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论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7/03/22 10:34:05
导读: 3月16日,由成都理工大学申报的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顺利通过环保部专家组论证。

  3月16日,由成都理工大学申报的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顺利通过环保部专家组论证。此次专家组由中国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席北斗研究员,清华大学李广贺教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刘庆研究员,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吴艳宏研究员,环保部土壤司土壤环境管理处调研员李义,四川省环保厅副巡视员姚东升,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钱俊研究员,四川大学蒋文举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刘丹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邓仕槐教授组成。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林玉锁研究员任组长。

  论证会前,专家组成员实地考察了成都理工大学水土污染协同控制实验中心、环境地球化学实验中心、环境功能材料实验中心。

  

 实地考察1

 

  实地考察2

  论证会上,校长倪师军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介绍了学校“双一流”建设情况。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论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机会,能够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促进成都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为国家和四川的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证会现场1  

 

  论证会现场2

  在听取拟建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教授的汇报后,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组表示,该实验室定位准确,符合环境保护领域的学科发展趋势,研究重点和建设目标明确。最后,专家组达成一致意见,“该实验室建设计划合理、可行,一致同意通过可行性论证”。

  

  许强教授汇报实验室建设计划

  据了解,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主要针对我国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技术瓶颈,进一步揭示其污染成因、环境风险及保护与修复机理,构建土壤和地下水保护和修复技术体系和管理技术体系,为保障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提供科技支撑,为国家尤其是西南地区污染场地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环保部科技司科技发展处处长禹军,四川省环保厅科技标准与产业发展处副处长谭驰,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助理谷建国以及校办、科技处、研究生院、实验室与装备处、地球科学学院、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参加了论证会。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 ]

用户头像

作者:Yanan

总阅读量 13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