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初评 1131个项目入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1/06/12 18:35:22

  6月11日消息 2011年度中国国家科技奖评选进入初评阶段。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131个项目入围。今年国家科技奖获奖数目仍将按照往年标准实行,获奖总数将保持在400项以下。个人奖方面,今年共推荐最高科学技术奖侯选人11人,最终获得者将不超过2人。

  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有怎样的制度设计?2011年度推荐和评审工作进展如何?怎样最大限度保证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611日,奖励办主任邹大挺就上述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118个推荐单位均进行公示

  记者: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实行推荐制,在“把好推荐关”方面2011年有哪些新举措?

  邹大挺:我们明确推荐单位和推荐专家是推荐项目(人)真实性的第一责任主体。各推荐单位必须建立推荐公示制度,加强审查把关。

  国家科技奖有两种推荐方式,一是由省市、国务院部门和解放军各总部,以及经科技部认定的学会、协会等单位推荐;二是由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或3名以上院士联名推荐。在原有的推荐单位、专家对报奖材料真实性进行审查的基础上,2011年增加了推荐公示和推荐单位的推荐材料报经省部级领导机关或主管领导、法人代表审批两方面工作。

  今年118个推荐单位,推荐前全部进行了推荐公示。

  ■今年评审工作正处于初评阶段

  记者:截至目前,2011年度的评审工作进展如何?

  邹大挺:今年的评审工作正处于初评阶段。共受理推荐最高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人选25人,三大奖项目1151项。经填写材料的合规性审查,发现有20个推荐项目因成果完成不满三年、重复报奖等原因,未通过形式审查,不予受理。3月22日,奖励办对正式受理的国家三大奖项目进行了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根据奖种特点增加公告内容。在原来只公布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推荐单位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自然科学奖增加主要学术代表作、主要完成人贡献,技术发明奖增加拥有授权的知识产权情况,科技进步奖增加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对学术造假零容忍

  记者:奖励办如何对待学术造假?如何处理异议?

  邹大挺:奖励办对学术造假零容忍,查实存在学术造假的,最高惩罚就是取消评审资格。对于已经得奖的,不管今年得的奖,还是十年前得的奖,只要有证据表明确实造假就会被无限期追究。

  奖励办将进一步探讨加强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办法,研究国家科技奖励宏观政策层面的问题。如国家科技奖励的数量布局和指标分配办法、评审专家队伍基础建设、科学合理设立评审组和遴选专家机制等。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意见,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时机成熟时,会及时向社会通报。

  ■严防评委名单泄露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邹大挺还透露,今年采取五大措施,严防评委名单泄露,最大限度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这五项措施一是实行专人管理,评审阶段封存工作人员个人移动电话。二是压缩评委通知时间,确定并通知评委开会的时间从10天缩短为5天。三是报到由专人负责,试点评委代码报到制度,评委签到表里只登记唯一代码,不登记姓名。四是评委手机会议时段实行集中管理,会场屏蔽手机信号。五是增加评委与工作人员的相互评价机制。

  根据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个奖种。每年评审一次。

  目前,国家科技奖有120余个推荐机构,4万多名评审专家。

[来源:北京青年报]

标签: 科技奖励
用户头像

作者:刘玉兰

总阅读量 53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