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化学试剂安全卡(含MSDS网站链接,欢迎大家跟进)

浏览0 回复140 电梯直达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wang0996设置为精华;
每天 和大量的化学试剂打交道,不知道大家对自己使用试剂的安全资料了解多少?平时工作中是否作了足够的防护?是否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一旦出现状况该如何应急处理?。。。。
不太清楚?那么,就从这里开始吧,让我们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希望大家有相关资料的可以传到这里(或贴上来),有想要了解的化学试剂安全资料而又找不到的可以把名称(CAS编号)发上来,有发现资料错误的提出来。大家一起努力,创造健康而安全的生活。
希望版友们和斑竹们支持!
1楼将作为目录导览,以后不断整理更新。
目录:
1楼,盐酸MSDS
2楼,过氧化氢(双氧水)MSDS
3楼,甲醇MSDS
4楼,二氯甲烷MSDS
5楼,丙酮MSDS
6楼,二硫化碳MSDS
7楼,磷酸MSDS
8楼,硫代硫酸钠MSDS
9楼,乙腈MSDS
10楼,硫酸MSDS
11楼,氨水MSDS
13楼,氢氧化钠MSDS
14楼,重铬酸钾MSDS
15楼,乙酸
16楼,乙醇
17楼,异丙醇
18楼,高氯酸
19楼,氯苯
20楼,二甲胺(无水)
21楼,氢氧化钾
22楼,正己烷
24楼,甲醚
25楼,苯酚
26楼,三氯甲烷
27楼,四氯甲烷
28楼,乙醚
30楼,苯
31楼,甲苯
32楼,乙酸乙酯
33楼,乙酸酐
34楼,甲酸
35楼,苯甲酸
36楼,氢气
37楼,活性炭
38楼,苯胺
39楼,硝酸
40楼,硝酸银
41楼,氮气
42楼,汞(水银)
43楼,氦气
44楼, 间硝基对甲苯胺
45楼,硫酸氢钾
48楼,甲醛
49楼,煤油
50楼,汽油
51楼,硫化氢
52楼,氨
53楼,碘
54楼,三氯化铁
55楼,硫化钠
56楼,硫酸亚铁
106楼 氯甲酸异丁酯
考虑版面因素,下面提供MSDS查询网站链接,请点击查询: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查询(3000余条)
http://www.anquan.com.cn/msds/index.asp
中国试剂信息网MSDS查询
http://www.chemdbs.cn/source/smsds.php
安全第一网MSDS列表(3000条)
http://www.dangerfirst.net/msds.asp
安全生产网MSDS查询4000条
http://msds.anquancn.com/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中文版1600条
http://www.brici.ac.cn/icsc/
中国安全网-化学危险品窗口
http://www.safety.com.cn/windows_huaxue/
环境技术网ICSC列表(千余)
http://www.cnjlc.com/cy/icsc/list_71_1.html
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MSDS查询
http://www.hbsafety.cn/msds/
危险品档案库主页
http://www.ep.net.cn/msds/index.htm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hxf119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分享奖励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盐    酸 MSDS
(一)、理化性状和用途
透明或黄色冒烟液体,蒸气有强烈刺激味。沸点:110℃,蒸气密度:1.3,易溶于水,用于油井活化剂、矿石还原剂,食品处理剂、清洁剂、锅炉除垢剂及化学中间体。
(二)、毒性
对皮肤和黏膜有较强刺激腐蚀作用。
最高允许浓度:15mg/m3。(10.2ppm)
(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
吸入;蒸气和烟雾能刺激鼻、喉和上呼吸道,导致咳嗽、鼻和牙龈出血,严重暴露能腐蚀鼻、喉和造成肺水肿。
眼睛接触:导致刺激、严重灼伤和失明。
皮肤接触:浓溶液(大于38%)导致严重灼伤。
口服:口腔、胃和食道会严重灼伤,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虚脱并可能死亡。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
蒸气能腐蚀牙齿,使鼻和牙龈出血,产生持续性支气管炎。皮肤长期接触稀溶液会发炎。
(五)、火灾和爆炸
不燃烧。用喷水来冷却容器有助于防止爆裂和减少蒸气。
(六)、化学反应性
与强碱类(如氢氧化钠)起激烈反应,与硫化物、磷化物、氰化物、乙酯基化合物、氟化物、硅化物和碳化物起反应,释放出易燃和有毒的气体,与氧化剂(如过氧化物)能起激烈反应。
(七)、人身防护
吸入:如蒸气或烟雾浓度不明或暴露限值,应戴有黄色色标滤毒罐(盒)的防毒面具。
皮肤;需要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适的材料是天然橡胶。在高度暴露的环境下应穿防酸工作服,工作场所应备有5%碳酸氢钠溶液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眼睛:如需要应戴用面罩。
(八)、急救
吸入:脱离盐酸产生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避免口对口接触。
眼睛接触;使眼睑张开,用生理盐水或微温的缓流的流水冲洗患眼20分钟。
皮肤接触;用微温的缓流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20分钟,在流水下脱去污染的衣服。
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如可能给患者饮水约50毫升。如呕吐自然发生,应使患者身体前倾重复给水,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
(九)储藏和运输
将盐酸储藏于密封容器内,放置于有通风的阴凉地方,远离有禁忌物和工作场所。存放地方应有防酸地板和良好的排水设施。配制溶液时应缓慢地将酸倒入水中以防溅出和起泡。包装号5、8。
(十)、安全和处理
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用良好的防护服装和呼吸器。应避免泄漏,使用合适的盐酸吸着物来抑制溢泄,用苏打粉或石灰中和残剩物质,处理废料可在指定地点深埋,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过氧化氢MSDS
(一)理化性状与用途
无色透明液体,深层时略带淡兰色。密度;1.44;冰点-0.4℃;爆炸极限:26~100%。用作氧化剂、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发色剂。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用作火箭动力燃料。
(二)毒性
它的毒性主要是由它的活性氧化作用所引起的,如对眼睛、皮肤和黏膜的化学灼伤,以及使普通衣物着火等。
(三)短期暴露的影响
由于本品不易挥发,吸入蒸气中毒的可能性很小,且它具有强烈烧灼感,故吞入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皮肤接触引起烧伤,是局部皮肤和毛发发白(但过一段时间后可复原),产生刺痛、瘙痒。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
由于量、时间、作用部位不同产生程度不等的化学灼伤。渗入皮肤角质层后分解产生氧,使表皮起泡,因手掌、指尖及甲床等处角质层较厚,末梢神经丰富,疼痛更为剧烈,难以忍受。剂量较大、冲洗不及时,可留下永久疤痕。液滴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角膜上皮变性、坏死和浑浊,影响视力或导致完全失明。
(五)火灾与爆炸
本品属爆炸性强氧化剂。它本身是不燃的,但它能与可燃物反应并产生足够的热量而引起着火,又由于它分解所放出的氧能强烈助燃,最终可导致爆炸。着火时用水扑救,并用水冷却其他容器,若发现高浓度过氧化氢容器排气孔中冒出蒸气,所有人员应迅速撤至安全地方,操作人员均应做到全身防护。
(六)化学反应性
在碱溶液中极易分解,在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下,也能发生分解。能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的混合物是敏感的,在冲击和热量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与氧化物混合,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七)人身防护
皮肤:应使用橡胶和氯丁橡胶手套、天然橡胶高统靴、聚氯乙烯防护服、聚乙烯围裙和袖套以及头巾等。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眼睛;戴护目镜、塑料面具。
(八)急救
皮肤接触;应立即用水冲洗,也可以用3%高锰酸钾或2%碳酸钠溶液冲洗。如皮肤灼伤剧痛不止,应用本巴比妥钠或咖啡,并防止继发性感染。
眼睛接触:应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以上,然后就医。
口服:误服立即催吐或洗胃,送医院急救。
(九)储藏与运输
存放60%以上的过氧化氢,用纯铝(99.6%以上)、聚四氯乙烯、聚三氯乙烯制成容器,严禁铁、铁锈或尘土等杂质进入。20~60%的过氧化氢储存于聚乙烯桶或纯铝桶中。容器盖应有排气孔。储存场所应防止阳光直射,应有足够的水源和消防水龙带以及喷雾装置。场所不得有燃料、氧化剂、有机物等,必须保持整齐清洁。包装方法:(Ⅰ)、(Ⅱ)类。
(十)安全和处理
操作人员应穿戴全身防护物品,若发现高浓度过氧化氢泄露,用水冲洗泄露液,若发现温度比外界温度升高5℃以上,可加入适量安定剂(磷酸),或用蒸馏水稀释。若无法控制分解,温度比空气温度高10℃以上,可将过氧化氢紧急泄出。若发生着火,用水扑灭,并用水冷却其他容器。若发现容器排气孔中冒出蒸气,所有人员应迅速撤至安全地方。当过氧化氢喷溅到衣服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并脱掉。20~60%过氧化氢泄露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防入废水系统。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甲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 alcohol 
中文名称2: 木酒精
英文名称2: metha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307
CAS No.: 67-56-1 
分子式: CH4O 
分子量: 32.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醇  67-56-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 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50
前苏联MAC(mg/m3): 5
TLVTN: OSHA 200ppm,262mg/m3; ACGIH 200ppm,262mg/m3[皮]
TLVWN: ACGIH 250ppm,328mg/m3[皮]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pH: 
熔点(℃): -97.8
沸点(℃): 64.8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11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1.2℃)
燃烧热(kJ/mol): 727.0
临界温度(℃): 240
临界压力(MPa): 7.95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82/-0.66
闪点(℃): 11
引燃温度(℃): 385
爆炸上限%(V/V): 44.0
爆炸下限%(V/V): 5.5
溶解性: 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 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急性毒性: LD50:5628 mg/kg(大鼠经口);15800 mg/kg(兔经皮)

LC50:83776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32058 
UN编号: 123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二氯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chloromethan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753
CAS No.: 75-09-2 
分子式: CH2Cl2 
分子量: 84.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甲烷 ≥99.0% 75-0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重者昏迷,可有肺水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减退、动作迟钝、嗜睡等。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干燥、脱屑和皲裂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200
前苏联MAC(mg/m3): 50
TLVTN: OSHA 500ppm; ACGIH 50ppm,17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级 一级≥99.0%; 二级≥98.0%。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pH: 
熔点(℃): -96.7
沸点(℃): 39.8
相对密度(水=1): 1.3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93
饱和蒸气压(kPa): 30.55(10℃)
燃烧热(kJ/mol): 604.9
临界温度(℃): 237
临界压力(MPa): 6.0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25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615
爆炸上限%(V/V): 19
爆炸下限%(V/V): 12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 碱金属、铝。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急性毒性: LD50:1600~2000 mg/kg(大鼠经口)

LC50:88000mg/m3,1/2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眼: 162mg,中度刺激。家兔经皮: 810mg/24 小时,重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61552 
UN编号: 1593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3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车间空气中间二氯甲烷卫生标准 (GB 16218-1996),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acetone 
中文名称2: 阿西通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9
CAS No.: 67-64-1 
分子式: C3H6O 
分子量: 58.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酮  67-6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400
前苏联MAC(mg/m3): 200
TLVTN: OSHA 1000ppm,2380mg/m3; ACGIH 750ppm,1780mg/m3
TLVWN: ACGIH 1000ppm,2380mg/m3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糠醛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pH: 
熔点(℃): -94.6
沸点(℃): 56.5
相对密度(水=1): 0.8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0
饱和蒸气压(kPa): 53.32(39.5℃)
燃烧热(kJ/mol): 1788.7
临界温度(℃): 235.5
临界压力(MPa): 4.7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24
闪点(℃): -20
引燃温度(℃): 465
爆炸上限%(V/V): 13.0
爆炸下限%(V/V): 2.5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急性毒性: LD50:5800 mg/kg(大鼠经口);20000 mg/kg(兔经皮)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眼:3950μg ,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 395mg,轻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31025 
UN编号: 109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1 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二硫化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硫化碳 
化学品英文名称: carbon disulfid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5
CAS No.: 75-15-0 
分子式: CS2 
分子量: 76.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硫化碳  75-1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现;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征,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害。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眼底检查:视网膜微动脉瘤,动脉硬化,视神经萎缩。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铝、锌、钾、氟、氯、迭氮化物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在室温下易挥发,因此容器内可用水封盖表面。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10[皮]
前苏联MAC(mg/m3): 1
TLVTN: OSHA 20ppm,62mg/m3[皮]; ACGIH 10ppm,31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二乙胺比色法;气相色谱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pH: 
熔点(℃): -110.8
沸点(℃): 46.5
相对密度(水=1): 1.2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64
饱和蒸气压(kPa): 53.32(28℃)
燃烧热(kJ/mol): 1030.8
临界温度(℃): 279
临界压力(MPa): 7.9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86,1.93,2.16
闪点(℃): -30
引燃温度(℃): 90
爆炸上限%(V/V): 60.0
爆炸下限%(V/V): 1.0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M、D,也用作溶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胺类、碱金属。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急性毒性: LD50:3188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植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31050 
UN编号: 1131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1
包装方法: 小开口铝桶;小开口厚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二硫化碳液面上应覆盖不少于该容器容积 1/4的水。铁路运输采用小开口铝桶、小开口厚钢桶包装时,须经铁路局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1 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名称: 磷酸 phosphoric acid
orthophosphoric acid
分子式: H3PO4
分子量: 98.00
有害物成分: 磷酸
健康危害: 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危险特性: 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磷。
灭火方法: 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大量水灭火。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小心把酸慢慢加入水中,防止发生过热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TLVTN: OSHA 1mg/m3; ACGIH 1mg/m3
TLVWN: ACGIH 3mg/m3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级 一级≥85.0%。
外观与性状: 纯磷酸为无色结晶,无臭,具有酸味。
熔点(℃): 42.4(纯品)
沸点(℃): 260
相对密度(水=1): 1.87(纯品)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38
饱和蒸气压(kPa): 0.67(25℃,纯品)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 用于制药、颜料、电镀、防锈等。
禁配物: 强碱、活性金属粉末、易燃或可燃物。
急性毒性: LD50:1530 mg/kg(大鼠经口);2740 mg/kg(兔经皮) LC50:无资料
刺激性: 家兔经眼: 119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 595mg/24 小时,重度刺激。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废弃处置方法: 缓慢加入碱液-石灰水中,并不断搅拌,反应停止后,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
危险货物编号: 81501
UN编号: 1805
包装类别: O53
包装方法: 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硫代硫酸钠


产品安全数据清单(MSDS)

化  学  名: 硫代硫酸钠(Na2S2O3)

性        状: 无色结晶,极易潮解

危  险  性: 

应 急  措 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呕,就医

火灾应急处理: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泡沫、干、二氧化碳灭火剂或沙土灭火。直至灭火结束。

泄露应急处理:拿回丝或相应物吸干、擦净、或用水冲。

储运注意事项:储运于干燥、阴凉仓间内,防潮、防热、远离火种,不可太阳直晒。容器要密封。般运中不能剧烈碰撞,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防 护 措  施:穿防静电工作服,带胶皮手套,使用地开窗通风,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理 化 性  质:溶于水,放热

环 境 资  料: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废        弃:应送固废公司处理。

法 规 信  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03月15日国务院发布)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动部发1996  04/23)
阿d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乙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腈 
化学品英文名称: acetonitrile 
中文名称2: 甲基氰
英文名称2: methyl cyan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414
CAS No.: 75-05-8 
分子式: C2H3N 
分子量: 41.0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腈  75-0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乙腈急性中毒发病较氢氰酸慢,可有数小时潜伏期。主要症状为衰弱、无力、面色灰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胸痛;严重者呼吸及循环系统紊乱,呼吸浅、慢而不规则,血压下降,脉搏细而慢,体温下降,阵发性抽搐,昏迷。可有尿频、蛋白尿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燃烧时有发光火焰。与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自给式呼吸器或通风式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3
前苏联MAC(mg/m3): 10
TLVTN: OSHA 40ppm,67mg/m3; ACGIH 40ppm,67mg/m3
TLVWN: ACGIH 60ppm,101mg/m3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自给式呼吸器或通风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pH: 
熔点(℃): -45.7
沸点(℃): 81.1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42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7℃)
燃烧热(kJ/mol): 1264.0
临界温度(℃): 274.7
临界压力(MPa): 4.8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4
闪点(℃): 2
引燃温度(℃): 524
爆炸上限%(V/V): 16.0
爆炸下限%(V/V): 3.0
溶解性: 与水混溶,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维生素B1等药物,及香料、脂肪酸萃取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 酸类、碱类、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金属。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急性毒性: LD50:2730 mg/kg(大鼠经口);1250 mg/kg(兔经皮)

LC50:12663mg/m3,8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mg/kg/20天,20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 500mg,轻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32159 
UN编号: 1648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易燃物或可燃物、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jamt1984122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化学品名称:硫酸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主要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其他理化性质:
二、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三、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五、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灭火注意事项:
六、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消除方法: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危险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缓慢加入碱液-石灰水中,并不断搅拌,反应停止后,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
八、运输信息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非罐装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品牌合作伙伴