些细分领域的天花板越来越明显,企业发展受限,需要报团取暖,资源整合、出海成为企业间的差异化竞争要素。

中国生命科学工具市场即将迎来资源整合的历史机遇期。接下来,益世科生物将继续践行“双循环”战略,与国内外企业广泛合作,打造生命科学工具行业生态,提升中国生命科学工具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


[来源:动脉网]

标签: 抗原检测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