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组计划启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7/12/21 10:24:30
导读: 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人体与环境健康的微生物组共性技术研究”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组计划”启动会在京举行。这个斥资3000万元的计划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牵头,整合了包括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昆明动物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及协和医院等14家中科院内外单位共同参与。

  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人体与环境健康的微生物组共性技术研究”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组计划”启动会在京举行。这个斥资3000万元的计划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牵头,整合了包括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昆明动物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及协和医院等14家中科院内外单位共同参与。

  当前,微生物组研究正成为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前沿阵地。美、加、日、法等国纷纷部署微生物组研究国家计划。我国在微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多样性、人群多元化、中草药医疗健康等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但尚未有统筹布局研究计划和项目。为此,与会专家对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这一领域内的先行项目非常激动。

  “按照国家和老百姓的需求方向去做,这是计划的特色。”该计划总负责人、微生物所所长刘双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据介绍,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下设了5个课题,分别聚焦研究人体肠道微生物组、家养动物肠道微生物组、活性污泥微生物组的功能网络解析与调节机制,创建微生物组功能解析技术与计算方法学,以及建设中国微生物组数据库与资源库。

  微生物组是指一个特定环境或者生态体系中全部微生物及其遗传信息的总和。相关研究蕴含着解决健康、环境等问题的关键技术,具有重大科学和应用意义。该计划咨询专家、中科院院士赵国屏指出:“目前,很多研究如肠道微生物组研究主要聚焦微生物组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新计划的一个难点和突破点将是了解相当一部分微生物组之间的功能性因果关系。”

  这个为期两年的项目寄托了领域专家的期望。专家表示,它将淬炼一支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微生物组研究团队,凝练出一批先进的微生物组研究成果、技术和方法,为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诞生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推动我国在全球微生物组研究的竞争中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

[来源:科学网]

用户头像

作者:tonglk

总阅读量 5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