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从29省创新规划看“十四五”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5/07 09:52:39
导读: 北京、河北、内蒙古等29省(直辖市、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已相继出炉,仪器信息网从中梳理发现,“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地“十四五”规划中的关键词。

现阶段,全球范围颠覆性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成为重塑国际格局的关键力量,新兴技术领域成为博弈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争相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眼下,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内蒙古等29省(直辖市、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已相继出炉,仪器信息网从中梳理发现,“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高水平研究的重要基地,发展关键技术的重要平台,成为各地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的关键词。

 

9省明确“十四五”新建实验室数量

在已发布的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云南、内蒙古、广西等9省(自治区)明确了实验室建设数量。

“十四五”时期,河南提出将创建1个国家实验室(基地或分支机构),湖北提出新建1-2家国家实验室。到2025年,浙江提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达到60个,广东争取建成5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30家。

省实验室建设方面,到2025年,浙江提出将建成高水平省实验室10家,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00家;山东将建设10家省实验室,培育300家省重点实验室;云南提出新增云南省重点实验室30个以上;广西提出新认定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0家;河南将建设10个省实验室;湖北提出将建成10个左右省实验室。

地区

十四五实验室建设目标

浙江

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达到60个,建成高水平省实验室10家,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00家。

江西

2025年,省重点实验室达到300家。

山东

2025年,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30家,建设10家省实验室,培育300家省重点实验室。

河南

创建1个国家实验室(基地或分支机构),新建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10个省实验室,争创国家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3-4家。

湖北

新建1-2家国家实验室、2-3个国家实验室基地,建成10个左右湖北实验室。

广东

争取到2025年,建成5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5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0家左右的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云南

2025年,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新增云南省重点实验室30个以上。

内蒙古

力争到2025年,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65家。

广西

2025年,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2-3家,建设自治区实验室1-2家,新认定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0家。


126家实验室进入“十四五”重点建设名单

“实验室”是29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的共同关键词,其中,广东以116次高频居于首位。

广东提出,将加快推进松山湖实验室、化学与精细化工省实验室、季华实验室、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等新材料平台建设;系统推进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依托中山大学建设华南首家P4实验室,在动物实验、疫苗生产等重点领域力争新建一批P3实验室;深入推进合肥实验室深圳基地、张江实验室广州基地等建设。

包括张江实验室(广州基地)等9家国家实验室、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白俄罗斯先进材料与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6家联合实验室,以及松山湖实验室等57家省实验室在内,共126家实验室被写入各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名单。

建设级别

十四五建设实验室名称

地区

海河实验室

天津

新能源国家实验室福建基地

福建

海洋国家实验室福建基地

福建

稀土国家实验室(筹)

江西

岳麓山实验室

湖南

张江实验室广州基地

广东

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

海南

黔灵实验室

贵州

黄河国家实验室

青海

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合成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新能源转化与存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功能晶体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大数据智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金融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长江上游健康土壤与绿色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非常规油气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绿色航空能源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

不锈钢材料及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

省部共建新能源飞机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省部共建食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省部共建高性能建筑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省部共建设施园艺生产与环境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高端精密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深部工程与智能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精密仪器和装备国家实验室及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

工程仿生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

深地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

空间目标光电探测技术与应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安徽

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安徽

炎症免疫性疾病实验室

安徽

智能感知材料与技术实验室

安徽

省部共建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园艺作物种质与品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水岩相互作用与深地资源安全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热带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

空间对地观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

热带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

海南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

热带作物、天然橡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

热带生物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

空间对地观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

热带岛屿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

热带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

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

热带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

贵州大学建设农药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

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

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

特种车辆及其传动系统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

桂澳中药质量研究联合实验室

广西

中国-白俄罗斯先进材料与制造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吉林

中菲政府间竹技术联合实验室

江西

中菲水稻技术联合实验室

江西

以色列共建联合实验室

四川

量子通信器件联合实验室

重庆

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

重庆

航空航天及卫星产业重点实验室

山西

锦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辽宁(锦州)产业基地

辽宁

辽宁材料实验室

辽宁

辽宁智能制造实验室

辽宁

辽宁精密制造实验室和辽宁精细化工与催化实验室

辽宁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江苏

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

江苏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

江苏

之江实验室

浙江

西湖实验室

浙江

推进良渚实验室

浙江

湖畔实验室

浙江

甬江实验室

浙江

瓯江实验室

浙江

福州光电信息省创新实验室

福建

厦门能源材料省创新实验室

福建

泉州化学工程省创新实验室

福建

宁德能源器件省创新实验室

福建

闽都创新实验室

福建

嘉庚创新实验室

福建

清源创新实验室

福建

翔安创新实验室

福建

海峡创新实验室

福建

海洋领域省创新实验室

福建

大数据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

福建

嵩山实验室

河南

黄河实验室

河南

神农种业实验室

河南

隆中实验室

湖北

三峡实验室

湖北

光谷实验室

湖北

珞珈实验室

湖北

江夏实验室

湖北

洪山实验室

湖北

江城实验室

湖北

东湖实验室

湖北

九峰山实验室

湖北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广东

湛江湾实验室

广东

松山湖实验室

广东

化学与精细化工省实验室

广东

季华实验室

广东

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

广东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

广东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广东

广东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东隧道工程长期安全实验室

广东

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

海南

天府实验室

四川

云南贵金属实验室

云南

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

云南

云南合金铝实验室

云南

同位素重点实验室

甘肃

自治区乳品科学与技术工程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

自治区中医药(蒙医药)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

广西无机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

/

华南P4实验室

广东

天津市水族动物功能性饲料企业重点实验室

天津

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

福建

百度云(福州)AI 实验室

福建

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

福建

汕头大学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广东


29省指明“十四五”重点建设领域

当前,科学发展进入新的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的范式革命正在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并催生着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各省围绕不同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新兴产业领域,借助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加快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努力抢占未来产业技术制高点。

如上海提到,“十四五”时期通过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科学中心、数学中心以及市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究类基地布局,全面夯实数理、化学、天文与空间、地球科学、环境、生物学、医药、公共卫生、信息、材料、制造、工程、能源、海洋、综合交叉等学科领域的科研基础。

浙江提到,“十四五”时期,支持之江实验室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网络和智能系统等方向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支持西湖实验室发挥人才和体制机制优势,围绕代谢与衰老疾病、肿瘤机制研究等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打造成为国家实验室的核心支撑。

云南提到,到2025年,争取在合金铝、稀贵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种业等领域高水平建设若干云南实验室,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云南基地,打造领先科技力量。

地区

十四五重点建设领域

推动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引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生物技术。
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集成电路、关键新材料、通用型关键零部件、关键仪器设备。
推动其他前沿领域布局:生物育种、空天科技。

积极部署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信息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生命科学和医学、新能源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地球科学。
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车、新材料、航空航天。

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纳米科学与变革性材料、合成科学与生命创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核心算法与未来计算、生命过程调控与设计、物质科学、数学科学、空间科学。
加快三大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
支撑引领重点产业发展:新材料、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础软件、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航空航天、能源装备、海洋科技与工程装。
强化战略前沿技术突破:脑机接口、类脑光子芯片、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第六代移动通信(6G)、区块链技术、扩展现实、超限制造、纤微机器人、智能仿生、毫米波雷达系统、深水探测通信与深远海开发技术、氢能技术、生物3D打印、细胞电子混合系统、新型抗耐药菌抗生素。

基础科学研究攻关:数学科学、空间科学、物质科学、力学前沿、量子科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发育与代谢。
应用基础研究攻关: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集成电路领域、算法领域、生命健康领域、先进制造领域、现代农业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
技术攻关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装备制造核心技术、新材料核心技术、新能源核心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绿色制造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及工艺、未来产业技术。

传统产业技术升级重点攻关:钢铁、石化、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农业机械、食品、纺织服装。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重点攻关:太阳能光伏、氢能、机器人、现代通信、新型显示、大数据、生物医药。
未来产业技术重点攻关:冰雪装备、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临空产业、金融科技、前沿引领技术。

西

9大主导性未来产业加速直道冲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碳基新材料产业、特种金属材料产业、半导体产业、先进功能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先进轨道交通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7大先导性未来产业推进弯道超车: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产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核能产业、氢能产业、电子信息装备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装备产业。
4大颠覆性未来产业助力换道领跑:量子产业、区块链产业、碳基芯片产业、高速飞车产业。
5大前瞻性未来产业着力赛道竞赛:人工智能产业、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产业、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物产业、智能传感及物联网产业。

塑造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优势;增强航空技术的自主创新保障能力;打造新材料技术的全国策源地;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技术;抢占生物技术发展前沿;构建绿色安全高效能源技术体系;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海洋技术。

开展前沿领域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光电子、精密仪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开展应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智能制造、核心光电子器件和高端芯片、战略性先进材料、新能源、中医药、人参、主粮作物良种、农产品绿色生产等重点产业。

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农业资源利用、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技术攻关: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寒区极地、现代服务业。
布局健康龙江的关键技术攻关;布局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

加快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医疗器械、优势传统产业。

重大科学问题:重点开展智能计算、新一代通信网络、新一代智能芯片、量子信息、精准医疗、新药创制与医疗器械、前沿新材料、精密制造、低碳能源、绿色化工与环境治理、农业生物性状、海洋资源绿色开发与灾害防治、数理力学等基础研究。
重大技术领域: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与重大装备技术、现代能源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生态环境与公共安全技术、海洋技术、现代服务业技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技术等基础研究。

高新技术领域重大专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
高新技术领域优先主题:软件信息服务和应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和应用、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科技文化融合、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与化学品、增材制造材料及其他新材料、太阳能光伏、可控热核磁约束聚变能及相关技术、新能源电池、能源互联网与综合服务、重要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工程机械、重大科学仪器、水下智能装备、微机电系统。

重点攻关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高新技术、特色现代农业技术、现代服务技术、生命健康技术、绿色低碳技术、公共安全技术。

西

基础研究重点领域:数理科学、信息科学、化学化工与环境科学、材料与工程科学、农业与生物科学、医药与卫生科学。
重大基础研究专项:重大疫情病毒溯源及防治、光电材料与器件、鄱阳湖全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生猪功能基因与前沿育种、主要农作物和林木优异种质创制与设计育种、先进装备制造、稀土高校绿色提取与功能新材料、重大疾病的诊治与防治。
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碳中和关键科学问题、量子科学与前沿技术、储能新材料与器件、中医药现代化重大前沿。
优势产业重点研发领域:航空、先进制造与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传统产业转型省级重点研发领域:有色金属、钢铁、石化、建材、纺织、船舶。

打好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现代交通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技术。

面向未来的世界前沿课题: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智能制造、农作物表型精准鉴定、农作物基因与工程育种、新型生物农药创制、新型油料替代作物的筛选与培育、前沿新材料、氢能与先进储能、生命科学、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需求攻关: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现代交通、生物育种、农业绿色高效、动物健康养殖、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生命健康、中医药、资源环境、公共安全。

提升优势学科基础研究能力: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
加强前沿交叉领域前瞻布局:未来网络、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技术、材料技术前沿、生命健康前沿、生物育种前沿、空天科技前沿、海洋科技前沿。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光电子信息技术创新高地:光通信及激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下一代互联网。
全力塑造先进制造技术创新优势: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精密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
积极抢占数字技术战略制高点:人工智能、区块链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字文化创意、地球空间信息。

产业发展重点方向:高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兴服务业、未来产业。

广

若干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量子科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病原微生物进化与传播。
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行动计划: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传感、卫星互联网、空天科技、太赫兹、信息光子、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天然气水合物、氢能、材料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强化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现代种业与精准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数字经济、海洋经济、新能源。

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南繁种业、深海科技、航天科技、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高端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支撑技术、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智慧海南支撑技术。

加强基础研究:加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建设,推进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经济金融等应用领域和前沿交叉学科基础研究,支持基础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研发。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工业软件、航空与燃机、钒钛资源、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领域,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战略性创新产品。

构建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技术体系:良种良法、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振兴。
构建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技术体系:现代能源、新能源汽车、优质烟酒、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

聚焦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绿色能源、先进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食品与特色消费品、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

西

卡脖子关键技术:能源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
新兴产业发展工程: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光子产业、存储芯片等集成电路产业、新型显示产业、增材制造产业、航空产业、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产业。
传统产业升级工程:现代农业、能化产业、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建筑产业、文旅产业。

强化特色优势领域基础研究:核科学、数学理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能源科学、宇航科学。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融合发展:合成生物学、移动互联网技术、摩擦与润滑、先进离子放疗、放射性医用同位素量产关键技术、文物保护技术。
开展变革性技术基础研究:储能技术、生物与仿生材料、固体超滑。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数据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节能环保。

引领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盐湖资源高值化利用、清洁能源高效开发、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锂资源开发与产品制备、数字经济融合应用、生物及中藏药技术研发。

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关键技术: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氢能、大规模储能、核能。
发展传统产绿色冶金业先进适用技术:现代化工、绿色冶金、绿色建材。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新材料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
发展技术:现代种业技术、绿色种植养殖关键技术、智慧农牧业关键技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技术、污染防治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广

西

加快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汽车产业、机械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金属新材料及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特色传统产业。
前沿领域关键技术:第三代半导体、生物工程、生物育种、氢能与储能、深地深海。

新型工业化技术创新:清洁能源产业、现代化工产业、新型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和生物发酵产业。
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现代种业、枸杞产业、葡萄酒产业、奶产业、肉牛滩羊产业、优质粮食及地方特色产业。
科技支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治理、资源高效利用。
科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医疗健康、灾害防御、公共安全。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葱头

总阅读量 24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3
全部评论(3条)
用户头像
yao2006ywx2022-05-09 09:15:53
自己的才是自己的,才不会受制于人
1回复
用户头像
1232022-05-09 06:32:26
了解一下啊
0回复
用户头像
泉溪水2022-05-08 15:35:32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