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坚持原创,不断创新发展——访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成果奖获奖单位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5/30 10:50:48
导读: 国际竞争格局给国产仪器及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原创技术的重视,对颠覆性技术的重视,都给我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承办执行的“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不只是对朱良漪老先生的怀念与敬意,更是对分析仪器创新精神的坚守与传承。自2017年举办至今,“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已成功颁发四届,先后有12项分析仪器创新成果、14位青年创新科学家获奖。2021年12月16日,第五届“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将在第八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年会(ACAIC 2021)上揭晓颁发。基于此,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联合仪器信息网走访 “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 往届获得者,倾听了解他们在获奖之后的新成就与新感受。

仪器信息网:目前获奖项目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如技术升级、人才培养、市场业绩等?

融智生物:我司“宽谱定量飞行时间质谱平台QuanTOF”有幸获得了2018年度朱良漪创新奖。获奖之后,我司在此平台基础上研发了可应用于临床的糖化血红蛋白等多种蛋白的定性、定量检测应用方法以及临床病理成像分析应用方法等,截至目前,已获得NMPA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两件,公司研发团队也由当时的十余人扩展到目前的三十余人。鉴于我司的QuanTOF平台主要面向临床检测领域,在获取相关资质许可之前,难以产生销售收入,故目前我司的销售业绩较为一般。截至目前,我司已实现了欧洲出口以及国内近一半的省、市、自治区的销售。我们也在积极拓展进一步的技术升级,以实现飞行时间质谱对核酸、蛋白以及代谢检测的全面覆盖。

图片1.png

QuanTOF新一代宽谱定量飞行时间质谱平台

仪器信息网:是否有新的优秀项目或人才来申报“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

融智生物:有,我们正在研发面向临床代谢检测的质谱平台,并希望能在研发完成后申报该奖项。

仪器信息网:“十四五”开局,贵单位面临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

融智生物:国际竞争格局给国产仪器及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原创技术的重视,对颠覆性技术的重视,都给我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全球首家商品化的,可实现临床定量应用、高速成像分析能力的飞行时间质谱仪企业,我们希望在这种激励创新的环境中,不断推出更多颠覆式的技术和产品,领先国际。

仪器信息网:贵单位将如何传承和发扬“朱良漪创新奖”的精神,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融智生物:朱良漪老先生是我国科学仪器领域的重要科学家,他为我国科学仪器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等单位的努力和推动下,成功出版了《朱良漪文集》,记载了朱老先生对科学仪器的思考与远见。我们希望能继承和发扬朱老先生的思想。虽然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仍然艰难,虽然我们面临着基础科研、人才以及机加工、材料配套等多方面的短板,但我们正不断努力,积极参与到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展现生命本质的利器,以创新推动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下一步,我们将一方面开展质谱仪的进一步研发与升级更新,扩展其性能,另一方面,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基于QuanTOF的全新临床应用技术。

仪器信息网:对于分会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需要哪些后续的支持与合作?

融智生物: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多年来为我国分析仪器行业做了大量务实性的工作,在我国分析仪器领域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强大的号召力,希望分会能继续保持和发扬。近年来,我国涌现了一批原创性的科学仪器原理和技术,对这些技术的帮助和扶持,尤其会优于对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国产替代”式开发,只有对原创性技术积极支持和鼓励,我们才能实现科学仪器领域的“弯道超车”。

仪器信息网:作为“朱良漪青年创新奖”获得者,请对行业和同行给予一些建议与祝福?

融智生物:希望中国科学仪器不断创新发展,不断创新超越,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国际竞争。我们相信,坚持原创,坚持自信,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图片2.png

融智生物董事长、首席技术官周晓光博士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logo
融智生物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