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深圳市清时捷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银牌17年 银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当前位置: 深圳市清时捷 > 最新动态 > 饮用水水质检测

饮用水水质检测

深圳市清时捷

2019/11/01 14:12

阅读:78

分享:


    本文配图选自网络以及相关新闻截图。


水是生命之源,是体内一切化学反应的媒介,是各种营养素和物质运输的平台。人们的健康生活离不开安全,干净的饮用水。


近年来,全球都面临着水源污染的严峻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情况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各界高度重视检测与净化水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饮用水水质检测和净化要求。


面对这些要求,怎样把好饮用水水质检测这一关,显得尤为关键。



饮用水的水源有哪些?


形成天然饮用水水源:包括地下水、水库、湖泊、江河等,不同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天然饮用水水体,其中所含有的各种杂质含量和种类也具有很大不同,所以水质检测标准也方式也有很大差别。


1.地下水:顾名思义是从地层中渗透出来凝聚到一起形成的水资源,多出现在岩层或者土层之中,其主要来源水为大气降水,因此具有硬度高、含盐量高、含细菌量少、含有机物少、浑浊度较低、杂质悬浮少的特点,另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地下水很少有机会受到污染。


2.江河水:主要来源水也是大气降水,不过也有很多地下水或者雪山融水的补给,这些补给水在融入江河时会径流地面,因此江河水具有水质受外界影响大、受污染机会多、所含细菌量较高、较为浑浊、硬度低、含盐量低的特点。


3.水库与湖泊水:这部分水主要来源于江河水补给所形成,通常湖泊水中流入河水之后,会夹带更多泥沙和悬浮物,随着时间积累,这些泥沙以及悬浮物逐渐沉到水底,形成水体相对稳定、水流缓慢的态势。具有水质透明度高、浑浊度低的特点。


此外,由于湖泊水和水库水长期具备良好日照条件,所以水体中能够大量繁殖浮游生物以及各种水藻,出现水体颜色和味道上的变化,很多人在水库旁边会闻到臭味,就是这个原因加上一些动植物在水体中分解腐败所致。会破坏水体的营养状态,严重情况下会恶化水质质量。



水源中有哪些杂质?


1.水源中杂质的来源有哪些?


自然资源中水资源的分布最为广泛,能够通过渗透、降水等途径形成良好的循环状态,使得各种水源无休止的形成和被利用。水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可以溶解混入其中的各种气体、液体和泥沙等固体物质,也可以将进入水体中动植物残骸经过溶解变成丰富多样的有机化学物。


不过,近几年工农业的快速发展致使越来越多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窜入到水资源中,将天然水资源的物质平衡状态打破了,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继续采取有效举措加以重视和解决。


2.水资源杂质颗粒的分类


水资源来源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杂质颗粒,主要有微生物、溶解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胶体、悬浮物和溶解物这五种类型杂质。其中微生物包括水体中原生动物、藻类、病毒、细菌等活动生物。


溶解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是指水体中腐植质的杂质,可以引起水体味道、嗅觉和颜色上的恶化,去除此类杂质难度性较大。


胶体类杂质在水体中相对比较稳定,颗粒直径不会超过100nm,经过长久静置可以逐渐沉到水体底部,是病毒和细菌的主要载体,也是净化水质的一个关键对象。


悬浮物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动植物的残害以及水体中的泥沙物质,去除悬浮物是净化饮用水的重要环节。


溶解物主要包括水体中的气体和盐类,其中气体有CO2、O2、SO2、N2、H2S等,盐类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之分。




饮用水的水质检测


1.监测点的选择:一般选择在上有河道中取一水点,进行水质情况的采样工作,对于地下水的检测需要通过设立污染源观察井,污染源观察井。


2.水源水质监测:检测频率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一般地下水的初期检测为每3个月一次,常规检测为6-12个月一次,湖泊水库的初期检测为2个月一次,常规检测为3-6个月一次,河流水的初期检测为每2星期一次,常规检测为1-3个月一次。


依据检测指标反映出水体中各项指标情况,明确污染程度和具体污染物。


3.出厂水水质检测:明确检测频率、控制指标、主要指标和全面指标。


4.供水单位水质检测:对村镇集中式和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规范的水质采样点选择和检测,按照308、SL等相关质检标准来检查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的合格率和频率等工作。



饮用水有哪些常用的净化方法?


1.沉淀、澄清和过滤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将水体中的悬浮物质筛选出来,避免其沉淀到水底影响水质。


所以在去除水体中杂质颗粒时会多使用沉淀、澄清和过滤的技术手段。


沉淀过程需要分离出水体中的大颗粒物质,澄清过程需要原理虽然与沉淀不相同,却也是分离杂质的净化过程,在经过沉淀和澄清的净化处理之后,会去除大部分容易下沉的大颗粒杂质,保证水体在进入滤池前已经降低了浑浊度,接着通过过滤技术将水体中的细小颗粒杂质清除出去,达到饮用水的质量要求标准。


2.混凝


将混凝剂添加到未处理的原水中,这样可以将水体内胶体颗粒的相对稳定状态打破掉,形成良好的水利条件,通过水体中其他微粒与胶体颗粒之间的相互聚集与碰撞,达到分离水体中絮体等物质的目的。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混凝净化方法


水体的混凝净化对象主要有胶体杂质和水中悬浮物,最为常用的水体混凝剂目前以铝盐或者铁盐两种,包括硫酸亚铁、二氧化铁、聚合氧化铝、硫酸铝等等,混凝过程包括两大阶段,即凝聚阶段+絮凝阶段。


混凝法的操作需要一加药、二混合、三反应的步骤来实现。


3.消毒


给水体消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那些水体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病原微生物、病菌和病原菌消除到饮用水指标范围内。


水体经过消毒处理将大量有害人体的细菌消除,而不是灭杀所有的水体细菌。按照国家最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来看,水体中不超过3个大肠菌群且不超过100个细菌总数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


消毒水体的方法多种多样,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可以见得未来还会有更多高新的水体消毒技术与手段出现。现阶段主要有化学和物理两大类水体消毒方法。


其中化学方面可以将氯氨、二氧化氯、漂粉、氯气加入到水中,也可以采取重金属离子或者臭氧消毒的方式,水体的化学消毒方法具有操作设备简单、投入价格低廉的优势作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杀菌效果。


物理消毒方法主要包括超声波消毒、紫外线消毒、加热煮沸消毒等,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水体杀菌效果。



饮用水卫生标准


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跟随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水资源实际状况而不断调整完善,现行的饮用水卫生标准更加完善、细化了饮用水的各方面指标。


其中的感官性状指标包括水体的浑浊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化学指标包括水体总硬度、PH值、锰、铁、铜、氯化物、锌、氰化物、硝酸盐、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氯仿。


                                                                        来源:水智师



免责声明

微信图片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的,请及时联系我们(0755-21033425),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推荐产品
供应产品

深圳市清时捷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