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我国环境监测太片面 未反映空气污染现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1/02/24 09:43:22

  清晨听广播,说天气晴好,空气质量达标;但推开窗户却看到蓝天不蓝,天空总有点灰蒙蒙;走出门外,还有让人想咳嗽的感觉。长期以来一直不理解这种矛盾现象。前不久请教了有关专家,并查阅了相关资料,方知是我国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发布失之片面,缺失了对造成天灰气浊的元凶———细颗粒物的监测,也就是说,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和发布没有客观地反映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

  按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每天监测和发布的主要有三项空气污染物指标: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这些指标的指数在0-50时为优,51-100时为良,100以上为污染,依照指数由低到高分别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空气质量优良为达标。需要注意的是,标准规定监测的“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但不包括“个头更小”的、小于2 .5微米的颗粒物(简称“细颗粒物”,又称pm 2.5)。在上述三项污染指标中,可吸入颗粒物在空气污染中的比率最大,而细颗粒物又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占70-80%。可见,未受监测的细颗粒物对污染空气发挥的坏作用举足轻重。

  医学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十分微小,可以穿透呼吸道的防护结构,深入到支气管和肺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诱发肺部硬化、哮喘和支气管炎,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而且细颗粒物吸附在肺泡上很难脱落,这种吸附是不可逆的。

  当大量细颗粒物浮游在空中,大气能见度就会变小,天空呈现灰蒙蒙,在气象学上叫做“灰霾天”。这种灰霾天已成为北京和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空气污染的突出问题。而造成这种灰霾天的罪魁祸首就是细颗粒物。据南京市环境监测站做的一项调查,通过2007-2009年三年间大气污染物的研究发现,细颗粒物的含量占到浮尘霾总量的2/3。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去年公布的一张世界空气质量地图显示,全球细颗粒物污染最高的地区是北非以及中国的华北、华东和华中全部,中国大部分地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接近80微克/立方米,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有关污染指标的八倍。中国环境科学院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珠三角、长三江、京津冀、四川盆地和沈阳等地城市群,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日益严重,不但造成能见度低,也导致居民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我国没有开展对细颗粒物的监测和发布,但国际上早已有之。自从1997年美国率先将细颗粒物列为监测空气质量重要指标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陆续制定了相关监测标准,包括泰国、印度、墨西哥等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确立了相应标准实施监测和发布。

  那么,我国为什么不开展这方面工作?是因为技术和设备跟不上吗?据有关专家说,完全不是。究竟是何原因?从下述情况可见端倪。

  近半年多来,有关单位正在讨论修改我国1996年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于是否把细颗粒物列入监测和发布范围,产生了很大分歧。最后环保部门官员作出的结论是“当前国家制定实施细颗粒物环境质量标准时机不成熟”。何谓“时机不成熟”?据了解,这关系到政绩和城市影响问题,如果对细颗粒物实施监测和发布,空气污染指数会急转直下地恶化,势必使大多数城市重回污染城市的行列,这不仅影响城市形象,危及旅游和招商工作,也会使当地政府的政绩黯然失色。

  当前刻不容缓的是要正视现实,切实把细颗粒物这个“隐形杀手”列为监测对象,并及时公布结果,保证广大居民对空气质量真实情况的知情权,以便于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减少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产生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排放的残留物,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设法减少和消除相关污染源,让芸芸众生享有更多的蓝天白云和新鲜空气。

[来源:经济参考报]

用户头像

作者:杨丹丹

总阅读量 11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