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让科研的多元和包容造就创新和发展|对话赛默飞全球首席科学官Karen Nelson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3/07 14:17:15
导读: 赛默飞首席科学官Karen Nelson,讲述其勇创机遇,领导近千人的科学家团队,推动人类科学事业不断前行的故事

  从古至今,女性从来不乏仰望星空的力量与诗意。身影也许柔弱,但是她们刚柔并济;挑战也许更多,但是她们执著坚守。近年来,“她力量”一直闪耀,特别是随着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谷爱凌北京冬奥会两金一银的闪耀成果,女性的柔美与刚毅再一次冲上热搜。

  在科学仪器及分析检测行业有着广大的女性从业者,她们正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影响着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她们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在美丽与温柔的外表下蕴含着强大的力量。2022年3.8女神节将至,仪器信息网将以“我们Women in STEM ——科学仪器行业女性洞察”专题,邀请多位行业女性工作者分享他们的点滴故事,解读她们的成长经历与职业历程,洞察科学仪器行业女性从业者的别样魅力。

  本文的主角是赛默飞全球首席科学官Karen Nelson。

1.png

赛默飞全球首席科学官Karen Nelson

  初见Karen Nelson,她的笑容亲和,充满了感染力,言语间是满满的自信和笃定。

  这或许和Karen光鲜的履历有关,成为赛默飞全球首席科学官之前,她是基因科学里颇具名望的科学家,于201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被评为ARCS年度科学家,当选为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入选印度国家科学院。她曾发表170多篇同行评审的出版物,主编三本著作,担任微生物生态学杂志的主编,以及在BMC Genomics、GigaScience和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Biology等期刊编辑委员会任职。辉煌的经历造就了Karen的从容和自信。

  一路走来,Karen面临着无数次的选择,比如选择从事自小就非常喜欢的科学,比如生在牙买加却选择去美国读书,比如离开学术环境,选择进入一家全球500强的企业。每一次的选择于她而言,都是一段成长。

  对于选择加入赛默飞,Karen坦言,「这种职业生涯上的转变是我最好的选择之一,没有任何的遗憾,这个变化非常棒。赛默飞不但是事业的新起点,拥有许多机会,同时,在这里我能感受到多元的文化,以及对女性科学家的包容与支持。」 

赛默飞特邀首席科学官Karen Nelson,讲述其勇创机遇,领导近千人的科学家团队,推动人类科学事业不断前行的故事

  7岁萌生对科研的好奇心,一直伴随着她的职业生涯

  与科研的缘起,要追溯到 Karen 7 岁的时候,老师第一次讲解光合作用的机制,生命的奇妙在小小的Karen心里埋下了科研的种子,自此对科研的好奇心和追寻从未停息,一直伴随着她的职业生涯。秉承着对科研的初心,Karen一路乘风破浪,在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基因组学、微生物生理学和宏基因组学等领域硕果累累。

  「很高兴能够加入赛默飞,让我有机会与更多的优秀人才合作,去推动科学的发展和创新」,对于Karen来说,加入到赛默飞也是兴趣与好奇心使然,「赛默飞每年在研发方面有约10亿美元的投入,我们致力于寻找突破性的创新,让科研改变世界」,谈及此处,Karen神采奕奕的介绍了许多赛默飞在人工智能、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探索和规划,并畅想这些技术在健康和医疗方向的无限潜能。

  进入赛默飞,不是 Karen学术生涯的终点,而是研究照进现实的新起点。

  You are not alone,科研之路不是踽踽独行

  「我将职业生涯的成功,归根于团队间的合作,以及向优秀的导师和领导学习」,问到Karen的成功秘诀时,她笑谈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许多身边人的影响,「十分幸运,我的教育背景还不错,有非常优秀的导师指导,也有很厉害的科学家启发,这些资源再加上我对科学和技术发自内心的喜爱,促使我取得了一些成就」。

  来自外界的声音,时常给女性带来无形的压力,但正是家人无条件的爱,让 Karen 在科研之路上没有过半分犹疑,虽然出生在牙买加,但对于美国求学、工作,家人们都给与了极大的支持,鼓励她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寻找属于她自己的人生动力。

  这样的温暖,同样存在于赛默飞,Karen表示在这里时常被提及的一句话是「You are not alone」。女性在科研道路上不是一个人,家庭、社会和企业应该携手营造科研友好型环境,支持她们勇往直前。当然,这句话也适用于每一个科研人,无论是企业里的员工,还是赛默飞服务的科学家,Karen 感叹着说,「所有为科学研究奋斗的人,都是共同为世界创造精彩和未来的人,科研之路不是独自前行的路,科研里也没有独行侠」。

  多元和包容的企业文化,是我最真实的感受

  交流之间,Karen 几次用「多元」、「包容」来形容她对赛默飞的认可,因为于她而言,自己就是「多元化」的代表,「我是牙买加人,在美国读书,而后又去到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后,不管在哪个阶段,我都会有不同视角的观点呈现,我就是一个多样性的存在」。

  在Karen年少时,很多人都觉得穿着实验服的就应该是男性,儿时的她也深以为此。但时代在前进,观点在变革,求学和职业生涯里她见到太多的科学家,全球各地有男有女,尽管人种、长相各不相同,想法也不一致,但是大家都热爱着科研,在各自的领域独树一帜。

  「科研需要这样多元的人,多元的思维,这也是我在赛默飞深深感受到的」,Karen介绍了赛默飞对人才的一视同仁,并特别提到了对女性科学家成长的重视,诸如ERG & iBelong 2021 女神节特别活动和WISE (Wome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项目,通过课堂式分享、组织培训、实验互动体验展开女性关怀活动,鼓励女性员工坚定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领域职业发展道路。

  Karen笑谈自己的职业生涯较为顺利,但她能感受到身边女性员工面临的压力,作为公司高层,她表示应遵循赛默飞一以贯之的价值观,给与女性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一直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通力合作,帮助女性科学家明确成长路径,同时组织工作小组供女性交换观点、相互促进,我们不断尝试新的办法来为女性科学家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女性科学家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Karen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个人的热爱、家庭的支持、导师的引领、企业创造的环境等等都不可或缺。改变女性科学家面临的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Karen坚定的表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页辉煌,都是由整个群体共同谱写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女性科学家都会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赛默飞女性
logo
赛默飞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