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08/14 15:03:47
导读: 毒性及健康危害性:表述化学毒物作用于生物体引起生理功能或正常结构的病理改变方面的性能.

  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表述化学毒物作用于生物体引起生理功能或正常结构的病理改变方面的性能,包括以下项目:

  (1)接触限值:有关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和接触限值的概念。

  ①最高容许浓度:指生产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在长期分次的有代表的采样测定中,均不应超过的数值,以保证劳动者在经常的生产或工作中不致发生急性和慢性职业危害。

  ②阈限值:这是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工作者讲座会(ACGIH)所制订,对大多数毒物是指在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内所接触的平均浓度限值,故此值可容许在一定限度内有波动范围。

  ③容许接触水平(PEL):这是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颁布的接触限值,按有害物质的作用特点分别规定上限值和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值(TWA)。上限值指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值是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在此浓度下反复接触对几乎全部工人都不致产生不良效应。

  (2)侵入途径:指化学毒物侵入机体引起伤害的途径。主要分为三种途径,吸入、食入和经皮肤吸收。

  (3)毒性:是指毒物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它总是同进入体内的量相联系的,当评价毒性时,应将危害性和危险度两者区别。危害性表示某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机体损伤的可能性;而后者则表示接触某种物质出现不良作用的预期频率。

  毒性计算所用的单位一般以化学物质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毒性反应所需的剂量表示,常用指标有以下几种。

  ①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②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此值是将动物实验所得的数据经统计处理而得。

  ③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即全组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剂量或浓度。

  ④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

 

 

毒性分级

大鼠一次经口LD50(mg/kg)

6只大鼠服入4h死亡24只的浓度(ppm)

兔涂皮时LD50

(mg/kg)

对人可能致死量

(g/kg)

总量(g) (60kg体重)

剧  毒

1

10

5

0.05

0.1

高  毒

1-

10-

5-

0.05-

3

中等毒

50-

100-

44-

0.5-

30

低  毒

500-

1000-

350-

5-

250

微  毒

5000-

1000-

2180-

15

1000

  (4)健康危害:简要描述化学毒物对人体毒作用的机理和中毒表现。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张岩

总阅读量 18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