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国内首台循环制备液相色谱LC-92NEXT落户北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1/03/16 16:11:43

  2010年金秋时节,北京大学化学院(以下简称“北大”)与日本分析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JAI”)的全方位合作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在四年的合作过程中,位于双方合作实验室中的JAI循环制备液相色谱为北大的各位老师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催生出众多科研硕果。出于对我司设备的青睐,在JAI刚刚推出新型循环制备液相色谱LC-92NEXT系列一个月后,北大化学院用户就决定引进一台新设备作为其实验手段的有效补充,并成为JAI该产品在国内的首家用户。

  

  购买该设备的老师自合作实验室成立以来,一直使用JAI的循环制备液相色谱来分离纯化样品。但合作实验室内仪器属于公用设备,每次进行试验都需要提前预约,且我司设备又是各位老师纯化样品的必须手段,往往需要排队才能使用。随着样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该用户决定为其实验室购置一台专属的仪器。凭借双方多年的合作以及信赖,该用户选择了JAI最新推出的LC-9210NEXT型,成为了该型号在国内的首位用户。

  LC-92NEXT系列是JAI继LC-91NEXT系列之后推出的新产品。自此,JAI的LC-91&92系列都升级为NEXT系列。

  LC-92NEXT系列详情请见: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722/C15189.htm

  NEXT系列较之老型号有如下新的亮点:

  1 JAI专利设备“防逆流系统”作为标配加入仪器

  由于对循环色谱市场的觊觎并且对循环色谱没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某些国内外厂家在其原有的设备上加装了一套切换阀管路就声称也可以生产“循环制备色谱”。殊不知,这种低劣的仿造和改造存在着诸多隐患。

  比如,系统在循环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内部压力,如果这些压力没有释放的途径,在长时间的使用情况下,会急剧减少泵头、进样器以及检测池等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其损坏。

  另外,简单的一套切换阀循环方式会导致样品峰逆流进入溶剂管路甚至溶剂瓶,对本该纯净的流动相造成污染,进一步导致新老样品在分离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使用者根本无法得到纯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JAI集40余年对于循环色谱的生产和研究经验,研发出了“防逆流系统”并取得了日本专利,这为广大用户和同行树立起了标准和典范。

  2 体积是以往老型号的1/3

  轻便、智能、一体化,是JAI一贯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最好的循环分离效果,将系统死体积降至最小是第一要务。所以,JAI所有的循环制备色谱都是采用一体化设计,NEXT系列更是将泵、检测器、循环系统等重要部件收纳于主机内部,每一段精确计算到毫米的连接管路经过优化设计,目的就是追求最小的死体积、最佳的循环效果。

  3 自动清洗功能

  对于许多使用者来说,更换流动相或制备柱时都要经过繁琐的清洗过程,一旦有疏漏环节,就可能造成前功尽弃甚至色谱柱的损坏。针对这一问题,NEXT系列装配了一键式自动清洗系统,使用者只需按照提示按键,即可由系统自动完成所有清洗工作,简单快捷不言而喻。

  4 死体积自动扣除功能

  制备环节的最后一步,为了保证接收馏分的纯度,需要在看到信号和实际接收之间计算死体积时间。为了更加精确,减少人为误差,NEXT系列配备了死体积自动扣除功能,只要使用者根据使用情况输入死体积数值,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并掌控接收时间的开始及结束。

  5 触摸屏/面板完成所有设定和控制

  LC-91NEXT装配了8.4inch的液晶交互手触屏,就像使用IPAD一样通过手指点触完成从输液到分离制备的所有设定。LC-92NEXT配备了快捷键面板,只要按下按键,所有的操作都交给系统去运行。

  除此之外,LC-91NEXT系列还标配了自动重复操作功能、序列进样功能、自动馏分收集系统、自动循环程序设置系统等更多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等待着您的发现和使用。我们相信,随着国内科研要求及水平的日益提高,JAI的循环制备色谱会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和青睐。我们期待与您一起携手迎接科技的美好未来!

[来源:北京佳仪(JAI-CHINA)分析设备有限公司]

标签:
logo
北京佳仪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