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企业英诺特登陆科创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7/29 17:24:49
导读: 7月28日,英诺特生物科创板IPO上市,股票代码688253,发行价26.06元/股,开盘后市值一度超46亿元。

7月28日,英诺特生物科创板IPO上市,股票代码688253,发行价26.06元/股,开盘后市值一度超46亿元。

英诺特是一家专注于 POCT 快速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公司紧紧扎根 POCT 快速检测领域,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和多种病原体联合检测为特色,以急门诊,尤其是儿童急门诊检测作为切入点,致力于打造中国呼吸道病原体快速联合检测领导品牌。

1)政策加码 POCT市场快速扩张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国内体外诊断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等多项鼓励政策以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及医疗资源下沉,我国即时检测(下称“POCT”)行业快速发展。根据统计,我国POCT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04%。未来预计将继续以超过20%的增速增长,到2024年,行业规模将达到290亿元。

作为POCT行业的细分领域,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市场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在分级诊疗体系不断推进、检测范围扩大、早诊早治趋势凸显等因素驱动下,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7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2.9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9.24%;我国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需求量由2013年的875万人份增长至2019年的4942万人份,复合增长率达到33.45%。

2)深耕研发 拥有多个国内独家品种

近年来,英诺特深耕快检产品的研发销售,同时也逐步提升研发投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75 名,占员工总数的19.43%。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快速响应,开展对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的研发攻关,在短时间内克服多个技术难题,并于 2020 年 2 月 22 日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通道审批,获得国内首批新型冠状病毒 IgM/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注册证,并随后参与了 3 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国家标准的制定,后续陆续取得了包括 FDA 的 EUA 授权在内的多个海外市场准入许可,支援全球抗疫,是唯一一家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商。

另外,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为相似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的特点,英诺特重点发展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产品,掌握多种联检技术,拥有多个国内独家品种,通过一个产品、一次检测快速准确地鉴别多种病原体,帮助医生尽早确定治疗方法和用药方案。针对呼吸道疾病在儿童中更为高发,且更易造成严重并发症的特点,公司将儿童急门诊作为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产品的切入点。

报告期内,公司以全血呼吸道五联检测卡、流感病毒三联检测卡、病毒血清五联检测卡、呼吸道病原体九联间接免疫荧光试剂盒等多个独家联检产品为代表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产品成功进入了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在内的众多区域性重点儿童医院,并获得其认可。

经过多年发展,英诺特现已构建起了免疫层析平台、间接免疫荧光平台、液相免疫平台、核酸分子检测平台、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以及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 6 大技术平台,基于技术平台进行专业分工提升研发的广度和深度。 公司同时开展多个在研项目,与现有产品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为公司未来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产品结构的优化提供保障。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取得了16 项发明专利,拥有 71 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证,其中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56 项。

未来,公司将以客户应用场景需求为中心,不断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实现产品线的丰富与覆盖。公司计划依托在呼吸道特别是儿科领域建立的市场网络优势,切入肠道疾病检测领域、过敏检测领域,夯实公司在儿科领域的优势地位。

[来源:叩叩财讯]

用户头像

作者:彩虹

总阅读量 124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