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石化领域创新性成果之一:DNA可持续生物塑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12/01 17:34:42
导读: 天津大学仰大勇教授团队联合中石油石化研究院成功研发新型DNA生物塑料相关成果已发表于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近日,天津大学仰大勇教授团队联合中石油石化研究院成功研发新型DNA生物塑料,这种塑料原料来源丰富,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理全过程均与生态环境友好兼容,且可以低能耗无损回收,有望在部分应用领域替代石油基塑料。该成果已发表于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微信图片_20211201165639.png

塑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每年进口的石油资源约1/3用于合成塑料制品,塑料加工制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

但塑料原料提取过程耗能高、污染高,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和化学副产物。目前全球每年产生几千万吨塑料垃圾,且这一数字正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增加。

大量石油基塑料的废弃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极大加剧能源危机。发展可循环使用的生物基塑料成为解决塑料污染、缓解碳排放问题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发展生态环境友好材料,成为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前沿研究热点。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命遗传物质,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高分子。据统计,地球目前DNA总储量约为500亿公吨。如果将其中的小部分DNA转化为DNA塑料,理论上可以有效缓解日益增长的塑料使用需求。

仰大勇教授团队据此开发了低温加工DNA生物塑料的新方法,制备了一种在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理过程中均与环境相兼容的新型DNA生物塑料。“这种塑料的原材料包括天然DNA和离聚物,均来源于生物可再生资源。”仰大勇介绍,与石油基塑料熔融加工策略相比,这种新型DNA塑料的加工能耗仅不到5%。新型DNA塑料还可以通过无损回收策略制成新的塑料制品使用,也可以在DNA酶作用下实现可控降解。

据仰大勇教授介绍,现有的工业化设备可以快速地从植物、藻类和细菌中大量提取生物质DNA,利用这些设备可以实现DNA年产量达数十万公吨,新型DNA塑料有巨大的量产化潜力。同时,这种塑料可折叠性和低温稳定性优异,可加工成多腔室微结构,有望在生物传感、药物递送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石油石化研究院何盛宝院长表示,中国石油把“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为实现建设“低碳能源生态圈”的目标,研究院成立了氢能、生物化工和新材料研究所,旨在探索颠覆性的新能源新材料,以应对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和日益严峻的环境能源危机。“我们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的DNA可持续生物塑料是该领域的创新性成果之一,对于构建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科技网]

用户头像

作者:张小鱼

总阅读量 3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