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矿物油分析国际研讨会线上开幕倒计时,更多精彩等您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0/08/17 13:33:43
导读: “矿物油分析国际研讨会”将于2020年9月15日与16日下午召开。本次会议将针对近年来公众广泛关注的矿物油污染食品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矿物油分析国际研讨会”将于2020915日与16日下午在ZOOM线上平台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矿物油分析领域最活跃的专家学者和重点企业,针对近年来公众广泛关注的矿物油污染食品的问题,就矿物油的分析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讨论,共同推动矿物油分析检测工作的创新发展,增强对食品中矿物油污染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加强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以及相关技术的接轨。

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本次会议,这里有最热点的话题,最前沿的技术,最精彩的分享,欢迎您的莅临。

会议议程

时间

报告人

单位

报告题目

2020年9月15日

14:00-14:10

刘清珺副院长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领导致辞

2020年9月15日

14:10-14:40

曹文明博士

丰益全球研发中心

食用油中矿物油污染物的离线与在线检测方案及其应用

2020年9月15日

14:40-15:10

熊志傑经理

日清全球研发中心

食用油中MOSH/MOAH分析的现状与挑战

2020年9月15日

15:10-15:40

卢格·布鲁尔博士

德国MRI研究所

德国在食用油中MOSH/MOAH分析方法改进方面的最新进展

2020年9月15日

15:40-16:10

汪龙飞博士

雀巢(中国)食品安全研究所

LC-GC-FID分析矿物油的良好实践

2020年9月15日

16:10-16:40

隋海霞博士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我国0-6个月婴儿矿物油的风险评估

2020年9月15日

16:40-17:00

武彦文博士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混合溶剂提取法测定奶粉中的总矿物油


2020年9月16日

14:00-14:30

托马斯·古德博士

瑞士质量检测服务公司(SQTS)

矿物油检测的差距与机遇——方法比较

2020年9月16日14:30-15:00

苏珊·库恩博士

德国柏林基尔霍夫研究所 (IKB)

矿物油分析的挑战

2020年9月16日15:00-15:30

席琳·莱西厄博士

法国达能集团

从行业的角度看矿物油分析面临的挑战

2020年9月16日15:30-16:00

钟怀宁研究员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食品接触材料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

基于GC×GC的婴幼儿奶粉中MOSH&MOAH测定及可能来源

2020年9月16日16:00-16:30

毛鲁斯·比德曼博士

瑞士苏黎世州官方食品控制局

全面的二维GC×GC-FID / MS用于MOSH和MOAH组分的表征以及3-7环MOAH的定量

2020年9月16日16:30-17:00

安德烈亚斯·布鲁奇曼博士

德国AS仪器公司

MOSH/MOAH样品净化和数据分析自动化程序的新进展

 

嘉宾简介

刘清.jpg

刘清珺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清华大学力学博士。2003年从新加坡留学归国。同时担任北京市计算中心书记,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北京分析测试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防伪协会常务理事、技术专家,北京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科学工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等职务。长期从事科技开发和科研业务管理工作,承担过2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科学仪器装备重大专项项目。

曹文明.jpg

曹文明

博士,丰益全球研发中心研究员。现任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质量控制重点监管办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食品真实性与可追溯性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主任、江南大学食品科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上海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国家科技专家数据库专家。南京大学学士、硕士,江南大学石油化学与工程博士。曹老师在上海市食品科学研究院科研工作10年,担任上海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两会主任。从事食品分析技术研发及配套服务、油脂化学及标准化技术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标准和10多项省部级资助科研项目,获中国粮油科技奖获上海市标准化促进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等。

熊志.png

熊志

熊志傑于2010年获得东京农业技术大学的农业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了日清集团,一直从事油脂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他与同事成功地将一种新的食用油产品实现商业化,同时获得了该油脂加工技术的专利。2015年,他调任至马来西亚的日清全球研发中心。现任分析与专利部经理,从事油脂成分分析和食品污染物分析。

卢格.jpg

卢格.布鲁尔

德国明斯特大学食品化学博士,科学家。1993年进入德国联邦营养与食品研究所,在位于德特莫尔德的马克斯·鲁伯纳研究所担任科学家。布鲁尔博士的研究领域涉及油脂中营养成分与污染物分析,冷榨油脂的质量标准制定等;他参与了多个国际项目,是德国油脂分析程序标准化委员会主席与德国脂肪科学学会成员。

汪龙.jpg

汪龙飞

汪龙飞是雀巢食品安全研究所(中国)的化学分析科学家,他于2008年加入雀巢,担任食品科学部的化学分析工程师。随后,他调到雀巢食品安全研究所,领导研发高分辨率质谱仪平台,用于筛选兽药、食品原料中的农药和食品接触材料中的NIAS等污染物。

隋.jpg

隋海霞

博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研究,重点开展食品中化学物的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评估技术以及模型构建的研究。负责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风险评估。构建了化学物累积暴露评估和集聚暴露评估模型,主持撰写了毒理学关注阈值法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指南、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估指南等技术文件。主持完成/开展了塑化剂、双酚A、矿物油等多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优先评估项目。现任第二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产品分委会委员、第二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相关产品分委会委员、AOAC中国分部第一届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ISO/TC52薄壁金属容器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彦文.jpg

武彦文

博士,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分析检测方法开发,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多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件,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项,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粮油学会等行业协会、学会及北京市科研院级奖项6项。

托马斯.jpg

托马斯.古德

Thomas Gude是瑞士SQTS的副主管。他在德国柏林学习食品化学,在柏林联邦卫生局(Federal Health ServiceBerlin)获得兽药领域的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欧盟一家参比实验室工作,在制药和化学领域具有10余年的研究和质量管理经验。他在SQTS工作17年,负责食品和非食品检测实验室。此外,Tude还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数家机构和大学授课。

苏珊.jpg

苏珊.库恩

Susanne Kühn拥有环境与分析化学博士学位,专长是分离科学中的高级分析技术,在德国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BAM)担任科学助理。自2017年起,她一直担任柏林基尔霍夫研究所(IKB)的实验室主管,研究方向是食品中的矿物油污染物分析。

席琳.jpg

席琳.莱西厄

维也纳自然资源和生命科学大学的分析化学博士,达能食品安全分析治理团队的负责人。拥有超过15年在分析化学经验,在分析残留物和污染物方面经验丰富,尤其专注于质谱分析。

钟.jpg

钟怀宁

第二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海关总署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委会塑料、纸制品分委会委员、暨南大学包装工程硕士生导师等。从事食品接触材料迁移检测和安全评估工作已有20年;曾于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欧州Joint Research Center食品接触材料基准实验室学习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接触材料污染物迁移分析,矿物油污染解析,以及再生包装材料安全评估;主持和参与制定二十几项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国家标准和SN标准;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在TalantaFood Packag.Shelf Life等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60余篇论文;同时还当选第一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接触材料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生命学会欧洲(ILSI EU)食品接触材料科学委员会委员、《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委等。积极通过科学交流来推动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研究和管理工作。

毛鲁斯.jpg

毛鲁斯.比德曼

Maurus Biedermann是瑞士苏黎世州官方食品控制局的化学分析师和实验室负责人。他在食品分析方面有30年的经验,主要使用在线联用LC-GCGC-MS和全面的二维GCxGC进行痕量分析,致力于气相色谱的大体积柱上进样和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的研发。Maurus和他的同事开发了橄榄油掺假检测方法,他研究了油炸过程中丙烯酰胺形成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油炸条件.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分析食物接触材料迁移的综合分析。Maurus在欧洲和亚洲教授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进样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应用课程。

安德烈.jpg

安德烈亚斯.布鲁奇曼

毕业于波鸿鲁尔大学(University of Bochum),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1992年进入德国AS公司,先后担任LIMS系统、热裂解系统、色谱和自动化等业务的产品经理与部门主管,目前是AS公司的股东、总裁与董事。


指导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承办单位     北京市食品安全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协办单位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

       上海仪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会议时间:2020915日和16日下午14:00-17:00

会议形式:ZOOM线上会议平台

会议语言:中英文(配字幕

 

报名方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参会调查问卷并报名

   

会议.png

                                  

报名成功后,会务组将向您发送确认邮件并邀请您加入会议交流群。观看链接将在会议开始前2天内在交流群公布。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毛豆豆

总阅读量 80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