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网友热议卷烟项目参评科技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2/04/13 09:02:03

  科学网网友、华南农业大学学生杨旭健:

  烟草制品的存在就是对人民的一种荼毒,以国家的名义向人民销售和毒品只有一步之遥的商品并牟取暴利,是对国家形象以及政府形象的极大抹黑。

  烟草行业虽然不可能一夜之间消失,但国家应该把它定位于夕阳产业,逐步减小规模。遗憾的是,这次申报科技奖我看出的是把它做大的信号。

  科学网网友、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

  我是坚决抵制抽烟的人,尽可能在我活动的场所劝说抽烟的人禁烟。政府不能因为只考虑烟草业的巨大利益而忽视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这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

  科学网网友、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梁清华:

  坚决反对卷烟技术入选科技奖。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常识。吸烟不仅仅影响吸烟者本人的健康,还会造成“二手烟”、“三手烟”,真正受害的是全人类的健康,也会有动物的健康。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防止生活环境的恶化,坚决抵制卷烟技术入选科技奖。

  科学网网友、银川市第九中学教师马亚鹏:

  作为普通的中学物理老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科学观、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教育的责任,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授予,的确让我无所适从。坚决抵制卷烟技术入选科技奖,营造绿色和谐发展的科技环境,营造优良的科学教育外部环境。

  科学网网友、北京保护健康协会会长张熙增:

  烟草业利用科技奖项欺骗公众,扩大烟草销售的活动愈演愈烈。恳请科技部制定政策,明确这类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人民健康、破坏环境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不得申请国家和地方的奖项。

  科学网网友、中国疾控中心专家金水高:

  这是明显与国际控烟的大潮流相悖,挑战我国签字并生效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置我国政府于不仁不义之地。如此下去,我国的烟草控制何时才能见成效?

  呼吁大家来抵制“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研究入选国家科技进步奖候选名单。

  科学网网友、四川绵阳卷烟厂高工郑义:

  虽然我在烟厂工作,但我坚决支持禁烟。多年来,作为一名烟草行业从业人员,我亲身体会到,国家这么多年根本没有真正开展禁烟活动,反而还想尽各种办法和手段大力提高卷烟产量,尽可能多地向中国消费者推销卷烟。

  科学网网友、湖南株洲县编办邓日红: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WHO)陈冯富珍在香港特别点名批评中国的控烟工作落后,现在看来,这批评的声音是太小了、太少了!外国人批评,中国官方无所谓!只有中国人自己联合起来形成控烟共识,并不断督促官方加快控烟步伐,国人的健康才有出路!

  科学网网友、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医生麦锦城:

  本人长期从事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深知烟草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因此强烈反对卷烟技术入选科技奖。政府应履行承诺,加大控烟力度,保障人民的健康权利。

  腾讯网友心灵有约:

  这是一定要制止的事情,虽然不知此次遏制的效果如何,但最起码很明确地说明了老百姓对健康的重视、对保护环境的重视、对社会正义的重视,接下来就要看政府对这个事件的重视程度和态度,以及其价值取向了。

  腾讯网友执子之手:

  我认为卷烟技术是否该获科技进步奖,要从社会利益的角度考虑,是否已经有了事实证明,这项卷烟技术进步后给社会的烟民以及家庭带来了好的效果,如果有,那么就可以参与竞选,如果没有,那就不行。

  腾讯网友眸上觞心上泪:

  我支持院士们的做法。虽然说烟可以给我们国家创造利益,但是反过来想一想,一天我们国家抽烟又要死多少人?一天300多啊!300多!一年365天……总之我不会支持卷烟技术参评科技奖。

  新浪网友shuhaihuang:

  多年前,中国政府就签订了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协议,向世界庄严承诺遵照协议有关条款开展控烟工作。在西方国家,烟草降焦减害等技术的研发都是烟草企业赞助的项目。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履行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不应用财政经费资助烟草技术的研发,更不应奖励这些研发成果。

  新浪网友为民曰之:

  像这种害人的技术根本就不应有资格进入候选名单,要坚决拒之门外,还等什么层层审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卷烟
用户头像

作者:叶子

总阅读量 691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