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青岛和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已认证

粉丝量 0

当前位置: 青岛和诚环保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7月1日起,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执行新标准!

7月1日起,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执行新标准!青岛和诚环保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危险废物贮存环境管理,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01 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由生态环境部2023 年1 月20 日批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自2023 年7 月1 日起实施。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细化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分类,补充了贮存点相关环境管理要求;完善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和建设要求;修订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污染防治、运行管理和退役要求;补充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环境应急要求;删除了医疗废物有关要求及附录A和附录B。   该标准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等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本次修订对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WF901型危废规范化在线管理系统  危废规范化在线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BI等技术,"以危险废物贮存管理为主要着眼点,通过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处置利用进行全程化跟踪管理,有效规范危废管理台账,全面监控危险废物出入库环节,切实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要求,解决当前危险废物管理中存在的称重数据不准确、信息更新不及时、人为因素干扰等各种管理问题,助力环保部门及企业及时、真实、准确、动态掌握危险废物信息,提高危险废物信息管理水平。产品特点:·配有高清摄像头,广角120度,支持人脸识别功能;·人性化操作界面,超大触摸屏,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掌握;·具有射频识别 (RFID)功能,可选配非接触式IC卡登录操作;·配有按键式数字键盘,更便于现场操作人员使用;·新型热敏打印机,装纸简易、自动切纸、打印速度快;·支持有线、Wi-Fi、4G选配)等多种联网方式,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联网方式;·设备终端有全面的权限管理和操作日志记录,便于追溯;·系统采用多通道通信方式,在极端情况下实现通信,保证数据连续性。技术参数危废平台

新品

2023.06.25

​JJF(京)115-2023《恶臭气体监测仪校准规范》发布

JJF(京)115-2023《恶臭气体监测仪校准规范》发布青岛和诚环保 青岛和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3-06-15 17:12 发表于山东    青岛和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起草单位,共同起草的JJF(京)115-2023《恶臭气体监测仪校准规范》,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区规模扩大,恶臭污染已经成为目前国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治理方向之一,但是因为恶臭污染的产生原因比较广泛,所以就要求治理方案需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恶臭污染源主要包括:垃圾站,饲料、肥料加工厂,污水处理厂,化工厂等环境。恶臭泛指大气、水、土壤、废弃物等物质中的异味物质,这类气体刺激人的嗅觉器官,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所以,恶臭气体治理很有必要。  青岛和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集产品开发、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环保在线监测设备生产厂家。  公司秉承质量制胜理念,在产品开发时进行重要性排序:使得住、测得准、外观美、操作简、便携易、维修便,同时在创新性上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仪器故障自动报警、扩展性强,特别便于维护和检修。  和诚环保始终把质量当做头等大事,打造具有创新性的新一代环境监测采样分析仪器。           H6型恶臭气体在线监测系统                                         H6型便携式恶臭监测仪                           H4型恶臭在线监测系统      H4型恶臭污染源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气态因子技术参数

参数原理

2023.06.25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 · 解决方案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 · 解决方案青岛和诚环保2023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解决方案01政策背景·2021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加强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简称“噪声法”)正式公布,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2021年12月,关于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通知(环监测〔2021〕117号)。·2023年1月3日,《“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主要目标指出:到2025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02必要性   1.噪声全自动监测监控与传统的手工噪声监测方法获取的监测数据相比,所测数据代表性强,花费人力少,无需人员值守,可7*24小时连续运行,而且管理维护简单。  2. 推进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可有效解决市民投诉之后难于取证、无法监管的难处。   3.可强化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突出问题。有助于加快建设安静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03标准要求●HJ906-2017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907-2017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HJ640-2012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JJG449-2014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检定规程●JJG778-2019噪声统计分析仪检定规程04布点原则●优先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布设点位。4 类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内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面向交通干线一侧的户外,且避免受到相邻建筑物的遮挡。●监测点位距离地面高度1.2m以上,原则上不得高于20m。●监测点位应避开反射面和附近的固定噪声源,噪声监测子站传声器距离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 m,如设备需安装在建筑物墙壁上,传声器距离墙壁或窗户不小于1m。尽量避开树木(风吹树叶声、鸟叫声)、草丛(虫鸣声)的影响,建议有条件的点位噪声监测子站传声器与周边树木水平距离5m以上,与地面高度4m以上。●监测点位确定后,需要预留噪声监测子站安装场地。应具备220V供电条件;应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之内;周边建筑物、噪声源等环境稳定,至少1 年内无用地属性变化。必要时可在点位周边设置围栏等安全保护设施。05产品优势通过生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适用性检测精度符合1级声级计要求技术性能指标符合HJ907等要求标准06产品介绍   H7000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主要由噪声自动监测仪主机、户外传声套件、气象监测单元及噪声自动监测平台的相应软硬件组成(可扩展LED显示屏、声源识别模块、车流量检测模块、视频监控装置、振动检测模块、太阳能供电系统、电磁辐射模块等)。· 主要特点·具备总值分析功能、积分测量功能 (包括自定义积分时间功能)统计分析功能(包括小时统计分析功能、天统计分析功能)、倍频程和1/3倍频程滤波器功能等;·数据采集及存储单元采集时间可远程设置,具有数据存储、上传和接受指令功能,数据预处理功能,自动校时功能,死机后有自动重启功能;·设备具有故障信息上传,断电信息上传等功能;·支持远程升级系统,远程操控,自动校准等功能;·设备安装具备随机性,方便安装于智慧立杆、交通立杆、路灯杆等;·具有录音功能,可支持远程或本地设置触发录音条件,及录音时长等配置;·支持wifi连接手机app,可方便现场维护;·可选配LED户外显示屏、声源识别模块、车流量检测模块视频监控装置、振动检测模块、太阳能供电系统、电磁辐射模块等。· 应用领域· 环境噪声监控平台07现场安装图

应用实例

2023.06.25

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被严重低估了!

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被严重低估了!环保圈文章来源于:水业碳中和资讯编译:朱昊睿普林斯顿大学学者发现,市政污水处理厂向大气中排放的甲烷/CH4量比以前认为的多出近1倍。该大学进行了两项研究:一项是在美国的63座污水处理厂进行实地CH4排放量检测;另一项是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分析来自全球污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中CH4监测研究中的公开文献数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制定了既定方针,允许研究人员和像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这样的机构根据其特定处理过程来估算污水处理厂CH4排放量。然而,该方针可参照的污水处理厂测量结果有限,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可能不能准确地代表设施之间存在的CH4排放量变化。1设有厌氧消化池的污水处理厂是CH4最大泄漏处之一阿德林格能源与环境中心土木和环境工程专业教授Mark Zondlo和相关教师领导了其中一项研究。“废物处理部门是世界上最大被确认的CH4排放源之一”。Mark Zondlo教授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继续与净零计划制定,人们不能再忽视液体废物和污水处理部门的存在”。2甲烷对环境的影响由于环境不利影响,CH4这种先前被认为是一种鲜为人知、但温室效应巨大的气体已经越来越受到专家的关注。作为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CH4在加剧全球温度上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经济有潜在的影响。与CO2相比,CH4在大气中的寿命要短得多,但它的温室效应却更大。在20年时间里,CH4全球增温潜势估计为CO2的84倍。虽然CH4温室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减少,但在100年规模上,它的的全球增温趋势仍为CO2的28倍。这些惊人统计数字突显,人们需要共同努力以解决CH4排放问题并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3污水处理中CH4排放的罪魁祸首普林斯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后研究员Cuihong Son说:设有厌氧消化池的污水处理厂是CH4最大泄漏处之一。厌氧消化处理污水处理剩余污泥是一种有效且可持续的方法,它通过厌氧细菌分解有机物,最终产生富含CH4的沼气和残留固体。沼气可以被收集并用于产生能源,而固体则被进一步处理用作肥料或焚烧。然而,当厌氧消化池运行效率低下时,泄漏和压力积聚会使CH4逃逸。Song补充说,“如果厌氧消化池气密性不佳,最终会有很高的CH4排放”。4解决CH4排放问题研究人员与其合作伙伴共同为企业制定一种方案,无缝跟踪其CH4排放。通过揭示污水处理过程中CH4排放的罪魁祸首,他们希望为减少CH4排放铺平道路。然而,研究人员补充说,需要对不同规模下水管网、不同处理过程污水处理厂和不同时间尺度上的CH4排放进行监测。Zondlo说,“我们需要在时间尺度上对处理厂CH4排放进行全面核算”。很少有研究对污水处理厂CH4排放进行长期、连续监测。事实上每天CH4排放率均有所不同,通常依季节变化,春季和夏季通常比冬季高。他补充说,“在对来自其它处理厂一年中不同时的排放量进行初步分析后,更加凸显了CH4排放量随季节性变化的规律”。本文原标题:温室气体丨被严重低估的污水处理厂甲烷排放

企业动态

2023.06.15

2023年仍将是环保产业“比较艰难”的一年?

2023年仍将是环保产业“比较艰难”的一年?伏波望族 环保圈文章来源于:环保圈作者:伏波望族告别“史上最惨”的2022年,迎来崭新的2023年。后疫情时代,环保产业回暖了吗?从数据上看,情况似乎已经有所好转。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统计,一季度,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较2022年一季度增长约5.4%,增速明显回升,且高于同期GDP增速。“生态环境治理市场需求企稳回升,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生态环保产业运行总体呈现回暖态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总经济师李宝娟如是说。不过,也有企业认为,疫情对环保产业的影响仍将持续。特别是受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下降、客户预算下行的影响,2023年可能还是“比较艰难”的一年。1一季度环保产业营收增长约5.4%五一小长假刚过,光大环境就喜提两则中标喜讯,迎来了一波“开门红”。5月8日,河北省广宗县生活垃圾(固废)焚烧供热供汽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光大环境联合河北保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标候选人排名第一。与此同时,光大环保能源(东海)有限公司还中标了连云港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热电掺烧处置服务,中标金额228元/吨,服务期3年。事实上,今年以来,光大环境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1-2月,他们先后中标落实了7个项目及5项轻资产业务,预计总投资约人民币16.64亿元,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约2倍。整个一季度,光大环境落实各类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逾人民币30亿元,大约也是去年同期的2倍。作为行业的“带头大哥”,光大环境的企稳回升,对整个行业也有着积极的风向标意义。事实上,不光是光大环境,在环卫领域,环卫车市场回暖迹象明显,尤其4月单月,环卫车销量同比增幅达到24.49%。其中,新能源环卫车市场更是延续了近来的火热状态,1-4月销售量达1703辆,同比增长了36.68%。环保产业复苏回暖,反映到现实中,就是行业的展会又热闹起来了。例如,4月19-21日在上海举办的第24届中国环博会,展示面积、参展企业和观众数量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一共有全球2,407家参展商、91,007名专业观众、7大国家展团亮相,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届。维尔利市场管理部经理刘家燕也表示,“我们公司每年都会来参展,今年中国环博会17个馆全开,还能达到那么大的人流量,确实厉害。我们把中国环博会作为一个和老客户互相沟通、交流、聚会的平台,同时展会也会帮助我们找到更多新的合作伙伴,以进一步拓宽我们的目标客户。”数据方面,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的统计,2023年一季度,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较2022年一季度增长约5.4%,增速明显回升,且高于同期GDP增速。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总经济师李宝娟表示,一季度,随着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显效,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稳步恢复,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社会领域投资增势良好。受上述因素影响,一季度,生态环境治理市场需求企稳回升,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生态环保产业运行总体呈现回暖态势。一季度,有27.8%的环保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8%的企业利润同比持平,34.2%的企业利润同比下降。利润下降企业较上季度减少了10个百分点,企业利润整体下降,降幅明显收窄。与此同时,一季度行业新增订单数量和订单金额也均有所回升。其中,39.9%的企业新增订单数量同比增加,34.2%的企业新增订单数量同比减少;16.6%的企业新增订单金额同比增加,29.8%的企业新增订单金额同比减少。“总的来看,各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举措靠前发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总体企稳回升等因素影响,一季度生态环保产业运行形势开局良好。企业对未来发展形势持乐观态度,49.2%的企业预计2023年上半年营收增长,其中13.5%的企业预期营收增幅在20%以上;54%的企业预计2023年全年营收增长,其中17.7%的企业预期营收增幅在20%以上。”李宝娟说。22023年仍将是“比较艰难”的一年?在数据向好的同时,也有企业表达了谨慎乐观的态度。一位参加环博会的展商就向“环保圈”表示,2023年疫情确实结束了,别的不说,就像跑业务、跑客户的,至少是可以随便跑了,而不是像去年那样,没法跟客户交流,这些变化肯定是正向的。但是,从客户整体的购买力、经营预算上看,因为环保产业还是以政府客户为主,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又受疫情的很大影响,所以今年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他预测,2023年可能仍将是“比较艰难”的一年,可能2024年情况才能有所改善。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也分析称,虽然环保产业一季度的总体表现可圈可点,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保持警惕。首先,企业经营成本总体上升。一季度,46.9%的企业经营成本同比上升,42.4%的企业成本基本持平,10.8%的企业成本同比下降。其次,应收 账款总体增加。一季度,生态环保企业应收 账款额总体仍呈上升趋势。其中39.9%的企业应收 账款同比增加,43.5%的企业应收 账款持平,16.6%的企业应收 账款同比减少。关于应收 账款的问题,此前有环保企业在接受“环保圈”采访时就表示,虽然现在疫情管控政策调整,大家都感觉“疫情已经过去了”。但实际上,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还有些后遗症,特别是对于环保行业的影响仍然持续存在(相关阅读:环保产业应收 账款,十万火急!)。▼应收 账款问题已成为环保产业的“老大难”问题“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生态环保产业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经营风险。”李宝娟说。其实,不光是环保产业,整个国家的经济大环境都处于这种“恢复性企稳”的状态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各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举措靠前发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开局良好。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就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来源:国新网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总之,2023年,环保产业的回暖是“小阳春”还是“强复苏”,一切还尚是未知数,切勿过分乐观。

企业动态

2023.06.15

脱氮贡献25%!“厌氧氨氧化”极简创新史

脱氮贡献25%!“厌氧氨氧化”极简创新史环保圈以下文章来源于E20水网固废网 ,作者郭永伟E20水网固废网.环境产业具有综合影响力的纵深服务平台。以圈层服务为基础,打造中国环境产业专业圈层;分享产业政策、交流行业信息、进行学术研究。文章来源于:E20水网固废网作者:郭永伟近日,烟台辛安河污水厂出现主流“厌氧氨氧化”现象,相关单位陆续发布了研究成果。其中“脱氮贡献25%”的表现颇为亮眼,超过了2021年国家重点专项中的考核目标(20%),也超过了红极一时“西安四污”的指标(约15%)。涌现发生于有组织的整合之后。“灵光乍现”多是假表象,“一再偶然、相似个例”背后的渐进路径和系统逻辑蕴藏着创新创意的真正归因。奥地利Strass、新加坡樟宜、西安四污、烟台辛安河四个主流厌氧氨氧化案例之间,存在着十分相近的偶然性、结构化和系统特征。本文以“辛安河案例”为引线,梳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尝试在其尚未成型的历史中思考创新的“颠覆式”,包括——科学理论层:偶然与必然工艺技术层:结构与范式工程应用层:系统与效率目录:01厌氧氨氧化——起源、命名与发展(科学理论:偶然与必然)02主流化之辩与变(工艺技术:结构与范式)03效率时代的集效形态(工程应用:系统与效率)04结语:创新的“颠覆式”1厌氧氨氧化——起源、命名与发展科学理论:偶然与必然多年以后,当我发号“余电并网运行”的指令时,将会时常忆起2018年“红菌之争”争鸣激荡的午后。在环保领域探索“颠覆”是一件不平凡的事。这是一个以末端治理、应用学科、成本中心为背景素材的“新兴传统”行业,理论横贯穿插、创新固执绵长,来到“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科技支撑仍是百年活性污泥和世纪双膜法。要辩证认识“颠覆”,不可激进、不能困守。不激进为防止技术预期通胀和风险突变,不困守在于这“以能耗换达标、用占地换成本”的耗散结构和范式着实到了不破不立的关口。 厌氧氨氧化是公认最具“颠覆性可能”的构想之一,对其表观现象——无氧条件下氨氮的大规模消失——基于热力学原理的猜想最早见报于1977年,可以视为本文创新简史的起点。大约十年之后,厌氧氨氧化作为微生物和作为环保的课题几乎同时启步。其时,工程师Arnolder Mulder在偶然之中关注到脱硫厌氧池中的“氮损”规律,随即找到Delft大学的Gijs Kuenen着手其中机理的探索;Kuenen教授也是偶然之中,对以上提及“Two kinds of lithotrophs missing in the nature”的现象和论点别有记忆,自此开启了他青史留名的研学生涯。(工程师+科学家)×偶然,多么完美的故事序章。1989年,Mulder申请了该领域第一个专利,并正式以“厌氧氨氧化”为其命名;1997年,Kuenen团队发布节点性成果,初步形成其“代谢途径”的结构性认识;2002年,Mark van Loosdrecht推动在鹿特丹Dokhaven污水厂建立了第一个示范工程;2010年,Kartal、Kuenen、Mark携手在《Science》发表文章,提出该技术在市政污水主流中应用将使污水厂达成“净产能”的构想。“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命名了一类微生物,Mike Jetten团队从基因、细胞、个体和生态系统揭示相关机理,确认了其“浮霉菌”的身份归属,人们因其富有想象力的特征颜色,更习惯称之为“红菌”。“厌氧氨氧化Anammox”命名了一个现代污水技术大类。通常而言,“红菌”设计于缺氧反应器中,命名为“厌氧Ana”可能纯粹是为了纪念其起源场景;“氨氧化ammox”则较好理解,为反应器氮转化中的一个反应过程。“颠覆”者,在于其横空开辟的一条捷径。下图以本文主角为视角的氮循环图,已获得学术界、企业界广泛共识。▼(图片来自网络)在传统路径中,若想实现氨氮由污染物到氮气的去除,必须经由“硝化-反硝化”路径,过程中所需要足量(过量)的氧源、碳源、占地、停留时间等,是污水耗散范式的恶源。“红菌”则在系统中划出一道花间小路,僻静、雅致。它以氨氮和亚硝酸盐为底物完成转换,在“合适的特定条件”下,可以减少60%能耗、100%碳源、80%污泥产率、90%碳排放。但焦点也恰在这“合适、特定条件”,只在理论计算或理想环境下方能求得。“红菌”太脆弱了,好似赖在襁褓里的婴儿,生长缓慢、又对环境极端敏感,致使“颠覆”了近半个世纪的厌氧氨氧化仍只能算个“构想”。也因此,其各类工艺技术的研发都以“生物强化”和“环境调控”为中心路径。根据“生物强化”的方式和形态,厌氧氨氧化技术可分为悬浮污泥式、颗粒污泥式、悬浮载体式或复合式。颗粒污泥式的代表是IC反应器形式的ANAMMOX,每个颗粒都可视作一个独立的工艺系统;悬浮载体式的代表为ANITA MOX和NAUTO,延续了MBBR附载、流化、持留思路;DEMON工艺则是悬浮污泥与颗粒污泥复合共存的代表,通过水力旋流器或筛分装置实现双泥龄。由“环境调控”入手则可分为限氧、浓氮、高温等不同条件控制下的多级式、一体式。多级路线将NO2-的生成和稳定化在独立反应器中完成,相对后者具有更高的去除负荷,SHARON+、SBR+是代表;一体式则在同一个反应器中通过时空效应合并多步效果,启动更快、流程简单,以CANON为代表。工艺技术的发展依赖科学理论在底层机理上的推动、更需要工程应用位于顶层的牵拉;反过来,中间者又是上、下两层的连接和结构支撑。本文所探讨技术创新的“颠覆式”,需要深层穿透、进而系统建构。相比由“工艺技术”本层发起的“破坏式或延续式”创新,“颠覆式”更多经由“科学理论层”首先启动,基于偶然探索未知所必须的理论、模型、思维、机制等系统工具,相对较难自上而下拿来主义。以Delft大学和Kuenen教授为中心的科研工作对“偶然现象”的科学假设、科学证实、科学架构构成了厌氧氨氧化前20年的历史主线;菌种富集、反应器设计、工程建设和启动等工艺技术开发都要基于其“微生物和代谢途径”的成果。而后的20年,工艺技术层、工程应用层步入主线,划出了蓬勃发展的多条分支,有的在舒适的高氨氮(污泥消化液、发酵废水等)领域负责广度开拓,有的则另辟蹊径、寻求更具想象力的深度可能。2主流化之辩与变工艺技术:结构与范式有学者统计计算,在全世界已实施的厌氧氨氧化项目中,“污泥消化液”占比70%以上,其高氨氮、低COD、中温等工况特征是现实中最天然的“合适、特定条件”,是目前该技术市场最成熟的场景。侧流的单位负荷虽高,却仍只占一个水厂脱氮任务的10-15%,远不足以发起“颠覆”。更无法达成我们所构想的范式变革。厌氧氨氧化的完整“主流化”,意味着污水脱氮将不再需要有机物的参与,结合厌氧技术的发展,百年来高能耗、高碳排污水处理结构,有希望彻底改变。奥地利Strass污水厂是这一理念的先行者,它采用AB+DEMON工艺,在主流中实现极限脱氮的同时、大量有机物送至侧流做厌氧消化,成为世界第一个实现能量自持直至能源输出的污水厂;新加坡樟宜再生水厂采用分段进水SFAS生化工艺,强化生物除磷与厌氧氨氧化并存,短污泥龄和适宜溶解氧同步实现了悬浮游离形态红菌的生长,“节能降耗10%-30%、池容减少10-40%”。▼(新加坡樟宜再生水厂SFAS工艺,图片取自网络)时至今日,还没有符合最佳“主流构想”的完整实践,以上案例一是属于“部分主流”、一个则“主流部分”。“西安四污”和“烟台辛安河”同样相去甚远,所不同者,其“主流实现-常温实现-低氨氮实现”似乎有可能走出一条更温和、普适、具有可复制意义的中间路径。因此,当下工艺技术层的“主流化”语境,重音应落在这“化”字上,关键任务是确认偶然现象中的必然结构,构建“部分优先”四梁八柱之夯基,涉及“哪一部分、多少部分、何种优先、如何优先”的战略决策,需要在实践中对工艺技术层作建构、解构、重构。这也是我所理解“红菌之争”的中心论辩。据西安四污专家介绍,在出水格网处不得不增加的曝气吹扫措施,使缺氧池形成了0.8-0.4-0.1mg/L的沿程微氧环境,“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结构因之成为可能。这里的“微氧”当属一类“宏环境”,可以代言恰其合适的温度、PH、微量元素等工况结构,使一边催化氨氧化菌AOB的半短程亚硝化,一边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和异养反硝化菌DNB的生存或干扰其活性,红菌可以悠然长成。与之相对应的“微环境”,则通过自然诱导或载体吸附使团聚或附着生长。在其生态结构中,会形成梯级不同的功能菌群和工况环境,从而导向厌氧氨氧化菌与竞争者共生共存的自然选择。▼(悬浮载体生物膜微环境机理:图片取自网络)“红菌之争”另一端的观点即认为:是缺氧区载体的创意性投加使“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N/A在生物膜微环境中实现闭环。烟台辛安河案例支持后一种结构。其中“脱氮贡献25%”的表现颇为亮眼,超过了2021年国家重点专项中的考核目标(20%),也超过了“西安四污”的指标(约15%):“其缺氧池载体中的菌群丰度有1.5%,相当于西安四污的15倍,同时,辛安河反应器的填充率是55%、西安四污则是5%;两项叠加,前者的红菌数量相当于后者的100倍之多”。进一步探索显示:生物膜中反硝化菌相对丰度为12-25%,尤其好氧区所达到的400-500μm厚度,非常有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发生,经测算贡献率约为13%。则SND+AMX=38%。思普润“BFM生物集效工艺”的PDN+AMX+SND系统结构,让辛安河污水厂总氮稳定在2mg/L以下,同时又节省了0.34元/吨的碳源药剂费。以下以Dokhaven污水厂为这第二阶段简史的起点,以辛安河污水厂为新时期的转折,绘制厌氧氨氧化“主流化”的不凡之路——3效率时代的集效形态工程应用:系统与效率在环保行业,“30%的效率提升”是广泛认可的创新评价指标,因为底层科学和工艺技术的“颠覆”最终都要体现到工程应用的“效率”中,包括用地、用电、人工、运行成本等多个维度。辛安河污水厂“偶然背后的必然”便发始于“极限占地”的诉求。它的初心是利用厂区边缘一段极其受限狭长的绿化用地完成扩容,这促使用户走向思普润BFM、又迫使BFM走向极限效率,进而推导生成了理想形态“集效”。▼(烟台辛安河极限效率图示:图片取自思普润宣传资料)在2023(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思普润公司创始合伙人宋美芹介绍BFM时抛出了一个笔者思索甚久的问题:在污水厂建设中,100亩地的能力极限是多少?这是时代之问。我确信,即便厌氧氨氧化终究无法达成它的完整构想,也一定会在“部分优先”的途中催生其他新工艺涌现,去革了那高占地、高耗能、高碳排污水治理耗散传统的命。效率,是创新的时代奇点。效率是:在给定条件下、最有效使用资源(能源、土地等)以满足所设定效果和需要的评价方式。效率是:标准、成本、稳定性的系统归集。污水厂以“效率”为目标,需要集约整合、交叉复合,单一科学理论的突破、或独立工艺技术的变革都很难达成“30%”的目标。由此再考察辛安河案例所选用的思普润BFM生物集效工艺,其实质是“(生物+材料)×算法”系统整合而涌现的生化新品类。从一个角度分析,它实现了彻底的封闭控制。BFM运行以进出水为唯一输入、中间不再有任何人工干扰,缩小时间尺度、剔除效率冗余,使反应器“宏环境”保持特定和恒定,做到“灰箱设计、黑箱运行”。另一个维度再看,又是充分自然的模糊控制。基于溶氧、温度、PH、基质等多维因子构建的“白箱模型”,使微生物生存、活动之“微环境”的生态和稳态成为可能。亚里士多德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能力、整合能力决定了21世纪“科学理论、工艺技术、工程应用”的共同走向。这里的“整合”不是粗放叠加的概念,而是把诸多事务有序联系起来、并赋予自组织能力的运作,包含了对组分的整理、安排、配置、约束等操作,是创新中的高阶能力。诸如思普润BFM一类创新穿透和系统整合带来的绝不仅是所谓“精确曝气”细节优化,而在于所赋予污水厂的时代变革,使诸如厌氧氨氧化等颠覆性构想一步步踏向现实。▼(悬浮载体“红菌”挂膜图片:取自思普润宣传资料)4结语:创新的“颠覆式”在中国环保系统内,“科学理论层”通常由科研院校独立负责,企业的领域多在工艺技术层和工程应用层。二者间的配合并不理想,呈现为:一边研学无用、一边创新无门。其实质一方面是普遍忽视了“工艺技术”的结构化视野,要么偏上、要么倾下,短了其系统性连接的作用;二则创新系统、创新平台的稀缺导致三层结构的整合未成显效,常常失落在“偶然到必然”的途中。因此,尽管“颠覆”一词不适用于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在其中读取“式”却有非常之必要,是学习、实践“创新穿透和系统整合”的重要途径,我将在后续文中继续展开。最后,什么样的技术会是效率时代的需要?集约?低碳?智能?产品化?它一定是颠覆式的吗?期待您留言探讨~*本文原标题:“厌氧氨氧化”极简创新史:一个颠覆性构想的“主流化”之路

企业动态

2023.06.15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无人机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无人机)青岛和诚环保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能源消耗速度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凸显。根据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实际需求,我公司推出自主研发的H6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无人机系列)设备,将气体监测、遥测遥控、通讯、GPS定位等技术整合的综合系统,通过无人机搭载各监测因子,执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的任务。搭载高精度进口气体检测单元,可快速获得目标区域的污染物分布数据,识别隐蔽作业、锁定污染源。具有操作方便、测量准确、性能可靠、体积小巧等特点。可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追溯、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和应急事故检测等。应用领域:工业园区气体监测、气体泄漏监测、空气质量检测、应急监测、石油管道检测、气体排放超标等。,时长00:31监测因子:

新品

2023.06.15

深度观察 | 走心的环保企业遭遇走肾的环保市场

深度观察 | 走心的环保企业遭遇走肾的环保市场固废观察 2023-05-21 18:20 发表于上海青山产业评论文章导读环保领域正在快速驶入新阶段, 不管是政策规划还是产业发展都在求新求变。政策端,“双碳”等已经在擘划十年、四十年后的蓝图;产业端,激战下半场的大战一触即发。在政策改革和产业变革同频共振的新阶段,环保领域正在面临新的挑战。环保新征程的3大发展趋势范畴更宽、需求更精、集中度更高去年以来,行业多有悲观的声音,但这是行业的一部分现象,或者说是一部分企业的境况,并非全貌。从行业整体来看,规模在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环保产业实现增加值1.78万亿元,占GDP的2.1%,同比增长7.1%。2020年,受疫情影响,环保产业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整体经济增速。预计到2025年,中国环保产业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以上。这些数据看起来比较反直觉,但这恰恰是关键所在。进入下半场的环保产业,走心的环保企业正面遭遇走肾的环保市场。之所以出现局部的寒潮,是因为行业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等内在发生了改变。一是环保范畴的延伸与跨界者的挑战,由传统的污染治理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资源化、协同降碳、新能源、智慧化等方面延伸,这种延伸逻辑下似乎环保企业的市场应该更大才对,其实不然,真实的情况是外部的跨界更甚于环保企业的外拓。坦白来讲,在环保的新兴领域中,传统环保企业的竞争力并无绝对的优势。因此,环保范畴的拓展实际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如果环保企业不能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传统环保企业被跨界者反杀的可能性极高。一位山东水泵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未来泵产业的发展将有两个趋势,一是节能,提高泵的效率,降低泵的耗电量;二是智能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泵的远程监测、诊断、控制和管理,可以提高泵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便捷性,和智慧环保、物联网接轨。这两个趋势中,智能控制是泵产业的新方向,参与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互联网、智慧环保等领域的企业,他们表现出了很强的整合优势。二是需求向精细化转变,这曾是一项被行业深切呼吁的变革,如今正在发生,只不过这种转变同样会给相当一部分企业带来挑战。精细化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优等生还要更优,偏科生、差等生要成为优等生,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等生,背后的本质是在需求层面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一是做样子的产品服务基本上在退出历史舞台,二是低质、低效、高能耗、高风险的产品服务面临优化的挑战。以浙江某水处理设备企业为例,“下半场的污水处理技术发展,低碳、安全、可持续将是重要方向,将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开发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和产品。”三是市场向头部集中,这是行业的必然趋势,其关键是要把握集中化的进程,这对很多企业进退的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当前行业集中度已经有较明显的发展,据青山研究院对深沪环保上市企业2022年业绩统计,营收前10名企业的业绩总和占全部上市公司业绩总和的37.6%,较上一年有进一步的提升。而事实上,在上市公司数据的表征之下,行业的集中化速度更加剧烈,尤其是近几年国央企的大范围进场,在市场和产业结构上均带来了重塑级的影响。一位北京某水处理企业的负责人表示,随着行业标准的提高和监管的加强,客户的本质需求和选择机制发生了很大改变。目前,一些规模大、实力强、品牌知名的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一些规模小、实力弱、品牌不明显的企业则面临着淘汰或被兼并的压力,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集中化趋势。对于绝大多数企业,面对上述三个维度的演变趋势,越来越需要战略层级的响应。周期性变革的机遇和挑战把握环保新机遇的3点思考周期性是当下看待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视角,在这次主题调研中,能从受访对象身上看到明显的对产业周期的思考,这是行业的转变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从行业政策、外部形势、市场竞争和企业能力几个维度看,当前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洞察客户需求的变化趋势,不断发现新的商机,谋求新的业绩增长点。调研下来,对于环保行业机遇和挑战,总结起来,大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1、不是能干的事儿少了,而是能干得了的事儿少了回顾20年前、10年前,环保领域把握机遇的逻辑十分质朴,就是你未来想要做什么,那个时候想做就意味着可能,因为各个领域都有大片的空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环保机遇的新大陆变得非常逼仄。换句话讲,那些容易的事儿已经被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一位广东的环保装备领域的企业家坦言,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企业会感受到市场在急速缩减,可做的事儿不多,其实更深层次去看,是能干的了的事儿不多,我们多数企业啃硬骨头的能力还是欠缺,比如低碳时代,对能耗的控制、对碳排放的控制等等。2、核心竞争力是穿越周期的法宝在青山研究院之前的调研中有一个发现,一些企业能够实现持续良好发展,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核心竞争力过硬,比如产品研发制造;二是敏锐的市场嗅觉,能够把握住新机遇,把一种核心能力最大化地用于多种场景。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快速铺开,对相关领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比如,上海某仪表领域头部企业负责人表示,“各地纷纷出台的政策措施对双碳的落地起到关键作用,这对工业企业降低能耗的意愿及能耗计量有很大提升,公司已经在布局有关方向并研发相关的产品。”事实上,诸如此类的新机遇,和一家企业过去做什么、积累了什么样的优势有很大关系。因为环保行业早就不再是一个空白的领域,其中的各条赛道都挤满了玩家,凭空抓住一个机遇的时代已经远去。3、环保行业机遇把握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我们引入周期的视角,是为了更清楚地区别时代机遇的必然性和特殊性,最终达到准确识别机遇和把握机遇。进入下半场,环保产业的新机遇有一个重要的转变,即对企业自身的素质开始有要求,甚至要求越来越高。十年前的环保机遇更多的是外部因素驱动,而现在的环保机遇把握更加强调环保企业自身的要素,且尤其强调在专业方向上的积累,比如产品类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此外,就当前十分热门的双碳而言,环保行业服务于双碳自身也要符合低碳的要求。这对有些企业是挑战,同时对有些企业一定是机遇。比如,参与本次调研的某外资企业表示,2021年已对部分生产基地已经实现了制造碳中和,到2025年,在全球各地的主要工厂和生产基地,都将陆续实现碳中和目标。这貌似和产品没有直接关系,但细想下来,能更深层地体现一家企业在制造乃至管理上的能力。未来是一个低碳的时代,各行各业都要在产业链的深度完成低碳的升级,环保也不例外,产品和服务要有低碳这条标准。注:对于环保产业进入下半场之际的演变趋势和发展机遇,青山研究院基于环保企业实战参考发布的《中国环保产业趋势洞察报告》做了系统复盘,对此需要深度了解的朋友可戳此订阅报告。激战下半场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无限地贴近用户、贴近需求从行业周期的角度看,“十四五”是环保行业进入下半场的转折点。站在历史的拐点上,面对新的趋势、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企业需要拿出新的战略战术。在调研中能够发现,由于各家企业面对的局面不同、企业的要素禀赋不同,战略战术也各不相同,特提炼几个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以供参考。案例一:精品路线+纵深布局,做高产品性价比环保上半场的一个很大的弊端是增长迅速但根基不稳,很多企业风风火火多少年,但在产业链上立足的根基并不牢固,这是经历高速发展之后必须要解决的善后问题。针对产业下半场的角逐,浙江某设备企业确立了“精品路线+纵深布局”的发展策略,一方面,公司以精益生产锚固市场,以客户需求为向导,确保先进制造和成本约束之间取得合理平衡,帮助客户优化生产工艺,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加强上游核心原材料供应和完善产品结构,战略入股共同强化研发的技术企业和供应集成系统的装备制造企业。现阶段很多环保企业面对的核心问题不是做大而是做稳,把自身在产业链上存在的理由做得足够充分比只做业绩更重要,简单来说就是把业绩锚固在核心竞争力上。案例二:以极致的个性化服务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淖在同质化竞争中,技术壁垒越来越低,不断压缩着公司的利润空间,很多公司必须寻求突破。面对日趋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江苏的某装备企业选择以极致的个性化服务来破局。该公司从客户需求出发,为解决客户的特殊需求而定制的一系列产品。这样通过定制,可以极大的增加客户粘性,有效避免同行间的恶性竞争。该企业老板表示,个性化定制路线核心是把握客户的特定需求,定制具有核心技术、高效低耗的产品,最终给客户带来经济效益。这或许与以标准化做大规模的常规商业思维相悖,但却是环保行业一些细分领域十分务实的生存之道。事实上,环保行业已经过了产生大平台、大公司的时候,整个行业的结构已经非常严密,深耕细分、做小而精是大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案例三:直击用户端,外企加重本土化布局商业竞争的一个良性趋势是无限地贴近用户、贴近需求,环保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这种趋势。在此次调研中,有多家外资设备企业都着重提到了本土化,具体到动作上,主要有:一、针对国内市场需求引入和研发先进技术,建设符合时代需要的生产体系,提升产能;二、新工厂、新产线的建设,采用工业4.0标准建造;三、建设物流中心,开拓新兴市场区域,提升供应和服务效率。事实上,所谓本土化是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更深度、更高效地提供服务,这也是当前环保市场的一个重要转变。环保上半场是市场思维,进入下半场开始有显著的用户思维。这些案例背后暗含着不同领域、不同维度的细微变化,在环保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暂且呈现以上3例。企业案例的研究是青山研究院的重要板块,后续会推出更多系列主题的案例解读。此外,对于增强核心竞争力,管理、人才等基本维度的提升也很重要,这里不作展开。从“追逐市场增量”到“追求价值增量”“十四五”是我国环保产业的重要转折期,未来的产业格局将在此间奠定。在这样的背景下,环保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征程中打造核心竞争力,是环保企业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总体上,环保产业正在从粗放转向精细化,市场的集中度在进一步提升,行业格局形成了新的形态,企业的战略战术更加聚焦用户需求。在这些转变的过程中,的确伴随着剧烈的阵痛,但这是一个迎来更好的环保产业的过程。一位深耕细分领域的受访者表示,这种转变是他所希望的,因为相较于在粗放的模式下追逐市场增量,他更希望在一个有序良性的行业中追求价值增量。站在周期交替的时代节点上,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位行业玩家而言,我们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规模型玩家的时代已宣告结束,接下来将是价值型玩家的时代。来源 | 青山产业评论

企业动态

2023.05.24

声环境质量监测质控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

声环境质量监测质控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4月24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在长沙召开声环境质量监测质控工作会议。总站副站长毛玉如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通报了声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异常数据情况,介绍了本年度声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核查工作安排;各参会省级站介绍了本行政区声环境监测质控工作情况、2023年一季度异常数据核查和复测情况以及今年噪声监测质控工作安排。毛玉如副站长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新时期噪声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强调了噪声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要求各省级站要高度重视噪声监测质控工作,承担起数据质量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数据准确,并从“确保点位规范性、建立本辖区声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加强省市两级数据质量审核”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噪声监测、提高噪声监测数据质量的工作要求。总站物理监测室及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监测中心(站)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企业动态

2023.05.24

声环境监测有了“顺风耳”——烟台市建设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系统

日前,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建设完成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市区(含蓬莱区、长岛综试区)19个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提前近2年完成国家《“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工作要求。相较于传统手工抽样监测代表全年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实现了全天候实时连续监测,监测数据更加客观地反映该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水平。该系统的建成运行,将为我市今后做好噪声污染防治、改善声环境质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应用实例

2023.02.22

新品推出 | 用于临时应急监测的便携式噪声仪

新品推出 | 用于临时应急监测的便携式噪声仪和诚 · H7001型便携式在线噪声监测仪H7001型便携式在线噪声监测仪是一款便携式的环境噪声监测仪器,系统可全天候连续运行,具备体积小巧、功能完善、运行维护简单等特点,可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可靠工作。产品 · 应用领域· 移动监测                · 第三方监测· 噪声优化布点            · 区域布点调整· 临时应急监测产品 · 技术特点· 符合GB/T-3785: 2010 和 IEC61672-1: 2013 1级标准;· 具有超标录音功能,录音时长可设置;· 7寸高清触摸显示屏,显示清晰,操作方便;· 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具有4G、RS485、RS232等多样的通信方式供客户选择;· 配有数据服务平台,所有数据均可上传至平台。支持移动端数据查询,也可向显示终端推送数据。噪声 · 可视化监测平台· 项目介绍· 实时数据· 数据展示· 报警次数变化趋势图· 实时噪声排名· 点位可视化显示新程远阔,当河山入怀,只管慷慨奔赴。

新品

2023.02.22

H6型微型环境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

H6型微型环境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    H6型微型环境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是青岛和诚环保最新推出的一款适用于环境空气温室气体污染物的监测。  本系统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强。利用先进的光学法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地理信息技术等,对温室气体等排放实现监测的综合实时监控系统。可监测因子包括:CO2、噪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等,支持上传云平台。主要特点设备采用非分散红外(NDIR)原理;低温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低漂移、高精度,低功耗、响应快;高性能红外光源,使用寿命长,特殊结构设计有效的避免震动的影响;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好、维护方便;具有高感应和可靠性的密流型双探测器采用红外放射方式的保护块,对被测气体吸收信号进行补偿,比单通道测量方案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小,结果更稳定,无需频繁校准;用于在线监测、走航及应急等多种工作模式,监测数据上传至数据平台,实现对温室气体的监控、追踪及溯源;采样管路全线采用防腐蚀、抗吸附材料,保证样品完整性,具有安全设计,可实现无人值守;电路采用工业级嵌入式处理器,可适合严苛室外环境。采用工业级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可选配各种参数IP摄像头,保证夜间和视距拍摄要求,可自动抓拍,也可供用户实时查看;安装方式多样,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支架安装,挂杆安装等多种方式,任何一种安装方式均牢固可靠,可抵抗瞬间12级风力。产品亮点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的稳定、准确运行监测,本系统实现了自动零点校准功能,自动零点校准时间间隔可按照客户需求设定。本系统内部配备了零气发生除装置,能够有效去除气体中的CO2,当系统运行时间到达设定的自动零点校准时间后,系统控制三通电磁阀切换气体管路,使之采集过来的样气经过零气发生装置,去除样气中的CO2后采集到光学模组气室,实现系统的零点校准。自动零点校准结束后,系统自动切换到正常采样状态。  本零气发生装置对CO2去除率高达99.5%以上。系统信息供电AC220V 50Hz功耗20W安装方式支架安装,挂杆安装等多种方式青岛和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市城阳区山河路702号2幢,地处青岛北大门,紧邻青银高速、青新高速、青岛流亭国际机场,交通十分便利。公司现自主研发的产品有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列、烟尘烟气采样分析系列、工地噪声扬尘在线监测系列等,在雾霾检测综合服务技术方面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公司专注于环境监测专业仪器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坚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按照ISO9001建立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检测入库、出厂、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国家AAA商务诚信等级证书,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售后服务认证证书(五星级)等,取得十余项专利证书及软件著作权证

参数原理

2023.02.22

别总盯着奶牛打嗝,化石燃料才是甲烷减排的"C"位

转自环保在线   谈及温室效应,人们的目光普遍都集中在二氧化碳上。一直以来,二氧化碳都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减排的关键对象。但在近几年,甲烷这一污染物开始冒头,其对于温室效应的贡献比二氧化碳更甚。    2021年,中美联合发布了格拉斯哥宣言,将甲烷减排话题的热度推向高点。最近,“北溪”天然气管道中扩散出的甲烷气体再度引起了各国气候专家的担忧。据推测,这期间泄露出的甲烷气体可达8万吨,将对所在海区生态造成严重影响,或将加速气候变暖进程。     作为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的“威力”并不逊色于二氧化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20年的时间尺度中,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80倍。从步入工业化时代 开始,地球大气中的甲烷浓度较之前翻倍增长,且仍有继续升高的趋势。据粗略估算,至今为止的甲烷排放对全球净变暖的贡献约达三分之一。     同时,甲烷还是地面臭氧污染形成的重要原因。     大的环境风险往往也会伴生新的市场发展机遇。甲烷在大气中仅能留存十年左右,如能快速削减,将有效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对留存时间长达几百上千年的二氧化碳,会更快看到效果。目前,甲烷减排最主要的方式仍是从源头削减,在这一点上,全球各国纷纷拿出了对策。     来源上,甲烷排放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活动,人为环节主要包括化石燃料开采、农业生产及废弃物处置,这也是减排的重点。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和输运占到甲烷排放的23%,而煤炭开采占12%。垃圾填埋和废水合计占20%左右。农业方面,牲畜粪便和肠内发酵造成的排放占大约32%,稻米种植占8%。     在格拉斯哥举行COP26环境会议之后,新西兰等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开始着手减少牛羊等打嗝产生的甲烷,计划从2025年开始征收“打嗝税”,鼓励采用调整农场动物饮食、种植树木以及为奶牛带上口罩等方式。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在寻找更有效的提高奶牛消化效率的方式。     最近,据外媒报道,新西兰某研究农场中,研究者通过给奶牛喂食益生菌补充剂,实现了甲烷排放量的有效减少,可达20%。但专家认为,从农业场景中减少甲烷排放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减少肉食消费等。比较而言,化石燃料行业减排甲烷更像是一条捷径。     比如,煤炭开采过程中就会逃逸出大量的甲烷,除造成大气污染外,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减排的迫切性明显。实际操作过程中,浓度高于8%左右的甲烷都会被进行二次利用,而排放出的基本是浓度较低的甲烷,只是因为利用成本过高。     业内人士认为,要想控制煤矿开采产生的低浓度含甲烷气体的排放,一方面需要开发出相对准确的监测系统,另一方面还要降低成本。在这一点上,还需要政策上支持来带动企业的积极性。另外,精准有效的监测也是甲烷减排的一个重要前提。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等重点行业试点开展甲烷排放监测。     从成本和减排效果考虑,甲烷减排更应守住化石燃料开采利用这道“红线”。

企业动态

2023.02.22

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无人值守全天候连续运行运行维护简单执行标准ICE 61672:2013GB/T 3785-2010 1级 GB/T 3241-2010 1级01产品主要特点· 设备具有自动校准功能;· 具备总值分析功能、积分测量功能(包括自定义积分时间功能)、统计分析功能(包括小时统计分析功能、天统计分析功能)、倍频程和1/3倍频程滤波器功能等;· 设备具有故障信息上传,断电信息上传等功能;· 支持远程升级系统,远程操控,自动校准等功能;· 具有录音功能,可支持远程或本地设置触发录音条件及录音时长等配置;· 现场维护方便。02产品资质证书2022年9月和诚环保获取了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及产品检测报告。03产品现场安装图片

企业动态

2023.02.22

干货 |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演变、选择与分析

干货 |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演变、选择与分析固废观察 CE碳科技.文章导读为了防止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带来二次污染,烟气必须通过净化达标后才允许高空排放。本文为烟气净化工艺第二篇,在对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指标、工艺演变及发展方向等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型“双布袋”烟气净化工艺,以供选择及与研究烟气净化工艺人士交流。作者简介蹇瑞欢,男,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城环境第一事业部热能环境设计院院长,先后主持几十项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工程咨询与设计。引言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含有多种污染物,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酸性气体,如HCl、SOx、HF、NOx等;重金属,如汞、镉、铅等;二噁英类物质,上述污染物的原始浓度受到生活垃圾成分、燃烧工况等因素的影响。烟气净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去除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含有的多种污染物,使最终对大气环境排放的烟气成分达到项目所允许的排放标准,实现生活垃圾的清洁焚烧。生活垃圾焚烧工程的烟气是否达标排放是衡量该工程是否合格的一个最基本指标,同时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在对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指标、工艺演变及发展方向等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型“双布袋”烟气净化工艺,以供选择及与研究烟气净化工艺人士交流。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指标的确定原则为了防止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带来二次污染,烟气必须通过净化达标后才允许高空排放,因此人们十分关注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指标的确定。在确定烟气排放指标时,应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客观,杜绝跟风以及盲目攀比。《生活垃圾清洁焚烧指南》中指出,制定烟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的基本原则是以《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为底线,以本省的规定和环评批复指标为依据,制定有适宜冗余度,确保达标排放的厂级控制指标的三道线原则。目的是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将烟气排放对厂址所在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少。由此可以看出:(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为最低标准,所有的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均要满足此标准;(2)地方标准和环评批复指标是确定烟气排放指标的最重要依据;(3)可以考虑适宜的裕量;(4)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如技术、经济等)的因素;(5)烟气排放指标必须确保长期稳定达到。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的演变及其分析伴随生活垃圾焚烧工程的成长,基于烟气排放指标的不断提升,烟气净化工艺经历了从初级向高级的发展演变。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一所示)。图一: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的演变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初期,行业整体处于谨慎发展阶段,项目数量较少,工程经验与运行数据较欠缺,烟气排放指标大多满足GB18485-2001即可。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主要通过燃烧控制,烟气净化系统也无需配置脱氮工艺,此阶段采用的典型工艺是“半干法(或干法或循环流化法)+活性碳吸附+布袋除尘”,工艺简单,建设与运营成本较低,同时能够满足排放标准,这为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初期成长奠定了基础。随着烟气排放指标的不断提升,此工艺逐步被淘汰。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全社会对环保的重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也随之升级:新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自2014年7月1日执行GB18485-2014,GB18485-2001自2016年1月1日废止。相比GB18485-2001,GB18485-2014中烟气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均有明显提升,尤其是颗粒物、SOx、氮氧化物、二噁英类四类污染物,详见图二。图二:GB18485-2001与GB18485-2014部分指标对比为了满足升级后的烟气排放指标,针对性地增加了SNCR脱氮工艺和一级脱酸工艺,因此中级阶段采用的典型烟气净化工艺为“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对于颗粒物、重金属与二噁英类,尽管同样采用“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的工艺,但活性炭喷射量、布袋除尘器的过滤面积、过滤风速均会根据项目实际要求做出相应调整。由于此工艺的技术经济性较好,得到了广泛应用。部分项目由于氮氧化物的排放指标严格,还会在此工艺基础上增加SCR。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和“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SCR”应用案例较广泛。近些年来,生活垃圾焚烧工程的建设质量上进一步提升,多地都涌现了焚烧规模大、建设标准高、烟气排放标准十分严格的代表性工程。在这些代表性工程中,烟气污染物在满足GB18485-2014与欧盟2010的基础上又提出更高要求:如氮氧化物达到75mg/Nm3、粉尘达到5mg/Nm3、HCl达到5mg/Nm3等,因此典型的高级阶段烟气净化工艺“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SCR+湿法”随之产生。这个工艺是在中级阶段烟气净化工艺基础上增加了SCR工艺和湿法工艺。SCR工艺保证了氮氧化物的深度去除,湿法工艺则更为全面,对酸性气体、颗粒物、重金属与二噁英类均有深度去除的能力,因此实现了目前烟气排放的最严格标准。此工艺在上海、广州、宁波等城市均有应用实例,但总体占比较小,也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与必要。从上述烟气净化工艺的演变过程来看,烟气净化工艺在不断增加工艺段,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烟气排放指标,显然烟气净化工艺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不同阶段烟气净化工艺间的差异可以看出,每一阶段的典型工艺都是在上一阶段的典型工艺基础再增加部分工艺段,这种不断简单累加工艺的做法还是存在不足之处。下面以高级阶段典型烟气净化工艺“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碳吸附+布袋除尘+SCR+湿法”为例展开分析。第一、关于酸性气体的去除。此工艺同时采用了三种脱酸工艺,这显然过分冗余,采用两级脱酸工艺:“半干法+湿法”或者“干法+湿法”完全可以满足酸性气体排放的最严格要求。过分冗余的工艺配置,对于人民群众而言,确实能起到安抚作用,有利于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另外,对于项目建设运营主体而言,采用过分冗余的“半干法+干法+湿法”工艺,也存在着在实际运行中旁路掉“湿法”工艺以大大减少运营成本的可能。但作为从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言,上述两个“优势”有悖于科学、客观选择工艺的原则。从工艺性能、建设投资与运营维护综合考虑,笔者更倾向于选择“干法+湿法”。第二、关于节水、节能。此工艺接收锅炉出口的烟气温度约190℃,烟气通过蒸发的方式冷却至约150℃进入布袋除尘器;在后续的SCR工艺段中,烟气需要加热到SCR催化剂反应温度(190℃或者更高)再进入到SCR反应塔;后续从湿法洗涤塔出来的烟气温度又降至约60℃,在进入烟囱前又需升温以避免烟气结露。此工艺过程中的烟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三。图三:高级阶段烟气净化工艺流程中烟气温度变化曲线由此可见,此工艺过程中烟气存在降温、升温、又降温、又升温的反复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将消耗大量的水与热量。诚然,这些水与热量的消耗,是工艺性能的客观需求,也确实带来了优异的净化效果,但此工艺也确实消耗了大量的水与热量。我们是否能够实现在满足同等工艺性能的前提下又节水节能的净化工艺呢?第三、关于湿法工艺。湿法工艺性能优异,但由于其运营成本高昂,湿法工艺在我国的实际运用还是较少。湿法工艺不但对于酸性气体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对颗粒物、重金属、二噁英类同样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目前烟气中颗粒物、重金属、二噁英类的去除,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与后续布袋除尘联合作用来实现。通过调节活性炭喷射量与烟气过滤风速的确能够部分改变颗粒物、重金属、二噁英类的排放指标,但对于颗粒物、重金属、二噁英类排放指标异常严格的情况怎么办?因此个人认为湿法工艺尽管洗烟废水处理成本高、能源消耗大,但其具备的污染物深度综合去除性能无疑使其具有特殊地位,尤其当烟气需要超净排放时。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的两个发展方向如上所述,烟气净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去除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的多种污染物,使最终对大气环境排放的烟气成分达到项目所允许的排放标准。显然,评判烟气净化工艺的首要因素是其对烟气污染物的去除性能,但只是考虑烟气净化工艺性能也是不够的。伴随着生活垃圾焚烧的发展,适应各种烟气排放指标的工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用与验证;目前这个阶段,相比去进一步提高工艺技术性能,倒是如何提高工艺的经济性(如:节水、节能、降低建设与运行成本)更需要研究与完善,这也成为了烟气净化工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只有在满足工艺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技术与经济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烟气净化工艺,一味只追求工艺性能而不考虑运行成本的工艺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我们不能局限现有的几种工艺止步不前,打开思路与开阔视野,积极消化吸收一切优秀的新工艺十分必要,下文将介绍与分析国外工程案例实施的优秀烟气净化工艺作为参考。生活垃圾焚烧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已基本覆盖大中城市,但在县城、乡镇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十分欠缺,建设小型垃圾焚烧设施的需求已提上议事日程。由于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受制于垃圾处理补贴费、建设与运行成本、运行与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将原有的烟气净化工艺完全照搬过来用于小型焚烧设施显然是不适宜的,必然要对原有的烟气净化工艺进行优化或者提出新型的烟气净化工艺才能真正满足小型焚烧设施的实际需求。因此,伴随小型焚烧设施的发展需求,研发适宜小型焚烧设施的烟气净化工艺将是烟气净化工艺的另一个发展方向。例如:多效(除尘、脱硝、脱酸)合一的净化工艺由于具有流程简单、节省占地、有效降低成本等优势,这对于小型生活垃圾焚烧无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一种新型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分析下面分析一种新型的、既具备优异工艺性能又节水节能的烟气净化工艺:“双布袋”烟气净化工艺【干法+布袋除尘+SCR+省煤器+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此工艺目前在国内暂未得到工程运用。如图四工艺过程描述:锅炉出口烟气(约240℃)采用干法(碳酸氢钠干粉)进行第一级脱酸,随后烟气进入第一级布袋除尘器,经过第一级布袋除尘器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与颗粒物得以大部分去除,随后进入SCR反应塔内脱氮,SCR反应塔出口的高温烟气经过省煤器换热,将烟气温度降至140℃左右,往省煤器与二级布袋除尘器的连接烟道内喷入碱性吸收剂干粉(氢氧化钙干粉)与活性炭进行二级脱酸与吸附重金属、二噁英,最后进入第二级布袋除尘器除尘,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烟囱高空排放。图四:典型“双布袋”烟气净化工艺流程示意图从上面“双布袋”烟气净化工艺的介绍可以看出,此工艺包含了两级干法脱酸工艺(碳酸氢钠干法+氢氧化钙干法)+两级布袋除尘器+ SCR(中温),具备优异的工艺性能。“双布袋”烟气净化工艺采用两个布袋除尘器绝不是单纯为了提高除尘效率,在节能、节水两方面具有显著优点:(1)烟气无需升温便为SCR系统提供了适宜的反应温度与反应工况。工艺流程的第一阶段采用了碳酸氢钠干法工艺与布袋除尘,烟气中大部分的酸性气体与粉尘得以去除,避免了SCR反应塔中的催化剂中毒;从第一级布袋除尘器出来的烟气温度仍然保持在230℃左右,这个温度对于SCR反应是适宜的,SCR的脱氮效率高,且无需消耗热量对烟气进行升温。以常规工艺为例,若布袋除尘器出口烟温为140℃、SCR反应温度为230℃,那么将1吨生活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烟气从140℃加热到230℃所需的热量约为640MJ,若生活垃圾热值为8000kJ/kg,那这相当于80 kg(焚烧处理量的8%)生活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热量。(2)整个工艺流程不添加水,也不产生废水。从SCR反应塔出来的烟气温度约220℃左右,通过设置省煤器,既利用了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又将烟气温度降至140℃左右,这样整个工艺流程无需添加水来降低烟气温度。以常规工艺为例,若考虑喷入冷却水来降低烟气温度,那么1吨生活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烟气从220℃降至140℃则需要消耗约210 kg的水量。从图五烟气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此工艺烟气温度逐级下降,没有降温与升温的反复,显然这十分有利于节能、节水。图五:“双布袋”烟气净化工艺流程中烟气温度变化曲线总结1.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发展前途。2.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指标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杜绝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3.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应根据确定的烟气排放标准合理选择,既要满足烟气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的要求,同时考虑烟气净化系统的建设投资与运行成本,综合权衡,不宜过分冗余。4.对于烟气净化工艺的选择与优化要与时俱进,不能始终局限在将几种基本工艺进行简单叠加或串联组合,敢于突破,不断挖掘出优异的烟气净化工艺。5.除了具备优良的工艺性能,节能降耗、提高工艺的经济性与研究真正适应小型垃圾焚烧设施的烟气净化工艺将是烟气净化工艺未来的两个发展方向。

新品

2022.10.09

中国环保这十年:有哪些瞬间让你记忆犹新?

中国环保这十年:有哪些瞬间让你记忆犹新?固废观察,作者伏波望族环保圈.亚洲旗舰环保平台「中国环博会」创立的新媒体品牌,集合环保产业思想者,用专业媒体人的视角,分享产业趋势、解读热点话题。 同时,也是「中国环博会」官方资讯发布平台。文章导读一转眼,中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已经有十年了。10年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有哪些瞬间让你记忆犹新?本文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一转眼,中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已经有十年了。10年间,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全国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也达到了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实现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的目标。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也达到了18%,有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的话讲,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可以说,这是中国环保的“黄金十年”。10年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有哪些瞬间让你记忆犹新?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2013年“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灰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 女戴口罩,惜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唯见后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2013年的历史,是从一场雾霾开始的,网络上流行的这首《沁园春·霾》即是它的注解。新年伊始,中国中东部多个地区都被雾霾笼罩。央视《新闻1+1》做了一期节目《谁的霾?!》,开头的解说极为“震撼”——石家庄500,邯郸500,保定500,北京498,长春375,全国17省市遭遇“十面霾伏”。 有人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站在天安门前,却看不见亲爱的毛爷爷。”外媒则这样形容1月11日的北京:“整个城市看上去就像机场里的吸烟区。”不过,也正是这场看似黑色幽默的“霾囧”,拉开了中国十年环保“大跃进”的序幕。从这个意义上讲,雾霾对于中国的环保事业其实是大功一件。进入3月,雾霾逐渐烟消云散,黄浦江上“奇幻漂流”的死猪、河北沧州一鸣惊人的“红豆局长”,以及山东潍坊说不清道不明的污水地下直排依次抢占了环保新闻的头条。 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习总书记提出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不能再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随后,中组部12月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 这是“唯GDP论”扭转的开始,抓住了考核指挥棒,也就抓住了中国环境治理的“牛鼻子”。 经历了年初的大雾霾之后,国务院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相应的对策。进入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它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做“大气十条”。这份文件中设定了一个当时看起来非常“超前”的目标——到2017年年底,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下降25%,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业内俗称“京60”)。彼时,对于能否完成这一任务,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不过,也正是这个看起来有些激进的目标,才刺激着中国开始了强力治污的行动。 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反复提到了“生态文明”一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第一次如此高频率、大篇幅出现在党的决定文件中,释放出不同的信号。 紧接着,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国五大湖区湖泊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开始迅速落地执行。2014年1月7日,为了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环保部(当时还叫“环境保护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这可能是地方政府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大气治理方面的压力。3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喊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在随后的记者会上,总理解释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这是总理第一次在两会记者会上回答关于雾霾的问题,随后几年,这一问题也一直都是两会的热点。 进入4月,甘肃省兰州市爆发了自来水污染事件。4月10日17时,兰州市主城区自来水供水单位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出出厂水苯含量118微克/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兰州市政府表示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当地自流沟内水体苯超标的直接原因,将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进一步调查取证。 4月17日,历时8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终于出台。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4月25日,经历了多次上会的“新环保法”终于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环保法实施25年来的首度大修。在这部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中,首次写入了按日计罚、环保入刑、环境公益诉讼等新制度,它将极大地改变中国环境执法被动的现状。不过,这部法律的真正实施,还要等到近一年以后。 9月,有媒体报道,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腹地出现排污池,当地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污池,让其自然蒸发。随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中国国务院专门成立督察组,敦促腾格里工业园区进行大规模整改。 时间来到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城区终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空气质量连续多天优良,这一景象被媒体和民众称为“APEC蓝”。 不过,在APEC会议期间以外,北京却出现了3次重污染过程,4天重度污染、1天严重污染,污染程度与去年同期比较明显加重,雾霾问题仍是大家的“心肺之患”。2015年1月1日,“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终于正式实施,环保部门总算是“长出了牙齿”。1月28日,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王尔乘到环保部宣布中央决定,原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任中共环保部党组书记,免去周生贤同志中共环保部党组书记职务。随后,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免去周生贤的环境保护部部长职务,任命陈吉宁为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部长的到来,揭开了环保部“铁腕治污”的序幕。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环评领域。在当年的两会记者会上,陈吉宁宣布,环保部下属的8个环评单位全部从环保部脱钩,“决不允许戴着红顶赚黑钱”。 几乎与此同时,环保部第一次约谈了地方政府的一把手。2月25日下午,针对山东省临沂市的环境违法行为,受环保部委托,华东环保督查中心对山东省临沂市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并且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直接约谈地方政府的“一把手”,这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一个显著变化,它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对于环保问题,地方政府责无旁贷。 进入4月,继“大气十条”之后,“水十条”也正式颁布,这是环保部“三大战役”的第二份重要文件,在水环境治理领域也掀起了一场环保风暴。 与此同时,“水十条”与同是在这一年开始风行的PPP模式一起,推动着中国环保产业也迎来了一轮新的风口。不过,成也PPP,败也PPP。若干年后,它的弊端将逐渐显现,并导致环保产业遭遇一轮史无前例的大危机。 时间来到8月,8月12日晚,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发生了一场大爆炸,随后又把环评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平心而论,环评肯定不是爆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但屡屡在事故发生后被人当做替罪羊,也是值得环评人深思的一个问题。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8月30日,中办、国办印发该方案,标志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正式建立。中央环保督察,这在当时还是个新名词。但在随后几年中,中央环保督察将逐渐发挥它的威力,并极大地推动地方政府承担起环保治理的责任来。进入9月,继“APEC蓝”之后,北京又迎来了“阅兵蓝”。但进入取暖季后,北京的雾霾问题还是有增无减。到了12月7月,甚至在历史上首次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雾霾治理仍然任重道远。 同样是在12月,在地球的另一边,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会议通过了著名的《巴黎协定》,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也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在《巴黎协定》上签字。《巴黎协定》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2015年的最后一天,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正式开启了督察试点工作。这是中央环保督察组第一次现身,随后几年,它将多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2016年1月1日,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这是继“新环保法”之后环保领域又一部重要的法律,它与“大气十条”一起,推动了大气污染防治的进程大大加快。 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发展。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举行长江经济带座谈会,随后在武汉、南京,长江经济带座谈会还将多次举行,“长江大保护”也逐渐成为环保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 4月,“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逐渐发酵。据媒体报道,自从2015年9月常州外国语学校搬迁新校址之后,有多名学生都出现了身体不适症状,个别学生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疾。有家长怀疑,孩子的病可能与学校对面正在施工的土壤修复项目有关。 “常外毒地事件”揭开了土壤污染问题的一个盖子,同时,它也大大加快了正在制定之中的“土十条”的出台。5月31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经历了50多次修改之后终于正式出台,全文共计十条35款,231项具体措施,简称“土十条”。“土十条”的出台,使得中国环境污染治理“三大战役”的“武器”终于全部备齐了,万事俱备,甩开膀子干活!这一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其中明确,到2018年底我国将全面建立“河长制”。首创于江苏无锡的“河长制”,终于被推广到了全国,并在随后的水污染治理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同时,通知还明确了雄安新区今后发展的定位和发展目标,那就是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2017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鉴于前些年北京的雾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2017年4月,环保部决定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督查对象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有媒体称,这是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在治理雾霾的同时,环保部还打响了另外一场战役。4月,《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 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审议通过,我国开始分行业、分种类地制定禁止固体废物进口的时间表,“洋垃圾之战”正式开始。 6月,在任职环保部部长两年半之后,陈吉宁调任北京市市长一职,李干杰走马上任,环保部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任部长。 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通报显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经党中央批准,决定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祁连山事件”成为了一记警钟,深刻表明了党中央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意志,生态环境保护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 这一年年底,“大气十条”收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39.6%、34.3%、27.7%,北京也终于实现了“京60”的目标。环保部正式宣布:“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实现! “大气十条”虽然艰难完成了,但另一场新的战役正在拉开序幕。2017年10月,十九大召开,会议提出要把“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今后3年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继“大气十条”之后,污染防治攻坚战又来了。 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正式开始实行,这也是继“新环保法”、“新大气法”之后,环境法律建设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同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也开始施行,环保税由此成为我国的第十八个税种。利用税收杠杆,调节企业的排污行为,这比过去单纯地依靠行政命令又进了一步。 进入3月,全国两会,国务院迎来了新一轮的“大部制”改革,环保部升级成了“生态环境部”。此举实现了“五个打通”,进一步强化了环保机构的监管职能。从国家环保局,到国家环保总局,从国家环保部,再到生态环境部,环保部门延续了自己“逢八必升”的历史,这也反映了中国环保事业重要性的逐步提高。 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有人说,这是第八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也有人说,这是第一届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但不管怎么说,这次会议的重要性都是史无前例的,它第一次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环保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样是在5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开启了两批“回头看”的工作,在20个省份问责了超过8000人,罚款9.2亿元,办结民众关心的环保问题6万多件。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表明环保督察不是“一阵风”,而是要深入长久地进行下去。 中国的环保事业如火如荼,但中国的环保企业却在这一年陷入困境。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民营环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逐步显现,多家企业出现资金链危机,最终不得不“卖身求生”,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东方园林发债事件”。究其原因,环保企业自身的头脑过热、扩张过快是根本原因,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则成了直接导火索。进入7月,“秦岭别墅事件”开始逐渐引起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就“秦岭违建”作出批示指示。最终,有1194栋违建别墅被整治。“秦岭别墅事件”,与一年前的“祁连山事件”一起,共同成为了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标志性事件。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开始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防治土壤污染。 5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会在深圳举行。按照试点方案的要求,到2020年,要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无废城市”建设开启了固废污染治理的一个新阶段,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 2019年7月,是中国环保史上一个重要的月份。这个月,喊了多年的“垃圾分类”终于在上海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还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动真格地在上海这样大体量的城市中实行起来,由此带来了一场影响深广的革 命。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固废处理的层面,成了全民环保意识的一次深刻洗礼。 7月中下旬,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组建8个督察组,分别对福建、上海等六个省(市),以及中国五矿、中国化工两家中央企业展开督察。这是中央环保督察首次向央企覆盖,随后还将继续扩大到国务院组成部门,标志着中央环保督察正在向纵深展开,触及的力度、深度、广度都进一步提升。 9月,继长江大保护之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来了。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并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就在武汉爆发,广大的环保工作者也积极投身抗疫阻击战,有的亲自参与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有的则在空气监测、水质监测、医疗废水处理、医疗垃圾处理等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月,新冠疫情稍微好转,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意见提出,到2025年,要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 4月,生态环境部部长又换人了。原部长李干杰调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并在随后出任山东代省长、省长。新的生态环境部部长,也是大家的老熟人——原副部长黄润秋。 时间来到夏天,7月15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这是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将重点投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领域。首期基金规模885亿元人民币。 8月的最后一天,国外又传来重磅消息,威立雅宣布收购苏伊士29.9%股权,全球环保产业“数一数二”的公司,即将合并。 9月1日,“新固废法”正式实施,继新环保法、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新水污染防治法、新土壤污染防治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生态环境法律落地实行,而这样也就为环保产业的提升和发展打开空间。 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提出“30·60目标”,由此也揭开了中国碳减排行动的序幕,一场新的、影响深远的革 命正式启动。 2021年1月22日,环保产业爆了一颗大雷。生态环境部通报陕西环保集团旗下企业环境违法案件,首次把使用“COD去除剂”认定为了“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由此引发了一场环保行业的“地震”。 1月底,“敦煌毁林案”尘嚣甚上,国家级媒体与省级政府的PK,让众人吃了好几天的瓜。 进入3月,全国两会召开,华北却发生大范围雾霾,北京连续35个小时出现重度污染天气,京津冀多地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3月11日一早,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就来到唐山,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先后深入4家钢企开展检查,结果发现一大堆问题,并在随后引发一系列“地震”。

企业动态

2022.10.09

中国环保这十年:有哪些瞬间让你记忆犹新?

中国环保这十年:有哪些瞬间让你记忆犹新?固废观察,作者伏波望族环保圈.亚洲旗舰环保平台「中国环博会」创立的新媒体品牌,集合环保产业思想者,用专业媒体人的视角,分享产业趋势、解读热点话题。 同时,也是「中国环博会」官方资讯发布平台。文章导读一转眼,中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已经有十年了。10年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有哪些瞬间让你记忆犹新?本文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一转眼,中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已经有十年了。10年间,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全国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也达到了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实现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的目标。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也达到了18%,有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的话讲,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可以说,这是中国环保的“黄金十年”。10年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有哪些瞬间让你记忆犹新?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2013年“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灰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 女戴口罩,惜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唯见后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2013年的历史,是从一场雾霾开始的,网络上流行的这首《沁园春·霾》即是它的注解。新年伊始,中国中东部多个地区都被雾霾笼罩。央视《新闻1+1》做了一期节目《谁的霾?!》,开头的解说极为“震撼”——石家庄500,邯郸500,保定500,北京498,长春375,全国17省市遭遇“十面霾伏”。 有人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站在天安门前,却看不见亲爱的毛爷爷。”外媒则这样形容1月11日的北京:“整个城市看上去就像机场里的吸烟区。”不过,也正是这场看似黑色幽默的“霾囧”,拉开了中国十年环保“大跃进”的序幕。从这个意义上讲,雾霾对于中国的环保事业其实是大功一件。进入3月,雾霾逐渐烟消云散,黄浦江上“奇幻漂流”的死猪、河北沧州一鸣惊人的“红豆局长”,以及山东潍坊说不清道不明的污水地下直排依次抢占了环保新闻的头条。 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习总书记提出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不能再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随后,中组部12月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 这是“唯GDP论”扭转的开始,抓住了考核指挥棒,也就抓住了中国环境治理的“牛鼻子”。 经历了年初的大雾霾之后,国务院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相应的对策。进入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它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做“大气十条”。这份文件中设定了一个当时看起来非常“超前”的目标——到2017年年底,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下降25%,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业内俗称“京60”)。彼时,对于能否完成这一任务,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不过,也正是这个看起来有些激进的目标,才刺激着中国开始了强力治污的行动。 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反复提到了“生态文明”一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第一次如此高频率、大篇幅出现在党的决定文件中,释放出不同的信号。 紧接着,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国五大湖区湖泊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开始迅速落地执行。2014年1月7日,为了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环保部(当时还叫“环境保护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这可能是地方政府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大气治理方面的压力。3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喊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在随后的记者会上,总理解释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这是总理第一次在两会记者会上回答关于雾霾的问题,随后几年,这一问题也一直都是两会的热点。 进入4月,甘肃省兰州市爆发了自来水污染事件。4月10日17时,兰州市主城区自来水供水单位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出出厂水苯含量118微克/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兰州市政府表示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当地自流沟内水体苯超标的直接原因,将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进一步调查取证。 4月17日,历时8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终于出台。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4月25日,经历了多次上会的“新环保法”终于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环保法实施25年来的首度大修。在这部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中,首次写入了按日计罚、环保入刑、环境公益诉讼等新制度,它将极大地改变中国环境执法被动的现状。不过,这部法律的真正实施,还要等到近一年以后。 9月,有媒体报道,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腹地出现排污池,当地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污池,让其自然蒸发。随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中国国务院专门成立督察组,敦促腾格里工业园区进行大规模整改。 时间来到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城区终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空气质量连续多天优良,这一景象被媒体和民众称为“APEC蓝”。 不过,在APEC会议期间以外,北京却出现了3次重污染过程,4天重度污染、1天严重污染,污染程度与去年同期比较明显加重,雾霾问题仍是大家的“心肺之患”。2015年1月1日,“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终于正式实施,环保部门总算是“长出了牙齿”。1月28日,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王尔乘到环保部宣布中央决定,原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任中共环保部党组书记,免去周生贤同志中共环保部党组书记职务。随后,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免去周生贤的环境保护部部长职务,任命陈吉宁为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部长的到来,揭开了环保部“铁腕治污”的序幕。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环评领域。在当年的两会记者会上,陈吉宁宣布,环保部下属的8个环评单位全部从环保部脱钩,“决不允许戴着红顶赚黑钱”。 几乎与此同时,环保部第一次约谈了地方政府的一把手。2月25日下午,针对山东省临沂市的环境违法行为,受环保部委托,华东环保督查中心对山东省临沂市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并且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直接约谈地方政府的“一把手”,这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一个显著变化,它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对于环保问题,地方政府责无旁贷。 进入4月,继“大气十条”之后,“水十条”也正式颁布,这是环保部“三大战役”的第二份重要文件,在水环境治理领域也掀起了一场环保风暴。 与此同时,“水十条”与同是在这一年开始风行的PPP模式一起,推动着中国环保产业也迎来了一轮新的风口。不过,成也PPP,败也PPP。若干年后,它的弊端将逐渐显现,并导致环保产业遭遇一轮史无前例的大危机。 时间来到8月,8月12日晚,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发生了一场大爆炸,随后又把环评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平心而论,环评肯定不是爆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但屡屡在事故发生后被人当做替罪羊,也是值得环评人深思的一个问题。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8月30日,中办、国办印发该方案,标志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正式建立。中央环保督察,这在当时还是个新名词。但在随后几年中,中央环保督察将逐渐发挥它的威力,并极大地推动地方政府承担起环保治理的责任来。进入9月,继“APEC蓝”之后,北京又迎来了“阅兵蓝”。但进入取暖季后,北京的雾霾问题还是有增无减。到了12月7月,甚至在历史上首次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雾霾治理仍然任重道远。 同样是在12月,在地球的另一边,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会议通过了著名的《巴黎协定》,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也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在《巴黎协定》上签字。《巴黎协定》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2015年的最后一天,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正式开启了督察试点工作。这是中央环保督察组第一次现身,随后几年,它将多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2016年1月1日,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这是继“新环保法”之后环保领域又一部重要的法律,它与“大气十条”一起,推动了大气污染防治的进程大大加快。 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发展。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举行长江经济带座谈会,随后在武汉、南京,长江经济带座谈会还将多次举行,“长江大保护”也逐渐成为环保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 4月,“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逐渐发酵。据媒体报道,自从2015年9月常州外国语学校搬迁新校址之后,有多名学生都出现了身体不适症状,个别学生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疾。有家长怀疑,孩子的病可能与学校对面正在施工的土壤修复项目有关。 “常外毒地事件”揭开了土壤污染问题的一个盖子,同时,它也大大加快了正在制定之中的“土十条”的出台。5月31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经历了50多次修改之后终于正式出台,全文共计十条35款,231项具体措施,简称“土十条”。“土十条”的出台,使得中国环境污染治理“三大战役”的“武器”终于全部备齐了,万事俱备,甩开膀子干活!这一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其中明确,到2018年底我国将全面建立“河长制”。首创于江苏无锡的“河长制”,终于被推广到了全国,并在随后的水污染治理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同时,通知还明确了雄安新区今后发展的定位和发展目标,那就是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2017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鉴于前些年北京的雾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2017年4月,环保部决定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督查对象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有媒体称,这是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在治理雾霾的同时,环保部还打响了另外一场战役。4月,《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 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审议通过,我国开始分行业、分种类地制定禁止固体废物进口的时间表,“洋垃圾之战”正式开始。 6月,在任职环保部部长两年半之后,陈吉宁调任北京市市长一职,李干杰走马上任,环保部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任部长。 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通报显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经党中央批准,决定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祁连山事件”成为了一记警钟,深刻表明了党中央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意志,生态环境保护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 这一年年底,“大气十条”收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39.6%、34.3%、27.7%,北京也终于实现了“京60”的目标。环保部正式宣布:“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实现! “大气十条”虽然艰难完成了,但另一场新的战役正在拉开序幕。2017年10月,十九大召开,会议提出要把“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今后3年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继“大气十条”之后,污染防治攻坚战又来了。 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正式开始实行,这也是继“新环保法”、“新大气法”之后,环境法律建设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同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也开始施行,环保税由此成为我国的第十八个税种。利用税收杠杆,调节企业的排污行为,这比过去单纯地依靠行政命令又进了一步。 进入3月,全国两会,国务院迎来了新一轮的“大部制”改革,环保部升级成了“生态环境部”。此举实现了“五个打通”,进一步强化了环保机构的监管职能。从国家环保局,到国家环保总局,从国家环保部,再到生态环境部,环保部门延续了自己“逢八必升”的历史,这也反映了中国环保事业重要性的逐步提高。 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有人说,这是第八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也有人说,这是第一届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但不管怎么说,这次会议的重要性都是史无前例的,它第一次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环保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样是在5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开启了两批“回头看”的工作,在20个省份问责了超过8000人,罚款9.2亿元,办结民众关心的环保问题6万多件。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表明环保督察不是“一阵风”,而是要深入长久地进行下去。 中国的环保事业如火如荼,但中国的环保企业却在这一年陷入困境。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民营环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逐步显现,多家企业出现资金链危机,最终不得不“卖身求生”,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东方园林发债事件”。究其原因,环保企业自身的头脑过热、扩张过快是根本原因,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则成了直接导火索。进入7月,“秦岭别墅事件”开始逐渐引起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就“秦岭违建”作出批示指示。最终,有1194栋违建别墅被整治。“秦岭别墅事件”,与一年前的“祁连山事件”一起,共同成为了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标志性事件。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开始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防治土壤污染。 5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会在深圳举行。按照试点方案的要求,到2020年,要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无废城市”建设开启了固废污染治理的一个新阶段,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 2019年7月,是中国环保史上一个重要的月份。这个月,喊了多年的“垃圾分类”终于在上海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还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动真格地在上海这样大体量的城市中实行起来,由此带来了一场影响深广的革 命。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固废处理的层面,成了全民环保意识的一次深刻洗礼。 7月中下旬,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组建8个督察组,分别对福建、上海等六个省(市),以及中国五矿、中国化工两家中央企业展开督察。这是中央环保督察首次向央企覆盖,随后还将继续扩大到国务院组成部门,标志着中央环保督察正在向纵深展开,触及的力度、深度、广度都进一步提升。 9月,继长江大保护之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来了。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并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就在武汉爆发,广大的环保工作者也积极投身抗疫阻击战,有的亲自参与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有的则在空气监测、水质监测、医疗废水处理、医疗垃圾处理等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月,新冠疫情稍微好转,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意见提出,到2025年,要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 4月,生态环境部部长又换人了。原部长李干杰调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并在随后出任山东代省长、省长。新的生态环境部部长,也是大家的老熟人——原副部长黄润秋。 时间来到夏天,7月15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这是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将重点投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领域。首期基金规模885亿元人民币。 8月的最后一天,国外又传来重磅消息,威立雅宣布收购苏伊士29.9%股权,全球环保产业“数一数二”的公司,即将合并。 9月1日,“新固废法”正式实施,继新环保法、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新水污染防治法、新土壤污染防治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生态环境法律落地实行,而这样也就为环保产业的提升和发展打开空间。 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提出“30·60目标”,由此也揭开了中国碳减排行动的序幕,一场新的、影响深远的革 命正式启动。 2021年1月22日,环保产业爆了一颗大雷。生态环境部通报陕西环保集团旗下企业环境违法案件,首次把使用“COD去除剂”认定为了“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由此引发了一场环保行业的“地震”。 1月底,“敦煌毁林案”尘嚣甚上,国家级媒体与省级政府的PK,让众人吃了好几天的瓜。 进入3月,全国两会召开,华北却发生大范围雾霾,北京连续35个小时出现重度污染天气,京津冀多地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3月11日一早,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就来到唐山,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先后深入4家钢企开展检查,结果发现一大堆问题,并在随后引发一系列“地震”。

企业动态

2022.10.09

2021年企业薪酬调查公布,环保行业排名倒数第二!

2021年企业薪酬调查公布,环保行业排名倒数第二!原创 伏波望族 环保圈 作品来源:环保圈作者:伏波望族每次一有收入排行榜公布,环保行业似乎都要“扎心”一下。上次是国家统计局数据,这次是国家人社部调查。9月10日,国家人社部发布《2021年企业薪酬调查信息》。其中显示,环保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服务人员)薪酬的中位数为3.64万元/年,排名各行业倒数第二。 对比其他行业,中位数最高的是金融服务人员,为11.34万元/年,是环保行业的3倍多。中位数最低的则是农业生产人员,为3.60万元/年,略低于环保行业。而在环保行业内,低位数(10%)薪酬为2.29万元/年,中低位数(25%)薪酬为2.76万元/年,中位数(50%)3.64万元/年,中高位数(75%)4.98万元/年,高位数(90%)则为6.66万元/年。1环保行业薪酬中位数3.64万元/年企业薪酬调查,是以企业中不同职业从业人员工资报酬水平和不同行业企业人工成本状况为调查内容的抽样调查,以期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状况。这项调查以全国为总体,采用分层PPS抽样方法,以地区和行业门类为层,层内样本按照与企业从业人员人数成比例的概率抽取。与以往大家经常见到的“平均工资”不同,这项调查采用“工资价位”的方式统计,就是将数据由低到高排序,在数列中处于相应百分比位置的数据,表示有相应比例的数据低于或等于该数值。例如,50%的中位数,就是指这个数字是在所有数据中位于最中间的一组。相比于“平均工资”,“中位数”更能反映真实的工资水平,而防止大家的工资水平“被平均”。给大家看看2021年各行业的工资价位(单位:万元/年):其中序号21,也就是小编用红色框起来的部分,就是环保行业的工资价位。可以看出,环保行业的低位数(10%)薪酬为2.29万元/年,中低位数(25%)薪酬为2.76万元/年,中位数(50%)3.64万元/年,中高位数(75%)4.98万元/年,高位数(90%)则为6.66万元/年。也就是说,假设环保行业有100个人,那么从低往高数,排在第10位的是2.29万元/年,第25位的是2.76万元/年,第50位的是3.64万元/年,第75位的是4.98万元/年,第90位的是6.66万元/年。如果你的年收入达到6.66万元以上,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超过了环保行业90%的人了。注意,这里的年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是比较全口径的统计。而对比其他行业,以“中位数”一项数值计算,环保行业排名所有行业的倒数第二位。薪酬最高的是金融服务人员,他们的中位数达到了11.34万元/年,已经是环保行业3倍以上。其他比较高的几个类别(高于7万元/年)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而中位数最低的则是农业生产人员,为3.60万元/年,略低于环保行业。环保和农业也是“唯二”两个中位数低于4万元/年的行业。2收入增速连续5年排名倒数其实,不光是国家人社部的统计,即使是民间的算法,环保行业也是收入最低的行业之一。去年底,公众号“财经十一人”评选出了《2021工资最低的十个行业》,数据来源是A股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半年报。在这份榜单里,“环保水务”行业的收入排名是倒数第三,仅高于“一般零售”和“纺织制造”(相关链接:扎心了老铁!2021工资最低十大行业,环保水务排名第三)。 2021年上半年,全部A股公司的人均工资是9.86万元(半年总收入),大约10万块钱。而“环保水务”行业,上半年的人均工资则是4.63万元,还没到平均水平的一半(47%)。横向对比,“环保水务”只比“一般零售”和“纺织制造”两个行业略高。“纺织制造”排名倒数第一,上半年人均工资是3.16万元。而对比最高的“证券业”,人家的人均月薪是5.60万元,折算成半年总收入就是33.6万元。也就是说,同样是工作半年,环保水务行业的人均收入比证券业少了差不多29万元,咱们只是人家的1/7。如果只是暂时性的收入少,还可以接受。更要命的是,环保行业和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还在逐年拉大(相关链接:连续5年收入增速排名倒数!环保行业为啥这么惨?)!今年5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数据,环保行业首次实现了收入增速的“双垫底”:非私营单位收入增速,环保行业3.0%,排名倒数第一私营单位收入增速,环保行业0.2%,排名也是倒数第一  横向对比,环保行业的收入增速还不如饱受疫情和政策影响的教育(8.5%)、餐饮(10.8%)和房地产业(4.5%),实在令人汗颜。如果再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环保圈》查询过去n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平均工资数据,结果发现,以“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速数据为例,从2016年以来,环保行业已经连续5年排名倒数!5年时间,三次“倒数第一”,两次“倒数第二”。也就是说,环保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正在逐年拉大,环保行业正在被其他行业远远甩在身后。收入的绝对值不行,增速也不行,这才是环保行业现在最大的问题。3只有真需求,才有真产业环保行业的收入为什么这么低?以前《环保圈》也曾经讨论过,大家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条:1、门槛太低,参与者太多,内卷严重一位江苏网友说,现在有无资质的都往环保行业进,国企央企进入也加大了竞争的难度。另一位网友也说,任何人或单位,不管有无资质,都去分这块蛋糕。容量又那么大,一哄而上,就和当年DVD行业竞争一样,无序发展,最后一起死。的确,行业蛋糕小,参与者多,僧多粥少,导致最后摊到每位参与者头上的蛋糕也就更小了,这可能是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原因。2、低价竞争激烈,劣币驱逐良币低价竞争是环保行业长期以来的一个顽疾。有读者分析,收入低是因为环保行业的公司,自相残杀得太厉害了,为了拿项目拼低价,这样一来还怎能提高员工待遇。还有人分析说,低价竞争的原因是原来环保“钻空子”,长年累月地低价竞争,现在想抬高价格就完全不可能了。确实,以前假环保、装样子的时代,大家低价竞争习惯了,导致现在虽然监管严了,真环保了,但市场价格还是提不上来,挤压了利润空间,自然也就没法提高员工待遇了。3、统计方法原因,“低端岗位”较多有读者说,人均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各环保企业招的一线工人都是农民工,他们的工资又非常低,所以拉低了平均标准。在这里,我们没有歧视农民工的意思,这条原因主要是从统计学上分析的,也可以算作是一个影响因素。由于统计原因,国家统计局的报表里把环保行业大量的体力劳动、临时工、没有技术实力的岗位都算在里面。而环保工程看着高大上,实际却是使用了大量的体力工作者,所以人均收入低也是有道理的。4、环保的公益属性,利润率偏低有读者说,环保总体上是解决外部性问题,所以投入与成本就会比较重要。确实,环保经常是花自己的钱,解决大家的问题(公共环境问题),所以投入自然是越少越好了。既然是越少越好,所以从业者的收入自然就不多了。5、回款速度慢,企业现金流紧张这是环保行业的一个长期痛点,也是导致企业现金流紧张的一个直接原因。有一位读者就说,目前环保行业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恶性竞争(企业为了存活不得不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血拼)、回款难(非标工程不可控的问题点太多+客户吃拿卡要)。企业现金流总是紧张兮兮的,员工收入能高么?总的来说,排除统计学原因,环保行业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还是行业的“伪需求”。“伪需求”导致业主尽可能地压缩环保成本,又使得行业的竞争门槛偏低,低价竞争严重,最终压缩了利润率。传导到神经末梢上,最终的显示出来的结果就是行业整体的收入水平偏低了。因此,环保行业如何才能提高收入水平?只有执法者对环保提出真正严格的要求,业主真正对环境问题引起重视,愿意花真金白银去进行治理,环保真正变成“看效果”而不是“装样子”的,环保人的收入才能真正提高。也只有这样的真需求,才不是低质的、廉价的、谁都能做的,才是需要“金刚钻”的,才能让真正有技术的企业浮现出来,让良币驱逐劣币。到那时,环保行业才会进入“正循环”状态,健康、持续、高质量地发展下去。只有真需求,才有真产业!参考文献:1、2021年企业薪酬调查信息,人社部,2022-09-102、连续5年收入增速排名倒数!环保行业为啥这么惨?环保圈,2022-05-233、扎心了老铁!2021工资最低十大行业,环保水务排名第三,环保圈,2022-01-044、热议|环保行业收入为啥这么低?环保圈,2022-05-25版权声明:1、凡注明"来源:环保圈" 的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圈,任何单位及个人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家号等公开传播平台上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需经本平台授权,并注明"来源:环保圈"。违反上述声明者,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如需申请授权、商务合作请联系:021-235211713、欢迎更多思想者加入环保圈特约撰稿人队伍,申请请添加微信:maweihui00往期推荐中国环博会重磅推出“深圳特别版”11月压轴登场中国环保这十年:有哪些瞬间让你记忆犹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将公开一批整改成效明显的正面典型

企业动态

2022.09.22

分享 | 我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进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分享 | 我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进展、问题及对策建议固废观察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 .文章导读 “无废城市”建设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我国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我国首批 “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模式,但也面临着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不足、管理体制运行不畅、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经济激励和市场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等诸多挑战。原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年第7期“科技与社会”,本文为精简改编版孟小燕1    王  毅1,2*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无废城市”建设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我国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我国首批 “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模式,但也面临着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不足、管理体制运行不畅、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经济激励和市场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等诸多挑战。在“十四五”及未来中长期深入系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重视资源节约与减废、降碳的协同效应,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路径;另一方面,为了加快形成长效机制,需加强前端减量化、资源化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价格机制、财税政策、金融等经济手段建立市场化机制,并加强科技创新及应用转化,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纵观全球,当前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的产生总量仍呈增长趋势。据统计,全球城市固废产生总量将在 2050 年翻倍;特别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仍面临经济发展的巨大内在需求,城市固废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健康风险防范构成严峻挑战。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展“零废弃城市”“无废城市”(Zero-waste City)探索。C40 城市集团中已有 23 个城市共同签署了《迈向零废物宣言》;温哥华、卡潘诺里、旧金山、悉尼、奥克兰等城市明确提出“无废城市”建设蓝图;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了“智慧减废城市运动”;新加坡于 2019 年颁布迈向“零废物”国家愿景,将其作为建设可持续、资源高效利用、气候适应力强的国家的关键战略之一。“无废城市”建设已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固废可持续管理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抓手。我国是世界上固废产生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增固废 100 亿吨左右,历史堆存总量高达 600 亿-700 亿吨,固废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 10 年来,我国开展了多种相关单项试点,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等。2019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启动“无废城市”综合性试点工作,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开展“无废城市”创新实践的发展中国家。从 2019 年 4 月生态环境部筛选确定深圳市、包头市、威海市等 11 个城市和河北雄安新区等 5 个特例地区(以下简称“11+5”)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至 2021 年 3 月试点工作评估总结结束。1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总体进展及成效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梳理和专家咨询访谈等,对首批试点建设成效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总体而言,各试点基本完成了实施方案原定的各项任务;重点围绕一般工业固废、农业固废、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几大类固废,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从制度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建设到技术支撑,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创新生产、生活方式等,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改革举措和典型经验模式,为全国进一步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打下重要基础。2我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我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未来进一步深入系统推进我国“无废城市”建设,仍面临着缺乏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管理体制运行不畅、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经济激励和市场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等诸多挑战。系统性顶层设计不足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零废弃”(zero-waste)、循环经济作为国家和地区战略之一,从国家和地区层面制定了中长期规划,明确了未来 10—30 年的战略目标、实施路线图和具体行动计划。例如:芬兰发布《2018—2023 年国家废弃物方案:从回收向循环经济迈进》,计划到 2030 年,建筑废弃物实现 70% 的再生利用、城市生活固废回收率达 55%、餐厨废弃物减少 50%,并将其作为该国 2035 年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荷兰在 2016 年制定“循环经济 2050 蓝图”,提出到 2030 年主要原材料使用量减少一半、到 2050 年实现废物 100% 循环的分阶段目标。我国国家层面中长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尚不够具体、明确,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缺乏分类指导,其与经济社会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等约束性目标协同推进等方面的战略研究和部署不足。城市固废管理与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融合统筹不足发达国家普遍把减量化、资源化作为城市废弃物管理的优先层级,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城市“零废弃”的主要路径。从我国首批试点实践来看,当前“无废城市”建设更多关注各类固废产生后的处理处置,偏重固废的后端治理。虽然国家层面成立了由生态环境部牵头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部际协调小组,但具体到“11+5”个地方试点工作的组织管理层面,主要是由负责城市固废监督管理工作的各地生态环境、城管、执法等部门推动;受制于当前管理体制和部门责任分工,首批试点建设实践增量内容更侧重环境监管、污染治理和风险防范等,对固废的源头减量化(避免产生或少产生)、资源化管理的统筹能力不足。由于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周期仅 1 年多,加上疫情影响等,成效总结中不少内容是对前期已开展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试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绿色工厂试点等单项试点工作的材料收集和整合,发改、工信、住建等其他部门对“无废城市”试点工作的实际参与度不高,试点建设与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短板突出,关键制度缺失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自20 世纪 70 年代 开始注重固废分级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构建了完善的涵盖废弃物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而我国固废管理法律体系建设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下简称《清洁生产促进法》)3 部核心法律支撑,但配套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尚未健全,尚未涵盖全生命周期各关键环节。已有法规中对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循环利用多以鼓励、引导为主,缺少法律强制性要求和管理抓手,对企业、个人等主体的责任规制及激励作用不足;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关键制度不完善,涵盖领域较窄;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的技术标准、质量分类标准和检测标准缺乏,且现行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之处。这些管理制度障碍很难靠地方试点去解决,因而极大阻碍了长效机制的形成。缺乏有效的经济手段和市场化措施,企业、个人参与及市场化程度亟待提升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灵活多样的经济政策和市场手段,激励废弃物产生者改变行为,同时也将其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但我国当前固废管理相关经济政策的引导、调节作用十分有限,市场培育、扶持力度不够。1.在资源利用的客观约束、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等方面规定欠缺。现行资源税对资源的稀缺性体现不足,自然资源价值被低估。2.综合利用财税激励力度不足。例如,现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覆盖类别有限,仅占全部类别的 16% 左右,且对生产原料的使用限制过多。3.固废处理处置产业体系市场化程度低,地方垄断问题普遍存在。试点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危险废物处理等通常由 1—2 家国有企业负责,民营企业很难参与;且存在垄断定价、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4.部分《固废法》新规执行困难。例如:缺乏落实差别化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具体办法;推动固废跨行政区协同处置的价格机制等配套措施尚未建立等。固废的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创新及转化不足,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1技术创新不足近年来,虽然我国从事固废综合利用的企业越来越多(据统计,2019 年全国从事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企业有 3 万多家,比 2018 年增长 25%),但所采用的综合利用技术大多为制烧结砖、加气块等低值化利用技术,大宗工业固废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创新性技术及应用不足;固废资源化利用与其他产业链衔接、多源固废的协同处理处置技术缺乏;对于某些特定种类的固废,如焚烧飞灰、农业秸秆、医疗废物等,尚缺乏成熟、可推广、成本适宜的资源化利用技术。2技术转化及产业化困难,缺乏可持续的商业化模式由于固废循环利用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集约化、规范化水平偏低,部分技术和项目还存在循环但不经济、不低碳的问题,导致技术转化的综合成本效益优势不明显,企业参与技术转化的内生动力不足。同时,由于固废综合利用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加上我国现阶段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尚不完善,很难界定侵权范围,导致一些掌握创新性固废高值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企业不愿申请技术专利,而是将先进技术方案作为商业秘密,仅在企业内部小规模使用。此外,一些地方虽建有固废综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却偏重于技术评价,技术推广应用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先进技术交流及产业化推广应用,严重阻碍了产业的高值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3深入推进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加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结合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人口流动与城市群发展、生产与消费的结构性变化等趋势,充分考虑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和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目标要求,兼顾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研究制定我国中长期“无废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总体目标、路线图、时间表和优先序;坚持合理全面和有差异原则,因地制宜,分地区、分领域选择城市“无废”转型的实施路径和配套措施;谨防“运动式”试点创建,避免“一刀切”。在碳中和转型发展新格局下,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无废城市”试点工作,突出降碳的引领作用,加强城市固废综合治理与“双碳”目标行动方案的协同及深度衔接。 完善“无废城市”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发挥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同作用“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废弃物系统性管理理念,需要统筹的管理模式和综合的治理体系。通过“无废城市”建设,切实落实新《固废法》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建议“无废城市”建设应强化各级人民政府的总体统筹领导,构建起跨部门协同的“无废城市”综合治理体系。由各级人民政府统筹领导“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统筹城市固废管理、循环经济建设、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转型发展等;增强生态环境、发改、工信、住建、商务、财政等各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进一步理顺、衔接好各分管部门的职责和工作。重视资源节约与减废、降碳的协同效应,将发展“双碳”目标导向的循环经济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据测算,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减少 45% 的温室气体排放,且这部分靠能源转型是无法解决的。通过循环经济可有效减少原材料和产品在提取、制造、运输、分配和处置过程中的大量间接碳排放,具有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固废污染和碳减排的协同倍增效应。1. 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并纳入“无废城市”建设、碳达峰和碳中和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方案、规划和行动计划中。2. 建立资源材料、固废全生命周期管理活动的碳减排核算、评价体系,优化“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增加碳减排指标,以表征城市固废管理的碳减排效益;增加原材料使用约束指标,引导原材料使用量与经济增长脱钩,降低价值链上游的间接碳排放;发展碳减排导向的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协同推进城市“无废”“双碳”目标。加强前端减量化、资源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1强化固废源头减量化、资源化管理的法律约束力在资源综合利用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制修订中,强化对前端产品设计、材料选择、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法律规制,明确企业、个人等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义务及奖惩机制;强化固废产生者责任,加快扩展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押金制度等关键制度的覆盖范围。2完善生态设计、轻量化设计相关法规标准体系激励企业从产品设计之初,考虑节材、产品耐用性、易回收性、废弃后的环境影响等;建立典型行业大宗固废规模化清洁高值利用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质量分类和检测标准,解决现行标准间交叉、矛盾问题。3加快建立城市资源效率提升、“无废”与碳减排愿景目标协同管理的制度体系统筹《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法、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与资源综合利用法等相关法律的制修订,充分考虑发展循环经济、可持续固废管理和碳减排的协同作用并统筹制定相关制度;统筹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固废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完善核算和统计的标准、方法;打通资源能源、固废、碳排放协同管理的政策壁垒。综合运用价格机制、财税政策、金融等经济手段,建立市场化、多元化激励机制1完善价格机制建立切实反映资源稀缺性及价值、固废处理处置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固废跨行政区域处理处置的生态补偿机制、定价机制;制定并落实生活垃圾差别化收费制度的具体办法。2强化财税政策调节作用完善循环经济、固废处理与碳减排协同的财税政策和市场激励机制;扩大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覆盖范围,规范税收优惠在资源环境绩效、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政策、押金返还等为公共财政提供支持;引导固废产生企业建立资源回收基金、低值固废处理专项资金;强化绿色设计、循环再生与再制造产品的绿色采购制度;完善稀有矿产资源等原材料、资源性产品的消费和进出口税收政策。3创新固废投融资体系建设推进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处置等高风险行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探索利用绿色金融工具,结合数字化、智能化固废全过程追踪溯源与监管体系,建立支持“无废城市”建设的专业服务平台,构建城市、城市群固废全价值链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加强科技创新及应用转化,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1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固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瓶颈围绕原材料节约、不可再生资源替代、废物再利用、再制造等领域,加速推进资源节约与固废循环利用技术创新、研发及应用,如提升化工、钢铁、有色、建筑等典型行业固废源头减量技术创新等;加强特定种类固废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精细化利用技术研发;加强大宗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并向多资源协同提取、制备复合材料与生态复田等领域拓展;加强跨产业多源固废协同利用与绿色低碳循环链接技术的研发与创新。2建立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技术综合评估体系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建立城市固废全生命周期数据统计信息平台,健全固废相关统计制度;开展固废资源化利用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环境、经济成本、碳减排综合绩效评估,强化对最佳适用技术选择的科学支撑;淘汰循环但高碳的固废循环利用技术和产能,筛选减废、降碳协同效益高的关键与前瞻技术,并加强其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促进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高值化、清洁化、低碳化发展。3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固废治理产业的市场化程度针对固废综合利用行业中部分技术门槛低、技术交易难、对专利使用的界定区分难等特点,探索建立可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如尝试开展技术授权连锁经营等。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需求、产业需求、市场需求的匹配,促进形成可持续的商业化模式;完善和细化固废第三方服务产业管理工作指南,促进固废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固废处理项目特许权的授予程序,落实公开招投标制度;积极培育科技研发创新与转化能力强、经营管理规范、市场前景好的固废循环利用、处理处置的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壮大固废处理处置产业。加强国际合作,协同应对全球挑战1加强与世界各国在城市废弃物治理领域的交流协作借助双边、多边国际合作机制,挖掘在“无废城市”建设领域的合作潜力,加强产业合作、技术引进和标准互认等。一方面,我国应充分借鉴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无废、循环城市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我国城市固废处理处置技术、标准、模式与国外互联互通,特别是加快在产品生态设计、再生产品标准、认证体系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积极推动相关产业标准合作。另一方面,我国应进一步总结“无废城市”建设的最佳实践,借助与国际机构、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宣传、分享我国在无废城市、循环城市建设中积累的中国经验,为与我国发展阶段类似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废弃物治理问题贡献中国方案。2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塑料污染控制、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开展可持续固废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可为由资源开采和产品加工使用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将可持续固废管理纳入中欧、中美等国际气候变化对话机制,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塑料污染控制、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共同完善全球固废治理体系,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气候目标的实现。孟小燕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管理与政策、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任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专项、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等 10 余项重大研究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编专著 6 部,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3 项;参与多项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文件、政策建议的研究和起草。王 毅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管学院可持续发展系主任、教授,年度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组长、首席科学家。兼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环境政策、能源与碳中和转型发展等领域的战略研究与政策系统分析。曾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重大项目等数十项科研课题。参与过多项中央和地方重大法律、规划、文件、政策建议的研究、起草和评估工作;曾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文章源自:孟小燕, 王毅. 我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进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7): 995-1005.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10918001

企业动态

2022.09.22

装修垃圾清运急难愁,看新模式如何破局

装修垃圾清运急难愁,看新模式如何破局垃圾去哪儿了 固废观察文章导读本文将从场地占用、扬尘、噪音、清运难度等各个角度为大家测评装修垃圾的“固定厢房式清运、回收箱式清运、预约交付式清运”三种模式。为深入贯彻落实“装修垃圾规范投放和收运项目”行业党建联建目标,进一步推动全市装修垃圾源头收运变革,推进“垃圾不落地”收运模式创新,有效解决社区装修垃圾促进缓解清运服务扰民现象,本市正积极推行“定时定点投放、预约到点收集、明码公示收费、划片收运服务”的收运新模式。将通过“固定厢房式清运、回收箱式清运、预约交付式清运”三种模式,减少装修垃圾在小区的停留时间,避免装修过程中噪音、扬尘等扰民现象,提升装修垃圾源头清运能级。01固定厢房式清运模式小区居民在向物业申请装修垃圾清运后,物业要在规定时间开放固定堆放厢房便于居民投放装修垃圾,同时,物业要及时联系清运。该模式需要小区有符合要求的固定堆放场所。固定堆放场所是指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已规划建设的装修垃圾堆放点位,为有墙有顶的、可关闭的、定时开放且明确标识的固定厢房。未开放期间,应处于关闭状态,防止其他垃圾混投进入装修垃圾。适用情况:建设过程中已规划建设装修垃圾固定堆放场所的居住区。固定堆放场所有墙有顶可关闭,即可满足约定时间投放,也可在非投放时段关闭。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堆放场所成为“混投垃圾”的“发酵床”,且关闭期间无扬尘,对小区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然清运过程仍需铲车配合装修垃圾自卸车进行,所以这种模式尚不可避免清运及投放时产生的扬尘和噪音问题,且有一定的场地要求。02回收箱式清运模式该模式需有装修垃圾专用回收箱。装修垃圾管理责任人将专用回收箱放于车位或楼栋过道等不妨碍公共使用的区域。小区居民在向物业申请装修垃圾清运后,物业开放指定时间便于居民投放装修垃圾,未开放期间,应处于可密闭的关闭状态,防止其他垃圾混投进入装修垃圾。物业根据投放量预约收运企业到点清运,如箱体自带满溢报送功能,清运公司还可根据提示及时清运。清运过程由勾臂车独立完成勾拉箱体。专用回收箱是根据居民装修需求,由物业服务企业或居民向装修垃圾清运企业租用可灵活放置的装修垃圾存放箱体,为可密闭的、定时开放且有明确标示的箱体。未开放期间,应处于关闭状态,防止其他垃圾混投进入装修垃圾。适用情况:有场地可用于放置回收箱的居住区。回收箱清运模式拥有之前提到的固定堆放场所的所有优点,同时由于清运是整箱运走,清运过程无噪音无扬尘,环境友好度UPUP。但是,专用回收箱的放置仍需一定空间。03预约交付式清运模式这种清运模式需业主前期将装修垃圾在房屋内暂存,由业主根据投放量预约收运企业,并于约定时间,在小区设置的临时交付点,将装修垃圾交投收运企业,收运企业应按预约信息到点收集。临时交付点是指居民区通过有效、及时的预约方式,选取合适的临时堆放场地。适用情况:堆放场地较小、清运车辆进出不便的居住区。预约交付式清运通过减少装修垃圾在小区内堆放的时间,有效降低了装修垃圾的存在感,不占用小区公共空间。要达成这样的效果,需要多方协调配合时间,尽量使装修垃圾即产即运,最大限度降低了装修垃圾对小区环境的影响。_固定回收箱预约交付场地友好度★★★★★★★★★★★★防扬尘友好度★★★★★★★★★★★★防噪音友好度★★★★★★★★★★★★作业友好度★★★★★★★★★★★★综合友好度★★★★★★★★★★★★备注:★越多,友好度越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考察上海时提出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与贯彻执行,真正回答了城市建设与发展为了谁,又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在装修垃圾收运处这个关乎民生的问题上,我们更是要始终坚持这一理念,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效能治理,真正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解决装修垃圾收运处问题,不仅需要科技助力、模式创新,更需要因地制宜的落实。希望各基层党组织积极推动问题解决,打通装修垃圾社区收运堵点,物业、居委会、业委会要三方合作积极研究,在三种模式的基础上优中择优,最终选择一个适合小区的方案予以落实,还居民一个整洁美好家园。

企业动态

2022.09.21

装修垃圾问题多管理难,到底难在哪儿?

装修垃圾问题多管理难,到底难在哪儿?垃圾去哪儿了 固废观察 文章导读装修垃圾作为城市垃圾综合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一直是管理部门聚焦的重点,“加强党建引领推进装修垃圾规范投放和收运项目”得到了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列为2022年行业党建重点工作项目。今年,随着疫情后城市各行各业逐步复工复产,装修工程快速“回暖”,加之夏季装修旺季的到来,装修垃圾清运的矛盾在2022年的夏天变得更加突出。那么装修垃圾收运处管理到底难在哪儿呢?难点一产量逐年多、消纳愈发难根据不完全统计,以2021年为例,上海就清运装修垃圾约528万吨,如果用8吨车排队来比喻,车辆数可以从上海一路排到珠穆朗玛峰。特大型城市如此大体量的装修垃圾产生对于收集、运输、处置各个环节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难点二信息不对称、费用有矛盾市民对装修有需求,自然而然不可避免产生各类装修垃圾,然而谁来收、怎么交付、收费价格等信息不够公开,缺乏市民可以便捷了解各类详细信息的渠道,产生装修垃圾后基本都由小区物业“说了算”。加上物业企业良莠不齐,有时还会存在收费偏高、委托无资质的企业进行非法收运,收运不及时、作业不规范,产生各类作业扰民问题,甚至造成偷乱倒和非法处置的情况发生。难点三装修周期长、垃圾堆放难1上海许多居民区的公用空间面积十分有限,尤其是老旧小区问题更为凸显。一旦有居民装修,装修垃圾的堆放就会侵占已经很小的公用空间造成居民出行、停车等矛盾,甚至会有安全隐患;2部分新建楼盘、商品房小区在建设规划期间未曾规划装修垃圾的暂存场地。垃圾堆放点不可避免存在邻避效应,小区产生装修垃圾要选择一个相对固定投放和堆放场地来实现统一管理,选址落地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和现实问题;3堆放周期长,管理难度就大。居民装修不同于商铺,普遍周期偏长,少则3个月、多则一年。堆放的时间一长,各类生活垃圾混投行为就会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来之不易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效,也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部分点位属于临时性过度,物业也无法投入专门力量进行管理,生活垃圾和装修垃圾不能做到严格分类,更给后续的清运单位的作业效率造成较大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难点四情况多复杂,清运作业难上海城市具有棋盘式密而细的路网特性,弄式小区、二级旧里、老旧小区周边道路多狭小,车辆进出极其不便,加之较高的人口密度,私家车辆停放饱和等问题,极其考验清运企业的作业服务水平,自装卸等机械化装备用不上、进出小区掉头难,往往在铲车无法通行的情况下,就得靠收运人员人力搬运、作业效率低下还造成扰民,除了上述人工搬运外,或在开放场地使用铲车清运,扬尘、噪音污染不可避免,长久以来也成为居民对装修垃圾管理最大的诟病,邻里矛盾、社区矛盾更为突出。难点五资源要利用、处置出路少上海近年来在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虽然作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实现从产生到处置、资源化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大部分装修垃圾经处理后可以产出以不同粒径的骨料,小部分亦能进行制砖铺路再利用,但资源化产品属性较为单一、出路有限,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装修垃圾的循环利用和有序消纳。难题这么多如何破、怎么解?党建引领来相助,行业高效能治理解难题。市分类中心、市物业中心、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开展三方党建联建,建立一个联动平台即“住宅小区装修装运信息申报、建筑垃圾清运预约、违规行为管执联动平台”,助推“二多二难一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面对产量多,题解一:源头减量是根本。面对难收运、难消纳、难处理的装修垃圾,源头减量是实现绿色低碳新发展、减轻城市运行超负荷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措施。目前上海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指导手册(试行)》《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等文件,开展绿色策划、实施绿色设计、推广绿色施工,进一步扩大装配式建筑、全装修商品住宅覆盖面,实行全装修交付。上海外环内新建住宅项目已基本达成100%全装修,外环外已达成50%全装修,逐步减少因新购房屋进行装修而使装修垃圾重复产生的情况。面对矛盾多,题解二:信息公开是手段。上海率先实现装修垃圾清运“两公开”,即“装修垃圾清运价格公开”和“清运企业服务信息、监督电话公开”,让老百姓对价格明明白白。目前市民已经可以通过“垃圾去哪儿了”、“智慧物业”、“市容环卫行业协会”等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第一时间自己所在区域的装修垃圾清运服务信息及清运价格,既便捷高效、方便市民,更进一步从源头逐步杜绝乱收费和非法乱收运等现象。面对堆放难,题解三:源头管理是重点。装修垃圾收运处做得好不好、管得严不严是全链条各环节中最关乎市民切身利益和感受度最明显的重点。上海将进一步推进“定时定点投放、预约到点收集、明码公示收费、划片收运服务”的收运新模式。通过“固定厢房式清运、回收箱式清运、预约交付式清运”三种因地制宜的新模式,减少装修垃圾在小区的停留时间,避免装载过程中噪音、扬尘等扰民现象,全面规范和提升装修垃圾源头分类投放、过程规范收运管理水平。面对清运难,题解四:标准先行是关键。结合上海城市棋盘式密而细的路网特性,目前已正式启动《装修垃圾运输车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旨在通过新增新能源车辆和多种作业模式车型标准,进一步提高本市装修垃圾作业车辆的标准化,丰富适合上海实际情况和道路特点的作业车辆系列化。新型车辆可根据老旧小区、地下车库、沿街店铺等不同类型的源头产生点位进行适合的车辆派单。面对出路少,题解五:持续发展是方向。装修垃圾体量大、难消纳,通过进一步分拣、细分后不断提升资源化利用率是解决装修垃圾出路少、提高资源化利用率,最终实现生命周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方向。目前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虽然属性比较单一,销路难广,但上海正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强对装修垃圾末端产品多种类的实践探索,积极拓展产品的经济价值和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本市制定了《关于加强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意见》,逐步在市级财政投资的建设、养护工程队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方面实行应用尽用。城市装修垃圾的管理是千万市民关注的民生问题,更关乎超大型城市发展的可持续,作为新时代的亲历者、践行者,我们要以“见难而无苟免之心”的担当,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绣花之细心,不断深化精细化管理措施,通过一区一策、一区一方,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在党建引领下,持续推进为民办实事,聚焦市民百姓急难愁盼的老大难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凝聚共识、难题共解、资源共享、发展共促,推动行业党建高质量发展,以高效服务着力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品

2022.09.21

徐海云:环卫市场年度费用或将达到4200亿人民币

徐海云:环卫市场年度费用或将达到4200亿人民币环保圈 CE碳科技.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碳中和等方面政策研究与实践。文章转载于:CE碳科技作者:徐一零文章导读2022年8月6日,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面向2035环卫高质量发展高端技术论坛”在厦门召开。论坛现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发表了《环卫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短板》主题发言。他从“以人为本”、“公厕规划”、“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垃圾焚烧碳减排”以及“服务收费”五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了环卫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短板。来源:《CE碳科技》 整理:徐一雯1以人为本,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城市环境卫生行业虽然目前没有被列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际上具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特征。目前,我国环卫人员与服务人口的配置比例为30-40人/万人服务人口。按照14亿人口估算,需要520万人,还不包括废品收集、利用人员,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发达国家环卫人员与服务人口的配置比例为12-18人/万人服务人口(包含废品收集利用人员)。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环卫人员配置是发达国家的1.5倍,而我国环卫人员收入仅是发达国家的1/10甚至是1/20。徐海云总工呼吁,环卫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环卫工人的状况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关爱环卫工人,提高基层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才能推动环卫行业的发展。2公共厕所如何规划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改善厕所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状况。根据现行行业标准《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居住用地公共厕所设置密度宜为3-5座/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设置密度宜为4-11座/平方公里;交通设施用地、绿地设置密度宜为5-6座/平房公里;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设置密度为1-2座/平方公里。2020年,我国公共厕所配置数量为每万人3.07座,单位建成区面积2.7座/平方公里。上述数据均包含附属式公共厕所,若不考虑附属式公厕,我国公厕配置则很难达到标准要求。▼2001-2020年我国公共厕所数量而发达国家特别是以欧洲为代表,中心城市公厕配置数量为每万人1-2座,单位面积公厕数量多低于1座,配置数量低于我国提出的标准要求。徐海云总工表示:国内标准要求较高,源于最初北京制定相关标准时,很多平房区居民家里没有独立厕所,所以公厕的需求量大,配置数量高。印度目前的情景也与之类似,2022年7月28日在《环球时报》发布的一篇文章,报道称“直到2013年,近一半的印度人仍然露天上厕所。由于缺乏化粪池、水和清洁用品,病原体迅速蔓延并导致严重疾病。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发动的’清洁印度运动’修建了约1亿个公厕”。现在我国已经度过了与印度类似的发展阶段,要向发达国家学习,随着家庭厕所配置的完备,逐步降低公共厕所的配置数量要求。3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如何实现关于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目前国内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还未形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垃圾应该小规模分散处理。徐海云总工认为,农村垃圾中能够资源化利用的部分可以就地利用,而不能资源化的部分难以就地处理。现阶段国内建设了数以万计的小焚烧炉,但无论是热解技术还是气化工艺,实践证明还存在许多问题,未形成成熟、可推广的经验,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垃圾处理应该“回到过去”,实现“零废弃”。徐海云总工表示,这只是美好的愿景,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中的“消费升级阶段”,衣食住行相关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回到过去”是枉然,即使在偏远的地区也要享受现代生活,享受现代生活就必须要将产生的垃圾现代化处理。那么,偏远地区的农村垃圾究竟要怎么处理?徐海云总工提出,需要改变现有的垃圾收运体系,用打包暂存代替转运。偏远地区垃圾收运成本很高,参考中国台湾、欧洲的一些地区的经验,不需要新建就地处理设施,而是在乡、镇地区把垃圾打包暂存,一段时间后统一运输,在县(市)级层面集中处理。再联系到现在的热点问题“双碳”,垃圾集中处理可以使得热能有效回收利用,而小型焚烧炉难以实现热能回收利用,这也和时代的发展相背离。因此,“用打包代替暂存”的做法值得深入研究探讨。4垃圾焚烧发电成“减排劳模”?生活垃圾焚烧为我们国家的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减排做了很大的贡献,可以称得上“减排劳模”。然而焚烧发电厂的减碳效果是相对的,主要体现在跟填埋处理相比。从绝对排放来看,生活垃圾中含有的塑料等组分是化石来源碳构成的,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直接排放,垃圾焚烧厂是增加碳排放的。今年6月,欧洲环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委员会(ENVI)通过了关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修订的报告,提出将城市垃圾焚烧装置自2026年起纳入碳交易,未来欧盟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将要为自己产生的碳排放付费。因此徐海云总工认为,我们无法寄希望于垃圾焚烧厂通过减排效果来获取收益,这是不现实的。5服务收费如何到位近几年,生活垃圾焚烧补贴逐步“退坡”。徐海云总工提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属于现代服务业,一般来说,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消费者就应当付钱,为消费者提供高水平服务,消费者付费水平也应该相应提高。关于计量收费,徐海云总工指出发达国家生活垃圾计量收费大多适用于低密度居住区以及自家垃圾桶,美国实行计量收费的社区不到50%。高密度公寓式住宅如韩国和中国台北采用专用垃圾袋计费。而我国城市居民大多公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收费缺少有效计量载体,计量收费成本高,这其中根本的问题还是收入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国内垃圾处理如何收费、收费多少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最后,徐海云总工对环卫行业市场空间进行了预测,他说,如果大陆人均环卫投入300元人民币,环卫市场年度费用就达4200亿人民币。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预测,但体现了环卫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还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与观点不同的争议,需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进一步通过时间来证明。

企业动态

2022.09.14

史上最惨上半年!五成环保企业营收下滑,六成净利润下降

史上最惨上半年!五成环保企业营收下滑,六成净利润下降原创 伏波望族作品来源:环保圈作者:伏波望族2022年1月1日,当《环保圈》发出今年的第一篇推文时,估计谁都想不到,2022年上半年会是如此得惨烈。这半年,环保行业发生了许多大事。生态环境部首次表态“不应盲目提高污水厂出水标准”,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十四五“无废城市”名单公布、山东、山西和湖北还有3家省级环保集团新近成立。不过,到了8-9月份,环保上市公司纷纷发布2022年的半年报,大家才发现,今年上半年的主题只有一个字——惨。《环保圈》统计了目前已经发布半年报的188家环保上市公司,结果发现,营收同比下降的有87家,占比46.28%;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有116家,占比61.70%;营收、净利润同比“双降”的是72家,占比38.30%;营收上涨、净利润下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增收不增利”)的还有44家,占比23.40%;只有55家环保企业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升”,占比为29.26%。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有近五成环保企业营收下滑,六成净利润下滑,近四成营收、净利润“双降”,还有将近1/4的环保企业是“增收不增利”。纵观历史,这可能也是环保产业表现最惨烈的半年之一。当然,这一现象不光发生在环保产业。今年上半年,其他行业普遍过得也不怎么好,营收、净利下滑已是司空见惯。面对愁云惨淡的上半年,环保产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2022年的下半年,环保企业又应该怎么过?1五成企业营收下滑六成净利润下降2022年上半年,环保产业的关键词就是一个字——惨。188家环保上市公司中,有87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占比46.28%,接近一半。净利润数据更惨,有61.70%增速是负的,超过了一半。这两项数据中,还有一些企业是重合的,也就是营收、净利润“双降”,这部分企业占比也有38.30%,接近四成。即使是正增长的企业中,还有一部分是“增收不增利”的,这部分企业有44家,占比所有环保企业的23.40%,接近四分之一。188家环保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体量相对较小的中小环保企业。由于“船小好调头”,他们的数据相对还好看一些。如果把目光聚焦到几家标志性的大型环保企业身上,可以发现,这几家大型环保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负增长”。光大环境,固废领域的老大,营收同比下降19.05%,净利润同比下滑27.69%,双降。▼光大环境2022年中期业绩。图片来源:百度 北控水务,水务行业的龙头,营收同比下降22.12%,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71.33%,双降。首创环保,表现稍微好一些,营收起码是正增长,同比上升11.82%,但净利润也下滑了41.35%,增收不增利。泰达股份双降、三峰环境双降、金圆股份双降、东方园林双降、碧水源双降……亏损最多的东方园林,净利润甚至是负的8.63亿,同比去年大幅下滑了62.78%。比“双降”好一点的,是“增收不增利”,比如深圳能源,营收增长了18.81%,而净利润则下滑了45.23%。还有齐合环保、浙富控股、东湖高新、瀚蓝环境、盈峰环境、龙净环保等也都属于这一类。当然,也有表现好的。比如格林美,这家以再生资源为核心业务的企业,营收大涨了74.04%,净利润也上升了26.77%,真是羡煞旁人。还有清新环境,曾经的烟气脱硫脱销龙头,混改之后逐步实现了转型。今年上半年,他们的营收同比增长了86.84%,净利润也上升了8.44%,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净利润最多的,其实是一个外来者——海螺创业,他们上半年的净利润达到了惊人的145.37亿,比其他所有187家环保企业的净利润总和还要多!还有一家企业值得一提——启迪环境,虽然他们的净利润仍是负的2.37亿,但同比去年已经上涨了93.2%,回血明显,终于摘掉了多年的“亏损王”帽子。总体来看,刚刚过去的这半年,环保产业亮点不多,行业整体愁云惨淡,大部分企业过得都不算太好。21/4企业增收不增利“回款难”问题突出对比去年的半年报,当时的环保产业可不是这番景象。去年9月初,《环保圈》总结2021年的半年报时,用的标题是《近9成营收增长,超7成净利大增,环保行业强势复苏!》,光是从标题也能看出当时的景象。当时,我们统计的111家环保上市企业中,有97家营收同比增长,占比8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则有83家,约占75%。几乎八成以上的环保企业都是“正增长”的。不过,去年有一个问题和今年的相似,就是“增收不增利”。据全联环境商会统计,2021年,在125家已经发布半年报的上市环保企业中,净利润低于1亿的企业有62家,占比49.6%,几乎达到一半。净利润低于5000万的企业则有40家,占比高达32%。以危废领域的龙头——东江环保为例,他们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了11.98%。而母净利润则只有1.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47%。而今年,东江环保“增收不增利”的问题更加严重了。2022年上半年,东江环保营收增长了22.78%,而净利润则大幅下滑了81.71%,差距进一步扩大。▼首创环保半年报净利润4年来首降。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环保产业为何普遍“增收不增利”?有原材料涨价的原因,也有行业内卷的影响,还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回款困难。博天环境在半年报中就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等外部综合因素影响,公司客户的应收 账款回款变慢,公司遵照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计提各类应收款项信用减值损失约3,500.00万元。东方园林也表示,报告期内由于应收类款项账龄加长,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同比增加,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一定影响。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统计,2021年,A股177家环保上市公司中,有130家企业应收 账款增加,占比73.4%。整体来看,177家公司的应收 账款总体增长了10.8%。对于这一问题,E20水网固废网有着深度的报道。根据他们的采访,疫情以后,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越来越差了,延期支付已是不同区域的普遍现象。以前,延期支付主要是在工程业务上,运营相对来说还好一点。但是现在,运营项目的支付推迟延后也比较明显了。像一些带资产的项目,费用就收到了去年的半年,政府这边说确实是没钱,财政收入下降得比较厉害。甚至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开始拖欠费用。比如南方某省的一个污水处理项目,从去年开始拖欠,只给很少一点运营费。每个月应该给100万,但只给二三十万,还本付息没有,电费没有,最多只能保证药剂费和人员费——因为运营需要人。对此,环保企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拉横幅不行,堵门也不行,污水处理设施还不能停,只能自己“硬抗”。“我们得站着,站到你腿发软,精疲力尽,怕的是最后实在顶不住,咔嚓也躺下了……那好不容易取得的环境治理成果只怕也没了。”环保公司的几位高管说。总之,2022年上半年,回款难、增收不增利这些环保行业的老问题,已经变得更加突出和严重。3疫情影响严重建设工程被迫延迟or暂停环保产业上半年为啥这么惨?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疫情。首创环保在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国内的工程建设板块受疫情影响较大,导致工程开工放缓,在建项目数量与规模有所下降。数据显示,首创环保的水务工程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了9,225.84万元,降幅高达49.06%。北控水务也表示,新冠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方面,导致多个工地只能维持有限度的运营,或者被迫暂停、延迟,最终使得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的净利润减少。光大环境也表示,业绩下滑的原因与疫情有关。以附属公司——光大绿色环保为例,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了不低于40%,主要就是受国内疫情影响,相关地区管控措施使得生物质综合利用板块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危废及固废板块需求疲弱及处理单价持续下降所致。事实上,疫情对环保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今年4月,苏州水星环保工业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文春在参加《环保圈》直播时就表示,他们在手的12个污水处理厂,有6个由于业主封控无法进场,完全停工;还有4个因为物流停运,设备过不来,也处于半停工的状态;真正还在勉强运行的只有2个,占比才1/6。正在谈的项目也因为客户的原因而无法推进。他们与地方政府的领导去交流,发现对方基本上都是在搞防疫,在马路上去当志愿者,根本没有人管环保这摊子事情了,项目推进都遥遥无期,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延误7-8个月。包括个人出行,受影响也很大。今年春节过后直到“五一”,岳文春只在大年初八北京分公司开工的时候出过一次差,3月份又出了1天的差,剩下时间基本都待在苏州的总部。主要是各地疫情管控比较严,为了谈一件2天的事情,去了要隔离3天,回来又要隔离7天,有点得不偿失。而这样一来,对于新客户开发就会影响很大。水艺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宁波水艺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计根良也认为,疫情对环保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成本上升,例如他们的生产原材料之一PVDF,价格上涨了5倍,主要原因就是疫情管控导致产能下降,物流不畅;2、客户的工程交付延期,导致产品积压在工厂里,影响到公司的现金流;3、疫情对员工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一点容易被大家所忽略,需要积极引导和疏解,增加交流培训。总之,疫情对环保行业的影响非常大,是这次半年报环保企业普遍业绩不好的重要原因。4修炼内功,突出长板从“重建设”到“重运营”面对“史上最惨上半年”,环保企业应该如何去应对?如果“佛系”一点的话,即使你什么都不做,等到疫情过去了,可能业绩也会逐渐地好转。但事实上,你可能“佛系”不起来,因为疫情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加剧了环保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一方面,疫情封控导致很多商务活动开展不了了,妨碍了一些“新面孔”进来。同时企业由于不能出差,反而能够集中精力把老客户做深、做透。这导致客户在没有“新面孔”进来的情况下,第一考虑行业的品牌企业,第二考虑原来合作过的“熟面孔”;第二,疫情就像环保行业常用的“催化剂”介质,能够大大加快反应的速度和效率,把原来可能需要几年的演变过程缩短在几个月之内发生。以前环保行业集中度提升是“温水煮青蛙”式的,企业感受不明显,等意识到了可能就晚了,而现在则一下子呈现在你面前,让你很难受。所以,疫情相当于对企业的一次“大考”,对于“护城河”相对较浅,前期没有太多沉淀的企业,可能就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那么,环保企业应该怎么做?有人说,应该“突出长板”,把有限的资源和现金流投入到更强的垂直领域去,形成更大的聚焦。也有人说,要“跑赢疫情”,要比别人多跑两步,变危为机。这样等新的机会来了,企业就能比别人领先几步,走在前面。事实上,很多企业已经这样做了。比如首创环保,因为疫情的原因,按照政策不能出京了,业务客观上有一点受影响。他们就开始做管理提升,梳理原来没有顾及的一些管理的障碍,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把流程变得更优化,效率更加的提升。比如,首创环保整合前,有三家企业(首创股份、首创环境、首创大气),相对独立,不同业务条线在同一个城市拓展,就要各自拜访政府,效率不高,搞不好客户还分不清楚谁是谁。整合以后,他们面对一个城市客户,一次拜访就可以提供一揽子服务菜单,真正做到替客户着想,全领域服务,深耕城市。这就需要管理提升,技术创新过硬,通过信息化实现整合资源。2022年上半年,很多环保企业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运营类业绩提升”。比如,今年上半年,光大环境运营服务收益、建造服务收益及财务收入占总收益的比例分别为44%、43%及13%,运营服务收益首次超过了建造服务收益。北控水务那边,收入利润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水务运营板块收入占比已增至61%。首创环保方面,今年上半年,城镇水务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9,862.58万元,同比增长了24.28%。这其实都是在适应的新的趋势,环保工作已经从“攻坚战”阶段进入了“持久战”阶段,环保产业也在从“增量市场”逐渐转入“存量市场”,环保企业需要从“重建设”逐步过渡到“重运营”,从“投资驱动型”转变为“运营拉动型”。未来,环保产业也将由“投资为王”的时代,逐步过渡到“运营为王”的时代,整个产业由粗放式发展进入到精细化发展阶段。这可能就是今年下半年,环保企业能够做好的事情之一。总之,修炼内功、突出长板、优化管理……等到疫情云开雾散的那天,企业才能跑得比别人更快。2022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了,不论好坏,它都已经成为历史。2022年下半年已经来到,希望环保企业都能做好自己的事情,立足于不败,坚持到胜利的曙光。▼附:188家环保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整理(截止2022年9月13日)

企业动态

2022.09.14

新华社:垃圾处置如何实现适度“资源化”?

新华社:垃圾处置如何实现适度“资源化”?谈到目前固废处置的现状,徐文龙表示,“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简称“三化”)是我国固体废物管理所遵守的基本原则,而“三化”的排序有一定逻辑,固废处置的“无害化”与“减量化”,再考虑“资源化”。与此同时,过度“资源化”不可取,因为过程中投入成本较高从而导致经济型较差,因此行业应该主张适度“资源化”。针对垃圾处置如何能够适度“资源化”?达到真正的降本增效?在此次会上悉数亮相的相关行业领军企业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上海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龙吉生指出,一方面,垃圾填埋是最容易产生温室气体的垃圾处理方式,因此到2030年,中国95%以上的填埋场都改造,这也将成为中国对全球碳减排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要讲究循环处理,尤其是物质和能量的双循环,让产品设计与废物处理得以协同规划。据悉,创立于2008年的康恒环境以垃圾焚烧厂投资、建设、运营为核心业务。截至2022年6月,康恒环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投资建设运营项目近70个,日处理生活垃圾规模超10万吨,占据了全国垃圾焚烧处理总量的10%,它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试图解决行业两大痛点,一是进口垃圾焚烧设备“水土不服”,二是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往往受到附近居民的抵制。在具体措施上,康恒环境的全套垃圾焚烧设备通过技术改进与创新,一方面可以攻克烧不透、烧不好、含水率高的本土垃圾,已拿下国内国产焚烧设备市场超40%的份额;另一方面,为了对周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项目把工厂建成花园社区,附属的体育、休闲设施向附近居民免费开放,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破除了“邻避效应”。事实上,要实现固废处置的“资源化”,康恒环境的发展思路符合协同集约的固废处置方式,而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则被证明是另一条降本增效的可行路径,是垃圾焚烧行业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效方式。近期,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会员单位,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专业委员会的倡议。此次倡议也获得了康恒环境等众多行业排头兵企业的技术支持。据朝阳环境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皮猛介绍,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对固废处置技术有着较高要求,有效推动固废全流程管理,其协同集约的特点能有效提高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效果和效率。它将传统的单一垃圾处置方式产生的废渣、废液、余热和废气得到有效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比如厨余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沼渣可进行焚烧处理,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可送到建筑垃圾处理厂生成市政用砖,焚烧产生的余热可用于厨余垃圾处置达到“资源化”效果。从实际案例上看,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在杭州市也显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位于杭州钱塘新区临江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杭州临江环境能源工程,隶属于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占地面积约312亩,设计规模为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5,200吨,年焚烧量173.3万吨,年并网电量约7.98亿度,是全国第二大的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负责处理杭州周边城区生活垃圾。杭州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胥东介绍,该项目在技术集成、吨发电效率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降本增效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固废处置及适度“资源化”的效率。来源 | 新华社、环卫科技网

企业动态

2022.09.07

10个城市的再生水量,就能轻松填满被“晒干”的鄱阳湖、洞庭湖?!

10个城市的再生水量,就能轻松填满被“晒干”的鄱阳湖、洞庭湖?!固废观察 .今年7月以来,受持续高温、连日无雨影响,长江流域“汛期反枯”的异常情况频频发生,甚至愈演愈烈。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直接被晒成了“大草原”,水位跌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枯水位,且还在持续走低中...... 八百里洞庭湖水位也连续回落40多天,湖体面积直接缩减了3/4,变成了“二百里洞庭河”。其中的小虾小鱼,都直接被晒成了虾干、鱼干。 剩下的三大淡水湖也不好过,水位都在持续下降,逼近各水域的历史旱警水位。 就连水力大省川渝,现在也因为缺水而没法子发电,生活、农牧业、工商业都无法正常运作...... 大家的口头禅也从“我上一顿吃火锅是什么时候”变成了“我上一次看见下雨是什么时候”。 据气象预测,最近一股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一定程度会减弱目前的极度高温重旱模式。 大家纷纷留言:“总算有个盼头了”、“冷空气开着火箭来吧”、“天天蒸桑拿的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但目前的高温干旱情况不是这一阵冷空气和极小雨量一时能够缓解的,长江中下游的旱情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仍将给社会民生带来不小压力。 人们生活要喝水,企业发展要用水,农畜牧业生产也要用水,城市景观也离不开水...... 这时,“再生水回用”再次成为了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再生水的热度也在行业内持续攀升。 业内人士表示,再生水有望成为未来高温常态化之下,一条成本低、见效快的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再生水:以前你们对我爱搭不理,以后我让你们高攀不起,哼哼! 什么是再生水 再生水是指污(废)水经过处理后,满足某种用途的水质要求,可以再次利用的水。由于其水质要求介于自来水(上水)和污水(下水)之间,也被称为“中水”。再生水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 再生水有哪些作用 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情况再生水其水质稳定、可控,用途广泛。目前主要用于5类用水: 地下水回灌:地下水源补给、防治海水入侵、防治地面沉降等;农业用水:农田灌溉、造林育苗、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城市非饮用水:城市绿水、道路冲洗、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生活杂用等;工业用水: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用水、工艺用水、产品(如化工产品)用水;环境利用:生态补水、城市景观用水、湿地环境用水等; 有数据显示,现在城市供水的80%都会变成污水排出,而经过收集处理,约有70%都可转化为再生水供循环使用。 也就是说,如果能实现这70%再生水的完全转化,基本可以说废水无限趋于“零排放”,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情况。发生眼下长江流域旱情的机会,也更是就微乎其微。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供水使用完成为污水,污水处理完变成再生水,再生水重新用于供水。这句话读起来拗口,却简单阐释了再生水的循环历程与使命:节源采水 — 减轻污染 — 用水循环。 国际上,也对水资源的管理目标已从控制水、开发水、利用水转变为水的循环再用和水生态的修复恢复,从根本上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之淮简单看了一些省市目前的再生水价格,从0.8-3元/立方米等等不一。 就目前3元/立方米往上的自来水来说,对于用水量巨大的工业行业,使用再生水比用自来水节省一半甚至更多的水费!再生水价格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 而对于再生水水利建设相关政府和企业来说,从再生水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包括管道铺设、水厂建设、处理设备完善等,都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利润空间。 总结下来,就是说再生水:量大、好用、便宜 ! 当然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别说实现再生水高转化率了,还是着手眼前,先提升一下再生水处理率和利用率吧! 再生水处理工艺 再生水回用处理工艺需要根据污水水质、水量以及回用的水质和水量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参数,才能确定最佳处理工艺。再生水生产通常以污水厂二级出水作为水源,在后增加“混凝、过滤、消毒”或“膜过滤+消毒”等深度处理工艺,部分新建再生水厂直接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消毒”等工艺生产再生水。 对再生水水质要求高时,根据水质及处理要求,可再生深度处理中增加活性炭吸附、氨吹脱、离子交换、折点加氯、反复渗透、臭氧氧化等单元,或几种单元技术的组合。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再生水处理工艺 以往建设的再生水厂中,选择较多的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老三段处理工艺,这是对传统自来水处理工艺的借用。 一般工艺流程为: 污水厂二级出水通过投加絮凝剂,经混凝、絮凝后,水体中剩余微小颗粒和胶态物质凝聚成较大絮凝体,继而在沉淀池进行沉淀,再通过滤池的过滤作用得以去除。过滤后的水被送入消毒池,用臭氧或氯等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达标的处理水送入中水道回用。 简单来说就是,有种一级、二级处理搞的不干净,再来一轮的赶脚~ 传统老三段工艺可以克服污水二级处理运行的不稳定性,还可以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大部分污染物。如果能够有效控制进水TN指标及絮凝剂投加量,辅以良好的消毒措施,该工艺能够达到良好的再生水处理效果。 砂滤-臭氧-曝气生物滤池 再生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也被称为新三段工艺。其简化工艺流程为:污水厂二级出水经砂滤池,当场截流前两级处理没抓住的“漏网之鱼”:大分子固体颗粒和胶体。 砂滤池:你们俩大胖小子,逃过了前两轮追捕,还想从我眼前溜走? 出水经砂滤作用后,到达臭氧接触池,进行脱色、除臭,极大改善感官性状指标。同时,臭氧氧化作用会使二级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进一步分解转化,同步去除微量有毒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出水的生物毒性基本消除,也大大提高处理水的可生化性。 处理水最终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进一步的生物降解和生物过滤,从而使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水标准。 再生水处理工艺:你难降解不是我们水处理系统做不到,而是还没轮到你降解的时候!! MBR-反渗透(RO)再生水处理工艺 MBR技术结合反渗透技术有效结合了生物处理和膜的高效截流作用,有效达到对污染物的高效降解作用。 其组合工艺简化流程为:MBR工艺能够将二级出水中大部分COD、BOD5、NH3-N、SS有效去除。处理后的水进入产水箱,经过增压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后达到RO膜。 RO膜孔径极小(理论上能截留除水分子以外的其余物质),能使微生物有效截留在反应器之内,什么重金属离子、病毒细菌啊,统统逃不掉!从而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与固体停留时间的完全分离。在提高反应装置处理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出水的质量。 该组合工艺具有稳定出水水质、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两者组合工艺的出水水质,基本能够满足所有回用水水质标准,在农业、工业以及市政用水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大大缓解对新鲜水源的需求。 以北京某开发区采用“微滤-反渗透工艺”对园区污水厂出水进行再生水处理为例: 反渗透工艺进水与产水水质 结果可知,经过反渗透处理,产水的总有机碳(TOC)为0.3 mg/L,浊度低于0.5 NTU,TDS为97 mg/L,总硬度为18.5 mg/L(0.185 mmol/L),碱度为25.8 mg/L(0.258 mmol/L),均达到《工业锅炉水质》(GB/T 1576—2018)对锅炉水水质的高标准要求,满足了开发区各企业对工业用水水源的需求。案例数据来源于:工业水处理 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北京市再生水利用率60%、天津市再生水利用率达42%、济南市中水利用率达到34.32%、南京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2%、安徽省多市再生水利用率超20%...... 虽然部分省市的再生水发展情况还不错,但就全国来说,大多数省区生产利用再生水的能力有限,再生水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据悉,当前全国平均利用率还不足15%。远低于2021年底国家印发的《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中设定的:按照要求,缺水地区、京津冀地区及其他地区的试点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应当分别达到35%、45%和25%以上。 按照目前较好的成绩:北京市2020年再生水年利用量达12.01亿立方米来计算,全国只要有10个城市布局差不多数量的再生水厂、产生同等量级的再生水量,一年就能补给上洞庭湖目前缩减的3/4水量(洞庭湖正常蓄水量为167亿)。 再生水厂数量少、配套管网不足、处理设备配置不够、对再生水认识偏见......都是阻碍当前我国再生水利用渠道开发与使用的难题。 当然,再生水水利建设生产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全国各地政府已经开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布局、提升再生水建设与发展。 8月四川省政府批复《5个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优化再生水水利用规划布局、强化再生水利用配置管理; 7月河北省政府制定《推进城市市政再生水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要求新建污水处理厂全部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现有污水处理厂逐步完善再生水利用配套设施。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针对再生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的投资或将进一步升级加码,污水处理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企业动态

2022.09.07

尘埃粒子计数器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尘埃粒子计数器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洁净空间在医药、电子、机械微生物等行业中,需要严格把关空间的洁净度以符合相关的标准和产品的质量。其中包括对各种洁净等级的工作台、实验室、净化室、净化车间的净化效果、洁净级别进行监控与检测。{何为尘埃粒子}尘埃粒子计数器是用于测量洁净环境中单位体积内尘埃粒子数和粒径分布的仪器,从而为空气洁净度的评定提供依据。其基本原理是传感器的探测激光经尘埃粒子散射后被光敏元件接收并产生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被输出并放大,然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通过与标准粒子信号进行比较,将对比结果用不同的参数表示出来。仪器的测量参数设定、测量结果显示、定时、打印、时间等均由内置微机控制和实现,仪器可同时显示环境的温湿度并监测报告激光粒子传感器的工作状态。近年来常见的尘埃粒子计数器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呈光散射式,测量粒径范围为0.3-10μm,此外还有凝聚核式的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可测量尺寸更小的尘埃粒子。光源是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关键部件,对仪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光散射和粒子大小、光波波长、微粒折射率及微粒对光的吸收特性等因素有关。但是就散射光强度和空气粒子大小而论,有一个基本的规律,是微粒散射光的强度随微粒的表面积增加而增大。这样只要测定散射光的强度就可推断微粒的大小了,这就是粒子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工作与分类:尘埃粒子计数器是用于测量洁净环境中单位空气体积内尘埃粒子数和粒径分布的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精密机械、彩管制造、微生物等行业中,实现对各种洁净等级的工作台、净化室、净化车间的净化效果、洁净级别进行监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尘埃粒子计数是检测空气尘埃粒子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的设备,由显微镜发展而来,经历了显微镜、沉降管、沉降仪、离心沉降仪、颗粒计数器、激光粒子计数器、PCS纳米激光空气粒子计数器的过程,其中因激光空气粒子计数器具有检测速度快、动态分布较宽、不受人为影响等多方面的优势,而成为多年来众多行业的主流设备。

企业动态

2022.09.07

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这家公司累计被罚款3110万元!

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这家公司累计被罚款3110万元!原创 伏波望族 作品来源:环保圈作者:伏波望族因为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国中水务又双叒叕被处罚了。8月30日,国中水务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国中(秦皇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下称“秦皇岛国中”)近日收到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被处以34万元的罚款。处罚的原因,是因为“水污染物超标排放”。而排放超标的原因,则是“由于进水水质超标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事实上,因为相似的理由,秦皇岛国中过去一年已经被当地环保部门处以总计1382万元的罚款。如果从2015年算起,光是在秦皇岛一座城市,他们就被罚款超3110万元,还被政府强制接管了一家水厂。3000多万元的罚款,基本上相当于国中水务一年的净利润。要知道,国中水务2020年全年的归母净利润也不过3054.5万元。更要命的是,类似这样的“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不光发生在秦皇岛一座城市。过去几年,国中水务在四川荣县、山西太原等地的子公司,都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案例。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在污水处理行业并非个案,为什么只有国中水务屡遭重罚,而又屡罚屡犯?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环保圈》看来,出现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问题,光是一味地“喊冤”没有用,还是要在运营管理上多下功夫,“一边喊冤,一边升级”才是最好的办法。1一年罚款1382万元接近全年净利润的一半8月30日,国中水务发布公告,子公司秦皇岛国中又被当地环保部门处罚了。这次的罚款,是34万元。相比去年第一次被罚414万元,第二次被罚945万元,数额倒是减少了不少。处罚的原因,还是“水污染物超标排放”。而公司对此作出的解释,也依旧是“由于进水水质超标等综合因素造成的”。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国中水务决定“不再提起行政复议及诉讼”。34万元的罚款,公司将计入营业外支出,预计将影响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相关数据以公司定期报告为准)。2021年,同样是在这座城市,秦皇岛国中曾经3次收到当地环保部门的处罚,总罚款超过了1000万元。第一次,是1月6日,被罚414万元。第二次,是4月28日,被罚945万元。第三次,是6月25日,被罚968万元(包含第二次的945万元)。三次的总罚款额,累计达到了1382万元,接近国中水务2020年全年归母净利润(3054.5万元)的一半。▼E20水网固废网当时对此事的报道罚款数额为啥这么高?主要是因为“按日计罚”。比如其中的一次,秦皇岛国中从2021年1月11日至1月30日,被实施共计20天的按日连续处罚,总罚款达到了900万元。罚款的原因是什么?基本上也都是由于“进水水质持续超标,大大延长了系统的恢复期,直接影响了系统的处理效果所致”,理由大同小异。当时,《环保圈》的读者中就有人猜测,这家污水厂是不是“被树典型了”?环保局高高在上明哲保身,行政执法局业主爸爸见死不救,而企业则破罐子破摔……没有看到积极解决问题的一方。不过,很多读者都认为,这家污水厂出现这样的状况,确实是不应该,污水厂厂长应该被换掉。2多地爆发类似事件7年累计被罚款3110万元事实上,不光是在秦皇岛,国中水务在其他地方的水厂也因为类似理由被处罚了。去年8月12日和11月25日,国中水务就两次发布公告称,其下属子公司荣县国中水务有限公司(下称“荣县国中”)被先后罚款36.54万元和85.70万元。罚款的原因,还是因为“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及执行标准认定问题”。两次的总罚款,是122.24万元,相比秦皇岛倒是少了不少,不过也达到了上百万元。本来以为经历了2021年的上千万元罚款,进入2022年,国中水务能够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没想到,他们还是掉进了同样的坑里。今年6月初,国中水务再次发布公告称,下属控股子公司太原豪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环罚字〔2022〕01009 号),被罚款人民币30万元整。罚款的理由,是“污水废水排口氨氮数据超标”。解释的原因,还是“由于进水超标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回顾过去这些年,国中水务旗下的公司在河北秦皇岛、四川荣县、山西太原,都曾经发生过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问题。尤其在秦皇岛,情况更加严重。早在2015年,他们就被处以1299.32万元的罚款,2017年又被罚款365.14万元,2019年再被罚款30万元,2020年国中旗下的秦皇岛第四污水处理厂被强制接关,2021年罚款1382万元,2022年罚款34万元。光是秦皇岛一地,国中水务就被罚款超过3110万元,外加强制接管一座污水处理厂。▼2020年4月,国中水务在秦皇岛的污水厂被政府强制接管,还曾经在业内引发很大争议如果说一次是偶然,两次是意外,那7年内多次被罚,总额超过3000多万元,而且还不光是在一座城市出现,那可能就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在污水处理行业其实非常普遍,为什么只有国中水务屡遭重罚,而又屡罚屡犯?这家企业自身存在什么问题?3光是“喊冤”没用还要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环保圈》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曾强调过,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污水处理厂确实感觉很冤枉。但光是“喊冤”,也从来没有改变过污水厂要遭受处罚的必然结果(相关阅读: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损失最大的是污水处理厂!)。对此,还是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办法,尽量把损失减到最小。首先要做好前期调研,化被动为主动;其次还要掌握上游企业的情况,最好实现检测数据能够共享;第三还要有“自证清白”的能力,需要不断提升日常管理水平,把一切工作都规范化。总之,污水厂平时就要在运营管理上多下功夫,一旦发生进水异常,才能够从容应对。一边喊冤,一边升级,才是最好的办法。国中水务的案例,其实是一个反面典型,光是“喊冤”,而不是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或者提高幅度还不够),最终损失最大的其实还是污水处理厂自己!感觉公司每次遭受环保处罚之后所强调的“进水超标”理由,其实已经成了一个借口和挡箭牌,成为了公司“甩锅”的工具。事实上,这家公司在自身管理上肯定存在不小的问题,近几年的业绩发展趋势也印证了这一点。今年4月29日,国中水务发布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1.42%;归母净利润则亏损9055.30万元,同比下降3964.62%(上年同期盈利3054.46万元)。一年时间,净利润从正的3054.46,下跌到负的9055.30万元,里外里竟然亏损了1.2亿多元。▼2021年年报,国中水务的盈利由正转负。图片来源:百度到了8月25日,公司又发布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中水务实现营收1.48亿元,同比下降10.63%;净利润则是-4498.74万元,同比下降2603.95%。这一数字,还是延续了上一年的趋势,净利润数据仍然亏损了4000多万。而数据统计显示,国中水务近三年的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6.52%,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305.74%,毛利率、净利率均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2021年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9%,也是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投入资本回报率为-2.99%,较上年同期也下降了3.79个百分点。有评论称,国中水务作为一家污水处理和自来水供水企业,能够享受到高比例的增 值 税“即征即退”政策,可谓是拿了一手好牌。然而却因管理不善,子公司屡屡违反环保相关规定,或遭处罚、或被接管,将其一手好牌硬生生打烂,着实令人唏嘘!

企业动态

2022.09.07

今日分享 | 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碳排放计算

今日分享 | 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碳排放计算以下文章来源于环境卫生工程 ,作者黄静颖等环境卫生工程.主要报道环境卫生工程(特别是固体废物)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兼顾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具有重要行业影响的工程案例分析和管理与政策分析研究等。欢迎引用黄静颖, 张浩, 谭钦怀, 等. 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碳排放计算[J].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9(4): 1-6.HUANG J Y, ZHANG H, TAN Q H, et al. Calcul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of a small scale waste pyrolysis-gasification incineration plant[J].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2021, 29(4): 1-6.本文亮点目前,生活垃圾焚烧碳排放的计算方法主要有:IPCC国际核算,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及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方法学。然而目前国内电厂缺乏计算所需的大量基础数据。且我国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分布不均,季节性和地域性明显,直接套用现有方法学所提供的缺省值得到的计算数据准确性不足。而考虑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建立适合我国的方便、准确、快捷的碳排放计算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将弥补这方面的空白,创新性地用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提出的平衡法应用于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碳排放量计算,并检验平衡法对我国垃圾焚烧厂的适用性,以期为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碳排放计算提供参考,并为我国碳市场建设提供可能的方法学参考。内容简介及结论以舟山市某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为例,分别采用平衡法和CCER方法学对该厂中的碳排放和碳减排量进行了对比计算。由平衡法计算得该厂单位垃圾碳排放量为0.61 tCO2e/t,其中,化石源碳燃烧产生的碳排放量为0.28 tCO2e/t,生物源碳碳排放为0.33 tCO2e/t(该部分可产生碳减排效益);CCER方法学计算所得的基准线排放量为0.53 tCO2e/t,项目排放量为0.29 tCO2e/t,项目减排量为0.24 tCO2e/t。两种方法学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平衡法可以对CCER方法学中项目排放量的垃圾焚烧产生的排放项进行补充,同时是一种简便快捷、准确性高,价格低廉的碳排放在线分析的可行方法。但仍需对我国垃圾组分进行特定分析以完善平衡法。图文导读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      以舟山市某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为研究对象,该项目的垃圾焚烧系统采用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焚烧炉对周边城市生活垃圾及部分工业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处理规模为28 t/d,无须添加辅助化石燃料;并配建1.8 t/h卧式余热锅炉,给水量1.854 t/h,给水温度20℃,蒸汽压力0.7 MPa,蒸汽温度170℃;项目渣产量为3.1 t/d,灰产量为1.44 t/d;垃圾渗沥液产量为3.5 m3/d,其CODcr浓度为6000 mg/L,垃圾渗沥液回喷至焚烧炉内进行处理。该项目新鲜垃圾的含水率为60%,详细入炉垃圾组份见表1。研究方法△平衡法      平衡法已被纳入ISO 18466:2016,并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更新至CDM方法学中用于计算垃圾组分中生物源碳和化石源碳的比例。平衡法将混合垃圾分为惰性组分、生物源碳类型垃圾、化石源碳类型垃圾和水等4个组分,通过计算5个质量平衡方程和1个能量平衡方程即可在线分析垃圾组分,方法所需数据可以从相关文献或从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发电厂常规测量的运行数据中获得,无须对垃圾进行额外的采样分析。平衡法不仅可以用于计算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的总碳排放量,还可以对各组分的排放比例进行分析。      由Fellner团队基于欧洲垃圾组分测得的生物源碳类型垃圾包括:木材、纸张/纸板、花园(庭院)和公园垃圾、厨余垃圾、卫生纸、纺织品等;化学源碳类型垃圾包括: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酰胺(Polyamide,PA)等,与IPCC法、CDM法垃圾组分的分类类型基本一致,是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参考性的分类标准。且生物源碳和化石源碳中的各种类型的垃圾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差距不大,因此欧洲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用于表征我国垃圾组分的元素特点,本研究参考了文献【25】中的数据以试验平衡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具体数值见表2。△CCER方法学      2014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备案通过“CM-072-V01:多选垃圾处理方式(第一版)”即CCER方法学,批准适用于碳排放交易试点市场中垃圾焚烧发电CCER项目的碳排放量计算。该方法学取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ACM0022 Alternative Waste Treatment Processes(Version 1.0)”,即CDM方法学,适用于1种或多种组合的垃圾处理项目活动,即堆制肥料或联合堆肥、厌氧消化、热处理、机械处理、气化和焚烧,涉及简历基准线的方法学、监测的方法学、确定项目边界的方法学和泄露估算、检测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结果与分析平衡法计算结果      以1 d为计算周期可得,在混合干垃圾中,生物源碳垃圾含量占75.62%(标准差为6.5%),化石源碳垃圾含量占13.59%(标准差为1.6%),惰性组分含量占10.79%(标准差为1.2%),见图1。项目焚烧垃圾来源于项目周边城市的生活垃圾,其中较高的厨余组分导致了较高的生物源碳比例,且较大的标准差说明生物源碳垃圾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大于化石源碳垃圾和惰性组分。由垃圾热解气化焚烧产生的总碳排放量为15.24 tCO2e/d,单位垃圾处理碳排放产生量为0.61 tCO2e/t(标准差为0.02 tCO2e/t),标准差较小,整体碳排放量在计算周期内变化不大,说明入炉焚烧前垃圾混合较均匀。其中,化石源碳燃烧所产生的CO2排放量为0.28 tCO2e/t,占45.9%;生物源碳燃烧所产生的CO2排放量为0.33 tCO2e/t,占54.1%。化石源碳质量占比小,但其燃烧效率高,热值高,碳排放量大。由生物源碳燃烧所造成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生物碳源仅参与大气循环,不纳入碳排放清单,但同时可以产生电量,因此生物源碳的碳排放可视作碳减排量,由此可见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处理过程的碳减排量十分可观。CCER方法学计算结果      由CCER方法学计算可得,10 a计入期内项目平均每年基准线排放量为5420.9 tCO2e,总项目排放量为3005.3 tCO2e,总减排量为2415.6 tCO2e。计算得出10 a计入期内的项目碳排放量如表3所示。计入期内单位垃圾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后的基准线排放量为0.53 tCO2e/t,项目碳排放量约为0.29 tCO2e/t,碳减排量0.24 tCO2e/t。分析与对比赵磊等运用LCA方法学计算得1 t垃圾焚烧发电的碳减排量在0.6 tCO2e以上。由于LCA法考虑了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碳排放,因此具有较高的碳减排量。初金凤对某日处理量为1000 t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了碳减排核算,该厂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厌氧处理,由CDM中ACM0022方法学得该厂年均碳减排量为62051 tCO2e。本项目废水采取回喷至炉内焚烧的处理方式,降低了项目的废水处理排放,因此碳减排水平较高。图2比较了两种方法学的碳排放量和减排量,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可以认为结果差异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且可以互相补充。平衡法计算所得的碳排放量和减排量略高于CCER,其可能的原因如下所示。      1)本研究的碳排放计算参考了欧洲垃圾组分中的元素含量,而我国生活垃圾组分与欧洲地区存在差异,其中,我国生活垃圾组分中厨余含量高达50%,而欧洲地区垃圾中的厨余含量仅为25%左右。因此,C、H、S、N、O等元素含量参考值对我国不完全适用,计算过程存在低估生物源碳含量的可能性。      2)CCER方法学计算的计入期长达10 a,但垃圾采样的时间跨度较小。由于生活垃圾随季节和地域变化很大,存在样品垃圾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平衡法仅考虑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CCER方法则对包括焚烧、发电、废水处理等在内的垃圾处理过程进行了较完整的评价;且结果表明,该项目中,由垃圾热解气化焚烧产生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比例最大。表4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学的特点。      根据两种方法学的特点,平衡法可以对CCER方法学计算中项目排放量的“垃圾焚烧产生的排放”项进行很好的补充。采用CCER方法学计算垃圾热解气化焚烧产生的碳排放时,无需对垃圾进行采集并分类到特定的垃圾类型以满足选择排放因子的要求,同时避免了采样样品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只需通过平衡法分析焚烧厂常规测量的运行数据,即可计算相关碳排放值,降低了计算成本,简便快捷、准确性高。同时,平衡法可以实时在线分析垃圾热值,基于所得数据对焚烧炉运行进行优化,提高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的运行稳定性和全厂效率。      然而,为了建立更为准确的平衡法,有必要对区域性的垃圾组分进行化学元素分析,得出区域垃圾中的C、H、S、N、O平均含量。结论      运用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Fellner团队提出的平衡法与CCER方法学对舟山市某处理量为28 t/d的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的碳排放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具有很好的碳减排效益,同时验证了平衡法在我国的可用性。由平衡法计算得该厂单位垃圾处理产生的碳排放量为0.61 tCO2e/t,其中,化石源碳碳排放为0.28 tCO2e/t;生物源碳碳排放为0.33 tCO2e/t,属于碳减排。由CCER方法学计算所得的基准线排放量为0.53 tCO2e/t;项目排放量为0.29 tCO2e/t;项目减排量为0.24 tCO2e/t。两种方法学下的单位排放量及减排量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对于垃圾处理过程,平衡法能实现实时计算碳排放、垃圾热值、垃圾组分及各组分的发电比例,为CCER方法学中的项目排放量进行了补充。本研究的结果为我国开展生活垃圾焚烧厂温室气体碳排放核算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方法依据。此外,本研究计算所涉及的垃圾元素组成及其含量的参数主要基于文献数据及经验数据,尽管获得的结果较为准确,但是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进行分区域分季节的垃圾组分及元素的测量和分析,获得符合我国垃圾特征的参考值,以期获得更为准确的碳排放计算结果。

企业动态

2022.09.07

深度 | 补贴退坡、产能饱和……垃圾焚烧企业如何破局?

深度 | 补贴退坡、产能饱和……垃圾焚烧企业如何破局?固废观察 .环境产业具有综合影响力的纵深服务平台。以圈层服务为基础,打造中国环境产业专业圈层;分享产业政策、交流行业信息、进行学术研究。我国环境治理领域外部环境的变1、经济下行,地方财政压力加大1994年“分税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模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围绕土地出让和开发所产生的“土地财政”。当前国际疫情反复和局势动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土地财政”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在当前环境下也略显疲惫。根据财政部官方的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受到房地产市场到顶收缩的影响大幅度下降,全国范围的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仅完成23622亿元,同比大幅度下降了31.4%。另一方面,因退税减税等叠加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收入大幅减少,支出刚性增长,财政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凸显。究其根源是过渡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遭受了严重挑战,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客观现实下,土地财政过于单一且不可持续,收支不平衡之后会带来更大的隐患。环保行业具有较强的市政公共服务属性,政府支付是环保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据E20研究院统计,“十三五”以来固废十大影响力入围企业应收 账款回收问题愈加突出,其中政府的付费能力、付费意愿及优先级的调整,增加了此类企业应收 账款不断增加的风险。资金回笼较慢,长久势必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导致财务风险增加(详见文章:薛涛之固废年度盘点:技术创新突破的几个陷阱和成功九式)。图 1 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的比例2、大中城市焚烧产能逐渐趋于饱和,县域地区成为主战场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我国大中城市垃圾焚烧产能也逐渐趋于饱和。截至2021年初,全国累计在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为619座,焚烧处理能力共计66万吨/日。生活垃圾“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80万吨/日左右,焚烧厂将超过800座。据E20研究院数据研究中心最新统计,“十四五”期间新增生活垃圾焚烧规模为8.29万吨/日,合计焚烧总产能已接近75万吨/日,形成了以焚烧为主的终端处置格局。2022年上半年,垃圾焚烧市场新增项目出现数、量齐降,共计释放27个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每月平均中标4.5个,项目平均规模约867吨/日。在大中城市焚烧处理能力逐渐饱和的情况下,未来数年垃圾焚烧项目中标的平均单体规模将仍有下行空间。新增项目多分布在县级或三四线小城市,县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出现快速突起的趋势(详见文章:增量放缓 县级项目突起!详解2022上半年垃圾焚烧市场)。“十四五”期间,垃圾焚烧仍是固废处理的核心板块,在告别大中城市高速增长的同时,业界企业也将更多地思考如何根据行业发展态势发掘机会、寻找路径,进行全方位的升级转型。3、补贴退坡已成定局,持续提质增效成为垃圾焚烧厂的必由之路《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不同地区中央补贴资金“央地分担”规则,推动新开工项目有序竞争配置,生物质发电补贴中央分担部分逐年调整并有序退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东部地区燃煤基础电价整体高于西部地区,中央分担部分数额较小,而西部地区国补完全退出可能对项目的稳定运营带来一定挑战。按照标杆电价的组成分析,全国中央补贴金额退坡幅度整体介于0.097~0.2905元/千瓦时,对项目收益影响介于27.16~81.34元/吨。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进场垃圾热值有一定的增加,吨发电量也相应增加。E20研究院粗略测算,假定垃圾分类后吨发电量提高100千瓦时,所对冲的补贴退坡范围介于26.0~45.3元/吨,仍无法完全覆盖国补退出后项目的合理盈利。因此,垃圾焚烧厂应聚焦“精细化”管控、“智慧化”升级,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垃圾焚烧发电厂粗放运行方式中的不足,持续提质增效。路在何方?新形势下环保企业的破局之道1、开展以“焚烧+”为核心的横纵业务一体化在“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市场新机遇,打造“焚烧+”终端固废处置模式,以垃圾焚烧为立足点,实施横向、纵向产业链延伸。横向利用协同处置优势实现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市政污泥、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及大件等垃圾协同处置;纵向扩展垃圾分类、清扫转运及中转站等环卫一体化模式,提升企业整体处理规模和盈利能力。固废治理具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天然属性,以垃圾焚烧为核心的固废产业园模式在此背景下将大有作为。图 3 横纵业务一体化示意图2、布局海外市场,走向国际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在近三十年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总体上形成了以“焚烧为主,填埋兜底的终端处理格局。机械炉排炉是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主流炉型,近年来焚烧技术发展迅猛,引进吸收或自主研发焚烧炉产品,主要技术有光大环境、重庆三峰、上海康恒、天楹环保等。当下国内垃圾焚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焚烧国产化设备日益成熟,垃圾焚烧企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部分有实力的环境服务企业积极探索走出去的发展路径,开展国际化经营,拓展国际市场。据E20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目前光大环境、重庆三峰、绿色动力、北京控股、浙能锦江、中国天楹、云南水务……等固废领先企业相继获得海外订单,也开拓了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国际市场,对环保产业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有利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国家生活垃圾处置水平仍相对落后,大量未清运垃圾处于无序堆放状态,安全填埋处于不断推进阶段,这样的代际差将在该海外区域提供较大的垃圾焚烧处理市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曾表示,经过多年的吸收改进,中国的垃圾焚烧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生活垃圾处置的安全和减量需求,并得到国际认可。同时生活垃圾成份的接近,使得国产的垃圾焚烧技术更加适应东南亚的使用需求,而不仅仅是性价比的优势。图 4 部分环保企业海外业务布局汇总(数据来源:申港证券及各公司年报)3、绿色低碳成主基调,布局新兴产业是未来方向2020年9月,中国基于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力争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E20研究院不完全统计,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环保企业纷纷通过转型新赛道和业务扩展打开二次成长曲线。据观察目前主要涉及清洁能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材料及氢能等方面探索,业务布局紧密契合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图 5 环保企业业务布局汇总(1) 清洁能源是现代能源结构的主力,未来发展潜力较大。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发力和技术的不断升级,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装机规模、利用水平、产业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可再生能源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42.5%,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2.8、2.5、3.4、0.3亿千瓦,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作为碳减排的重要举措,我国可再生能源将加快步入跃升发展新阶段,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加速替代,成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导力量。《“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主要目标,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在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20年底,总装机容量为5.35亿千瓦,距离2030的12亿千瓦的目标相距甚远。在此长期规划下,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市场空间将快速释放,相关投资也将持续加大。图 6 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及远期规划面对如此巨大的缺口,国内环保企业如龙净环保引入战略投资者布局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中国天楹布局重力储能、圣元环保布局海上风电等,纷纷寻找战略合作者力求在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经过长期发展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持续进步、竞争力不断提升,正处于平价上网的历史性拐点,迎来成本优势凸显的重大机遇,将全面进入无补贴平价甚至低价市场化发展新时期。清洁能源代表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是减排温室气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是未来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主力军。环保企业在低碳减排初期布局清洁能源业务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将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2) 循环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助力碳中和。工业革 命以来,人类社会凭借强大的创造力以及看似取之不尽的资源,实现了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全球化市场和供应链的进一步升级,“用完即废”的线性经济模式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越来越引人担忧,全球气候、资源短缺加剧等大量社会和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改变传统“原材料-生产-利用-其它垃圾”的线性过程,摆脱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相脱钩,材料产品尽可能达到使用期限被有效回收利用,从而构建循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图 7 线性经济和循环经济(图片来源:资源再生白皮书)日前,《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其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工业领域碳达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低碳原料替代、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机电产品再制造、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在此背景下,工业领域的To B市场将释放更多的投资机会,相关细分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十四五”以来,环保企业布局循环利用产业链的消息频现,资源循环利用成为环保企业转型的新方向。以旺能环境布局橡胶回收资源化利用、中国天楹开展废塑料的高值化利用为代表。以隽诺环保为代表系统解决方案商的在废旧轮胎回收、拆解、破碎方面已取得相关技术攻关,实现废弃物100%资源化利用。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的采访时曾指出,环保企业掘金“资源化”赛道,需要关心的重点在于如何将“资源化”做通。“只有在产业链中嵌入比较深的时候,才能够找到价值奇点”。(3) 新能源材料贮存量不足,回收利用迎机遇。目前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大政方针已定。我国一些主要资源(镍、钴、锂等)对外依存度高,供需矛盾突出,通过资源回收利用是解决当下问题的主要举措。对于新能源材料资源化细分领域存在较大的技术壁垒,目前自动拆解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尚不健全,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扶持该细分领域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据观察目前关于新能源材料的相关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以宁德时代、比亚迪、蔚来为代表的电池生产类和整车销售类企业和以旺能环境为代表的传统环保类企业。值得注意的是,电池生产企业和整车销售企业由于国家大力推行生产者责任制,相关主体关于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的部分原因出于政策要求或引导。该类参与主体由于建立了完善的零售网点和分销体系,在废旧电池回收体系建设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环保类参与主体来说,建立稳定可靠的废旧电池回收体系是保证项目稳定运营的前提,如旺能环境依托美欣达集团废弃车拆解产能,打通锂电回收的上下游渠道。因此,环保类企业承担着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职能,在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也将贡献一份力量。(4) 国家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助力能源转型升级。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 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主要方向。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印发,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规划》指出,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据相关机构测算,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时,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将大幅度降低,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从目前不足16%提升至8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需从目前的34%提升至90%左右。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龙净环保与战略投资者紫金矿业签订了“氨-氢”能源“零碳”技术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依托各自的优势,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氨-氢能源转换技术项目的技术研发、示范及推广。圣元环保设立氢能研究院,推动固态储氢材料的应用及推广以及氢能储能的产业化发展。在利用废弃物制氢是固废资源化产品高附加值利用的一项重要探索,成为现代绿氢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欧洲、美国、日本等地突然流行垃圾制取氢气,这是一种比绿氢更环保的方式,在获得垃圾处理服务费的基础上可额外增加收益。我国部分省份在垃圾制氢方面已纷纷开始探索。202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的通知,指出支持氢源保障技术创新和应用试点。合理布局电解水制氢规模,提高绿色氢能比例,构建低碳、经济的绿色氢能供应体系。探索利用垃圾沼气、污水污泥等生物质制氢,研究在阿苏卫循环经济园区等开展垃圾制氢的可行性,促进本市可再生能源高效循环利用。瀚蓝环境公告2022年内将在佛山南海建设一个设计规模年产约2200吨氢气的制氢项目。利用现有能源、固废等产业的协同进行创新,将餐厨处理、制沼气、沼气及富氢气体制氢、加氢服务、环卫及收运车氢能化运营等产业和环节打通,形成可复制的氢气制、加、用一体化模式,促进产业协同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来看,我国氢能仍处于发展初期,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管理规范、成本控制等方面仍有完善空间,相关市场主体可提前探索。小结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战略转型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当前焚烧行业增速放缓,国补退坡和地方政府支付能力下降等现实因素倒逼企业拓展新业务。一方面,构建以“焚烧+”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为城市提供一体化终端处理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走出去的发展路径,开展国际化经营,拓展国际市场。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绿色低碳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抢占“双碳”市场是中长期战略转型的确定方向。清洁能源、循环利用、氢能及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符合国家规划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转型也意味着市场服务主体由以To G为主转向TO G、TO B相结合,也对环保企业的商业模式、组织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源 | E20研究院 

企业动态

2022.09.07

我们所认识的臭氧是“地球保护伞”还是“隐形破坏者”?

我们所认识的臭氧是“地球保护伞”还是“隐形破坏者”?01     相信大家都知道臭氧其实对地球大气是有保护作用的,但是你知道它对我们人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吗?下面泽钏君详细讲讲臭氧的危害有哪些以及如何自我防护。臭氧溯源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阳光穿不透的光化学烟雾笼罩着车水马龙的大街,刺激行人的呼吸道粘膜和眼角膜。与此同时,洛杉矶上百万辆小汽车的车主们发现橡胶轮胎似乎不像以前一样耐用了,郊区农场主发现本该布满绒毛、呈浅绿色的菠菜叶背面出现泛白的斑块……受当地政府委托,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家Arie Haagen-Smit等人前往洛杉矶调查这一系列反常现象背后的原因。Haagen-Smit等人注意到在橡胶工业中,通常用不同浓度的臭氧(O3)进行橡胶老化和寿命试验,当O3浓度由亿分之一量级达到两千万分之一时,橡胶的寿命大大下降,迅速老化降解。联想到当地橡胶轮胎寿命突降的现象,科学家们推断出O3是导致汽车轮胎寿命下降、作物异常生长背后的罪魁祸首。大气层如同一个开放的反应器,受到各种排放、太阳辐射、复杂的气象、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都很容易产生大量的臭氧。走近臭氧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低浓度下无味。对于臭氧,人们更熟悉的可能是距离地面20公里至25公里的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防止大气层臭氧空洞的扩大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但是臭氧一旦进入近地面,就马上会由“地球卫士”变成“健康杀 手”。按照我国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臭氧浓度最大8小时均值超过每立方米160微克,就形成了臭氧污染;如果超过每立方米215微克就达到了中度污染。监测数据显示,臭氧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夏季的主要空气污染物,臭氧污染防治任务仍然较重。臭氧危害臭氧是一种带有鱼腥味的强氧化剂。其比重为空气的1.66倍,它是个无声杀 手,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会造成人的神经 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出现黑斑;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 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孕妇生畸形儿,此外复印机黑粉发热产生的臭氧及有机废气更是一种强致物质,它会引发各类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高发季节夏季和午后臭氧污染一般从每年4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其中6-8月份浓度最高。夏季的天气晴朗少云,紫外辐射较强,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气温较高,易于产生臭氧污染;同时,在高压控制的天气下,风速较小,不利于臭氧的扩散稀释。自我防护下面为大家支几个自我防护的做法:1、室内活动臭氧不是颗粒物,口罩过滤不了,戴口罩起不到防护效果。在下午两点到三点前后臭氧污染最严重的这段时间,最好减少户外活动,通常房屋建筑对于户外的大气污染还是具有一定屏障作用的。2、远离臭氧释放源尽量远离办公室内的激光打印机,因为激光打印机内含紫外光源,可电离强光产生臭氧,建议将打印机放置在通风处,人员应远离这些设备。此外,像加油站排放的VOCs里既有烯烃,也有芳香烃,这些组分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的能力比较强,所以必须对加油站排放的油气回收进行管控,从而降低VOCs排放。3、使用设备降低臭氧浓度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是室内外的空气不断地净化过滤和通风,而对污染空气是通过有效的滤网过滤,送入室内,所以室内的空气既不是封闭的状态,也不容易产生臭氧。

企业动态

2022.09.02

< 1 2 3 > 前往 GO

青岛和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青岛和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青岛市城阳区山河路702号 联系人: 聂女士 邮编: 266100

友情链接: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