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长春顺利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7/09/08 18:16:59
导读: 为进一步推动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2017年8月16—17日,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华天大酒店隆重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2017年8月16—17日,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华天大酒店隆重召开。现场高朋满座、气氛热烈,共计有1200余名参会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

  本届会议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与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华美食品学会(CAFS)共同主办,并得到了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I)及多位国际食品领域著名SCI期刊主编的大力支持。

  开幕式上,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王守伟院长作了精彩的开幕辞,感谢大家对本届会议的大力支持,并期待此次国际研讨会能够让食品行业海内外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相互结识、深入了解沟通。吉林大学常务副书记蔡莉教授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光临吉林大学,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王喆巡视员作为特邀嘉宾作了重要发言,他衷心希望这个学术平台能不断发展壮大,为推动我国食品科研进步和国际食品交流做出新的贡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化妆品评审中心樊红平副主任呼吁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关注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接下来,各位领导为八名《食品科学》和《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编委会新增的委员现场颁发了聘书。

  此次论坛发言学者均为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爱尔兰、埃及、韩国等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台湾大学、台北医学大学、高雄医学大学、台湾中兴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上海出入境检验检验局等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共有127人,为历年发言人数之最。其中,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5名,国际行业学会如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华美食品学会、国际运动与营养学会、国际营养与功能食品学会4名主席全部出席会议,《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等英文刊主编副主编22名到场,汇集了国内外食品行业最权威的学术专家,他们详细汇报了各专业领域技术进步的情况、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

  本届国际研讨会报告的题目紧紧围绕国际食品营养和人类健康发展前沿,涉及到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与免疫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蛋品加工及营养功能、食品微生物及分子生物学、食品加工新技术等反面。根据不同的主题,两天内安排了12场专题报告,主题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基础理论研究,也有新型食品研发,特别是很多原创性科学成果也借这个平台进行了发布。博得了与会代表的种种好评。

  此次国际研讨会受到了食品界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每年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学术会议,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已经成为了食品行业的专家学者们分享科研心得、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拓展人脉的最佳渠道。今后,《食品科学》将会更加努力,专注于促进食品行业科技的发展,力求创新突破,创造更好的成绩。

  文/袁艺、张睿梅

  图1 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现场

  图2 赵燕副院长担任开幕式主持人

  图3 王守伟院长致开幕词

  图4 王守伟院长和王喆巡视员为《食品科学》编委会新增委员颁发聘书


[来源:《食品科学》杂志]

标签: 食品科学
用户头像

作者:WEI

总阅读量 10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