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布鲁克磁共振事业部(Bruker Magnetic Resonance)

关注

已关注

品牌合作伙伴
白金16年 白金

已认证

粉丝量 0

科学仪器行业领军企业

400-889-7796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Bruker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Webinar | 核磁共振在食品真实性和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大会简介近些年,食品安全被越来越多人关注,而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架构的日益完善,食品安全问题显著减少,但以欺诈为主的食品造假问题仍旧突出,解决食品真实性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为此,我要测网网络讲堂将于3月3日,召开“食品真实性检测与内在质量控制”专题网络研讨会,将携手该领域的行家和科研一线专家们,带来深度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解读,以及最新科研进展分享。 布鲁克将在本次大会的磁共振波谱技术专场中发表专题演讲,由核磁高级现场应用专家任萍萍博士为大家讲解如何在食品真实性和质量分析中应用核磁共振(NMR)技术。欢迎各位业内人士及对食品检测感兴趣的朋友莅临参会。 会议时间2021年3月3日 主讲人简介任萍萍博士布鲁克核磁高级现场应用专家任萍萍,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磁共振中心,在NMR及分析化学领域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参编201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分析检测类教材一部。现任布鲁克AIC部门高级现场应用专家。  报名参会精彩不容错过,期待您的参与!  祝好!布鲁克网络课堂团队  关于Bruker公司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企业动态

2021.02.25

AssureNMR 软件操作1:谱图库的创建

 培训简介AssureNMR 软件是一种集成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对样品的NMR 谱图全自动采集,处理、分析到出报告的一体化进程。它不仅可用于传统的化学制品和材料的定性、定量和分类筛选,还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如中草药,肝素钠,聚合物、食品等复杂混合物的定性、定量和多元统计分析。 针对AssureNMR 使用过程中各种应用的需求,布鲁克核磁应用团队制作了一系列关于AssureNMR 的操作视频,旨在帮助用户更好的利用该软件对分析样本实现高效和准确的质量控制与评估。 鉴于AssureNMR 功能的多样性,我们将分专题分别对常用的功能进行介绍。第一专题是关于全自动定性分析中谱图库的创建。该部分功能目前在简单混合物以及天然产物等复杂混合物中应用需求比较多,特别是对于长期从事天然产物分析的用户来说,创建自己的谱图库不仅可以帮助用户避免后续的重复性工作,还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发现新的化合物。参会方式扫描二维码观看培训课程  关于Bruker公司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操作维护

2021.02.24

Webinar | 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和临床前应用

 研讨会简介本次网络研讨会将包括来自伦敦国王学院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Ralph Sinkus 教授的演讲,他将概述进行MRE 以获得体内组织粘弹性特性测量的技术。 网络研讨会的后半部分将由澳大利亚神经科学研究所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Lynne Bilston 教授介绍,他将概述MRE 在临床前环境中的应用。参会方式扫描二维码观看研讨会

企业动态

2021.02.23

Webinar-用于制药和生物制药的新型台式TD-NMR 解决方案

 研讨会简介布鲁克针对各种制药需求(如晶相纯度)推出了“OTC”解决方案,包括低含量无定形的定量、小瓶和注射器的 100% 灌装检查以及生物制品聚合的测定。 在简要介绍TD-NMR 之后,研讨会将重点介绍布鲁克minispec Form Check 方法的易用性,说明如何量化固体形式,并详细介绍布鲁克minispec 小核磁系列最新的 GxP Readiness Kit 工具包。 本次网络研讨会将通过制药行业的实际案例,介绍特有的非接触式检重解决方案(如小瓶和注射器等密封容器)。此外,还将讨论基于水的T2 弛豫,利用台式TD-NMR 波谱仪研究蛋白质聚合所取得的成果。 推荐参会人士制药行业工作的人员,特别是药品和生物制药的药物研发和生产人员。实验室经理、研发、分析开发、质量控制和生产的负责人。 此外,我们也推荐那些与制药行业合作的学者以及其他行业在配制固体和液体混合物时面临挑战的人员收看本次网络研讨会。主讲人简介 Matteo Pennestri 博士布鲁克BioSpin 核磁产品经理    Matteo Pennestri 在罗马Tor Vergata 大学获得生物物理方法博士学位(与Merck Sharp and Dohme合作)。随后,他在制药行业(MSD 和 EISAI)担任 NMR 波谱专家。此后,他首先作为应用科学家加入了安捷伦科技公司(前瓦里安),随后加入了布鲁克公司。最近,他作为 NMR 专家和产品经理加入了布鲁克制药部门。 Anna Codina 博士布鲁克BioSpin 制药业务部总监    Anna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取得化学学位和蛋白质核磁共振的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她在制药行业参与了多次行业实习(西班牙的Pharmhispania 和美国旧金山的Genentech),并为大学的核磁共振服务工作。Anna 此后搬到英国剑桥,在MRC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蛋白质核磁共振的博士后研究。博士后研究结束之后,Anna 在英国的辉瑞公司分析研发部门工作了8 年,精通低含量杂质结构分析、反应监控、定量核磁共振和合规文件的编写。Anna 于2011 年加入布鲁克,担任材料表征实验室主管一职。从那时开始,Anna 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她从2015 年开始关注制药市场,并担任产品组合经理一职。目前,Anna 是布鲁克BioSpin 制药业务部总监。   报名参会精彩不容错过,期待您的参与! 祝好!布鲁克网络课堂团队  关于Bruker公司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企业动态

2021.01.29

全球第三台1.2 GHz核磁共振磁体在德国哥廷根马普所成功安装

Zweckstetter 教授(左)和Griesinger 教授与位于哥廷根马普所的1.2 GHz 磁体。 GHz 级核磁共振为功能结构生物学和疾病生物学的发现和新见解打开了新的科研之窗。       美国马萨诸塞州比勒里卡(2021年1月7日报道)布鲁克近期宣布,现在全球共有三家世界领先的机构正在利用2020年安装的新型布鲁克超高场核磁共振(NMR)波谱仪加快对功能结构生物学和人类疾病的研究。       新型的GHz 级核磁共振技术使高级研究能够在接近生理条件下以原子分辨率获得固有无序蛋白(IDPs)以及具有关键固有无序区域(IDRs)的部分结构蛋白的结构、功能和结合信息。例如,这些新的技术和方法能力现在加快了对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和病毒复制以及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的蛋白质的研究。具有3个关键IDR的新冠肺炎病毒核壳(N)蛋白的结构。       最近,德国哥廷根的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安装了一台1.2 GHz 核磁共振波谱仪,使他们的研究团队能够对新冠肺炎病毒核壳蛋白(N)提出新的见解;这台波谱仪也将有助于对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进行更深层次的分子理解。以1.2 GHz 的场强获得的新冠肺炎病毒核壳(N)蛋白部分无序的XL-Alsofast NMR数据       布鲁克的1.2 GHz 核磁共振磁体采用了一种新型混合技术,在低温超导体外层插入高温超导体 (HTS) 嵌件。Ascend™ 1.2 GHz 磁体是稳定、均质、标准孔径 (54 mm) 的磁体,适合高分辨率和固态核磁共振。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PI)和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DZNE)的科学家们利用超高场核磁共振技术表明,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时,新冠肺炎病毒核壳(N)蛋白和宿主核糖核酸(RNA)共同凝结成类似于无膜细胞器的微小液滴。这种在宿主细胞胞质内的快速液相-液相分离(LLPS)是IDPs 和IDRs 的特有能力,对病毒如何复制有了新的认识,为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哥廷根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兼科学成员Christian Griesinger 教授评论道:"新的1.2 GHz 波谱仪将让我们能够对IDPs 的液滴和低聚物进行表征,这些是新冠肺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中的关键标记物,而这些标记物无法使用晶体学或冷冻电镜技术进行研究。"       哥廷根大学教授、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组长Markus Zweckstetter 博士补充道:"我们在安装新的超高场核磁共振系统后的第一个实验集中在新冠肺炎病毒核冠N-蛋白上,这对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和病毒复制生物学具有关键意义。病毒复制机理的液态特性与N 蛋白的许多固有无序区域相结合,使得这项研究非常适合GHz 级核磁共振。"       布鲁克BioSpin 集团总裁Falko Busse 博士表示:"今年第四季度在马普所验收这台波谱仪之前,我们在2020年早些时候,已经在佛罗伦萨大学的CERM 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安装了两台1.2 GHz 核磁共振波谱仪。我们很自豪能够为推动功能结构生物学和先进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有利技术。"       Busse 博士继续说道:"我们也很高兴地宣布,在2020年的12月,布鲁克已经收到了来自苏黎世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巴塞尔大学生物中心三家机构联合申请的、第二个来自瑞士的1.2 GHz 系统的订单。在2021年,布鲁克预计将安装4-5个 GHz级的核磁共振波谱仪,这是建立在我们2020年实力提升的基础之上的。" 

新品

2021.01.21

布鲁克预计Q4营收6.2-6.25亿美元 2021突破性机遇在蛋白组学

  第39届摩根大通2021年数字医疗大会上,布鲁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ank Laukien分析了布鲁克Q4的营收及发展情况。据其介绍,预计2020年Q4,布鲁克的营收将在6.2亿至6.25亿美元之间,大大高于当下华尔街普遍估计的5.87亿美元。虽然该公司此前预计Q4营收较上年同期下滑2% - 6%,但现阶段预计增长3% - 4%,主要得益于有机营收增长和汇率效应的推动。  Laukien表示,布鲁克预计2021年的营收和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相当强劲”,有机营收增长将达到“高个位数”。在评估公司的潜在市场时,Laukien强调蛋白质组学、空间单细胞生物学是“突破性的机遇”。  布鲁克在蛋白质组学方面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其timsTOF质谱技术和捕获离子迁移谱(TIMS)技术推动的。他说,到目前为止,Bruker已经安装了250台timsTOF仪器,并表示,公司致力于在血浆蛋白质组学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鉴于布鲁克在血浆蛋白质组学方面的布局,蛋白质组学公司Seer周一表示已经与布鲁克签署了一项非排他性的商业协议。Laukien说:“我们认为Seer在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基因组学的愿景是准确的,我们期待与他们合作。” 此外,Laukien还介绍了该公司进入单细胞蛋白质组学领域的进展,其引用了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该论文使用了改良版的timsTOF Pro进行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  Laukien指出,布鲁克在去年9月份收购了Canopy Biosciences,这使该公司在空间生物学和单细胞靶向多组学方面获得了新的能力。此外,布鲁克还进入了SARS-CoV-2分子检测领域,2020年从这项业务中创收约3000万美元。Laukien表示,布鲁克预计2021年病毒和SARS-CoV-2检测的增长将达到两位数。

媒体关注

2021.01.20

疫情期间,远程监控网络为核磁谱仪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尊敬的Bruker BioSpin产品用户:我们自豪地宣布,在2020年12月3日,全球接入磁体状态网络,激活Remote Monitoring 服务的NMR 磁体已经达到了1000 台。疫情期间,当客户无法轻松进入他们的实验室时,Remote Monitoring 帮助我们提供一流的服务。Bruker LabScape Remote Monitoring 远程监控允许服务专家监控客户磁体的液氮液氦水平,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的液氦或液氮消耗等故障征兆,避免额外的成本,让客户安心,并有助于更安全有效地计划制冷剂补加。Remote Monitoring 服务于2016 年推出,2020 年受疫情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已经正常工作的磁体,即已经进入稳定状态的磁体,也会偶发主场或低温匀场失超的故障,常见原因是磁通跃迁(Magnetic Flux Jumping)导致的。常见于500M 及以上频率的磁体,这些磁体所使用的超导线被称为二类超导体,线材横截面有数万根超导纤维,由于超导体完全抗磁,磁力线只能从密集的超导纤维的缝隙中蜿蜒穿过,其路径被称为磁通(Flux-tubing),被各种晶格缺陷(Pinning Point)锚定。其有一定概率自发发生移动并产生热量,如果形成链式反应,类似于雪崩现象,也就是失超。这是二类超导体自身的特性,无法消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维持超导体温度稳定(特别是补加过程中)。如果发生了此类故障,会表现为液氦突然完全挥发或挥发加快,液氮挥发减慢甚至停止的现象,所以连续监控液面,及时发现并尽早进行干预,可以避免额外的维修成本。我们支持更多的用户免费接入此网络。如果您对此有兴趣,请拨打热线电话400-898-1088,也可以直接联系熟悉的工程师或发邮件至 helpdesk.BBIO.CN@bruker.com 寻求技术支持,进行业务咨询。Bruker BioSpin SLS 售后服务和生命周期支持部门

企业动态

2021.01.19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追踪大气污染“健康杀手”的有力工具——访陕西科技大学 陈庆彩教授

  作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大气颗粒物中的哪些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为什么会造成损害?这不仅是普通大众不明白的事情,也是科研工作者的难题。  为了更深入的探究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鉴定及监测大气颗粒物中自由基的产生并确定它们的氧化性能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重点关注。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陕西科技大学陈庆彩教授,请其为大家介绍这其中的前沿研究成果。陕西科技大学 陈庆彩教授  团队负责人陈庆彩教授,理学博士,毕业于名古屋大学,陕西省省级人才,政府特聘专家,一作/通讯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5项。课题组目前主要方向包括:大气气溶胶化学组成和源解析、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区域大气污染模拟和环境效应分析、VOCs源头控制技术。目前课题组现有5名教授或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  长寿命自由基:长时间、持久性健康损害的重要因素  仪器信息网:请介绍大气污染目前的研究热点,以及您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  陈庆彩:大气污染是我国最为复杂的环境问题之一,相关研究非常火热,过去几年间在细颗粒物的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治理成效,未来几年国家战略也将聚焦在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协同治理上。  不过,控制大气污染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实现人类健康生存环境的手段和过程。因此,大气污染的健康效应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的主要兴趣点也是在这个研究方向上。我们致力于探究大气颗粒物中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具体物质,以及其影响人体健康的原因,这也是基于能为我国人民身体健康贡献自己的科技力量这个信念而产生的。目前的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最近我们的研究特别关注长寿命自由基(EPFRs),因为它可能带来长时间、持久性的健康损害,可谓人类的一大“健康杀手”。  仪器信息网:请简要介绍大气颗粒物中的活性氧自由基及其健康危害?贵课题组具体开展了哪些方面的研究?  陈庆彩:活性氧自由基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等。由于自由基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变的分子而致癌。  本课题组近几年致力于关注长寿命自由基(EPFRs),它不同于传统的寿命只有几毫秒的自由基,其寿命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能够持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我们研究发现,其大量存在于大气颗粒物中并且存在显著的健康风险,例如2017年西安市的严重雾霾时期,PM2.5中EPFRs的含量相当于每人每天吸入约23支香烟,其健康危害不容小觑。  EPR:“直接分析自由基的唯一流行设备”  仪器信息网:当前,大气污染研究主要应用哪些仪器手段?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在大气污染研究中主要用于解决哪些问题?相比其它分析仪器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优?  陈庆彩:用于大气污染研究的仪器设备非常多,有在线的、离线的,种类繁多,在线仪器例如气溶胶色谱、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等,离线仪器如气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都是常用的大气颗粒物分析仪器。MS5000(现更名为布鲁克ESR5000)  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是目前能够直接分析自由基的唯一流行设备,也是我课题研究中使用的重要设备。目前我们课题组使用的EPR是MS5000(布鲁克ESR5000),主要用于分析自由基的种类和含量。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在受到外磁场作用时,会发生能级分裂,这时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施加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并不断改变磁场强度,当磁场强度刚好满足条件时,未成对电子就会产生跃迁,电子跃迁吸收的信号经电子学系统处理就可得到EPR吸收谱线,不同种类的自由基对应的参数及产生的谱线都不同。  其他的自由基检测方法,例如分光光度法、荧光探针法等都无法应对较为复杂的样品且其多为间接检测,定性定量自由基的效果都不理想。EPR不但可以直接测定自由基的含量及种类,而且在大气样品检测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对原始样品造成破坏,这样更有利于对样品的后续其他检测。此外,EPR还能够在线检测自由基,探究自由基生成的时间变化曲线等,这些都是EPR的重要优势。  仪器信息网:据悉,贵课题组是国内比较早将MS5000应用于大气污染研究的团队,请问当时为什么会选择MS5000这款仪器?  陈庆彩:国内外对MS5000(布鲁克ESR5000)的使用多是在材料和生物领域,大气领域的研究相对还比较少。选择MS5000(布鲁克ESR5000)的时候,虽然已经有相关文献的支撑,但我们还是经过了仔细的调研和考量。我们选择仪器主要考虑设备质量和企业服务两方面的因素。当时,在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设备技术指标和要求的需求,并用样机当场验证了性能。其实,在购买的过程中也对比了其他公司的相关EPR设备。最终在满足课题技术需求的条件下,并考虑到性价比、服务等方面,选择了比较符合我们课题组需求的MS5000。  仪器信息网:据了解,2019年10月份,布鲁克收购了Magnettech EPR业务,此项业务的变更对用户的售后等其他服务是否产生了影响?  陈庆彩:基本没有产生影响,原有的仪器日常维护、软件更新、耗材更换、产品技术支持都继续保持,在仪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基本都会得到对方技术人员及国外工程师给出的解决方案。布鲁克的技术和业务水平非常知名的,希望今后服务更上一层楼,加强前沿技术和应用的交流和推广合作。获奖证书  前沿研究成果:EPFRs的成分和来源解析  仪器信息网:基于MS5000,您课题组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哪些关键性的问题?  陈庆彩:基于MS5000(布鲁克ESR5000),我们在大气颗粒新型健康风险物质-长寿命自由基(EPFRs)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ES&T、ACP、EP、AE等领域TOP期刊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MS5000帮助我解决了EPFRs分析的问题,我们拥有自主产权的适合大气颗粒物EPFRs检测的方法和数据处理软著打开了这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瓶颈。  在EPFRs的研究方面,我们课题组首次提出了大气颗粒物中由有机物高温作用生产的类氧化石墨烯类物质是EPFRs的主要生成机理和来源,并且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该机理,这不同于传统的金属氧化物主导EPFRs生成的观点;另一个主要研究成果就是对EPFRs主要来源的研究,我们基于对西安市全年样品的研究发现,燃烧源和大气扬尘是西安市大气EPFRs的主要来源。大气EPFRs成分分析大气EPFRs来源解析  仪器信息网:未来,基于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贵课题组还将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工作?  陈庆彩:我们课题组将继续利用EPR研究大气颗粒物产生活性氧自由基的机制,进一步阐明大气颗粒物的健康风险机制,为我国人民健康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建议和指导方向。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需要探究EPFRs危害人体健康的具体机制,例如其是如何与人体细胞作用生成活性氧的,及其生成活性氧的种类和能力,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于探究大气颗粒物的健康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仪器信息网:基于科研需求和使用感受,您认为现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技术有哪些需要提升或者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新的技术是您比较期待的  陈庆彩:目前在仪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仪器稳定性方面,例如对大气样品的研究经常需要数月的连续检测,而在EPR的连续开机过程中就会出现基线偏移的问题,希望厂商能够在后期的技术升级中针对仪器稳定性方面做出相应优化。  未来,我认为应该加强特殊应用的研究和开发,比如大气颗粒物分析在我们研究之前并没有专门针对性的研究配件或者方法。此外,建议开发在线分析配件和技术,加强数据处理软件的自动解析功能等。  附注:  布鲁克收购Magnettech EPR业务后,将MS5000更名为ESR5000,并对仪器外观进行了升级改造,如下图:

媒体关注

2021.01.19

2020布鲁克BioSpin售后培训会完美收官

十七年来最寒冷的冬天也挡不住我们用户学习的热情,首届LabScape维保用户培训会顺利举办。 Bruker BioSpin 在2015年推出了全新的LabScape售后服务产品,此产品推出后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和选择,为了支持中国LabScape维保用户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更好的与工程师交流,熟练的使用仪器,更全面的了解核磁设备的硬件及软件,我们于2020年12月30日至31日在Bruker Shanghai Demo Lab举办了第一次维保用户专场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 因为限于疫情期间的管制政策,本次培训主要邀请了上海地区的客户,包括高校、研究所、制药和工业的客户,培训师为 Bruker BioSpin 高级技术专家陈庆宏,东区维修经理刘志建,高级应用专家姜松子及部分Bruker工程师。 培训受到被邀请客户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大家反应培训内容开拓了视野,了解了很多之前并未接触到的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同时也反馈希望Bruker日后可以继续这样的尝试和培训。 Bruker BioSpin售后服务部也希望可以提供更多贴近客户需求的服务,更加灵活定制的服务,带给客户更加不一样的用户体验。最后,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我们下次再见。 

企业动态

2021.01.14

第四届“生物、有机与纳米电子学”国际研讨会(ISBONE-2021)在南京召开

    1月8日至10日,第四届“生物、有机与纳米电子学”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此次国际研讨会由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生物传感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      此次研讨会围绕生物、有机、纳米电子三个领域,立足物理、化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前沿研究,重点聚焦在生物传感、生物诊疗、信息显示、信息存储、信息传感、信息处理、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 黄维院士致开幕辞     ISBONE会议是IAM团队打造的高端学术盛会,这次会议时隔三年再次召开,在疫情冲击下,仍吸引上百名专家学者注册参加,足以证明参会人员对前沿知识的渴望和参会的热情。大会报告分为三个会场,分别为生物电子会、有机电子会和纳米电子会。 学者向报告人提问交流生物电子会场听众     来自各大高校研究所的知名专家为大家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为参会的百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的学术盛宴。本次会议,众多杰出科学家汇聚一堂,互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启发科研新思路,重构创新格局、提升创新能力。 茶歇之余,大家也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科研成果    布鲁克作为此次会议的赞助商之一,也借此机会向各位科研工作者展示了Bruker高效能的核磁解决方案,核磁共振在广泛的应用范围内为完整分子的识别、定量和表征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视角。发展至今的布鲁克核磁共振系统更容易理解,使用和维护都更加简便。 科研人员对布鲁克的产品和应用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从高性能磁体、高校配件到新颖且精简的软件,布鲁克一直致力于帮助科学家在各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助力多学科间的快速发展与有机融合,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向前发展。布鲁克也期待与各位学者在生物、有机、纳米电子领域继续合作共赢,不断创新。 布鲁克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展位咨询的客户

企业动态

2021.01.12

Webinar-基于核磁共振的血脂颗粒和亚组分检测新技术

【会议简介】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第一大死亡病因。脂蛋白的血浆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成人治疗小组III指南包括在算法中使用标准化的脂质和脂蛋白测量,以评估CVD风险,并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降低风险。但是,大约50%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多项研究也表明,心血管风险与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浓度而不是胆固醇浓度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浓度引导疗法具有成本效益。基于核磁共振的新技术可快速对115个脂蛋白颗粒和亚组分进行精确定量,整个实验和分析流程由高度智能的核磁平台全自动完成。在本次与分析测试百科网合作举办的研讨会中,鲁克核磁事业部的任萍萍博士将分享这项新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最新应用情况。此外,该平台还可通过尿液代谢物的精确定量,自动完成多达75种代谢病的诊断研究。研讨会举办时间:2021年1月12日 10:00-10:40主讲人简介:任萍萍 博士,布鲁克核磁高级现场应用专家,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磁共振中心,在核磁共振和分析化学领域发表SCI十余篇,参编201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分析检测类教材一部。报名参会精彩不容错过,期待您的参与! 祝好!布鲁克网络课堂团队  关于Bruker公司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企业动态

2021.01.11

布鲁克2021年NMR培训课程开始报名啦!

2021 NMR 培训课程简介布鲁克2021 NMR 培训课程将于今年3 月正式启动,分别于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内容包括Avance 谱仪操作培训、高级NMR 方法培训以及Avance 固体核磁培训。欢迎各位布鲁克核磁新老用户报名参加!时间培训内容名额地点03.01 - 03.05Avance 1D/2D (Avance 谱仪操作培训)14上海03.22 - 03.26Avance 1D/2D (Avance 谱仪操作培训)14北京04.26 - 04.30Advanced NMR Methods (高级 NMR 方法培训)8北京05.24 - 05.28Avance 1D/2D (Avance 谱仪操作培训)14上海06.21 - 06.25Advanced NMR Methods (高级 NMR 方法培训)8上海07.12 - 07.16Avance 1D/2D (Avance 谱仪操作培训)14北京待定Avance Solid   State NMR Methods(Avance 固体核磁培训)8北京09.13 - 09.17Advanced NMR Methods (高级 NMR 方法培训)8北京10.18 - 10.22Avance 1D/2D (Avance 谱仪操作培训)14上海11.15 - 11.19Avance 1D/2D (Avance 谱仪操作培训)14北京12.13 - 12.17Avance 1D/2D (Avance 谱仪操作培训)14上海2021 NMR 培训课程具体内容Avance 1D/2D (Avance 谱仪操作培训)培训内容:1.NMR 基础原理简介2.基本的硬件和软件介绍3.90 度脉冲的测定4.标准 1D NMR 实验(1H、13C、DEPT、其它杂核实验)5.标准 2D NMR 实验(COSY、NOESY、TOCSY、HSQC、HMBC)6.ICONNMR 使用简介备注:主要针对新用户。全面介绍谱仪的基本操作,有上机练习。培训时间:5 天 费用:包括培训资料和工作午餐 Advanced NMR Methods(高级 NMR 方法培训) 培训内容:  1. 脉冲梯度场实验原理简介  2. 成形脉冲原理与 SHAPETOOL 的使用  3. 选择性激发一维实验(1D-COSY,   1D-TOCSY, etc.)和二维实验  4. 溶剂压制实验  5. 扩散系数测定和 DOSY 谱  6. 弛豫时间测定  7. NUS、NOAH实验 备注:主要针对熟练掌握 Avance 基本操作的用户。有上机练习。培训时间:5 天 费用:包括培训资料和工作午餐Avance Solid State NMR Methods(Avance 固体核磁操作培训)培训内容:  1. 固体NMR基本理论  2. 固体NMR探头更换及基本性能调试  3. H-X   CP及相关实验  4. 弛豫时间测定相关实验  5. 四极核相关1D和2D实验备注:主要针对固体核磁新用户。有上机练习。培训时间:5 天 费用:包括培训资料和工作午餐2021 NMR 培训课程报名入口报名Avance 谱仪操作培训或Avance 固体核磁培训,请点击布鲁克核磁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中按钮,如下图:报名高级NMR 方法培训,请点击布鲁克核磁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中按钮,如下图:*培训时间可能会根据情况有少许改动。按报名先后顺序安排参加培训。关于Bruker公司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企业动态

2021.01.11

他的工作让食品真实性有据可循——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发展部主任,中轻食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钟其顶

  “民以食为天”,食品素来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然而,食品安全和真伪问题始终困扰着大众。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真实性越来越多的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不同于食品安全,食品真实性的监管还面临不少问题,包括检测技术、标准、法规等。  那么,针对食品真实性,都有什么样的检测手段?相关问题的监管和认证现状如何?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食品质量安全部主任、中轻食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执行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钟其顶,请其为大家答疑解惑。中轻食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执行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钟其顶  钟其顶,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研发部主任兼标准信息研发部副主任,中轻食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执行副主任,同时任食品真实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认定)秘书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真实性与溯源分会常务理事兼执行副秘书长、全国特殊膳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6)秘书长、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分技术委员会(SAC/TC261/SC1)委员等职务。  标准缺失是现阶段食品真实性监管的难点  仪器信息网:钟教授,请问您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食品真实性相关的研究?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让您选择这样一个研究方向?  钟教授:我一开始从事的是食品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我们发现造假食品水平越来越高,规避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产品质量特征和安全指标检验,达到以假乱真程度:比如央视报道“三精一水葡萄酒”,“不明不白白酒”等。为了扭转食品行业“以次充好,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我们团队从2006年开始开展食品真实性关键技术研究,先后分别筹建了稳定同位素、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等食品真实性分析实验室。经过不懈努力与坚持,2018年,科技部给我们团队批复了我国食品真实性领域唯一的“食品真实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心致力于搭建国际科技合作与产业升级发展工作平台,构建食品真实性数据库,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仪器信息网:作为国家级研究院和国家级检测中心,钟教授您可否从政策上、政府监管的角度谈一谈食品真实性的问题?  钟教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食品贸易是全球性的,食品真实性问题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已经非常关注食品真实性的问题,因为它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食品真实性问题涉及技术、法规、监管等方面,需要全社会共治。其中,食品生产者的自律是保障食品真实性的基础,食品真实性溯源认证技术是保障食品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在我们今年主办的“2020年食品真实性技术与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说到“食品的真实性从监管的角度作为食品安全的一部分,中国走在前面,一开始就纳入了食品安全的监管。真实性问题不像其他添加剂、农药残留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它需要另外一套技术和监管措施,第三方认证有责任确保食品确实是真实的。”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二级巡视员何小群也在讲话中指出,“食品真实性问题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重点、难点,要解决食品真实性问题,监管部门需从源头入手,切实加强食品认证监管,做好产品溯源工作,要广泛宣传食品真实性认证与溯源。”  食品真实性检测对仪器分析提出新的挑战  仪器信息网:钟教授,请问食品真实性研究最常用的仪器及技术手段有哪些?存在哪些技术难点?有哪些新的可靠检测技术值得期待?  钟教授: 食品真实性研究最常用的仪器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这些常规技术手段只是针对一些已知特定的指标进行检测,难以区分食品自身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与外源添加人工合成的风味物质,同时随着现代化工合成技术和风味化学的发展,食品造假手段层出不穷,对新的检测技术的需求也愈发明显。  当前,稳定同位素和核磁共振技术已成为食品真实性鉴定和产地溯源的可靠工具。比如,不同地区的植物因所处外界环境和自身代谢而具有特征性稳定同位素比值,根据同位素特征可以判断原酿本位酱油产品是否存在外源添加味精成分。另外,核磁共振能够实现对食品中微量关键有机组分氢原子无偏检测,每个样品做一次核磁共振都会形成独特的核磁共振指纹图谱,通过与大量真实的食品数据库进行比较,就能判断食品是否是真实的。我们基于布鲁克(Bruker)核磁共振设备开发的葡萄酒、白酒、果汁、橄榄油真实性鉴别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布鲁克(Bruker)核磁共振设备  仪器信息网:钟教授,贵单位在食品真实性领域都承担了哪些项目的研究工作?攻克了哪些难题?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钟教授:我们食品真实性研究团队目前承担了白酒、葡萄酒、果汁、橄榄油、蜂蜜、醋和酱油等食品真实性技术领域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2013年、2014年和2016年联合欧洲实验室参与欧盟科技项目全球招标,成功获得代表食品真实性前沿技术最高水平的欧盟科技框架7计划项目1项和地平线2020计划2项;攻克了“三精一水”葡萄酒、传统白酒添加外源食用酒精、NFC果汁掺水掺糖、蜂蜜掺糖浆、酿造醋掺食品冰乙酸、原酿本味酱油中掺味精等难以鉴别的食品真实性技术难题;项目获得科技成果鉴定证书1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4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与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超过40篇。  “食品真实品质认证”架起企业与消费者的信任桥梁  仪器信息网:据悉,由贵单位主导的“食品真实品质认证”(FA认证)已经发布,请钟教授您谈一下食品真实性认证的初衷、意义及运行机制?  钟教授:“食品真实品质认证”(FA认证)是由“食品真实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在全球率先推出的食品真实性认证体系。企业申请FA认证时,相关产品需通过同位素质谱、高分辨质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等前沿科技手段检测,认证通过后,颁发证书。整个认证过程检测结果都会记录在FA认证溯源网络系统,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清晰看到整个FA认证结果报告,同时,委托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市场随机抽样,进行认证后监督。  FA认证以前沿科技手段作为技术支撑,构建食品大数据,结合区块链技术,为消费者构建公开、透明、便捷、有效的食品数据信息“云空间”,实现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可保障、可溯源、可监督。FA认证将以先进的技术引领产业发展,采用科学的手段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信任桥梁,提升中国高品质食品品牌形象,促进中国高品质食品出口贸易,让生活因真实食品而更加美好!  仪器信息网:目前有哪些产品/品牌已经通过了FA认证?未来,“食品真实品质认证”(FA认证)将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钟教授:农夫山泉作为首个申请“非浓缩还原(NFC)橙汁”认证的企业,经过核磁共振波谱、同位素质谱等前沿科技手段检测,顺利通过认证并获得食品真实品质(FA)认证首张证书。我们也诚挚的希望更多真实、高品质的产品能够通过“食品真实品质认证”(FA认证)呈现给消费者。  未来,我们将通过FA认证,针对食品行业存在的虚假标注、以次充好等问题,开展产业培育、技术攻关、标准制订、产品认证、真实品质食品数据库构建等工作。从关注食品自身完整性和生产经营行为真实性出发,创新提出食品认证、监督新模式,形成食品真实性“生产+流通”领域双重保障,重塑食品行业诚信体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消费者与企业信任的桥梁,为中国高品质食品正名。  仪器信息网:钟教授,未来,贵单位在食品真实性研究方面还计划开展哪些工作?  钟教授:我们团队将组建中轻食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依托食品真实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联合国内外先进技术研究机构,继续深入开展核磁共振技术、稳定同位素技术、高分辨质谱技术、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智能感官分析等技术在保障食品真实性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  食品造假是全球性的挑战,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落实“国际食品真实性技术创新联盟”的工作,集合全球食品真实性技术领域的科技资源,发挥“产、学、研、销”一体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我们相信农夫山泉“非浓缩还原(NFC)橙汁”食品真实品质认证(FA认证)只是一个高品质食品认证的开始,我们将继续推广FA认证非复原橙汁、原酿本味酱油、食醋、浓缩苹果汁、花生油、葡萄酒、白酒、蜂蜜、橄榄油等产品的真实性,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让正规企业放心生产好产品。相信未来FA认证将为“美好生活”、“美好食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媒体关注

2020.12.07

布鲁克等分享国科大杭高院2044万仪器采购大单

  日前,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实验设备中标结果公布(项目编号: 0625-20218A67),总中标金额2044.3万元,其中赛默飞世尓的两套质谱系统,布鲁克的电子顺磁共振仪,雷尼绍的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分别中标。  货物类主要标的信息如下:序号标项名称标的名称品牌数量单价(元)规格型号1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仪、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联用仪、大气压成像离子源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仪赛默飞世尓1套3960000Q    Exactive Plus2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仪、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联用仪、大气压成像离子源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联用仪赛默飞世尓1套6040000Orbitrap    Exploris4803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仪、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联用仪、大气压成像离子源大气压成像离子源TransMIT1套3390000AP-SMALDI    104电子顺磁共振仪电子顺磁共振仪布鲁克1套3520000E500-10/125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雷尼绍1套1550000inVia63D打印机3D打印机Exaddon1套1983000CERES

媒体关注

2020.12.01

布鲁克首届MRI大奖揭晓

  日前,2020年的ISMRM 大会落下帷幕,这同时也标志着布鲁克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个磁共振成像大奖的诞生,三位研究者是今年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的最终赢家!  第一名:Martin MacKinnon 博士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Martin John MacKinnon博士,凭借“i-ZTE fMRI”研究项目,成为布鲁克MRI大奖的首位获奖者。  第二名:Alice Zhou 博士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Alice Zhou博士,凭借“SMS EPI for Ultrafast fMRI”,成为布鲁克MRI大奖的第二位获奖者。  第三名:Yuning Gu 博士,Xin Yu 教授  美国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的Yuning Gu博士及Xin Yu 教授,凭借“3D High-resolution MRF of Monkey Brain at 9.4 T”项目,成为布鲁克MRI大奖的第三位获奖者。

媒体关注

2020.10.16

金秋九月 | 布鲁克花开三地,期待与您线下相约

Overview躁动不安的炎炎夏日在这个礼拜终于划下句点,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收获气息的凉爽秋天。尽管2020年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布鲁克一直与您同在。我们将在美丽的金秋九月,为您带来多场线下活动,详情如下: IntroductionEvent 1:2020中国整合生物样本学大会2020中国整合生物样本学大会暨第七届院长院士峰会将于2020年9月16日-9月18日在中国杭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科学仪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等承办。本次会议将邀请包括十余名院士在内的100余名生物样本库、转化医学及精准医学领域知名专家,共同对我国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及应用展开交流。布鲁克应邀参加本次生物样本领域的年度盛会,我们期望与各位同道广泛交流,共同分享行业的前沿,携手共进,为推动我国生物样本标准化建设及其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领域转化医学中的应用,为我国基础、临床与转化研究及精准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Event 2:西部科技创新港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启动仪式近年来,西安交大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积极探索21世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形态。2020年9月16日-18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将正式启用并举办相关学术会议活动,内容涵盖政策研究、学术研讨、行业互动、技术交流等诸多内容。此次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主办,布鲁克应邀参加此次启动仪式,与来访的专家一同探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政策,交流高校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理念,并展示分析测试领域新仪器、新产品、新技术。  Event 3:2020中国果汁大会中国是世界浓缩苹果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浓缩柑橘汁的主要进口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为全球的果汁行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2020中国果汁大会将于2020年9月23日在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此次大会将为我国果汁企业提供一个向世界宣传展示企业级产品形象、开展贸易投资、合作洽谈、拓展国内外销售渠道,特别是开拓国际市场的良机。 Event 4:第24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为促进分析测试工作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定于2020年9月24-25日在重庆华辰国际大酒店召开第24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会议由重庆市科技检测中心、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承办。会议将围绕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与定位;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热点问题等主题,组织专题报告、开展研讨交流。布鲁克应邀参与此次会议,将与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一同探讨,为分析测试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Related Webinar如果您来不及与我们线下相约,没关系,我们还有三场线上的网络会议等您相约。 时间:9月9日,09:30--10:00AM主题:生物药物高级结构的核磁共振波谱学评价演讲嘉宾:邓惠文报告摘要:生物药物的高级结构与功能直接相关,在其开发与生产中,可比性研究是确保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核磁共振为评估生物分子的构象变化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指纹技术,可以对药物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与控制。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YoloBiodrugTest2020。 时间:9月14日,10:00-11:00AM主题:核磁共振在生物样本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和新应用演讲嘉宾:任萍萍报告摘要:作为生物样本代谢组学研究的两大利器之一,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高度自动化、标准化和精确定量等方面的突破,促进了代谢组学在慢病转化研究中的新应用。 本报告将分享Bruker Biospin最新发布的疾病诊断研究(IVDr)方案,包括一键式全自动地完成人体体液样本的核磁数据采集、代谢物定性定量和疾病诊断研究,并将分享在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遗传代谢病、精准营养和新冠肺炎中的重要应用。链接:http://xy.bioon.com/live/webinar_play_new/516.html。 时间:9月24日,待定主题:定量核磁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演讲嘉宾:邓惠文报告摘要:定量核磁共振法操作简便,不需要自身对照品即可进行含量测定,并且准确度高,定性与定量可同时进行,在药物研发以及生产的定量分析中有诸多优势。本报告主要介绍药典核磁共振方法、定量核磁原理及方法以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pharmaanalysis。  

厂商

2020.09.17

“探究未知,引领未来” | 布鲁克与您相约雁栖湖畔

       9月5日-6日,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怀柔科学城管委会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共同发起,将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20雁栖湖国际高端仪器展暨前沿论坛(SIEF2020)” 。本届论坛以 “探究未知,引领未来” 为主题,以“高端、融合、创新、引领”为定位,集聚国内外科学仪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围绕科学仪器领域的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进行高端对话和演讲。      为了推动科学仪器产学研相融合,布鲁克应邀参与此次高端科学仪器展,展位号:T-07。此诚挚地邀请您莅临布鲁克展位,我们期待您分享最先进的行业内参和尖端产品,并与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共进。      有您的支持和参与,北京的初秋自有一份不同。  关于布鲁克 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厂商

2020.09.01

Webinar | 生物药物高级结构的核磁共振波谱学评价

 生物药物的高级结构与功能直接相关,在其开发与生产中,可比性研究是确保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核磁共振为评估生物分子的构象变化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指纹技术,可以对药物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与控制。 大会介绍生物技术药物多数为蛋白质或者多肽及其修饰物,分子量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生物技术药物的结构特性容易受到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且分离提纯工艺复杂。因此生物技术药物检测、评价及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09月09日,仪器信息网将举行“生物药物评价及检测技术”网络研讨会。届时,布鲁克也将参与到生物药物分析的大讨论中,为大家介绍布鲁克定量核磁技术在生物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演讲时间及参会方式2020年9月9日 09:30-10:00报名参会 演讲主题核磁共振在制药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从早期研发到最后生产上市的整个过程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布鲁克核磁共振在药物筛选、液固定量、生物分析、GxP等不同方面提供的各种高效实用的解决方案。生物药物的高级结构与功能直接相关,在其开发与生产中,可比性研究是确保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核磁共振为评估生物分子的构象变化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指纹技术,可以对药物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与控制。 适用人员生物制药领域的研发及检测分析等技术人员 演讲嘉宾 邓惠文布鲁克制药行业拓展经理 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在校期间在磁共振重点实验室从事液体核磁共振的应用研究。毕业后先后加入药明康德、帝斯曼和诺华,从事药物早期研发以及工艺研发工作。2020年加入布鲁克,担任制药市场业务拓展经理一职,负责核磁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  报名参会精彩不容错过,期待您的参与!  祝好!布鲁克网络课堂团队  关于Bruker公司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新品

2020.08.22

尖端显微CT成像研究为SARS-CoV-2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继最近安装了布鲁克的SkyScan 1278活体小动物CT系统后,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开创性的研究,提供了有关正在寻找有效治疗COVID-19的信息。在首批对COVID-19仓鼠模型进行的活体成像实验中,由鲁汶大学Johan Neyts教授和Greetje Vande Velde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迅速行动起来,开发了一个叙利亚仓鼠疾病模型,以测试三种潜在的COVID-19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μCT进行评估1。该研究使用SkyScan 1278来评估抗病毒非那吡韦、抗疟疾的羟氯喹(HCQ)或羟氯喹与抗生素阿奇霉素联合使用是否能减轻疾病或防止其传播。结果显示,非那吡韦可轻微降低直接感染SARS-CoV-2的仓鼠的病毒载量。但羟氯喹和羟氯喹加阿奇霉素均不影响病毒载量。此外,肺部显微CT成像结果显示,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在减少伴随SARS-CoV-2感染产生的炎症等病变引起的肺部闭塞方面都没有明显效果。此外,三种治疗方法都不能保护健康仓鼠免受感染动物的传播。重要的是,该小组成功地表征了一个强大的仓鼠感染和传播模型,用于研究抗病毒化合物的体内功效。在该模型中使用羟氯喹和非那吡韦获得的信息对当前和未来COVID-19临床试验的设计至关重要。这里介绍的关于羟氯喹单独或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的数据(加上之前报道的猕猴和雪貂体内数据)没有为该药物进一步用于人类提供科学依据。  鲁汶大学医学院核心设施分子小动物成像中心(MoSAIC)首席研究员Vande Velde教授评论道。"Neyts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不仅为哪些药物通过COVID-19临床试验取得进展提供了指导,而且为显微CT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安全工具,反复评估肺部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而不伤害活体动物提供了证据。小动物感染模型,如本研究中提出的仓鼠模型,应在选择SARS-CoV-2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鲁汶大学肺部研究卓越中心配备了一系列强大的仪器,用于病毒分析和肺部活体成像,包括布鲁克的低剂量、高通量SkyScan 1278小动物CT扫描仪,加强了其继续研究对抗COVID-19的药物的地位。 有关SkyScan 1278显微CT扫描仪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ruker.com/products/microtomography/in-vivo-micro/skyscan-1278/overview.html,或观看我们关于显微CT在肺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的网络研讨会。 参考文献:1. Kaptein et al. (2020) Antiviral treatment of SARS-CoV-2-infected hamsters reveals a weak effect of favipiravir and a complete lack of effect for hydroxychloroquine, bio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6.19.159053 关于鲁汶大学鲁汶大学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大学(来源: 路透社),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48位。作为比利时最大的大学,鲁汶大学迎来了来自140多个国家的6万多名学生。其7000名研究人员活跃在各个学科的综合领域。鲁汶大学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的创始成员之一,具有很强的欧洲性和国际性。鲁汶大学医院及其研究型医院网络,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开发新的治疗和诊断见解,强调转化研究。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kuleuven.be。 关于布鲁克布鲁克使科学家能够取得突破性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学仪器和高价值的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使科学家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探索生命和材料成为可能。通过与客户的密切合作,布鲁克在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制药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以及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和临床微生物学等领域实现了创新,提高了生产力,助力客户的成功。 

厂商

2020.08.21

邀请函 | 2020年布鲁克磁共振技术研讨会

 物换星移,金秋已至。布鲁克将于2020年10月在北京、广州、上海、南京、西安及成都巡回举办一年一度的磁共振技术研讨会。届时,布鲁克多名现场应用专家将出席并与您分享一系列的主题报告,包括核磁共振相关技术应用、核磁共振产品售后维修维护、布鲁克公司最新液体及固体核磁技术的发展等。值得关注的是,布鲁克总部技术专家将在本年度技术研讨会上在线解读全球首台1.2 GHz核磁共振系统及最新产品、药物的定量分析以及布鲁克代谢组学的解决方案。我们诚挚地邀请中国的核磁共振用户踊跃报名参加本年度巡回技术研讨会,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本次研讨会不收取会议/会务费用。会议期间的差旅、住宿费用自理,会议期间统一安排午餐及晚宴。 会议时间及地点:时间地点10月10日北京10月13日广州10月20日上海10月22日南京10月27日西安10月29日成都 会议日程安排:时间主题08:30-09:00签到09:00-12:00培训12:00-13:30午餐13:30-18:00报告18:00-20:00晚宴 *鉴于近期各地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如会议安排有所调整,请以布鲁克最新会议通知为准。 会议报名方式(二选一即可)·        电脑注册:登录布鲁克网站https://www.bruker.com/china-um-2020.html注册·        手机注册:识别下方二维码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8月11日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方问布鲁克官方网站www.bruker.com关注布鲁克磁共振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布鲁克保留对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厂商

2020.08.13

全球第2台1.2GHz NMR 系统落户苏黎世理工学院

  日前,布鲁克集团宣布,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的化学与应用生物科学系已成功接收并安装了Avance™ NEO 1.2 GHz核磁共振系统。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的布鲁克Avance™ NEO 1.2 GHz 核磁共振波谱仪系统  据悉,今年早些时候,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欧洲核磁研究中心(CERM)已接收了全球首台1.2 GHz 核磁共振波谱仪,因此本次安装标志着ETH成为全球第二个1.2 GHz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用户。  ETH 将利用他们全新的1.2 GHz 核磁共振系统开发新的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研究材料和生物系统,包括与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纤维等。1.2 GHz 波谱仪还将作为进一步改进细胞内结构生物学的核磁共振方法的基础,并研究固体催化剂和用于能量转化和数据储存的功能性材料等。  布鲁克拜厄斯宾集团总裁Falko Busse 博士评论道:“我非常感激ETH的合作伙伴们对布鲁克公司的信心和信任,以及他们在安装1.2 GHz 核磁共振系统期间给予我们工程师的极大支持。能够为第二位客户成功安装1.2 GHz 核磁共振系统,这证明了我们新开发的超高场(UHF)核磁共振技术的成功。其他UHF系统的生产也正在顺利进行中。事实上,下一台1.2 GHz波谱仪的安装工作也将于近期在德国哥廷根市的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MPI)开始。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为结构生物学和核磁共振研究社区提供如此强有力的工具。”

媒体关注

2020.08.13

1.2GHz固体核磁共振系统助力材料与生物科学研究

布鲁克公司的固体核磁共振谱仪正在朝着更加快速、灵活、自动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最新的谱仪系统可以提供高达23.4特斯拉的磁场强度,而且磁体的屏蔽性非常好,可以有效地屏蔽外界因素对磁场稳定性的干扰。同时,现代固体NMR探头设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最高转速比早些年提高了十倍左右。此外,我们通过改进谱仪的系统配置使得用户操作起来更加方便,从而使得固体核磁共振技术不再是一个让广大科研工作者望而却步的分析工具。 美国马萨诸塞州,比勒里卡(2020年7月22日)布鲁克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BRKR)今日宣布,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的化学与应用生物科学系已成功接收并安装了Avance™ NEO 1.2 GHz 核磁共振系统。今年早些时候,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欧洲核磁研究中心(CERM)已接收了全球首台1.2 GHz核磁共振波谱仪,因此本次安装标志着ETH成为全球第二个1.2 GHz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用户。 ETH 将利用他们全新的1.2 GHz核磁共振系统开发新的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研究材料和生物系统,包括与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纤维等。1.2 GHz波谱仪还将作为进一步改进细胞内结构生物学的核磁共振方法的基础,并研究固体催化剂和用于能量转化和数据储存的功能性材料等。 ETH 的Beat Meier教授、Matthias Ernst 教授和Alexander Barnes教授都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把全球第一台1.2 GH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成功安装在我们的实验室。这个系统在几个月前就已经交付了,NMR磁体的安装和升场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本次安装的完成标志着我们与布鲁克公司开展了近十年的合作项目达到了顶峰。我们也非常期待能够开始我们的第一批超高场强固体核磁共振实验。”安装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的布鲁克 Avance™ NEO 1.2 GHz NMR 系统 布鲁克Biospin集团总裁Falko Busse 博士评论到:“我非常感激ETH的合作伙伴们对布鲁克公司的信心和信任,以及他们在安装1.2 GHz 核磁共振系统期间给予我们工程师的极大支持。能够为第二位客户成功安装1.2 GHz 核磁共振系统,这证明了我们新开发的超高场(UHF)核磁共振技术的成功。其他UHF系统的生产也正在顺利进行中。事实上,下一台1.2 GHz波谱仪的安装工作将于本周在德国哥廷根市的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MPI)开始。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为结构生物学和核磁共振研究社区提供如此强有力的工具。” 布鲁克独有的1.2 GHz核磁共振磁体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混合技术,内部采用先进的高温超导体(HTS),外部则采用低温金属超导体(LTS)。Ascend™ 1.2 GHz磁体是稳定且均匀的标准孔径(54 mm)磁体,可满足高分辨和固体核磁共振的要求。布鲁克的Avance™ NEO 1.2 GHz波谱仪提供不同的液体超高场低温探头CryoProbes™和快速魔角旋转(MAS)固体探头,来满足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同需求。  -------------------------干货------------------------- 固体NMR魔角旋转技术(MAS) 该技术通过将样品绕着与静磁场BO方向成54.74度的轴快速旋转来模拟分子朝着各个方向的杂乱无章的快速运动,从而达到减弱或消除分子内部的化学位移各项异性相互作用、二阶四级相互作用、偶极耦合相互作用的目的。结合异核偶极去耦方法,魔角旋转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固体NMR谱图的分辨率。 超低温探头CryogenicProbeTM产品 – 灵敏度的艺术过去十年内CryoProbesTM的发展显著增加了NMR灵敏度。灵敏度的跃升使得科学家对几年前认为样品量太少而无法观测的样品进行测试成为可能。Bruker BioSpin提供了两种低温探头产品线:一个基于闭环循环的氦冷却器(CryoProbe),另外一个为开环的液氮冷却系统(CryoProbe Prodigy)。CryoProbe检测线圈温度更低,工作原理二者相同:l 发射/接受线圈和调谐匹配电路维持在极低温度以降低源自导体中的电子随机热运动所致的噪音(Johnson-Nyquist噪音)。前放、过滤器和发射-接收-转换也被冷却以提升电子器件的噪音指数。l 探头电子噪音的降低增强了信噪比,与常规室温探头相比,CryoProbe探头信噪比最多增加了5倍,CryoProbe Prodigy增加了2到3倍。这很容易转化成一个数量级提升。对于两个平台,自动降温、升温和定时可由CryoPlatform系统降一键操作。计时器使得执行这些功能可以在任意设定时间来进行,不管用户是否在场。尽管离低温探头的冷却区域只有1毫米,样品依然能够在用户定义的温度下稳定。根据探头不同,温度范围在-400C到1350C之间。   关于布鲁克 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厂商

2020.07.31

ISMRM | 布鲁克诚邀您参与2020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

在2020年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中,我们有许多激动人心的虚拟在线环节和主题,期待您的加入!  ISMRM的布鲁克虚拟展位和会客室 在8月7日至14日举行的ISMRM期间,我们传统的布鲁克展位将变成独特的虚拟体验。邀请您参加ISMRM 2020的布鲁克虚拟会客室。 以下是此次的一些亮点:•此刻布鲁克!在我们的虚拟会客室中与我们的专家见面•幕后揭秘!参加我们的虚拟实验室之旅•在线产品演示!在线体验我们的产品  不要错过与我们布鲁克全球专家和同事交流的机会!  8月7日和8日(北京时间9日) PCI影像用户会议 请参考8月7日和8日欧亚和美洲用户会议的日程。梦幻般的主讲阵容,深入实验室。快快加入我们,成为未来临床前MRI知识交流的一份子。 欧亚用户场次北京时间 2020年8月7日 周五时间主题主讲人16:00开场&欢迎词&PCI新闻Wulf I.Jung博士,布鲁克BioSpin临床前成像部门16:20主题演讲:临床前MR指纹和血管MR指纹Emmanuel L. Barbier 博士与   Thomas Christen,法国格勒诺布尔新科学研究所(Grenoble   Institut Neuerosciences)17:05布鲁克MRI新闻Tim Wokrina博士,布鲁克BioSpin临床前成像部门17:25公布布鲁克奖项获奖者名单Tim Wokrina博士,布鲁克BioSpin临床前成像部门-休息时间-15分钟--大脑结构和功能-17:55用于MRI的新型分子成像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张晓勇教授,   复旦大学张江国际脑成像中心(ZIC)脑启发智能科技研究院(ISTBI)18:25当仪器驱动科学:   从单神经元扩散fMRI到17T的GlucoCEST   fMRIDenis Le Bihan教授,   法国巴黎NeuroSpin18:55布鲁克NMI新闻Michael Heidenreich博士,   布鲁克BioSpin临床前成像部门19:15结束辞Wulf I. Jung博士, 布鲁克BioSpin临床前成像部门   美洲用户场次北京时间 2020年8月9日 周日 时间主题主讲人00:00开场&欢迎词&PCI新闻Wulf I.Jung博士,布鲁克BioSpin临床前成像部门00:20主题演讲:灵长类动物大脑解剖和功能组织的高时空分辨率成像Afonso Silva教授,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大脑研究所01:05布鲁克MRI新闻Tim Wokrina博士,布鲁克BioSpin临床前成像部门01:25公布布鲁克奖项获奖者名单Tim Wokrina博士,布鲁克BioSpin临床前成像部门-休息时间-15分钟--分子成像-01:55同步PET/临床前应用Iris Zhou博士,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Athinoula   A. Martinos生物医学影像中心02:25观察从肿瘤发生到化疗的肿瘤环境Fahmeed Hyder教授,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02:55布鲁克NMI新闻Michael Heidenreich博士,   布鲁克BioSpin临床前成像部门03:15结束辞Wulf I. Jung博士, 布鲁克BioSpin临床前成像部门 扫描二维码注册此次令人期待的会议中的一个或全部场次!    我们期待与您云上会晤!

厂商

2020.07.30

Webinar 超极化氙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肺部功能的定量评估

 超极化129Xe 磁共振成像已被证明是评估肺功能的有力工具,已被广泛用于研究各种肺部疾病。临床前研究在探索超极化129Xe 磁共振成像诊断肺部疾病的可行性以及开发新技术和应用策略方面具有优势。 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中,中国科学院武汉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周欣教授将基于他在129Xe磁共振成像领域的20多年研究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全面介绍。周教授将展示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扩散峰度成像(DKI)等技术,并提供在啮齿类动物肺部疾病模型中检测气体交换功能和微观结构的示例。还将包括超极化129Xe 磁共振成像的快速采集和重建技术,例如压缩感测和深度学习。他还将讨论脑部超极化129Xe成像和数据分析注意事项。 网络研讨会主要内容 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中,周欣教授将展示超极化129Xe 磁共振成像在检测啮齿类动物肺部疾病模型中的气体交换功能和微结构方面的先进应用,并分享超极化129Xe磁共振成像快速获取和重建的最新技术。还将讨论脑部超极化129Xe成像和数据分析注意事项。 网络研讨会主讲人周欣 博士 教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武汉物理数学研究所磁共振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武汉国家磁共振中心副主任 建议参会人员 对肺部疾病和肺部成像技术以及对超极化气体肺部磁共振成像感兴趣的研究人员。 网络研讨会时间与注册方式 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北京时间 16:00-17:00  注册网络研讨会即可随时看回放精彩不容错过,期待您的参与!   布鲁克多模式动物分子影像天地关注我们,获取最新产品资讯,讲座信息与科研动态  

厂商

2020.07.24

网络课堂 - 液体核磁常见问题解析与核磁补加液氮液氦的操作

布鲁克核磁共振集齐应用专家及售后专家,将于7月末举办两场针对用户体验的网络课堂,根据用户的实际操作体验进行介绍及解答存在的相关疑问,以更加深入地与布鲁克的用户们探讨交流。 日期及时间:2020年7月29日 15:00-16:00 演讲主题:NMR磁体补加液氮液氦的操作 内容简介:NMR超导磁体需要定期补加液氮液氦。而液氮和液氦是有一定危险等级的低温液体,同时超导磁体也是非常敏感的高磁场能量载体。本次布鲁克网络课堂将介绍补加液氮液氦操作的前期准备、补加的具体操作过程、液面的监测、最终的收尾工作以及每个具体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建议负责补加液氮或液氦操作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液氮液氦供应和补加操作的技术人员参与此次直播。 演讲嘉宾:丁磊1997年加入布鲁克公司,曾任核磁售后服务北区经理,现任售后技术支持部门经理。曾经参与了大约近百台核磁谱仪的安装调试和后期的系统维护。 即刻扫描二维码 预约本场网络课堂 本次的网络课堂支持在线回放,注册即可观看   日期及时间:2020年7月30日 15:00-16:00 演讲主题:布鲁克液体核磁400应用支持电话常见问题解析 内容简介:布鲁克核磁应用支持电话(4008985858)自开通以来,接到了很多用户老师的来电咨询,我们将所有的问题进行了记录、整理和归纳。在本次布鲁克网络课堂中,我们会对一些最常见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各位用户老师在今后仪器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提高核磁谱仪的运行效率。建议核磁共振谱仪实验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此次直播。 演讲嘉宾:姜松子2011年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核磁技术在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应用。2014年加入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担任高场核磁工程师。2019年加入Bruker,目前担任核磁应用专家。 吕娟应用化学硕士(核磁共振方向),毕业于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2008年至今担任布鲁克MRS部门应用专家。    徐雯欣 博士徐雯欣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博士期间曾从事基于NMR的代谢组学研究,对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的代谢机理,以及药物或毒物干预导致的系统或器官水平的代谢组变化轨迹进行解释。2011年博士毕业以后,她加入了布鲁克并担任应用工程师。即刻扫描二维码 预约本场网络课堂 本次的网络课堂支持在线回放,注册即可观看   布鲁克提供全球最丰富的NMR和EPR波谱仪及临床前影像MRI研究工具。选择创新,选择诚信和信念,选择布鲁克。 

厂商

2020.07.22

剑桥大学的Clare P. Grey 教授荣获著名的Richard E. Ernst 奖

2020年7月6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比勒里卡, – 布鲁克非常高兴地宣布,剑桥大学的Clare P. Grey 教授是今年著名的Richard E. Ernst 磁共振奖的获得者。 Clare Grey 教授本次获得此项殊荣,以表彰其在核磁共振研究(电化学)能量存储方面的工作。她的研究目标是提高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应用中的能效,以及在电网上的储能和均衡负载。 Richard E. Ernst 奖由EUROMAR和布鲁克集团于2017年创立, 旨在表彰磁共振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该奖项以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ichard R. Ernst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对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波谱学方法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该奖项代表了在以磁共振为主导的研究领域的重大荣誉,更重要的是表彰它的实际应用。 对于她本次荣膺嘉奖,Grey 教授表示,“我非常荣幸能够获得Richard E. Ernst 磁共振奖。能够在开发磁共振方法中得到同僚们的认可,并助力为当今全球关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是无上的荣耀。感谢所有支持我拿到这个奖项的人们,特别感谢我的同事们,包括我的实验室——剑桥的以及以前在石溪的学生和博士后们,以及化学系的同事们。 Richard E. Ernst 奖评审委员会主席Lucia Banci 教授补充到,“我们一致选择Clare 为2020年的获奖人选是因为她在利用固态核磁共振方法研究顺磁材料特别是用于储能的材料方面的设计和应用。她对电池测试和分析的现场核磁共振方法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突出了核磁共振在开发和设计新的能源生产、储存和转化装置中扮演的重要角色。Clare是当之无愧的获奖者,我们期待在今年后半年的颁奖礼的舞台上她的登场。” 布鲁克拜厄斯宾集团总裁Falko Busse博士补充道:“在布鲁克,我们很自豪能够支持学术界和工业界通过实际应用我们的技术而进行的开创性工作。核磁共振在很多个领域推动科技进步,包括了解和防治疾病、保护环境和确保安全和可持续的全球食品供应,归根结底将有助于改善全球人民的生活质量。我们非常有兴趣了解Grey 教授是如何利用了磁共振技术提高电池的储能能力和使用寿命,这对支持和改进我们这个世界所依赖的技术至关重要。” 布鲁克集团赞助的1万欧元奖金和津贴将在今年12月6日在西班牙Bilbao举办的的EUROMAR 大会上授予Grey 教授。今年已经是这个奖项设立以来的第四个年头。与Grey 教授共同出席的还有往届获奖者,包括Alexander Pines (伯克利大学),Robert G. Griffin (麻省理工),Claudio Luchinat (佛罗伦萨大学),Angela Gronenborn (匹兹堡大学),以及Daniella Goldfarb (维茨曼科研所)。 Clare Grey 教授, 英国皇家学院院士,材料化学:结构与功能 Grey 教授的研究重点是了解储能和转化材料的功能。在剑桥大学化学系,她使用包括固态核磁共振和衍射在内的多种技术,研究局部结构、动力学以及它们在控制技术上来说很重要但通常高度无序和复杂材料的物理特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Grey 教授开发了核磁共振方法用以检测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结构变化,例如研究快速充电的影响和捕捉亚稳态。核磁共振技术也可以用来深入了解离子传导的机制。  关于布鲁克 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厂商

2020.07.14

传统背后的科学——代谢组学对理解中药的作用

 肺炎是导致全球幼儿和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感染引起一个或两个肺中的气囊发炎并导致气囊积液,引发咳嗽、发烧、寒颤和呼吸困难。 中药(TCMs)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肺炎的防治,因为它具有增强机体对肺炎病毒的抵抗力和调节免疫反应的潜力。许多病毒都已经建立了与宿主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 中药已被发现可增强抗体生成、促进T细胞增殖和抗原特异性应答的表达[i]。中药由多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质组成,可以是口服液、粉剂或颗粒剂,已被报道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这种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代谢组学如何帮助验证中药? 组学技术是中药研究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其中的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思路,通过跟踪功能性的小分子来评估中药的药理作用[ii]。通过系统性地研究体内特定细胞代谢过程留下的代谢谱系,从中挖掘有用信息帮助对患者进行诊断和预后,以及对特定干预措施的药理学反应进行预测。 组学技术是中药研究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其中的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思路,通过跟踪功能性的小分子来评估中药的药理作用[ii]。通过系统性地研究体内特定细胞代谢过程留下的代谢谱系,从中挖掘有用信息帮助对患者进行诊断和预后,以及对特定干预措施的药理学反应进行预测。 作为一种新颖的研究疾病的方法,代谢组学能及时地提供血浆、血清和尿液等生物样品中所有代谢物的“快照”。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代谢组学分析有望帮助临床医生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以确定病毒性肺炎的具体表型和预测其进展[iii]。 评估中药的有效性 代谢组学研究的是整个系统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代谢变化。代谢组学的这一特性与中药的整体思维相吻合,因而有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背后的循证理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代谢组学研究对中药治疗后的病毒性肺炎的代谢谱系进行了检测[iv]。通过对代谢物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中药治疗后的各种生物标志物及其受扰动的代谢途径,代谢组学可能为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和循证中药的含义提供机会。 一项查阅了8篇已发表的代谢组学和中药提取物相关文章的研究发现,在病毒性肺炎组中,几种不同的代谢物(包括甘油三酸酯,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都受到了扰动[v]。这项研究的代谢组学数据表明,许多活性成分例如黄岑、虎杖、金银花和连翘,能够有效抵抗病毒性肺炎。其中 5篇已发表的代谢组学和中药方剂相关的文章 ,报道了17种中药药用植物和4个中药方剂能够有效抗击病毒性肺炎。  代谢组学的前景 代谢组学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策略,它可以从代谢网络的最终产物反映出机体的功能。 代谢组学今后将成为支持中药研究的有力工具。当前的中药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由于中药通常所包含的多成分混合物的复杂性所致,而这也是中药所固有的整体生物活性的来源。 布鲁克公司相信,随着中医的古老传统与科学的融合,在布鲁克先进的、完整的代谢组学解决方案的支持下,代谢组学-中药药理学研究将取得令人振奋的发展。   关于Bruker公司 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厂商

2020.07.02

全球最强超高场1.2 GHz核磁交付安装

近日,由布鲁克公司开发的超高场固态核磁共振(NMR)波谱仪——Avance™ NEO 1.2 GHz NMR 系统于5月在瑞士苏黎世的联邦理工学院(ETH)正式交付安装,整个安装和调试过程预计将持续几个月时间。ETH的Beat Meier教授表示:很高兴我们成为第一个获得1.2GHz NMR波谱仪的机构,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固态核磁共振技术,以研究材料科学、生物系统,以及物理化学的基本现象。在应用方面,1.2 GHz核磁将用于分析包括蛋白质纤维等的生物系统结构和动力学,其中一些蛋白与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有关。我们还将研究病毒,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SARS-CoV-2及运动蛋白和其它大分子。ETH的亚历山大·巴恩斯教授补充说:"如果想将生物学推进到一个真正的细胞环境,需要高端的技术,极高磁场的核磁共振波谱仪将是深入细胞环境仪器的基石。“

媒体关注

2020.06.23

Webinar - 脂蛋白颗粒和亚组分检测的新方法

 尊敬的客户: 脂蛋白颗粒数和各血脂亚组分是独立于LDL-C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基于核磁共振的新技术可快速对115个脂蛋白颗粒和亚组分指标进行精准定量,并且整个实验和分析流程可由高度智能的核磁平台全自动完成。本报告将介绍这项新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最新应用。此外,该平台还可通过尿液代谢物的精准定量,自动完成多达75种代谢病的诊断研究。敬请期待。  讲座时间2020年6月24日,11:30-12:00  讲座题目脂蛋白颗粒和亚组分检测的新方法  报告人简介任萍萍布鲁克NMR 应用专家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磁共振中心,在NMR 及分析化学领域发表SCI 十余篇,参编2019 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分析检测类教材一部。 涉及仪器 布鲁克Avance IVDr -- 高通量NMR 现在报名! 祝好!布鲁克网络课堂团队  关于Bruker公司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厂商

2020.06.19

1.2 GHz核磁共振系统成功送达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苏黎世(2020年6月3日) 布鲁克于今日宣布近期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idgenó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ETH)Zürich)交付了Avance™ NEO 1.2 GHz 核磁共振系统。系统安装和检测预计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布鲁克近期已经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欧洲核磁研究中心(CERM)成功安装世界首台1.2 GHz 核磁共振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这一台1.2 GHz 系统配备有独特的固态核磁共振探头,这将会成为该校Richard R. Ernst 磁共振卓越中心的 核心。 ETH 的Beat Meier 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成为第一个拥有独特配置的1.2 GHz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研究机构。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发展固态核磁共振技术,以研究材料和生物系统,还有物理化学中的基本现象。在应用方面,1.2 GHz 波谱仪能够表征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动力学特性,包括蛋白质原纤维,其中有一些和帕金森症和阿兹海默症等疾病有关。我们也会研究病毒,比如乙肝、丙肝、新冠病毒、运动蛋白和其他大型生物分子等等。”   ETH 化学与应用生物科学系的Matthias Ernst 教授表示:“1.2 GHz 波谱仪的到来,固态核磁共振方法的发展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将助力我们进一步拓展研究边界,并将我们最近开发的研究方法应用到超高场强当中。特别的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快速魔角旋转(MAS)下的偶极耦合方法 ,以在最高磁场下提供优异的性能。” ETH 化学与应用生物科学系的Alexander Barnes 教授认为,着眼于细胞内核磁共振和材料表征,全新的1.2 GHz 核磁共振磁体是进一步改进核磁共振技术和性能的基础。他还补充道:“想要结构生物学推向真正的内源性细胞环境,就需要提供我们能够想象和构建的最高技术。极高的磁场将会是制造先进仪器的基石,我们将利用它推动磁共振领域进入到一个更加振奋人心和有影响力的未来。布鲁克的28 特斯拉磁体将会成为瑞士的一个‘高海拔’基地,我们可以在这里利用新的球形转子,通过开发脉冲动态核极化(DNP)和超高频(200 kHz)魔角旋转,发展和完善我们提升核磁共振灵敏度的能力。” ETH 在核磁共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核磁共振领域的重要贡献都是ETH 的研究人员做出的,包括诺奖获得者Richard Ernst 和Kurt Wüthrich,他们开发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多维核磁共振实验和蛋白质核磁共振等核磁共振方法。 布鲁克独特的GHz 级核磁共振磁体采用了一种新型混合设计,内部为先进的高温超导体(HTS),外部为低温超导体(LTS)。1.2 GHz 波谱仪适配不同的超高场探头,包括液态核磁共振的低温探头和固态核磁共振的快速魔角旋转(MAS)探头。   关于Bruker公司关于Bruker公司布鲁克致力于支持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并开发新的应用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布鲁克的高性能科技仪器以及高价值分析和诊断解决方案,让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材料的奥秘。通过和用户的紧密合作,布鲁克致力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并实现用户的成功。我们的业务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分子研究、应用和药物应用、显微镜和纳米分析、工业应用、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临床表型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临床微生物学等。

厂商

2020.06.11

< 1 2 3 4 5 ••• 7 > 前往 GO

布鲁克磁共振事业部(Bruker Magnetic Resonance)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布鲁克磁共振事业部(Bruker Magnetic Resonance)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6号中关村东升科技园B-6号楼C座8层 联系人: 布鲁克 邮编: 100192 联系电话: 400-889-7796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