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案例解读|基于朊病毒的肽阵列绘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0/11/10 09:57:12

案例解读|基于朊病毒的肽阵列绘制






背景解读






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原的一个叫Fore的部落还处在原始社会,他们一直沿袭着一种宗教性食尸习惯,所以我们也成功的入侵当地人的机体系统,几年后或者有的更久,食尸者中不少人会便出现了病症,抽搐,关节严重弯曲,后躯萎缩摇摆,而后发展成失语直至完全不能运动,不出一年被染者全部死亡。


1996年那年春天,在英国迅速蔓延的“疯牛病”,一时间人们“谈牛色变“,英国的农场主将病死的牛制成“牛肉骨粉”(动物内脏制成的饲料)饲养原本吃植物的菜牛,也随着被变异而大范围的传播,而那些食用被疯牛病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的人,有可能染上致命的克罗伊茨费尔德雅各布氏症(简称克-雅氏症),也就是所说的,人患上了“疯牛病”,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出现痴呆或神经错乱,视觉模糊,平衡障碍,肌肉收缩等,病人便会“羊瘙痒症”:因精神错乱而死亡。其实,致病的原因便是因为我沿着脊椎潜入了大脑中,使脑部出现海绵状空洞,才引发了后来的一切。







关于阮病毒






朊病毒与常规病毒一样,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但它比已知的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约3050nm);电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且不呈现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朊病毒对人类的威胁是可以导致人类和家畜患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不治而亡。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朊病毒病和艾滋病并立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顽疾。

朊病毒(prion virus)严格来说不是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它的复制方式是(尚未明确):1.“模板学说”:在特殊情况下,SCPrP可作为模板,在特定酶参与下,降低转化所需能量,并催化CPrP转变为SCPrP2型,形成二聚体,二聚体又会解离。2.“种子学说”:朊病毒(SCPrP型蛋白)接触到了生物体内正常的CPrP蛋白,导致C型的变成了SC型。


朊病毒蛋白PrPC空间结构螺旋为主,溶解度高,PrPSC空间结构折叠为主,溶解度低,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

朊病毒蛋白(PRION)是生物体正常基因编码的产物,本不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但是遗传突变可以产生传染型朊病毒,可以将正常的朊病毒异构为传染型朊病毒,其因为结构特殊,无法被细胞内溶酶体中的蛋白酶分解,而在溶酶体中大量积累,涨破溶酶体,使其中的蛋白酶流出而对细胞造成破坏,使神经细胞大量死亡而产生海绵状空洞。疯牛病、羊瘙痒症、库鲁病都是由朊病毒引起。

归根结底,朊粒是正常寄主的PrP基因编码的正常蛋白质PrP^c的异构体PrP^sc,它不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不能自我复制,只是感染动物体内正常的PrP^c,导致动物患病。中心法则的正确性无可置疑。





方法原理






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活细胞中大多数(不是全部)生物过程的基础。因此,采用现有技术或开发新技术来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阐明哪些氨基酸序列对这些相互作用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新的见解反过来可能导致对疾病潜在过程的更好理解,并可能为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基础。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通常用于确定朊病毒特异性抗体表位的羊朊病毒蛋白基肽阵列的新用途,并展望这将产生关于其PrP部分与羊朊蛋白衍生线性肽之间相互作用位点的信息。

肽阵列的这种适应性应用表明,通过培养绵羊(ARQPrPC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的成熟部分,PrP部分与绵羊朊病毒衍生肽之间发生了结合,并表明单个PrP分子之间可能发生一些特定的自相互作用;在此说明肽阵列的这种适应性应用是进一步明确哪些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参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可行方法。

中心法则及其补充内容告诉了我们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 DNA的复制,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DNA→DNA

  • DNA的转录,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DNA→RNA

  • 翻译,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RNA→蛋白质;

  • RNA的复制,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RNA→RNA

  • RNA的逆转录,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RNA→DNA

  • 蛋白质的复制,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由蛋白质→蛋白质。

但是究竟在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应该包含其6点内容中的几种呢?不同类型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也有所差异。






实验方法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或朊病毒疾病的常见事件是宿主编码的蛋白酶敏感细胞朊病毒蛋白(PrPC)转化为朊病毒蛋白(PrP)的羊瘙痒相关蛋白酶抵抗亚型(PrPSc)的菌株依赖性等位型。PrPSc的形成是一个翻译后的过程,包括将宿主编码的朊病毒蛋白(PrPC)重新折叠(转换)为部分蛋白酶抗性形式(PrPSc)(1)。

 这些过程由PrP结构的相似性和应变依赖性变化决定(2-11)。PrP分子之间的选择性自相互作用是这些过程发生的可能的基础,可能受到chaper-one分子的影响;然而,这些过程背后的机制还远未被了解。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个肽阵列的利用,该肽阵列系统地覆盖了细胞朊病毒蛋白的整个成熟部分,以阐明涉及PrPC12)自身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域。为此,利用重组羊PrPC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PrP)构建了羊PrP肽阵列。

朊病毒肽阵列的基本设置。成熟的PrP-ORF(不包括N-C-端信号序列)被分成15mer重叠肽,形成一个网格,每个孔中的氨基酸序列都移动了一个氨基酸。

基于ELISA的肽阵列分析检测原理。(A)用于确定抗体表位的肽阵列的标准检测装置;(B)本研究中用于测定肽-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替代装置。






实验结果






PrPC二级结构和抗体表位与肽阵列结合模式和Kyte–Doolight亲水性图的概述。PrPC示意图,显示信号序列、b-片(S1S2)、a-螺旋(H1H2H3)、二硫桥位点(S-S)和糖基化位点(CHO)。PrP序列与Kyte-Doolittle亲水性图(折线图;阴性为疏水性,阳性为亲水性)以及与绵羊朊病毒肽阵列的相对结合模式(柱状图)。






方法解读





抗原表位定位是鉴定,表征抗体,抗原和其他蛋白质结合位点的关键过程。 

该信息使科学家能够开发出针对各种病毒病原体的新型疗法和疫苗,同时也是了解抗体如何针对不同条件(包括细胞毒素,过敏原,神经元或炎性反应)产生的有效方法。 

然而,由于蛋白质和肽结构的复杂性,抗原表位的鉴定和定位可能很困难。当前的抗原表位定位方法,包括X射线共晶体学,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和定点诱变作图,可能会非常耗时且昂贵。 

为了提高效率,Aurora开发了一种灵活的自动化肽微阵列工作站,以促进诸如抗原表位定位的过程。

原文:欧罗拉公众号

编辑:市场部

图片来源:文献,网络(如有翻译疑问或咨询,留言联系。)

参考文献:

Marina Cretich, Marcella Chiari, Cretich,等. Peptide microarrays:methods and protocols[M]. Springer, 2009.


[来源:加拿大欧罗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logo
欧罗拉生物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