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创新100”访普瑞亿科:推出“双碳”系统解决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3/11 17:30:10
导读: “双碳”概念正火热的当下,“创新100”走进了这个领域的一家创新仪器企业,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

为助力国产科学仪器发展,筛选和扶持一批优秀的科学仪器产品和企业,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由仪器信息网主办、我要测网协办的“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于2013年9月5日正式启动。

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筛选、挖掘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通过公益性的报道、走访、调研、视频、线下座谈会等方式展现其基本情况,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

“双碳”概念正火热的当下,“创新100”走进这个领域的一家创新仪器企业,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

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普瑞亿科,PRI-ECO)深耕温室气体科学研究和监测领域15年,承担和参与过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发起的温室气体分析相关的仪器研发项目,具备较为突出的仪器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可以提供多种高、中、低精度的温室气体分析仪及光谱同位素分析仪;在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系统方案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针对国内“双碳”行动有效性评估,在遵循MVS(可监测-Monitoring、可核查-Verification、可支持-Support)体系的前提下,基于普瑞亿科提供的高、中、低精度的温室气体分析仪和前设,针对性地开发了一整套碳源、碳汇以及净碳核算的“碳计量”解决方案,致力于提供“天-空-地”多源碳(CO2)及其它温室气体监测、碳同化反演、“碳达峰”及“碳中和”行动有效性评估的系统解决方案。

主打产品和服务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公司聚焦“双碳”有效性评估体系建设。基于公司掌握的温室气体(GHGs)和同位素(Isotope)监测核心技术, 普瑞亿科推出了一系列的主打产品,兹为中国“双碳”目标实践过程提供所需要的研究级、监测级的仪器设备,并提供碳核查、碳支持及碳评价体系统解决方案。

1. 服务城市碳监测评估试点

以《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和《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要求为基准,普瑞亿科可以分级提供不同温室气体观测所需的系统解决方案。其中,

1.1 高精度温室气体和气象观测系统监测方案

该方案包含PRI-6250 高精度CO CO2 CH4 H2O 分析仪及配套的采气和低温冷肼除水系;MetLog 高精度气象站,包含了风速风向、空气温度和湿度、大气压、降雨量等参数。同时公司提供大气14CO2分析测试服务。

产品1_副本.png

1.2 高精度温室气体和气象观测系统监测增强方案

该增强方案包含PRI-5251 Plus高精度CO CO2 CH4 N2O H2O 分析仪及配套的采气和低温冷肼除水系;MetLog 高精度气象站,包含了风速风向、空气温度和湿度、大气压、降雨量等参数。同时公司提供大气14CO2分析测试服务。

同时可以增加测量CO2 CH4 通量, 13CO2同位素,低成本CO2传感器,以及其它温室气体,氢氟化碳(HFCs), 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FS6),三氟化但(NF3),地基遥感CO2 CH4柱浓度等参数。

2 服务科学研究和生态观测

2.1室内模拟和培养研究

2.1.1 PRI-8800全自动变温土壤培养温室气体(同位素)测量系统

PRI-8800由普瑞亿科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重大仪器项目的支持下完成研发。该系统结合连续变温培养和高频土壤呼吸在线测量的优势,克服了恒温培养模式土壤微生物对特定培养温度的适应性和底物消化不均的缺憾,基于自动化的逻辑控制,结合培养过程的温度特征,在升降温过程中对每个样品进行连续且高频的测试(2-20min/次),通过测量不少于20个点的温度梯度(Robinson,2017)下的土壤呼吸,更精准的拟合Q10,为未来区域尺度土壤呼吸计算模型提供精准参数。与此同时,模式的培养与测试过程简单高效,这极大方便了大量样品的测试或大尺度联网的研究。PRI-8800的成功推出,也为“双碳”目标研究和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至今,利用该产品原型机和商业机器发表的文章超过20篇。

产品2_副本.png

2.2.1 PRI-8600L 全自动土壤培养温室气体测量系统

PRI-8600L集合了公司PRI-8600野外多点土壤呼吸双循环的技术优势和PRI-8800变温培养的技术优势,在室内土壤恒温和变温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引入不同种类的吹扫气体(大气背景空气、氮气等)实现培养瓶内气体的连续置换,完成土壤呼吸或者土壤矿化速率的研究。该产品具有设置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能帮助科学家在短时间获得大量测试样本,通过室内不同环境的模拟,推演自然态土壤呼吸的环境适应性。

2.2室外定位观测和便携研究

2.2.1 PRI-8650 分布式土壤呼吸测量系统

PRI-8650 分布式土壤呼吸测量系统的每个位点都是一套可以独立运行的土壤呼吸测量系统,两个及以上的呼吸室便可组网,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多个呼吸室之间不能同步测量的问题,消除了测量不同步所带来的测量误差, 测量样本量、准确度和效率均得到极大提升。PRI-8650集成了最新的物联网技术,能通过无线方式上传数据到云端。

2.2.2 PRI-8610/ 8630/ 8640 便携式土壤呼吸测量系统

PRI-8610 便携式土壤CO2 H2O呼吸测量系统旨在为用户提供一套可以负担得起的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

PRI-8630 便携式CO2 N2O H2O呼吸测量系统 及PRI-8640 便携式土壤CO2 CH4 N2O H2O呼吸测量系统真正实现了含氮(N2O)气体及多组分温室气体的便携式高精度测量,尤其是PRI-8630,诠释了土壤呼吸便携、高精度测量的新境界。

2.jpg

2.2.3 PRI-8600 温室气体CO2 CH4 N2O H2O立体观测解决方案

在城市温室气体(包含不限于CO2 CH4 N2O H2O)观测系统的基础上,普瑞亿科可以提供PRI-8600 地上地下廓线、涡动协方差测量系统,PRI-8600土壤呼吸呼吸和群落光合, MetLog高精度梯度气象站等组合式系统解决方案。


“硬件为先、方案铺路”普瑞亿科用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双碳”浪潮汹涌而来,将给科学仪器行业掀起一场深刻变革。

面对火热的“双碳”需求,普瑞亿科也在积极寻求变革,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双碳”有效性评估系统解决方案。从自主品牌的高、中、低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的研发推广,到生态环境监测站科学选址推荐,到高分辨嵌套全球碳同化系统与区域高分辨嵌套格网碳同化反演系统,直至四级不同尺度碳中和策略建议,普瑞亿科成为中国较早提供相关系统解决方案的厂家之一。2022年是普瑞亿科转型关键一年,公司会继续在产品升级定型、新产品研发、碳计量系统解决方案投入精力,通过产品和方案进一步奠定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国内环境监测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尤其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国产设备的当下,借助“双碳”监测和研究契机,普瑞亿科将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发的道路,深耕双碳市场,拓展公司服务内容,通过不断创新和升级产品,完善不同的解决方案,提供第三方的碳计量服务,为国家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创新100”介绍

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借助报道、走访、调研等方式,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

项目自启动以来,已收到超过180家企业的踊跃申请,通过输出公益性的宣传报道,组织企业研学、参观交流、主题讨论等各类资源对接活动,得到广大科学仪器企业与用户单位的高度关注与一致好评,现已成为中国科学仪器市场颇具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对于提升国产仪器品牌影响力,为行业筛选优质仪器企业贡献重要力量。为延续“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精神,筛选和服务更多国产科学仪器潜力企业,“创新100”将于2021年继续进行,为国产仪器企业输送更多公益资源。

诚邀具备实力、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扫码申报“创新100”: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邮箱:C100@instrument.com.cn

电话:010-51654077-8129

联系人:韦编辑

更多活动详情,敬请关注“创新100”专题: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huangxin100-2021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张小鱼

总阅读量 3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