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白金12年 白金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09-9706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Molecular Devices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Webinar 预告】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探索之路

在 21 世纪,合成生物学技术逐渐崛起并成为科学前沿领域的焦点。在中国,这一技术与中医药相结合,发展出了中药合成生物学这一独特的分支。中药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中药材来源稀缺、药效物质规模化获取困难等问题,还能为现代创新药物开发提供重要源泉。合成生物学可以通过“模块化”和“适配性”方法将代谢产物或其前体的生物合成过程从植物转移至微生物中,通过发酵生产中药的活性成分。例如,美国工程院院士杰·基斯林(Jay D. Keasling)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中国传统中药蕴藏的活性分子具有成为创新药物的巨大潜力,并在中国新建了合成生物学实验室,重点进行中药资源的合成生物学创新性研究。因此佰傲谷联合美谷分子将在 6 月 27 日推出“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探索之路”直播,助力中药与合成生物学的融合发展。 时间:6 月 27 日 星期四 19:00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01中草药黄酮类天然产物的酵母合成和应用魏勇军  副教授  郑州大学现任郑州大学药学院副教授,郑州大学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国自然面上、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青年基金等 3 项国自然在内的 10 多项横向和纵向项目。已发表论文 86 篇,他引 2000 余次,H 因子 25。以第一主编出版 2 本 Elsevier 出版社合成生物学书籍,共同主编/参编其他中英文著作 6 部。担任 BMC Microbiology、The Innovation(IF:32.1)、iMeta 等 20 多本英文杂志的编委、青年编委等职务。担任Nature Communication 等 40 多家高水平 SCI  杂志的审稿人。已获批美国、德国日本等 11 项国际专利在内的 23 项授权专利;在审国内外专利 16 项。担任多家生物技术公司顾问或研发科学家。 02高通量克隆筛选系统 QPix 助力中药合成生物学吴霜  产品经理  Molecular Devices现任 Molecular Devices 生物制品开发产品线产品经理,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吴霜博士拥有多年生命科学行业产品应用和市场相关经验,目前负责美谷分子中国区生物制品开发产品线业务,在高通量筛选、自动化平台等方面经验丰富。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 

企业动态

2024.06.21

【多重好礼】618电商狂欢盛典 限时福利大放送!

美谷分子电商618限时福利活动,下单就有礼!购买商城产品叠享超值优惠!【商城登录】美谷分子智选商城【活动时间】6月18日-7月17日【活动一】下单即送,满额更赠·         活动期间前10个下单的客户都可获得天堂晴雨伞一把!·         单笔订单满2,500元,送马克杯/收纳包/小夜灯随机1个·         单笔订单满5,000元,送塔扇/旅行包/鼠标/保温杯随机1个·         单笔订单满10,000元,送野兽派香薰/新秀丽洗漱包/品胜充电宝随机1个·         单笔订单满30,000元,送健身包/冲牙器随机1个·         单笔订单满60,000元,送颈部仪/腰部anmo器/紫砂纯手工茶具随机1个【活动二】特惠组合,实验更高效(同时参加活动一)   【注】:购买详情请到具体产品页面查看·         96孔微孔板/细胞培养板,同货号买4箱得5箱或买5箱得6箱·         同时购买CMax Plus酶标仪和MultiWash-C洗板机各1台,享6.6折(原8.2折)·         单买1台CMax Plus酶标仪或MultiWash-C洗板机,可额外获得5箱微孔板(货号任选)·         买1台StakMax堆板机,可额外获得PM服务及1台CMax Plus酶标仪或1台MultiWash-C洗板机·         买SoftMax Pro 7.1.2 GxP单机版/网络版或7.0.3 GxP增加账户账号,可额外享10%折扣 符合下单前10位及满阶梯金额送好礼活动的,礼品将于7月底前安排快递。

企业动态

2024.06.18

【会议预告】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西安站

会议时间:2024年6月20日会议地址:西安富力希尔顿酒店2楼汉中厅(西安是南城区东新街199号)随着科研领域的不断发展,类器官模型因其能够精准模拟真实组织的复杂性,正逐渐成为生物研究和药物筛选中的热门选择。相较于传统的单层 2D 培养模型,类器官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离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环境下体内的遗传发育特性,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青睐。作为组织干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所形成的微型器官,类器官在组织结构、细胞类型和功能等方面与来源组织高度一致,为生物医学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以及临床精准医疗提供了理想模型,在转化医学、再生医学中展现出重要潜在价值。 高内涵成像技术是一种应用高分辨率的三维荧光成像和图像识别处理系统,在3D细胞水平上检测多个指标的多元化、功能性、高通量分析技术。高内涵成像技术应用于3D细胞、微组织和类器官,能够缩小2D细胞培养与体内动物模型之间的差距,更贴切地模仿体内的微环境、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学过程,从而实现替代动物实验的目标。要想准确评估类器官表型的变化并提升实验与检测的通量,自动化成像和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举办此次类器官 3D 培养与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旨在为广大生物医学领域科技工作者探讨 3D 细胞、类器官研究的进展以及高内涵成像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本次会议汇聚业内精英,诚挚邀请各位科研人员莅临指导,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期待您的光临与精彩分享!13:30-14:00签到14:00-14:10欢迎致辞14:10-14:50人脐动脉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类器官的分化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存活安胜军 教授 河北中医药大学14:50-15:30肿瘤类器官药敏和类器官相关的转化医学何康信 博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5:30-16:10体外模型研究新进展及创新解决方案苏园园博士 产品经理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16:10-16:30茶歇16:30-17:10类器官平台一体化建设杨博 临床运营总监 芯潮澎湃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17:10-17:50高内涵成像分析技术在中药现代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宁航  应用科学家主管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安胜军 博士/教授 河北中医药大学安胜军,博士,硕博士生导师,教授,美国生理学会会员(APS),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ESC),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会员(ISSCR),河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副理事长,河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会 主任委员。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60余篇,主要从事血管生物学及其药物研发。现任河北省植物生物反应器制备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河北省生物治疗临床转化创新中心主任。申请并通过美国 NIH 的 ClinicalTrials 临床试验,“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erapy in Parkinson's Disease”,临床试验编码为NCT03550183。何康信 博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何康信,南开大学分子毒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理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常务理事;杭州市体外诊断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类器官工程专委会 创始委员;主要从事类器官相关的转化医学研究,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工作内容涵盖了类器官生物样本(活)库的建设、个性化肿瘤类器官药敏检测、器官芯片的应用、类器官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领域。尤其在临床研究设计、组织采样和前处理、肿瘤类器官药敏、类器官生物反应器及其大规模制备领域,何康信博士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依托于各合作医院的人类遗传资源和其他临床资源,在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很好地利用了类器官的优越特性,为学术研究、临床应用产品的开发(产学研结合,医工结合)都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支持。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作为子任务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2022-2024),国自然项目1项(2023-2025),作为骨干参与浙江省科技厅尖兵领雁1项(2024-2026)。苏园园 博士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苏园园,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博士,2013年进入显微成像行业,长期从事共聚焦、高内涵及其他高端成像仪器的技术支持工作,在细胞、神经、免疫等领域有十多年的支持和推广经验,目前在美谷分子仪器担任产品经理,负责成像产品线的市场推广工作。杨博 临床运营总监 芯潮澎湃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杨博,芯潮澎湃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临床运营总监;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免疫学组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类器官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工程协会类器官分会委员。宁航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宁航,现任Molecular Devices高内涵成像技术应用科学家主管,药学教育背景药物筛选方向。在Molecular Devices公司从事高内涵筛选技术和细胞成像技术支持工作8年以上,有11年以上的高内涵筛选系统使用经验,在加入Molecular Devices之前曾就职于康龙化成等CRO公司,从事分子,酶,细胞水平的小分子药物筛选工作5年多,担任组长带领团队参与过多个国际药企的药物筛选课题。熟悉激酶活性,G蛋白偶联受体受体,多种肿瘤相关细胞实验,分子克隆与细胞株构建, PDX细胞分离培养等方向实验,熟练掌握多种图像分析软件,擅长借助图像研究组织,细胞,小动物模型等样品的细胞,亚细胞水平的多种变化,专注于结合传统图像分析技术,3D分析技术并借助AI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类器官,细胞球,组织芯片等3D样本。

企业动态

2024.06.07

【注册有礼】入驻丹家智选商城 美谷分子邀您体验云采购

2024年3月18日,丹家智选商城正式上线,平台汇聚丹纳赫生命科学旗下多家品牌,美谷分子作为入驻品牌之一,精选了部分仪器、配件、软件、微孔板、试剂耗材及售后服务等产品进行热销,为大家提供更灵活、开放的购物体验。商城链接:https://shop.danaherlifesciences.com.cn/md本期活动:注册有礼活动规则:凡成功注册商城会员,皆可获得蕉下防晒口罩一份注册丹家智选商城具体操作步骤:1、 登录商城:https://shop.danaherlifesciences.com.cn/md2、点击注册填写信息3、推荐人(必填)里请填写:moldev2,如未填写默认放弃礼品活动时间:即日起至6月30日礼品发放:活动结束后获奖名单将于 2024 年 7 月 5日统一在美谷分子仪器公众号公布,工作人员将在 7 月底之前完成礼品寄送。扫码关注公众号在售产品微孔板96孔微孔板共7种,包括:透明板(中高吸附和低吸附)、全黑板(中高吸附和低吸附)、全白板(中高吸附和低吸附)、以及96孔细胞培养板。采用高透明度的优质 USP Class VI 聚苯yixi (polystyrene)原料,在高级别无尘环境中生产和包装,并符合 ANSI / SBS 标准要求,确保实验获得一致性高、可靠性好的检测结果。96 孔细胞培养板采用低挥发的盖 - 底对合设计,通过细胞生物学相关实验的质量检测,无热源 (,γ 射线辐照灭菌。低挥发的盖 - 底对合设计,在长时间细胞培养过程中能有效减少培养板内水份的挥发,从而减少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板周边孔由于水份挥发而导致的培养液浓度升高带来的实验误差。酶标仪/洗板机/堆板机StakMax微孔板堆板机、F3/F5标仪、MultiWash-C 微孔板洗板机、CMax Plus滤片式酶标仪酶标仪/堆板机配套配件SpectraDrop超微量板、TRF 卡盒、AlphaScreen STD 卡盒、Western Blot 卡盒、Fluorescein-Rhodamine 荧光卡盒、 FRET卡盒、Lum卡盒、HTRF 卡盒、TUNE 卡盒、ABS 卡盒酶标仪配套软件SoftMax Pro GxP 多个版本账号维修保养/软件服务STAKMAX堆板机、F5、F3酶标仪的维保服务等试剂与耗材FLIPR 钙流检测试剂盒、CatchPoint cAMP 荧光检测试剂盒、ScanLater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试剂盒、CatchPoint cGMP 荧光检测试剂盒、SpectraMax Quant dsDNA 检测试剂盒、EarlyTox 心脏毒性检测试剂盒等感谢大家的关注,后续产品会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企业动态

2024.05.27

【会议预告】体外3D模型构建/智能化高内涵成像研讨会

随着科研领域的不断发展,类器官模型因其能够精准模拟真实组织的复杂性,正逐渐成为生物研究和药物筛选中的热门选择。相较于传统的单层2D培养模型,类器官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离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环境下模拟体内的遗传发育特性,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青睐,类器官在疾病建模、药物发现和开发、个性化医疗、细胞生物学研究和遗传疾病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高内涵成像技术通过高分辨率三维荧光成像和图像识别,实现了在3D细胞水平上的多元、功能性和高通量分析。因而,高内涵技术应用于3D细胞、微组织和类器官,可以更贴切地模仿体内的微环境、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学过程,从而来缩小2D细胞培养与体内动物模型之间的差距。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动成像和分析技术为精确评估类器官表型变化及提升检测通量提供了重要支持,使得研究更加高效、准确。 基于此,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举办此次体外3D模型构建/智能化高内涵成像研讨会,旨在为广大用户探讨3D细胞、类器官研究的进展以及高内涵成像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本次会议汇聚业内精英,诚挚邀请各位科研人员莅临指导,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期待您的光临与精彩分享!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时间: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地点:南京景枫万豪酒店三楼虎踞A厅 扫码二维码报名参会13:30-14:00 来宾签到14:00-14:10 欢迎致辞14:10-14:50 类器官和器官芯片体外模型进展陈早早 东南大学 教授14:50-15:30 基于先进纳米制造技术的高分辨率高通量检测方法在血液学研究中的应用梁鑫博士 苏州芯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CEO15:30-16:10 体外模型前沿进展及高通量培养和检测方案苏园园博士 Molecular Devices 产品经理16:10-16:30 茶歇16:30-17:10 高内涵智能深层成像分析技术与类器官吴小燕 Molecular Devices 应用科学家17:10-17:50 基于高内涵成像系统的抗NASH药物筛选和研究张浩 中国药科大学 教授18:00-20:00 晚宴

企业动态

2024.05.22

【会议预告】高内涵成像与类器官3D体外模式智能化培养用户会议广州站

随着科研领域的不断发展,类器官模型因其能够精准模拟真实组织的复杂性,正逐渐成为生物研究和药物筛选中的热门选择。相较于传统的单层2D培养模型,类器官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体内的环境特征,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青睐。类器官为疾病建模和化合物影响评估提供了宝贵的工具。然而,要想准确评估类器官表型的变化并提升实验与检测的通量,自动成像和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主办,广州云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广州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高内涵成像与3D类器官体外模型智能化培养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业内精英,共同探讨3D细胞、类器官研究的进展以及高内涵成像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我们诚挚邀请各位科研人员莅临指导,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期待您的光临与精彩分享!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参会!会议日程时间:2024年5月23日(周四)地点:广州市海珠区琶洲香格里拉酒店3楼莲花圭峰西樵厅13:00-13:40 签到13:40-13:50欢迎致辞13:50-14:20 高内涵成像和分析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应用王斌 博士 研究员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14:20-14:50  高内涵成像和分析助力铁死亡研究段文韬 博士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14:50-15:20  体外模型智能培养工厂和高内涵运用安淼  应用科学家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15:20-15:50 茶歇15:50-16:20  高通量自动化人源类器官技术平台-新药研发的新引擎代小勇 博士深圳市西格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6:20-16:50  肿瘤类器官在个体化医学与新药研发中的探索与应用陈泽新 博士 研发总监创芯国际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16:50-17:20 类器官芯片结合高内涵成像用于药物功效和毒性测试杨婧 病理平台主管 深圳耀速科技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广州云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广州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动态

2024.05.16

美谷分子入驻丹家智选商城 开启全新购物体验

随着 B2C 在线购物的普及和成熟B2B 在线采购也发展迅猛其便捷高效的采购体验逐渐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3 月 18 日,丹家智选商城正式上线!为广大科研和工业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试剂、耗材和仪器开启全新整合式多品牌原厂直销云采购新体验。美谷分子仪器作为品牌之一,入驻了丰富的商品种类。所有商品分类:酶标仪洗板机/堆板机酶标仪堆板机配套配件酶标仪配套软件微孔板〔美谷〕维修保养/软件服务试剂与耗材直营模式,货源品质有保障节省您采购时搜索多个商家的时间打消您商品来源和品质保证的顾虑。如何进入商城:电脑点击商城链接https://shop.danaherlifesciences.com.cn/md保存链接到浏览器书签栏或收藏栏,方便以后进入

企业动态

2024.04.29

【Webinar预告】合成生物学前沿应用:酶工程

合成生物学,作为多个学科的交融之果,致力于通过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元件、装置和系统,对天然生物系统进行深度的重塑与创新。其目的在于实现特定的生物功能,或生产出所需的生物产品。而在合成生物学的广阔领域中,酶的开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酶,作为生物催化的关键角色,能显著加速生物反应的进程。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技术与方法,我们能够精准地设计与构建出具有特定功能的酶,从而推动生物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本次讲座我们邀请了业内资深的专家学者,他们将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前沿的研究成果,展示酶开发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果和挑战,听众将有机会与嘉宾进行互动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共同探讨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具体议程: •           19:00-19:40生物催化赋能合成工业陈海滨 副总裁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9:40-20:20 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助力合成生物学王玉  应用科学家  Molecular Devices 讲师介绍:陈海滨,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拥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博士学位,及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曾在美国的Codexis公司和丹麦的Novo Nordisk公司从事酶工程或蛋白质工程相关的研发工作。陈海滨博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成生物学,特别是酶工程和生物催化技术,参与或领导过的商业开发项目涉及小分子药物合成、生物燃油、碳捕捉、蛋白药物开发,以及特种化学品、农兽药、食品、香精香料等多个产品领域,在相关技术领域发表了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其参与开发的用来合成药物辛伐他汀的绿色酶催化工艺获得了美国环境保护署颁发的“2012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王玉 ,华南农业大学 微生物学专业,拥有9年抗体开发相关工作经验。现担任Molecular Devices公司Application Scientist职位,主要负责BioProduction Development产品线的技术支持工作,包括:QPix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ClonePix2高通量细胞克隆筛选系统、DISPENCELL单细胞分离系统和CloneSelect Imager细胞生长分析系统。 

企业动态

2024.04.12

【活动预告】类器官3D培养和高内涵成像应用论坛—成都站

地点:四川成都祥宇宾馆三楼  时间:2024年4月23日活动背景:随着科研领域的不断发展,类器官模型因其能够精准模拟真实组织的复杂性,正逐渐成为生物研究和药物筛选中的热门选择。相较于传统的单层2D培养模型,类器官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体内的环境特征,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青睐。类器官为疾病建模和化合物影响评估提供了宝贵的工具。然而,要想准确评估类器官表型的变化并提升实验与检测的通量,自动成像和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举办此次3D细胞类器官应用与高内涵成像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业内精英,共同探讨3D细胞、类器官研究的进展以及高内涵成像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我们诚挚邀请各位科研人员莅临指导,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期待您的光临与精彩分享!会议日程:13:00-13:30来宾签到13:30-13:40欢迎致辞13:40-14:20器官芯片与类器官王书崎,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14:20-15:00基于肺癌类器官和PDX模型的精准医学研究   肖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准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5:00-15:40类器官自动化培养及高通量检测解决方案苏园园博士,Molecular Devices 产品经理15:40-16:00茶歇16:00-16:40类器官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申重阳,艾名医学CEO16:40-17:20器官芯片结合高内涵成像用于药物功效和毒性测试徐贝贝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耀速科技联合实验室器官芯片平台负责人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企业动态

2024.03.22

【网络讲堂】中药高通量高内涵筛选及药效评价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中药产业欣欣向荣,已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提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我们已成功研发出一系列高效方法,用于提取中药组份、精确检测其功效,并进行精细纯化,为深入研究中药的治病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我们在3月27日星期三19:00举办线上网络讲座。讲座将聚焦探讨如何运用科学手段筛选靶细胞,以更精准地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并深入交流高内涵形态分析在中药药效评价中的应用。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讨中药研究的未来发展。 时间议题讲师19:00-19:40中医药研究中的高内涵筛选陈雪纯19:40-20:20中药基于细胞和整体的细胞表型筛选和评价宁航时间:3月27日 19:00-20:20地点:Vhall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与讲师简介:陈雪纯 博士,现任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助理研究员。毕业院校:浙江大学。研究方向:高内涵筛选、中药药效物质。在《Analytical Chemistry》《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以一作著中医药高内涵研究guideline文章一篇。宁航Molecular Devices 应用科学家主管现任Molecular Devices (美谷分子仪器)公司高内涵成像技术应用科学家主管,药学教育背景药物筛选方向。在Molecular Devices公司从事高内涵筛选技术和细胞成像技术支持工作8年以上,有11年以上的高内涵筛选系统使用经验,在加入Molecular Devices之前曾就职于康龙化成等CRO公司,从事分子,酶,细胞水平的小分子药物筛选工作5年多,担任组长带领团队参与过多个国际药企的药物筛选课题。熟悉激酶活性,G蛋白偶联受体受体,多种肿瘤相关细胞实验,分子克隆与细胞株构建, PDX细胞分离培养等方向实验,熟练掌握多种图像分析软件,擅长借助图像研究组织,细胞,小动物模型等样品的细胞,亚细胞水平的多种变化,专注于结合传统图像分析技术,3D分析技术并借助AI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类器官,细胞球,组织芯片等3D样本。

企业动态

2024.03.19

【Webinar预告】类器官让新药研发更高效

自2007年Hans Clevers首次成功从小肠上皮细胞培育出类器官以来,类器官技术已有超过16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近些年,这项技术的相关研究迅速增长。在PubMed搜索关键词“organoids”,结果显示,2023年相关文章共3559篇,同比增长16%以上。目前,类器官技术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可代替动物试验的方案,相关政策法规,产学研合作等都在不断完善和加深。2022年,美国参议院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代化法案2.0》,再一次掀起了对动物实验代替方案的热议。诸多MNC如罗氏、辉瑞等也早已重金布局。即便如此,类器官技术仍存在待攻克的技术挑战和待补充的监管空白,相关产业链尚处于形成期,基于类器官的各种应用方向的商业化道路仍在探索中。但值得一提的是,类器官技术与其他技术如AI、器官芯片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了近期的风口,据bioSeedin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初以来,国内类器官/器官芯片相关细分赛道已有5起,国外2023年底,利用“AI+类器官”赋能新药研发的初创公司Vivodyne种子轮融资高达3800万美元。由此可以发现,类器官技术与AI、器官芯片的有机融合,正在为加速新药研发创造新的势能。基于此,2024年3月20日 19:00-21:10,bioSeedin将联合Molecular Devices共同主办Webinar第177期——类器官让新药研发更高效,本次直播邀请到了武汉睿健研发总监颜若蓉、Molecular Devices产品经理苏园园、江苏艾玮得 CTO陈早早分别为我们带来主题为“类器官模型的研究及应用”、“AI驱动的类器官全自动培养方案”、“器官芯片的技术发展及新型器官芯片应用于药物研发及药物评价”,敬请期待。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与直播主题:类器官让新药研发更高效时间:2024年3月20日 19:00-21:10议程:19:00-19:40  类器官模型的研究及应用,颜若蓉 | 武汉睿健 研发总监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后。在组织再生及体内模型构建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承担或参与多项guojia级项目,在Cell Stem Cell、Genes & Developmen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睿健医药领导多个重点平台的建设和研发项目的推进。19:40-20:20  AI驱动的类器官全自动培养方案,苏园园 | Molecular Devices 产品经理苏园园,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博士,2013年进入显微成像行业,长期从事共聚焦、高内涵及其他高端成像仪器的技术支持工作,在细胞、神经、免疫等领域有十多年的支持和推广经验,目前在美谷分子仪器担任产品经理,负责成像产品线的市场推广工作。20:20-21:00  器官芯片的技术发展及新型器官芯片应用于药物研发及药物评价,陈早早 | 江苏艾玮得 CTO陈早早江苏艾玮得 CTO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副研究员。曾参与美国器官芯片I、II、III期研究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与NIH经费两项。现任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至善青年学者、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助理,同时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秘书长。工作以来,开设我国第一个本科生器官芯片课程,研发了十余种新型人体器官芯片,所在团队获得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二等奖,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团队于2021年完成成果转化项目3000余万元,担任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目前,共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包括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Biomaterials,Lab Chip等国际知名杂志,被引1000余次。为多项国家重点课题及项目负责人,并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级奖励和荣誉。

企业动态

2024.03.15

【热点技术】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

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文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也是中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 “生物经济”一词无论是在生物领域内或其他行业都掀起了一阵热议。而在该规划中明确将生物制造作为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何为生物制造?生物制造可应用领域很广,可适用于能源、化工、医药、食品、环境等。主要是以微生物细胞或以酶蛋白为催化剂进行化学品合成、或以生物质为原料转化合成能源化学品与材料,促使能源与化学品脱离石油化学工业路线的新模式,主要表现为先进发酵工程、现代酶工程、生物炼制、生物过程工程等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具有低碳循环、绿色清洁等典型特征。或许您可能认为生物制造离我们生活很遥远,但实际上医药的例如乙肝疫苗、胰岛素,化妆品/护肤品中的玻尿酸、胶原蛋白;能源中的燃料乙醇及生物可降解材料等等,这些都是可利用生物制造技术生产的产品,而这些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QPix420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图片来源:《焦点访谈》 20240126 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物制造 制造万物)合成生物学为生物制造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研究人员、投资方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投入,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QPix系列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主要的一个应用方向则是合成生物学,可用于蛋白质工程、分子克隆、微生物菌株工程、噬菌体展示、基因编辑/CRISPR等。产品特点:QPix 400 系列拥有白光和荧光成像,自动化挑取微生物菌落,实现样品涂布,文库筛选和管理,通量点膜等。在合成生物学,工业微生物改造/筛选,噬菌体展示,蛋白表达,酶定向进化,生物燃料,基因合成和文库构建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我们的模块化、可扩展系列克隆筛选系统能让任意规模的筛选任务提高其工作流程的准确度和通量,同时仍允许在未来提升至更大的通量。• 高效挑取克隆,挑取速度达3000个克隆/小时,效率>98%• 支持多种不同微生物,多种筛选方式识别特定表型克隆• 涂布模块,实现自动化菌液加样和平板涂布• 电子数据追踪,适用于妥善记录的数据控制• 多重灭菌功能,保持无菌状态,防止污染

企业动态

2024.02.26

实验室仪器您做主-免费巡检惊喜来袭!

开工大吉!        2024年已到来,秉承客户为本的服务理念,美谷分子仪器参与仪器信息网“客户关怀月”这一公益活动,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上门巡检和远程指导服务。        如果您实验室的仪器需要维修服务,那么现在就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足不出户让您享受到工程师免费上门维护或远程指导服务!赶快报名参加吧,机会难得!       报名时间:即日起截止至2024.3.14       报名对象:美谷分子仪器全国用户       名单公布:3月20日—3月25日:       确认入选巡检的用户名单,并公布,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以确保您能够获得这一难得的机会。 报名参与活动,您即有机会获得以下福利:1. 免费上门巡检:厂商工程师上门巡检;2. 免费远程指导:与厂商工程师进行线上一对一沟通交流。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仪器信息网及品牌合作伙伴参与厂商所有 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报名:

企业动态

2024.02.26

【Webinar预告】酶标仪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靶向细胞的科研探索与药物创新过程中,细胞活力的评估与追踪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和关键参数,细胞活力的展现形式及其检测方法会有所不同。比如,细胞增殖检测旨在比较不同细胞株的增殖潜能,而细胞毒性分析则用于深入探究候选药物是否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在本次讲座中,我们将以酶标仪为核心,为您细致解析并对比当前主流的细胞活力与毒性分析技术。同时,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Molecular Devices酶标仪及其配套软件,轻松、专业地完成细胞活力与毒性分析,为您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讲师简介:侯昊丽,武汉大学遗传学博士目前负责Molecular Devices公司酶标仪及高内涵产品线技术支持工作。9年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细胞成像相关工作经验,在酶标仪和成像领域有丰富的使用和应用经验。 讲座时间:2月27日 星期二 19:00讲座报名:扫码下方二维码直播有礼:◉ 扫描上方二维码注册◉ 直播时发起抽奖, 抽取幸运观众

企业动态

2024.02.19

美谷分子重磅发布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

近年来,类器官研究领域的发展迈入新阶段,应用价值逐步释放,为高效精准的生命科学研究带来助力。12 月 18 日,世界 500 强丹纳赫集团旗下子公司美谷分子(Molecular Devices)隆重举办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新品发布会。作为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细胞培养创新中心,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通过机器学习辅助监测、培养、成像和调度,改进了工作流程,实现了 3D 生物学自动化,并使检测更加可靠、可重现,提供了以数据驱动的科学为支撑的细胞培养新模式。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梅郁女士及市场经理艾平先生、Molecular Devices 总部全球高级产品经理 Jeffrey McMillan、全球高级技术开发经理 Oksana Sirenko、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王临秘书长、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东起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冰教授以及来自国内知名院校、医院、企业的专业人士和美谷分子的众多合作伙伴共同见证了 CellXpress.ai 的发布。从左到右依次为:Molecular Devices 总部全球高级产品经理 Jeffrey McMillan、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梅郁女士、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全球高级技术开发经理 Oksana Sirenko、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市场经理艾平先生李蕾先生表示:“在药物研发和政策监管的双重要求下,类器官为更高效、更精准的生命科学研究带来希望。但是类器官的培养还存在如何实现标准化和重复性,如何利用自动化来提高培养效率的瓶颈。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美谷分子推出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希望能助力科学家们突破限制,重塑未来。”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 李蕾先生Jeffery 与 Oksana 详细介绍了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它是一个完整的整合系统,也是一个创新性的系统,拥有扩大复杂的细胞培养工作流程、及早评估并做出决定、减少人为错误、随时间追踪完整的细胞进程、标准化的实验方案、将数据转化为决策等功能。Molecular Devices 总部全球高级产品经理 Jeffrey McMilla 与全球高级技术开发经理 Oksana Sirenko科学家们利用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可实现细胞培养过程的自动化,完全掌控要求苛刻的培养和传代计划,缩短实验室手动操作时间;工作站 7 / 24 全天候运行,可大幅度提高多种干细胞细胞系、细胞球或类器官的生长和扩增效率,改善筛选工作流程;同时,其机器学习辅助的解决方案可对细胞模型开发过程进行标准化,从而大规模提供高度相似且更具有生理相关性的结果,支持科学家们开发可靠、可重复的检测方法。为共同打造类器官生态圈,联合建立类器官培养标准化流程,本次发布会上,美谷分子分别与伯桢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上海百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耀速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强强联手。签约仪式活动现场,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王临秘书长、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东起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冰教授就类器官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进行了主题分享,为推动类器官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指引。左边: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东起教授、右上: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王临秘书长、右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冰教授Molecular Devices 创立于 1983 年,创始人哈登教授是 20 世纪杰出的化学家。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发布之际,正值 Molecular Devices 成立 40 周年。发布会上,全体嘉宾跟随视频共同回顾了Molecular Devices 的品牌故事、创新历程,以及在本土的发展。张梅郁女士表示:“Molecular Devices 成立至今 40 年,产品线不断丰富并持续更新迭代。在生命科学仪器行业里一直坚持创新理念、为全球科学家服务。近几年,我们在类器官这个应用赛道上加速布局,今天发布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展示了我们对于类器官应用市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美谷分子也期待与更多科研单位、医院、生物公司携手,推动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实现类器官规模化生产及转化应用。我们坚信,只有将创新技术、工具与前沿研究完美融合,才能助力科学家不断前进,开创未来生命科学的新纪元。”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梅郁女士

新品

2024.02.05

美谷分子重磅发布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

先睹为快自 2009 年 Hans Clevers 实验室首次培育出肠类器官以来,类器官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因其可以高度模拟目标组织或器官的遗传特征和表观特征,并且拥有周期短、通量高、临床相关性强等优势,类器官在新药研发、药敏检测、诊疗新策略探索、新靶标发现、疾病发生机理、再生医学等多个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技术,目前类器官行业整体仍处在早期培育阶段,培养及药物筛选流程仍沿用传统人工操作模式,您也许听到或亲身体会到以下的问题和顾虑:01类器官培养成功率不高,好难养。02怎么每次养的都不一样?长什么样的才是符合要求的?03经常换液传代,我周末都没有了,效率好低。04什么时候才能进行下游检测?这么大数据量怎么处理? 人力投入高、实验周期长、标准化程度低、实验结果稳定性和一致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针对这些痛点,美谷分子重磅推出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以高通量、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为导向,通过整合液体工作站、显微镜、培养箱等全套设备,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监测、培养、成像和调度,旨在提高类器官等细胞模型培养的一致性、稳定性和规模,改进工作流程,赋能类器官科学研究、药物开发、精准医疗及再生医学。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介绍如下:主要特点由科学家为科学家打造的、切实可行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通过直观的操作向导,您可以利用一个遵循细胞培养逻辑且易于使用的界面来构建培养 Protocol,避免复杂的程序编写,使苛刻的培养和传代计划尽在掌控,缩短实验室手动操作时间,避免人为误差,简化复杂的 3D 模型培养流程。改善筛选工作流程,提高数据可靠性利用这台工作站,您可以追踪复杂模型的生长、扩增、分化和成熟等一系列细胞进程。通过记录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和时间,增强数据的可追溯性,提高数据可靠性。7*24 全天候运行可更大限度地提高多种干细胞细胞系、细胞球或类器官的生长和扩增效率。开发可靠、可重复的检测方法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是一个机器学习辅助的完整解决方案,能够将数据转化为决策,通过对细胞培养过程的标准化,无论是维护、监测和孵育,还是成像、分析和数据处理,最终提供大规模高度一致、无偏差且更具有生理相关性的培养结果。

新品

2024.02.05

高内涵成像市场持续升温,“人工智能+自动化”成发展趋势——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

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是一种利用高倍镜成像技术对细胞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的仪器设备。得益于显微成像、自动化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能够对大量细胞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和数据分析,实时提供海量多维生物学信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药物筛选等领域。为帮助大家及时了解高内涵成像分析前沿技术、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策划《窥微探秘,高内涵细胞成像前沿技术与进展》专题。本期,特别邀请到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谈一谈Molecular Devices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发展历程、创新技术以及她对未来市场的看法。仪器信息网:请介绍一下高内涵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苏园园:基于细胞或者小型模式生物的高内涵细胞成像与分析筛选(HCS,High-content screening)属于现代表型筛选系统的一种,主要由高速显微镜、图像分析和数据管理三个部分组成。有别于传统显微镜或共聚焦,高内涵系统以高通量、高分辨率、高度自动化、多参数分析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在保持活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高内涵系统可以在亚显微形态下同时检测不同条件对细胞形态、生长、分化、迁移、凋亡、代谢途径及信号转导等方面的影响,从单一实验中获取大量相关信息,利用灵活且丰富的分析手段,对复杂的细胞学机理和相互作用有更深入的研究,从而确定分子的作用机制、代谢途径和潜在毒性。这些特点使其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传统显微镜的主观性或其他高通量筛选检测方式因检测指标相对单一而带来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光学技术、形态学分析方法和自动化控制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利用高通量自动化技术对细胞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潜力。1997年,美国Cellomics公司成功开发出首个高内涵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其后随着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生物医药研发活动的激增,高内涵成像系统不断迭代。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分为荧光成像系统和透射光成像系统。荧光成像系统主要用于观察和分析荧光标记的细胞分子、蛋白质或细胞器等,特异性强易追踪;透射光成像系统则用于直接观察非荧光标记的细胞结构和形态,无需标记简便快捷。根据光路设计的不同,高内涵又分为共聚焦高内涵及宽场高内涵两大类。通常来说宽场成像可以满足大部分日常需求,例如荧光强度、类器官球体大小、神经生长、细胞形态、细胞迁移、细胞周期等。但是在某些对信噪比要求较高的实验中,共聚焦则表现出更大的优势。例如对比较厚的样品进行三维成像并精确定量,或想要成像尺寸较小的结构时(如囊泡、细胞器等),由于宽场非焦面信息的干扰,图像信噪比较差,无法获得准确的分析数据。而共聚焦最大的优势在于去除了来自非焦面的信号,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图像更清晰。目前主流的高内涵都是转盘共聚焦的设计原理,相较宽场和点扫描共聚焦,转盘共聚焦兼顾了图像质量和扫描速度,以高速获取高质量的动态图像,从而进行下游分析。仪器信息网:请介绍当前全球及中国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市场规模及现状。苏园园:据Market research的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高内涵筛选市场规模达到12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亿美元,2023-2028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8.4%。这其中仪器设备及配套软件占比约60%~65%。生物技术和制药研发活动增加、医药研发领域对成本控制的需求、信息学解决方案和成像仪器的进步以及发达市场的政府资助和风险投资的热度是推动高内涵筛选(HCS)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高内涵市场分布地区差异明显,北美是最大的高内涵筛选市场(40%),其次是欧洲、亚太地区、拉丁美洲以及中东和非洲。在预测期内,亚太地区市场预计将实现最高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药物发现研究的增加、政府举措、跨国公司对新兴市场的日益关注以及研发基础设施的发展。根据仪器信息网报道,从全国招标数据来看,国内高内涵筛选市场近几年稳中有升,主要玩家以进口品牌为主,包括Molecular Devices(美谷分子,美国)、Revvity(瑞孚迪,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美国)、Agilent(安捷伦,美国)、YOKOGAWA(横河电机,日本)等,国产品牌仍属于空白状态。从2023年中标金额来看,Molecular Devices和Revvity两家品牌抢占70%市场份额。另外,市场细分之下,超半数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成像技术在药物发现和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未来随着工业市场的复苏和蓬勃发展,高内涵的应用场景和采购规模在这个细分市场也会随之增加。仪器信息网:贵司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哪些里程碑事件?苏园园:Molecular Devices(以下简称美谷分子)隶属于丹纳赫集团生命科学平台,创立于1983年的美国硅谷。在1986年推出第一款酶标仪后,美谷分子通过研发投入和战略收购,不断拓展生命科学研究及药物研发产品组合方案。美谷分子也是最早进入细胞成像领域的公司之一,1991年推出了符合行业标准的显微镜自动化成像及分析软件MetaMorph。2002年推出ImageXpress 5000A自动细胞成像和分析系统。在此基础上,跟随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细胞与基因治疗、核酸药物等发展浪潮,美谷分子逐步发展出更完整的ImageXpress系列高内涵筛选解决方案,在成像模式、水镜、人工智能分析等领域都实现了突破。目前美谷分子高内涵成像系统家族,主要有五款成员,包括ImageXpress Confocal HT.ai, ImageXpress Micro Confocal,ImageXpress Micro 4,ImageXpress Nano,ImageXpress Pico。从宽场到智能化共聚焦,美谷分子帮助用户实现从2D到3D、从基础科学到药物发现的一系列研究。ImageXpress全系产品都配备独特的激光/图像自动聚焦,通过多个反射面的寻找自动定位焦面,样品适用性强,无需使用特定板材,轻松实现玻片、孔板、transwell孔板、微流控芯片、组织芯片等各种类型的样品的聚焦和成像。特别是在培养耗材个性化定制、异质性越来越强的今天,如何利用对焦系统解决焦面的寻找和稳定问题是广大用户的一大呼声。有别于传统成像系统,高内涵的特点之一就是提供异常丰富的数据分析结果。美谷分子的ImageXpress产品系列配置的图像分析软件以经典软件Metamorph为基础,进化出基础模块、自定义模块、人工智能分析、AcuityXpress生信分析、StratoMineR云分析等,为图像数据提供更多洞察。同时其强大的第三方设备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也为实现用户的完整工作流程和自动化设备的接入提供了优质平台。ImageXpress Confocal HT.ai智能型共聚焦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是美谷分子公司目前最高端型号的共聚焦高内涵产品。它在灵活的ImageXpress Micro Confocal共聚焦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基础上,集成了智能分析软件IN Carta,使高内涵图像分析进入了AI时代。只需要画笔勾画出代表性目标和背景,AI会自动学习并形成分析方法,无需繁琐的参数设置,无需实验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和积累经验,新手即可入手复杂的分析。Phenoglyphs 模块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可训练分类,同时,硬件上使用7色激光光源、双转盘共聚焦、自动补水的水镜系统和活细胞孵育装置等,使该型号仪器可为3D细胞球及类器官等前沿应用提供更适合的成像与分析系统。宽场代表产品ImageXpress Micro 4属于第四代成像技术。新颖灵活的设计,极快的成像速度用于完成钙流、纤毛摆动等快速动力学实验;还可在未来需要时,将系统升级到共聚焦的成像水平。联合使用 MetaXpress 系列高内涵图像获取和分析软件,ImageXpress Micro 4 系统以多维化和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帮助用户发现下一个重大突破。而ImageXpress Pico系统是桌面级的平台产品,能够方便地安装于任何实验室。跟随软件图像化的按钮,一步一步地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图像的采集和分析即可。系统软件集成有超过 25 种分析方案,从简单的细胞计数到复杂的神经轴突分析,软件都能自动、快速的进行参数优化,而无需反复调试。获得的分析结果可通过各种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示,包括热图、散点图、表格、柱状图和视频等。仪器信息网:贵司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主要应用哪些领域的哪些实验环节?有哪些代表性用户单位?苏园园:借助软硬件及独特的聚焦方式,美谷分子高内涵产品适用性极强,从细胞、组织、类器官到微流控芯片、模式动物以及活细胞等样本都可实现高质量的成像和分析。各种生物学实验环节都有涉及:药物药效和毒性评价、药物筛选、活性组分评价、类器官的培养与检测、神经细胞的发育与调节、血管生成、细胞自噬等。这些研究被广泛的应用于:药物筛选、毒性毒理、肿瘤免疫、干细胞、脑科学、生物信息化技术、疾病模型构建、类器官3D模型、生物探针开发、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以独特的软硬件设计和快速高质量服务及广泛的合作基础上,美谷分子高内涵产品赢得了用户群的认可和赞誉。罗氏、诺华、GSK、阿斯利康、默克、拜耳等国际知名药企,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及相关医院都是美谷分子的用户。国内代表性用户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科学院、中科院植生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仁济医院、中检院、CDC、恒瑞医药、义翘神州等知名科研院校、医院、政府机构及企业等。美谷分子也不断保持与行业内专家和机构的合作,持续进行方法或产品的共同开发,实现合作共赢。仪器信息网:未来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如何?最看好哪些应用细分?苏园园:现阶段在分析大量图像时,显微镜的使用者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各种分析方法,调试合适的识别参数,还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图像,如低信噪比、荧光强弱差距大的目标、各种明场图像等,甚至有可能在付出大量精力后也不一定能形成好的分析方法。人工智能图像分析软件的出现可以为高内涵生成的海量数据提供简易、省时、高效的分析手段。随着算法的精进和改良,相信以AI为基础的图像分析会是未来高内涵发展的一大趋势。另外,实验室自动化技术以超过10%的年复合增长率在加速发展,如何在药物研发降本增效压力下,将自动化与高内涵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加速样本转移、成像和分析,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候选药物的筛选效率,也是高内涵未来的发展目标或趋势。就细分领域而言,随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3D细胞模型的研究迎来了新的高峰。“3D Cell Culture”相关的文献,近五年的发表量占据了60%。与传统的2D培养模型相比,3D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体内组织结构、基因表达和代谢情况。其中的类器官,凭借其高度的仿生性和大规模可及性,成为疾病机制研究、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的新窗口,有望提高药物筛选的效率,提升药物进入临床的成功率。在临床上类器官具备个性化治疗和构建生物样本活库的潜力,对于罕见病的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也独具优势。这些应用场景都会涉及到类器官的形态学评价,如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治疗、siRNA文库筛选用于新型疗法、药效评价、毒性评估等。而对3D类器官的高速、高通量成像和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目前也只有高内涵系统能够胜任。另外,对于类器官无法模拟的血液流动或多器官间的相互交流,器官芯片/类器官芯片的诞生,为科学家们带来了新的研究利器。随着研究者对体外模型仿生性的不断追求,以及药物研发过程中动物使用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相信这一细分市场对于高内涵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借助独特的自动聚焦、转盘技术和数据分析挖掘能力,美谷分子高内涵在3D类器官/器官芯片领域积淀多年。除了下游分析系统,在上游的类器官制备培养阶段,目前美谷分子也推出了全自动智能化类器官工作站,通过自动化流程、标准化protocol和人工智能,提升培养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大规模提供高度可重复的3D细胞模型,进而推动其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进程。苏园园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产品经理苏园园,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博士,2013年进入显微成像行业,长期从事共聚焦、高内涵及其他高端成像仪器的技术支持工作,在细胞、神经、免疫等领域有十多年的支持和推广经验,目前在美谷分子仪器担任产品经理,负责成像产品线的市场推广工作。欢迎投稿!投稿文章将在《高内涵成像技术》专题展示并在仪器信息网相关渠道推广。投稿邮箱:zhaoyw@instrument.com.cn,关于征稿内容要求也可邮件咨询或电话联系:13331136682(同微信)。

媒体关注

2024.01.18

【Webinar预告】类器官超全研发进展和应用趋势

2009年,Hans Clevers 等人使用来自小鼠肠道的成体干细胞培育出shouge肠道类器官,开创了类器官研究的时代。此后,类器官领域不断地开始涌现出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类器官技术也在迅速实现突破。在全球范围内,类器官已经成为了跨国药企的必争之地。2015年以后,强生、默克、阿斯利康、辉瑞、赛诺菲、百时美施贵宝等20余家跨国MNC通过购买产品、合作授权以及投资等形式入场,推动了类器官技术的商业化进程。类器官技术多点开花近几年来,类器官行业在多种声音中,在多重因素的扰动下,有目共睹地迎来快速发展。从美国FDA批准赛诺菲使用类器官疗效数据申请的新适用症,到行业代表性企的逆势融资,均表明类器官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各种不同类型的类器官也迎来了诸多进展。首先便是肠类器官,自Hans Clevers利用小鼠干细胞体外培养出shouge肠类器官模型后,诸多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2022年2月,Meghan M. Capeling团队利用藻酸盐和悬浮培养液对干细胞进行悬浮培养,成功构建了肠类器官,该种类器官相较于传统肠类器官间充质组织更为真实。2022年10月,Sunghee Estelle Park团队对传统类器官培养基质的空间结构进行改良,推出类器官模块化培养平台OCTOPUS,该平台在传统三维培养基础上对营养提供方式进行了优化,之后该团队还利用OCTOPUS平台构建了患者来源的炎症性肠病(IBD)类器官模型。其次是脑类器官,人脑体外模型的开发是类器官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的脑类器官模型在形态、成熟度、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2023年5月,Simon T. Schafer团队构建了移植人脑类器官的小鼠模型,为自闭症等神经免疫疾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研究平台。2023年12月,郭峰团队在《Nature Electronics》杂志发文,介绍了一种由电子器件和脑类器官组成的混合计算系统。该系统具备执行语音识别、非线性方程预测等多项任务的能力。第三,肝类器官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由于肝类器官在毒理检测和药物中毒患者器官移植领域有着良好前景,这一领域也是研究热点。2019年8月,Muhammad Nadzim Bin Ramli等发文介绍了新开发的肝脏类器官平台,该平台包含多种实质肝细胞类型和肝脏结构,能够模拟复杂肝脏疾病。2023年2月,Hans Clevers团队引入了一种新型的人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类器官模型以及用于筛选NAFLD潜在靶点的技术平台FatTracer,能够加速靶点筛选和应用。心脏类器官的研究在近几年迎来了爆发,人类心脏是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第一个功能器官,也是最难建模的器官之一。2021年,维也纳奥地利科学院的科研团队,通过人类iPSC成功培养出全球shouge体外自组织心脏类器官模型。2023年5月,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shouge与人类早期胚胎心脏相似的“微型心脏”。2023年11 月,Sasha Mendjan团队开发出了shouge多腔心脏类器官模型,该模型包括了所有主要的心脏发育结构,这一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推进心脏病药物开发和毒理学研究。类器官应用前景广阔也面临诸多挑战总体而言,经过多年积累,类器官技术在近年来迎来了爆发,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阔,实际应用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类器官的应用领域可以大致分为医学研究(包括生理学研究和病理学研究)、药物研发(早期研究和临床研究)、精准医疗和再生医学。通过类器官对发育和疾病进行建模,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类器官来模拟人类发育和疾病,从而发现潜在靶点、确定新型生物标记物。另外,将类器官用于临床试验也是当下的技术发展趋势之一,类器官试验有望提升临床试验患者招募的精准化程度,从而降低临床试验失败率,控制临床试验成本。在精准医学应用中,患者衍生的类器官也被证明为有价值的诊断工具,类器官技术能够帮助罕见基因突变患者测试药效与癌症组合疗法筛选。最后,当前器官移植存在严重的供体短缺问题和免疫排斥问题,类器官在器官修复和移植领域前景广阔。虽然类器官技术展现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并且进展迅速,但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器官表型、人体系统的还原度低、标准化不足、监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类器官技术实现商业价值首先需要克服标准化不足的问题。目前类器官培养过程中人为参与过多,学术界难以达成统一标准,商业应用带来了阻碍。针对这些难题,2023年12月26日 19:00-21:00,医麦客将携手美谷分子,以“类器官的研发进展及标准化”为主题,对当下类器官领域的研发进展和其商业化挑战进行分享,探讨当下类器官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届时欢迎各位在线交流学习!时间:12月26日 19:00  医麦客讲堂参与方式:扫码二维码报名参会19:00-19:30耿兴超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负责人演讲主题:中国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发展现状及监管思考1.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的区别;2.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现状;3. 监管机构对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技术的考量与推动。19:30-20:00严俊   深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深圳市卫健委普外科质控中心主任演讲主题:类器官的进展与临床应用1. 胃肠肿瘤类器官成功构建的影响因素2. 肿瘤类器官药敏体系的建立方法3. 案例分享:使用患者肿瘤类器官模型精准预测治疗方案20:00-20:30宁航  Molecular Devices 高内涵成像技术应用科学家演讲主题:类器官培养和成像分析自动化解决方案1.类器官的自动化培养  2.ai类器官分析技术  3.类器官自动化3D成像分析

企业动态

2023.12.26

AI加持,数据驱动|美谷分子发布CellXpress.ai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

近年来,类器官研究领域的发展迈入新阶段,应用价值逐步释放,为高效精准的生命科学研究带来助力。12月18日,世界500强丹纳赫集团旗下子公司美谷分子(Molecular Devices)隆重举办CellXpress.ai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新品发布会。作为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细胞培养创新中心,CellXpress.ai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通过机器学习辅助监测、培养、成像和调度,改进了工作流程,实现了3D生物学自动化,并使检测更加可靠、可重现,提供了以数据驱动的科学为支撑的细胞培养新模式。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梅郁女士及市场经理艾平先生、Molecular Devices总部全球高级产品经理Jeffrey McMillan、全球高级技术开发经理 Oksana Sirenko、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王临秘书长、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东起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冰教授以及来自国内知名院校、医院、企业的专业人士和美谷分子的众多合作伙伴共同见证了CellXpress.ai的发布。从左到右依次为:Molecular Devices 总部全球高级产品经理 Jeffrey McMillan、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梅郁女士、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全球高级技术开发经理 Oksana Sirenko、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市场经理艾平先生李蕾先生表示:“在药物研发和政策监管的双重要求下,类器官为更高效、更精准的生命科学研究带来希望。但是类器官的培养还存在如何实现标准化和重复性,如何利用自动化来提高培养效率的瓶颈。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美谷分子推出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希望能助力科学家们突破限制,重塑未来。”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Jeffery与Oksana详细介绍了CellXpress.ai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它是一个完整的整合系统,也是一个创新性的系统,拥有扩大复杂的细胞培养工作流程、及早评估并做出决定、减少人为错误、随时间追踪完整的细胞进程、标准化的实验方案、将数据转化为决策等功能。Molecular Devices总部全球高级产品经理 Jeffrey McMilla与全球高级技术开发经理Oksana Sirenko科学家们利用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可实现细胞培养过程的自动化,完全掌控要求苛刻的培养和传代计划,缩短实验室手动操作时间;工作站7/24全天候运行,可大幅度提高多种干细胞细胞系、细胞球或类器官的生长和扩增效率,改善筛选工作流程;同时,其机器学习辅助的解决方案可对细胞模型开发过程进行标准化,从而大规模提供高度相似且更具有生理相关性的结果,支持科学家们开发可靠、可重复的检测方法。为共同打造类器官生态圈,联合建立类器官培养标准化流程,本次发布会上,美谷分子分别与伯桢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上海百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耀速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强强联手。签约仪式活动现场,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王临秘书长、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东起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冰教授就类器官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进行了主题分享,为推动类器官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指引。左边: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东起教授、右上: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王临秘书长、右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冰教授Molecular Devices创立于 1983 年,创始人哈登教授是20世纪杰出的化学家。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发布之际,正值Molecular Devices成立40周年。发布会上,全体嘉宾跟随视频共同回顾了Molecular Devices的品牌故事、创新历程,以及在本土的发展。张梅郁女士表示:“Molecular Devices成立至今40年,产品线不断丰富并持续更新迭代。在生命科学仪器行业里一直坚持创新理念、为全球科学家服务。近几年,我们在类器官这个应用赛道上加速布局,今天发布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展示了我们对于类器官应用市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美谷分子也期待与更多科研单位、医院、生物公司携手,推动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实现类器官规模化生产及转化应用。我们坚信,只有将创新技术、工具与前沿研究完美融合,才能助力科学家不断前进,开创未来生命科学的新纪元。”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梅郁女士

媒体关注

2023.12.25

【Webinar预告】高效且稳定的细胞株开发策略

在生物药开发过程中,细胞株开发是起点也是基础。在抗体和重组蛋白药物工艺开发过程中,研发人员需要分离单细胞克隆,筛选出高产且稳定的细胞株来建立种子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用于后续的抗体、重组蛋白药物的生产。创建稳定高产的生产用细胞株可以大大缩减药物研发周期,降低整个生产过程的成本。本次会议将于2023年12月21日晚19:00开始,由美谷分子仪器和药融圈共同组织,邀请到 3 位行业专家,围绕包括商业细胞株的选择、载体构建&转染、单克隆筛选策略及单克隆源性、细胞株稳定性评估等细胞株开发难点展开分享,以期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习如何解决细胞株开发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立体的掌握如何快速开发稳定的细胞株。时间:12月21日(星期四) 19:00-20:55平台:药融圈19:00-19:35Versatile Cell Line Expression Platfor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x Molecules用于复杂分子开发的通用细胞系表达平台Lena Tholen,FyoniBio汉腾生物,细胞系和生物工艺开发总监演讲摘要: CantonBio/FyoniBio团队开发了通用高产表达平台,包含多种哺乳动物宿主细胞系统。其中CHOnamite平台可用于例如双特异性抗体等复杂分子的表达,CHOFlow平台可用于表达无岩藻糖修饰抗体,人GEX平台可按需求质量开发和表达复杂糖型的生物药分子。客户项目的案例研究证明了我们的细胞系平台与生物工艺优化功能相结合,可适用于复杂双特异性抗体的生产。简介:Lena于2017年在柏林工业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并在Fraunhofer IZI-BB进行了博士后研究。此后,她于2019年加入了Glycotope GmbH,担任CLD和USP科学家。之后,她加入了FyoniBio并领导了细胞系和生物工艺开发部门。她是开发CHOnamite 和 CHOFlow 平台的首席科学家。19:35-20:10单克隆分选策略及源性鉴定宋佳丽,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生物制品产品经理演讲摘要:单细胞分离对于许多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应用至关重要,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为了确保控制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管机构要求细胞系“从单个细胞来源”。分离单细胞也可以改善复杂疾病的诊断和监测,特别是当与最近的组学研究相结合时。传统的有限稀释耗时、低效,许多新兴技术诸如微流控、单细胞质谱等被应用其中,而全新的基于阻抗的单细胞技术能够温和、高效的实现单细胞分选,为细胞株开发提供有效工具。简介:宋佳丽,Molecular Devices美谷分子产品经理,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目前负责美谷分子中国区生物制品开发产品线业务,拥有7年生命科学行业产品应用和市场相关经验。曾进行微生物工程菌株高通量筛选相关研究,并参与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项目,在高通量筛选、自动化平台等方面经验丰富。20:10-20:55 iPSC单克隆筛选策略及源性鉴定王安欣,浙江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1. iPSC衍生细胞药物研发进展;2. iPSC单克隆筛选策略;3. iPSC单克隆源性鉴定;简介:王安欣博士拥有10多年学术和生物制药工业界的研究经验,主要从事iPSC分化神经及其他衍生细胞的药物开发研究。王博士于2017年加入霍德生物并担任研发负责人,期间主导完成10余种iPSC衍生细胞产品的开发,并带领团队完成iPSC细胞株和细胞库的构建,以及早期工艺开发、工艺放大和质控方法开发等多个重要环节。王博士于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并于2014-2017年担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后研究员。

企业动态

2023.12.08

【有奖竞答】SpectraMax Plus 384全波长酶标仪有奖竞答活动

刘老师从业十余年,从基层实验员一步步成长为带团队的项目负责人,无论是实验技术还是项目管理经验都非常丰富。刘老师是国内知名某生物医药企业的一位老员工,十余年来她参与负责的项目众多。当和刘老师聊起她使用过的仪器时,她像打开了话匣子,说道:“多年来我们使用过多款仪器,SpectraMax Plus 384 是我们较满意的仪器之一。因为有时候我们要检测几十块板子,快速检测能够保证细胞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得到客观的结果。此外,这款仪器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为我们数据分析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刘老师所说的这款仪器SpectraMax Plus 384正是Molecular Devices全波长酶标仪中的一款。上海某企业的用户说:“我们陆续采购了十台左右SpectraMax Plus 384,其性能稳定,软件和仪器操作都很简单,能满足实验室基本需求,会推荐给其他实验室”;某大学附属医院的用户说:“SpectraMax Plus 384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很好,检测速度非常快,可长时间不关机,比较耐用,比色皿也能直接检测OD值和扫描最佳吸收波长,实验室没有再购置分光光度计”;广州某高校的老师说:“SpectraMax Plus 384 我们已经使用了好几年,其宽泛的波长范围,能基本满足我们所有的光吸收检测需求,软件功能非常强大”;某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老师说:“SpectraMax Plus 384作为一款全波长酶标仪,能设置1nm步进,非常灵活,仪器性能也很稳定,操作易上手”。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用户的使用反馈。众所周知,全波长酶标仪通常具有广泛的波长范围,通常从紫外线(UV)到可见光波段,涵盖200纳米至1000纳米的波长范围。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不同的波长下测量吸光度,适用于各种分子和反应的分析。由于具有广泛的波长范围,全波长酶标仪可以执行多种吸光度测量任务,它可以用于分析DNA、RNA、蛋白质、细胞、酶反应、化学反应等多种生物和化学分析,通常在临床诊断、生物学研究和制药工业中应用广泛。 SpectraMax Plus 384作为全波长酶标仪的优秀代表,以其三大优异特点赢得了行业内用户的一致好评与认可。从2010年第一台SpectraMax Plus 384成功签订至今,全国已超230台的销售量。SpectraMax Plus 384只是Molecular Devices 的20多款酶标仪的经典款之一。今年是Molecular Devices 成立40周年,40年来,我们推出了多款和SpectraMax Plus 384同样优秀的酶标仪;40年来,我们尽全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40年来,我们坚持用心倾听用户的需求和反馈,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以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 未来,我们希望和您共同携手,一起助力科学研究。值此40周年之际,邀请大家参与本次关于SpectraMax Plus 384的答题闯关活动。 活动说明:参与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

企业动态

2023.10.30

“聚焦类器官 洞悉细胞世界——类器官前沿技术及最新进展”主题研讨会圆满落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0 月 12 日,“聚焦类器官 洞悉细胞世界——类器官前沿技术及最新进展”主题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Molecular Devices(中文简称“美谷分子仪器”)和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此次会议特别设置了类器官主题圆桌对话、学术报告分享、美谷分子类器官工作站功能演示、多轮抽奖等多个环节,吸引8000+人次观看,引发热烈讨论与交流。类器官是一种能够模拟真实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微型细胞结构,不仅保留了与体内器官高度相似的组织学、遗传学特点,同时形成的组织有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潜能。2017年类器官技术被《Nature Methods》评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年度技术,但是,类器官技术想要真正走进临床实验室完成应用转化,还要回答和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例如类器官作为模型时的主要痛点或限制有哪些以及未来如何改进?国内类器官标准化——如何真正去推动类器官在各个应用场景上被各方所认可并且支持标准化?以及类器官与转化医学和个性化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目前有哪些新进展?为回答以上问题,特别邀请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凯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冷泠教授、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于强总经理和Molecular Devices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四位嘉宾共同就当前类器官研究热点、前沿技术、标准化进程以及在转化医学和个性化医疗方面应用新进展等话题开展深度交流与讨论。类器官主题圆桌对话(从左往右:Molecular Devices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凯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冷泠教授、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于强总经理)王凯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对于当前类器官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凯研究员认为,类器官结合微流控芯片将成为未来火热研究方向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微流控技术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交换。引入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以使类器官可视化成为可能,同时利用微电子加工方式能够实现高通量化,而且还有助于开发高度可控、靶向性的营养物质递送系统。此外,未来类器官将会是对于现有动物模型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和完善,同时类器官也有望被移植到体内进行细胞治疗,不仅仅是疾病模型研究,还能够有望实现器官的替代和修复,比如胰岛类器官移植治疗糖尿病,将干细胞分化为类似于胰岛的细胞团注射到患者体内治疗糖尿病。冷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自2009年首类器官被建立以来, 类器官领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期间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也得到了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可。但是作为新兴技术,类器官在实际运用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冷泠教授表示,均一性、成率、功能性和成本是目前面临主要难点和挑战,尤其现阶段对于类器官的定义,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业共识。就均一性而言,不单单病人个体差异性,甚至同一稳态组织也存在薄厚差异,而对于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类器官,其方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本方面,类器官研究非常“烧钱”,比如培养过程使用的培养基(例如Wnt、R-Spondin、Noggin等细胞因子)、基质胶以及相关耗材等价格比较昂贵,并且这些产品绝大多数需要进口,从而导致货期不定。此外,受国际环境影响,国内类器官的研究可能会面临国际遏制。于强 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总经理2022年8月,美国FDA批准了首个基于仅来自类器官模型的疗效数据而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这一决定不但体现了药物开发对类器官研究提供的数据的信心,也表现了FDA对类器官研究可信度的认可。对于目前国内类器官标准化的进展以及如何真正去推动类器官被各方所认可并且支持标准化,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于强总经理提出了两个维度的思考。从商业化角度来讲,从取材、培养到生长分化等整个类器官培养过程均需要建立标准化,否则得不到临床认可,也就无法实现产业化。而从探索性技术角度出发,标准即为最前沿的研究,类似登月一样,首先攻克重重难关抵达到月球表面才能成为标准。目前,国内类器官标准化路程还有很遥远,不仅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科研工作人员,比如学会协会等组织牵头完成标准制定。圆桌讨论结束后,由Molecular Devices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带来《从培养到检测,全自动类器官工作站赋能行业发展》精彩报告分享。报告人:苏园园博士 Molecular Devices产品经理报告题目:《从培养到检测,全自动类器官工作站赋能行业发展》类器官凭借高度仿生人体组织器官的独特优势,现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及医药研发的优良模型,但是现有的类器官培养模式缺乏标准化,导致稳定性差、通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的需求。为推动这一前沿技术的发展,Molecular Devices新推出类器官自动化工作站。苏园园博士在报告中介绍到,Molecular Devices以标准化、高通量、高重复性和AI数据整合为导向,实现了类器官从大规模可重复的模型构建到药物评价的一体化生产和检测,赋能类器官基础研究和应用。直播间热烈讨论与交流更多详情请进入了解:“聚焦类器官 洞悉细胞世界——类器官前沿技术及最新进展”主题研讨会(点击进入)

媒体关注

2023.10.13

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美谷发布新品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

自 2009 年 Hans Clevers 实验室首次培育出肠类器官以来,类器官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因其可以高度模拟目标组织或器官的遗传特征和表观特征,并且拥有周期短、通量高、临床相关性强等优势,类器官在新药研发、药敏检测、诊疗新策略探索、新靶标发现、疾病发生机理、再生医学等多个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技术,目前现有的类器官培养模式缺乏标准化,导致稳定性差、通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的需求。为推动这一前沿技术的发展,美谷分子重磅推出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以高通量、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为导向,通过整合液体工作站、显微镜、培养箱等全套设备,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监测、培养、成像和调度,旨在提高类器官等细胞模型培养的一致性、稳定性和规模,改进工作流程,赋能类器官科学研究、药物开发、精准医疗及再生医学。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主要特点:01切实可行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通过直观的操作向导,实验人员可以利用一个遵循细胞培养逻辑且易于使用的界面来构建培养 Protocol,避免复杂的程序编写,缩短实验室手动操作时间,避免人为误差,简化复杂的 3D 模型培养流程。02改善筛选工作流程,提高数据可靠性追踪复杂模型的生长、扩增、分化和成熟等一系列细胞进程,通过记录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和时间,增强数据的可追溯性,提高数据可靠性。7*24 全天候运行可更大限度地提高多种干细胞细胞系、细胞球或类器官的生长和扩增效率。03开发可靠、可重复的检测方法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是一个机器学习辅助的完整解决方案,能够将数据转化为决策,通过对细胞培养过程的标准化,无论是维护、监测和孵育,还是成像、分析和数据处理,最终提供大规模高度一致、无偏差且更具有生理相关性的培养结果。使用 CellXpress.ai 全自动一体化类器官工作站进行小肠类器官培养的工作流程

媒体关注

2023.10.13

周四开播!类器官前沿技术及最新进展主题研讨会

1983 年,斯坦福大学 Harden Marsden McConnell (1927-2014) 教授创立了 Molecular Devices 公司。岁月更迭,风雨兼程,今年是 Molecular Devices 成立的 40 周年。值此之际,仪器信息网联合 Molecular Devices 将于 2023 年 10 月 12 日共同举办“聚焦类器官 洞悉细胞世界——类器官前沿技术及最新进展”主题研讨会。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oleculardevices2023/ (点击报名)点击图片报名本次会议特别设置类器官主题圆桌对话环节,邀请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凯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冷泠教授、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于强总经理和Molecular Devices产品经理苏园园博士四位嘉宾围绕当前类器官研究热点、前沿技术、标准化进程以及在转化医学和个性化医疗方面应用新进展等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类器官热门话题(拟定):1. 未来类器官的研究和应用趋势,新兴技术或应用热点有哪些?2. 类器官作为模型时的主要痛点或限制,如何改进?3. 国内类器官标准化——如何真正去推动类器官在各个应用场景上被各方所认可并且支持标准化4. 类器官与转化医学和个性化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目前有哪些新进展。01  嘉宾介绍王凯 研究员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凯博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研究员,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PI,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获得者。王凯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在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接受博士后训练。他的实验室长期致力于干细胞、类器官、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的学科交叉研究。试图从疾病模型、基因和细胞治疗的角度为包括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提供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Advanced Materials, Biomaterials等国际期刊。担任病理生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解剖学会血管分会委员和整形美容协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整形分会委员。担任Microvascular Research杂志副主编,Cell Transplantation 编委以及Life Medicine,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和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等杂志的青年编委,同时为Science Advances, Angiogenesis, ACS Nano, Stem Cells, Biomaterials等国际期刊的特邀审稿人。冷泠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冷泠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独立PI,博士生导师,协和医院干细胞质控室负责人,疑难重症与罕见病多学科会诊专家。课题组聚焦感染性和罕见性疾病的重大科学问题和临床需求,创建空间蛋白质组/基质组技术解析器官损伤与再生的机制研究,以及组织疾病早期诊疗等科学问题。通过构建PSCs来源的复杂类器官(如皮肤、脑、血管、心脏等),结合空间/单细胞多组学技术,从细胞内、外环境研究感染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的罕见病在生理和病理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和蛋白层级的致病机制,并推动类器官在疾病治疗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Cell Rep、Adv Sci、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5篇(总IF>268分),IF>15分的8篇。其中,4篇文章受邀封面,1篇文章获得F1000Prime亮点推荐,1篇文章获得首都前沿学术成果奖,单篇文章引用超过130次。于强 总经理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于强 1987年4月济南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东北大学 行政管理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 MBA东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美国内尔学院 DBA2009-2015 全球某500强企业(电子行业) 职业经理人 分别担任山东省总店长、区营销副总、产品经理、操盘手2015-2017 某新三板企业(进出口企业) 职业经理人 中国北区总经理2018-2021 银丰生物旗下安徽公司 总经理2021-至今 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 总经理苏园园 产品经理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苏园园,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博士,2013年进入显微成像行业,长期从事共聚焦、高内涵及其他高端成像仪器的技术支持工作,在细胞、神经、免疫等领域有十多年的支持和推广经验,目前在美谷分子仪器担任产品经理,负责成像产品线的市场推广工作。02  会议日程聚焦类器官 洞悉细胞世界 ——类器官前沿技术及最新进展主题研讨会(2023年10月12日)会议时间会议内容嘉宾信息14:00--14:05开场及会议介绍品牌合作伙伴 主持人14:05--15:00类器官主题圆桌对话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王凯 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冷泠 教授银丰生物旗下银丰基因 于强 总经理美谷分子 苏园园博士 产品经理15:00--15:30从培养到检测,全自动类器官工作站赋能行业发展苏园园博士 产品经理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15:30--15:40会议中间多轮随机抽奖小米液晶黑板、40周年定制鼠标垫、保温杯、便携式餐具、仓鼠毯子多用抱枕参与本次活动,还可以参与抽奖,将有多款好礼相送!报名地址: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oleculardevices2023/(点击报名)多重好礼敬请期待!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

媒体关注

2023.10.09

“自动化、高通量”为突破合成生物学研究瓶颈加把劲!

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布局。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伴随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颁布,被誉为“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热度高涨,但当前构建合成生物系统的内在逻辑尚处于摸索阶段,整个合成生物学领域正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先进的使能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学产业快速发展。为帮助广大用户及时了解合成生物学的市场概况、解决方案及相关活动,仪器信息网本次特别邀请了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谷分子”)谈一谈他们的看法:仪器信息网:您如何看待当前合成生物学产业及市场发展现状?宋佳丽:目前全球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制造业,因制造过程需要大量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能源,而这些能源的供应量在减少,价格在上涨,能源将不可持续。在这个大背景下,利用合成生物学进行生物制造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研究人员已经成功通过微生物重组工程来生产食品、纺织品和生物制药产品,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要少得多。同时,随着合成生物学在理论研究和技术上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被拓宽,包括医疗健康、食品、饮料、工业化学品、消费品、生物燃料、农业、环保等相关行业都已有应用,全面产业化值得期待。在政策层面,全球多个国家都在布局生物制造产业,如美国、欧盟、英国等,美国在2023年发布“Bold goals of bio-technology”报告,包含了由美国农业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和国防部等机构制定的一些具体战略。中国在2021年发布《“十四五”规划》和《2023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后,合成生物学在能源替代、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应用优势使其再次成为关注焦点,2023年多部委和多地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对合成生物产业和生物制造相关的支持政策。可见,合成生物产业会是下一个各国争相竞争的关键领域,强大的市场潜力也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场。仪器信息网:合成生物学产业将给科学仪器行业带来哪些市场机会?宋佳丽:基于合成生物学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研发端多种研究技术的使用,在科学仪器的使用上呈现更加多元的景象,除了常规实验室通用设备外,诸如DNA合成、测序、克隆筛选、微型培养等相关设备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高通量的需求上,鉴于合成生物构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大量的筛选和验证,由此就迫切需要更高通量、更加自动化的设备和系统来高校完成构建过程。另外,下游多种应用产品具有各自的性质和检测标准,因此也会涉及不同应用的专业设备。因此,整个合成生物学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不仅使得现有科学仪器产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需求,也促使科学仪器行业在高通量、自动化方向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仪器信息网:贵单位针对合成生物学领域推出了(或将要推出)哪些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到哪些环节?解决什么样的痛点?宋佳丽:当前我们看到合成生物学方法为各行各业带来日益增长的发展,随着对源自重组生物学合成产品需求的增加,快速、准确的高通量微生物菌株工程和分子克隆方法变得尤为重要,而人工合成生物学工作流程仍然是劳动密集型、耗时且容易出现人为错误。在合成生物学工作流程中,常见的瓶颈包括:样本处理通量、有效的筛选策略、数据的整合和追踪等。而自动化仪器或系统的应用能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升整个流程的效率,帮助研究人员更快的获得目标生物,加快合成生物制品产业化的进程。在DBTL的“构建”环节,会产生大量的微生物克隆样品待测试,如何有效且高效的从中筛选出目的克隆,是整个流程中比较关键的限速环节。美谷分子公司经典的“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QPix”,能够在这个环节帮助研究人员统一筛选标准、提高筛选通量,同时能够匹配到自动化系统中实现流程自动化,在单克隆分离(涂布)、克隆筛选和挑取、文库复制和重排等过程提供解决方案。QPix通过白光/荧光成像进行微生物克隆的识别,结合多种筛选功能可以在筛选初期就选出那些符合要求的目的菌落,特异的96针挑头和特殊导轨设计能够实现1h挑选3000个克隆的高挑选通量,配套软件能够对图像、菌落特性、孔板数据等进行存储和追溯,开放的API端口可以与其他自动化系统连通,减少无人看守时间。自动克隆挑选在感兴趣的基因被扩增、组装成载体并转入微生物后,需要依据菌落形态、颜色、荧光等特征来筛选克隆,之后进行挑取和接种。传统的人工方式很难在筛选时建立统一的标准,一些特殊特征业务法实现肉眼识别,而且人工挑取效率很低,是高度重复和费时的工作。Qpix通过成像的方式,结合软件识别算法识别待筛选克隆并给出特征参数,之后通过参数设置就可将符合要求的克隆选出,之后通过96针挑头进行挑取,3000克隆/h的通量能够满足大部分挑选需求。QPix提供多种特异形态的挑针,可针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提供更高的挑取量。不锈钢挑针可在线清洗,大大减少耗材的使用和成本。除了常规形态和荧光的克隆识别,颜色筛选、光晕筛选(抑菌圈、水解圈等)、噬菌斑、区域筛选等多种筛选模式能够匹配多种应用场景。文库复制和重排文库构建也是合成生物学工作流程中重要的一环,大量的构建样品需要保存,筛选后的优质克隆也需要集合保存。是否能够在流程中就完成样本保存的过程?筛选后的克隆能否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进行选择和保存?QPix在功能上特别设置了复制和重排功能,不论是在是挑选流程中设置Copy功能,还是单独的复制功能,都能高效的通过96挑头进行文库复制。用Qpix挑选后的克隆经验证是优质克隆后,可通过软件数据库进行源数据调取并从中选择优质克隆对应的孔,然后将优质克隆汇集到同一块孔板中进行收集和保存。数据管理面对庞大的样本量,样本特征、来源/终孔板、孔编号等数据通过手工记录不仅费时还容易出错,尤其是在跨多种仪器收集数据时,这会造成额外的FTE时间、疲劳和更高的数据丢失风险。QPix 420系统可以辅助数据收集和存储。actuator head包含一个内置的高分辨率摄像机和一个条形码读取器,以实现可靠的数据可追溯性。图像数据被记录到具有广泛审计跟踪和样本跟踪选项的内置数据库中。基于条形码读取,QPix软件可用于跟踪有关克隆的信息,如其在源板和目的板中的位置以及挑取的日期和时间。您还可以选择为重要样本定制标签,并根据克隆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分组。自动化集成自动化在合成生物学中不仅体现在对某个步骤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对整个流程而言,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将是未来趋势。这就要求应用的设备不仅能够代替人工,而且能够实现跟多个设备的互联,中控系统能够从运行控制、数据传输、策略判断等实现控制。QPix高通量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提供开放的API端口,能够实现与机械臂、中控系统、其他设备的连接,集成到多种工作流程中去,目前在国内已有多套合成生物学自动化平台应用QPix于其中,形成较为完善的集成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如何看待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前景?宋佳丽:合成生物学产业涉及非常广泛,包括像基础层的DNA&RNA合成、生物体设计和优化、相关软件等,以及在应用端包括医疗健康、食品饮料、工业化学品、消费品、生物燃料、农业等相关行业,从政策层面也能够看到各国的重视。在合成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的、各国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相信合成生物产业能够在未来获得快速的发展,产业化的进程也将加快。宋佳丽,Molecular Devices美谷分子产品经理宋佳丽: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目前负责美谷分子中国区生物制品开发产品线业务,拥有6年生命科学行业产品应用和市场相关经验。曾进行微生物工程菌株高通量筛选相关研究,并参与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项目,在高通量筛选、自动化平台等方面经验丰富。"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开讲啦!2023年10月10-11日,由仪器信息网举办的第一届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将在线开播,合成生物学专家,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专家,前沿科学研究PI等众多嘉宾将在3i讲堂分享精彩报告。立即报名》》》详细日程: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yntheticbiology231010.html扫码直达报名页面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会议联系会议内容及报告赞助仪器信息网 陈编辑:13171925519,chensh@instrument.com.cn

媒体关注

2023.10.08

Molecular Devices亮相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

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定于9月22日至2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术交流会议”。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著名专家和学者与会做学术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共同商讨学会未来的发展。本次会议由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河南省免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承办。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的省级实验室,由郑州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为共同牵头单位。实验室旨在聚焦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产业需求,在现代免疫科技领域实现基础研究“顶天”、产业转化“立地”,成为原创性成果的策源基地、突破性医药产品的研发基地、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Molecular Devices亮相此次会议,欢迎各位参观展台。会议主题后疫情时代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前沿与创新会议时间与地点1、时间:2023年9月22日-24日(22日下午报道,24日下午离会)2、地点:河南省黄河迎宾馆(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迎宾路1号)会议日程9月22日下午15:00-19:00现场注册,领取会议材料,办理入住手续18:00-20:00自助餐9月2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 (迎宾会堂)08:30-08:35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致欢迎辞08:35-08:40河南省科协领导致辞08:40-08:45龙湖现代免疫学实验室主任张改平院士致辞08:45-08:50郑州大学校领导致辞08:50-08:55河南农业大学校领导致辞09:00-09:30合影留念特邀主题报告 (迎宾会堂)09:30-10:00报告题目:后疫情时代的思考饶子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10:00-10:30报告题目:待定高 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10:30-11:00报告题目:免疫学三十年张改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11:00-11:30报告题目:基因编辑大动物模型的创制和机制解析赵建国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00-14:00自助餐9月23日下午15:00-17:30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迎宾会堂中一会议室)青年科学家论坛(迎宾会堂)14:30-14:50脾脏DC靶向性纳米佐剂的构建及增强非洲猪瘟抗原的免疫效果研究何华教授 河南农业大学14:50-15:1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诱导高尔基体碎裂促进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李睿副研究员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15:10-15:30CD47 和 CD24 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张晶 讲师 新乡医学院15:30-15:50新乡医学院无血清培养基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耿少雷 讲师 新乡医学院15:50-16:10恶性肿瘤标志物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栗宁 助理研究员 郑州大学16:10-16:40茶歇17:20-17:40非洲猪瘟病毒 CD2V蛋白免疫识别靶点B细胞表位的挖掘与鉴定贾蕊 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 郑州大学16:40-17:00基于中国沙门菌基因组数据库版本2解析沙门菌耐药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王亚楠 教授 河南农业大学17:00-17:20花生红衣原花青素对麦醇溶蛋白诱导的 Caco-2 乳糜泻细胞模型的作用研究余秋颖 讲师 河南农业大学17:40-18:00非天然氨基酸诱导表位抗体并光交联筛选靶点选异性单克隆抗体陈龙欣 副教授 郑州师范学院18:00-20:00自助餐9月24日上午特邀专家报告(迎宾会堂)08:10-08:35重组蛋白药物表达系统构建与应用王天云 教授 新乡医学院08:35-09:00脑死亡供体肝移植中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探索张水军 教授 郑州大学09:00-09:25甲状腺激素与肺损伤修复再生余国营 教授 河南师范大学09:25-09:50新冠疫苗免疫应答个体差异的基因调控基础张子杰 研究员 云南大学09:50-10:00茶歇10:00-10:25伪狂犬病毒通过抑制维甲酸合成代谢逃避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褚贝贝 教授 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10:25-11:50免疫检查点在心梗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靶向干预王耀辉 教授 河南大学11:50-11:15HPV研究现状及基因工程技术在宫颈癌防治中的应用陈玉梅 副教授 郑州大学 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11:15-11:45线粒体 DNA 应激与肿瘤免疫微环境调节鲍登克 教授 河南大学11:45-12:00闭幕式及颁奖仪式12:00-14:00自助餐14:00以后离会

企业动态

2023.09.15

2023 Molecular Devices第六届酶标仪应用及软件操作高级培训班北京场邀请函

尊敬的用户:您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技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免疫学方法的对生物分子进行快速定性及定量检测的手段,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无污染、灵敏度高、通量高等优势广泛地被大家所接受。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目前的酶标仪检测系统不仅仅可应用于光吸收ELISA的检测,还有各种荧光技术、发光技术,细胞成像分析,甚至Western Blot等手段也大大丰富了其检测应用领域。它作为实验室常用的基础设备目前已应用于各种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包括分子水平的检测、细胞水平蛋白表达及构象变化的分析、细胞状态评估、药效筛选及毒性的评价、细胞信号通路研究等。Molecular Devices 于1983年在美国硅谷成立,至今已经有40年的历史,我们作为全球高精度检测、高通量筛选及快速成像分析类仪器设备的优秀品牌,一直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研究及药物研发提供先进的全方位解决方案。酶标仪作为我们的核心产品线之一,目前在中国已有上千家用户,覆盖各类科研机构院校、工业用户、政府机构、医院等,仪器的性能与服务在业内也一直享有良好口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用户,让大家能高效利用我们的仪器进行相关检测,更加熟悉仪器性能及各种不同类型配套软件的使用,从2018年起开办第一届酶标仪及科研版SoftMax Pro软件及企业版SoftMax Pro GxP软件(企业版软件符合FDA 21 CFR 11 Part的要求)操作的高级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内容包括多个方面:酶标仪发展历史其基于的基础原理、主流检测技术及应用领域、SoftMax Pro软件设置、曲线拟合和数据分析、软件函数语句特点及实际运用、2020年药典收录显著性和等效性的生物活性的分析方法、以及各类型仪器硬件操作和维护介绍等,旨在全面提高用户对仪器熟悉度和软件的熟练应用。通过细致理论讲解到全面实战操作,相信您对我们的酶标仪及软件操作与分析将会有一个全面的熟悉和运用,这也是我们本届培训班的办学目的。为此,我们热忱地邀请您来参加本届培训班,与您相聚在北京!本届培训班安排如下:一、培训时间及地点:北京格兰云天大酒店四楼8号会议室(北京亦庄荣华南路15号中航技广场10号楼)二、培训方式:1、课程讲座;2、小组讨论与实际应用案列分析;三:培训人数:本届培训班满8人开班,上限16人,先报先得,以收到报名表时间排序四、培训安排:时间内容10月16日08:30-09:00注册报到,领取讲义09:00-10:20理论讲解标题:了解仪器—酶标仪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的意义及如何维护内容:每个人都希望从实验中获得好的数据,但是通常情况下你不知道如何做,那么如果了解其工作原理、硬件特点、设置方法和参数代表含义一定会帮助您获得理想结果。讲师:刘虓10:20-10:40茶歇10:40-12:00理论讲解标题:拓展思路—带您了解多功能酶标仪的多样应用领域内容:超越传统光吸收、荧光强度和化学发光功能,这里您还将会了解荧光偏振,时间分辨荧光、荧光共振能力转移及HTRF、AlphaScreen\AlphaLisa众多检测功能各自特点及最适合的应用领域。讲师:安淼12:00-13:30午餐13:30-14:50理论讲解标题:初识软件—SoftMax Pro 7.X集酶标仪控制、数据采集和分析等强大功能内容:强大的SoftMax Pro酶标仪软件的特点和分类,如何进行功能设置、分组及标准曲线制作,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分析,轻松获得所需检测结果。讲师:朱晖14:50-15:10茶歇15:10-16:40理论讲解标题:高效工作—SoftMax Pro7.X软件高级应用,如函数引用及编写规则介绍内容:大多数人的电脑上都有Excel、Prism等分析软件,它们虽然是一个强大的分析工具,但使用SoftMax Pro软件同样内置了多种公式,集函数运算、语句编写和调用功能,你可以拥有更强大、并且符合FDA 21 CFR 11 Part要求的环境下进行数据处理。讲师:尹迪10月17日09:00-10:20理论讲解标题:安全合规—数据合规要求背景趋势、SoftMax Pro GxP特点及如何正确设置使用内容:世界范围内大量电子数据违规情况,2015年开始 MHRA、FDA、EMA等先后以指南、要求等形式出台了关于数据完整、可靠的一系列要求,我国也在2020年底推出《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要求(试行》, MD围绕GMP\GLP的相关要求,MD不断推出更严格,高于法规要求的企业版合规软件,能够更好实现在新规范环境中获得完整、可靠、符合各国法规的数据。讲师:侯昊丽10:20-10:40 茶歇10:40-12:00理论讲解标题: 拓展分析—如何利用SoftMax Pro软件获得数据进行曲线优度评价、权重分析及相应基本概念介绍内容:如何选择适合您的标准曲线,了解约束型曲线、非约束性曲线、权重、置信区间和PLA等基本概念。讲师:田华12:00-13:30午餐、反馈调查表填写、毕业合影13:30-15:00理论讲解标题:活性评价—SoftMax Pro是生物活性测定方法验证与生物检定法的有力工具内容:在生物制品质量体系控制系统中,有效评价手段是保障生物制品有效性的关键环节,针对2020年新版《中国药典》的9401和1431这两部分内容,了解如何利用SoftMax Pro软件函数运算功能对其进行相对生物活性分析,解读模板内容。讲师:钱君娣五、培训费用及付款说明:培训费:含税价RMB 2,500元/人(费用含培训两天的两顿午餐、茶歇及资料费用)学员住宿、交通、早晚餐请自理,酒店为北京格兰云天大酒店,北京亦庄荣华南路15号中航技广场10号楼,电话 4007001997,如有住宿需求可联系酒店销售刘经理,联系电话17602260122。付款前请正确完整填写《报名表》,待我们的工作人员与您电话落实后,请您于2023年10月11日周三前完成付费,付费后请及时将汇款凭证发邮件至Jie.Guo@moldev.com通知我们付款信息(转账或汇款务必注明汇款人姓名与单位并保留汇款凭证):•户名: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开户bank及账号:招商bank上海分行长乐支行 121910076010501•开票信息:zengzhishui专用电子fapiao或普通电子fapiao,品名为技术咨询费,6%税点,fapiao会统一发至您的报名邮箱。六、报名咨询:郭老师  电话:021-2419 7251  邮箱:Jie.Guo@moldev.com林老师  电话:021-2419 7296  邮箱:Yigang.Lin@moldev.com七、注意事项:1、培训期间,严禁各种途径的摄像和录音,违者必究。2、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所有。

企业动态

2023.09.13

【会议预告】Molecular Devices与您相约2023年“类器官中的细胞世界”学术研讨会

为推动中国细胞生物学各领域学者深入交流研究进展,展现国内细胞生物学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系列代表性成果,2023年“类器官中的细胞世界”学术研讨会将于2023年9月21-24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信号转导分会、南昌大学类器官研究院主办,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协办,旨在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各领域研究者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推动我国细胞生物学产学研项目的发展与落地。届时,Molecular Devices也将于论坛展位亮相,带来类器官相关的解决方案。会议时间丨2023年9月21-24日会议地点丨南昌融创施柏阁酒店(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南龙蟠街333号)展位号丨11大会议程9月21日(周四)10:00—17:00注册报道一楼大堂9月22日(周五)8:30—12:00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一楼施柏阁宴会厅12:00—14:00Lunch and Poster   Session各自入住酒店西餐厅14:00—17:45Session 1解析发育稳态 主持人:王晓群、高栋一楼施柏阁宴会厅17:45—18:15圆桌论坛:类器官生命科学产业展望一楼施柏阁宴会厅9月23日(周六)8:30—11:15Session 2真实细胞世界主持人:姚雪彪、卿国良一楼施柏阁宴会厅11:15—14:00Lunch and Poster   Session各自入住酒店西餐厅14:00—17:15Session 3精准医学新篇主持人:金子兵、蒋明一楼施柏阁宴会厅17:15—17:45圆桌论坛:类器官精准医学产业展望一楼施柏阁宴会厅9月24日(周日)8:30—11:15Session 4变革药物发现主持人:张冬卉、刘妍一楼施柏阁宴会厅12:00—13:30Lunch and Poster   Session各自入住酒店西餐厅13:30—15:30Session 5标法呼之欲出主持人:赵同标一楼施柏阁宴会厅15:30—17:20Session 6交叉迎接挑战主持人:赵冰一楼施柏阁宴会厅17:20—17:50圆桌论坛:类器官新药研发产业展望一楼施柏阁宴会厅

企业动态

2023.09.13

【新品上市】QPix系列微生物克隆筛选家族再添新成员—QPix XE

Qpix系列作为经典的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客观的成像筛选、高达3000克隆/小时通量的自动化挑选、可定制和整合的扩展性、多种功能集成等特性,使其不论是在生物药开发、工业菌株筛选、基因合成还是合成生物学等领域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流程的加速。但您可能也有这样的一些顾虑:我希望由人工转为机器挑选克隆,所以目前不需要特别高的通量,但也不排除后期通量需求会提高我的实验流程中,下游的通量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克隆挑取这步也不需要太高通量我的应用比较特殊,标准产品无法满足,可能需要一些定制化的功能甚至硬件我的实验室目前比较小,体积太大的话会太拥挤,甚至没有空间请不用担心!QPix家族新成员QPix XE就能满足您的需求!节省空间宽度仅为90cm,不占用更多实验室空间,更易安置和移动中等通量通量为1500克隆/h,但仍高于大多同类市售产品的通量,能够满足中低等通量的应用需求此外,QPix XE专门考虑了扩展和定制的需求,区别于标准产品,能够提供特定功能、流程等的定制,同时开放API端口,使实现未来通量的提升成为可能!易于整合可以定制和集成,提供开放的API和软件支持,使您很快拥有一个完全自动化的工作单元可扩展性灵活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您流程的变化,以实现未来的通量增长或更长无人看守时间的需求然而,体积和通量上的更新并不影响XE强大的功能和高质量的结果,依旧能够轻松实现高效、精准的克隆识别和挑取!基于菌落形态特征和荧光强度的克隆识别和筛选,尽早发现阳性克隆,减少下游工作量轨道运行实现高位置精度,确保准确挑取克隆多种类型挑针可选,匹配不同形态菌落,实现更高效的挑取复制、重排、抑菌圈/水解圈等多种功能可选,一机实现多种用途自动数据存储和样本跟踪功能确保数据完整性QPix系列广泛的应用场景仍然适用QPix XE,例如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燃料,农业,微生物组学,环境科学,食品和饮料,科研,政府研究等。同时,QPix系列与Molecular Devices其他高通量产品结合,可以提供完善的高通量应用解决方案,为您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能!

新品

2023.09.11

【Webinar预告】探索蛋白结构——辅助从靶点到临床药物开发

时间:9月21日(星期四) 14:00-15:30平台:生物谷具体议程: •      14:00-14:45 GPCR信号传导复合物结构和偏向性配体药物机制徐华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内容介绍:GPCR的跨膜信号传导是通过与特定的下游转导蛋白特定耦合进行的,这些转导蛋白包括各种亚型的G蛋白和arrestin。因为G蛋白和arrestin介导的路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药理后果,偏向于某一特定路径而不是其他路径的配体(偏向配体)通常比非偏向配体具有更好的治疗指数。因此,偏向配体已成为GPCR药物设计和发现的主要趋势。在这次报告中,将从GPCR对G蛋白和arrestin的不同亚型的选择性的结构基础开始。接下来,将转到最近的GPCR与GRK2复合物的结构,GRK2是一个关键的激酶,它在G蛋白途径和arrestin途径之间调节GPCR信号。最后,将介绍小分子配体如何通过结合到决定与G蛋白或arrestin的偶联特异性的GPCR的胞内口袋来调节GPCR的偏向信号。这些胞内偏向配体的结合模式为各种治疗指示提供了设计GPCR偏向配体新一代的新范例。•      14:45-15:30 FLIPR Penta高通量实时荧光检测分析系统在药物开发过程中的应用田华 应用科学家主管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内容介绍:FLIPR Penta是先导化合物确证和化合物安全性评价的高通量动力学筛选平台,主要用于GPCR受体活动监测的细胞内钙信号变化实时测定和监测离子通道活动的细胞膜电位变化实时测定等。在国际上,用于GPCR的钙流定量检测技术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的化合物筛选技术。G蛋白偶联受体(GPCR)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界,也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 广泛地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生理活动的调控。结构特征和在信号传导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可以作为很好的药物靶点。可用于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病、艾滋病、糖尿病等药物的筛选。其中,例如Gq型G蛋白耦联受体,激活可以引起细胞内钙浓度的瞬间改变。利用这一原理,FLIPR Penta可以实现对此类靶点的药物活性评价以及高通量的筛选。FLIPR Penta还可以进行细胞内PH值变化,细胞膜电位变化,离子通道,心肌毒性和转运体研究等。目前离子通道类是近些年来关注度逐年上升的一类靶点。离子通道的开启和关闭,可以瞬间引起细胞内离子浓度的改变,借助荧光染料,FLIPR Penta可以快速简便地完成对细胞内离子浓度的动态检测,进而评价药物对于离子通道启闭的影响。

企业动态

2023.09.07

< 1 2 3 ••• 12 > 前往 GO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上海市长宁区福泉北路518号1座5楼 联系人: 市场部 邮编: 200335 联系电话: 400-809-9706

友情链接: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