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共同探索以质谱技术破解新冠病毒相关的检测难题——CAIA质谱仪器评议专题技术交流会顺利召开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1/10/11 09:19:08
导读: 质谱仪器评议活动构建了国内外仪器与技术的一个交流平台,为质谱业内的仪器研发者、应用者以及仪器厂商跟踪国内外质谱仪器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为国家科学仪器技术发展决策提供了一定参考。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9月27-29日,BCEIA2021(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于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展会期间,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仪器评议委员会主办的分析测试仪器与评议活动顺利举办。作为本次评议活动的一部分,质谱仪器评议专题技术交流会在28日下午召开。

过去一年来,由于新冠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使得新冠病毒检测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国内外科学工作者为此开展了大量应急检测技术相关研究工作,我国质谱研发与生产厂家在疫情之初也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具有较大影响的科技论文,推出了具有新冠病毒检测功能的质谱仪器。基于此,本次技术交流会围绕“质谱技术在新冠病毒检测相关问题中的作用”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和互动,共同探索以质谱技术破解新冠病毒检测相关的技术难题。

本次技术交流会由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魏开华研究员主持,中国农业大学李重九教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丽萍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史权教授、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国家钢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胡净宇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

魏开华2.jpg

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魏开华研究员 主持技术交流会

互动.jpg

技术交流会互动现场

高靖娴.jpg

报告题目《呼气分析快速筛查COVID-19》

报告人:苏州盖世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高婧娴

呼气分析作为一种POCT技术,突破了临床实验室定点检测的局限,加快了筛查速度,还能够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和被检人员的人身安全,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为此,海能集团国外研究团队分别在英国爱丁堡和德国多特蒙德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临床可行性研究,发现了COVID-19患者呼出气中存在特异性VOCs,在鉴别COVID-19和其他患者上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为呼气快速筛查COVID-19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国内团队也开展了小规模临床探索性研究。

李雪.jpg

报告题目《基于高分辨质谱的呼气实时分析方法在流感快速筛查的初步应用》

报告人: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 李雪博士

报告主要介绍了李雪团队将二次电喷雾高分辨质谱(SESI-HRMS)技术应用于流感小鼠的呼吸分析,建立了流感小鼠呼气实时分析的临床筛查模型,并通过代谢通路分析,发现改变特征性代谢产物的5个主要代谢通路。

马庆伟.jpg

报告题目《血清免疫指纹谱快速检测新冠患者》

报告人: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马庆伟博士

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仍在继续,严重威胁着全球公众健康。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免疫分析的检测方法存在假阴性和诊断延迟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高准确度、快速高通量的新冠肺炎检测方法并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基于此,重庆市人民医院、复旦大学和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等单位的研究团队与毅新博创联合发展了一种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质谱多肽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尝试进行高效新冠肺炎检测。

报告介绍了研究人员建立的一种使用MALDI-TOF-MS及其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AI)分析方法,并用于检测鼻拭子中新冠病毒的检测,从总共362个不同类型样品中获得了质谱指纹图。在另外一项研究中,新冠肺炎患者血清的取样时间从症状出现起3至28天不等,涵盖了相对较长的疾病进展期。所研究的对照组由近一半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非新冠肺炎患者(共73例)、33例结核病患者和46例健康人组成。从具有相似症状的新冠肺炎患者和非新冠肺炎患者中筛查真正的新冠肺炎患者,一直是新冠诊断的难题,意义重大。本项研究中样本的疾病进程较长、对照组样本多样化,初步显示本方法在新冠肺炎患者快速筛查中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

周晓光.jpg

报告题目《生物质谱病原微生物分型检测》

报告人: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周晓光博士

报告介绍了融智生物利用自研的QuanSNP核酸质谱系统检测新冠病毒相关的研究进展。其基于QuanSNP系统,研发了新冠突变株的联合检测应用,可以检测英国突变株、南非突变株以及P.1突变株。

对于不断涌现的新冠变异株,国内外也仍需持续监测以及流行病学的追踪溯源。目前主要依赖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病毒检测和鉴定,但基因测序的时间往往较长,数据分析复杂。对于已知突变点的变异毒株,可以利用核酸质谱系统直接进行病毒SNP位点分型鉴定。本项研究的方法被多家国内科研机构试用,初步显示优异的应用前景。

马龙华-报告.jpg

报告题目《生物质谱大分子检测》

报告人: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马龙华博士

报告介绍了Ebio  Reader3700系统应用于微生物检测以及配合不同生物芯片可应用于蛋白质和核酸的检测分析,并利用该技术分析检测了新冠病毒的相关研究进展。报告人提出,下一代微生物质谱可望向“质谱+AI”方向发展,给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鑫汇.jpg

报告题目《MALDI-TOF MS在病原体检测方面的应用》

报告人:北京鑫汇普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刘利勤

鑫汇普瑞科技是一家集数据处理、软件研发、微生物检测及基因检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基于MALDI-TOF质谱分析技术的MicroID微生物检测平台及图谱数据库。

本次交流会最后,魏开华研究员对上述报告进行了技术性点评,讲解了质谱与新冠检测相关的“五个层次”,提出了几个临床质谱发展的共性问题,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讨论。总之,质谱仪器评议活动构建了国内外仪器与技术的一个交流平台,为质谱业内的仪器研发者、应用者以及仪器厂商跟踪国内外质谱仪器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为国家科学仪器技术发展决策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关仪器与技术,请点击: #生物质谱/MALDI-TOF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ONE

总阅读量 20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