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揭秘全球仪器公司2021年报:业绩爆发 但危机重重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5/16 09:29:05
导读: 全球科学仪器市场当前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机遇又何在?抗疫这场“拉锯战”给仪器企业带来的究竟是增长居多,还是下跌为主?

  每年财报季,都是检验上市仪器公司过去一年经营成果的重要时刻。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持续,但全球科学仪器产业已呈现复苏性增长态势。截至4月底,已有20家国外上市仪器公司公布了2021年度财报。对大多数仪器企业而言,这是一个营收与净利双双攀升的大好年份,“恢复”成为企业经营的关键词,多家公司甚至用“再创新高”来形容财年表现。然而史无前例地,不少仪器高管也表达了对未来经营风险的担忧。

  全球科学仪器市场当前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机遇又何在?抗疫这场“拉锯战”给仪器企业带来的究竟是增长居多,还是下跌为主?或许我们可以从20家国外上市仪器公司的2021年报中窥探一二。

营收榜:重回“双位数”增长,谁在引领复苏?

2021营收增速.png

图1 20家国外上市仪器公司2021年营收增速排行

  注:部分欧企、日企2021年度财报未公布,因此未列入统计范围

  回首新冠疫情刚刚爆发的2020年,国外上市仪器公司的营收可以用“一片惨淡”来形容。除了有新冠相关产品的企业仍旧坚挺之外,超半数企业的营收增速未能达到两位数,其中沃特世、布鲁克、赛莱默、阿美特克等5家企业甚至遭遇负增长。疫情给一些公司带来较为严重的冲击,分析仪器企业首当其冲。

  到了2021年,这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2020年20家国外上市仪器公司平均增速不足9%;而2021年这20家企业的平均增速已超18%,其中15家公司迎来双位数增长,侧面印证了全球科学仪器产业的强势复苏。

营收均速.png

图2 20家国外上市仪器公司营收均速对比

  从天平之王到生命科学工具巨头,依托生物制药与疫苗开发相关的工艺解决方案,赛多利斯这家百年老店已连续两年收入大幅增长。2020年业绩折戟,Illumina在2021年下定决心以80亿美元购回GRAIL,营收同比攀升40%。位居第三位的珀金埃尔默,则在2021年揽入16亿美元的新冠收入。

  此外,各大分析仪器厂商还普遍反应了非新冠业务的有力复苏,例如安捷伦、岛津提到了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分析仪器在制药、食品等终端市场的强劲表现。布鲁克在财报中提及,该公司的业务已经恢复到并加速超过新冠大流行前的水平;丹纳赫也表示:“公司已恢复到新冠大流行前的订单水平。”

营收分布.png

图3 20家国外上市仪器公司营收分布

  借此机会,仪器信息网还特别整理了20家国外上市仪器公司的营收分布。可以看到,我们日常熟知的科学仪器企业营收主要分布在10~50亿美元这一区间。2021年营收超过50亿美元的分别是蔡司、安捷伦、阿美特克、赛莱默4家,收入能突破百亿美元的则仅有赛默飞、丹纳赫、默克3家。对比之下,特斯拉全年营收538亿美元,苹果公司全年收入3658亿美元,科学仪器企业体量相对较小。

净利润榜:告别“冰火两重天”,摆脱冲击迎来正增长

2021净利增速.png

图4 20家国外上市仪器公司2021年净利增速排行

  注:部分欧企、日企2021年度财报未公布,因此未列入统计范围

  从净利润看,如果说2020年新冠疫情给科学仪器企业带来的是剧烈波动和“冰火两重天”,那么2021年则更趋于缓和。

  新冠疫情曾给科学仪器行业掀起滔天巨浪,导致2020年7家上市仪器企业净利负增长,同时也催生了凯杰、珀金埃尔默、伯乐这样净利增速超越100%,甚至达到767%的“大学霸”。当疫情得以控制、需求相对平稳,虽然2021年依旧不乏赛多利斯、丹纳赫、布鲁克、安捷伦、赛莱默这等收益佼佼者,但上市仪器企业的增速已相对平均。表中20家公司均实现了净利的增长,也反映出科学仪器企业正逐步摆脱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

净利分布.png

图5 20家国外上市仪器公司净利分布

  纵观20家国外上市仪器公司,净利主要分布在1-10亿美元这一区间,其中净利占营收比重通常在15%-25%范围内。相比之下,苹果公司全年净利946.8亿美元,占比25%;特斯拉净利55亿美元,占比10%。由此可见,科学仪器的净利总额虽然不如科技巨头,但从比重看仍是一个利润可观的行业。

思考:不确定性激增,关注全球挑战与长期增长机会

  以上只从营收和净利润两个指标,简单分析了20家国外上市仪器公司2021财年的经营情况。现象背后,有些挑战和机遇也值得我们思考:

  其一,新冠疫情是一把“双刃剑”。

  2021年,新冠疫情继续给赛默飞带来92.3亿美元的相关收入,也给凯杰增加了7.04亿美元的销售额。但与此同时,伯乐报告了因新冠需求下降导致的qPCR产品收入下跌,富鲁达也表示因全年新冠收入下降37%抵消了公司基础业务的复苏。

  新冠疫情对科学仪器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需求激增时赚得盆满钵满,但当大潮退去,谁还能继续保持高增长与高收益,才是见真章的时刻。

  其二,警惕增长背后的全球性挑战。

  2021年思百吉销售额为12.92亿英镑,同比下降3.3%,但公司进入2022年时的订单量却创造了历史新高。订单激增,但公司实际的销售额却上不去。矛盾背后,反映的是全球科学仪器企业都面临的疫情影响与供应链中断等严峻挑战。

  多家仪器企业表示,虽然全球各国都已适应与冠状病毒疾病共存的新常态,社会经济活动也在逐渐恢复,但由于供应链中断、关键原材料或部件短缺、物流受阻、区域管控、劳动力短缺和其他因素,商业环境变得难以预测。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不排除衰退的可能。

  其三,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科学仪器企业更想寻求突破。

  尽管面临许多,多家上市仪器公司还是传达出了积极信号。例如,默克表示,在生命科学等业务的驱动下,2022财年的净销售额有机增长将十分可观;安捷伦持乐观态度,关注在生命科学、制药、食品等市场的长期增长机会;岛津将响应各个领域的新法规,开发新市场,包括已经或将成为国际标准的分析方法......

  2021年,政府预算实施、机构恢复运营、学术活动逐渐开展,科学仪器各终端市场已有复苏的苗头。根据各大上市仪器公司的描述,未来值得关注的市场机会还有:疫情助推的生命科学市场蓬勃发展;人口寿命提高和人均收入增长带来的医疗保健市场机会;数字转型加速、人工智能、摆脱芯片依赖催生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需求;在电动汽车、电池、利用氢、氨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以及碳中和方面的业务增长机会。

  眼下新的Omicron变种毒株正在全球肆虐,再次推动了冠状病毒疾病PCR检测和提取试剂盒的强劲需求。全球市场经历了一轮“稳健复苏”,如今再次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市场前景未明的情况下,把有限的资源投到哪个版块?是着力于新冠产品的研发销售,还是布局非新冠产品的投资组合?重重挑战之下,正是考验仪器企业的战略眼光和市场前瞻力的时候。

  仪器信息网未来将持续关注全球科学仪器市场变化。点击下面的系列文章去了解世界仪器市场格局。

  1.龙头换人?增速领跑?2021 跨国科学仪器企业在华业绩盘点

  2.重磅!2022年全球仪器公司市值TOP20排行榜

  3.最新!2021年全球科学仪器CEO薪酬榜

  声明:本文未经过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weidy

总阅读量 700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3
全部评论(3条)
用户头像
Ins_50d14aa82023-01-15 18:01:34
很详细,很全面
0回复
用户头像
武自伟2022-05-21 16:47:54
能够扛过周期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很明显已经带来了科学仪器企业的分化。
0回复
用户头像
泉溪水2022-05-16 16:36:06
表达了对未来经营风险的担忧。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