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成都学校问题食堂事件,引人深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9/03/21 11:40:25
导读: 前几天,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问题再次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小编再此给大家重点讲解黄曲霉毒素。

  前几天,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食品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尽管最后公安机关调查发现食品照片均为“摆拍”,但根据成都温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官方微博发出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食材风险监测结果的通报中显示,粉条经检验,有霉斑,不合格。这次事件中小编发现在相关机构发出第一批次检验报告后,部分学生家长提出要增加检测项目,这其中包括黄曲霉素的检验。而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蒲旭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肉饼本身不需要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但考虑到公众的疑虑,我们对肉饼也增加了这些检测项目。”

  关于黄曲霉毒素,小编有话要说~~~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

  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薄层分析法(TLC)、液相色谱法(HPLC)、荧光光度法(IA C/S FB)等等。

  薄层分析法(TLC),是检测黄曲霉素最为经典的方法,也是以前最为常用的方法。TLC法设备简单,检测费用低,但操作繁琐、费时,萃取和净化效果不理想,灵敏度差。

  液相色谱法(HPL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添加柱后衍生系统分离,再用荧光检测器测定。该法能准确地分离不同种类的黄曲霉素(例如:AFB1、AFB2、AFG1和AFM1等),检测速度快且定性与定量准确。

  荧光光度法(IA C/S FB),也是一种常用的国标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各种黄曲霉素的荧光特性差异用荧光光度计测定试样中黄曲霉素的含量。

  该方法对检测人员身体健康无危害,检测速度迅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大量试样检测,且定量准确,但检测费用较高,需要配置专用设备,且不能对单一的毒素进行检测。

  除了上述检测方法外,还有诸如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仪等专门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仪器。该仪器适用于食药监局、卫生监督部门、农业部门、检验检疫部门、食品生产企业等单位部门对食品中的不安全指标进行监测使用,可以有效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最后,小编想说,食品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始终是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不能因此造假煽动群众,触犯法律。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黄曲霉毒素
用户头像

作者:陈勋

总阅读量 4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